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 抗疫“激活”生命与自然教育 hnlhjun@126...

1
抗疫故事是 最鲜活的思政教材 值班主任:岳嵬 主编:徐珊珊 美编:许丽 A16 教育周刊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HAI NAN RI BAO · JIAOYUZHOUKAN 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二学生李子 曦的父母是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院的医护人员。在她眼中,面对疫 情,众多白衣战士用自己的身躯在人 们和病毒之间筑起一堵坚不可摧的 墙,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这次疫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奋 不顾身,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什么 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李子曦说。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 李洪山表示,当前,我国民众万众一 心、齐心协力投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 中。抗疫过程中不断涌现的英雄事 迹、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就是最鲜活感 人的思政教育教材,可以让学生们从 中获得具体可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我省多所中小学校纷纷根据抗 疫战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们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受触动的学 生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用习作、绘 画向抗疫英雄致敬;录制歌曲、微视 频,表达自己对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 的感激和敬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场疫 情阻击战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 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利用理 论优势,为打赢阻击战助力加油。”海 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云阁 认为,思政课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前的 疫情防控形势和任务,对阻击战中涌 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尤其是我们身 边发生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体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 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一线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通过全国人民万众一 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让学生们 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是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垮的民族。这 些民族精神从 1998 年抗洪、2003 年 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和重 建中都得到了证明,进而提升学生对 中国精神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 豪感。 据了解,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院目前除了结合疫情防控中可歌可 泣的感人事迹开展教学外,还在组织 优秀教师录制疫情防控专题教育 片。该片预计将于3月2日上线,与 数万名海大学子见面。 突如其来的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疫 情,引发了一场全民 参与的疫情阻击 战。在全国人民共 克时艰之际,如何将 疫情当成特殊的教 科书,让学生们从中 接受生命教育、信念 教育和爱国主义教 育,上好这堂人生大 课? 海南日报记者 近期采访发现,日 前,我省大中小学 校纷纷将抗击疫情 的动人事迹作为鲜 活教材,在开展科 普教育的同时,引 导学生构建正确的 世 界 观、人 生 观 和 价值观。 张成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 正常的学校教学节奏。面对“加长 版”假期,一些教师、家长开始焦虑, 担心疫情会影响学生学业。事实 上,学习不止限于课堂。此次疫情 防控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安危,不仅 是社会大考,同样是教育大考、人生 大考。把疫情当教材,把苦难当课 本,从身边的疫情应对中,追问个人 的价值,拷问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 成长而言,同样是场难得的人生大 课,影响深远。 在疫情应对中,处处是鲜活的 教育素材。抗疫一线上,那些无畏 的逆行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惧 风险、迎难而上,用生命守护生命, 体现了无私的大爱、忘我的担当以 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自觉。在 我们身边,有履职尽责的工作人 员,有慷慨解囊的普通市民,有冲锋 在前的党员,有无私奉献的义工 ……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中, 我们看到了责任、担当、敬畏、奉献, 舍小为大的大局观念,患难与共的 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这些事例正是开展生命教育、 培养责任意识、涵养家国情怀最鲜 活、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 可见,“停课不停学”不是一句 简单的口号,也不是机械地把文化 课和抗疫教学内容直接搬到“云” 课堂上,而是要多一些精心设计、 耐心引导,让学生们在疫情应对中 获得更加深刻的成长启示。“位卑 未敢忘忧国”,在抗击疫情的征文 比赛中,许多学生的作品心系国 家 、饱含深情;“中国,加油!”