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897

Transcript of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Page 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趙宇威居士

佛學雜感散文集

Page 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Page 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序 一 �

序 一

  佛說一切法,以明心為究竟,若未能見性明

心,總非究竟。縱然說得三藏十二分教,終是說食

數寶,不得受用。最後大限到來,該怎麼生死,還

是怎麼生死!

  欲達明心見性,需有真實的功夫,所謂萬丈高

樓從地起。基礎穩固,方能興建大樓。導師 上淨下空

上人,經常勸人從《弟子規》、《太上感應篇》、

以及《佛說十善業道經》作為基礎,著手入門。如

此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才能功不唐捐。

  行者修學,務必將這三門功課確實落實在日常

生活的起居作息一切動用之中,因為學佛貴在實

踐。吾人學佛,若能從待人處世、進退應對當中,

能常行善法、存好心、說好話,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無染,才能符合古來聖賢的教化。故修學佛道不僅

只是誦經、念佛,或只是口頭說說而已,而是要從

真實心中去作。果然能將這三門功課落實了,即可

Page 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入大乘般若,則明心決定可期,見性必定可待。若

不能痛下功夫,只顧談玄說妙,口說句句是空,行

時步步著有,則如何能了生死大事!

  今有西雅圖淨宗學會會長趙宇威居士所著《覺

明之道》一書,其所闡述佛法義理句句真實,內容

雖廣略不一,唯重心法。文中暢談般若與淨土的關

係,如水合水,理事相合,解行相應,體用不二,

最後導歸極樂。誠屬正見、正修,值得讀者參考。

  趙君請末學為序,末學不揣淺陋,謹以 導師

上淨下空上人之勸導與大眾共勉之。若能實行,則

菩提道上,「覺」悟「明」心不難。

釋悟道 謹識于臺北華藏淨宗學會 

公曆二○○七年十一月三日

歲次丁亥年九月二十三日 

Page 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序 二 �

序 二

  佛法是心法,明心為要,淨心為要。『應觀法

界性,一切唯心造』,若能依止心法,澈了自心,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安立,由眾生根器不同,自有權實、大小、深淺的

差異,但其意趣與宗旨是一貫的。解與行、宗與

教、法與律皆不宜偏廢,更不宜互相是非,理應互

助成辦,如是才是學佛正途。

  法末時衰,今由淨業學人趙宇威居士,具有護

教化導的熱誠與願心,以文字弘法,攝取其數十年

著作精要而為文集,用以化世。書中各篇所論,廣

略不一,但所述皆為佛法要點,有所得創見,也有

重述旨趣,尤其廣為闡明心法之義。從淨土與般若

說到拜懺的意義,從一切清淨行即菩薩行說到佛法

與世法,始從般若實相終至導歸極樂,洋洋灑灑,

文字既洗練流暢,要言不繁;內容也符順教理,抉

Page 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擇幽微,不廢解行,一以貫之,誠然依於正信、正

見而導歸學佛的正修、正行,值得拜讀。

  但願本書付梓,能為有情作無量利益,亦得喚

醒同道,共同於佛道上增進,實修相應,共成菩

提。今乃隨喜所作而樂為之序。

釋法音 序於無為舍 

Page 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序 三 �

序 三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正法式微,且常為世人

所誤解。學會導師淨空上人慈悲濟世,為佛教正

名。上人指出:『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

滿的教育』,而非宗教。何謂『至善圓滿』?因其

可令眾生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故。

  佛法之微妙,本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然則,若不宣說,眾生又何以得渡迷津。是

故,世尊悲智雙運,以種種善巧方便,說不可說之

法四十九年。一代時教之宗旨,無非是為了讓迷惑

眾生了悟宇宙人生之真相,進而斷惡修善、破迷開

悟、轉凡成聖。

  《覺明之道》,正是從各個不同的層面,深入

淺出地闡釋諸法實相之理,因而可以幫助淨宗學人

體悟何以人人皆能念佛成佛,明瞭如何念佛方能成

佛。文集確是一本能使讀者「覺」自性、「明」明

德的好書。作者謙稱《雜感》,實「雜而不雜,感

Page 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而非感」。何以故?所謂「雜」者,無非指各篇立

題彼此各異,闡述之角度迥然不同。謂其「不雜」

者,文集處處莫不彰顯理事圓融之義;其所論述,

章章不離體相用,篇篇含攝因緣果!所謂「感」

者,系指文集乃作者參究經教有所體悟,似有所得

撰寫而成。謂其「非感」者,因作者所感悟之理,

乃吾人本具之心性,焉係所感而得!

  縱觀百篇散文,大乘法印,猶如樂章中之主旋

律,貫串始終。從《一切法皆是佛法》開篇,至

《萬法歸心》結尾,渾然融為一體。其中多篇涉及

般若。或許學人會問:既修淨土,何須研習般若?

殊不知般若是理,淨土是事;般若是體,淨土是相

用。般若乃淨土之般若,淨土系般若之淨土。二者

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世尊五時說法,般若時佔

二十二年,可見般若之重要。淨土學人若能體悟般

若之理,真信切願自然具足。何以淨空上人在新加

坡細講《無量壽經》的同時,又宣講《金剛般若研

習報告》?原因正在於此!文集中涉及解門和行門

Page 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序 三 �

諸多重要義理,諸如三觀妙智、離相離念、四智菩

提等等,其論述之精闢,詮釋之圓融,確有獨到之

處,可資學人解惑、釋疑。

  作者乃西雅圖淨宗學會會長趙宇威居士。其主

持學會近十年,始終秉承淨空上人之理念,一面領

眾念佛共修,一面研教講經說法,使學會行成解行

相資之學風。他積多年參教之心得,撰編成此文

集。其中多篇,都曾在學會會所為大眾宣講過。作

者每成一稿,常電傳於余。余讀之,頗有茅塞頓開

之感。然其所蘊涵之義理,則尚須再三參究,方能

體悟。

  趙君囑余為序。余不揣淺陋而遵從之。祈盼此

文集能對學人有所啟迪,以期共霑法益!

淨業學人 羅善成         

敬識於美國西雅圖市 時年七十有六

公曆二○○七年佛曆二五五一年

九月三十日    

Page 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Page 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目 錄 �

覺明之道

目 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一、一切法皆是佛法.........................................�

二、一切法無我..............................................8

三、凡聖一如只在當下一念............................... ��

四、了無生佛、凡聖之別................................. ��

五、心中坦然,自在無礙................................. ��

六、心作心是,念佛成佛................................. �0

七、名可召德............................................... ��

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恒沙性海總在心源............ �8

九、一切清淨行即菩薩行................................. ��

十、如何念佛才能往生.................................... ��

Page 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十一、佛法與世法......................................... ��

十二、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 �8

十三、天堂與地獄......................................... ��

十四、一切法如是......................................... 8�

十五、以妄止妄的念佛法門............................... 9�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0�

十七、不起妄想,不滅妄心,住正定中................ ���

十八、何謂正念念佛...................................... ���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0

二十一、從三細六粗相談惑業苦........................ ���

二十二、自性妙明本來圓成,放下便是................ ��9

二十三、佛說一切法的體相用........................... ��9

二十四、如何圓解佛法是不二之法...................... �8�

二十五、佛法是圓融無礙、一多不二................... �9�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00

二十七、什麼是道場?................................... ���

二十八、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9

二十九、在途中不離家舍,離家舍不在途中........... ���

Page 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目 錄 �

三 十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9

三十一、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9

三十二、《中觀論》八不................................ ���

三十三、做人處事四部曲................................ �8�

三十四、再從佛法角度看人生哲學的四部曲........... �8�

三十五、何謂如來........................................ �9�

三十六、見性成佛的妙法................................ �9�

三十七、往生的事實與理論.............................. �00

三十八、君子食不求飽、居不求安、憂道不憂貧...... �0�

三十九、念佛成佛........................................ ���

四 十 、念佛可以消除煩惱.............................. ��8

四十一、灼然常見面,相逢不相識...................... ���

四十二、念佛念心........................................ ���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四十四、念佛之道不離一念清淨心...................... ���

四十五、拜懺的意義...................................... ���

四十六、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 ���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80

四十八、相隨心生,境由心轉........................... �9�

Page 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四十九、誰是普賢菩薩?................................ �0�

五 十 、風動、幡動四料簡.............................. ��0

五十一、修行與念佛...................................... ���

五十二、浴佛法會的意義................................ ��0

五十三、從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談念佛法門........... ���

五十四、修行要從真實心中作........................... ���

五十五、從四料簡談無生話.............................. ��8

五十六、從因果中求解脫................................ ���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0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

五十九、淨土與般若...................................... ���

六 十 、淺釋經題:大方廣佛華嚴...................... �8�

六十一、道是清淨心、平常心........................... �9�

六十二、緣生幻有........................................ �99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08

六十四、道不遠人,不離當下一念...................... ���

六十五、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 ��8

六十六、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 ���

六十七、絕學無為,不墮言說,不著名相.............. ���

Page 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目 錄 �

六十八、學佛可以幫助紓解壓力........................ ��9

六十九、隨緣而作,以幻修幻........................... ���

七 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8

七十一、離四句、絕百非................................ ���

七十二、攝心之道,返聞第一........................... �80

七十三、讚歎一法圓滿六度.............................. �8�

七十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9�

七十五、談知行合一的佛法修學........................ �0�

七十六、坦然面對才能豁達開朗........................ �09

七十七、心是心作與空假中三觀........................ ���

七十八、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八 十 、何謂代眾生苦供養.............................. �8�

八十一、快樂的源泉來自心靈........................... �9�

八十二、行所當行行過便休.............................. �98

八十三、如何理解萬法唯心.............................. �0�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八十五、淨土念佛往生釋疑.............................. ���

八十六、修學務本之道在於慎獨........................ ���

Page 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八十七、透悟人生了脫煩惱.............................. ��0

八十八、菩提覺法樂,涅槃清淨樂...................... ��9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

九 十 、福由心生,命由已造........................... ��9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8�

九十二、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99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0�

九十四、談宗門教下...................................... 8�8

九十五、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8��

九十六、修行不分時處,在一切動靜之中.............. 8��

九十七、善解自己選擇法門.............................. 8��

九十八、佛法修學在得現實的利益...................... 8��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一○○、萬法歸心........................................ 8�9

Page 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前 言 �

前 言

  佛法大海,浩若淵海,深奧玄妙,所謂《華

嚴》奧藏,《法華》秘髓。故而古德有云:『佛法

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余自學佛以來,幸得親近

當代大德上淨下空大和尚學習佛法以明教理,可謂

沐浴在春風之中,法喜充滿。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吾等何其有

幸,今能得人身,又能聞佛法;猶有幸者,能遇大

善知識為吾等末世學人開演大教,教導破疑生信、

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了脫生死煩惱的無上大法。

尤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之今日,世人迷惑顛倒,

不時追逐名利,念念以名養利益為先,而枉顧道

義。在這種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氛圍下,到處充斥著

貪婪、暴戾,而一些是非黑白不分,殺盜淫妄、作

奸犯科之徒隨處可聞可見;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缺

乏互信,以致社會治亂敗壞,人心惶惶,故而人人

自危。在此道德淪喪無以復加之際,更需要如來的

Page 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法教以匡正人心,教以去習改過,斷惡修善之法,

方能救拔苦難的眾生於倒懸之中。

  佛法講的是「因緣」生法;換句話說,一切法不

出「因果」之外,皆是因緣。然緣起無性,刹那不

住,無常變化,如何可以認真?世人愚昧,認真執

著,不斷地分別、取捨,所以衍生無盡的煩惱。故

而古德說:做人要「難得糊塗」,才會自在快樂。

  余常以聽經研教自許,對因緣生法也略有體

悟。十年前,由於因緣際會,出任西雅圖淨宗學會

會長,實際負責會務,並領眾修行。當時心中誠惶

誠恐,恐力有不逮,不能勝任,非但不能荷擔如來

的家業,更有負大眾所託,以致造作深重。但在上

悟下道法師再三地勸說與鼓勵下,只得勉力一試,

直下承擔。末學在淨空上人的熏習教誨下,知道修

學辦道須一門深入,長期薰修。而一個正法的淨宗

道場必須以念佛為行門,聽經聞法為解門,如此專

修專弘,解行相應,才能理事並重,而達相輔相成

的作用。為了秉持上人的理念,經常埋首經卷,讀

Page 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前 言 �

經研教,不敢稍有懈怠。加上近年來,個人對佛法

的實踐與體認,累積些微研教講經的心得,故而不

揣冒昧加以篡成文稿,並彙集成冊,取名為《覺明

之道》;功德法財不敢獨具,期與大眾分享,普使

法益同沾,廣利有情。

  本書所談內容著重在「般若」的理解與「淨

土」念佛法門的修學上,期使讀者能夠明瞭「般

若」與「淨土」的關係,以利佛法實際的修學。須

知,般若是「理體」,淨土是「相用」,「體用不

二」,有體就有相用。故『般若是淨土的般若,淨土

是般若的淨土』。因為般若是諸佛所證的「智慧」

莊嚴,而淨土是諸佛所得的「福德」莊嚴。智慧離

開了福德如何稱得上有智慧,而福德若無智慧作為

基礎也只是有漏的人天福報而已;福盡惡來,又如

何是真正的福德?是故,談淨土不能不瞭解般若,

而講般若也不能離開淨土,兩者實在是密不可分,

所謂即一即二,非一非二,這不二之法才是佛法。

  佛說《華嚴》這一大藏教,末了導歸極樂。而

Page 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極樂淨土不在東方,也不在西方,而在吾人一念

心性之中。經云:『欲生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

淨,則佛土淨』。由是可知,心外無法,法外無

心,心法不二,唯是一心。佛說一切法,皆是「方

便」,淨土念佛法門也無非是方便之法,然此法

門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佛所說八萬法藏皆靠「自

力」,而念佛法門是「二力」門,除了靠自力之

外,還得仰仗佛力的加持。在此末法濁世之際,法

弱魔強,眾生業重障深,智慧魯鈍,唯靠念佛法

門,「帶業」往生,才能得度生死。而念佛即是念

心,心是萬法根本,心生萬法,萬法歸心。古德

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故知,淨土決

定有,但淨土不在西方十萬億佛國土之外,而在吾

人一念「心性」之中,所以「去者實不去」。若能

瞭解般若,就能了知念佛的目的在於淨心、定心與

明心。明白般若即能增加念佛的信念,故能得以速

證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宗旨。

  本扎記所以能夠彙集成冊,實在要感激西雅圖

Page 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前 言 �

淨宗學會所有的同修多年來全力的護持,才使末學

有此殊緣能為大眾講經,進而才有機緣得將自己研

教講經的心得重新加以彙整流通。在此,也要感恩

羅善成老居士、張日昇教授,以及金延緒師兄等,

近年來對末學所述的見解給於多方的指教與鼓勵,

致使末學才有勇氣決定將文稿付梓成冊以資流通。

本書手稿之所以能順利揀定而彙編成冊,得力于台

北華藏淨宗學會的洪可應師兄、文龍師兄、秀鳳,

及秀蘭師姐等大力的協助及指導,才能有此因緣將

之付梓流通。

  末學謹以不勝感禱之情,感謝大家的惠愛。願

盡形壽,以此身心貢獻佛教事業,以弘揚佛法,承

擔如來家業來報答大眾惠愛之情。

  本扎記所載只是末學個人平日讀經研教之心

得,在文義上難免有所疏漏及錯訛之處,實不揣淺

陋,望請十方大德不吝指正。

淨業學人 趙宇威 謹序於美國西雅圖市

公曆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Page 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Page 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一、一切法皆是佛法 �

一、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法者離言說、文字、連心都不可緣。真正的

「道」,是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並不是完全可

以思維、或想像的。所以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凡是能說得出來的、寫得下來的,或能夠想

像得到的,那都不是「道」。故而,釋迦牟尼佛講

經說法四十九年,他老人家說:我未曾說過一字,

若有誰說我說法,即是謗佛。那麼,什麼才是佛

法?什麼才是道?道也者,即諸法實相。簡單的

說,就是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佛法所講的就是整

個人生宇宙事實的真相。

  佛陀用了四十九年的時間為我們說明了這樁事

實。那麼,真相是什麼?事實的真相就是一切法

都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現象。宇宙所有的

現象,無非都是緣聚、緣散暫時存在的一種現象而

已。所謂緣聚則有,緣散則滅。然而,聚散無常,

一切現象都是刹那變化,猶如白雲蒼狗般的瞬息萬

Page 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變,了不可得,哪裡是真實不虛的呢?!這一切現

象,本來都是幻妄不實的,只是吾人現前這一念心

迷失了本性,故而起了妄動所產生的妄覺而已。不

幸的是,吾人認假為真,以為是「實有」,所以竭

盡全力想要得到它,於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拼命造

作,但是到頭來仍然兩手空空,什麼也帶不走,終

究還是一場空,臨了卻落得一生的惆悵、滿身的罪

業,死後還要遭受果報。

  佛是大覺者,能徹悟諸法的實相,知道一切法

本來空寂,正如《心經》所說的不增、不減、不

垢、不淨、不生、也不滅,是諸法空相,無一法可

立。既然,一切法清淨寂滅,何有言說、文字?又

如何可以思維想像呢?!若有言說即非實義。所

以,佛他老人家,說法四十九年,卻說無有一法可

說。佛所說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所說的

一切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亦即是佛所說

法,一法中含攝一切法。舉『戒定慧』為例,戒定

慧是即一即三、即三即一。講六度波羅蜜,布施即

Page 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一、一切法皆是佛法 �

含攝其他五度;同理,每一度也都含攝其他五度,

彼此圓融互攝,密不可分。所謂法法圓融,一即一

切。一大藏教無非教人看破、放下而已。『看破』

是認清『諸法空相』,一切法都是緣起空性,所以

一切都要放下,不要再去計較、分別,以免增加無

謂的煩惱;『放下』是擱置心中的妄想、分別、與

執著。當一切「情」執,都能看破、放下而一塵不

染時,心就能逐漸的沈澱而寂然清淨,入『實相』

真諦。

  我們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一切作息當中,為

了要放下心中一切的雜染,使我們的心能遠離妄

想、分別與執著,故而要修習布施,及其他五度,

或所有的法行,其宗旨就是為了要達到『離念離

相』、『三輪體空』為目的。所以一切的法行都是

方便之法,無非在幫助我們能夠看破、放下,捨盡

一切凡情而已!能放下一切虛幻之相即是「捨」。

故捨即是布施,即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

慧,這即是佛所說的一切法,「一即一切」。所謂

Page 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一度攝六度,六度攝萬行。

  若講持戒,持戒亦含攝其他五度,無一法不是

持戒。持戒的目的在於對治毀犯,防止惡業。惡業

中又以貪瞋癡三毒為根本煩惱。而持戒的目的就在

戒除貪瞋癡。若要防止貪心不起,就要懂得布施,

才不會增長貪愛,故持戒即是布施。古德言:『一

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所謂『心火炎炎能燒盡

菩提之種,境風浩浩能摧毀功德之林』。想要防

止瞋心不起,則凡事要能逆來順受,故持戒即是

「忍」。若不想愚癡造作以至來世受報在生死苦海

之中,就要學般若的智慧,才能深切明白三世因果

以及緣生的道理,進而才能明辨是非、善惡、邪

正;而持戒的目的就在於得定開慧,所以持戒即是

「般若」。

  為了防止杜絕行為的偏差,則需提升自己的德

行,而這些德性的成就必須靠精進。因為戒行的精

嚴必須持之以恆、堅之以毅,要不斷的自我約束,

嚴謹地要求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能清淨無染,才能使

Page 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一、一切法皆是佛法 �

自己的道業能精進不懈,故持戒即是精進。若戒行

精進,不造作惡業,則三業無染自然就能得定。所

以持戒就是布施、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六

度波羅蜜任何一法無一法不含攝其他一切的行門。

  同理,忍辱也圓圓滿滿含攝其他的五度。我

們必須瞭解,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得成於忍。俗話

說:『退一步想,則海闊天空;忍一口氣,則風

平浪靜』,這些話再再地告誡我們世人要能夠行

「忍」。談到布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

易。初時,總是捨不得,好像要割自己的肉一般的

痛苦與困難,雖然行布施也僅從自己不喜歡、不好

的東西、甚至不要的物品開始捨起;即便如此,還

是有些不捨。這時就要能夠忍。

  想一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緣起空相,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什麽好值得留念?!忍一

忍,想通了,就會捨了。然後再從捨的過程中得到

了快樂,於是就能愈捨愈多。所以,忍即是布施。

改過去習、斷惡修善也要有相當的恒心與毅力,這

Page 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些也都要有強忍的功夫不可。如一個抽煙、酗酒、

愛賭錢的人,想要斷除這些惡習,開始時比要他們

的命還難,必須大徹大悟,經過一番掙紮,不斷的

努力,要能忍得過才能成功。故忍即含攝持戒。

  無論是修學辦道、研究學問,或者是從事於任

何一項工作,想要出人頭地有所成就,就必須精進

不懈,不能間斷。期間縱然遇到許多的障礙、挫敗

與辛酸,都要能夠忍得下來,誠如儒家所說的要困

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又說:『業精於勤而荒於

嬉』。所以精進也必須要有忍的功夫才談得上精

進。

  當然,禪定若離開了忍便無禪定可言。禪者,

外不取相;定者,內心不亂,猶如《金剛經》所

說:外不取相,如如不動,謂之禪定。當五花八

門、名聞利養的境界擺在眼前處處誘惑我們的時

後,能不動於心;或聞譭謗、傷害、謾駡、侮辱時

而能心平氣和,毫無反應,這需要何等的功夫?若

無上乘的修為、高尚的品德是決定辦不到的,而這

Page 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一、一切法皆是佛法 �

種功夫的成就也是靠忍辱才能達成。所以說,忍辱

是禪定的前方便。有了前五度的功夫自然就能開悟

見性,得般若智慧。由此可知,忍辱也一併含攝其

他五度。

  以此類推,菩薩六度,每一度都圓圓滿含攝任

何其他任何一度,所謂一度攝六度,六度攝萬行。

法法圓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不

二之法才是佛法。能有如此的見解與認知,這時我

們才能豁達開朗明白祖師大德所說:穿衣、吃飯、

睡覺、走路、挑水、搬柴都是佛法。了悟之後,的

確在日常生活一切作息動用之中,就能自在無礙,

信手拈來,無一法不是佛法?!故而古德說:一花

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菁菁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

花儘是法身。真的是見地卓絕,發人深省,啟人智

慧。

Page 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二、一切法無我

  佛法者,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無

有一法不離,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

有言說,即非實義,早已落入相對『兩邊』的邪見

之中。一切賢聖的差別,皆因證無為法的淺深而有

所不同。一切法無我有深淺不同的差異而分為:無

我法,與法無我。

  『無我法』,是聲聞所證,知身是幻,是四大

五蘊假合而成的虛妄之體,已破我執,不再執著四

大五蘊假合之身為「我」,故而了脫生死的煩惱,

出了三界六道,不入輪迴,了斷了『分斷生死』。

  『法無我』,是分破無明的法身大士所證,此

時已出離了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了斷『變異生

死』,知一切法「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所有相

無非緣生幻有,除自性以外無有一法可得。我執未

空,不能出世。法執未破則不能證菩提。故欲證菩

提道果,必先明『無我』之理。有『我相』即是生

Page 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一切法無我 9

死根本。

  『證、悟、了、覺』本是好事,但自以為有個

能證、能悟、能了、能覺,則相對的便有所證、所

悟、所了、所覺之相存在,於是成了『法執』。有

了『能、所』即成了對待法,則我相未破,所謂: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佛法修學必須從「我」

相中去證,「人」相中去悟,由「眾生」相中去

了,在「壽者」相中去覺。《金剛經》要我們斷

「迷、識」的四相,證『我空』;除「迷、智」的

四見,證『法空』,才能明心見性,見自性的如

來。若境界現前還有能證之我相,及所證之境界

相,則「能、所」未空,即落了凡夫情見。而如來

所證的是清淨涅槃,對境不生,不起貪瞋癡慢之

心,無境界之相是名為「淨解」;而所悟的是清淨

妙行,一切寂滅,不著一切相,無彼我恩怨等情

見,是名為「淨」行。

  行者修行,若欲修清淨行,則切勿著相而言:

先欲求悟。但若有求悟之心,即有所「著」,所

Page 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謂:『欲除妄想卻成病,趣向真如亦成邪』。若心

中還有一念未忘,即有我相存在,則任憑閱盡三藏

十二部經,仍在文字上作知解,著了文字相。縱然

有一知半解,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皆從他人學來,

而非自己證得,只不過是記問之學而已。

    我 們 學 人 若 想 得 真 實 利 益 , 證 菩

提 道 果 , 只 需 自 己 一 念 不 生 而 修 , 誠

如 《 金 剛 經 》 所 言 : 『 應 無 所 住 』 修 一

切 善 、 離 一 切 相 。 修 行 要 做 到 「 行 所

當 行 , 行 過 便 休 」 。 凡 事 只 要 隨 分 盡

力 , 做 了 而 不 去 計 較 結 果 的 利 弊 得 失 ,

則心中坦坦蕩蕩,即沒有罣礙。若平常遇事隨緣,

能敦倫盡分,順境時不起貪愛、驕慢之心;逆境時

也不生瞋恚、嫉妒之情。待人處世、迎賓接客之

時,無論貧富貴賤,一律以真誠心平等相待,不諂

曲、不阿諛、不驕慢、也不鄙視。若能對境不生分

別、執著,則內心如如不動。經曰:『離一切相即

一切法,即如來的平等法身』,這就是真悟、真

Page 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一切法無我 ��

得,何須還要生心去求悟、求解?但世人不了諸法

空相,自心本來清淨無染。世間所有的相皆是虛

妄,無非都是緣的聚散而已。然緣起緣滅,刹那不

住,無常變化,故而了不可得。一切的罣礙、煩

惱,皆是庸人自擾、自作自受;一切的施為都是造

作,無異是自尋煩惱而已。菩薩明白諸法實相之

理,所以菩薩不受法縛,亦不求解脫,只須一念不

生即如如佛。

  凡夫、二乘因妄見,不能入清淨覺心,故而有

生死、涅槃。然之所以不能入清淨覺心,是由於

『煩惱障』與『所知障』障蔽之故。能證入清淨覺

體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精勤不懈的修行,而非清淨覺

心能拒之不入,或使之能入。須知,凡夫妄計『四

相』為有,妄認『四大假合』之身為我。六塵緣影

為自心相,故而執著不捨,因惑造業流轉於六道之

中受報。而二乘人視生死如冤家、三界如牢獄,故

而諸念皆息,所謂沉空守寂,著於「空」相,不知

淨圓覺中本無有念,何必還要生心息念?!所以動

Page 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念即迷,息念還是迷。

  我們談修行,說修行難,難就難在「解悟」,

禪家言:『一悟即入如來寶地』。所以說:「知難

行易」。如果確實明白了『諸法實相』的道理,如

何修行,才能入如來寶所?套句祖師大德的話:

『修行別無它,但盡凡情而已』,只需一切放下。

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若真能放下一切

的分別執著、名聞利養、貪瞋癡慢、是非人我,以

及自私自利的念頭,而能於一切法無住,就能達到

《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這一切就看我們自己悟理悟得透不透,夠不夠深。

再則,能悟還要能行,才能藉事練心消弭我們的習

氣與毛病,能悟後起修才是真修。如此『解行相

應』,能放下一分,即得一分的實益,能放下兩

分,就得兩分的功德;彼此解行相得益彰、相輔相

成,直到能夠完全放下為止,則修行就能功成圓

滿,得清涼自在。

Page 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凡聖一如只在當下一念 ��

三、凡聖一如只在當下一念

  經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

之於「菩提」就如同「冰」之于「水」一樣,其

關係密不可分。若一念心愚癡,為貪、瞋、癡『三

毒』所燒即為眾生;當下這一念,若頓然覺悟,能

看破、放下塵緣的煩惱,不為外境所動,即能與道

相應。是故,只這一念心清淨無染,般若法身即能

現前,就能照破無明癡暗,得自在解脫,無憂無

慮,因之名為菩提。冰與水乃一體之兩個不同的相

而已。水遇冷則成冰;冰遇熱即化為水,故捨冰即

無水,離水則不成冰,所以說冰、水不二。

  同理,眾生即菩提,菩提即眾生,兩者互為表

裏,密不可分,只因『時節因緣』不同,迷、悟各

異,所以才有眾生與菩提不同之名而已。就好像蛇

化成龍,不改其鱗;凡變成聖,其面貌仍舊一樣,

沒有改變。若能明白現前這一念心性即是萬法之本

源,所謂『一切法唯心所現』,心即是佛。只要保

Page 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持這一念心能清淨無染,當下即佛。「佛」並無其

他的玄妙,清淨心即是佛,所以生、佛平等。

  然眾生與佛,實際上天差地遠。佛,「五住」

已滅、「二死」永亡,已經徹證菩提,故三身顯

現,自在無礙,常享涅槃四德;而眾生背覺合塵,

起惑造業,故而沈淪受報在三界六道之中,有生死

無盡的苦惱不能自拔,如何謂之平等?所謂生、佛

平等者?若能了知佛度眾生,眾生度佛者,是為平

等。眾生度佛者,是眾生能從無盡的煩惱之中生出

悟解;而佛度眾生者,是由悟解中而能滅除煩惱。

由是可知,事有迷、悟之別;迷時即生煩惱,悟了

則自在無惱。人無煩惱,何生悟解?同理,若無悟

解,也不足以滅煩惱。所以,迷時佛度眾生;悟

時,則眾生度佛。誠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迷

時,師度;悟了,自度』。

  何以說眾生度佛?因為佛不自成,皆由眾生成

故。所謂眾生者,即貪、瞋、癡、慢、疑、邪見。

須知佛以『無明』為父,以『貪愛』為母;若能去

Page 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凡聖一如只在當下一念 ��

除邪見三毒等無明煩惱,使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能

清清淨淨,不染著於外塵境緣的五欲六塵,因而起

心動念,心隨境轉,即是佛心現前,與佛無二。能

心空不見外塵境界相的善惡美醜,即離迷悟;既離

迷悟,即無此岸與彼岸之別,要知如來不在此岸,

不在彼岸,亦不在中流。

  上上根器的人,一旦接觸佛法,一聞即悟,

便能內照圓明,心淨寂然,如如不動,不為外境

所迷,徹證佛智;知自性本來具足一切智慧、德

能,清淨無染,且自性中一塵不染、一法不立,

沒有對待,所謂『法無有比,無相待故』。因

為世間的任何東西都是相對而立的,例如有好,

便有壞,有長,即有短;而『相對』的見解,

則完全是因人而異。故凡是屬於見仁見智的,

均是虛妄之相,了不可得。凡上根利智者,聞

法即能開悟,便能證入佛智,明瞭三身與萬法

皆是因緣生法,而緣生幻有,不可取,也不可

說。能明此理者即悟入解脫之法,成于大道。

Page 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所謂:『人能造業,非業造人』;換言之,業

由人造,人由業生。人不造業,即無業可生;

亦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若前一念心,三業

清淨無染,不造作諸業,則後一念心即無果報。佛

法講因果報應,若無善惡之業因,何有善惡之感?

  世間愚人欲求聖人,卻不信慧解之心。若能真

正了達諸法實相,明白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才是聖

人。然而,愚人一昧地心外求佛、性外求法,響往

神通,或迷於追求感應等事;對於內觀覺照,凡是

須從自性中求的事,卻不感興趣。如此修法,即是

本末倒置,以致失心散亂,墮入邪見。經曰:『若

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盡

由一心而起;若心內清淨無染,猶如虛空,即能出

離內外身心一切世界。凡夫之所以煩惱不止,只因

無明惑業之故,以致生的時侯,擔心受怕何時會

死;飽的時候,又顧慮明天會不會挨餓受凍,心中

就是缺乏安全感。對於不知的未來總是醞釀著莫名

的恐懼,所以心中不安。然這些人都是屬於庸人自

Page 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凡聖一如只在當下一念 ��

擾、自作自受。既然還沒有發生的事,何必擔心;

再說,世事無常,縱然擔心,也是多餘。只要把握

當今,好好地盡自己應盡的本分,其餘的就交給老

天爺,豈不自在得多了!

