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 大提琴家 斯塔克 - Dennis Wu · 2021. 3. 20. ·...

1
一三年六月五日 星期三 B14 音樂鑑賞 責任編輯:王鉅科 美術編輯:劉國光 關於華格納的書,多不勝數。五月二十二日介 紹過兩本,以下再推介兩本。 Verdi and/or Wagner: Two Men, Two Worlds, Two Centuries 作者:Peter Conrad 出版年份:2011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華格納與威爾第,兩位都是十九世紀最偉大 的歌劇創作者,而且還是同年出生。但兩人不單 從未見過面,作品間的差異,更是差天共地。 此書的作者是一位文化評論人,在這部超過 三百頁的著作中,將兩個人的故事和周邊的 文化史娓娓道來。 華格納與威爾第 將兩個世界比較,是一個極之宏大而有點史 無前例的願景。書名標題中的 及/或,雖未言 明,但總是有點讓讀者歸邊。作者亦似乎表露了他 的偏愛:對威爾第的讚賞,比對華格納的批評多。 華格納本身就是一個 很割裂的人,老實說起他 的為人,恐怕也只是讓人敬而遠之的居多。 不過,作者卻努力而平行地呈現了兩位作曲家 的世界。全書以威尼斯小島上的一個公園開始。兩 位作曲家的銅像都在同一個園地,卻就像真實的兩 人一樣,兩個銅像聳立在不同而互相看不見的位 置。華格納在威尼斯辭世,而威爾第雖然廣被視為 意大利的英雄,卻在晚年被批評為 華格納的模仿 而鬱鬱不樂。威尼斯雖是意大利的名城,卻被 華格納佔了上風;城中的鳳凰劇院,總是給威爾第 不少苦頭。故事由這裡開始,藉着威爾第與華格納 歌劇的內容,故事和當時的風潮,論述兩個人、兩 個國家、兩種美學和兩套世界觀。而全書由威尼斯 作起點,再談地理和地緣的差異,提到身邊的音樂 家、女性甚至是英雄人物的不同,死後對世界產生 微妙的不同又相近的影響。 這本書在二○一一年出版,反應竟如兩位作曲 家的對立般,十分兩極,好壞參半。果然,把兩位 作曲家放在同一本書,不是一個好寫的題目。不 過,作者對兩位作曲家全部歌劇的透徹理解,倒很 值得敬佩。同時遊走於兩個不同世界觀,作者嘗試 讓我們看這兩位貌似極端的人,其實還是活在同一 的世界、同一的時代。 Wagner and the Erotic Impulse 作者:Laurence Dreyfus 出版年份:2010 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學家,也是一位古提琴 演奏家,本來的研究興趣是巴赫和巴羅克音樂,但 最近卻將研究路向一轉,出版了這部研究華格納的 書。華格納的學術著作,不論是生平研究、美學理 論、音樂分析,甚至是政治學的研究也有。但作者 這個以 研究的華格納,則十分獨特。當然, 這顯示了學術界中的轉變:性學的興起,只是近來 的事,而在音樂界中談性,則要到八、九十年代間 的女性主義開始,才漸為流行和正常化起來。 華格納和他的女人 這本書先以華格納年代的評論家對歌劇中的情 色的評論開始,包括詩人包德萊爾、哲學家尼采、 小說家托馬斯.曼等人的文章,反映了當時的討 論。之後的一章,是這部書很精彩的一章,因為說 到華格納和他的女人們的故事。作者把情色事反覆 考究,想深一層,研究這些很多事沒有記載下來的 床笫私事,還真有點為難,但亦因為是情色事,可 讀性非常高。這讓我們了解華格納對女人的愛好 (甚或是癖好和病態),也為以後的論述鋪路。 接下來的,是音樂分析。究竟所謂的情慾愛 恨,在音樂上如何有系統的表達。其中,書中的一 個論點,是華格納清楚自己對性有着強迫性的嗜 好,而因着他突然地傾心於叔本華的哲學,而建立 出一套意志、慾望與音樂間的關係和表達。於是, 文章分析着華格納如何用音樂營造《湯豪舍》維納 斯堡中的愛慾,《崔斯坦與依索爾德》中半音和沒 有調解的和音如何糾纏,《指環》中如何以音樂呈 現愛和割捨。作者還論述了華格納對性的病學和同 性學,在音樂和他的文字間穿插找尋關聯。這方面 的研究,可謂開創了華格納學術史的先河。 雖然這是學術論文,作者稱沒有從特定某個的 理論開展論述,但文章有條不紊,令到讀者很容易 跟隨作者的想法。在學術論文中這部還算是易讀的 書 ( 比 較 起 諸 如 Leonard Meyer 甚 至 是 Lawrence Kramer一類的學者),不過這本書還是這推介文章 中術語較多、行文較深的一本。 (下) 便Raid 滿便便Yehudi Menuhin 退彿調使調滿彿○○ 穿西西Nariaki Sugiura 退便懷念 大提琴家 斯塔克 懷念 大提琴家 斯塔克 懷念 大提琴家 斯塔克 Janos Starker ○○ 讀幾本華格納的好書 胡銘堯 斯塔克以不 慕虛名的個性 著稱於世 ▼在職業生涯中保 持自尊,是斯塔克 堅持的原則 ▲斯塔克灌錄的巴赫六首大提琴無伴奏組曲CD ▲斯塔克灌錄的韋華第等人作品封面