在时 事学习中,学生的爱国深情得到了 进一步升华;“动物是我们的好邻 居”,在阅读与写作中,孩子们学会 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出门、不 扎堆、勤洗手,在家长的言传身教 中,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这个特殊长假,让学生在疫 情中学习反思,所获教益比单纯的 课堂学科学习将更为深刻。 大事、难事见精神、看担当。疫 情当前,如何向学生们讲好抗击疫 情背后动人心弦的故事、发人深省 的教训,也是对教师和家长的一次 大考。正如人们所说,疫情是一本 深刻的教科书。只有让每一名学生 更加智慧地辨析个人与自然的关 系,更深刻地感悟生命、生活、生态 之间的关联,更准确地把握个人、社 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上好这一 人生大课,才能让学生从灾难中汲 取营养,更有责任、更有担当地茁壮 成长。 惠君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的家长。由于疫情的 影响,我们和孩子现在有了更多共处的时间。孩 子现在除了要完成学校安排的网课学习外,日子 过得有些懒散。我想给他再安排一些独特的“家 庭作业”,以增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生活技能。请 赐教。谢谢! —一位焦急的家长 家长: 您好!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开学延迟。疫情 的到来让人们对不可控的突发事件有了更直观的 感受和体会。您不妨以疫情为教材,和孩子一起 完成一些“家庭作业”,以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 将应对疫情的经验拓展到个人生涯中,增强未来 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的生涯彩虹图理 论,将人的一生比喻成一道彩虹。一个人一生中 扮演的角色就像彩虹的色带,至少由子女、学生、 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和持家者六个角色构成。这 六个角色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非常“宅”生活的 “家庭作业”不妨围绕这些角色的建设展开,具体 包括以下内容。 1. 亲子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更加健 康和幸福地生活,爱和温暖能增强人们应对危机 和困难的能力。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为很多家 庭创造了大量亲子共处的时光。家长们不妨带着 温暖和爱意探索亲子沟通方式,让孩子从中习得 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之道。在观看新闻报道、分享 疫情信息和观看影视剧时,父母可以借题发挥,与 孩子分享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孩子围绕生命、责 任、敬畏、同理心、人类共同体等关键词,谈谈自己 对疫情的思考;探讨职业的意义,帮助孩子构建积 极健康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沟通过程中,家长 要遵守多听少说、多鼓励少评判、多建议少说教的 沟通原则。 2. 家务学习。有人说,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 未必都会成为医生、律师、政府官员或商界精英, 但大多数学生将来都要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 母,他们都要成为持家者,就算选择独居也需要持 家的能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持家者是每个人必 修的功课,而家庭是学习持家知识的重要课堂。 在“宅”生活中,家长可以结合疫情防控知识,引导 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家务技巧。例如, 学会七步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收拾房间、衣物 清洗消毒及分类叠放、菜肴的烹煮和营养搭配 等。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家务技 能,为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持家者打下坚实基础。 3.休闲品质。现代忙碌的生活节奏使休闲 成了奢侈品。在有限的休闲时间里,我们应该 如何提升休闲品质,培养自己作为一名休闲者 的硬核能力?在非常“宅”生活中,建议您每天 安排一段亲子时光,和孩子共同设计富有仪式 感、老少咸宜的亲子活动。你们可以共读一首 诗、一篇美文,在餐桌上评论时事,在厨房中进 行美食大比拼。此外,还可以一起开展体育锻 炼、分享各自喜欢的音乐、观看影视剧,让丰富 多彩的“宅”生活增进亲子关系,提升休闲品质 和生活品味。 4. 时间管理。超长假期是学生进行学业“弯 道超车”和反省生涯规划的良好时机。一方面,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自主学习和生涯规划上下 功夫。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是 提升居家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家长可以提醒 孩子定制一份个性化的“超车”计划,有针对性 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提 醒孩子认真思考自己生命中的扮演角色,在遵守 规则、履行公民义务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学生和 子女角色的责任,并让休闲者的角色调节情绪、 滋养身心。 在这个非常假期,家长可以在“宅”生活中引 导孩子认真做好以上“家庭作业”,助力孩子在学 业、生活中获得双丰收! 惠君 (作者系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 惠君信箱 [email protected] 受疫情影响,我省2020年春 季学期延期开学。据李洪山介 绍,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为了确 保我省中小学校在抗疫期间“停 课不停学”,该院 1 月底就组织全 省 700 多名教师制定了在线课堂 教学方案。除了指导日常学科教 学外,还针对此次疫情开展多项 专题教育,主要包括疫情防控期 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健康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居家体育锻炼 以及培养生活技能、开展家务劳 动等一系列生活实践活动。其 中,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学生关注。 “学校的开学时间延迟了,我 感到很焦虑” “马上要中考了,我觉 得‘压力山大’”……面对疫情,我 省一些学子出现恐慌焦虑情绪,有 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一些学生 反复测量体温,害怕自己被感染; 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宅在家里,出 现了一些抑郁症状。 据了解,疫情期间,我省学生 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与学业、就业 问题有关,主要集中在即将面临中 考、高考的初三、高三学生,以及今 年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一些初 三、高三学生担心中考、高考会受 到影响;一些本科生、研究生担心 接下来的毕业和就业问题。 为了引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公 众科学理性面对疫情,抚平焦虑 和恐慌情绪,我省多所大中小学 校日前开通了在线心理教育课程 和心理支持热线。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专职教师刘人瑞表示,面对疫情 引发的心理问题,学生们可以分 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目 前自己能做哪些调整,可以增加 自己对现状的掌控感和安全感。 如果觉得身心俱疲、心情沮丧时, 可以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或视频聊 天,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此外, 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增加 愉悦感。如果不良情绪持续出 现,自己又无力摆脱时,应及时拨 打心理热线寻求专家帮助。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心理 健康教育调研员符明表示,该院 近期组织全省20多名优秀教师 制作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微课, 从自我管理(膳食与运动、宅出新 裁、学习的乐趣)、人际联结(情绪 梳理策略、与同伴隔离不隔心、特 别假期的师生互动)、科学防疫 (人类与病毒、人类与自然、神奇 的生命)、勇于承担(爱的责任)、 展望未来(长大后想做什么、职业 展望)五个方面,为中小学生提供 疫情期间的心理辅导,指导他们 如何更好地度过超长假期。同 时,发动中小学心理教师和班主 任通过学校公众号和班级微信 群、QQ 群,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 理辅导。 “我们平时总说要‘珍惜生 命’,但是我们真正理解这句话 的含义吗?即使理解了,我们能 真正做到吗?所谓生命,指的并 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还有那些大 自然中的野生动物。有人说,此 次疫情是人类失去对生命的基 本敬畏而遭受的‘报应’。当人 们在品尝‘野味’时,也是在用自 己宝贵的生命在冒险。”近日,海 南中学初一学生黄文瀚在题为 《向勇士致敬向生命致敬》的作 文中如是说。 过去,部分学校围绕考试这 根指挥棒进行日常教学,对生命 教育、自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 够。近期,全民抗击疫情引发了 我省许多学子对生命的重新思 考。我省多所中小学校也纷纷 以疫情为契机,举行生命教育和 自然教育主题活动。 “同学们,新型冠状病毒让 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受 疫情影响,很多人目前只能宅在 家中。人类与大自然是命运共 同体。肆意打破大自然的平衡, 遭殃的必是人类自己。人类要 学 会 敬 畏 生 命、敬 畏 自 然 ……” 近日,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德育 处主任孙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 了主题为“敬畏规则尊重生命” 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重 新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 命。 据了解,目前,我省多所学校 通过网络课堂和学校官网、微信 公众号等方式,向学生们开展生 命教育和自然教育。许多学生在 自己创作的习作、绘画和手抄报 中,发出了“不吃野生动物”“和大 自然和谐相处”等倡议。 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 园业务园长李琴表示,全民抗击 疫情期间,正是家长对孩子进行 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的良好契 机,可以让孩子更深切地珍爱生 命,懂得责任与担当的意义。家 长可以与孩子在家里观看自然 环保类绘本故事和公益宣传 片。学习强国APP中有很多相 关视频可供学习,比如《大自然 在说话》《人与自然》《自然的力 量》《书香自然》《自然启示》等 。 家长在进行生命教育和自然教 育时,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动植物 的外部特征,体会人与自然、动 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热爱、 尊重、保护自然。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 授沈有禄表示,全民抗击疫情给 大中小学校提供了很好的生命 教育教材。生命很可贵也很脆 弱。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 情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和 及时救治,就可能面临失去生命 的危险。建议从小学阶段就要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相关讲 座,引导学生对世间万物持有平 等的态度,学会尊重生命、珍惜 生命、保护生命。 抗疫“激活”生命与自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身心更强壮 《花式宅家》 儋州第一小学学生 钟智涵 作 《带来光明的白衣天使》 海南中学学生 杜欣睿 作 《一线》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 周建宏 作 非常“宅”假期 这份“家庭作业”请查收 近期,我省医疗队驰援湖北。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热点 地址:海口市金盘路 30 邮编: 570216 总值班: 66810666 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 015 广告部: 66810888 发行部: 66810999 海报集团新闻热线: 966123 邮发代号: 831 报费:每月 45 零售每份 1.5 昨天开印时间 3 45 印完: 6 15 海南日报印刷厂印刷