  古人說:『聖人不謀其前,不慮其後,也無戀

當今,念念歸道』。只需保持現前這一念心的清淨

無染,做一切事,只是『隨緣而作,無作而作』;

而且念念都是為了眾生能遠離苦難,為佛法能夠久

住世間著想,所謂『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

並無自己一念之私欲存在。只這一念心能利人無私

無我,即與大道相應。

  若欲修行菩薩六度者,首先就必須使六根清淨

無染。欲斷六根,保持心的清淨無染,就必須先降

伏六賊(六賊:眼、耳、鼻、舌、身、意)。若能

捨眼賊,使眼見外面境界相時,不起分別、執著,

為境界所迷,因而心隨境轉,就是『布施』。能

禁除耳賊,也就是當耳聽音聲的時候,不被阿諛、

讚歎,或者是批評、譭謗的聲音所蒙蔽,或沉迷於

Page 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妙音之中,或為噪音所困擾,因而感到焦慮不安,

或產生愛惡之感;若能都攝耳根,不令放逸,不起

煩惱,即為『持戒』。若能克服鼻賊,對於外塵境

界的香、臭等氣能調和自在,不受困擾,不生順逆

的分別,就是修『忍辱』。若能控制口賊,不因口

腹之欲而起貪毒之心,或逞一時口舌之快,而造

口業;並能隨喜讚歎,出柔軟語,使口無四過,

即為『精進』。若能祛除身賊,端正身心,使身

不被外欲所惑,造作諸惡,使這一念心能湛然不

動,名為『禪定』。若這一念心能調和意賊,不會

順著無明境界之風而隨風披靡,應聲而倒,造作

諸業;心中並能常起覺照,一切了然於心,就是

『智慧』。故而六度者,「運載」也。六波羅蜜比

喻為「船筏」,能運載眾生從生死煩惱的此岸,運

達於不生不滅、涅槃的彼岸,故名六度波羅蜜。

  佛所說的一切經,無非『權說方便』而已,皆

是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應機而說。然而,眾生無

量,且心性也互有差異,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

Page 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凡聖一如只在當下一念 �9

面」,所以法門也無量。無量的法門,無非『因緣

生法』,然一切法緣起性空,沒有自性,了不可

得。佛所說法,既然是權說方便之法,只是假『有

為』而喻『無為』,藉以達到教化世人能破迷開

悟、離苦得樂為目的。可惜世人愚昧,不解經義,

故而迷心外求,心外求法。殊不知,心外無佛,性

外也無法;若不修『內行』,一切從真實心中做

起,而一昧地外求而希望獲福,都是緣木求魚,無

有是處。

  古德言:『狂克念則聖,聖罔念則狂』,凡夫

與聖人的差別就在一念的迷悟之間而已。當下這一

念,煩惱起來了,若能立刻返觀覺照,有所警惕,

能將煩惱伏住,使其不起現行,則凡夫即成了聖

人;反之亦然,若聖人不能克服自己的念頭,隨著

念頭而走,就成了凡夫。可見得,凡聖的差別就在

於能不能制伏個人狂亂的心罷了!若能把握當下,

不追憶過去,也不計畫未來,能活在現實的環境之

中,就踏實的多了,煩惱也隨之少了。因為往者已

Page 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矣無法追憶,只會平添幾分惆悵而已;來者刹那變

化無常,計畫趕不上變化,也未必可追。只要好好

把握當下,凡是盡心盡力做好眼前該做的工作,不

求名利、不計毀譽,一切只為眾生能離苦得樂,為

佛法能夠久住世間著想;如此,能夠俯仰無愧,對

得起天地良心,就能自在安樂,無憂無慮,與道自

然就相應了。

Page 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了無生佛、凡聖之別 ��

四、了無生佛、凡聖之別

  『實際理地不立一塵,了無生佛之名;但修持

門中也不捨一法,方有凡聖差別』。這一句話即

是佛法所講的『實相』真諦。實相,即是宇宙人生

的真相。哲學家稱之為宇宙的本體,道家稱之為

「道」,而佛家名之為「實相」。其實,名雖不

同,實則為一。

  何謂實相?實相即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

換句話說,即是宇宙的森羅萬象,一切自然界所

存在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包含了日月星辰、山河大

地、小橋流水,一切人事物等等所有的現象。這些

現象的存在,佛告訴我們它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現象

與關係呢?佛說:這些現象都是一念不覺,無明妄

動所產生的妄覺。《楞嚴經》曰:『無明不覺生三

細,仗境為緣長六粗』。這三細六粗的相,即是所

謂的五蘊十八界宇宙的萬象。而這些相的產生,只

因我們一念無明不覺所生的妄覺而已。

Page 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實相』到底是什麽?實相是一切法本來清淨

寂滅,沒有一法可得、一塵可立,它是清清淨淨、

寂寂寞寞、不生也不滅;既然是清淨寂滅、一塵不

染的,因此哪裡還有所謂凡聖生佛的差別呢?非但

沒有凡夫、聖人,也沒有眾生與佛的分別。因為

這些凡、聖、生、佛都是「相對」而生的。有凡夫

相對的才有聖人,有眾生故而有佛。這種『相因而

生』的,即是因緣生法。而緣生幻有,了不可得,

如何是真實的呢?既然,緣起性空,不可得,那麼

如何是凡?又如何是聖?其實,凡聖的差別只在自

己一念心性之間而已。一念悟,能看破眼前的一切

境緣,瞭解無非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過眼雲煙

而已,於是就能放下,不再分別、計較環繞在身邊

大大小小瑣碎的事情。若能放下就得清淨無礙,解

脫自在。這一念心清淨自在解脫,不就是佛嗎?離

開了這一念心,哪裡還有佛可得呢?所以,心即是

佛、佛即是心、即心即佛。若一念心迷失了本性,

不瞭解心佛不二,於是心外求佛、性外求法,拼命

Page 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了無生佛、凡聖之別 ��

地向外馳求,縱然走遍了天涯海角,朝遍了名山古

刹所有的菩薩道場,那還是在相上摸索,與道背離

了。誠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離道莫覓道,波波

度一生,終生不見道』。

  那麼,什麼才是「道」?古德回答曰:『牆外

底』。聽的人不懂,又說:『不是這個』;問:

『是哪個』?,答:『是大道的道』。於是又回答

道:『大道通長安』。也有禪德回答說:『雲在青

天,水在瓶』。禪家大德們說了這麽些無厘頭的

話,一些不著邊際的禪語,我們能瞭解嗎?其實禪

家無非是要我們去悟。悟個什麼?悟我們這一念

心;是否在這境緣紛擾之中,還能夠保持清淨無

染,如如不動。雖然外塵境界聲光十色、五花八

門,不停地在迷亂我們的心智,使我們起惑造業;

而我們能否保持這一念心,能了了分明,不為外界

所動,心中清清楚楚的知道這一切相無非是鏡花水

月,了不可得,都是緣起性空的現象。若能明白這

個道理,而不再妄加分別執著,就能從煩惱的痛苦

Page 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中解脫出來,如此心才能真正的清清淨淨、自在無

礙。若能使這一念心清淨無染,沒有罣礙,就與道

相應了。換句話說,就能見到自性的天真佛了。

  經曰:『一切法從心想生』。真心本來是湛然

寂靜,沒有生滅、染淨、增減,本來無一物,連名

字都不可得的。故「名」是假名,誠如老子所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之道

哪可言說,連名字都是假名,只是為了教化眾生而

設施的一種方便,故而怎麼可以執著!也就是因為

如此,所以佛家才說:『修持門中,不捨一法,才

有凡聖的差別』。從「事相」上來說,「相」是存

在的事實,但卻是「假」相,所以不可以壞相,去

否定它的存在。換句話說,相是假有的,它是因緣

果報相續存在的幻相。

  人生在世,必須瞭解眼前所面臨的所有境界,

都是我們過去生中、所造作的業力感得的果報。人

生即是「酬業」而來,是為了酬償舊債而來的,所

以我們要認知天命,所謂:『隨緣消舊業,更莫造

Page 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了無生佛、凡聖之別 ��

新殃』。若能認清事實的真相,對於一切的境緣都

能明因識果,進而逆來順受;無論在順逆、善惡境

緣當中,都能斷惡修善,修一切出世間的善法,也

就是要能離一切的相,修一切的善。能離「相」

修善的「善」,才是真善。若真能「善惡都不思

量」,就超越了善惡的兩邊,心才能真正的清淨無

染,不被世間的善惡之法所迷惑。

  何謂善惡之法?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相因而生

的。有善,相對的才有惡。既然是相對而有的,即

是屬於「見仁見智」,因人而異的事。既然如此,

又何來絕對的標準與定義呢?往往在我們覺得善的

事,在別人的眼中未必是善。這善惡的決論完全取

決於當時各人的立場與觀念不同而定,故而就產生

了爭議,煩惱也因此而生。那麼,心又如何清淨

呢?若一念心悟了,知道善惡只在自己一念迷與悟

而已。現前這一念心若能清淨,純淨、純善,就不

會被外界所動搖、迷惑,因而起了是非人我的煩

惱,有了分別美醜的對立。若我們只知道所作的一

Page 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切只是在盡自己的本分,並沒有一己之私欲;所做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大眾、服務人群,那麼即能作而

無作,心無所求;只這一念心『無為而為』才是真

善。倘能真的離相修善,這一念心才能真的清淨。

一念心清淨無染,當下就能轉迷為悟、轉苦為樂、

轉凡為聖,與道就完全相應了。

  故佛教導我們修一切善法,無非在幫助我們能

斷惡修善,少欲知足,減少貪愛。因為「貪」是一

切煩惱的根本。能遠離貪瞋癡,戒定慧自然就現前

了。所以,一切法都是方便設施,無非是在對治眾

生的毛病、習氣罷了。為了讓眾生能破迷開悟、離

苦得樂,所以佛不得已在清淨寂滅、無法可說之

下,還是為了眾生說了四十九年的法。其目的無非

是要救度世人能出離苦海,轉凡成聖,共證菩提覺

果。所以說:『佛氏門中不捨一法』,才有凡聖的

差別。

Page 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心中坦然,自在無礙 ��

五、心中坦然,自在無礙

  佛門中有一則公案:有一位白雲禪師與師父楊

岐方會禪師對坐。師問白雲禪師:聽說你以前的

師父悟道時說了一首偈,你還記得嗎?白雲答:記

得。那首偈頌是:『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

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師聽罷大笑

數聲,一言不發而走。白雲禪師不明白師父為何大

笑,故而心生疑惑,愁苦不堪,整個晚上,輾轉難

眠,反復思索師父大笑的原因,但是仍然不得其

解。第二天清早,白雲禪師就去請教師父為何大

笑。楊岐方會禪師聞言又大笑說:『你還比不上一

個小丑,小丑尚且不怕人笑,你卻怕人笑』!白雲

聽了,豁然開悟。

  這則公案透漏了什麼樣的訊息?又暗喻了什麼

樣的人生哲理?這則公案無非在啟示我們:如果

我們將自己的心思寄託在別人的一言一行上,而起

了分別、妄想,因此而產生苦惱,那還真的不如戲

Page 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臺上的小丑瀟灑自若,由人嬉笑呢。我們在現實生

活中,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不經意的笑

話,或者是一個動作而心感不安,思慮重重,甚至

寢食難安,好像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中,不能活出

自我,所以有許多的羈絆。其實那些眼神、談笑,

以及一些動作,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因為自

己太多心、太在乎,所謂疑心生暗鬼,才會為之心

煩意亂。

  如果,在這種充滿矛盾和痛苦的塵世裏,我們

不能以一顆豁達坦蕩從容的心去面對生活、好好地

過日子,那麼想要做到不畏人言、不懼人笑,只怕

很難。從容豁達的心,其實就是平常心,就是摒棄

內心非分的欲望,本著率真坦然的心,去面對眼前

的一切境界。唯有如此,才能活得自在,活得瀟

灑。禪宗慧能大師告誡弟子說:只有遠離內外、生

死、善惡、是非、福禍、利害、明暗等一切相對的

事物,不偏執於任何一端;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

起居作息中,能出入兩邊而不執著兩邊的人,才能

Page 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心中坦然,自在無礙 �9

自在無礙,達到無所羈絆的精神境界。

  人,唯有認識了宇宙萬物,包括生死、善惡、

是非、得失等種種的相對相,明白相對而有的兩邊

是『見仁見智』,沒有標準可言,屬幻有不實,故

不可認真。所謂:『法無有比,無相待故』。一切

法的本質是清淨寂然,無二無別的。能如此了知,

有這種體悟,才能常守清淨本心,不被外塵種種的

欲望所迷亂動搖,進而才能超然物外,無所拘縛、

自在無礙。

Page 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六、心作心是,念佛成佛

  自性本來清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維摩

經》云:『如,無有生;如,亦無有滅』。這種不

生不滅的現象謂之為『如』。而「如」者,即真如

佛性,自性清淨心。清淨者,乃「心」之本源。

  真如本有,不從緣生;又云:『一切眾生皆如

也,一切賢聖亦如』。換言之,無有一法不如。所

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一如。「相」是

宇宙萬法森羅萬象的差別相,是「體」之相;而

「性」是相之本體。一切相都是由體而生,是體之

「相」,所以性相平等。既然性相平等,何來的眾

生與佛的差別?!故生、佛平等不二。

  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在「名」相上雖然有

別,但是『真如』法性是不生不滅的,無非『自

性』所生之法,何來的差別!心即是佛,只要一念

心清淨無染,由悟解而滅煩惱,則能轉凡成聖。所

以生、佛、凡、聖,分別無他,差別只在迷悟一念

Page 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心作心是,念佛成佛 ��

之間而已。

  菩提自性本來具足,非由修得,亦非師得,但

在「自守於心」而已。若能明此心者,守之則到

彼岸;迷此心者,棄之則墮三途,所以三世諸佛以

自心為本師,所謂:『心是萬善之本,萬德之源,

無有一法不從此心而生』。經云:『萬法唯心』。

若能了達諸法實相之理,知一切法緣起性空,性空

緣起,而能『守心攝意』,使妄念不起,即是『無

生』,則涅槃清淨之體自然顯現,故知「心」是本

師。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十方諸佛悟達

此性,知一切法本來清淨,不生不滅;宇宙一切的

差別現相無非妄想、分別而已。故而不生妄想,亦

不失正念,『我、所』心滅,身心清淨,即證涅槃

寂靜『常樂我淨』四德,不受生死。可惜,眾生迷

於真性,不識本心,受種種妄緣牽纏,不修正念,

心隨境轉,故而隨緣遇境,憎愛心起有所造作;造

作即有果報,所謂:『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受惡

Page 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報』。

  善、惡皆是世間有漏之因,有因即有生死善惡

之報,於是諸苦自現。故禪宗祖師說:『不識本

心,學法無益』。《心王經》云:『真如佛性,沒

在知見;六識海中,沉淪生死,不得解脫』。真如

性中,沒有來去、斷常、生死、涅槃、也無煩惱與

菩提,若有一法存在、還有一法可得、可知,皆是

妄想、分別耳,此皆生死輪迴的根本,不能解脫!

若能了達諸法實相之理,而能守本真心,使妄念不

生,「我、所」心滅,自然與佛平等無二。要知念

佛即是定心、淨心、明心。行者修行就念這一句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不假其他方便,即能有助

於達到修定的目的。念念就是這一句佛號,佛不離

口,口不離心,心口一如,別無他念。若能一心專

念,精勤不懈,自然萬念歸一,心就安住在這一句

聖號之上,不起他念,致使雜亂之心,由於念佛專

住而逐漸沈澱,得以安定,因定生淨,因淨而開

慧。當功夫精純,則般若正智自然現前。故念佛法

Page 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心作心是,念佛成佛 ��

門是修定、觀心最方便、最了義的無上大法。

  真如法性既然同一無二,悟應俱悟,迷時俱迷

才是,何以佛能覺悟,而眾生卻迷昧不悟?祖師開

示後人:『若能識心則悟,不了自性則迷』。然迷

與悟總在遇「緣」的不同,所謂:『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經云:『佛種從緣生』,若有殊勝的因

緣,即能水到渠成,猶如風帆揚于順水之上,又一

路順風,就很容易成就覺道。

  佛法講的就是「因緣」生法。佛性人人本具,

個個不無,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凡聖一如。佛

性是因,若再遇「緣」殊勝,能遇善友、善法、善

知識為「增上緣」,時時在旁引導、鼓勵、鞭策,

使之精進不懈;如此,有好因、有好緣,自然就能

開花結果。經云:『一切法無自性、無他性,法本

無生,今即無滅』。這句話是讓芸芸的眾生能徹底

瞭解:世間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生法而已。既然是

因緣生法,則緣具則有,緣散則滅。然而,「緣」

的本身聚散無常、刹那不住,沒有「自」體,所以

Page 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是「假」有,只是暫時存在的一種虛妄之相而已,

故說『無自性』。也『非他性』是說:一切相也不

是因「他」而有。譬如桌子,桌子是由木頭製作而

成,因而說是「他」生。試想若只有木頭而無木

匠、工具等其他的緣,又如何能成為桌子?須知任

何「相」的存在都是「眾緣和合」而有的,所謂:

『單因不生,獨緣不聚』。世間的萬事萬物若缺少

了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就不能形成,所以說「非他

性」。由此可知,法本無生,因「緣」而有。自性

是清淨寂滅,一法不生,一塵不染的。既然不生,

又何來的滅?故說:不生不滅。

  若能通達明瞭「生滅」是相對的「兩邊」:有

「生」才有「滅」;沒有滅,如何知道有生?所以

生滅是「相因」而生的一種概念。既然是相對而有

的概念,即是虛妄不實的。因為一切相對而有的兩

邊,諸如貧富、貴賤、吉凶、禍福、美醜、善惡、

得失等等,無非都是見仁見智,因人而異的觀念。

這種因人而異的觀念,只因個人所受教育程度上的

Page 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心作心是,念佛成佛 ��

不同,習氣的差別,或因環境立場的差異,或是利

害上的衝突,因而導致對一切人事物的看法互異。

這些往往都是出於個人的私心或者是主觀意識的作

祟,故而在見解、看法或做法上產生了岐見,以致

相互對立,互不相容。

  總而言之,世間一切的矛盾、對立都是我們的

一念心性產生了偏差,有了私心、主觀的意識所

導致的結果。事實上,世間一切的人事物,無所謂

有什麼美醜、善惡,貴賤或者吉凶、福禍、得失等

事,都是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迷失了本性,故而妄

動作祟而衍生的煩惱而已。就以貧富貴賤為例,若

以現代人一般的標準、觀念來看,什麼是貧富、貴

賤?一般人都認為當了大官,位高權重,或是钜商

富賈有錢又有勢,受人阿諛、羡慕的就是富、就是

貴;而對於一些流落街頭,居無定所、三餐無繼的

遊民,或是無權無勢,又沒有工作,甚至靠借貸過

活的升斗小民,則認為是貧、是賤。而有些人卻認

為:只要不偷、不搶,不作奸犯科擾害他人,就算

Page 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生活過得清苦些,又有什麼丟人!總比那些貪得無

厭、有財有勢,但錢財來得不明不白的人,或者一

些為富不仁,假仁假義、自命富貴之徒的人,在生

活上過得奢侈、驕縱、浪費,而為人卻很勢力、吝

嗇、一毛不拔;相形之下,前者要來得高尚尊貴得

多了。

  孔子說:『富而不樂,不如貧而樂;貴而不

安,不如窮而安』。所以貧富貴賤的定義是什麼?

同理,何謂福禍、吉凶、得失等等?這些相對的概

念都是因人而異,沒有定論,完全在於自己一念之

間而已。以得失而論,古人說:『失之東隅,收知

桑榆』。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或有所失,但在另一方

面就有所得。

  從前在一個貧窮的村落裏,有一個年輕人,以

砍柴維生幫助家用,結果在一次意外中跌斷了腿,

全家人都為他傷心難過;可是過了沒多久,國家發

生了戰爭,就到各各村落去徵兵,村莊裏其他一些

年輕力壯的男丁就被拉去當兵打仗,他因為腿瘸

Page 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心作心是,念佛成佛 ��

了,行動不便故而沒有被徵用。最後被征去當兵打

仗的幾乎都死於戰場,他就因此而逃過了一劫。

  還有一個人每天以拾荒維生,因為生活太苦了

所以天天祈禱能夠發財,改善自己的生活,於是

只要身上有多餘的錢就拿去買彩券,沒想到真的讓

他中了頭獎,得到了幾千萬元。照理說,從此他可

以衣食無慮,買一棟房子娶一個媳婦好好過日子。

可能是他太過高興,得意忘形了,無意中他把中大

獎的事告訴了哪些患難的朋友,並好意宴請那些人

飽吃了一頓。結果沒幾天,他被人發現死在平時棲

身的破屋子裏面,身中好幾刀都深入要害,血流滿

地,死狀甚慘。顯然就是受人覬覦,見財起意,被

人謀財害命。

  所以失去的未必不好,所得到的也未必是好。

這好壞、得失如何去判斷?現在不好,不表示未來

也不好;現在鴻運高照,也不一定以後也是如此,

緣是刹那不住,無常變化的,而真正的好壞就在自

己一念迷、悟之間而已。如果真的明白了,凡事何

Page 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必斤斤計較,自尋煩惱呢?!

  人生在世,只不過是短短的數十寒載,稍縱即

逝。縱然家財萬貫,子孫滿堂,而且妻賢子孝的又

如何呢?死後還是孓然一身,黃泉路上仍然形單影

隻,悲苦淒涼。不要說死,無人可以替代,即便是

染病在床、痛苦呻吟,再孝順的子女也是愛莫能

助,無法為我們分憂解勞;若不幸遇到了不肖的子

孫,則相互的推脫、棄而不管,情景猶是堪憐。世

人皆知人生如夢,來也空,去也空,但為什麼在實

際的生活上就是想不通,看不透這個事實,還要汲

汲營營,隨俗貪求,一昧地執著在是非人我中相互

攻訐、譭謗、彼此結怨,或在名利權情之中你爭我

奪,到最後仍然是兩手空空,只留下一身的惆悵、

悔恨與遺憾呢!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

身』,死後還得墮入三惡道中受無盡的生死苦報。

如果,我輩學人有幸能明白「兩邊」是邪思、邪

見,能遠離兩邊,超越了美醜、貴賤、榮辱,毀譽

等相對的知見;凡事能以平常心來對待一切人事

Page 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心作心是,念佛成佛 �9

物,那麼就能超然物外,入『無分別智』,得自在

解脫。

  經云:『眾生若情誠不內發者,於三世縱值恒

沙諸佛無所能為』。又云:『眾生識心自度,佛

不能度眾生』。意思是說,若人不能從內心開始覺

悟,時時作自我的反思、檢討與改過,縱然有莫大

殊勝的因緣,能遇到三世諸佛出世,也是無以得

度。因為佛不度眾生,是眾生自悟自度。佛只是為

我們開啟人生的道理,而這個道理要我們自己去親

身體會,然後去做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就如同明

明知道誦經、念佛、禮拜的功德利益,可是心裏仍

然懷疑,就是不肯去做,也是枉然。若能確實明達

此理而妄念不生、「我、所」心滅,於一切萬法不

出一心,即出世的大丈夫,則一切功德自然圓滿,

不假外求。

  諸佛廣說無量的言教,作種種不同的譬喻,只

為眾生行行不同,故有教門上的千差萬別。其實八

萬四千法門、三乘八道位體、七十二賢行宗,都是

Page 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以自心是本。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念念

磨練,於一切法無所「住」,即見佛性,即是於念

念中常供養十方恒沙諸佛,能於念念中常轉十二部

經。能了此心源者,則一切心義自現,能夠具足一

切的行願,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悟得妄念不起,

我所心滅,捨此身已,定得無生,不可思議。然於

娑婆界中,想「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非凡夫位

所能為。尤其在這末法之際,法弱魔強,眾生障重

業深,又去佛日遠,靠餘法不能成就;往往道業未

成,無常已至,唯靠淨土念佛法門得度生死。只要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放下萬緣,時時以佛為念,

即不造作諸業,使三業清淨;三業清淨自然能與佛

感應道交,則念佛即能往生成佛,故說心作心具,

念佛成佛。

Page 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名可召德 ��

七、名可召德

  我們念佛人都曉得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但是,

我們知不知道為什麼念這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其功德究竟又在哪裡呢?這確實值得我們共同探討

的話題。念佛若不知道念佛的意義,卻拚命地念,

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念什麼、做什麼?久而久之就

起了疑惑,信心開始動搖,最後就放棄不念了。於

是,半途而廢,功敗垂成,一無所獲;那麼,我們

修學的功夫不就白費,最後還是不免墮三惡道,豈

不太冤枉了!

  或有人念佛,以為念佛就有功德,故而著重在

念佛次數的多寡上做功夫,要求自己一天要念多少

聲佛,卻不知道念佛的真實義理,如此念佛很容易

著了『功德』相。像這種『執事而昧理』,著相修

行的方式,非但談不上功德,還可能遭來非議,故

而為外人所恥笑,認為是迷信!

  佛法的目的是教我們斷疑生信,然後破迷開

Page 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悟,不是要我們愈加的迷信。故而對於我們所修學

的法門,其理論與方法一定要清楚、明白,才不會

落於迷信、或者盲修瞎練。自己不得利益不說,還

落人笑柄;嚴重的話,還可能破壞佛法的形象,那

麼所造的業就更重了。因此,修學佛道,對於自己

所修的法門,不能不明白。縱然不能理解的很清

楚,至少也要瞭解它的理論與方法、宗旨及它的目

的是什麼,才不會流於形式、或成了盲信或迷信。

  就以念佛法門來說,我們都曉得「念佛念

心」。也就是說,念佛時,當下我們這一念心要有

佛,要與佛相應才叫真正的念佛。所謂:『一聲佛

號一聲心、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如果念佛時,而心不在焉,有口無心,雖然日誦十

萬聲佛號,誠如古德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那

麼,這一生修學的功夫僅能與阿彌陀佛結個法緣而

已,想要這一生能夠成就恐怕是難上加難的事。

  所謂『名可召德』,稱誦佛菩薩的名號,就應

該知道名號的意義是什麼?功德又在哪裡?進而才

Page 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名可召德 ��

能進一步的依其名號執持不放。既然我們知道念佛

即是念心,也就是我們現前這一念心要與佛相應。

如何相應?使現前念佛的這一念心要保持清淨、平

等、慈悲;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行能與佛同心、同

願、同德、同行,這才能真正與佛感應道交,然後

才能得其護念與加持。如此,名號的功德才是真正

的不可思議。

  每一尊佛菩薩的名號,雖然不同、各有差別。

然而,這些差別是總中的差別,亦即「同中有

異」。佛菩薩的名號雖然個個不同,那是代表菩薩

的修德與教化眾生的因緣有所差別而已,但是自

性的德能卻沒有不同,故是總中之別。實際上,

「總」與「別」沒有差別,總別不二。

  任何一位佛菩薩,在六道中示現教化世人,都

是教人斷惡修善、持戒布施,其發心都離不開四弘

誓願的範疇,這是總說。但每位佛菩薩的行門、修

學的方法,教化眾生的方式以及願力卻不盡相同,

這即是別說。所謂原則、綱領相同,目的一致,

Page 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只是在方法上所使用的手段不同而已。這即是所謂

的『歸原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最後還是殊途同

歸,沒有兩樣。所以,每一尊佛菩薩的名號都有其

特殊的功德與意義,所顯示出來的修德與教學的方

法也不一樣。若能瞭解其名號功德,而確實依其名

號修學,就能成就就無上覺道。故每一尊佛菩薩的

名號就是「道」場。

  舉『觀世音』菩薩為例:其名號功德不可思

議,大家都能明白也都認同。但是觀世音菩薩名號

代表什麼意義?卻少有人知道。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從修學的方法上說的。

「觀」世音,即是觀世間的音聲。當耳聽音聲的時

候,若不被外面的聲「塵」所迷惑了,而能瞭解外

面音聲的美醜、好壞,諸如讚歎、歌頌、阿諛,或

者是怒駡、詆毀與諷刺,這些都是『塵勞』,只不

過是緣起性空的假相而已,何足掛齒。音聲的善

惡、美醜無非決定在我們自己這一念心的迷與悟而

已!菩薩因地法行,能觀世間的音聲『反聞聞自

Page 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名可召德 ��

性,性成無上道』。也就是能不被外在的境緣所迷

惑,而隨風起舞。因為菩薩心裏了然一切法都是虛

妄,無非『緣起空性』而已。

  菩薩從耳根下手,圓成無上道。同時,在因中

發大誓願:凡是眾生受苦難時,只要稱其名號,

即能聞聲救苦。故眾生有難稱名是能「感」,能感

是因;而菩薩的本願大慈大悲,聞聲救苦,是能

「應」,是為我們的增上「緣」,故而感應道交不

可思議。就如同以罄扣鐘一樣,不扣不響,小扣小

響,大扣則大響,其道理是一樣的。

  由此可知,佛菩薩的名號代表其德能、智慧、

願力與修學方式,故而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存

在。我們念的這一句『阿彌陀佛』,其功德利益

更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是梵語,意思是『無量

覺』,也就是說無量的覺悟。念佛即是要我們覺

悟,覺悟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與諸佛無二,一樣能

遍法界虛空界,一樣具足無量的德能、相好、智

慧、神通道力與無量的壽命,以及一切的無量。

Page 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在其老師『世自在王如

來』指導下,發大誓願,歷經五劫的修行,成就了

西方極樂世界,目的在接引十方刹土一切的眾生往

生成佛。念佛念心,其目的就是在喚醒我們這一念

心能夠覺悟,不要再迷惑於外塵境緣的五欲六塵、

聲色犬馬、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以及家親眷屬所

有一切的世緣糾纏之中。我們要放下萬緣,盡個人

應盡的本分,老老實實地好好念佛,而且我們務必

要明白:人命無常、迅速即至,生命就在呼吸之

間。若不能老實念佛,什麼時候,一息不來,就墮

落了。

  念佛法門是無上殊勝、了義、方便又圓頓的法

門。是以如來『果地』上的成就,做為我們『因

地』修行的果;意思是說,只要我們放下萬緣,發

菩提心,一心念佛,即能與佛的本願功德相應,如

此就能蒙佛力加持,往生淨土,因而大大地減少了

修學其他法門修因證果所需花費長劫的時間,故知

念佛法門是「果教」派。一心念佛是「能感」,彌

Page 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名可召德 ��

陀本願是「能應」,故而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淨土

念佛法門是最方便、了義的法門,普被三根,含攝

一切義理,所謂的統宗教而無外,亦即包含了禪宗

與教下一切的義理,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明白了

淨土法門的功德、利益與修學的方法,就要好好地

念這一句佛號。這一念心清淨才能與佛感應道交,

才能受佛力的加持,才能得一分真實的利益,以此

迴向法界的眾生才有一分真實的功德。

Page 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 恒沙性海總在心源

  一切法無非自性所生,自性即真如,亦即法界。

法界是遍宇宙虛空界,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真如

是一切法的實體,能現一切「色」;體雖清淨寂滅,

卻不拒諸相發揮,猶如明鏡空寂,而能光照萬物。

  佛所說法無非『真、俗』二諦。『真諦』即

「真如」門。真如,是理,是性體。即權而實,開

權顯實,是隨「智」而說,是「空」義。也就是

說,宇宙的森羅萬象,無非是「緣起性空」的現

象,都是因緣生法,緣聚緣散的現象而已;然緣生

幻有,聚散無常,沒有自體,故了不可得,無有一

法是真,皆是空性。所以佛說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迷

苦的眾生能清楚明白「諸法實相」的真諦,故而

「開權顯實」。理徹悟明白了,方知一切法空寂,

實無纖塵可染,自性真常中本來無一物,空空洞

洞。既然虛靈洞徹無有一法可立,則權即是實,實

Page 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恒沙性海總在心源 �9

即是權,權實不二,「即權而實」。

  而『俗諦』即「生滅」門,講的是「事」相,

談的是修證了義的事。即實而權,為實施權,是隨

「情」而說,有覺與不覺之義。宇宙萬相,本來清

淨寂然,不生不滅,沒有自體,了不可得;雖然一

切法空相,不可得,但可隨緣現一切的生滅相,所

以說「性空緣起」。

  無始劫來,眾生迷惑顛倒,不明諸法空相的事

實,因而造業受報輪轉在三界六道中受無盡的生死

苦惱,不能出離。有鑒於此,佛憫念世人愚癡不

覺,故而興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特為五濁惡世

的罪苦眾生開演一切方便之法,教導迷苦的世人,

能斷惡修善,持戒布施,以幫助世人能了脫生死的

煩惱,離苦得樂,得證無上的菩提覺道,故而「為

實施權」。佛說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世人瞭解諸

法空相,明白世出世間無有一法是真實存在的,

皆是幻妄,不可執著。既然一切法空相,皆是虛

妄,佛法也只是為了方便教化眾生能瞭解事實的真

Page 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相不得已所權宜設施的一種善巧方便而已,故《金

剛經》曰:『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

說法的旨趣,是藉言顯理,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

智,息客塵,顯主空,所謂空有互破,色心並遣,染

淨相遮,凡聖不立,不著文字、言語,不落思維,

入於真實。總之,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最後念不

離,則真不歸;必須除去妄執、遣除相待,掃蕩心

源,才能樹立真常,達究竟離念歸真的境界。故佛

所說法是權、是假。須知真如自性之中,本來清淨

無染,無有一法可立,又何來真、假,權、實之

別?說權、說實,都是戲論,所以,「即實而權」。

  經言:『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

滅』,故知一切法的生滅都在一念之中。若離開

「真如」與「生滅」二門,即無一心,如離冰、

水即無濕性。眾生迷故,真如舉體而成生滅染法,

如水成冰;但生滅當處即是真如,如冰的自體是

水,且濕性為冰、水之體,以此比喻「心」為「真

如」,「生滅」二門之源。

Page 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恒沙性海總在心源 ��

  蓋真如「不變隨緣」而有生滅現象,故捨生滅

更何有真如?所謂:真外無妄,妄外無真,真妄

一如。古德言:『去除妄想卻成病,趨向真如亦成

邪』。只需不生偏計所執,當見色聞聲時不生妄

想、分別、執著,便是圓成實性,何必還要生心息

妄,那無異是頭上加頭。所謂:『狂心不歇,歇即

菩提』,只要放下便是。《楞嚴經》說:『五陰、

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生滅去來,皆如來藏妙真如

性』。換言之,法界虛空界,隨拈一法,無不是真

如妙性,所以古德說:『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

提;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郁郁黃花儘是法身』。經

曰:『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相皆是

自性隨緣而生,心是真如自性,本來無相,只因一

念無明妄動,故隨緣生出一切差別相。然真如自性

不動,清淨寂滅,無有一法、一塵可立、可得,故

性真常中求於來去、迷悟,煩惱、菩提,生死與涅

槃都了不可得;若有所得皆是妄見,無異作繭自

縛,自尋煩惱而已。

Page 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九、一切清淨行即菩薩行

  《摩詰經》曰:『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

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所謂菩薩行,是能

照見五蘊皆空,知一切法空相,無一法不是『緣起

性空,性空緣起』的現象。果然能明白諸法的真實

相是「相有體空」,「事有理無」的現象,知道眼

前這一切的境界相都是刹那生滅,是業因果報暫時

存在的一種假相,就不會妄加分別,從中作種種的

取捨;唯有不明白諸法實相,緣生幻有、因果之法

的真諦,才會在這虛無的境界中妄加取捨,因而作

繭自縛,自尋煩惱!

