天天健康 - newpaper.dahe.cnnewpaper.dahe.cn/dhb/images/2016-03/02/B08/dhb08302c_h.pdf ·...

1
2016 3 2 星期三 B06~08 值班主任 丁艳敏 统筹 王芷荭 责编 刘静 美编 李庆琦 天天健康 那么,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会 对目前儿科医生紧缺的局面有何影 响? “目前还不能缓解这一局面。” 省妇幼保健院一位儿科主任医师 说,儿科医生目前紧缺的根本原因 是高风险、低收入,如果这个问题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即使医学生以后 干了儿科,很多人还是会改行。 她认为,目前要解决问题,一方 面是加大儿科医生培养力度,同时 还要提高儿科医生待遇,让很多年 轻医生感觉即使儿科风险高,但收 入还可以,才不会考虑转其他科 室。不至于像现在,因绩效考核,收 入一直比其他科室低。 对于国家的这些政策,郑州市 儿童医院的一位儿科主任医师认 为,高校重新开设儿科专业,长远看 是好事,但近几年缓解不了。 他说,目前儿科医生的培养是 采取“规培+轮岗”的方式。即毕业 生(本科、硕士)招聘到医院后,先由 医院组织进行2~3年的规范化培 训,规培结束后,再进行 2 年左右的 科室轮岗,最后再固定到儿科行 医。这样下来,即使2016年恢复儿 科招生,到学生能独立看病,也得 8~ 10 年的时间。 这位专家谈道,要想解决目前 儿科医生紧缺百姓看病难局面,一 方面要做好分级诊疗,同时还应承 认患者的需求差异,把市场化的运 作模式引入医疗服务中,鼓励医生 适当加班,并从中得到合理的报酬, 甚至是较高的报酬。 廖先生是一名业内人士,长期 关注医疗发展,在谈到儿科医生紧 缺这种现状时,他提出了自己的看 法。 “儿科医生困境是当前市场化 环境下,医生择专业的一个缩影,已 经产生蝴蝶效应。”他说,尽管培养 医生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产 销、适销对路”才是“产”的因由、 “销”的出口。不仅如此,在僵硬的 “市场准入”和恶劣的执业环境下, 还会迫使这些专业的医生转行。因 此,问题最关键的在于医生价值的 回归,否则,这几条措施将无济于 事! 去体检本就是 图个安心,可现在有 些医院的“不操心”, 也让大家变得越来 越不安心了。 董先生前些日 子也遇到了一件糟 心的事儿。据介绍, 董 先 生 去 年 12 月 5 日上午到河北一家 医院体检中心进行 健康检查。12月10 日,他拿到了体检报 告,前面几张表格上 性别都是男,但翻到 最后的报告结果时, 他看见结果栏赫然 写着:“尊敬的董女 士,根据检查结果, 显示患有宫颈囊 肿。”医生建议做妇 科 B 超,观察宫颈囊 肿变化,必要时专科 治疗,医生甚至还标 注了董先生的宫颈 囊肿的具体大小尺 寸! 您做过体检 吗?感觉怎么样? 扫描二维码,关注大 河报天天健康官方 微信平台“大河微 医”或大河报城市生 活攻略指南平台“橙 色生活”,把您在医 院体检过程中遇到 过的贴心的事儿,糟 心的事儿,点赞的事 儿,奇葩的事儿…… 不管是好的坏的,通 通可以留言告诉我 们。还有机会获得 面值50元的电话充 值卡或大河报绿色 家园礼包或仲景香 菇酱一提。 男子体检 查出 宫颈囊肿 恢复儿科专业招生、加大医生规培数量…… 近期,扶助“儿医”政策接连出台,那么政策开源,可解“儿医之渴” 核心提示|最近一段时间,“儿科医生”是一个热词。先是各地爆出“儿科医生荒”,之后 是各方专家支招,再然后是国家相关部门纷纷表态。近日,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联合 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儿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恢复儿科专业 招生、扩大儿科医生规培数量……然而,这些政策真的能解决“儿医之渴”吗? 所有这些政策,都是一个目 的:壮大儿科医生队伍。我国的 目标是,力争到 2020 年,儿科医 师人数达到14万以上,每千名儿 童拥有儿科医师数超过 0.6 人。 据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副司 长金生国介绍,目前我国儿科执 业(助理)医师数约为 11.8 万人, 每千名 0~14 岁儿童的儿科医师 数为0.53人,低于发达国家。而 在河南,这一数据更不乐观。 权威资料显示,河南儿科医 生的比例是 0.21/1000,也就是 说大约5000个孩子才能拥有一 个儿科医生。 在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缺 乏更严重。如郑州市儿童医院 下属医联体单位,由于儿科医生 严重不足,经常出现2~3个医生 管理两个病区60~70个病人的 情况,医生几乎要24小时轮转。 郑州市儿童医院医政科相 关人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 郑州市儿童医院而言,至少还需 要200个能马上坐诊的成熟医 生,才能完全满足医院的需求。 谈及紧缺的原因,郑州市儿 童医院一位专家说,现在儿科医 生是恢复高考后 77 级以后的毕 业生,主力军是 1979~1990 年 间毕业的医学生,而这期间招生 人数少,扩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后期,骨干医生短缺是根本问 题。 据了解,儿科与精神医学、 产科、康复、病理、药学、老年医 学、老年护理等被列为2016年要 解决的紧缺人才的重点。 消息: 一揽子新政欲扶“儿科” 现状: 河南 5000 个孩子 拥有一个儿医 建议: 既要培得出又要留得住 □记者 李彬 李若晗 你在体检中遇到过什么 奇葩事?来告诉我们吧! !? □记者 李晓敏 大河微医 橙色生活 儿科医生紧俏,全国众多医院中 普遍存在。目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 的实施,这一紧缺局面显得更加紧迫。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也逐步意识 到,并不断出台政策,激励更多的医学 生选择儿科专业。 近日,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就联 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计 生委和教育部纷纷表态,提出了儿科 医生培养的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扩 大儿科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招生规模; 扩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招收 数量和比例;优先在儿科启动专科医 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加大全科医生的 儿科临床能力培训等。 而去年11月3日,国家卫计委也 印发了2015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方 案的通知,提出利用财政经费,对相关 专业医师转岗儿科医师进行培训,培 训后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考 核,考核合格的转岗为儿科执业医师。 再往前,去年 7 月,国家卫计委还 曾发布通知,要求自 2015 年起,在医 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 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 的加分考试。 A B C