Transcript of 懷念 大提琴家 斯塔克 - Dennis Wu · 2021. 3. 20. ·...

Page 1: 懷念 大提琴家 斯塔克 - Dennis Wu · 2021. 3. 20. · 波佩爾的大提琴小品而榮獲了當年的格 林 美音樂獎 。 波佩爾這位長期被忽視的大提琴小品

二〇一三年六月五日 星期三B14音樂鑑賞1051673責任編輯王鉅科美術編輯劉國光

關於華格納的書多不勝數五月二十二日介紹過兩本以下再推介兩本

Verdi andor Wagner Two MenTwo Worlds Two Centuries作者Peter Conrad出版年份2011出版社Thames amp Hudson

華格納與威爾第兩位都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歌劇創作者而且還是同年出生但兩人不單

從未見過面作品間的差異更是差天共地此書的作者是一位文化評論人在這部超過三百頁的著作中將兩個人的故事和周邊的文化史娓娓道來

華格納與威爾第將兩個世界比較是一個極之宏大而有點史

無前例的願景書名標題中的 「及或」雖未言明但總是有點讓讀者歸邊作者亦似乎表露了他的偏愛對威爾第的讚賞比對華格納的批評多華格納本身就是一個 「很割裂的人」老實說起他的為人恐怕也只是讓人敬而遠之的居多

不過作者卻努力而平行地呈現了兩位作曲家的世界全書以威尼斯小島上的一個公園開始兩位作曲家的銅像都在同一個園地卻就像真實的兩人一樣兩個銅像聳立在不同而互相看不見的位置華格納在威尼斯辭世而威爾第雖然廣被視為意大利的英雄卻在晚年被批評為 「華格納的模仿者」而鬱鬱不樂威尼斯雖是意大利的名城卻被華格納佔了上風城中的鳳凰劇院總是給威爾第

不少苦頭故事由這裡開始藉着威爾第與華格納歌劇的內容故事和當時的風潮論述兩個人兩個國家兩種美學和兩套世界觀而全書由威尼斯作起點再談地理和地緣的差異提到身邊的音樂家女性甚至是英雄人物的不同死後對世界產生微妙的不同又相近的影響

這本書在二一一年出版反應竟如兩位作曲家的對立般十分兩極好壞參半果然把兩位作曲家放在同一本書不是一個好寫的題目不過作者對兩位作曲家全部歌劇的透徹理解倒很值得敬佩同時遊走於兩個不同世界觀作者嘗試讓我們看這兩位貌似極端的人其實還是活在同一的世界同一的時代

Wagner and the Erotic Impulse作者Laurence Dreyfus出版年份2010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學家也是一位古提琴演奏家本來的研究興趣是巴赫和巴羅克音樂但最近卻將研究路向一轉出版了這部研究華格納的書華格納的學術著作不論是生平研究美學理論音樂分析甚至是政治學的研究也有但作者這個以 「性」研究的華格納則十分獨特當然

這顯示了學術界中的轉變性學的興起只是近來的事而在音樂界中談性則要到八九十年代間的女性主義開始才漸為流行和正常化起來

華格納和他的女人這本書先以華格納年代的評論家對歌劇中的情

色的評論開始包括詩人包德萊爾哲學家尼采小說家托馬斯曼等人的文章反映了當時的討論之後的一章是這部書很精彩的一章因為說到華格納和他的女人們的故事作者把情色事反覆考究想深一層研究這些很多事沒有記載下來的床笫私事還真有點為難但亦因為是情色事可讀性非常高這讓我們了解華格納對女人的愛好(甚或是癖好和病態)也為以後的論述鋪路

接下來的是音樂分析究竟所謂的情慾愛恨在音樂上如何有系統的表達其中書中的一個論點是華格納清楚自己對性有着強迫性的嗜好而因着他突然地傾心於叔本華的哲學而建立出一套意志慾望與音樂間的關係和表達於是文章分析着華格納如何用音樂營造《湯豪舍》維納斯堡中的愛慾《崔斯坦與依索爾德》中半音和沒有調解的和音如何糾纏《指環》中如何以音樂呈現愛和割捨作者還論述了華格納對性的病學和同性學在音樂和他的文字間穿插找尋關聯這方面的研究可謂開創了華格納學術史的先河