  《金剛經》說:諸佛國土都是『一合相』,皆

是因緣生法,緣生幻有,了不可得。雖是幻有,

但不能「壞」相;也就是說『空不礙有』。可惜凡

夫業障深重,無明不覺,故而堅固執著六塵境界相

為實有,所以拼命地追逐,不斷地分別、取捨、造

作;不明白世間的一切相都是因緣生法,沒有自

Page 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一切清淨行即菩薩行 ��

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雖然當體即空,不可

得,但「空不礙有,有不礙空」,「空、有」本來

圓融不二,只是眾生迷倒,昧卻了本心,不知道

『諸法實相』的道理罷了,所以妄生分別、執著,

迷在其中,不能自拔。十方國土,也是因緣生法,

是一合相,沒有自性,猶如空花,亂起亂滅,皆是

空寂。經曰:『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十方微

塵國,皆依空而生』。

  由此可知,虛空、法界、國土、眾生,都是

吾人一念心性所生,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

變』,只因一念無明不覺,而生三細、六粗、五

蘊、十二處、十八界,宇宙一切的現象,而這些萬

相無非是自性隨緣而生起的妄相,都非真實相。然

眾生心性,無量無邊,能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

佛國刹土也無量無邊,無有窮際。雖然無有窮際,

卻在自己一念心性之中,故經曰:『一切法唯心想

生』。

  法界本來是「一真」,而現在為何變成十法

Page 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界?甚至是無量無邊的法界,誠如天臺家所說的

『百界千如』呢?只因眾生心性個個不同,再加上

「緣」的差異,就產生了種種變化相,故而才有十

方刹土、眾生。一真法界的「一」者,是清淨寂滅

的體,它是不生不滅,不變的意思。一切法本來如

是,法爾自然。若有了「二」,即是妄想、分別、

執著。所以佛法是「不二」之法。

  悟了這個道理,則當下娑婆五濁惡世即是一真

法界,沒有分別。就像佛菩薩教化眾生,乘願再

來,垂形六道之中,度化有緣,縱然在三惡道中示

現同類身,教化那些苦難的眾生,佛菩薩們卻為何

不以為苦呢?因為他們明白法界本來清淨、平等,

哪裡來的差別相!一切的差別相都是眾生的妄見,

由於不瞭解諸法實相的真諦而起的妄想、分別與執

著。

  一切法都是自性所生;換言之,盡虛空遍法

界,一切的眾生、世界國土,都是自己的化身,都

是我們自性的作用而已,所以說『民胞物與,萬物

Page 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一切清淨行即菩薩行 ��

同源』,一切相都是平等一如,自他不二,何來的

差別!

  眾生迷惑顛倒,故而起了妄想、分別、執著,

造種種業,以致受報在三界六道中受無量的苦惱。

因此,佛為度化迷苦顛倒的眾生,現種種清淨的佛

土,勸化眾生斷惡修善,去習改過,進而了悟諸法

實相之理,不再沈迷在六道之中;枉受生死的苦

惱,而能遠離諸惡,了脫生死的煩惱,發願往生清

淨佛國刹土,同證菩提覺道,恢復本來面目。所以

說,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修

清淨行,是為菩薩行。

Page 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十、如何念佛才能往生

  最近常與幾位蓮友聊起本宗念佛法門它的殊勝

及往生的條件時,發覺他們對於淨宗念佛法門,

修持起來老是無法得力,時間一久,精神就無法集

中、心神開始渙散,於是就不想繼續再念。如此日

復一日循環下去,對念佛法門的信念就開始產生了

動搖,懷疑念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利益真的這麼大,

這麼殊勝,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嗎?縱然可

以,但要念到一心不亂,或到功夫成片,也不是容

易的事。於是乎,提不起興趣,也沒有信心好好地

念佛,平白錯過了這一生千載難逢稀有的因緣。

  佛法修證想要有所成就,當然不容易。過去諸

佛如來哪一個不是歷經了千辛萬苦,捨身求法、為

法忘軀,往往剝皮為紙、析骨為筆,以自己的血為

墨,上求下化以期證得無上菩提的大法,並以無量

劫的時間才得以證果。釋迦如來,悲憫世人迷惑顛

倒,在三界中受無量生死的苦惱,故而出現於世為

Page 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如何念佛才能往生 ��

救迷苦眾生能出離苦海,共證無生,所以門開八萬

四千法廣度一切有情的眾生。

  但眾生愚迷,不能信受,佛觀眾生成佛的因緣

成熟了,於是特開善門,為末世的眾生宣講一生成

佛的「念佛法門」。只要能萬緣放下,老實念佛,

此生就能位證三不退、一生補處、圓成佛道。故此

法門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一切諸佛所以成就佛

道、十方諸菩薩修行的指南。

  歷代的祖師菩薩開示我們:『捨此法門,則十

方諸佛無以下度一切的眾生;九界的眾生,若無此

法門則無以上求佛道』。所以說念佛法門是千經所

指、萬論所歸,佛所說一大藏教的總持法門,古大

德稱之為『門餘大道』。念佛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

以外的殊勝特異方便;換句話說,再也沒有任何其

他的法門比此念佛法門更方便、更容易下手、且更

了義了!此法門是十方諸佛如來度生的本懷。

  佛的本懷也就是念念掛懷、思念眾生能早早脫

離生死的苦海、快快離苦得樂、成就佛道,而此念

Page 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佛法門就是第一方便、第一了義、第一圓頓的法

門。只要信、願、念佛即能一生成佛,無需歷經三

大阿僧祇劫長時的修行,此生即能往生極樂、花開

見佛、悟無生法忍,何須還要經第二生、第三生等

等再次受生死的苦惱呢!

  佛在經上開示我們:『我于此娑婆五濁惡世行

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迦牟尼佛都

已經親口告訴我們:他老人家也是念佛而成佛的,

佛在《彌陀經》裏開示我們:念佛即能得十方三世

一切諸佛如來的護念與加持。我們既是三寶弟子,

到底相不相信佛語?如果我們不信佛、不悟自性,

縱然學法也根本得不到利益!所謂:『佛法大海,

信唯能入』。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教我辈後世的眾生

如何念佛才能往生:那就是『信、願、行』;信願

行是往生的三資糧。有信才有願,有願才能有行,

行即是實踐力行。信必須是真信,而不是泛泛之

信。我們要瞭解沒有真信的願是「虛願」,虛願不

Page 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如何念佛才能往生 �9

是願而是妄想。大師說真信必須具備六種信念才是

真信:一、信自、二、信他、三、信因、四、信

果、五、信事、六、信理。這六件事真得徹底相信

了,信心才算真正的堅定。《金剛經》上說:『信

心清淨則生實相』。

  『信自』:是信自己有佛性,一定可以成佛。

做任何一件事首先一定要有信心,沒有信心絕對不

能成功。佛與眾生沒有區別,只是迷悟的差別;佛

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還沒有覺悟的佛而已。

  『信他』:相信自己有佛性,只要依教奉行就

能成佛。然後再相信西方有個極樂世界,哪裡有一

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而且願願都

已經圓滿,接引十方的眾生往生成佛。只要信願、

持名就能與彌陀本願相應,往生不退成佛。

  『信因』與『信果』:我們要相信世間的因果

『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所謂因果報

應,絲毫不爽。此外,我們更要相信出世間的因

果,那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此事佛在淨

Page 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土經綸中已經為我們說的很明白了,『唯佛與佛方

能究竟,等覺菩薩都知其少分』。換句話說,唯有

成佛證果及佛才能真正的知道此法門的殊勝,即便

等覺菩薩若無佛力的加持,仍然知道的很有限。

  『信事』:事指的是事相上的一切人、事、

物。事是存在的假相,因為它是緣聚緣散、聚散無

常的一種現象,即所謂「緣起性空」的假相,所以

它不是真的,是暫時存在的幻相而已!

  『信理』:佛法講「理」指的是「性」體,也

就是宇宙萬物的本體。宇宙的本體是空無的,雖然

是空無的但它可以現一切的相,這就是所謂的「性

空緣起」從體起用的現相。也就是說,眼前的一切

現象都是眾生一念不覺所產生的妄覺,都是凡夫的

錯覺,若以佛法來說就是『相有體空,事有理無』

的現象。眼前的相是「果報」,是業力所感,是因

果報應,相續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

  我們要相信『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現前這

一念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就在自已當下這一念

Page 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如何念佛才能往生 ��

心。心清淨了,能一塵不染,不為五欲六塵的境

界所誘惑、動搖了,能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

動』,當下一念清淨即能與佛感應道交,即是佛

了,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

佛』。佛教我們念佛,念佛的意義就是『念心』,

必須這一念心清清淨淨,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念

佛時能做到『能念之心外,無有佛為心所念:所念

之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亦即是『心外無佛,

佛外無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能了悟,能

念的心,三心不可得;所念的佛也是因緣生法,也

了不可得的。那麽,「能」念與「所」念都是空,

當下就超越了『能、所』兩邊,心才真正的清淨。

清淨心就是佛心。所以念佛時,一定要放下萬緣,

就以這一句佛號作為正念,其餘都是雜念、妄想。

任何雜念、妄想起來時就要以這一句佛號取代,念

佛要念得綿綿密密,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誠

如祖師所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

頭死,許汝法身佛』。

Page 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希望同修大眾,我們大家能記取諸佛菩薩祖師

大德的殷殷教誨,不要再三心二意,就以這一句佛

號作為我們的本命元辰,作為我們成就菩提覺道的

活水源頭。就從現在開始,直到我們業報身盡,就

老老實實地持誦這一句名號,其餘一切都放下,一

心歸命阿彌陀佛,相信我們這一生往生就決定有把

握了!

Page 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一、佛法與世法 ��

十一、佛法與世法

  佛法大體不出『真、俗』二諦。『真諦』,不

立一法,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俗

諦』則萬法圓彰、無法不備,所謂:佛氏門中,不

捨一法。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總歸起來不外「宗門與教

下」而已。宗者即禪宗,而禪宗修學是「不立文

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禪

宗『即俗說真』,從一切群相俱現之處說了無一

物,掃除所有虛妄之相。《金剛經》曰:『凡所有

相皆是虛妄』。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無有自

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一切法的生起皆依他起

性,因緣生法,緣生幻有。所以必須當下看破、放

下,不起分別、執著。若一念心能清淨無染,離

念、離相,即如如佛,當下即能與十方諸佛如來同

一法身。教者,指的是禪宗以外所有的派別。換句

話說,就是依如來所說的法教循序漸進、次第修學

Page 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者皆稱之為教下。教下修學是『真俗並闡』,而通

常多就俗說。須知真、俗同體並非二物,真俗不

二。如同明鏡,虛靈洞徹,了無一物;雖然了無一

物,卻可照天照地,無所不照。雖然萬象森羅,無

所不照,仍然是了無一物。雖了無一物,卻又不妨

萬相齊現。

  由此可知,宗者是於事修中啟發自性的本覺,

以喚起自己般若智慧的現前;教下則於一切教理

中,深入明白其中的義理,爾後再去修行,從修行

的過程中逐漸去證明佛所說的道理確實是真實不

虛,確能令眾生離苦得樂,自在無礙,證菩提的果

覺。正所謂『稱性起修,全修在性』。

  經曰:『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等皆

順正法』。意思是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無有差

別。既無差別,又何有佛法與世法之說,豈不矛

盾?世法者在求世間的學問與知識的增長,然世間

的學問再高,知識再豐碩,仍脫離不了人世間的煩

惱,更無法幫助世人了脫生死的束縛;而佛法所教

Page 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一、佛法與世法 ��

授的則是如何消除人生的煩惱與痛苦,令眾生能離

苦得樂,進而從煩惱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老子

說:『為道者日損,為學者日益』。世法與佛法的

差別就在於佛法所教導我們的是要如何能「捨」,

而世法教我們的是如何能「得」。若能捨去一切的

妄想、分別、執著,則心清淨無染,於一切境緣之

中就能自在無礙。所以佛法強調要「離相」。若能

離念、離相,則現前的一念心就超越了所有的界限

而無遠弗屆,即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能使這一

念心清淨無礙,沒有煩惱,遠離顛倒夢想、無有恐

怖、而能自在解脫的就是佛法。而世間法無法幫人

解除痛苦、煩惱。佛法即世法在本質上並無差別;

若有差別,「捨與得」、「迷與悟」之間就是最大

的分水嶺。

  然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再殊勝,也

必須落實在世間法上;換句話說,佛法必須從日常

生活中去實踐,去體驗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佛法

與生活是一體的,不能分離。認識了佛法,正確明

Page 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白了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則生命才有意義,生活

才能過得幸福美滿、逍遙自在。否則人生就像在茫

茫的黑夜中摸索,處處碰壁、障礙重重,而覺得苦

多樂少,煩惱不斷,以致生活在憂愁、痛苦與恐懼

之中,不能自已。佛法即是生活,我們要從生活的

工作中去體現佛法,不是脫離世間法而去另覓什麼

佛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故佛

法即世法,世法即佛法。

  如果明白世法與佛法的關係,了知一切法若能

與「性德」相應的就是佛法。換句話說,能於一

切法中不分別、不執著,則世法也成了佛法。若處

處執著,分別這個、執著那個,心中還有許許多多

的愛惡情仇、喜歡或討厭的事,在生活上有說不盡

是非人我繁瑣的閒事,則佛法也成了世法而變得一

無是處。故《金剛經》曰:『法尚應捨,何況非

法』。我輩學人,若能於一切法無「住」,即能與

佛法相應;若有所住,即非佛法。雖然學佛,天天

吃齋、念佛,日誦數萬聲佛號,經文能倒背如流,

Page 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一、佛法與世法 ��

但心不清淨,也是枉然。所謂:「資生事業」,即

是有利於人民的事業,如工、農、商、學、兵等;

換言之,學佛的四眾弟子中,包括工、農、商、

學、兵。除了出家人以外,其餘的二眾弟子都散佈

在各行各業之中工作謀生。然修行不礙工作,工作

也不妨修行;因為修行無法離開生活,而生活就是

修行。每一個人都要安住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

心職守、隨份隨力,善盡個人的本分,各司其職,

努力地為社會人群服務。所謂:『君子務本,本立

而道生』。

  若能善盡個人的職責,嚴守自己的本分為大眾

服務,這一切有利於社會國家的作為即是最好的菩

薩行,而這些都是順於正法,與佛法相應。故佛法

即是世法,世法無非佛法,亦如古德所謂的:『不

離世法而證佛法,不廢佛法而行世法』,這世出世

間不二之法才是真正的佛法。

Page 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十二、心不自心,因境故心;.  境不自境,因心故境

  這句經文的意思要我們知道心與境是互為「因

緣」;「心」因「境」有,「境」也因「心」而

生。心境實為一體之兩面,不可分離;離心無境,

離境亦無心,心境不二。譬如鏡影,雖有千差萬別

之相,若無境光,影不能現;境亦如此,無心則不

成境。即使有美景佳境當前,無心鑑賞,有同於

無。以境不自境,不自謂美妙勝境也。心與境是相

對而生,離一即無,故心與境皆非真實。

  修行做功夫,先要明理才能活活潑潑的歷境煉

心,不做死功夫;不要閉目不見,塞耳不聞。而需

要『見無所見,聽而不聞』,才能靈活、妙用;也

就是說,見到外塵境界相,或聽到一些是是非非的

事,要視而不見,充而不聞,不放在心上,而不是

閉目不見,塞耳不聞。若閉而不見,塞而不聞,那

只是逃避現實,不是真功夫。縱然如此能做到心死

Page 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二、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 �9

不動,一旦張開眼睛,將耳塞拿掉了,境界一樣現

前,妄心又隨境而轉了,故除境滅心是本末倒置,

終成泡影。真正的功夫是要在境界上鍛煉。老天爺

想要成就一個人偉大的志業,必先讓他受盡了苦

難、折磨、挨餓受凍之後,才能動其心、忍其性,

增加發揮他潛在的能力。不獨人是如此,天下萬物

都是一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

香』。所以修行是在境界上下功夫,能夠努力克服

困境、逆緣才是真功夫。如果用閉塞的功夫逃避現

實,即使做到了心死不動了,那又做到黑山背後死

水中去了,用錯了功夫,反而落為金木土石、無情

草木之流,與道相違了。

  如果能徹底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

的六塵境界無非是陽焰空花、海市蜃樓,只是一時

的妄相而已。歷經時日的推移、在境界上不斷地鍛

煉,自然心寧神靜,遇境安然不動。所以修行者在

隨緣遇境時,不是不見不聞、死坐不動、沉空守

寂,這是做死功夫,不是修行悟道,而是與道日

Page 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遠,所謂『離道莫覓道,終生不見道』。

  要如何做才是真正修行悟道呢?祖師教導我

們,做功夫要在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處活用,不

可如木石無知,要了了分明,雖然了了分明,而又

不可著在聲色上。換句話說,修行悟道要見無所

見,聽而不聞,而不是不見不聞,這樣才得靈活妙

用。

  即使在座上也要有正念,了了分明,不可茫然

無知,昏昏沉沉,或者妄念紛飛。所以修行悟道不

在別處,就在眼前見色聞聲之處;離開了這見色聞

聲,也就無處可以覓道。

  假如執著在見色聞聲上又被聲色所迷,也見不

著『道』。這是何等靈活的功夫,豈是死坐不動、

不見不聞可以見道的?所以古德說:『玄虛大道本

無著,見色聞聲不用聾』,可見做功夫要活用不能

死做;死做非但不能入道,反而有落入魔外之虞。

  修行做功夫不可以死做,必須要活用。當妄念

起來時,不可壓念不起,將妄念滅盡,只可以活

Page 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二、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 ��

轉。念起不睬使外緣不能相續即可,或以念佛、持

咒、數息代替。原因就是將來要籍這個妄心起無邊

的妙用,若妄心壓死了,真心也就無從起用,因為

真妄是相對的,無妄何以顯真?猶如水因風而有

波,離波即無水,全波即水。

  我們凡夫的日常生活起居,與一切創作、發

明,無一不是妄心的妙用;離開它,無異就像傻

瓜、白癡一樣,不能成就什麽事業。學道之人,在

修學過程中妄心現前,不可以強壓,若想辦法去除

妄念,那是『妄上加妄』,用錯了方向。古德云:

『除卻妄想卻成病,趨向真如亦成邪,只須不生偏

計,便是圓成實性』。所以何必生心息念,即所謂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凡事放下便是。因為

『言妄顯諸真,真妄同二妄』,如同影與鏡,水與

波的關係一樣,離鏡不成影,離影無有鏡;波無水

不成波,波即是水。凡夫背光而取影,離影即無

鏡。在凡夫位,既是「它」在起作用,將來轉凡成

聖,所起廣大無邊妙用的也是它。差別的只是在凡

Page 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夫位時,這一念心迷於外塵境界以為實有,因而執

著、分別,故稱為妄心、識神,故古德說:『學道

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

癡人喚作本來人』。若一念悟了,明白一切法緣

起空性皆是虛妄不實,就如陽焰空花、夢幻泡影般

而能看破、放下,去盡粘縛,不再執著,即稱為般

若、靈知,故修行只是轉妄心為真心罷了。其實真

妄不二,就在一念心性迷與悟之間而已。因為凡夫

不了自性,所以為物所牽,故而起惑造業受報在生

死之中。但離開了生死紅塵的煩惱也無菩提可證;

二乘人不著塵境,背影而取光,離境亦無影,這是

二乘聖者破了「我」執,但「法」執仍在,知見不

圓,故而遺世獨立,不願涉世度生,豈知菩提即煩

惱。而一乘學者「不即」鏡影,亦「不離」鏡影;

這不即、不離,就是『中道』義。因為鏡即是影,

影即是鏡。換言之,唯有一乘種性的學者才能明瞭

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非一非二,即一即二,

故而明白修行要在紅塵之中,離開了紅塵的煩惱也

Page 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二、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 ��

無菩提可證。

  如果能深切體悟外塵境緣無非空花水月,了不

可得,即能不生妄念、不去攀緣。若能隨緣而不攀

緣則神甯智清,靈光獨耀,衷心明淨,如鏡照物

般,能無取無捨,無愛無憎;對外塵境緣雖了了分

明卻能一念不生,雖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當下

即親證實相。無需「息」心之外,更何需任何拙

力?

  一切法門:參禪、念佛、持咒,都是教我們

「息」念的功夫。世間的五欲六塵、愛惡情仇、以

及人我是非一切的知見、名相、分別、執著等都是

煩惱的根本,只要能一念迴光,狂心息處,即頓證

無生。所以老子說:『為道日損』,諺語也說: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煩惱起

時,即以念佛、持咒、參禪的方式取代一切的妄

念。狂心息了,心就清淨無染了,從而打開本來,

明見真心。並非從念佛、參禪中得到什麼奇特玄

妙。

Page 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古德云:『佛法無你用心處!』又云:『穿

衣、吃飯即是』。舉心動念,以眾生本具佛性,非

由外得,不用求、不用取,故無需用力,向外馳

求,只一念心能清淨,不為外境所動,所謂外不取

相,內不動心即是。若不知內修而從外討取反而越

求越遠。因為道在心悟,道不在別處,就在眼前見

色聞音之處。只要放下眼前的聲色貨利、是非人

我,名聞利養,自私自利的心,能夠念念為眾生,

只這一念心能夠清淨慈悲利益大眾即是。

Page 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三、天堂與地獄 ��

十三、天堂與地獄

  許多宗教都談到『天堂與地獄』,而佛家則說

六道輪迴,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天堂與地獄在內。然

而在現實的社會中,到底有沒有天堂與地獄的存

在?坦白地說,這是一般人很質疑的問題,即使是

宗教信仰者也很疑惑,多半只是將信就信,心中還

是一無所知。如果有,到底在哪?如果不存在的

話,為何所有的宗教都言之鑿鑿,侃侃而談呢?實

在是令人費解。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種不同的層次來談。首先,

假設它是一個存在的事實。如果是存在的事實,誠

如佛經裏所描述的,或者亦如其它宗教經典裏所說

的種種情形,如生活在天堂裏的天人,壽命無盡,

無論在物質或精神上是一切豐足美好,過著無比逍

遙快樂的日子,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世

界中;而地獄則是集一切苦難,折磨的煉獄。凡是

墮落之人都要受盡地獄煉火之苦,諸如油炸火烤,

Page 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刀山劍樹,挫磨拔舌的苦刑,且一旦墮入則萬劫不

復。既然如此,天堂地獄到底在哪,為何謂我們肉

眼看不見呢!

  有人質疑,認為一切事情必須眼見為信,既然

講科學,就要講求證據的展現,看不見的就不可

信。這些話乍聽起來似乎有理,但仔細地思惟,卻

發覺又違背了科學「求真、求實」的精神。它是一

個「似是而非」的道理。因為科學的精神是大膽的

假設,小心地求證。人類科學的文明,到目前為

止,充其量只能說是還在啟蒙的階段,就像托兒班

的幼兒還在爬行摸索。對於整個浩瀚無邊無際奧妙

的宇宙而言,人類對它所能理解的,僅僅是大海之

一滴而已;我們人類現有的科技,如何能瞭解宇宙

大自然中神秘奇妙的現象。目前人類的科技文明,

所能探知的僅可用「以管窺豹」來形容,而且我們

所瞭解的現象,還未必是真實的,一切所謂的定

理、定律,或是公理還在不停地醞釀改變之中。

  世人常說「眼見為信」,其實這句話是錯的。

Page 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三、天堂與地獄 ��

換句話說,處在現代科技文明發達的社會裏,許多

東西都可造假,而且幾乎是以假亂真,非但肉眼無

法分辨真偽,有時連科學儀器都難以辨識。最近時

代雜誌報導,現代科技還能仿造鑽石,即使一些專

家使用儀器都難以辨別真假,但製造的成本相對也

非常高(目前仍無法量產),幾乎是真鑽一半的價

格。由此可知,世間的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何必認真!

  如果研讀了經教,相信佛語,佛在《金剛經》

中開示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老人家已經

道出宇宙事實的真相;也就是說,眼前一切相的存

在,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它是緣聚緣散,刹那生

滅、無常變化的一種現象而已,怎可說它是真實存

在?!

  如果說眼見為真,看不見的就不存在,我們可

以用空氣來作解釋,空氣是無形,無色,無味,無

臭,它看不見也抓不著,但一切生物沒有它即無法

生存,難道它不存在嗎?在科技文明日漸昌明的今

Page 1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天,「電」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也是日常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東西。現代高品質的文明生活中,幾乎沒

有一樣東西不需要它;沒有它,人類文明必須倒退

數百年,又得重新回到過去貧窮落後;諸事不便的

農業社會中。但是,電我們能用肉眼看得到它,抓

得到嗎?它也是無形,無色,無臭,無味,也是不

可見的。其他的諸如聲波、光波等,它們都是存在

的科學產物,也都是非肉眼能見的。一切科學的發

明,開始都是由無知的階段,進而為懵懂;先由假

設再漸漸地求證,而有了發明。這些都需歷經相當

長的時間去摸索探尋,如何能說,眼前看不見的東

西就不存在呢!

  對整個宇宙的奧秘而言,人類的知識是非常有

限的,目前人類的科技文明仍在黑暗中摸索,只能

說屬於啟蒙階段。就像四百年前,哥白尼的學說:

發現地球是圓的,就被人送上了絞刑台,說他是妖

言或眾,顛倒是非。一百多年前,人類又何曾想到

我們可以乘坐數百人的大飛機翱翔於天空之中。當

Page 1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三、天堂與地獄 �9

時若有人這麼說,肯定會被人評斷為癡人說夢,要

不然就是精神異常,非瘋即巔。所以我們對於人類

知識範疇內所不知道的事,不可以斬釘截鐵的說不

存在,而斷然否決它。探究宇宙事實的真相,就要

有科學大膽的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去追尋,否則

人類科技文明就會停滯不前,如何能進一步向前推

動發展!

  先知先覺的聖人,以他們的智慧才能,引領著

後知後覺的人,邁向文明,逐漸慢慢地去發覺、瞭

解宇宙事實的真相,解除宇宙神秘的面紗,人類的

文明與智慧,才能真正的開啟,更上層樓。以佛家

來說,法界有十個層次,即所謂『六凡四聖』法

界,若以科學的名詞來說,就是不同的維次空間。

而往生到六凡四聖法界的眾生,都是由於宿世修因

的不同;也就是說,所造業因的不同,結果往生到

不同的國土,即居住在不同的空間維次。一般來

說,低維次空間的眾生,無法了知高維次空間的眾

生;維次愈高的眾生則境界愈高,也能瞭解及掌握

Page 1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低維次空間的生物。六道中只有人道和畜生道是生

存在同一個三度空間裏。到目前為止,科學已經證

明了這個世界有十一度空間維次的存在。若根據佛

法的理論,應有無盡的空間維次存在,如天臺家所

說的『百界千如』。而這些空間維次,可以透過禪

定的方法突破。若一旦突破了,就能發覺法界原來

是『一真』。

  一真法界裏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所

有的分別都是無明妄想而有。法本寂靜,一切相都

是因心而有,一念不覺,無明妄動所產生的妄覺。

若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天堂與地獄』只是一種善

巧方便,超越『有、無』之說而已。宇宙本體,本

來清淨寂滅,一塵不染、一法不立、不生也不滅。

一切「相」的存在只是一念不覺隨緣而生起的幻

相而已,如《心經》所謂的『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天堂與地獄,只是反映世道人心的一種說

法。一個心存善念,能持五戒十善,少欲知足而且

樂於助人的人,則時時生活在快樂之中,所以心裏

Page 1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三、天堂與地獄 8�

就反映出一個天堂來。反之,若心念邪惡、不善的

人,則念念不離貪瞋癡慢,無時無刻都妄想貪圖享

樂的生活,所以天天所追求的都是聲光十色,五欲

六塵的享受。於是表現在行為上的就是殺盜淫妄,

而且往往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故而作奸犯科,每

天沉迷在紙醉金迷之中。這種人心中充滿恐懼不

安,深怕那天東窗事發即鋃鐺入獄,或者畏懼失去

現有的財富、享樂,以及身邊的一切,因此整天都

憂慮不安,極度的煩躁,故而在恐懼之中過活,於

是心中就現出了一個地獄相。

  真正的天堂、地獄只在我們一念之中。心地善

良充滿慈愛,樂於助人的人,生活就像在天堂之

中,無憂無慮,自在快樂;心地邪惡的人,充滿了

仇恨,貪愛、瞋恚、嫉妒、欲望,故心中恐懼不

安、憂慮煩惱,猶如在地獄中飽受磨難。所以天堂

地獄之說,是勸喻世人要斷惡修善,持戒布施,而

且還要明信因果。雖然萬法皆空,但是因果不空。

因果之所以不空,是因果「轉變」的現象不空,由

Page 1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因而果,以及由果而因,這種因因果果,果果因因

的「循環」現象不空;以及因果果因這種「相續」

現象不空。

  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雖然這種循環的現象

終究也是種假相。但我們細微觀察,在生死受報

這一期的生命當中,仍然還是有苦樂憂喜,富貴貧

賤,夭壽智愚的差別現象與種種不同的感受。而這

種感受確實令人刻骨銘心,就像夢中境界般,雖然

是假的,但在夢中之時,遇到險境逆緣,還是會令

人毛骨悚然,嚇得滿身大汗而從中驚醒過來。想到

時仍然不免心有餘悸,令人顫抖。其實現實的人生

不就像夢境一般嗎?也有苦樂憂喜等感受,這就是

因果。所以說,人生如夢,有時歡樂有時愁。當大

夢覺醒,才發覺原來空無所有,何必斤斤計較呢!