Transcript of 天天健康 - newpaper.dahe.cnnewpaper.dahe.cn/dhb/images/2016-03/02/B08/dhb08302c_h.pdf ·...

Page 1: 天天健康 - newpaper.dahe.cnnewpaper.dahe.cn/dhb/images/2016-03/02/B08/dhb08302c_h.pdf · 童医院一位专家说,现在儿科医 生是恢复高考后77级以后的毕 业生,主力军是1979~1990年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B06~08版值班主任 丁艳敏 统筹 王芷荭 责编 刘静 美编 李庆琦

天天健康

那么,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会对目前儿科医生紧缺的局面有何影响?

“目前还不能缓解这一局面。”省妇幼保健院一位儿科主任医师说,儿科医生目前紧缺的根本原因是高风险、低收入,如果这个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即使医学生以后干了儿科,很多人还是会改行。

她认为,目前要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加大儿科医生培养力度,同时还要提高儿科医生待遇,让很多年轻医生感觉即使儿科风险高,但收入还可以,才不会考虑转其他科室。不至于像现在,因绩效考核,收入一直比其他科室低。

对于国家的这些政策,郑州市儿童医院的一位儿科主任医师认为,高校重新开设儿科专业,长远看是好事,但近几年缓解不了。

他说,目前儿科医生的培养是采取“规培+轮岗”的方式。即毕业生(本科、硕士)招聘到医院后,先由

医院组织进行 2~3 年的规范化培训,规培结束后,再进行2年左右的科室轮岗,最后再固定到儿科行医。这样下来,即使2016年恢复儿科招生,到学生能独立看病,也得8~10年的时间。

这位专家谈道,要想解决目前儿科医生紧缺百姓看病难局面,一方面要做好分级诊疗,同时还应承认患者的需求差异,把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引入医疗服务中,鼓励医生适当加班,并从中得到合理的报酬,甚至是较高的报酬。

廖先生是一名业内人士,长期关注医疗发展,在谈到儿科医生紧缺这种现状时,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儿科医生困境是当前市场化环境下,医生择专业的一个缩影,已经产生蝴蝶效应。”他说,尽管培养医生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产销、适销对路”才是“产”的因由、

“销”的出口。不仅如此,在僵硬的“市场准入”和恶劣的执业环境下,还会迫使这些专业的医生转行。因此,问题最关键的在于医生价值的回归,否则,这几条措施将无济于事!