Transcript of 大中 抗疫“激活”生命与自然教育 hnlhjun@126...

  • 抗疫故事是最鲜活的思政教材

    值班主任:岳嵬主编:徐珊珊 美编:许丽

    A16 教育周刊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HAI NAN RI BAO · JIAOYUZHOUKAN

    ■■■■■ ■■■■■ ■■■■■

    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二学生李子曦的父母是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她眼中,面对疫情,众多白衣战士用自己的身躯在人们和病毒之间筑起一堵坚不可摧的墙,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这次疫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奋不顾身,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李子曦说。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李洪山表示,当前,我国民众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投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抗疫过程中不断涌现的英雄事迹、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就是最鲜活感人的思政教育教材,可以让学生们从中获得具体可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目前,我省多所中小学校纷纷根据抗疫战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受触动的学生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用习作、绘画向抗疫英雄致敬;录制歌曲、微视频,表达自己对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的感激和敬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利用理论优势,为打赢阻击战助力加油。”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云阁认为,思政课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和任务,对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尤其是我们身边发生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体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垮的民族。这些民族精神从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和重建中都得到了证明,进而提升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据了解,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除了结合疫情防控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开展教学外,还在组织优秀教师录制疫情防控专题教育片。该片预计将于3月2日上线,与数万名海大学子见面。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阻击战。在全国人民共克时艰之际,如何将疫情当成特殊的教科书,让学生们从中接受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上好这堂人生大课?

    海南日报记者近期采访发现,日前,我省大中小学校纷纷将抗击疫情的动人事迹作为鲜活教材,在开展科普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省大中小学校将﹃抗疫﹄导入课堂

    上好﹃疫﹄场人生大课

    ■本报记者

    徐珊珊

    快言快语

    ■ 张成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

    正常的学校教学节奏。面对“加长版”假期,一些教师、家长开始焦虑,担心疫情会影响学生学业。事实上,学习不止限于课堂。此次疫情防控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安危,不仅是社会大考,同样是教育大考、人生大考。把疫情当教材,把苦难当课本,从身边的疫情应对中,追问个人的价值,拷问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成长而言,同样是场难得的人生大课,影响深远。

    在疫情应对中,处处是鲜活的教育素材。抗疫一线上,那些无畏的逆行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用生命守护生命,体现了无私的大爱、忘我的担当以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自觉。在我们身边,有履职尽责的工作人员,有慷慨解囊的普通市民,有冲锋

    在前的党员,有无私奉献的义工……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中,我们看到了责任、担当、敬畏、奉献,舍小为大的大局观念,患难与共的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这些事例正是开展生命教育、培养责任意识、涵养家国情怀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

    可见,“停课不停学”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机械地把文化课和抗疫教学内容直接搬到“云”课堂上,而是要多一些精心设计、耐心引导,让学生们在疫情应对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成长启示。“位卑未敢忘忧国”,在抗击疫情的征文比赛中,许多学生的作品心系国