永嘉禪師曰:『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

千』。

  對於『天堂與地獄』,宋朝達觀禪師也有精湛

的解釋:『向無中說有,好像眼見天花;就有中

Page 1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三、天堂與地獄 8�

說無,卻又如手撈水月。可悲的是,眼前見牢獄不

出,心外見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惡成

境,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世人不明白一切法唯心所生,三界六道或者四

聖法界,都是我輩業力凡夫現前的一念心所感應的

結果;換句話說,就是自己修行『無為法』,因層

次上的高低,故而產生不同的果報。世人不瞭解一

切的現象諸如善惡、美醜、正邪,或者喜悅、恐

怖,其實都在我們自己一念心性之間而已。我們認

為美的事情,即使外人覺得再醜不過了,我們也會

覺得很美。俗話說得好『情人眼裏出西施』,『家

有蔽叟享值千金』。有些明明不好的事情,若往好

處去想,就能覺得坦然,心中很快就能釋懷。很多

事情退一步想則海闊天空。否則心量狹窄,目光短

視,再加上貪婪、嫉妒、瞋恚心等重重的影響,明

明是好事,也會曲解成壞事。所以境隨心轉,境界

的善惡、美醜都決定在自己,而不是外在的環境。

古德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就是這個道

Page 1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理。

  『天堂地獄』之說,對於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來

講,它是不存在的,因為法本寂淨,不生也不滅,

一塵不立,本來無一物。但對迷的人來說,就認為

存在,否則即沒有了因果,那豈不落了『斷滅』

相,成了『頑空』。佛法所說:『萬法皆空,因果

不空』。須知所謂『空』,空的是『性體』,宇宙

的本體是空寂的,一塵不染,本來無一物;而不空

的是『事相』。也就是說,宇宙的真相是『相有體

空』,『事有理無』的一種現象。

  體雖然空寂,但能隨緣現一切相;所現的相,

無非是緣起性空,因緣生法,緣聚緣散,聚散無

常的假相而已。而這種相的存在,是因個人宿世所

造業力所感得的一種果報。換句話說,『種善因得

善報,造惡因受惡報』,所謂『因果報應,如影隨

形,絲毫不爽』。人生在世,即是酬業、還債而來

的。所以我們這一生的際運,無論美醜,智愚,或

者是窮通、貴賤、福禍,都是自己所感召來的。太

Page 1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三、天堂與地獄 8�

甲曰:『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再說,世間若無

因果,何來的真正公平與正義!若無公平正義,又

如何能揚善罰惡?如果不能揚善懲惡的話,世人誰

肯行善;若無人行善,則世道人心豈不淪喪墮落,

國家治亂,社會秩序,都將敗壞到無以復加的地

步。

  總而言之,覺悟的人明白,天堂地獄就在吾人

一念心性之中,這與世間人常說的『信則有,不信

則無』是不可相提並論。前者,天堂地獄在我一念

心性之中,這是約理而說的,因為世出世間一切

法,不外『心性』兩字;也就是一切法唯心想生,

所謂性外無法,法外無性,宇宙、虛空、刹土、眾

生,都是心性所生。而後者說:不信則無,則是斷

滅相,不信因果,是外道邪說。經曰:『應觀法界

性,一切唯心造』。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淨則佛土

淨。只要我們能保持現前這一念心清淨無染,不受

外塵境界影響,常存好心、善念,時時為人著想,

而無一己之私,自然就能與天心感應。這種利人無

Page 1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我的精神,就是佛菩薩在世,則生活就得逍遙自

在、解脫無礙;反之,若處處為己,則常常與人計

較、爭名奪利,心中充滿了貪瞋癡慢的念頭,故而

時常與人為惡。若貪婪、氣憤、嫉妒、障礙的心填

滿心胸,則生活就在仇恨,報復、不平的痛苦之

中,所以活得很不自在,憂心忡忡,恐懼不安,如

在地獄之中。所以天堂與地獄,就決定在自己當下

這一念之間的善與惡,迷與悟而已。所謂:『心所

趣向,一切無非唯心所現而已』。

Page 1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四、一切法如是 8�

十四、一切法如是

  諸佛如來講經說法,說的是什麼?無非是一個

「如」字而已。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的也

是「如」字而已。何謂「如」?「如」即是宇宙人

生的真相。若能瞭解事如其理、理如其事,相如其

性、性如其相,這謂之為「如是」。也就是說,宇

宙萬事萬物都有一個不變的性體,有體即有相用。

進一步說,相是性體的作用,而性是相的本體,相

是依性體而有的,故而理中有事、事中有理,理能

透事、事能顯理,彼此互為表裏,不可分離。古人

常以金作器,器為金作為比喻:將「金」比喻為

「性」體、「理」體,將「器」比喻為「事」、為

「相」。然而,『性與相』、『事與理』,是一體

的兩面,不可或缺,離「一」即「非」。所以,

『性即是相,相即是性』;『理即是事、事即是

理』。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種「不二」之法即

所謂的「如是」。

Page 1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從哪裡「見」?

要從一切現象、事物中見。若能明白宇宙的森羅

萬象,知道一切人、事、物的現象無非都是「自

性」,隨緣而生起的現相,這些現象只不過是一念

心迷失了本性,而起了妄動,故而產生一切的差別

相而已,誠如《楞嚴經》所說:『無明不覺生三

細,仗境為緣長六粗』,這三細、六粗的相,即是

宇宙的萬象,猶如佛經上所說的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一切的現相都包括在內。換言之,宇宙萬

象,都是吾人一念妄動而生的妄覺。經曰:『一切

法從心想生』。宇宙萬物萬象,都是自性隨緣所產

生的差別相;既是『心想識變』的,哪有一個不變

的自體存在,所以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因為

心是「妄」心,念念遷流不住,無常變化,《金剛

經》曰:『三心不可得』。連心都是假有,那麼,

還有哪一法是真實的呢?!能明白這個道理,就見

到『諸法實相』之理,這謂之為『明心見性』。

悟了,明白原來「相」即是「性」、「事」即是

Page 1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四、一切法如是 89

「理」、「有」即是「空」。「有」是從「事、

相」上而言;「空」是從「性、理」上說的。所

以,「空、有」是「一」不是「二」,所謂『空有

一如』;空不礙有,有也不礙空,這空有不二,圓

融無礙,即是「實相」之理。

  佛法奧妙,浩如煙海,一大藏教,千經萬論,

應從何處著手、學起?如果,我們能從經教中去明

白義理,就簡單、容易的多了。佛法大海、千經萬

論,其實說的就是一個「如」字。從「理」上講,

唯「如」唯「是」而已。凡是與「如」相應的,即

「是」。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

切法,若濃縮起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華嚴

經》是佛門的第一經,道盡了宇宙人生一切的性相、

理事、因果與作用的種種情形,無有一事不攝、也

無有一法不包,可說是巨細靡遺,大小均收。

大方廣講的是體、相、用。

  『大』是「體」大,體是性體,也可說是宇宙

的本體。性體是超越時、空,遍虛空盡法界,無始

Page 1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亦無終,也沒有邊際。而這個「大」指的是吾人現

前這一念「心性」;這一念心能心包太虛、量周沙

界,一切法都是從這一念心所想生的,所謂:『心

生則種種法生』。自性的本體即是「真如」本性,

一切法都是自性隨緣而生,所以「心」是能生,而

萬法是「所」生,故「心」是「體」大。

  『方』有「法」的意思,也有「正」的意思。法即是

方法,而方法必須正確,不能有所偏失,若有絲毫的

差錯,則失之毫釐、差之千哩,因而誤入歧途,就不

能到達目的地。所謂的『修因證果』,若因地不真,果

遭迂曲,則功敗垂成,非但沒有結果,反遭墮落。

  『廣』是「用」大。用是作用。有體就有作用,

有它的功能及現象的存在。而用如其體,無不周遍。

「廣」有兩種含義:一是能包;另有能遍的意思。能

包的是心,心包太虛;能遍的是量,量能周遍沙界。

  體、相、用,雖是三,卻即一即三、非一非

三。從體即能起相,有相即有作用。真心能周遍沙

界,但凡夫六道眾生卻迷失了自性,由「真」起

Page 1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四、一切法如是 9�

「妄」,然妄心又何嘗不周遍法界?!因為真妄不

二。凡聖、生佛的差別無它,只在「迷、悟」之間

而已。迷的人,起心動念都是造作;而悟的人,起

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性德相應。當我們隨緣應

物,舉凡與自性的『體、相、用』(即大、方、

廣)相應的即是「真」善,而且是至善,所謂止於

至善。『大方廣』是理體,明心見性是「能」入;

而『佛華嚴』講的是「事」相,事相是「所」入,

也就是一真法界的依正莊嚴。佛是一真法界的正

報,華嚴是如來果地上的依正莊嚴。

  『佛』是「果」大。有能覺、所覺的意思。能覺

的是人,所覺的是大方廣。大方廣即是真如本性。

  『華』是「因」大。華代表因,是表菩薩的六

度萬行。六度展開來即是無量無邊的行門,而這六

個綱目是圓融、互攝的,一法即是一切法。任何一

切法,都圓融含攝其他一切法,所以法法圓融、法

法周遍,『一多不二』。

  華嚴講五周因果。「周」即周遍圓滿、周遍法

Page 1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界的意思;因中有果,果中有因,所謂『因賅果

海、果徹因緣』,這種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即是

「華」的意思。華也有莊嚴的意思。若從「感果」

上來說,看到花就是在提醒我們修因。因地法行,

修因才能證果。修學有了功德,增長了智慧,才能

莊嚴身相,這才是「花」的真正涵義。換句話說,

如何能保持我們現前這一念心的真誠、清淨、平等

以及慈悲的心,就是「花」的意思。所以,當我們

看到花的時候,就要聯想到我們的身、相貌也要像

花一樣的美好,心行也要像花一般的能令大眾生歡

喜心,故花是表法的意思。

  『嚴』表「智」大。真實的智慧,也就是《無

量壽佛經》上所說的『住真實慧』的意思。以真誠

心來修學,所得的功德來莊嚴佛法、莊嚴眾生,這

即是『惠以真實之利』。若能如教修行,依佛的教

誨,確實力行、惠利群生,即能自利而利人、自行

而化他,這就是上供十方佛的意思,才是所謂真正

的供養。將我們修學所得的真實功德,迴向法界一

Page 1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四、一切法如是 9�

切的眾生,與自己共用修學所得的利益,藉以擴大

自己的心量來破除「我」執,這才是下濟三途苦真

實修學的功夫。

  由此可知,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離不開

『大方廣佛華嚴』的範疇。『大方廣佛華嚴』即佛之

所以興出於世,為了悲憫眾生,拔世間一切眾生的疾

苦,故而所說的甚深微妙的大法,以幫助世人能出離

苦海,證無上解脫的法樂。若以「如是」來說,「大方

廣」即是「如」,而與「大方廣」相應的即是「是」。因

此之故,「是」即是「佛華嚴」,「佛華嚴」即是「是」。

  以《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的『是心是佛,是

心作佛』,若以『心是心作』來詮釋:若心裏想著

「阿彌陀佛」,使這一念心『覺而不迷、正而不

邪、淨而不染』,心心念念想著佛的行持,保持現

前這一念心的清淨、平等、慈悲,不染於外塵境緣

的善惡、美醜、五欲六塵的名聞利養,以及人世間

的是非人我,而能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

佛,求生西方淨土,則當下即是阿彌陀佛。所謂

Page 1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是心是佛』,即《華嚴》所說:『眾生本具如來

智慧德相』,這即是「如」,也就是大方廣的意

思;而『是心作佛』即是「是」。自性本來是佛,

是『性德』,而現在又學作佛,這是『修德』。古

德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亦如《華嚴》所

說的:『若能除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

皆得現前』。是故,『心具心作』即大方廣『佛華

嚴』,也就是「如是」的意思。

  唐朝真諦法師對「如是」另有一番說辭。他

說:『真不違俗,即如』,「真」指的是「性」

體、「理」體;而「俗」說的是「事」相。「真」

是平等的,而「俗」即是差別相。平等性中有差

別相,這即是「如」。也就是說,性能顯相,而

相中有性;性、相互不妨礙,不相違背,這即是

「如」。『俗順與真,即是』。也就是說,自然界

一切的現象,如宇宙的萬事、萬物、萬法都運行不

悖,順乎於理,這稱之為「是」。差別相中有真

藏,真藏的平等性中有差別相。這種真俗不二、性

Page 1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四、一切法如是 9�

相平等,謂之『如是』。又『以無障礙法界叫如,

唯此無非,曰是』。宇宙自然界一切的現象,如天

體的運行、四季的變幻、生態環境的自然平衡,這

一切的一切都是法爾如是,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

是那麼的自然。若以《大方廣佛華嚴》來解釋:無

障礙法界就是『大方廣』;也就是說,宇宙自然界

之間,一切的生態環境的現象,彼此間都能達到一

種自然的平衡,而且互不妨礙、互不干預,這即是

所謂的『大方廣』。與此相應的就是『佛華嚴』。

  佛所說的一切法,所闡述的無非就是大方廣佛

華嚴而已,也就是一切經文開始序中的頭一句『如

是』兩字而已。「如」是體,「是」即是相。體能現

相,而相是萬法的差別相,故體即是相,相即是體,

體相一如,圓融無礙,無有一法不如是。故「如

是」是諸法實相的真諦。我們凡夫世人,果然能明

白諸法實相的真諦,而能運用於日常生活一切動

用之中,使『身口意』三業能與「如」相應,亦即

與我們的本性相應,那就是「是」。能知一切法「如

Page 1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是」,這時才能與諸佛如來同心、同德、同願、同

行。那麼我們修學佛法才能得到實真的利益,則此

生才能自在無礙,逍遙自得;來生亦能證菩提法

身,然後乘本願輪,來此娑婆世界教化有緣。

  讀頌大乘佛法,確實能讓人心開意解,法喜充

滿,不知不覺中即有潛移默化的功能,而逐漸放

下心中的分別、執著,有時連妄想也不敢打,一心

趣向菩提。空閒之時,則靜坐常思己過;平時,隨

緣遇境,盡一些自己個人應盡的本分,與人無爭、

與世無求。如此,盼能作一個本本分分的人就好,

隨時記得古德所說的:『靜中養心,動中制心,鬧

中煉心,行中驗心』。以此作為自我一生修學的座

右銘,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

中,就以念佛為主。使一句佛號能常不離心,任何

煩惱起現行时,就以這一句佛號來壓制,並發願求

生西方淨土,作為此生唯一的願望。我辈学人,若

能如是想、如是願,如是行,则盡形壽即能往生極

樂淨土,親遇蓮池海會,成就菩提覺道。

Page 1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五、以妄止妄的念佛法門 9�

十五、以妄止妄的念佛法門

  佛法修證在求無上正等正覺,而自性圓覺淨明

之體是清清淨淨,一法不立、一塵不染,本來無一

物,何處惹塵埃,誠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種無生滅、垢淨、增減的

即是涅槃法身。妄想是無明不覺,因想而有,真心

裏是絕思絕議,有念即錯、動念即乖,所以是言語

道斷、心行處滅。佛法教人「無」念。《金剛經》

的宗旨是以『無念』為體,『無相』為宗,『無

住』為用。這無念、無相、無住就是佛法的大綱。

  既然有想即妄,那麼,有人問:『天天念佛名

號,是不是也是妄』?我們從歷代祖師菩薩大德

的教誨中可以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幻,但唯有這

一句『阿彌陀佛』四字洪名,是真實不虛的。我們

初聞咋聽下,或許覺得矛盾,故而對佛所說的經

教產生疑惑:淨土經論說『有』,而般若經又說

『空』,到底是有?還是空?是虛?還是實?其實

Page 1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空有、虛實,就是佛說法的一種善巧與方便。佛所

說的一切法都是應機說法,隨順眾生根性而說,實

在無有『定法』可說!若能深入經教即能明白『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礙空,空不礙有,彼此是

相融無礙的。若能明白「有」是「相」有,「空」

是「體」空。宇宙萬象,就是「相」有「體」空的

現象。相有是暫時存在的假相,而體是空無,但又

能隨緣現一切的相;雖現一切相,卻是緣聚緣散短

暫的幻相而已。這就是『諸法實相』的真諦。明白

諸法實相的真諦,就能理解「阿彌陀佛」這句四字

洪名,是佛說一切法中最殊勝、善巧、方便又了義

的法門。其目的就是在消除我們妄想的靈丹妙藥。

因為阿彌陀佛即是我們的自性。念佛即是喚醒我們

自性的本覺,要我們從迷邪染、以及貪愛五欲六塵

的境界之中回過頭來念念依止於覺正淨,歸依於三

寶,使身口意三業無染。

  阿彌陀佛名號是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精勤

修行,由於志願深廣,世自在王佛故而為法藏宣說

Page 1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五、以妄止妄的念佛法門 99

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功德嚴淨及廣大圓滿之相;世

自在王佛並應法藏菩薩的心願,以神通力將所有諸

佛刹土一一示現在他的眼前,供他參考選擇。法藏

比丘在大世自在王佛所聽經聞法千億歲。他將自己

所見所聞的二十一俱祗佛土功德莊嚴之事完全通達

明瞭之後,根據自己的理想與心願,從一切所悉所

見的佛國刹土中截長補短,勾畫了圓滿的西方極樂

世界的藍圖,然後又花了五劫的時間修行建立了西

方極樂世界,併發了四十八大願,願願都為了接引

十方世界的眾生往生,以便修習攝受圓滿佛果。故

法藏菩薩成佛後號阿彌陀。

  阿彌陀即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無量光、

壽,就是眾生本有的『覺性』。所以念佛即是念

我們的自性,念念要喚醒我們自性的覺悟。念佛即

是『始覺』,也就是開始覺悟,覺悟時時要以佛為

緣,以佛的真誠、清淨、平等、慈悲、正覺作為我

們修學的目標。若能時時以佛為緣,從佛學習,相

對地就與貪瞋癡慢等惡緣斷絕,則二、六時中,心

Page 1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0

無雜想、沒有污染,念念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著想,

心地慈悲,則一切萬德具足。當始覺『智』與本覺

『理』合而為一,也就是念佛時能佛不離口、口不

離心、心不離佛,心口一如,始覺合於本覺,那時

就心佛一如、生佛不二。當下一念相應一念佛,念

念相應念念佛了。

  所以念阿彌陀佛不是打妄想,而是藉著佛號來

幫助我們消除妄想,故念佛是最好『以妄止妄』的

法門。因為念佛人,能深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淨

土,即能與彌陀願力相應。若功夫得力,就能得佛

力的加持、感應,則當下即入三昧境界,能自在輕

安、得無上法樂。若此業報身盡,即能蒙佛接引、

往生不退成佛。故念佛是令眾生得解脫的無上法

藥,一切行門沒有比念佛更殊勝、方便、容易,又

了義的法門,真的是一生成就的大法,是諸佛如來

所以興出於世,暢佛本懷,唯一宣說無上了義的大

法。

  我們有此殊緣,就應該好好把握,放下萬緣,

Page 1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五、以妄止妄的念佛法門 �0�

發願念佛求生淨土,所謂:人生難得,佛法難聞。

此生若不能成就,錯失了因緣,則勢必又將沈淪於

萬劫不復的苦海之中受無盡的生死煩惱,古人說: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應以

此作為警惕,好好下定決心,認真修道,以免錯失

良緣,而終將悔恨莫及。

Page 1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許多人無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以為燒香拜

佛、誦經、念佛、持咒以及參禪、研教等即是信

佛,卻不能深入明白個中之理,盲目地行。像這種

不解佛理,迷於其中,就是盲修瞎練;一旦逆境現

前,災禍臨身,或者諸事不順時,就會對佛菩薩產

生懷疑,動搖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信念,甚至

還會譭謗三寶,造無邊的罪業。這些都是因為不明

佛法的真諦所引發的後遺症。所以古德說:『只貴

只見正,不貴只行履』。佛在經中開示我們世人要

修造伽藍,鑄寫形象,還有燒香、散花,或者燃

燈、繞塔,以及持齋、禮拜等等,做種種的佛事功

德。但世人不明白如來真實之義,一昧地迷心外

求,著相修行,最後修行皆誤入了歧途,成了邪魔

外道,實在令人扼腕,嘆惜!

  一般來說,所謂的著相修行,若非著了「事」

相、即是著了「理」相。換句話說,理與事不能兼

Page 1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0�

顧,相互的排斥、互不相容。然而修行必須理與事

並重,既不能『執理廢事』,也不可『著事而昧

理』,兩者必須圓融無礙,行于中道。否則,修行

若執著於理而疏於行,就容易著了空相;或者一昧

地著重於行而昧於理,即成了盲修瞎煉,故兩者都

不是行于正道,都誤入了歧途。修行必須理事圓

融,不可偏廢。

  修行從理論上來說,雖然必須理、事兼修,不

能有所偏廢,但事實上,許多人很難有這種正知正

見,能夠依法修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著相修行

的多,不是著於理,就是執著於事,所以修行較難

成就。若是兩者相較,與其著理修行,還不如著事

修行來得好些。

  古德說:『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

子許』。這句的意思明白地告訴我們後世的學人,

修行的道理若不明白,還情有可原,但是只要以真

誠的心去修行,如虔敬地誦經、持齋、念佛、拜

佛,打從心底信佛無妄語,而能認真地修善斷惡,

Page 1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持戒布施,就決定能夠轉凡成聖、離苦得樂,成就

菩提覺道。這總比那些自以為對佛法瞭解,卻似懂

而非懂的半吊子:要好得多了。在那些人的觀念

裏,以為佛法說空,則一切真的皆以為是空,真的

是無凡、也無聖,甚至連因果也是空,所以佛也不

念了,經也不誦了,做事也顯得意興闌珊不積極

了。

  學佛的目的,本來在幫助我們能離苦得樂,使

生活能過得自在無礙、無憂無慮,更有意義些;可

是沒想到,學佛之後,對於減少煩惱、離苦得樂,

似乎並沒有什麼幫助,在做人處事上也依然不能自

在,非但不能提升自己的德行,反而變得更加消極

了。那是因為誤解萬法皆空的本意。既然萬法皆

空,努力與不努力,到頭來所有的結果都還是空

的;與其如此,還不如悠悠哉哉,得過且過就好

了,凡事何必那麼認真。所以立身處世開始我行我

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壞事做盡,惡業盈

身,最後結果發覺『因果』還是不空。到那時已經

Page 1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0�

後悔莫及了。所以祖師大德說:寧可相信佛語,有

因果、有六道輪迴,有極樂世界;只要好好地修行

念佛,持齋修心,就能往生成佛。切不可不明教理

而著了空相,以為真的什麼都沒有,以致放蕩形

骸,造作無間的罪業,最後因業感果,才發覺因果

不空,到那時,為時已晚。所以說:『寧可著有如

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

  佛所說法往往都是意在言外,講的都是弦外之

音。我們若從字裏行間去推敲揣測佛的意思,就

是依文解義。古德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佛法之所以深妙難解,就是因為佛法「寓教於藝

術」,非有善知識為我們開導解說不可。縱有善知

識的解說,還得有善根福德的人才能慧解,所以說

道在心悟。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佛菩薩為眾生開示佛法,眾生能不能悟入,還在於

個人的悟性。六祖惠能大師說:『迷時師度,悟了

自度』。所以修行悟道是否能開悟證果,關鍵還在

於個人自己。若要達此目的,首先至少要能理解佛

Page 1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法經教的義理,才能著手修行。經曰:『悟後起

修』。若不能確實理解佛的經教,如何著手修行?

即便修行,也是盲修瞎練,終無是處。

  經文中所提的修造『伽藍』,伽藍乃是梵文,

中譯即『清淨地』的意思。修造伽藍,並非要眾生

多蓋塔廟,興建道場,才是廣修供養,其真實的意

義是要眾生能永除三毒,常淨六根,使身口意三業

能清淨無染,不造惡業,而且還要能廣修一切善

法,同時心中又不著修善斷惡之想。如此身心才能

湛然,內外潔淨,方為修造伽藍的真實之義。

  而所謂的『鑄寫形象』,亦非要世人為佛菩薩

廣立彩繪或泥塑木雕之像,以供世人瞻仰、膜拜或

信奉。其主要的意義是要使一切的眾生能修一切覺

行,以俾上求佛道而已。塑像拜佛只是一種方便,

無非是藉著佛菩薩的形像來提醒自己能學佛的心

行,能夠做到見賢思齊罷了。

  修「覺」行,其意義是要凡夫世人能明瞭一切

法『緣起性空』之理;也就是一切相無非是緣聚缘

Page 1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0�

散的現象而已,其體是空寂虛無,了不可得的,故

不可執著四大五蘊假合之幻身以為是自己,誤以為

外塵的境界相是實際存在的,因而念念不舍,汲汲

追求,以致衍生無盡的惑業煩惱,因業而感果,最

後受報於三界六道之中不能出離。如果我們這一念

心明白了,知道鑄寫形像只是藉著所塑造的如來真

容妙相,作為時時提醒自己的一種方便:瞭解自己

本具的真如佛性與佛本來無二、沒有分別,只因一

時的迷寐而為妄想、分別、執著等惑業所蒙蔽,致

使真如佛性不能顯現,故而造業受報,才有無盡的

生死苦惱。我們若能一念覺悟,而能以「身」為

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能斷一切

惡,修一切的善法,幫助一切含靈的眾生都能破迷

開悟,離苦得樂,並以菩薩六度波羅蜜為依歸,作

為我們這一生立身處世,修身斷惡的一種行持的根

本,藉以洗煉自性本具的真如佛性,確實地能夠依

教奉行,作如來的第一弟子,遵守佛的教誨,那麼

如來的真容妙相自然就能成就。這才是真正鑄寫形

Page 1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8

像的真實意義。

  由此可知,經中所寫的,或古德所說的鑄寫佛

菩薩的真容妙相,其意義無非是在開啟吾人內在的

佛性而已。每當見到佛菩薩之微妙常住的色身時,

便要懂得能回頭作自我反省與檢討的工作,不忘常

隨佛學,以佛的心願解行作為我們立身處世、修身

進德的標準;時時能以眾生的利益為念,並能放下

我執,無一己之私欲,以成就利人無我的情操。若

能有此虛空之量,包容萬有,放下分別取捨之念;

那麼只這一念心廣大無邊,慈悲喜舍、平等不二,

即能與道相應。

五塵供養皆是表法。

  我們在經文中常看到『燒香』、『散花』與

『燃燈』,所以世人就拿著香,捧著花去佛前散花

供養,或到寺院道場去點燈以求福、求慧,祈求全

家平安、福壽安康、最好能夠財源廣進,事事如

意。殊不知,佛所說的這些,都是有形之相,而其

所含藏在背後的義理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瞭解學習

Page 1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09

的。但是世人就是如此的愚昧無知,以為燒香就是

拿著香在佛前拜,一枝香還不夠,至少要三枝,最

好是愈多愈好,如此才顯得對佛菩薩的虔誠,才能

得佛菩薩的青睞與加持。無怪乎,許多的寺院道場

香火鼎盛,熏得是眼睛直流淚,無法掙開,而且還

猛打噴嚏。諸如這些,都是世人對佛法懵懂無知,

完全依文解義所至,故而修行皆迷心外求,著相而

修。

  所謂「著相」修行者,不是昧於事,就是偏於

理,往往理與事不能圓融。修了一輩子,有的甚至

還不知道佛是什麼?法是什麼?越修則煩惱越多,

習氣、毛病絲毫未改,貪瞋癡慢仍然不減,所以不

能離苦得樂,得佛法的受用。故而所修之法皆非

正道,誠所謂:『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修行走

錯了方向,當然所得的果報就不離開三途惡道的命

運。

  『燒香』者,非謂世間有「相」之香,而是指

「正法」之香;也就是說,燒香只是意喻薰除臭

Page 1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穢無明之惡業,令惡業消除,藉著燒有形之香用來

比喻薰除自己的無明惡業;用智慧之火,燒無價之

珍香,藉以祛除宿世的習氣毛病而已。可惜,眾生

不解如來真實之義,故而執著於形象外表以為燃香

即是供養十方諸佛,便能得福,完全落於盲信,走

上迷信的歧途上去,不解佛所說的因緣果報真實之

理,所謂:『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人生在世,

這一生的果報與際遇,雖說是冥冥中註定的,其實

都是「自作自受」的結果,一切都由自己業力所感

得的,絲毫怨不得人。

  燒香者,是以「有為」來比喻「無為」之法。

所謂「香」者,是指「正法」之香,其香有五種:

  一、戒香:即勸人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遠離

迷邪染一切身口意的惡業,要以戒為師,以苦為

師,時時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

  二、定香:經曰:『攝心為戒,因戒而生

定』。這是勸導我們世人于一切時、一切處,都在

「正定」之中,心如如不動,不為外塵境界所污

Page 1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

染,以致心隨境轉,因而隨波逐流。

  三、慧香:于自己心中能常起關照,念念覺而

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當六根接觸外面境界

時,能都攝六根,不為物轉,不受境遷;明瞭一切

法,無非「緣起性空」的現象,了不可得。此時,

心清清淨淨,但又靈明覺知,明明白白。

  四、解脫香:即能通達、明瞭一切法緣起空

性,了不可得;一切相都是「有而非有」,包括自

己的身體在內也是空無的,只是四大五蘊假合之幻

身而已。因緣所生之法,皆是虛妄。既然,身是五

蘊假合之體,何來的束縛!故束縛也是虛妄不實,

只因無明妄動而有之妄想耳!