雖然這是學術論文作者稱沒有從特定某個的理論開展論述但文章有條不紊令到讀者很容易跟隨作者的想法在學術論文中這部還算是易讀的書 ( 比 較 起 諸 如 Leonard Meyer 甚 至 是 LawrenceKramer一類的學者)不過這本書還是這推介文章中術語較多行文較深的一本

(下)

如斯塔克自己所言﹁當你達到藝術的頂

峰後你會發覺那兒有一個固定的法語

稱之為﹃封閉式﹄的群體在等着你那些

人是超越所有分類範疇的﹂他自己便是其中一

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斯塔克在他所長期居住並

教學的美國印第安那去世妻子萊德(R

a id

)兩

個女兒和三個孫輩為他送行

不到七歲公開演出

亞諾斯斯塔克一九二四年出生於匈牙利首都

布達佩斯父親是一位波蘭後裔母親一家則從烏

克蘭移民兩者都是猶太人他有兩個哥哥都學

了小提琴所以年幼的斯塔克在六歲生日前不久被

理所當然地﹁分配﹂到了一把大提琴他很快在這

件樂器上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天賦七歲不到就可

以公開演出了還是一個孩子的他就已經獲准進入

了布達佩斯的李斯特音樂學院所以贏得了神童的

美譽一邊拉琴他竟然一邊當起了老師十二歲

還沒滿就已經收了五個學生讓人嘖嘖稱奇二十

世紀三十年代的布達佩斯人才濟濟斯塔克就是在

那時與匈牙利三位偉大的作曲家柯達伊巴托克與

多南伊相識了

斯塔克的第一場音樂會是在十四歲那場德伏

扎克協奏曲原定的大提琴家因故無法演出他便頂

替上場甫一開聲便震驚四座一九三九年他從

音樂學院畢業此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硝煙紛起

之際當時斯塔克被納粹軍隊在一個拘禁營裡關

押了三個月所幸的是沒有受到傷害

一九四六年斯塔克離開匈牙利之後定居美

國成為了達拉斯交響樂團和大都會歌劇院的首席

大提琴手並在一九五三年加入了大指揮家弗里茨

萊納所率領的芝加哥交響樂團迎來了事業的最

高峰不

過斯塔克此時卻因為一件事情的發生意識

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小提琴天才曼奴軒(Y

e hud iM

enu h i n

)在四十年代的技巧已經開始明顯衰退斯

塔克在觀看了一場成年曼奴軒的糟糕演出之後感

覺彷彿﹁重病了一場﹂然後得到了新的頓悟mdashmdash

他意識到之前自己的演奏﹁就像一個瞎子﹂曾

有的神童經歷和曼奴軒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單靠

年輕時的旺盛生命力是不足以保持一輩子的巔峰狀

態的於是斯塔克花了整整一年時間研究技巧

總結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演奏方法自身獲益的同

時也大大豐富了現代大提琴演奏技法

觸類旁通脫胎換骨

在大都會歌劇院裡斯塔克結識了各類藝術

家因此也有了機會觸類旁通讓自己的琴聲脫胎

換骨比如他試着去拉出不那麼﹁大提琴﹂的聲

音模擬聲樂長笛雙簧管單簧管的效果等

等讓人驚訝同時斯塔克開始以獨特的﹁冷色

調﹂音色聞名遐邇與羅斯特羅波維奇等人不同的

是他使用的是﹁窄幅揉弦﹂這個方法其實更

難因為一旦有音偏移正位就馬上會被注意到

雖然聲音不那麼溫煦但該方式可以保證每個音都

不會產生輕微的偏移正中心的音會被強調出來

從而塑造出一種精準且顆粒感飽滿的聽覺感受

儘管在美國的演奏生涯可謂風生水起但是斯

塔克從來也不是那種超級巨星式的演奏家對作品

的忠實與演奏風格的率真一直伴隨着他客觀地

講那時大提琴樂壇上很少有人能在純技巧方面與

斯塔克並駕齊驅可是在大都會歌劇院拉琴時間一

久他體會到了堅守音樂嚴肅性的不易﹁所有的

那些小伎倆我都一清二楚我知道怎麼才能讓觀眾

喝彩呼喊諸如此類並不稀奇我自己從不願

意這麼做因為這不屬於我的工作﹂這一點可以

從他的演奏錄影中注意到mdashmdash身體與琴身的晃動幅

度比其他人都要少許多面部表情冷靜之至因而

也有人像說海菲茲琴風﹁冷酷﹂那樣指責他的風格

冷淡視觀眾若無物但事實上斯塔克從來不喜

歡矯揉造作的演奏風格因為那些表演和音樂本質

無關一

九九

年斯塔克因為一張十九世紀捷克作