    家、饱含深情;“中国,加油!”在时事学习中,学生的爱国深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动物是我们的好邻居”,在阅读与写作中,孩子们学会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出门、不扎堆、勤洗手,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这个特殊长假,让学生在疫情中学习反思,所获教益比单纯的课堂学科学习将更为深刻。

    大事、难事见精神、看担当。疫情当前,如何向学生们讲好抗击疫情背后动人心弦的故事、发人深省的教训,也是对教师和家长的一次大考。正如人们所说,疫情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只有让每一名学生更加智慧地辨析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刻地感悟生命、生活、生态之间的关联,更准确地把握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上好这一人生大课,才能让学生从灾难中汲取营养,更有责任、更有担当地茁壮成长。

    惠君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的家长。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和孩子现在有了更多共处的时间。孩子现在除了要完成学校安排的网课学习外,日子过得有些懒散。我想给他再安排一些独特的“家庭作业”,以增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生活技能。请赐教。谢谢!

    ——一位焦急的家长

    家长:您好!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开学延迟。疫情

    的到来让人们对不可控的突发事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体会。您不妨以疫情为教材,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家庭作业”,以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将应对疫情的经验拓展到个人生涯中,增强未来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的生涯彩虹图理论,将人的一生比喻成一道彩虹。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角色就像彩虹的色带,至少由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和持家者六个角色构成。这六个角色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非常“宅”生活的

    “家庭作业”不妨围绕这些角色的建设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亲子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更加健康和幸福地生活,爱和温暖能增强人们应对危机和困难的能力。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为很多家庭创造了大量亲子共处的时光。家长们不妨带着温暖和爱意探索亲子沟通方式,让孩子从中习得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之道。在观看新闻报道、分享疫情信息和观看影视剧时,父母可以借题发挥,与孩子分享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孩子围绕生命、责任、敬畏、同理心、人类共同体等关键词,谈谈自己对疫情的思考;探讨职业的意义,帮助孩子构建积极健康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沟通过程中,家长要遵守多听少说、多鼓励少评判、多建议少说教的沟通原则。

    2.家务学习。有人说,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未必都会成为医生、律师、政府官员或商界精英,但大多数学生将来都要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母,他们都要成为持家者,就算选择独居也需要持家的能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持家者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而家庭是学习持家知识的重要课堂。在“宅”生活中,家长可以结合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家务技巧。例如,学会七步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收拾房间、衣物清洗消毒及分类叠放、菜肴的烹煮和营养搭配等。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家务技能,为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持家者打下坚实基础。

    3.休闲品质。现代忙碌的生活节奏使休闲成了奢侈品。在有限的休闲时间里,我们应该如何提升休闲品质,培养自己作为一名休闲者的硬核能力?在非常“宅”生活中,建议您每天安排一段亲子时光,和孩子共同设计富有仪式感、老少咸宜的亲子活动。你们可以共读一首诗、一篇美文,在餐桌上评论时事,在厨房中进行美食大比拼。此外,还可以一起开展体育锻炼、分享各自喜欢的音乐、观看影视剧,让丰富多彩的“宅”生活增进亲子关系,提升休闲品质和生活品味。

    4.时间管理。超长假期是学生进行学业“弯道超车”和反省生涯规划的良好时机。一方面,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自主学习和生涯规划上下功夫。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是提升居家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定制一份个性化的“超车”计划,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认真思考自己生命中的扮演角色,在遵守规则、履行公民义务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学生和子女角色的责任,并让休闲者的角色调节情绪、滋养身心。

    在这个非常假期,家长可以在“宅”生活中引导孩子认真做好以上“家庭作业”,助力孩子在学业、生活中获得双丰收!