  五、解脫知見香:行者若能一念覺悟,而能反

觀覺照,明瞭身是四大五蘊假合之幻身,身既是

幻,又何來身以外一切萬法的存在呢?身既不存,

則身外之一切境界相亦皆是幻,無非也是緣起性空

之相,無有實法可得。

  至此,明瞭身心世界悉皆虛妄,是必竟空、

Page 1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無所有、不可得的現象,故而能于一切萬法無所

「住」。若能明瞭此五種香才是世間最珍貴的無上

之香。由是可知,所謂燒香者,只是假借燃燒世間

沈檀薰陸質礙之香,用以比喻能消除自己心內無明

臭穢之氣,使我們現前這一念心能保持覺正淨,如

如不動,不為外塵境緣所污染,以致心隨境轉,如

是才能達到自在解脫的涅槃境界。

  再說『散花』者,亦非一般世人所理解的:以為

折傷草木,剪折花卉來佛前作供養即謂之散花,便

能得福。若作如是想者,即完全錯解如來真實之義。

  佛法深妙,意在言外,若無人解說,雖智莫

解。大乘佛法講求的是『心地』法門,一切法唯

心,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不二,惟

是一心』。既然佛法言「心」,則一切事的善惡、

真偽、正邪,就決定在自己當下這一念心的迷與悟

而已。若一念心迷,則起惑造業,因業而感果,故

而受報在三界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苦惱。若一

念心悟,知法是幻,皆緣起性空,了不可得,便能

Page 1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

放下萬緣,沒有分別、執著。若能遠離了分別、執

著,則心自然就清淨無染,便能安住在正定、正念

之中;隨緣即作,作而無作。故散花的真實意思,

即是饒益有情,利益一切的眾生,普遍地為一切的

眾生演說正法,讓世人能夠明白宇宙人生的真實現

象,進而才能斷惡修善,了脫生死的煩惱。

  花是「因」的意思,意喻『因地法行』、『修因證

果』;散花是為眾生種下菩提金剛之種,等待因緣成

熟時,就能開花結果,圓成佛道。所以散花是散功德

之花,為眾生說法,勸其能執持淨戒,不令毀犯。

若不能明白此理,而隨意地攀折花草,甚至毀壞大

地,如濫墾、濫觴,恣意破壞大自然生態的平衡以

竊取大地的資源以為己用,如此毀淨戒以傷物命,

以期求得福報的做法,即與道背離,所謂欲益而反

損,無有是處,非但不能召福,反而惹來禍殃。

  而所謂『光明燈』者,即正覺心的意思。一般

的寺院、庵堂或廟宇都設有光明燈的服務,以方便

信眾修福。然信眾不明其理,以為點了燈就能得佛

Page 1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菩薩的護佑,真能保健康長壽、能開智慧,從而遠

離愚癡?所以許多信眾都趨之若鶩、絡繹不絕,前

去寺院廟宇點燈,以求消災解厄、福壽綿長、智慧

增長。可悲的事,這些人卻不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為什麼點燈可以消災延壽、甚至開慧?只是一昧盲

目地跟從,隨著別人去做,所謂有樣學樣,依樣畫

葫蘆,完全落於迷信。

  我們必須瞭解,佛法是教世人破迷開悟之法,

希望世人都能明白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而不是要

我們一昧地盲信,而不瞭解其中的義理;那不是真

正的學佛,而是一種迷信的行為,這完全與佛法背

道而馳了。佛法是不二之法,事中有理,理中有

事,所謂『無理不成事,無事亦不成理』;理能透

事,事能顯理,這種理事不二、圓融無礙之法才是

真正的佛法。可惜,世人愚昧無知,只知其一,不

知其二,所以迷在其中,故而起惑造業。縱然修學

覺悟之法,仍然不脫迷信,落入盲修瞎煉,反而去

道日遠,成了魔外。無怪乎,信佛的人多,但是真

Page 1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

正開悟證果的人卻是鳳毛麟角。

  點光明燈的意思,是用來比喻能夠明瞭宇宙

『諸法實相』的真諦;明白一切法本來空寂,無所

有。一切外塵的境界相無非都是因緣生法,緣生幻

有,並非真實之相,只是眾生業力所感得的暫時存

在的一種假像而已。此「相」,刹那不住,隨緣生

變,無有定相,所以是「假」有,不可得。若能明

瞭實相之理,確實瞭解一切法空相,只是相有體

空、事有理無,誠如《金剛經》所說的:『實相

者,無相,無不相』,就不會再去堅固地執著、分

別,而妄生許多的煩惱,作繭自縛了。

  若真明白了諸法實相的真諦,遇境隨緣時,就

能看破、放下,不再分別、執著,有所取捨得失等

無盡的煩惱。那麼,於一切境界現前時,皆能以平

等心對待,心無罣礙,即得輕安、自在,沒有苦樂

憂喜等煩惱,真正地得到解脫。所以點燈的意思,

是以「燈」為比喻;藉著點燈以比喻開啟吾人自性

本具的智慧。換言之,就是要我們世人以「身」為

Page 1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燈檯,以我們的「心」作為燈蕊,然後修一切的

「戒行」作為燈油。故點燈就是要點燃我們內在的

智慧之燈,以照破一切的無明癡暗;也是假借「有

為」法來突顯「無為」之法。若能以此道理輾轉開

示世人,讓大眾能確實明白其中的義理,即是以燈

燃燈,燈燈相照無有止盡,所以稱之為光明燈。

  世人愚昧,不解如來方便之說,反而專執虛

妄,執著于有為之法。以為點燈就是燃燒世間酥油

之燈,即是依教奉行,修供養之法,便能得福,所

以說:『失之毫釐,差之千厘』。無怪乎,修行悟

道之所以不能成功,完全在知解上出了問題。

  在經文中,也常提及『繞塔』行道以為修行,

所以一般世人就繞著世間的塔日夜走驟,結果只是

徒自疲勞,對於真性的開發卻毫無助益。

  世人不知繞塔只是一種比喻,其用意在於令世

人能以覺慧之心,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使身

心不起放逸,時時提起覺照,不忘要修一切善,念

念要以眾生為念,以佛法久住世間為志業,使這一

Page 1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

念心能利人無我,念念不停,這才是繞塔的真正意

義。可悲的是,世人無知,卻以我等業障有礙之身

繞佛塔廟,而心中不悟;不懂得修行是向內修,從

自己真實心中作反省的功夫,卻一昧地攀援,向外

馳求,以為就能得福。那完全是心外求法,本末倒

置的做法,最後不免徒勞無功,白忙一場而已。

  此外,佛門中談到『持齋』修行。一般的信眾

也不解其中的真實義理。以為持齋就是吃素,或

持八關齋戒等,持一些有形之相,而不能意會個中

的真理。所謂『齋』者,齊也;也就是要三寶弟子

能夠『齋戒身心』,不令散亂的意思。『持』者,

護也。對於一切的戒行,必須能如法護持,不可毀

犯;換句話說,必須要能外禁七情六欲的事情,內

必須做到克服三毒,保持自己身口意三業無染。若

能明白此義才是真的持齋。問題的關鍵是,在此芸

芸的眾生中,有幾個人能夠真的瞭解這些道理?絕

大多數的人都不明白這些道理,只是盲目的依從,

非但放逸身心,貪欲恣情,造作許多的罪業,竟然

Page 1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還不生慚愧。還誤以為吃素即是持齋,那不是滑天

下之稽,令人啼笑皆非嗎!

  所謂齋戒身心,即是要我們能保持身心的清

淨,不為外塵五欲的境界所污染而心隨境轉。一般

來說,講到持齋,而齋食有五種:

  一、法喜食:什麼是法喜食?就是能夠依持正

法,歡喜奉行,好好地去做,就是法喜食。

  二、禪悅食:禪悅食是比喻要保持內外身心的

寂靜,不受外塵境界的污染,使身心能得倒輕安自

在。

  三、念食:即念念以佛的清淨、平等、慈悲為

念,能夠悲憫眾生,以上求下化,做到心口相應,

內外一如,這稱為念食。

  四、願食:願,就是發大誓願,有佛的悲願,

以救度一切有情。於一切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中,

常存善念,念念為眾生,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

衰,能有此悲願、大行,是為願食。

  五、解脫食:能覺了一切法空性,畢竟空、無

Page 1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9

所有、不可得,使我們心空寂靜,不染於塵,那麼

身心即能清涼自在,解脫無礙,這就是解脫食。

  能明白此五種食,而確實能身體力行,方名之

為齋食。若不明白此五種淨食,而說我在持齋,即

是大言不慚,在說妄語。

  在佛門中還常常說到『禮拜』。很多人都以為禮

拜即是對著佛菩薩的彩繪畫像,或是泥塑木雕的像

行跪拜禮,就是禮拜。殊不知,那僅僅是徒具一種禮

拜的形象而已,哪裡是真禮拜!所謂真禮拜,必須

以真誠恭敬的心,對一切人事物,都行禮敬;尤其

對人要不分男女老少、貴賤貧富,都能一視同仁;

若真的做到冤親平等,心中沒有怨恨,只有感恩;

凡事能通權達變,自卑而尊人,那才是真禮拜。

  『禮』者,敬也,『拜』者,伏也;也就是能

恭敬真性,屈服無明,才名之為禮拜。若能惡情永

滅,使善念長存,即便沒有做出禮拜他人的樣子,

亦為禮拜;否則即使給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禮,那也

非禮拜。所以禮拜不在於外表是否恭敬,而在於

Page 1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個人的內心是否有真誠的心;待人處世是否能發自

內心的真誠,做到「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待人以

和,處事以真」,如此才是真禮拜。六祖惠能大師

說:『禮本折慢幢,有我罪即生』。我們若不能折

服自己貢高我慢的心;雖然,外表恭敬,內心卻常

放縱瞋恚、愚癡,造作惡業,縱然詐現威儀,徒現

一種對人虛偽恭敬的表相,那只是有形而無心,還

是空勞身相,仍然落入著相修行的窠臼。所以禪宗

祖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迷心外求,最

終的下場還是落入魔道。

  身為三寶弟子,我們口口聲聲說信佛、敬佛。佛

開示世人:一切的眾生,包括三惡道的眾生在內皆

是未來佛,都要禮敬;無論好人、壞人都必須一視

同仁,不能打從心裏產生差別的歧視;換句話說,

我們必須好好地檢試自己,待人處世是否真的發自

內心的恭敬,還是只有在表面上虛應故事而已?

  當我們看到討厭的人,若心裏馬上產生不悅,

甚至連應付一下都懶得應付,遠遠看到,就立刻

Page 1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六、如何才能不著相修行 ���

閃避,連打個照面都不願意。像這樣沒有度量、慈

悲、平等的心,即使在佛菩薩像前行禮問訊,而心

裏面卻不能學佛的行儀,對人還存有強烈的愛惡之

心;我們試想:若心中還有如此嚴重的分別、執

著,如何與佛的慈悲、平等心相應呢?那麽我們常

常信誓旦旦地說:我信佛,對佛很恭敬,那豈不是

自欺而欺人嗎!首先,《普賢行願》的第一願「禮

敬諸佛」就沒能夠做到,我們修學「禮拜」的心豈

不完全落空。

  我們在待人處世上,若不能有誠敬的心,氣度

狹窄,嫉妒、分別,常常與人結怨,在人格上就

有嚴重的缺失;在心行上又不能斷惡修善、去習改

過,修法就不能成就;再加上沒有慈悲心、平等心

與恭敬心,心不清淨,那麼念佛又豈能往生!所以

我們學佛,對於佛的經教首先必須能夠理解,才能

真正開始學習;否則都成了著相修行,那就真的落

入盲修瞎煉而誤入歧途。到那時前途就真的不堪設

想。若學佛還遭墮落,豈不太過冤枉了!

Page 1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十七、不起妄想,不滅妄心,.住正定中

  《圓覺經》曰:『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

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

實』。

  古德說:『真妄不二,息妄即真;言妄顯諸

真,真妄同二妄』。真與妄是「相因」而成的,既

然是相因而生即是因緣生法,而緣生幻有,故是虛

妄。自性清淨心中本來寂淨,無一法可得,一法可

立。既然無法可得,何來真妄?!說真,說妄無非

戲論!既然體是空寂,真即是妄,妄即是真,真妄

不二,唯是一心而已。迷時,真即是妄;悟時,妄

即是真,猶如水與波之間的關係。波即是水,離波

即無水,所以當妄心起時,不要去壓抑它、消滅

它,只要轉念頭,不要跟著跑即是。念佛、持咒,

就是最好轉妄念的方法,只要全心貫注在這一句佛

號、咒語之上,其他的雜念、妄境都一併放下,則

Page 1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七、不起妄想,不滅妄心,住正定中 ���

心自然就清淨無染。

  何謂『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亦即是說,當

身處五欲六塵境界之中,不可為境界所轉,或為物

欲所蒙蔽,而起了嚴重的分別、與執著。所謂:

『不可以知「知」,也不可以識「識」』,這個

「知」與「識」即是分別、情執與妄想。到此時,

「知」就不要了,只有「在」在。那麼,何謂『於

無了知,不辨真實』。既然明白一切法都是因緣生

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則真即是假,假即是

真,更無凡聖之別,一切都歸融於自己這一念心

性。既然一切法都是心性所生,則無「在」,無

「不在」;連「在」也不執著了,這是才是真正的

清淨寂滅。

  《心經》開宗明義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其意義就是要我們凡夫世人能『觀自在』,

能起觀照的功夫,觀照我們自己這一念心在不在自

己的本位上,是否能自在無礙,作得了自己的主

Page 1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宰;若作不了主,則境界現前,就隨風披靡,心隨

境轉,跟著跑了。那麼,活著就像行屍走肉般毫無

意義。所以祖師說:『一刻不在,便同死人』;也

就是說,人在哪裡,心在哪裡,隨時隨地都能作得

了自己的主人,那便在正定之中。

Page 1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八、何謂正念念佛 ���

十八、何謂正念念佛

  所謂正念者?「無念」為正,亦即沒有「妄

念」的正念是為無念。念者,念身心內外皆假,只

是四大五蘊「假合」之幻身、幻法而已,無非是

『見、聞、覺、知』四緣,與六塵緣影聚合之相罷

了!所以如何可以認為是真心。《金剛經》曰:

『三心不可得』。若連心都不可得,世上哪裡還有

一法是真的?既然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虛幻不實

的,又何必去強作分別、執著,而自尋煩惱呢?

  念佛法門即是『觀』心;求往生西方淨土,即

是求於解脫。然念佛人必須要有正知、正念才功不

唐捐。念佛是要行者能念念起心關照,要在心行上

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能遠離貪瞋癡

慢、嫉妒、驕狂的心,而念念歸於戒定慧,是者名

為有正知、正念。再說,正念者,『了義』即為

正;『不了義』即為邪。正念念佛才能往生,若邪

念念佛如何能高登九蓮,親遇蓮池海會,見阿彌陀

Page 1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佛?念佛即是要行者能明察現前的這一念心是否

能保持清淨無染,不起貪瞋癡慢等邪思、邪想。

「念」者,憶也,亦即是要我們憶持戒行不忘,於

一切善法能精進勤了,不苟且懈怠,不放逸形骸,

使身口意三業能防非止惡,不造作惡業,能如此

者,才名為「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

「口」;也就是說,念從心起,必須心口如一,沒

有「二」心,才是真念。

  古德說:『因筌得魚,得魚忘筌』。意思是

說,捕魚需要捕魚的器具,可是一旦捕到了魚,達

到目的之後,就可以拋開魚具,不要執著不捨;若

仍然執著不捨,魚具又成為我們另一個負擔。就如

同語言、文字一樣,語言文字的功能是用來幫助我

們表達思想的一種工具,其目的只是藉其以充分表

達自己的思維、想法而已,不必執著於所用的詞

藻,或言語是否華麗、以及動人與否。因為再動人

的語言,或華麗的詞藻,若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讓

人明白也是枉然。既然修念佛法門,就必須瞭解念

Page 1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八、何謂正念念佛 ���

佛之道。若心中無佛,那麼僅僅口誦空名,無異是

有口無心。若是心口不一,即是自欺欺人,如此念

佛與佛即不能相應。

  何謂心中有佛?佛者,覺也;也就是要能念念

覺悟。吾人現前這一念心,本來清淨無染,不生不

滅、不來不去、不增也不減。宇宙的森羅萬象皆是

一念無明妄動而生起的,無非是緣起的現象。緣起

則性空,只是暫時存在的一種假相;既然是虛妄之

相,何必還要掛念不捨?若不能明白『緣生幻有』

之相,而堅固地執著、分別,則一切順、逆境緣現

前時,即會起貪瞋癡慢之心,因而不停地周旋在是

非人我、利害得失之間而煩惱不止。我們若以此煩

惱心來念佛,如何與佛心相應?若不能相應,那麼

念佛也只是徒勞費功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功德!

憨山祖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

然』。如此地念佛只是徒有一個念佛的樣子而已,

決定與佛是不能感應道交;若不能感應道交,更遑

論往生。那麼念佛往生豈非成了癡人說夢的事。

Page 1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祖師大德都說淨土念佛法門殊勝異常,是萬修

萬人去的法門;但為什麼,時到今日億萬人念佛

者,往生者卻只有一、二人而已?我們念佛行者,

必須明白:在口曰「誦」,在心曰「念」。念佛想

要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在方法上必須正確。

換句話說,念這句佛號,必須念從心起,口念之

時,當下心裏要有佛。也就是說,我們的心要覺

悟。問題是我們念佛的心覺不覺悟?念佛就是念

心,我們現前這一念心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

道眼前的一切相都是緣起無性,刹那變化,只是暫

時存在的一種幻相,就如同空花水月了不可得。如

果這一念心頓然覺悟了,能體驗諸法空相的道理,

而能放下塵世間的分別、執著,那麼就能從煩惱痛

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了。

  念佛即是修定、觀心,讓我們的心能夠念念覺

悟,做得了主,不可再落入迷惘虛妄的五欲塵勞

之中起惑造業,因業而感果受報在六道生死煩惱之

中不能自拔。念佛若不能念心,幫助我們起覺照之

Page 1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八、何謂正念念佛 ��9

心,佛號雖誦聲之相而已,那只不過是空誦名號,

並無實質的意義。如此著相求理,或迷心外求,終

無是處。

  佛法講求的是「心」法,所謂:『萬法唯

心』。過去歷代祖師菩薩所修的唯此一心,因為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不二,唯是一心。涅

槃常樂也只在「息」念而已,所謂:『狂心不歇,

歇即菩提』。三界輪迴亦從此心而起。《楞嚴經》

曰:『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心

是萬善之本,萬德之源;心是一世之門戶,解脫之

關津。悟者,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無一物;然迷

者,整日燒香拜佛,求佛菩薩保佑,即便誦經、念

佛也是心有所求。如此迷心外求,著相修行,與道

日遠,故而終日惴惴不安,不能見道。若能一念覺

悟,從內心而起觀照,覺了萬法唯心,緣起空性,

了不可得;此時就能永絕三毒,外閉六賊不令侵

擾,內淨六根使身口意三業清淨無染,自然恒沙的

功德、種種的莊嚴、無量的法門都能一一成就。

Page 1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由是可知,念佛者,是藉著念佛的名號,而將

心安「住」在佛念之上,不起絲毫的懷疑,念念專

住,一句佛號老實持念,不夾雜、亦不間斷。如此

就能斷絕煩惱,使六根清淨入「正定」之中。《大

勢至菩薩念佛圓通》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入三摩地,斯為第一』。故一切法門中,念佛法門

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第一了義,圓頓中又極

為圓頓的法門,是佛所說一切經綸的總持法門。只

要一句佛號念到底,不假參禪、誦經、研教,禮拜

或持咒等其他法門,即能一生成就。可說是既簡

單,又容易;煩惱若起來,就以這一句萬德洪名取

代,老實持去,即能超凡入聖證三摩地。故此念佛

法門真的是上求下化之總陀羅尼法。古德說:『三

世諸佛若無此念佛法門,不能下化眾生,而十方眾

生無此法門也無以上求佛道』。由此可知,念佛法

門真的是末法時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唯一能

度生死的無上菩提大法。

  善導大師說:『淨土法門能信願念佛即是正定

Page 1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八、何謂正念念佛 ���

聚、正定業』。往生極樂淨土之業,其成功的秘

訣在平時念佛的功夫,不在臨終。若平時不念佛,

或不專心念佛,而想臨時抱佛腳,或希望蓮友來幫

忙助念以求往生,那是臨陣磨槍、本末倒置,緣木

求魚的事。『往生與否在於信願之有無』,只論至

心信樂,求生淨土。至心念佛,不論臨終死狀業緣

為何?是瑞相,或是惡相?一般來說,能夠至心信

樂、發願求生念佛往生者,都有瑞相;但臨終死相

難看也不見得沒有往生。往生與否在於是否信願念

佛,不改其志。若能不改其志,老實念佛,即能決

定往生。

  念佛法門之所以殊勝,不在於行者是否出家或

在家,也不論男女老少,不問其造罪多少,也不論

修行久近,或者念佛多寡,只要一心正念,信願具

足,能至心信樂,發願求生,而無其他雜念,不

懷疑、不夾雜,能發菩提心,信心清淨,即是正

定業。如此念佛,必定往生。故念佛法門要『專

複專』。第一個「專」,是強調「捨」雜行,而

Page 1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取」正行,亦即在勸導行者要一門深入,不可夾

雜其他的法門,故稱「一」行。

  許多同修喜歡跑道場,哪裏有法會就去哪裏,

哪個師父來了就立刻去親近師父。當然,親近善

知識,莊嚴道場是好事,若偶爾為之,無可厚非,

但經常如此,絕對無助於自已道業的修行,反而有

害。因為一個法師說一個法門,二個法師講的是兩

個法門;若多親近幾位的法師,聽不同法師說不同

的法,本來自己的信念已經不足,見解又不深,法

門聽多了,於是起了疑惑,不知該修哪一個法門才

好?此時,就好像走在十字路口,無所適從,不知

道該走哪一條路才正確?於是一會兒參禪、一會兒

研教,既誦經、又念佛,三步五時還要忙於法會,

使得自己心性不定,就如同浮萍一樣沒有根,隨風

逐流,最後一事無成。

  法門無量都是如來應機說法,對症下藥。不能

這個學學,那個看看,必須『一門深入,長時熏

修』,否則『門門通,門門鬆』。即便是修本宗念

Page 1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八、何謂正念念佛 ���

佛法門,雖然同是念佛,也要有師承才行,否則在

理論上也有相當的差異,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

里』,經曰:『離經一字即為魔說』。

  有人說,念佛法門是『他力』門,往生完全是

靠彌陀願力的加持。只要發願念佛,即便功夫不得

力,也決定往生。也就是說,行者天天念佛,縱然

有口無心、有念有妄,臨終之時,佛一樣垂金臂手

前來迎接往生西方淨土。而本宗的祖師則開示我們

學人。念佛法門是『二力』門:除佛力以外,還須

加上自力的功夫;換句話說,在佛光照住、佛力加

持之前,先要有自力的功夫才行。否則自己平時念

佛,念得是心浮氣躁、妄念紛飛,沒有耐心,時念

時不念,心中的分別、執著仍然不減,什麼都放不

下。如此念佛如何與佛感應道交?念佛是念心。一

念覺悟則一念是佛。念佛功夫若能得力,能使心靜

下來,將心安住在佛念之上,心定了,就能與佛感

應而得法喜。若無此功夫,如何能得佛光的照住加

持?經曰:『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

Page 1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淨,菩薩影現中』。所以,雖同屬念佛法門,也要

有正確的師承,不能隨意修習,以免誤入歧途。

『專複專』的第二個「專」,指的是一心正念。念

佛要一向專念,心無雜染。一心一行地念佛即是正

定聚、是正定業;換言之,以專複專地念佛修行的

方法,方能成就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的第一

功德。

Page 1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很多人學了佛,拿著香拜佛,也在讀經、研教

或者參禪,更與大眾參加供修;有的甚至已經授持

了三皈儀式,成了佛門的正式弟子,但對三皈的義

理還是不清楚,仍然抱持著錯誤的觀念。像這樣所

謂的佛教徒,可說比比皆是,無怪乎佛法日益沒

落,不能興盛,實在良有以也,不能怪人!正所

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這個道理。

  大多數的佛教徒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皈

依即是皈依法師,所以皈依時,就東挑西選的,想

要選個有德行,而且知名度高、又有名望的大法師

作為自己的師父。自己修行好不好沒關係,至少人

家問起來:你的師父是誰?說出來也有面子,不會

輸人!話聽起來好像很好笑,但事實上,很多佛教

徒就是如此。

  他們根本不知道三皈依的真正義理是什麼,只

曉得學佛就要皈依,否則就不是佛教徒。有的人自

Page 1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己本身就皈依了好幾位法師,而且也不管人家懂不

懂或願不願意,常常拉著人去皈依。像這種情形在

佛門中很普遍,屢見不鮮,這就是盲從與盲信,非

常的不如法。

  坦白地說,拉人的不如法,被拉的也覺得很無

辜;就這樣莫明其妙的,連一點義理也不懂,即糊

裏糊塗地受持了三皈,成了佛教徒,結果還是不免

天天造業。我們想一想,像這樣拉人受持三皈,有

沒有功德,還是在造業?不幸的是,這種事情經常

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可以說是司空見慣。

  所謂的皈依,即是佛門中講的『三皈傳授』。

「皈」者,回頭、禮敬的意思;「依」,是依靠;

「三」者,即佛、法、僧三寶。故三皈依,即是回

頭、禮敬,依靠佛、法、僧三寶的意思。

  三皈傳授,是成為佛門弟子前必須接受的課程

與儀式。受持三歸之後,就算是正式的佛教徒了;

換句話說,佛教徒就必須要好好地遵守佛陀三皈的

教誨,能夠依教奉行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佛弟子。

Page 1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

故三皈依的意思是皈依三寶,正是成為釋迦牟尼佛

的弟子,而不是皈依某某法師;法師只是代表僧團

作個見證而已。

  三皈依,首先是皈依佛,其次皈依法,第三皈

依僧。何以先皈依佛?佛為大覺世尊,究竟常樂,

永離苦惱,故而能夠教導眾生出迷籠,就覺道。佛

為九界的導師、一切眾生的慈父,故先當皈依佛,

次當皈依法;三世諸佛皆依法而修行,得以成就無

量的功德及菩提覺道。既然今日修行欲返本歸源,

淨除心垢,則捨佛法即無以成就,所以次當皈依

法。第三則當皈依僧,因為佛法不自弘,須假手於

人,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所以必須

藉重僧而得以聞法,故應感恩戴德,皈依於僧。

  談到三寶,則有形(別)相三寶,住持三寶,

自性三寶,以及一心三寶。而我們對於三寶又理解

多少呢?如果不明白個中的道理,那即是屬於盲

信,很容易著了修行的「相」,而不是「正信」的

佛教?若是盲信,則學道如何成就?最後當然就墮

Page 1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入到三途惡道中去了。

  一、所謂形相三寶,即佛、法、僧三寶。因為

佛法僧三寶名相各異,所以又稱為別相三寶。佛

者,覺也。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意思;也就

是說,一個覺徹心源,能徹底瞭解宇宙人生事實的

真相,而且具備萬德的人,稱為佛。佛在菩提樹下

成道,示現丈六金身,並在《華嚴會》上,又現盧

舍那尊特的報身之相,是為別相佛寶。如來隨機設

教,五時八法,所說種種權實諸經,三藏十二部,

所詮釋的教理行證,因果智斷,也各有不同,所以

稱為別相法寶。行者依教修行,並於所證的無為法

上各有淺深的不同,故而有聲聞、緣覺與菩薩等三

乘的分別,所以名為僧寶。

  二、住持三寶者: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離開

今日已有三千多年了,早已不在世間。世人感懷佛

陀悲天憫人、偉大的宏願,為了救拔一切苦難的眾

生於生死煩惱的苦海之中,垂形在六道之中與眾生

合光同塵,患難與共;佛弟子為了感念佛的恩德,

Page 1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9

故而鑄造彩繪的畫像,或泥塑木雕的佛像,留於世

間,住持不絕,以供人禮拜、恭敬及學習,讓世人

能夠種植福田,所以稱為「住持佛寶」。而「住持

法寶」,即是三藏十二部所詮釋的大小乘經典。行

者若能依之修行,即能離苦得樂,轉凡成聖,故名

為住持法寶。至於說到僧寶,講的是有修有證的祖

師菩薩;他們剃度染衣,弘宗演教,化度眾生,紹

隆佛種,所以名為「住持僧寶」。由此可知,而僧

寶非泛指一般的出家眾,只能說出家人僅僅代表僧

寶的形相而已。

  若以本宗淨土法門來說,我們所皈依的佛寶即

是阿彌陀佛,所皈依的法寶就是淨土三經,至於所

皈依的僧寶即是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因為如

此,才與我們所修學的法門相應,所謂『因地法

行』,修什麼因,得什麼果。

  三、一心三寶,即一心自體,具足三寶,故

又稱一體三寶。經曰:『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

心』。所謂『一切法唯心』。當下這一念心若能靈

Page 1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明覺了,頓然覺悟,知道一切法,性空緣起,緣起

性空,沒有自體,了不可得,故而能看破、放下,

即是佛寶。這一念心性,無邪思妄想,能遵守世出

世間的正法,而不逾距,即是法寶。若一念心,清

淨無染,能持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心法

不二,唯是一心。能達到理與事合,即是僧寶。如

是,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寶,所以稱為「一心三

寶」。只可惜世人迷心外求,故而流轉生死之中受

無盡的苦惱,而諸佛菩薩徹證此心,故證菩提。

  四、所謂自性三寶:佛法傳到中國以後,大約

一、二千年的時間,到了唐朝,由於已是像法時

期,去佛日遠,佛法已逐漸式微,世人對於佛法已

逐漸不能理解、信受,因而在以盲引盲的結果下,

著相修行的人越來越多,故而修學成就的人相對的

也就越來越少。到了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時,有鑒於

此,能大師惟恐後世學人不能理解三歸傳授的真實

義理,完全著了修行的相,以致誤入歧途,不能在

菩提道上有所成就,所以從而慈悲開示學人三皈傳

Page 1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

授的義理。惠能大師所傳的皈依三寶,不是要世人

皈依泥塑木雕或彩繪的佛像,或者是皈依經典,以

及皈依僧眾;其目的是在避免造成許多無知的信眾

天天對著泥塑木雕的佛像磕頭禮拜、供養,或抱著

經本死讀,或見到出家師父便跟著後面盲目地信

仰、崇拜,以為如此即是對三寶的一種恭敬、供

養,便能蒙佛力的加持與庇佑,得福、修慧,進而

疏於深入地去探究佛法的義理。須知,佛法是『內

學』,一切法都要向自性中求,而非心外求法。

  若不能明白經教的義理,而一昧地只知道磕頭

拜佛、或者誦經、念佛,做些供養,自以為如此便

能得福,在修功德,不能將佛法的真實功德確實地

落實在日常生活一切作息當中;反觀對自己的身口

意三業仍然不能約束,於一切行為舉止中依舊充滿

了貪瞋癡慢,且心量狹窄,沒有容人的雅量,以致

煩惱炙盛。若以此心態學佛,即是完全不明事理,

本末倒置,著了修學的相。如此非但沒有功德利益

可言,反而遭罪,不升反降。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所

Page 1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說的三皈依,是要我們後世的學人皈依於自性三

寶:即自性皈依佛,自性皈依法,自性皈依僧。

  什麼是自性皈依佛、法、僧三寶?佛者,

「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也

就是說,自性要歸於覺、正、淨:心地無非自性

覺,就是自性歸於覺;心地無邪自性正,即自性歸

於正;心地無染自性淨,即自性歸於淨。換句話

說,行者修行要能「覺而不迷」,「正而不邪」,

「淨而不染」,念念能夠離開迷、邪、染,而回頭

歸向於覺、正、淨的正法之道;也就是要行者能夠

明白經教的道理,知道一切法緣起性空,不能執

著。當看破放下一切的世緣,則現前這一念心才會

清淨無染。心清淨了自然就清涼無惱,自在無礙。

  以上所謂的皈依三寶,不特皈依別相三寶,住

持三寶,一心三寶,或者是自性三寶,其主要的意

義無非在喚醒我們後世的佛弟子,能夠藉著佛法僧

三寶的「名相」而起關照,時時要能回頭檢討自己

的心行是否符合佛的教誨;時常能夠接觸善知識,

Page 1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

受其薰陶,以俾產生潛移默化的功效,作為改過向

善,趨向正法的原動力。同時,見到出家眾,就能

聯想到自己的心要清淨,要以戒為師,少欲知足,

不為外塵境緣所牽動,因而心隨境轉,隨波逐流。

  此外,僧有『和合』的意思。而和合有『事

合』與『理合』兩重的義理。所謂理合,即是一群

理念一致,志趣相投的人共聚一堂,共修無為之

法,以求菩提涅槃覺道的稱為理合。換句話說,若

理念互不相同的人即無法同聚一堂,相互參研,正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而事合,就須談到『六和敬』。能做到六和敬

的團體才是真正的和合僧團。六和敬即是見和同

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

利和同均。

  一、見和同解:通常理念一致的人才能相聚一

堂,同參共研、討論佛法。既然大家從眾多不同的

法門中選擇了同一法門,一起來學習,就表示志趣

相投。那麼,就要放下我執,沒有個人的意見,共

Page 1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同以佛的意見為意見。佛的意見是要我們放下分

別、執著,以「無念」為宗,做到「利人無我」為

目的。如此意見一致,唯佛的法教作為力行遵守的

目標,沒有其他的想法、看法,如此才能和合無

爭,達到菩提涅槃的境界。

  二、戒和同修:大眾若能依止佛陀的教誨,理

念一致,就能遵守戒律。換句話說,大眾在同一個

道場中學習,就要能夠遵守該道場的規矩。每一個

道場都有自己道場的規矩,需要大眾共同來遵守,

如此才能保持一定的道風與學風,進而才能使道業

興盛。大眾來道場是為了清修、念佛、聽經聞法,

其餘的都是雜事,與道業毫不相干。所以不要有太

多個人的意見,以免眾說紛紜,讓執事者左右為

難,增加困擾。古德說:『道場以無事為清淨』。

意見多表示雜念多,煩惱也多。若心不清淨,常常

想東想西,想要這樣做、那樣做,心就不能定,經

常三心二意,如何能得定?不能得定,如何開慧?