曲家大衛波佩爾的大提琴小品而榮獲了當年的格

林美音樂獎波佩爾這位長期被忽視的大提琴小品

和練習曲之王因為斯塔克的努力迎來了一次復活

斯塔克眼中音樂世界

而在斯塔克的辭典裡柯達伊和巴赫是兩個更

為重要的名字他的匈牙利同胞柯達伊曾寫出了技

巧驚世駭俗的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而它彷彿就是

為斯塔克度身訂製的數十分鐘的演奏窮盡了大提

琴的幾乎所有技巧聽來讓人心神盪漾嘆為觀

止直到後來很多年都很少有其他大提琴家敢錄

製這支曲目很大原因是斯塔克的詮釋已經做到了

極致有趣的是有人乾脆把斯塔克家那個室內游

泳池起名為﹁柯達伊(出資)造﹂可見斯塔克對

其造詣之精以及唱片銷量之佳至於巴赫斯塔克

一共錄製了五次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每次都

換了一個新的公司因為他認為巴赫是永遠詮釋不

盡的多次詮釋的目的並不是在標榜自己的風格有

多獨特﹁我的版本只是在記錄我生命中某一刻對

這部組曲的理解﹂斯塔克如是說

四年他所寫新書《斯塔克眼中的音樂

世界》出版書中焦點是一件被外人認為特立獨行

的事mdashmdash斯塔克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被邀請去試奏

繼任紐約愛樂的首席大提琴一職但他高傲地拒絕

了聲稱不在乎任何一支大牌的交響樂團的權威

他這麼寫道﹁因為戰爭在我年輕時曾穿越過地

獄劫後逃生讓我不再害怕什麼東西對於別人怎

麼說我完全不在乎我所做的只是把那些有悖

於我基本信仰的東西大聲地說出來而已我才不願

意玩什麼政治遊戲能夠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保持

自尊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指揮家米特羅普洛

斯希望聽到我的演奏應該自己打電話給我而不

是讓我去什麼委員會前試奏一番﹂相比大提琴前

輩如費爾曼皮亞蒂戈爾斯基等人只有他人所寫的

傳記斯塔克的自述文筆可謂老辣上乘了

好一個﹁樂壇獨行俠﹂

關於斯塔克的趣聞很多比如他有一次因為在

音樂會前不允許抽煙而憤然離去因為那是他的例

行﹁熱身﹂又如他對蘇格蘭威士忌酒情有獨鍾

還有種種他與指揮家卡拉揚及奧曼迪關係不合的傳

言這些軼事和他冷峻的演奏風格相結合向外界

勾勒出了他一個﹁樂壇獨行俠﹂的形象

回想起去年三月出於機緣巧合筆者遇到了

﹁斯塔克大提琴工作室﹂的專職日本鋼琴家杉浦有

朗(N

a r ia k iS u g iu r a

)聊起斯塔克我們真是無

話不提意料之外的是他告訴了我大師生活中溫

馨的那一面mdashmdash縱然教學要求極其嚴格但心地善

良的他常熱衷於幫助學生雖然因九十來歲的高齡

已經不拉琴了但他還是會每天做筆記把各種演

奏中的問題匯集到一起也會寬慰學生演出時緊

張是正常的不過會隨着投入而慢慢消退臨走

時杉浦發給我老人仙風道骨拄着枴杖在家中的

照片昨晚一夜淅瀝小雨筆者重新播放起了斯塔

克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恐怕是對逝去

大師的最好慰藉mdashmdash他說過﹁在萬籟俱寂的半

夜我會在靜默的腦海中演奏音樂這時候新的

可能性便一一浮現﹂

懷念大提琴家斯塔克

懷念大提琴家斯塔克

懷念大提琴家斯塔克

詹 湛

亞諾斯斯塔克(J a n os

St a rke r

港譯史達加)是當今為數不

多的大提琴大師之一以不慕虛名的

個性高超得無以復加的手指技巧

略帶涼意的乾爽發音和對巴赫柯達

伊等作曲家的獨特闡釋影響了整整幾

代聽眾與大提琴家而且之前與之後

很長時間內都難有媲美者與二

七年去世的羅斯特洛波維奇(港譯羅

斯波特高維奇)相比他可能是一個

對手但更像是大提琴藝術中冷峻精

準的﹁另外一極﹂

讀幾本華格納的好書 胡銘堯

斯塔克以不慕虛名的個性著稱於世

在職業生涯中保持自尊是斯塔克堅持的原則

斯塔克灌錄的巴赫六首大提琴無伴奏組曲CD斯塔克灌錄的韋華第等人作品封面

下期刊出

下期刊出伊拉克與剛果交響樂團的故事

伊拉克與剛果交響樂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