    惠君(作者系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

    惠君信箱[email protected]

    抗疫时刻

    直面教育大考

    受疫情影响,我省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据李洪山介绍,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为了确保我省中小学校在抗疫期间“停课不停学”,该院1月底就组织全省700多名教师制定了在线课堂教学方案。除了指导日常学科教学外,还针对此次疫情开展多项专题教育,主要包括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居家体育锻炼以及培养生活技能、开展家务劳动等一系列生活实践活动。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学生关注。

    “学校的开学时间延迟了,我感到很焦虑”“马上要中考了,我觉得‘压力山大’”……面对疫情,我省一些学子出现恐慌焦虑情绪,有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一些学生反复测量体温,害怕自己被感染;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宅在家里,出现了一些抑郁症状。

    据了解,疫情期间,我省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与学业、就业问题有关,主要集中在即将面临中考、高考的初三、高三学生,以及今年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一些初三、高三学生担心中考、高考会受到影响;一些本科生、研究生担心接下来的毕业和就业问题。

    为了引导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科学理性面对疫情,抚平焦虑和恐慌情绪,我省多所大中小学

    校日前开通了在线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支持热线。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刘人瑞表示,面对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学生们可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目前自己能做哪些调整,可以增加自己对现状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如果觉得身心俱疲、心情沮丧时,可以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或视频聊天,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此外,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增加愉悦感。如果不良情绪持续出现,自己又无力摆脱时,应及时拨打心理热线寻求专家帮助。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员符明表示,该院近期组织全省20多名优秀教师制作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微课,从自我管理(膳食与运动、宅出新裁、学习的乐趣)、人际联结(情绪梳理策略、与同伴隔离不隔心、特别假期的师生互动)、科学防疫(人类与病毒、人类与自然、神奇的生命)、勇于承担(爱的责任)、展望未来(长大后想做什么、职业展望)五个方面,为中小学生提供疫情期间的心理辅导,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度过超长假期。同时,发动中小学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通过学校公众号和班级微信群、QQ群,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

    “我们平时总说要‘珍惜生命’,但是我们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即使理解了,我们能真正做到吗?所谓生命,指的并不仅仅是我们人类,还有那些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有人说,此次疫情是人类失去对生命的基本敬畏而遭受的‘报应’。当人们在品尝‘野味’时,也是在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冒险。”近日,海南中学初一学生黄文瀚在题为《向勇士致敬 向生命致敬》的作文中如是说。

    过去,部分学校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日常教学,对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近期,全民抗击疫情引发了我省许多学子对生命的重新思考。我省多所中小学校也纷纷以疫情为契机,举行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主题活动。

    “同学们,新型冠状病毒让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目前只能宅在家中。人类与大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肆意打破大自然的平衡,遭殃的必是人类自己。人类要学会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近日,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德育处主任孙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敬畏规则 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重新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

    据了解,目前,我省多所学校

    通过网络课堂和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学生们开展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许多学生在自己创作的习作、绘画和手抄报中,发出了“不吃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等倡议。

    海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业务园长李琴表示,全民抗击疫情期间,正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的良好契机,可以让孩子更深切地珍爱生命,懂得责任与担当的意义。家长可以与孩子在家里观看自然环保类绘本故事和公益宣传片。学习强国APP中有很多相关视频可供学习,比如《大自然在说话》《人与自然》《自然的力量》《书香自然》《自然启示》等。家长在进行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时,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体会人与自然、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沈有禄表示,全民抗击疫情给大中小学校提供了很好的生命教育教材。生命很可贵也很脆弱。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和及时救治,就可能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建议从小学阶段就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相关讲座,引导学生对世间万物持有平等的态度,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抗疫“激活”生命与自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身心更强壮

    《花式宅家》 儋州第一小学学生 钟智涵 作

    《带来光明的白衣天使》海南中学学生 杜欣睿 作

    《一线》海南师范大学教师 周建宏 作

    非常“宅”假期这份“家庭作业”请查收

    编者按

    近期,我省医疗队驰援湖北。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热点

    地址:海口市金盘路30号 邮编:570216 总值班:66810666 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015号 广告部:66810888 发行部:66810999 海报集团新闻热线:966123 邮发代号:83—1 报费:每月45元 零售每份1.5元 昨天开印时间3时45分 印完:6时15分 海南日报印刷厂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