修行若不能得定、開慧,又如何能沐浴在佛法之

Page 1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

中,得到法喜自在呢?

  三、身和同住:有了共同的見解,才能在

一起共修戒律,遵守共同的約定,如此才能

同住在一個道場一起共同生活,而無摩擦。

否則,一個團體中只要有少數幾個人意見不

同 , 就 會 吵 成 一 團 , 使 得 氣 氛 凝 重 , 不 得

清淨。於是每天就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搞得大眾

心情都不好,如何修行?

  四、口和無爭:有了見和同解,才有戒和同

修,進而才能身和同住。大眾才能在同一個環境下

共同修行,才不至於彼此相互爭吵、逗嘴,眾說紛

紜,各說各話,以致莫衷一是,攪得人心大亂,無

心修行。所以大眾在一起修行,要注意自己的口

業,不造兩舌、惡口、妄語、綺語,以產生沒有必

要的爭議,最好能口出蓮花,經常讚歎人家,讓人

家歡喜,自己也歡喜。

  五、意和同悅:若同修大眾,彼此知見相同,

即能遵守戒律,維護共同的約定,彼此相互包容,

Page 1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故而生活在一起才能和諧、沒有紛擾。而大眾在一

起生活所討論的都是共同所關切的問題──像是如

何的精益求精,提升自己的境界等等。彼此在菩提

道上才可相互依持、砥礪,作為彼此努力向道的增

上緣。大眾在一起歡喜學習,道業就容易精進。

  六、利和同均:世間上的事情很難做到利和同

均,彼此間都是相互猜忌、嫉妒,甚至攻擊、譭

謗等等,其原因無非是為了利。即便是同一個賺錢

的公司,員工覺得自己付出的很多,但所得的報酬

卻不成比例時,心裏感到不平、灰心,因而意興闌

珊。同樣是股東也因為分紅不均,彼此間也會起齟

齬因而打架、拆夥。我們想想一個賺錢的公司尚且

如此,更何況是不賺錢的公司,股東與夥計間的問

題就更大了!商場上為了利益如此,那麼在政治、

軍公,文教或其他不同的領域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呢?!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會為了名利爭得頭破

血流,六親不認。唯有學了佛以後,能徹底明白了

世間的事一切都是緣起性空,了不可得的,進而能

Page 1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

夠看破、放下一切的名利,好好念佛求生西方極樂

世界。也唯有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則人人都是阿帷

越致菩薩,個個都具足一切的智慧、德能、神通與

道力,彼此都平等了,就沒有什麼好爭執的!所以

唯有我們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能真正地達到利和

同均的目的。

  出家僧團若能依止『六和敬』,則必定是一個

和合的僧團,道業必定興旺。若是個人或在家庭中

能夠依止六和敬作為立身處事的標準,則這個家庭

也一定和睦,所謂「家和萬事興」;再由家庭擴展

到公司、行號、社會,或者是世間的任何團體,只

要這個團體的組織能夠依止六和敬,則這個社會團

體也必然是一團和氣、欣欣向榮。所以六和敬可以

說是世出世間,立身做人,或者待人處事接物,能

使個人、家庭或者社會、以致國家達到和諧、安

康、世界和平的不二法門。

  今日為大眾講三皈依,最重要的是身為三寶弟

子就要能依止佛陀的教誨。每當見到三寶的形象,

Page 1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非但我們要起恭敬心,還要能夠喚醒自己能時時地

迴光返照,作自我的反思與檢討,隨時能夠改過遷

善,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使自己的三業

清淨無染,能遠離迷邪染而皈依於覺正淨,這才是

真正受持三皈的目的。

  三皈儀式固然重要,但實質地力行佛陀的教誨

才是更具有意義的。三皈儀式只是屬於「事」相,

有拜師的意義在內,表示願意誠心地接受佛陀的教

誨。若不願意接受三歸,卻私下想學習佛的法教,

說句嚴重的話,即是盜法。我們試想:學人東西卻

不肯行拜師禮,不肯承認是自己的老師,而真心誠

意的正式去依止於他。像這種存心是否不善、也不

誠?若心不善、不誠,與道即不相應;心不相應又

如何能夠開悟證果,得佛法的真實利益?佛法講的

是理事圓融。在理上要悟到空性,明白萬法緣起的

道理;在事相上要有實修的功夫。如此,才不會偏

于一邊,成了些見。

  今天有此因緣,能為大眾解說三歸的意義,無

Page 1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十九、何謂三皈傳授 ��9

非希望能導正少數人以往一些錯誤的觀念,以便

有助於今後在佛法上能進一步的學習。眾生一向

隨外塵境界而隨波逐流,因而苦海漂沈,無依無

止,不知何處才是歸寧之地。六祖說:『自性不

歸,無有歸處』。今皈依三寶,則身有所歸,心

有所依。從今以後,便要以三寶為師,發菩提心,

則三界可出,佛果可期。

Page 1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祖師西來,傳佛心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雖說不立文字,不落漸次,

乃對上根利智者而言。但對資質愚鈍者,仍然巧立

方便,循循善誘。尤其在此末法之際,法弱魔強,

眾生業障深重,更需要善法、善知識的教化,不

斷地薰習,才能遠離顛倒,趨向正法。故而祖師菩

薩,從無法中說法,從無言中說出種種方便法門,

無非慈悲示下,為了救度迷苦的眾生能離苦得樂,

了脫生死的煩惱而已。

  佛法的修學,首先講求的是悟道,悟後才能起

修,必須從力行實踐中才能得證。然而在未開悟之

前,所修的一切法都是「加」行。所謂『加行』,

就是加功用行。例如,若只知道修善斷惡,知道要

度眾生,認為修行好,或者覺得學佛好,可是到底

好在什麼地方卻不清楚,講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這

Page 1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

就是盲信、盲從。對於『道』在哪裡還不明白,仍

然隔了一層。如此修行,事倍功半,稍不謹慎,還

可能誤入魔道。雖然不明白「道」是什麼,也還是

要修,先要加功用行,如誦經、念佛、參禪、禮拜

等,修種種的法門,這是累積福慧的資糧。以這樣

的精進心來用功辦道,就是修加行,但這並非真正

的修道,而是屬於『緣修』。

  真正的修行,是在悟道之後。而悟道有淺深的

差別,而此處所謂的悟道,並非明心見性,見性成

佛,入了法身大士的境界,而是悟到了心即是佛,

心即是道,沒有絲毫的懷疑。到達了這個境界,就

算悟道了。佛法所揭示的也就是這個道理,無論我

們參禪、學教、念佛、持咒,都不離開當下這一念

心。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不二,唯是

一心而已』。然而有許多人,喜歡研究佛法,把佛

法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認為佛教是一門至高無

上的哲學,故而陶醉於佛法的研究,卻忘了佛法

著重在力行實踐上,是真正能幫人了脫生死苦海

Page 1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的萬伽陀藥。即便悟了道,瞭解了佛法的要旨還要

去修行,要時時保養聖胎,唯有保妊成功了,這一

生才能有希望了生死、出三界、得自在解脫。所以

修道之前最重要的功課就是悟道。悟道以禪宗來說

就是『看好腳跟』,或稱『向上一著』、『照顧話

頭』;也就是要我們在這一念心上用功,要我們這

一念心能保持清淨無染,沒有生滅。這一念不生則

萬法無咎,到那時就見到我們自性的本來面目了。

  這一念心沒有形相,卻能現一切的相,本來如

是,本來具足,這就是所謂的『佛性』,禪宗稱

之為『覺性』,密教稱為『本尊』。這種道理,對

根基好的來說,能夠一聞即悟,甚至舉一反三,聞

一知十;但對根基淺的、資質差的來說,即無法理

解,就必須以種種方便來開導、接引。

  舉例來說,對於一些識字不多,煩惱業重的人

說『明心見性』的大道,他們無法契入,聽了就打

瞌睡,沒有興趣,久而久之,就不學了,反而阻礙

了他們學佛的機緣。這時就要告訴他們修善布施的

Page 1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

好處,可以得福報;勸他們念佛、誦經,或者拜懺

可以修無量的功德。他們聽了,為了修功德,為了

闔家平安,為了得福報,就會產生興趣。故對資質

魯鈍的人,不需要對他們說太高深的道理,這就是

開方便法。但事中有理,理中有事,理事必須圓融

無礙,才是佛法。經云:『念佛一聲,福增無量;

禮佛一拜,罪滅恒沙』。這句話對有頭腦的知識份

子來說,就疑惑重重,不能理解。

  為什麼念佛、拜佛有如此殊勝的功德?如果道

理不明,只知道在事相上修,不能化解心中的疑惑,

就會越修越煩惱,乃至增長無明。心想我天天念佛,

念了那麼久,怎麼也沒見到佛來保佑我?修學那麼

久了,好像運氣也沒有好轉?這是什麼福慧雙修,

都是騙人的!於是,開始抱怨,疑惑一個接著一

個,無明蜂擁而來。這就是有事而無理的結果。而

理是什麼?理就是要契悟佛性。譬如,我們念佛,

就是要我們念心,讓我們這一念心性能夠覺悟過

來,不被外塵境界所迷惑,了達一切相都是緣起

Page 1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性空的現象,只是暫時聚集的一種假相而已,不可

執著。若念佛能念念覺了這一念心清淨寂然,本來

無一物,「能、所」俱空,歸於無念,歸於自性,自

性才是真佛。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身口意三業才會

越來越清淨。如此念佛才能消除業障,智慧才會增

長,最後到了心空寂靜,就超凡入聖了。哪裡念佛

還會起無明、生煩惱?這時念佛真的可以『罪滅恒

沙,福增無量』。所以清涼大師說:『有解無行長

邪見;有行無解長無明』。『理與事』是相行不悖

的,是相輔相成的!念佛是屬於「事」,而念佛的宗

旨是為了「淨心」、「明心」、「定心」,這是「理」。

  我們雖然修的是念佛法門,但對於念佛的理必

須清楚明白;換句話說,如果對於如何念佛才能往

生的理論,若毫無所悉,就有可能產生事倍功半的

效果,或者障礙我們的往生;即便往生,也只是往生

在『邊地』疑城,五百年不見三寶,不聞菩薩法式。

那麼念佛恐怕也只是流於形式,空有念佛的樣子而

已。到了臘月三十,無常到來,業障仍然現前,障礙

Page 1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

往生。這一生念佛的功夫豈不白費,也只能在八識

田裏種一個菩提種子,而這顆金剛種子必須等到來

世因緣成熟,再遇到佛法時才能萌牙,重新開始學

習,那不知又將是驢年馬月的事了。如果「理、事」的

道理明白了,就能有所進步,不會落於『兩邊』。

那麼修行念佛,或參禪、研教,天天用心,行住坐

臥都不離當下這念清淨心。這念心知道慚愧、懺

悔,最後歸於不生不滅,歸於自性,這就是『無上

道』。所以無上道,不在東方,也不在西方,心淨

則佛土淨,淨土就在我們當下這一念淨心之中。若

心不清淨,雖口誦佛號,念的是綿綿密密,風吹不

入,雨打不濕,仍然還是打閑岔,與佛無關!

  成凡、成聖都不離現前這一念心。所謂『前念

迷即眾生;後念悟即佛』。所以生、佛平等,差別

只在迷悟之間而已。儒家也說:『狂克念則聖,聖

罔念則凡』。克念就是能夠伏住自己的煩惱,止住

妄想,如此才能通達聖人之路。我們要瞭解,這一

念心體,有大作用。世間一切的發明創造都是心體

Page 1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的作用,即使有再大的學問也是心的作用。但是

用了之後要歸於無用,那才是真正的大用。『無

用』,就是念佛、打坐所要達到的最後境界;也就

是要使我們這一念心,歸於無念,保持這一念心清

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念不生,心如止水。一念不

生,使心如明鏡,這就是心之體。若迷失了體,人

生就覺得空虛、很煩惱,即便有了再多的錢,再大

的權勢,或有再高的學問,還是覺得心神不寧,焦

慮不堪,晚上睡不著覺,那還有什麼用呢?縱然把

自己的房子建得美輪美奐,佈置的如宮殿般的金碧

輝煌,如果寢食不安,就連一方榻榻米都不是屬於

自己的!有了煩惱、憂愁,即便吃的是山珍海味,

卻仍然是食不知味。為什麼?因為心不安定。所以

「心」非常的重要,佛法就是教人如何將我們這狂

妄的心能夠安定下來,能夠伏住,而不起妄動。

  世間所有的名利財富、權勢地位,都無法保持

長久,都會隨著無常而變化消逝,所以都是空花水

月,虛妄不實的。所謂『一口氣在千般有,一旦無

Page 1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

常萬事休』。當我們一口氣還在,這個是我的,那

個也是我的,爭這個,奪那個,貪得無厭,什麼都

想要,都想變成自己的。可是一旦無常到來,什麼

都不是了,到時連命都保不住了,還談其他,豈不

好笑!一旦無常萬事休,放不下也得放下,由不得

我們。所以趁這口氣還在,要趕快用功,否則這一

生就虛度歲月了。只有用功辦道,才能脫離無常。

如果還有一個念頭存在,就落了一個『我』相。有

我,則就有一個相對的『人』相,於是其他的『眾

生』相,也就相繼而生,念念相續,就有了『壽

者』相,故而四相具足。於是彼我、是非、成敗、

榮辱、得失等煩惱相,相繼因應而生。

  只要有這麼一個念頭在,『相』就出現了,即

與外在的人事物境界相互感應,於是煩惱迭起。如

果念頭息了,一念不生,什麼人也找不到自己,就

連閻王、小鬼也無可奈何。昔日有金碧峰禪師的公

案就告訴我們:只要人在定中,就能神遊太虛,與

法界同一心體,縱然大限到來,小鬼前來索命,卻

Page 1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找不到神識,拘也拘不得。所以,『無念』、『無

住』、『無為』,才能脫離生死的苦海,免予輪迴

的宿命。否則只要念頭一動,形相就出現了,於是

念念相續,就隨業流轉了。

  念佛即在念心,念我們這一念心達到清淨無

染,念念與佛相應,要『覺而不迷』、『正而不邪』、

『淨而不染』,念念是佛。以佛念代替一切的妄念。

若還有絲毫的雜念,就立刻以佛號取代。所以念佛

的功夫要綿密不斷,必須口不離佛,佛不離心,心

不離口,做到心口如一,內外相應為止。如此,全

體一念,一念全體,心佛不二,唯是一心而已。念

佛的功夫必須要達到這種境界,才能消除業障,進

而才能了脫生死。參禪的目的也是為了達到無住、

無念。若真能『一念不生,萬法無咎』,即與清淨

心相應。須知妄念一起,即落分別、執著,就有煩

惱。若無法藉著念佛、禪修的功夫將妄念打掉,使

萬念歸宗,歸於清淨的一念,那麼想要成道、往

生,免於生死輪迴的苦報,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Page 1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9

  佛說八萬法藏,參禪、持咒,或者是念佛、誦

經、禮拜等,這些都是方便法,其目的都在對治無

明、妄想,無非希望我們這一念心能夠安定下來,

不起妄動,不被富貴所拘、外緣所牽。任何順逆境

界現前,皆要保持這一念心的如如不動,不退不

轉,埋頭向前,而且還能念茲在茲的不忘眾生的疾

苦,要幫助他們能遠離苦難,使佛法能夠久住世

間。時時迴光返照,不敢放逸、懈怠,從朝至暮,

但能念念無住,日久功深,就能觀一切法空,不曾

有實。唯此一心,亙古亙今,這就是『覺』性。修

行念佛、參禪、誦經,或者禮懺等,就在修這一念

覺性不變,不是修一個佛,或要修出一個道出來。

須知佛性本具,不假外求;修行是撥雲見日,只是

除去障礙而已。悟道是要明白道在哪裡,所謂『不

起凡夫染汙心,即是無上菩提道』。「道」不要另

外去求,只要放下,歇處即是。可惜世人迷昧無

知,始終在見聞覺知上打轉,不知道要淨六根、離

六塵,從根本上著手。於是在日常生活一切點點滴

Page 1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滴的行為中產生了種種的分別計較。與人相處,爭

名奪利,是非人我不斷,心隨境轉,處處造作,所

以煩惱不止。縱然誦經、念佛,作一些佛事,仍

然著了機境。例如,誦經為『經』所轉,念佛又

著了『佛』相,以為誦經、念佛即有功德,在修大

福報,更能得諸佛菩薩的庇佑等等。這些都是著了

修行的功德相。須知,誦經、念佛,或者坐禪,都

是在修定。只要能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念念

無住,例如念佛時就好好念佛,一心專注,放下萬

緣,除了佛念以外,別無他念;誦經就專心誦經,

不要胡思亂想,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即說即了,

即做即了,保持這一念心『無所住』。若無所住,

則萬事通達,即能見自己本來風光。

  《維摩經》上說:『依無住本,立一切法』。

《金剛經》也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古德

所教導的一切無心、無住,與這些完全相應。因為

若有所『住』,既有黏著,如何變通?這就好比日

月、四季運行的道理一樣。若日月有所住,即無晝

Page 1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大道虛曠,無易無難,唯在息心 ���

夜更替之象;四季若有所住,即無歲月流轉之明。

唯其無住,所以才能流轉無窮。是故,住無所住,

所以才能轉凡成聖,才能于一切萬有中無作、無

為、無住,而起一切的妙用,得大解脫。

  能達此理,見此道,然後力行不倦,勇猛操持,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直下能夠明信此心,明見此

體,心若虛空,明如杲日,不分能、所,更不作限

量,透頂徹尾,直下徹證,能了達即心即佛,淨裸

裸,淨妙明通,全無依持,即能入無念、無心,體

歇的境界。此時就能打開自己無盡的寶藏,運出自

己本有的珍財。所以說,大道虛曠,無易也無難,

只要息卻妄緣,疑情淨盡,沒有了分別,就沒有了

彼我、愛憎、順逆、取捨、得失等煩惱的執著。

  故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息則萬緣休。若能

息萬緣,脫卻一切知見解礙,不拘泥於『淨、穢』

兩邊,使胸懷廓然空寂,便能超證無上真宗,而達

無為無作。那麼在日常生活一切作息動用之中,就

能萬事隨緣,腳踏實地地做人處事,而不生對待、

Page 1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得失,真正做一個自由自在無欲無依的『無心道

人』,到那時哪裡還有難易之分。所以祖師說:

『六根才動被雲遮,一念不生全體現』。

  人生各隨自己的緣分過日子,不必厭塵世的

喧囂而求片刻的寧靜,只要能於一切人事物『無

心』,不去計較,凡事不放在心上,一切隨順,則

雖處鬧市沸湯之中,仍然能怡然自得。若才有纖毫

的知見,即是煩惱,所謂『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

喧』,如何能夠做到呢?『心遠地自偏』。可見

得,心能不能得到安穩、自在安逸,關鍵不在於外

面的環境的好壞,而必須歸結於自己的這一念心老

不老實。若內心空寂虛靈,能斷外緣,則穿衣、吃

飯、睡覺都是佛法,都有無量的功德。若不然,雖

然誦著經、念著佛,不時的參禪、禮拜,若仍然執

著於彼我勝負的知見之中,名利心不息,那麼所作

的一切仍是禍事。所以古德勸人修學必須『不起纖

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因為道不在別處,

只要息心、放下便是。

Page 1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一、從三細六粗相談惑業苦 ���

二十一、從三細六粗相談惑業苦

  所謂的三細六粗相,皆因一念不覺而有,經

曰:『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仗境

為緣長六粗』。宇宙萬事萬物一切的相,皆是一念

妄動迷失了本性所產生的妄覺,而非真實。禪宗大

德說:『動念即乖,舉心即錯』。

  凡夫起心動念,念念都是妄想、分別、執著,

所以時時深陷於迷惘之中因而煩惱不斷不能自拔。

豈知,萬法寂滅相,本來不生不滅,無有一法可

得。只因無明妄動,為境所牽,故而起惑造業受報

於三界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惑業、煩惱之苦。

若能了知涅槃本來清淨寂然,本無有相、一塵不

染、一法也不立,又何來外塵境緣一切順逆、善惡

的境界相呢?境因心有,心因境生,心若不生,何

境之有?故一切境界相皆是虛妄不實。心、境本是

一體,非一非異,唯是一心而已。古德言:『心不

附物,物豈礙人』;是人自擾於紅塵,而非紅塵能

Page 1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夠擾人。

  『三細六粗相』即宇宙的森羅萬相。宇宙萬

事萬物一切的相,只因一念無明不覺而生。說有

次第,實無前後,起則同時。如佛所說『十二因

緣』,都以『無明』為緣起,或以『阿賴耶識』為

緣起。無第一因可尋,是環環相扣、輾轉相依、無

端亦無終。只因一念無明而生『業相、轉相、現

相』。此三種相如樹之根、葉,與花果,彼此互為

依存,故曰『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今略說此三細

相:

  一、無明業相:「業」是動態的意識活動,屬

於『思心所』。離念則不動,動則感果。故曰『果

不離因』。由於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本有的靈知,

所以起心動念有了思維的九界生死的苦果,所以有

動即苦。

  二、轉相即能見相,亦名轉識:真如智照本無

能、所,乃清淨寂滅之相。今一念心動,失彼精明

轉成妄見,故曰『依動故能見』,此見乃妄見,是

Page 1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一、從三細六粗相談惑業苦 ���

無明遮蔽了自性元明之體所生的妄知妄見。此屬阿

賴耶的見分。

  三、現相即境界相:境界相指的是精神與物質

的相。精神是屬意識的活動,乃無形之相;而物質

是有形的色相。宇宙的森羅萬象包括一切的自然現

象、物理現象,或者所有人事物的現相在內,統攝

一切的五蘊根塵、依正器界的現相。舉凡種種都是

吾人一念不覺而有『動、見、境』三相。

  若一念不生,則三細相頓空。能離念、離相則

無見;無見則心不動。心若如如不動,則無所不

覺。故一切境界相,看似相生、相滅,有次第之

分,實乃刹那一念,惟是一心作用而已,離見則無

相。

  《楞嚴》言『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無明),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業識),所既妄立,則生

妄能(即能見相),無同異中(業識妄所晦昧之

相),炙然成異』。此言明,自性明體本來清淨覺

照、無所不知。若心中認為了知這種靈知覺照,那

Page 1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即是妄,如頭上安頭,有了分別妄識。一旦有了妄

識,則對外塵境界即產生分別,是謂能見相。有了

分別、妄識,則對境就有了差別相,故而彼此相互

對立,各不相容,亦如楞嚴經所說:『知見立知是

無明本,知見無知斯即涅槃』。一念心本來清淨

明白,如鏡照物,一塵不染,照得清清楚楚,歷

歷在目,無所不照,亦無所不知。若心裏還有個

「知」,即如同鏡子染上了塵埃,反而不清淨了,

或如同本來有頭卻不知道,又安了一個頭,反而迷

失不覺。

  有了境界的緣故,復而產生另外的六種相,即

經文所說:『仗境為緣長六粗』。這六粗相即:智

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與業系

苦相。

  一、智相:是根塵相對時而生的分別智。分別

智並非智慧,猶如智度論中說的『心想智力』,為

虛妄的分別心。只因執著前所現的境界相以為實

有,不了唯心虛妄,故而分別順逆、善惡,有了愛

Page 1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一、從三細六粗相談惑業苦 ���

惡取捨的業行,以致造作貪瞋癡慢的業因。

  二、相續相:當覺心起了妄動,對外塵境緣則

念念相續,有了愛惡情仇、苦樂憂喜的分別相。前

智相是俱生的法執,而此相續相是分別的法執,均

屬『住、地』無明,微細的變易生死,為地上菩薩

所斷。

  三、執取相:有了前境愛惡、喜樂的分別境

緣,當然就生起一連串取捨的執著。取我所愛、所

喜,舍我所惡、所苦的。由於不了境界相的苦樂、

憂喜皆是虛妄不實,僅是一念不覺所生的妄覺,故

而愛著獵取,計我、我所,故曰『住持苦樂』,緣

念境界,依於相續,而起執著。

  四、計名字相:對外塵境緣有了虛妄分別的執

著,故而妄計分別、假立名字;由意識分別而起

貪瞋癡慢等煩惱業識。前執取相是「俱生」的「我

執」,此「計名字相」則是分別我執,亦即是見思

粗惑,分斷生死。為二乘人所斷。

  五、起業相:由於對前境的分別、執著,尋名

Page 1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執實,故而發起身口意而造善惡等業。所謂咎由自

取,皆因貪愛。故貪愛為欲界之本。若貪愛不起,

則無分別取捨,若無分別取捨即無業果。

  六、業系苦相:亦如十二因緣所說,「愛取

有」三支為生死的業因。因起惑造業才有生死輪迴

的煩惱。故一切業苦不出十二因緣;而十二因緣又

不出惑、業、苦三障。然一切惑業由無明而起。無

明乃吾人一念不覺而有,所謂:『無明、愛、取,

三煩惱,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

支同名一苦道』。雖佛初說十二因緣,但在義蘊上

卻有淺深的不同。

  此三細六粗相,乃五蘊十八界宇宙之森羅萬

相。然眾苦之因,則不外一念不覺,而惑於三細六

粗、惑業苦等染法,故而產生九界眾生不覺之差別

妄相耳。

Page 1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二、自性妙明本來圓成,放下便是 ��9

二十二、自性妙明本來圓成,放下便是

  禪宗機鋒玄語不可在語言、文字上作知解,也

不可在事務邊上知會,否則即著了語言、文字相,

或落在成敗、得失,相對的『兩邊』上,反而與道

相行漸遠了。「道」好比電光石火,刹那即逝,不

留絲毫的痕跡,若略露風規,才擬承當,早落二、

三,已非當初的第一念。須知,第一念乃清淨念,

若有二、三即是妄想、分別與執著,早與「道」徑

相悖離了。

  若要直捷,就必須退步反求諸己,所謂迴光返

照,歇卻狂心,放下自己的一切知見。因為清淨

心體本來寂然,無纖塵罣礙,所謂壁立萬仞,孤迥

迥、淨灑灑。若心裏還有個想法、看法、或有所作

為,那都是葛藤、閒事,無非煩惱業障而已。

  人人腳根下本來圓成,日用之中,赤裸裸,隨

緣現一切相,能發大機大用,能遍一切處,所謂無

幽不照、無時不用。可惜,世人背覺合塵,不了此

Page 1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心,強生枝節,不能相信,故而迷心外求,於是離

道日遠。是故祖師西來,唯『直指人心』而已。此

心即平常無事之心,無拘無束,自在解脫,可與天

地齊德,日月同明,無毫髮的知見可立。

  大道蕩然,契合無心無為無事,若立纖芥,有

了「能、所」,「彼、我」,就有隔礙,永不通

透,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是法身』。

須知一切萬有如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四聖六凡等

皆非外物,而是自性本心所生之法。若能明達此

理,則于一切時中,大方無外,何處不是自己放下

身心之處呢?所以古德才道:火中生蓮,煩惱即菩

提。

  世法與佛法若能了達,打成一片,那麼吃飯、

穿衣、睡覺即是大機大用,祖師行藏一棒一喝,作

百種千為,亦無非是機境,其用意莫不在破眾生的

分別、執著而已。修行若沒有個覺悟之處,那麼隨

緣遇境,就容易心隨境轉,因而沈淪在生死纏縛中

受盡苦報。若能常念無常,覺了大限隨時到來,一

Page 1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二、自性妙明本來圓成,放下便是 ���

息不來,永為後世。

  能以此生死為大事,向日用作息中隨時看取,

念念提起覺照,於食衣住行、語默動靜處,時時能

反觀覺照,直下有個悟處。深信此大事因緣,從無

始劫來,以致父母未生之前,本來圓明朗照。即便

今日在一切日用之中,又何曾有絲毫的虧欠?若能

透得無遺,明瞭此一事實的真相,則處處見真,無

一處不是自己,所謂『一塵才舉,大地全收』,遍

法界虛空界與自己無非是同一個法身。

  學道之人,須是鐵錚錚的漢子,要能遇境不為

所動,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一心向道。無論任何

境緣現前,立刻放下,提起覺照:凡所有相皆是虛

妄,莫管一切是非。若想體會『畢竟心』的落處,

就必須領略得古人所說的『一口吸盡西江水』的

本領才行。若心中才生異見,起了一絲疑惑,即沒

有了交涉,必須做到萬緣放下,以及其他一切的雜

知、雜見都令淨盡無餘,到無計較處,此時驀爾得

入,即可打開自己的寶庫,運出自己的家財。

Page 1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修行在於澄心淨慮,去縛解黏,抽釘拔楔。但

說得一丈,還不如行得一尺。見性悟理就在情念俱

拋,胸次廓然,離開一切虛妄之相。然而欲達此境

界,就必須了達諸法實相之理,徹底融通,務必達

到物我一體、生死不二、生佛平等為止。能契悟境

界,方能於日用之間語默動靜之中处處逢源。隨舉

一毫一塵,乃至一行一相,無不遍行三昧。根機既

脫,一出無心,才有纖微,當下截斷。所以古人參

玄之士,先悟妙心,始能行而無行、修而無修、證

而無證,做一個無修無為無證的無心道人。學道無

須向外馳求,只要迴光返照便了。如來密意不在他

處,只在自己四周身邊,舉步抬手之處。有詩曰: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過桃

花下,春在枝頭已十分』。世人愚昧無知,不知古

人隔江招扇、豎指吹毛,聞擊竹聲等皆是投機契證

之處。

  佛法豈有其他玄妙,只要絕伎倆,放下一切的

知見,當下承擔,即是安樂修證之地。誠如老子所

Page 1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二、自性妙明本來圓成,放下便是 ���

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

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祖師開示世人:透脫要旨唯在『歇心』。若一

起知見,即與道不相交涉。必須直下歇處到無心之

地,虛閑寂靜。雖然外塵境界萬變千轉,若能了知

凡所有相無非緣起性空,了不可得,只因真如不守

自性而起無邊的知見,遂有三界二十五有。然者,

凡所有相的生起,非外非中,只是無明妄動而有。

實者是『相有體空』的現象,是畢竟空,無所有的

情形。若能了然悟此真諦,自然就能騰騰任運,照

應無方。那麼,在日常生活一切作息動用之中,可

行一切法,但無分別、執著,沒有愛憎、彼我、得

失、去來的煩惱。心中坦蕩,不留纖毫罣礙,洞然

虛靈,絕思絕議,非語言文字思維所能及。

  若真能直契本源,泯然無際,虛空萬有只在自

己一念之中。倘若還有『能、所』即生『對待』,

便墮入塵緣之中,於是吉凶、禍福、是非、人我、

成敗、得失相繼而有,生起無邊的煩惱。是故,古

Page 1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德勸人要直下歇去、休去,所謂『狂心不歇,歇

即菩提』。吾人隨緣遇境,若能直下承擔,即能面

賭一切現成,渾然圓成,初祖不曾來,自己也無所

得。

  佛祖開示直指,莫不令一切含靈的眾生都能了

悟佛性乃自己本具清淨明妙的真心,不容有絲毫的

塵勞、妄想在內。換句話說,與人相處,若還有計

較、分別,甚至還有個人的意見,這些都是『我

執』、『法執』作祟,故而引發一切的煩惱。我們

觸目遇緣,若能隨時反觀覺照,時常提醒自己,不

要隨境生心,為境所轉。應該了知外塵境界相的善

惡、順逆都是緣起空性,生滅無常,所謂緣起緣

滅、緣聚緣散,刹那不住的一種現象而已,故而皆

是虛妄之相。這些現象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不可

認真。若能明此心性,則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即能

不為境界相的千變萬化所迷惑。因為了知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無非一念無明妄動而有。如果一念覺

了,能達此本,則一切的作用無不透徹,皆能隨緣

Page 1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二、自性妙明本來圓成,放下便是 ���

而作,不生分別、執著。那麼,於一切境緣現前

都無所礙,否則心中仍有強烈的分別知見,心中

不平,分彼、分我,貪愛、瞋恚、嫉妒不絕於念,

則煩惱不斷。吾人若能深具信根,信此不從他得。

而於日用之中,行住坐臥能凝神寂照,淨裸裸,無

間無斷,自然諸見不生,契此正體本來不生不滅、

非有非無、亦無實無虛,遠離一切的名相。因為自

性本來清淨無染,外塵境界相都是無明妄動所產生

的妄覺,皆因心而有。經云:『境因心有,心因境

生』。心與境彼此互為因緣。既然是因緣生法,則

緣起性空,刹那變化,沒有定相,何來是真?所以

都是假相。如果能明瞭此一現象,即證本來風光,

見自性本來面目。

  古德之所以揚眉瞬目、拈槌豎拂、行仗行喝,

一切的微言妙句,使用百千之法,無非善巧方便藉

以令人從根本處明白此理,而得解脫。不要迷心外

求,妄生分別、執著於事物的表像。一旦了達此一

念心性本來無染、清淨寂滅,只是隨緣的不同而現

Page 1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千差萬別之相而已;然緣起無性,刹那變化,了不

可得,故不能妄生分別、執著,以徒生煩惱。隨緣

遇境時,既知境界相是幻、是假,只是暫時存在的

妄相而已,就必須以不變應萬變。而此妄相非別,

而是吾人自己宿世業力所感得的因果報應相;換句

話說,眼前境界相的善惡、美醜等因果報應,都是

自己自作自受的結果,所謂『種善因得善果,造惡

因受惡報』,並非旁人或外力強加諸在我們的身

上。既然是自作自受,就要甘心受,情願還,如何

還能生起貪愛、抱怨的分別與執著呢?