去体检本就是图个安心,可现在有些医院的“不操心”,也让大家变得越来越不安心了。

董先生前些日子也遇到了一件糟心的事儿。据介绍,董先生去年 12 月 5日上午到河北一家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检查。12月10日,他拿到了体检报告,前面几张表格上性别都是男,但翻到最后的报告结果时,他看见结果栏赫然写着:“尊敬的董女士,根据检查结果,显 示 患 有 宫 颈 囊肿。”医生建议做妇科B超,观察宫颈囊肿变化,必要时专科治疗,医生甚至还标注了董先生的宫颈囊肿的具体大小尺寸!

您 做 过 体 检吗?感觉怎么样?扫描二维码,关注大河报天天健康官方微信平台“大河微医”或大河报城市生活攻略指南平台“橙色生活”,把您在医院体检过程中遇到过的贴心的事儿,糟心的事儿,点赞的事儿,奇葩的事儿……不管是好的坏的,通通可以留言告诉我们。还有机会获得面值50元的电话充值卡或大河报绿色家园礼包或仲景香菇酱一提。

男子体检查出

宫颈囊肿

恢复儿科专业招生、加大医生规培数量……近期,扶助“儿医”政策接连出台,那么——

政策开源,可解“儿医之渴”核心提示 | 最近一段时间,“儿科医生”是一个热词。先是各地爆出“儿科医生荒”,之后是各方专家支招,再然后是国家相关部门纷纷表态。近日,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儿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恢复儿科专业招生、扩大儿科医生规培数量……然而,这些政策真的能解决“儿医之渴”吗?

所有这些政策,都是一个目的:壮大儿科医生队伍。我国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儿科医师人数达到14万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超过0.6人。

据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介绍,目前我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约为11.8万人,每千名0~14岁儿童的儿科医师数为0.53人,低于发达国家。而在河南,这一数据更不乐观。

权威资料显示,河南儿科医生的比例是0.21/1000,也就是说大约5000个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儿科医生。

在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缺乏更严重。如郑州市儿童医院下属医联体单位,由于儿科医生严重不足,经常出现2~3个医生管理两个病区60~70个病人的情况,医生几乎要24小时轮转。

郑州市儿童医院医政科相关人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郑州市儿童医院而言,至少还需要200个能马上坐诊的成熟医生,才能完全满足医院的需求。

谈及紧缺的原因,郑州市儿童医院一位专家说,现在儿科医生是恢复高考后77级以后的毕业生,主力军是1979~1990年间毕业的医学生,而这期间招生人数少,扩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骨干医生短缺是根本问题。

据了解,儿科与精神医学、产科、康复、病理、药学、老年医学、老年护理等被列为2016年要解决的紧缺人才的重点。

消息:一揽子新政欲扶“儿科”

现状:河南5000个孩子拥有一个儿医

建议:既要培得出又要留得住

□记者 李彬 李若晗

你在体检中遇到过什么奇葩事?来告诉我们吧!

!?□记者 李晓敏

制图

李庆琦

大河微医

橙色生活

?儿科医生紧俏,全国众多医院中普遍存在。目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这一紧缺局面显得更加紧迫。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也逐步意识到,并不断出台政策,激励更多的医学生选择儿科专业。

近日,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就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纷纷表态,提出了儿科

医生培养的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扩大儿科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招生规模;扩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招收数量和比例;优先在儿科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加大全科医生的儿科临床能力培训等。

而去年11月3日,国家卫计委也印发了2015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方案的通知,提出利用财政经费,对相关

专业医师转岗儿科医师进行培训,培训后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的转岗为儿科执业医师。

再往前,去年7月,国家卫计委还曾发布通知,要求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