  對眼前的境界相,若妄生分別、執著,取好、

捨壞,則又再繼續不斷地造業。如此,『惑業苦』

迴圈不已,何時能了?豈不哀哉!故而祖師大德要

人不執著、不分別,於一切相現前時,要離一切

相,也就是在任何境緣中,無論順逆、善惡都要欣

然接受,要勇於面對,更要認真盡力地去處理。處

理過後,就立刻放下,不要再去計較他的成敗、得

失、榮辱的結果。必須于一切事無心,沒有計較、

Page 1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二、自性妙明本來圓成,放下便是 ���

分別的念頭;於一切心無事,心中隨時保持清淨無

染,不為外塵所動,為境所牽。心中無事,那麼在

日常生活一切動用之中,便能自在無礙,快樂逍

遙,無憂無慮。道理明白了,於一切人事物中,就

能不分別、不執著,不生絲毫主觀的意念。凡事都

能隨順,以平常心看待。縱然如此,古德說至少還

要以二、三十年的時間好好地履踐,保持這一念心

能夠截斷葛藤,不為境界所動,為凡情所絆。必須

閑機破境,倏然無心,當下看破、放下,所謂『狂

心不歇,歇即菩提』。

  佛所說八萬法藏,就在破除吾人分別、執著而

已。以念佛人而言,就必須念念不離於佛,所謂口

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是佛,離心無佛,如此一

念全體,全體一念,日久歲深,即達心佛一如,凡

情淨盡。若一念清淨,當下便是佛。古人道:『即

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時,無了時』。要做就馬

上去做,不要推三阻四,找許多藉口。許多人都知

道學佛很好,能幫助人斷煩惱、得自在安樂。但

Page 2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真的講到修學,卻推三阻四,不是沒有時間,就是

因緣還沒有成熟,或說俗事牽纏要為生活打拼等等

理由,就是不能下定決心,猶豫不決,寧可與人插

科打諢,就是無暇學佛,推託必須等到退休以後再

說。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拖再拖,蹉跎歲

月,最後無常到來,一命嗚呼。

  這一生雖遇佛法,卻又失之交臂,平白失去了

脫生死的大好因緣。因此來世又必須在這六道輪迴

中永劫沉淪,受無盡的生死苦惱,實在令人扼腕,

歎息!古德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說: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這句話真

是令人振聾發聵,吾人必須三思。

Page 2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三、佛說一切法的體相用 ��9

二十三、佛說一切法的體相用

  佛法奧藏、秘髓,無人能解,唯證方知。而法

者,指的是世出世間法的總體。經曰:『心、佛、

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佛的差別只在當下這一

念心的迷與悟而已。所謂:『前念迷即眾生;後念

悟即佛』。眾生沉迷六道,受無量的苦報,所迷

的是這一念心;而佛徹證菩提極果,永享『常樂我

淨』涅槃的法樂,所悟的也是這一念心。所以,心

是一致的,沒有分別。「賢首」宗解釋為『如來

藏』心;「唯識」宗說是『雜染識』心;馬鳴菩薩

在《大乘起信論》裏,則詮釋為『真如心』,『生

滅心』;各自立義不同,雖各有說詞,實者為一,

皆是隨機而說而已。

  眾生心與佛心皆是一心,只是隨「染、淨」不

同之緣,而有「真、妄」的分別。佛心真誠不二,

清淨無染,故稱為「真」心;而凡夫眾生用的是虛

妄之心,常隨境轉,生出無盡的煩惱,故稱之為

Page 2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妄」心。然真妄不二,唯是一心,只有迷、悟不

同而已。世間法是隨著眾生雜染之心而有四相:

『生、住、異、滅』的變遷,故有生滅的現象。宇

宙一切的森羅萬象,外塵的境緣都是以心為攝導,

所謂一切為心造;境因心生,離心無境,攝境從

心。

  「天臺」家說:『一念俱足十法界』。凡夫一

念妄動,無明不覺,不知道這一切相皆是四大五蘊

假合而成,只是緣聚緣散的一種假相,故而執著

以為實有,拼命追逐,所以造業受報,有了六凡

法界。若能一念觀『空』,『從假入空』,知一

切法都是因緣生法,只是緣起性空的假相,當體

即空,了不可得,即入了二乘人的法界。若一念

觀『假』,能『從空入假』,明瞭『空而不空,

有而非有』,這空有不礙,一切相無非是『相有體

空』,『事有理無』,因緣生法的假相而已,當下

就得自在解脫,即能照見五蘊皆空,入大乘菩薩不

思議解脫境界。這時就不會執著於世間所有一切的

Page 2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三、佛說一切法的體相用 �8�

相,於一切法無縛,也無脫,出入兩邊而不著兩

邊,可以自在無礙,垂形在六道之間,遊戲人間,

教化有情,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

  若能一念觀『中』,知諸法空相,所謂:『法

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能夠徹悟萬法『唯心

所現,唯識所變』,能明了攝相歸性,即能契入佛

的法界。經曰:『諸佛解脫,當于眾生心中求』。

從性體上來說,心真如相,一塵不染,一法不立,

本來清淨寂滅,離過絕非,哪有凡、聖、生、佛之

別,與垢、淨、生、滅之分?一切相的分別如善

惡、福禍、吉凶、貴賤等等,這些都是唯心妄動,

隨著染緣,依真起妄,所產生的種種虛妄生滅之

相;而這些生滅虛妄之相,都是因緣生法,是吾人

業力所召感的果報。既然是因緣生法,即是緣生幻

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而一切法的體相用,即真如心,與生滅心。

「體」是真如不變的體,是真心;而「相用」是從

體所起的相用,是業因果報的現象,是屬生滅心。

Page 2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故真心、生滅心實是一體之兩面,非一非二,即一

即二,只是隨緣而有差別;雖有差別,但體仍然不

變。佛說一切法唯心,皆有體、相、用之義。心之

「體」是真如本性,亦稱『佛性』。佛性,清淨平

等,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不垢、不淨,不來也不

去,是遍法界虛空界,無所不在。心之「相」是稱

性功德,也就是自性本具一切的智慧、德能、神

通與道力;而心之「用」,則應用無方,能隨緣

化現,教化一切有緣,所謂『隨眾生心,應所知

量』。教下所謂:『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

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由是可知,迷、悟,

染、淨,只在一念之間。凡夫世人舉心動念,塵勞

先起,總是不離貪瞋癡慢,是非人我的事;而如來

按指,舉手投足,皆是海印放光,與自性相應,故

而有無量恒沙的功德。

  我輩學人須知,學佛的目的就在闊大自己的

心量,讓此心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破

『人、法』兩執,了斷生死煩惱,得自在解脫,其

Page 2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三、佛說一切法的體相用 �8�

「體」自大無邊。「天臺」所說:『百界千如,

三千性相』,均不外『色、心』二法。而色法質礙

不融,主要是以心法為主導,皆依妄念而有差別。

但妄念無體,體即真如,清淨無染,真妄同源,猶

如水波不二,性自平等,無有增減,故說「體」

大。眾生心中本來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即『如來

藏』義。在「因」稱之為『如來藏』,亦即佛性;

在「果」名為『法身真如』。說明如來含藏,大功

德聚,萬德莊嚴具足一切的智慧德能、神通與道

力;且如來藏可隨緣生一切萬法,故說「相」大。

眾生心隨著外塵境緣的染、淨而有善、惡等業用,

而本性仍然湛然寂淨、清淨平等。換句話說,隨著

淨緣,而生四聖法界,顯無量的自性功德,為世間

的無漏法;若隨著染緣,則造作沉淪,墮在六凡法

界中有恆沙的煩惱,成為世間有漏的因果。染法與

性德悖離,終日沉迷在世間的五欲六塵之中,起惑

造業,故而生死輪轉不息,煩惱不止,不能起自性

的功德妙用。若能一念覺悟,返璞歸真,則眾生心

Page 2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即起善用,能斷惡修善,持戒布施,作一切佛事。

初時雖行一切的世間的善法,但末了終能成就出世

間的大果,故說「用」大。

  然經曰:『闡提不斷善,諸佛不斷惡』,因為

自性清淨心中,本來無染,湛然寂淨,不生不滅,

何來善惡之說?!善惡皆在吾人一念自性迷悟之中

而已。一念心善,則起心動念,念念都是為了迷苦

的眾生能離苦得樂,所謂:『不忍眾生苦,不忍聖

教衰』,故而竭盡所能,發大願心,為佛法久住世

間盡一分心力。若一念心惡,起了邪思邪念,沉迷

在五欲六塵之中,則身口就隨之造作,故而淪墮五

趣受無間的苦報。然而,善惡的迷思,就在吾人現

前當下一念而已。善惡的本質皆是真如,斷惡即等

於斷真如,故惡不可斷,只須轉念即可;須知善含

於惡,惡寓於善,善惡同體,只在一心。

  自心之「體相用」三大,為諸佛菩薩修德所證

之『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此一念心

覺悟,能觀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了中道實相

Page 2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三、佛說一切法的體相用 �8�

之理,則當下這一念心即清淨無念,能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即『法身德』。此心能明瞭諸法空相,

知一切法無自性,緣起性空,即『般若德』。此心

若能了悟『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相,而不著於

『空』,因為「業」相本空,本來無縛,又何求解

脫之法?當下自在無礙,即『解脫德』。眾生迷於

此心,不知此心含靈本具三大,故而往返六道,受

無盡生死煩惱之苦;菩薩悟之,能轉三業為三德,

游于四方,教化有緣,上求下化,直至如來果地。

自性一念的體相用皆隨緣而有不同;凡聖的升墮,

其果報雖有天壤之別,只在吾人當下一念之迷悟而

已,故經曰:『佛種從緣生』;善、惡、升、沉一

切法的差別相,總在遇『緣』的不同,然相用雖有

不同,其體仍然不變。

Page 2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二十四、如何圓解佛法是不二之法

  佛在滅度之時教誡大眾要『以戒為師』。由此

可知,戒是萬法之本。經曰:』因戒生定,因定開

慧』。可見得,佛所說一切法都是以戒為前方便;

離開了戒,即不是佛法。修學大乘要看智慧。果

然,根塵接觸時,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保持這一

念心清淨;無論在順逆,或善惡的境緣上都能不為

外境所遷,就可以于一切眾生中行『四攝法』中的

「同事」攝。

  如果,我們見色聞聲還會起煩惱,在順境當中

還有貪愛,或在逆境現前時仍然會生瞋恚,甚至還

有嫉妒與障礙心,像這樣心隨境轉、遇境生心,而

不能夠定下來時,最好還是先學小乘法,多持戒,

磨練自己能遠離這些染緣,以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等到功夫純熟了,有了長進,經得起外在環境的考

驗,而能無動於衷時,才能行大乘六度、四攝法中

的「同事」攝。否則,度人不成,反召墮;也就

Page 2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四、如何圓解佛法是不二之法 �8�

是,有心度人,反而被人度跑了。所以,持戒對於

初學者來說,相當重要。佛法說:戒是無上菩提

本。若不先學小乘而學大乘者無有是處。

  佛教傳到中國,以大乘佛法為主,似乎忽略了

小乘佛教,不重持戒。其實不然,修學大乘仍然

是以小乘為基礎;沒有小乘的基礎何來大乘濟世利

人、自行化他的功德!佛法是『不二』之法:大、

小乘不二,何來的差別!只不過,佛法傳到中國之

前,中國早已孕育儒、道的思想;而儒道的思想足

以媲美小乘的教義,因而取代了小乘佛教,以三綱

五常、五倫十義、四維八德作為立身處世、作人的

基礎。故而中國的佛教是以發揚大乘為宗旨。無論

修習哪一個法門,都必須要專精,所謂『一門深

入,長時熏修』才行。如果修學佛道不能精進,以

悠悠忽忽的心來學習,三天打魚,五天曬網,或者

一曝十寒,怎麼能夠成就!?所以修學貴在專精;

精進才是成就世出世間一切法的不二法門。

  何謂「精」?精是純而不雜,能一門深入,直

Page 2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到自己所修學的一門能做到「信心不逆」的境界;

也就是,能不為其他法門所動搖為止。古德的要求

是必須得到『根本智』為標準。這時才有能力廣學

多門,如此才不至於雜進、亂進,以免屆時仍然

是一事無成,一無所獲,所謂:『門門通,門門

鬆』。「進」是進而不退。進而不退必須以「精」

作為基礎;有了基礎才能往下紮根,根紮得越深,

則越堅固,當向上成長時,才會越茁壯、越茂盛。

  佛法講『精進』,什麼才是真正的精進?當我

們在行六度萬行菩薩道時,必須要『離念離相』;

也就是,於一切法無染,能做到離一切相修一切

善,達到『三輪體空』,如此才能與清淨、平等、

覺相應,這才是真正的精進。所謂『真心離念』,

這時才能契入『實相』的境界,見到自性的真如本

性。所以說,菩薩的善根唯一精進而已。《般若

經》上說:『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如來的清淨法

身』。真的能夠離念、離相,心就真正的超越兩邊

而清淨無染、一塵不立。如此就是如來的清淨法

Page 2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四、如何圓解佛法是不二之法 �89

身;若違背了清淨、平等、覺,則所作所為所行即

不精進。

  世間的真理是遍融法界,無處不在,所以隨拈

一法,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無一法不是佛法。

古大德說:『儒佛道同』,亦即是世間的理,也如

出一轍,皆是稱性,所以都遍融法界、虛空界。所

不同的是,儒家不以『出世』為宗旨,只講『入

世』;換句話說,儒家是以「人本」為思想,而崇

尚「仁愛」,講求做人處世的道理,要世人善盡為

人的本分,教人如何講信修睦,以五倫、十義、三

綱五常作為修身養性的根本,進而發揮人性倫常的

本質。佛法雖然以了生脫死為目的,但仍然是以

世間法為基礎,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

法』。所以說,出世間法即是世間法;世間法即是

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是不二之法。

  儒佛道同,它們所闡揚的人倫道理是相同的,

只是在目的上有所差別而已。比方說,佛法講三乘

法或五乘法,那只是如來的方便之說,目的是為了

Page 2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與因緣故而應機說法。一般來

說,儒家所闡揚的是『人本主義』為中心的思想,

即佛法所說的『人乘』法。而人乘法只是因時節因

緣的不同,為了契合眾生的根性,故而所說的方便

之法而已,而非實法。

  比方說,儒家講「五常」:仁、義、禮、智、

信,這是儒家的中心思想。而相對地與佛法來作比

較:「五常」亦如佛家所說的「五戒」:不殺、不

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

  不殺,即是愛護一切的眾生,不使眾生受到傷

害,就連惱害眾生讓他們生煩惱都不可以,若讓眾

生心生煩惱即不慈悲。佛法講求的是廣結善緣、仁

民愛物,不與眾生結怨,這即是「仁」愛的表現。

  不盜,是不偷盜。盜戒的戒相非常微細,所謂

「盜」者,是「不於取」,也就是不取不義之財。

因為萬物皆有其主,未經人同意,不能擅自取用占

為己用。或有心、或無意地想占人便宜、貪人的好

處,這些都是屬於偷盜的行為。可見得「不盜」即

Page 2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四、如何圓解佛法是不二之法 �9�

是儒家所說的「義」。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行事

光明磊落,不偷雞摸狗,幹一些雞鳴狗盜、污穢不

淨的事。

  不淫,即是「禮」。不淫指的是「不邪淫」,

不違亂人倫、壞亂法紀,做出傷害倫常、有損道德

的事,這即合乎儒家的「禮」節;能謹守紀律、不

逾距,合乎節度,即是禮。

  不妄語,即是不欺人。不用不實的語言來

欺騙世人。換句話說,待人接物必須以誠,要

真誠不二,欺人即是自欺。若言而無信,隨便

答應人家,說話不算話,信口開河,最後信用

破產,落得眾叛親離,無人理會,這即是儒家

所說的『人無信不立』。曾子說:『吾日三

省吾身,為人謀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

傳不不習乎』。故知,做人處事講求的就是

「忠信」。待人處世必須真誠、講信用,信守道

義,否則如何立身處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而立

於天地之間呢!所以,不妄語即是「信」。不飲

Page 2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酒,即是「智」。佛家教人不飲酒,飲酒是屬於

「遮」戒,而非「性」戒。

  所謂遮戒,是防微杜漸,防範、杜絕的意思。

俗話說『酒能亂性』。飲酒若不能節制,往往三杯

下肚,就迷亂了心智,即會做出不明智的事來,最

後遺憾終生。飲酒想要節制、適可而止,若非有堅

定的意志、毅力與決心是很難做到的。有時在某種

氣氛之下,為了不掃眾人的興致,往往身不由己,

故而貪杯誤事,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所以,不飲

酒是「智」。能時常保持清醒的頭腦,才不會誤己

誤人。

  故佛法所說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是不謀而合

的。由此可知,世間的理是同出一轍,沒有兩樣。

差別只在於語言表達的方式上略有不同而已,這只

是隨順眾生不同的知見與習氣,只因當時的因緣不

同而有不同的說法而已。總之,凡是理就必須順乎

人情,合于義理倫常之道,並能觀機逗教、應機說

法,才會為人所接受。

Page 2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四、如何圓解佛法是不二之法 �9�

  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

變』。既然是『心現識變』就不可能達到究竟圓

滿,總是有所缺陷。我們必須明白,世間的事沒

有十全十美,總是美中不足,有所缺陷。古人說: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就是因為世間的事有些缺陷,方能襯托出美好圓滿

的一面,令人感到彌足珍貴。猶如四季春夏秋冬的

運行,若無秋冬嚴寒的肅殺之氣,何有來年萬物春

生夏長之榮呢!所以有些缺陷在某些方面來說就是

一種美的表現。其實美醜就在自己一念之間而已。

  如來示現在十法界之中也有善惡、美醜的一

面,但無論佛所示現的是善惡、或是美醜都有深刻

的義涵。即使如來示現逆行,其目的也是在教導世

人能斷惡修善,明瞭『種善因得善報,造惡因受惡

遣』,這種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絲毫不爽。所

以,佛菩薩示現逆行依舊是行圓滿莊嚴的菩薩道。

  因此,一樁事情的圓滿與缺陷,必須從各個不

同的角度,如正反、順逆、善惡等多方面來觀察判

Page 2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斷,才能正確地體會它真實的意義。否則往往會以

偏概全,失之偏頗,不慎曲解了圓滿的本意。佛在

世時,有六群比丘出現,常常破壞佛制,做出違反

如來法教的事,佛因此而制定戒律,來規範修學行

者身語意的行為。若無當時六群比丘的造作,何來

日後佛所制定戒律的因緣?所以,六群比丘也是大

權示現,來幫住釋迦牟尼佛藉以教化眾生故而慈悲

示現。

  佛在《觀無量佛經》中舉提婆達多為例,他

也是大權示現的。提婆達多示現造五逆罪,故身

墮阿鼻地獄,但佛在《提婆達多》經上說:提婆

達多雖墮地獄,但他卻置身如在忉利天享受大福

報。為什麼,他身墮地獄而不受極苦,反而享受天

樂,這又是什麼道理?這即是佛菩薩逆行的示現。

  如果沒有逆行如何能襯托出如來的正法?提婆

達多造五逆罪,故而墮阿鼻地獄,這是幫助眾生瞭

解造五逆罪是極重的果報,藉以警惕世人千萬要覺

悟,不能造作。因此,他也建立了無量的功德,幫

Page 2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四、如何圓解佛法是不二之法 �9�

助佛教化世人明白造重罪墮地獄的道理,這是一種

大權示現,所以是無邊億的莊嚴,沒有缺陷,仍然

是大圓滿。

  讀經研教,必須深解意趣,才不會誤解如來真

實義;換句話說,必須放大心量進而才能圓解經

義,才不會生起疑惑,處處掣肘,發生障礙。

Page 2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二十五、佛法是圓融無礙、一多不二

  佛法者離言說、文字、連心都不可緣。故真正

的「道」,是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也不是可

以思維、或想像的,所以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凡是能說出來的、寫下來的,或能夠想像得到

的,那都不是「道」。故而,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

四十九年,他老人家說:我未曾說過一字,有誰說

我說法,即是謗佛。

  那麼,什麼才是佛法?什麼才是道?道也者,

即諸法實相。簡單的說,即是宇宙事實的真相。而

佛法所講的就是整個人生宇宙事實的真相。佛陀用

了四十九年的時間為我們說明了這樁事實。那麼,

真相是什麼?事實的真相就是一切法都是『緣起性

空,性空緣起』的現象。

  宇宙所有的現象,無非都是緣聚、緣散,暫時

存在的一種現象而已。所謂緣聚則有,緣散則滅。

然而,聚散無常,一切現象都是刹那變化,猶如白

Page 2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五、佛法是圓融無礙、一多不二 �9�

雲蒼狗般瞬息萬變,了不可得,哪裡是真實不虛的

呢?!這一切現象,本來都是幻妄不實的,只是吾

人現前這一念心迷失了本性,故而起了妄動所產生

的妄覺而已。不幸的是,吾人認假為真,以為是

「實有」,所以竭盡全力想要得到它,於是無所不

用其極,拼命造作,但是到頭來仍然兩手空空,什

麼也帶不走,還是一場空,卻落得一生的惆悵、滿

身的罪業,死後還要遭受果報。

  佛是大覺,能徹悟諸法的實相,知道一切法本

來清淨寂滅,正如心經所說的不增、不減、不垢、

不淨、不生、也不滅,是諸法空相,無一法可立。

既然,一切法清淨寂滅,何有言說、文字?又如何

可以思維想像呢?!若有言說即非實義。所以,佛

他老人家,說法四十九年,卻說無有一法可說。故

佛所說法,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所說的一切

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亦即是說,佛所說

法,一法中含攝一切法,法法圓融無礙。舉戒定慧

為例,『戒定慧』是即一即三、即三即一。講六度

Page 2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波羅蜜,布施即含攝其他五度,而每一度也都含攝

其他五度,彼此圓融互攝,密不可分。

  佛四十九年所說法,無非教人看破、放下而

已。『看破』是認清『諸法空相』,一切法都是緣

起空性而已,所以一切都要放下,不要再去計較,

以免增加無謂的煩惱。『放下』是擱置心中的妄

想、分別、與執著。當一切「情」執,都能看破而

一塵不染時,心就能逐漸的沈殿而寂然清淨,入

「實相」真諦。放下一切虛幻之相即是「捨」。故

捨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

  我們於一切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作息當中,為

了要放下心中一切的雜染,使我們的心能遠離妄

想、分別與執著,故而要修習其他五度,或所有的

法門,其宗旨就是為了要達到『離念離相』、『三

輪體空』為目的。所以其他五度、一切的法門都

是方便之法,無非在幫助我們能夠看破、放下,

「捨」盡一切而已!故布施即佛所說的一切法,一

即一切。

Page 2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五、佛法是圓融無礙、一多不二 �99

  若講持戒,持戒亦含攝其他五度,無一法不是

持戒。持戒的目的在於對治毀犯,防止惡業,亦是

防非止過的意思。惡業中又以『貪瞋癡』三毒為根

本煩惱。而持戒的目的就在戒除貪瞋癡。若要防止

貪心不起,就要懂得布施,才不會增長貪愛。防止

瞋心,就要有忍辱心,能夠逆來順受。若不想愚癡

造作以至受報在生死苦海之中,就要學般若的智

慧,深切地明白三世因果以及緣生的道理。而這些

德性的成就無非是靠精進,要努力不懈的修行才能

成功,並需以禪定作為樞紐。所以一度攝六度,六

度攝萬行。無有一法不含攝其他一切的行門。這即

是《華嚴》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一多不二,法法圓融。

Page 2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0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現成佛,為眾生

講經說法,旨在幫助迷苦的世人能夠破迷開悟、了

脫生死的煩惱,最後都能出離苦海得自在解脫的法

樂。佛法傳到中國後,與儒道融合而成為中國文化

的中流砥柱。幾千年來歷久而不衰,可是到了晚近

的幾百年間,佛法逐漸末落凋零,世人都不注重佛

法的教學,學佛只成了表面文章。

  學佛人不研經讀教、也不聽經聞法,所以大多

數人根本不知道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是一種教

學,而且還是一種至高無上出世間的大法。許多人

信佛的只是一昧地求佛拜菩薩以增福添壽、常保健

康平安、或求升官發財為目的;把佛菩薩當成了神

明來祭拜供養,求其加持庇佑,或視為偶像來追求

膜拜,都成了心外求法,根本忘卻了佛法的本質,

以及其所說的教理:一切法『緣起性空』,一切相

都是『因果報應』。人世間的一切現象無非都是自

Page 2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0�

作自受、因果報應的現象;換句話說,種善因得善

報,造惡因受惡報,所謂「善惡果報、如影隨形、

絲毫不爽」。世人若不明白這個道理,佛菩薩神通

再廣大也愛莫能助。

  佛說法善巧方便都是應機說法,契理契機。然

眾生根性魯鈍、業障深重、耐心不足。雖然佛的法

教至高無上又如此善巧,若一再地重複叮嚀、諄諄

地教誨也會讓人厭煩不耐、無心去聽、甚至產生排

斥。故而祖師大德以善巧方便將佛法的教學融入在

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當中;使我們在日常生活起居

動用之中,眼見色耳聞聲接觸外塵的境緣時都能讓

我們自然地提起覺照而不生厭煩,以達其教學的作

用,才不致於使業力的凡夫心隨境轉而隨風披靡。

  祖師菩薩將佛法教學融入在各項的藝術之中,

諸如在經典、繪畫、雕刻、佛像、音樂、以及建築之

中。如果我們用心觀察即可從中看到許多佛法教學

的影子,而這種教學在佛門一般修法的儀軌或供養

具當中俯拾皆是,更是多得不勝枚舉;只可惜世人

Page 2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無知、又不知進取,不瞭解其教育的義含,大都著

相修行,辜負了佛法教學藝術化的妙意。譬如說,

供養佛像或拜佛,以及佛門中的標幟如蓮花、法

輪,或是一些供養具等等,這些都含藏著深刻的意

義在內。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的人包括佛教徒在內,

知道的卻是微乎其微。所以佛教至今沒落不興,淪

為迷信的宗教,而為人所詬病。想要振興佛教,唯

有從聽經聞教開始。明白了教理才能破疑生信,幫

助世人斷惡修善,了脫生死的煩惱,至少現前即能

夠得自在安逸,心無罣礙、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以下略為介紹在佛門常見的供養具,以及其他

一些有關事物中其表法的意義,也好讓大家明白,

以便日後接觸到時能夠提起覺照,不致於著相修

行,成了心外求法的外道。在許多佛門供養具當中

諸如鮮花、水果、或者是供水、點香都有它們特殊

的意義存在。學佛的行者對此必須清楚明白,否則

做而不明其理即是盲修瞎練,落人笑柄,對自己修

學也會成為一大障礙。

Page 2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0�

  許多的佛教徒對於供花一事,到底能不能供養

假花,還是一定得以真花來供養才算恭敬。對此一

直不能釋除心中的疑慮,故而感到不安。供花的意

義不僅是莊嚴道場,其實質的目的在於提醒大眾要

修因證果,所謂『因地法行』。花代表『因行』,

即六度波羅蜜;修好的因才有好的結果。所以供花

的意義就是提醒我們世人要修善因:種善因得善

果、造惡因得惡報,看到花就不忘修因。所以供花

象徵的意義遠大於表面的裝嚴。如果明白表法的意

義就不會執著供花時要用鮮花或者假花。供養佛菩

薩最重要的是在於自己的,这一念心真不真誠,而

不在於表相,凡是只要方便隨緣即可。若在不方便

的情形之下,也不必勉強自己,因為勉強即是攀

緣,攀緣就會衍生煩惱;但是在可能的情形下若不

盡力顯得也不恭敬、不真誠,故而能做時就儘量做

不可有絲毫的怠慢。有許多人修法很強調形式,卻

不知道為何要如此做,那就是『執事而昧理』,失

去它真實的意義,最後修了半天還是本末倒置、不

Page 2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得要領。佛法講求的是『心』法,這一念心真誠、

明理才能依法奉行,進而才能與佛感應道交。

  瞭解供花的意義,我們就應該明白,不僅僅看

到佛案上所供養的花意含著要我們能修善因,還要

舉一反三能引申它的意義。即使看到有人穿花衣

服、打著花陽傘、或背著花皮包都意涵著要提醒自

己能修善業。走在路上看到路邊的野花也不忘告訴

自己要行善布施,多積功累德,那才是真正的供花

的意思。

  講到花,我們也觀察到佛菩薩的像,不是站在

蓮花上即是坐在蓮花上。於是把蓮花與佛菩薩想成

了一體,無法分開。卻不知道它代表了什麼樣的意

義,以為佛菩薩喜歡蓮花,離不開蓮花。那就誤解

了蓮花表法的意義。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故稱君子

之花。它的根生長在污泥之中,表的是六道眾生;

它的莖長在水中代表「四聖」法界;而它的花卻開在

水面之上,象徵著離開了染淨、不著兩邊,出離了十

法界,入了清淨無染的一真法界。故蓮花代表清淨

Page 2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0�

的體,也就是我們真如自性的本體。宇宙的森羅萬

象都是由自性所生,離開了自性則無有一法可得。

此外,蓮花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

  一、為蓮故花:蓮是果,而花是因。有果必定

有花。佛示現說種種法無非是『以實施權』。為

了能讓迷苦顛倒的眾生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但

又恐眾生根性魯鈍、業障深重,不能明白一乘佛法

的道理,故佛應機說法,說了大小、權實、偏圓、

頓漸等一切法。佛說種種道,無非都是佛的方便說

法,其實希望眾生都能成佛,《法華經》曰:『唯

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即是以

實施權。

  二、花開蓮現:用於比喻『開權顯實』。佛說

法是觀機逗教,隨順眾生根性而說,故而有深淺、

次第、權實之說,這些都是為了便於世人易於瞭解

諸法實相的道理。所以佛法以花開蓮現來比喻『開

權顯實』。

  三、花落蓮成:是比喻『廢權立實』。權是方

Page 2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便、不實;實是究竟、真實。蓮花的特色是花開結

藕,花落果熟,藉以象徵眾生悟入佛所說的實相真

諦之後,則所用的方法即不可再加以執著。因為一

切方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達到了,所用的

手段就要棄而不用。佛法也是一樣,佛法是用來對

治眾生習氣與毛病的藥方;若眾生的病根已經愈

治,佛法的這帖藥也要放棄。所以佛法也是因緣生

法,一種方法與手段而已,不可執著。故經曰: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由此可知,蓮花表因果同時。因即是果,果即是

因;即因即果,因果不二。無方便即不能悟入實相

真理,故『離權無實』,所以說『權外無實、實外

無權、權實不二』,這「不二」之法稱之為佛法。

  修行是重實質而不在於表相的形式;形式是作

給人看的。而實質的作用是要我們能修善布施、修

因證果。並不是佛菩薩希罕我們的供養,有了供

養、才會保佑我們,那麼就完全錯解如來真實義、

成為心外求法、捨本逐末。可惜的是許許多多的佛

Page 2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0�

教徒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以為供花就一定要用鮮花

才算恭敬供養,否則就不如法。他們不明白真正的

供養不在於外在的形式,而是著重於內在的修養。

  一切供養以法供養為第一;也就是說,要依法

修行,確實按照如來的法教去行。

  普賢十願裡說供養如來。何謂「如來」?如來

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若能保持現前的這一念心

清淨無染、而能遠離貪瞋癡慢,從迷邪染中能夠回

頭,然後皈依於自性的覺正淨,那才是真正的供養

如來、廣修供養。對人或對佛菩薩恭不恭敬,不在

於外在的表相,而在於自己的內心夠不夠真誠與清

不清淨。若外表恭敬而內心卻不真誠,在待人處

世、進退應對之中仍然嫉惡如仇、貪瞋癡慢不減、

名利的心依然很重、是非又多;若以這種心來供

養,即便是以世間最稀有的奇珍異寶來供養佛菩薩

也是枉然,仍不得佛法的實益。

  講到供果,有人問:要供什麼樣的水果?需要

供幾種才如法?

Page 2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8

  如果瞭解供養的義理,就不會執著要供什麼水

果。因為供果也是一種表法。所謂「開花結果」,

種什麼樣的花就結什麼的果。俗語說:『種瓜得

瓜,種豆得豆』,要想得什麼,就得怎麼栽。所以

看到水果就是暗喻我們想要得好的果報就需要種好

的因。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勞而獲的事,凡事

都需要努力才有收穫。明白了這個事理,就不會問

要供什麼樣的水果?可是臺灣民間的習俗有一種說

法:供佛不可以用芭樂、番茄、釋迦果還有楊桃來

供養。探其理由是:芭樂、番茄的籽子太多,不慈

悲;釋迦果的外表長的像佛陀的頭,而楊桃橫切面

像天上的星,用這些來供佛則顯得不恭敬。這些話

是否有些攀緣附會,讓人有啼笑皆非的感覺?按照

這種邏輯,那麼西瓜、葡萄、香瓜也應該不能供,

因為種籽也很多,柚子、文旦的種籽也不少,那麼

都不適合供養才對。還有榴槤是果中之王,但它的

味道很重,會熏得佛菩薩受不了故而也不能供。若

以這種理論來詮釋,難道不覺得很無稽嗎?基本

Page 2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09

上,這些是不瞭解供果的真實的意義,所以才會牽

強附會,隨口相傳有這些傳言。如果瞭解供果的意

義無非只是在提醒自己看到果就想到要修因,所謂

『果必有因,因必有果』,只是要我們明瞭因果不

二的道理而已,道理明白了也就不會隨聲附和了。

  至於,供幾種水果才如法?其實也沒有定數,隨

人心願、方便即可。法無定法可說,只要能說出個

道理來就可以。一般人以四果來供養,是用以象徵

涅槃四德:『常、樂、我、淨』。因為涅槃四德是修行

人終極的目標。如果一時買不到新鮮應市的四果,

用三果是否就不恭敬?因為有人說供佛不能用單

數,要用複數才如法。這些根本就沒有根據,也可

說對佛法毫無所悉。「三」在佛法裏不僅僅是一個

數字,它表「圓滿」的意思。通常我們禮佛、問訊

或持咒都是以三為數,即便念誦佛名也是三稱佛

號,有時不是三稱,就是七稱。「三」表三世,指

的是時間,「七」表十方虛空法界,指的是空間。

  禮敬諸佛是要禮敬十方三世一切的諸佛如來,

Page 2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沒有時空上的限制,這才是圓滿。若瞭解表法的

意思,以三果來供佛當然也可以,此外三還代表

『戒、定、慧』三無漏學,或『佛、法、僧』三

寶。如果實在湊不出三種,兩種可不可以呢?兩種

也行。因為「二」象徵著福慧圓滿、定慧等持、或

者悲智雙運。只要能說出一個理由來都對;佛法講

求的就是圓融無礙,無有一法不圓。

  如果買不到好的水果,不供也無所謂,只要我

們這一念心真誠,就是最好的供養。所以不要為了

供養而傷腦筋。很多佛教徒每天為供果而傷腦筋;

不知道要買那幾種水果好。少買幾樣覺得不恭敬,

買多了又吃不完,所以很煩惱。有煩惱,心就不清

淨,與道就悖離了,那麼無論供養再怎麼珍貴的水

果也是枉然。可是還是有人會問,我們到底要供養

什麼樣的水果才好呢?那時我就會告訴他,供你自

己喜歡吃的水果就好,因為到最後還是吃到自己的

肚子裏,祭自己的五臟廟。如果供養自己不喜歡吃

的水果,最後丟掉浪費反而造業。

Page 2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供水也是一樣,要明白它的含義。水代表清淨

心。供水、或供果不是真的要讓佛菩薩飲用的,佛

菩薩不會要我們的供品。這些供養具只是用來提醒

我們不忘如來的聖教,要我們好好地修法而已。供

水的意義是提醒我們的心要清淨、平等。

  如何的清淨、平等?也就是對自己要有清淨

心,不要受外塵境界七情六欲的影響,心要如如不

動;對人則要用慈悲心、平等心,一律一視同仁,

不能因為貧富貴賤的不同,而有喜怒愛惡的分別。

  供水就是告訴自己不忘要修清淨心、平等心。

理解之後就不會執著水要怎麼供?供水,要供一杯

還是供三杯?或者供杯的杯蓋要不要打開等,像這

一類的問題,若瞭解供養的意義就應該舉一反三,

不該再有疑惑。至於供養完了,供杯中的水可以用

來供養其他的眾生、或是植物。普賢菩薩教我們廣

修供養,是平等地對待一切的眾生,對一切的眾生

都要以清淨心來供養,才是供養的真正意義。

  還有燃香供佛,也有許多人不瞭解,為什麼要

Page 2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燃香?不瞭解的人,認為拜佛非要用香,否則就覺

得不恭敬,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拜佛就要燒香。我們

見到許多的寺院廟宇、或者道觀香火鼎盛、香煙嫋

嫋薰得大眾眼淚是不停地流、眼睛都睜不開,還以

為如此上香拜佛或者供養神明就是虔誠,即能得到

佛菩薩或神明的護佑。這完全誤導了大眾,使大眾

不知道燃香真正的意義,所以成了盲從與迷信,實

在令人可悲可歎!

  香代表戒、定真香,又象徵「信」香,也就是

誠信不二,信守不渝佛陀的教誨。另外,燃香的目

的就是提醒要我們能持戒修定,因定才能開慧。燃

香是象徵薰除無明臭穢之氣,意在消除惡業、斷除

一切無明束縛,故香表正法之香。六祖惠能大師解

說五種法身香:戒、定、慧、解脫與解脫知見等

香。也就是說,能持戒修定的人,當功夫成就時就

能開慧;開了慧就能了脫生死的煩惱,不再輪轉於

六道三界之中受無盡的苦報;解脫後能離念離相,

離開兩邊的邪思、邪見,于一切法自在無礙、無憂

Page 2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無慮、真正地得清涼解脫。如此這一念心清淨無染

即與諸佛同在。也唯有持戒修定的人才能得佛力的

加持、護念、與感應,得蒙善神菩薩的保佑。所謂

天理昭彰,那有不持戒修定的人能受佛菩薩庇佑的

道理。世人不明白燃香的道理,而以外火燒世間沈

檀薰陸質礙之香,求的只是人間的福報,錯會了祖

師的本意。要知道這一切法都是因人設置的,旨在

教化世人借著外在有形之物,而能內修無形的法身

慧命。燃香時,香火嫋嫋上升直上雲霄,意喻拈香

祈禱即能上達天聽,故而直取其義,藉以比喻世人

只要一心修持戒定慧,只這一念心清淨無染即能與

佛菩薩感應道交。

  由此可知,佛門中一切修法的儀軌或供養具都

有深遠表法的義涵存在。若不明白就屬於盲從與迷

信,無法增強自己修學的信念。佛法講的是『理事

圓融、性相不二』;也就是說,事中有理、理中有

事;事可以顯理,而理能夠透事,使其臻於圓滿。

總而言之,佛門中一切修法的儀軌無非是藉著外在

Page 2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的形相而開啟自性內在般若光明的智慧而已。否則

有事而無理,即是迷信,就誤入外道心外求法的歧

路上去了。佛法教學深具內在教化的意義,而且佛

說法往往意在言外,所謂弦外之音,故而不能僅僅

從表面上去理會,那就容易錯會了意思。佛法的教

學是著重在智慧的開發,要我們自己去親身體會個

中的道理,誠如古人所說:道在心悟。

  至於點燈、為佛像開光,或者灑淨,以及梵唄

中的法器如木魚、鐘鼓等都各有它們表法的義涵,

我們也必須瞭解,否則即流於形式,失去教化的功

能而成了迷信,那麽學佛仍然是心外求法,不得佛

法的要領,還是盲修瞎練,毫無功德利益可言。

  許多佛教徒雖然信佛,但是都不明事理,只知

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盲目地信仰與盲目做的結

果給人相當迷信的感覺,故而令人看不起,不願意

接觸,更奢言去相信。所以佛法這幾百年來沒落了,

佛法明明能幫助世人了脫生死的煩惱、離苦得樂,

是無上出世間的大法,不幸的是到了今天卻成為了

Page 2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迷信的宗教。這些都是誰的責任?仔細推究起來,

責任不在別人,而在於身為三寶弟子的我們。凡是

佛門的四眾弟子都有責任。因為佛教徒信佛而不學

佛,學佛而又不肯聽經聞教,以致不瞭解佛陀的教

誨,只曉得一昧地祈求佛菩薩的護佑,而不知道自

求多福,所謂:『命自己造,福自己求』,誠如易

經裏所說的:『福禍無門,唯人自召』的道理。

  佛法講的就是因果。可惜的是,今天的人業障

深重、智慧魯鈍,又偏逢世道衰微、人心不古、

邪說異端橫行,所以根本無法分辨是非、善惡、正

邪,不瞭解如何才是吉凶、禍福?所以導致今天的

社會風氣如此混亂,真可謂世風日下,惡人當道,

只能讓人搖頭興歎。學佛重在明理,然後依教奉

行,如此才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得佛法的真實

利益,而不是一昧地盲信瞎練、落人口實,甚而啟

人疑竇讓人反感,那才是真正破壞佛法的罪魁禍

首。佛法無人能敗,能敗的是身為三寶弟子的我

們,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所以身為佛

Page 2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門弟子的我們,怎麼能不明白佛法的義理,而去做

破壞如來法教、破壞佛法形象的事呢!

  許多佛教徒在家裏設置佛堂供養三寶,請了佛

像就會忙著找法師為其開光,因為聽說佛像未經開

光就不靈驗,於是重金禮請法師並慎重擇選黃道吉

日到府為佛像開光。可悲的是,這些人只知道要這

麼做,卻不知道為什麼?

  有信眾請淨空老法師為其佛像開光,老法師問

為什麼要開光,信眾回答說:『佛像不開光就不靈

驗了,難道不是如此嗎』?老法師聽了之後笑一笑

說道:『我想那就不必開光了』。信眾很疑惑地問

為什麼?師父說:『若我去為佛像開光,那佛像就

靈,不開光就不靈,那麽,我建議你只要拜我就好

了,何必還要修行拜佛呢』?為佛像開光是什麼意

思?所謂開光是開啟我們內在自性般若的智慧之

光;換句話說,只是藉著為佛像開光一種外在的形

式,而開啟我們內在般若的智慧而已。供養佛像、

或拜佛的意義是啟發我們向佛學習,所謂見賢思

Page 2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齊,常隨佛學,是要我們學習佛的正覺無染、清淨

慈悲,自他不二、念念為眾生而無一己之私的情

操;佛的那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才是值得

我們世人學習效法的榜樣。能深入瞭解這一層的意

義之後也就不會執著佛像是否需要開光。若只是為

佛像開光,卻仍然不解其義,就是迷信!

  供養佛像的目的只是在提醒我們的正念、正覺

之心,要世人時時不忘向佛學習,學習佛的清淨

無染、大慈大悲,使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能不染著於

外塵境界七情六欲的牽纏。讓我們這一念心在這滾

滾紅塵中能無動於衷、清清淨淨,這才是真正地供

養。所以一切的供養中以法供養為第一;也就是,

如說修行供養,按照佛陀的教誨依教奉行,做一個

真正的佛弟子。佛法的四大科:『信解行證』,由

信起解,從解起行,再由行而證,如此才能了脫生

死的煩惱得佛法的實義,這才是開光的真實意義。

  至於有很多人安置佛龕或有什麼喜慶、婚喪、

喬遷、出外旅遊等重要的事情,都會翻翻黃曆選擇

Page 2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良辰吉時,那些都是一般民間的習俗信仰,都屬於

迷信。佛法講的是『心地』法門,一切法從心想生。

一念善則無有一法不善,所謂:『時時是好時,事

事是好事』;善惡就在自己一念迷悟之間而已。

  佛門中有灑淨的儀式,請法師為道場或某些場

所灑淨。有的因喬遷之喜而為新居灑淨。法師手裏

拿著楊柳、還有淨水,大眾嘴裏唱著讚或念著咒

語,主法和尚即以楊柳沾著水邊灑、邊走繞了一

圈,大眾尾隨在後然後走到佛像前禮拜佛菩薩之

後,儀式就告完畢,道場就算清淨,不會再有鬼魅

魍魎等不乾不淨的東西存在;換句話說,即能保清

淨平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法會儀式都是做給人

看的,目的無非是在提醒以及鼓勵世人要好好地修

法,修自己的清淨心,不要被外塵境界的聲色貨利

所誘惑,以致迷亂了心智,做出許多不合禮法倫常

的事來。因為造業就會召感果報。不是灑淨以後就

平安無事了,哪有這種道理!若真能如此就違反了

佛陀因果報應的教誨。

Page 2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9

  道場是大眾修身養性的地方,只要大眾能明白

佛法的義理而認真修學,能念念為佛法、念念為大

眾的利益著想,而無一己之私欲,豈能不與佛心感

應、得諸佛如來的加持與護念,以及龍天善神的護

佑呢!如果不能依教奉行,即便每天灑淨或誦經念

佛拜佛,卻不明教理、心不清淨,貪瞋癡慢仍然很

重,來到道場就像進了菜市場一樣,人聲鼎沸,講

的都是寒暄應酬的話,於是不免牽扯很多是非人我

的事,非但破壞了自己的清淨心,還擾亂了道場的

安寧。像這樣的道場如何能得龍天善神的護佑、諸

佛的護念。坦白地說,連鬼神看了都生煩惱而搖頭

歎息不敢恭維。

  再則我們看到佛案上都點著燈或燒著蠟燭,大

眾只知道這是對佛菩薩的恭敬供養,若問其原由也

是茫然不解,只是依樣畫葫蘆照著做而已。那麼,看

這些供養具與舞臺上的道具又有什麼兩樣?只是擺

著做樣子、好看而已,毫無意義。無怪乎,今天信佛

的善男信女都被外道批評為迷信,甚至鄙視,實在

Page 2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不無道理怨不得人。燈燭的供養在佛門中是象徵燃

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意思。

可惜這些道理沒有人說了,故而不起教化的作用,

致使這些供養具成了一種擺式、裝模作樣而已。

  在許多寺院裏都有設置點光明燈、長壽燈的服

務。規定點一盞燈要多少錢。點燈的人非常的踴

躍,但不明白為什麼要點燈?以為點了光明燈、長

壽燈就可以保長壽、平安無事,或者點了燈就可以

得智慧才能。果然如此,花一些小錢就能健康、長

壽有智慧,那麼又何必還要修行?花些錢就可以圓

滿功德,佛陀也就不必那麼辛苦,苦口婆心為大眾

說法四十九年教人斷惡修善了。像這種事情若不為

世人講清楚是不是迷惑眾生,讓人產生盲信,誤導

大眾不能破迷開悟,那麼到底有沒有因果責任呢?

所謂點燈,其意義是藉著外在點燈的形式,點燃我

們內在自性光明的智慧之燈,使我們世人不再愚癡

以致沈迷在外塵五欲的酒色財氣之中而不能自拔。

同時還要我們明白,點燈即是燃燒自己、照亮別

Page 2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人、為人群服務、貢獻自己微薄的心力。那才是佛

菩薩救貧扶弱、慈悲濟眾的大願。若瞭解點燈的道

理,再去點燈,意義上就完全不同了,否則即是心

外求法,捨本逐末,所以學佛會與不會都在自己一

念迷悟而已。

  供養具中還有衣服。為佛菩薩穿戴華麗的衣

服,那又代表了什麼意義?衣服有遮體保暖的功

能;且穿衣也成為文明人的一種禮節。什麼場所穿

什麼樣的衣服,有一定的規矩與禮度;而什麼季節

穿什麼材質的衣服也有一定的需求,不會混亂。如

果穿著不適宜就會引起笑話或產生非議。譬如說,

若穿著內衣褲或睡衣滿街跑就會引來許多怪異的眼

光;或者穿著內衣招呼客人,就會讓人覺得很不禮

貌。如果平時休閒在家卻穿戴整齊、男的西裝革履

打著領帶,女的也穿著禮服、塗抹著胭脂、頭梳得

整整齊齊。起居作息在家若以這種裝扮就顯得很拘

謹、不自在,這種情形只有在電影或電視上看到,

讓人感覺很矯揉造作,非常不協調。所以衣服穿著

Page 2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要適當、合宜、端正,不能隨性,才不至於不自在

或引發非議。

  而「衣」表忍辱波羅蜜,因為在佛門中說著

衣,即是披著如來的袈裟,荷擔如來家業的意思。

眾生難度,度眾生必須要修忍辱波羅蜜。行者在上

求下化修行的過程中要能耐怨忍恨,諦察法忍;亦

即對人必須「以德報怨」做到冤親平等,以德化

眾、心胸廣大,安受苦忍。對於來自他人引發的苦

痛或者自然災害所產生的傷害都要能忍,而不為所

動,要堅信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煩惱皆是一念妄

動迷失了自性所產生的妄覺。須知一切法唯心,能

堅信諸法實相的真理,而不為邪說異端所迷惑,能

堅忍不動,毅力不搖,故而以「衣」表著如來衣,

義涵著要學習忍辱波羅蜜的意思。

  佛教徒都知道要供養三寶,於是準備了香、

花、燈、塗、果、衣、水等來供養佛菩薩,卻忽略

了『供養』實質上的真實意義,故而捨本逐末,成

了心外求法,一無是處。

Page 2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供養不是供養外在的三寶。外在的佛法僧那只

是形相的三寶。形相的三寶是用來提醒我們世人要

懂得迴光返照,藉以開發我們自性的三寶。什麼是

自性三寶?自性三寶就是覺、正、淨。也就是要使我

們自己的三業清淨無染,身不造殺盜淫;口無四過:

兩舌、惡口、綺語、妄語;意無貪瞋癡等惡業。能

如此,才是真正地供養三寶。故護持三寶不是護持

外在的三寶,而是護持自性的三寶;使自性不染於

五欲六塵聲色貨利的境界之中,能一心遠離迷邪染

而歸依於覺正淨,這才是真正護持三寶的意義。

  也有人不明白為什麼在佛門法會的儀式進行中

都有梵唄的伴奏,如果那也是表法,那又代表什麼

意義?法會的進行以梵樂伴奏能顯得隆重,可以帶

動整體的氣氛,使大眾修法唱誦時聲調和諧產生共

鳴,更能添增法會莊嚴肅穆的感覺,同時梵音清淨

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於沈殿我們喧擾不安的心

使其祥和寧靜。

  然而有信眾問起:佛門梵唄中的木魚,為什麼

Page 2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要塑造成魚的樣子?還有我們所敲打的鼓,其鼓面

是用牛皮做的,在講慈悲的佛門之中使用是否很不

適當?木魚之所以塑雕成魚的樣子的確有其深刻的

意義存在。木魚是取魚晝夜不休、目不交睫的意

思;換句話說,看到木魚或聽到木魚聲就在告誡修

道人不能怠惰、要防止昏沉,以免道業退轉。佛門

中用木魚來警誡世人努力不懈、精進辦道是其來有

自的。其中傳頌著一則有關魚的故事。

  話說大唐玄裝法師從西域取經回來,路經一個

小村莊。村莊裏有一位長者因喪妻之故,所以續弦

另取,但與前妻生有一子。然而後母對其前妻所生

之子卻百般地虐待,後來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悄悄

地把他丟到河裏淹死,並慌稱走失被拐了,致使長

者非常傷心。

  正當全村的人都忙著迎請玄裝法師為他慶賀供

齋之時,不料玄裝法師說:歷經了千山萬水,路

途勞頓,體力耗損,所以想要吃魚進補一下。此話

一出,語驚四座,而法師還一再吩咐,要最大的活

Page 2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魚才可以。於是大夥齊心協力捕了一尾大魚。當開

膛破肚時才發覺魚肚子裏有一個小孩還未死。長者

見到原來是自己的小孩,驚喜萬分。玄裝法師說:

此小孩宿世持不殺生戒,故能被魚吞食不死。長者

想為此魚作福以報魚的恩德,玄裝法師說:只要雕

一個木魚置放寺內,每逢法會或齋時敲打,可報魚

恩。可見,木魚也含藏深刻表法的作用,無非也在

勸導世人修道就必須努力精進不可懈怠。

  鼓也是佛門梵唄中主要法器之一,也一樣有表

法的意思。因為鼓聲能振人心弦,就像行軍作戰時

聞到鼓聲即要一股作氣,勇往直前,不能退轉。修

行就如同行軍作戰一般必須一股作氣,不可以悠悠

散散,三天打魚,五天曬網,如此道業決定沒有成

就。所以鼓聲有警惕世人的意思;修道不能懈怠,

必須勇猛精進,否則不進則退。佛門中所以用鼓聲

來警惕世人精進不懈也有一則故事記載。

  昔日有一位僧人,雖然剃度染衣,出了家成為

佛門弟子。但是世俗心仍然很重,五欲六塵的煩惱

Page 2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不斷,念念還是離不開是非人我。名利心依然很

重,又偷懶不好好修道,後來病死墮入了惡道。不

久投生在離寺院鄰近不遠的村莊,在一戶農家裏為

牛。一日,這位出家人半夜托夢給他以前的老師

父,向師父告誡懺悔,述說他生前出家時未能跟師

父好好地修行,偷懶又不守戒、紅塵煩惱心很重,

所以死後墮為牛身受苦。由於覺悟,故而心生懺

悔,並揚言數日後即將死亡,央求師父為其超薦、

幫他贖罪;於他死後請師父將它的皮剝下做成鼓

面,也好讓大眾每日上堂誦經做課時能夠擊打,以

警誡後人學道務必要勤奮認真,不可偷懶懈怠、不

守戒律,千萬要以他為鑒,不要重蹈他的覆轍。

  第二天清晨,師父醒來,對夢中境界是清清楚

楚、非常深刻、清晰,故不疑有他。數日後,就

按夢中徒弟所言的地方找到了鄰近那一戶農家。果

然,農家的牛於前一晚突然暴斃,經處理剝皮後正

要埋葬。經老法師細說因緣後,農家就將牛皮贈與

老和尚作成鼓面懸於寺內,於早晚課誦、法會時敲

Page 2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打以警示人心,以為他贖罪、祈福。

  我們對佛門中的一切事相和儀軌,若能深入理

解其背後深一層教化的意義和功能,則我們眼見

色、耳聞聲,接觸外塵境界時,就能感受到宇宙萬

物、森羅大地一切的景象都含藏了無盡的妙意,無

一樣不是無情說法都是在啟迪我們內在的光明智

慧。這些必須用心去體會才能覺察得到,那麼我們

的生活無時無刻不沐浴在法喜當中,所謂『一花一

世界,一樹一菩提』。

  在一般大的佛教叢林裏,我們從它的建築物中

就能看出一些蹊翹,知道佛法教學是寓教於藝術。

就連佛教的建築物也不例外。當我們參觀大的佛教

叢林,一走進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第一座建築物

就是天王殿,通常在經過天王殿之前還有一座「三

門」。「三門」確實有三個門,一般是三門並立,

中間大而兩邊小,如古時的牌坊一樣。

  所謂三門,意指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

只有『覺、正、淨』三門而已。佛法傳到中國之後

Page 2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共分五宗八教,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禪、教、律、

密、淨五大宗。除了禪宗以外,都稱教下。故宗門

教下即統合了一切的法門。而禪宗修行是從覺門入

手;教下從正門入;淨土宗與密宗則從淨門下手,

每一宗都各有自己的行門。

  中國的佛寺大都建在深山之中,有所謂『天下

名山僧占多』,所以「三」門也稱為「山」門。我

們看到山門上刻著『不二門』。這『不二』就代表

著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佛說法八萬四千法門

講的就是『不二之法』。何謂『不二』?不二是:

空有不二、理事不二、性相不二。所謂:『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

槃』。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一」是理

體,是真如本性;一旦有了「二」即成了妄心,即

是妄見。故佛法是不二之法。

  佛教的建築物第一道門就告訴我們世人,佛法

是平等法,一切平等、沒有分別;有分別即是我

們妄心作祟,以致真心被無明惑業所蒙蔽故而產生

Page 2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9

了妄覺。還有寺院的主體建築物就是依皇宮的模式

所建造的。琉璃瓦式地宮廷建築,氣勢非常宏偉壯

觀,令人肅穆景仰。過去在帝王專制時代,階級嚴

明,尤其身為一國之君,更受萬民景仰、百姓的愛

戴及擁護,所謂:『普天之下無非王土,率土之民

無非王民』。可見得皇帝的地位是何等的崇高、尊

榮,能主宰天下蒼生之生殺大權,集榮華富貴與權

力於一身,真的是君臨天下,唯我獨尊。所以皇帝

所居住的宮殿就令人非常響往,可說是天下富貴榮

華之所在,是無上權力與欲望的象徵。有的人一生

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到京城天子腳下的皇宮去參觀,

哪怕只是在旁邊看上一看就死了,也可以心滿意足

而無所遺憾了。可見得當時的皇宮內院就是富貴與

權力的象徵,是百姓心目中的圖騰。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由於祖師菩薩知道百姓的

心理,深深明白老百姓對皇宮的仰慕;於是善巧方

便將寺院建造成宮殿的模式以滿足世人的心裏。雖

然許多人無緣目睹皇宮的風采,但聽說佛教的寺院

Page 2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建造也像宮殿式的建築,依然也能滿足他們心目中

的虛榮與好奇,於是紛紛而來;因此能夠方便接引

大眾、藉以弘揚佛法。这就是佛教本土化的落實。

  寺院的建築外觀宏偉壯觀可以媲美皇宮。雖然

如此,其建築還有表法的義涵在內,可惜很少人能

夠明白,就連佛教徒也少有人知。在大的佛教叢林

寺院建築,從外觀看去好像是兩層的建築,但走進

大殿才知道只有一層空間的設計。除了是設計上的

巧思、或從視覺上美觀的角度考量外,還有一層更

深的義涵在內。它代表了佛陀說法的善巧。

  佛講經說法是以『真、俗』兩諦說法。何謂

『真、俗』兩諦說法?真諦即是佛所親證的境界。

諸如佛在大經裏所說的:『一毛孔中現寶王刹,一

微塵裏轉大法輪』。也就是說,在一微塵、一毛孔

之中,能夠現無量無邊的佛國淨土,而且還能在其

中為一切的眾生說法。佛說的這種境界有誰能夠明

白?非但不能理解,還會引起很大的疑惑。所以佛

只有隨順眾生一般的知見,根據他們的程度因材施

Page 2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教,這就是所謂俗諦說法。佛以俗諦說法,方便世

人明白,藉以襯托佛自己所親證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就是所謂的真俗二諦說法。

  明白了這層道理之後,再去參觀大的佛教寺院

的建築,就會明瞭解祖師菩薩的苦心意詣,其目

的是在教導世人能明瞭佛說法的善巧方便。經過山

門,首先進入的大殿是天王殿。迎面就座立著一尊

彌勒菩薩的石雕,宋朝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的化

身,彌勒側臥著身、肚子大大的、笑臉迎人,後面

還背放著一個口袋,前面有五、六個小孩圍繞在他

的身傍。我們必須要明白這座彌勒菩薩的石雕也深

具表法的義涵,故不可把它當成佛像藝術品來觀

賞,那就失去了意義。

  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離苦得樂、逍遙自

在、無憂無慮。如果學佛之後對一切人事物還是不

能看破放下,帶給世人的感覺仍然凡事還斤斤計

較,錙銖必爭,遇事則愁眉苦臉、唉聲歎氣,如何

能讓人信服而跟著來學佛呢?所以一個真正學佛的

Page 2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人必定非常的自在灑脫、心胸豁達、有包容心,而

且積極樂觀,是一個人見、人愛樂於助人,又便于

親近的人才是。而彌勒菩薩就代表了這種形象。

  我們看到彌勒菩薩笑口常開就是告訴我們對人

要和藹可親,常生歡喜心、呈喜悅相,要帶給大眾

歡樂的氣氛使人樂於和他接近,如此才能方便化

導。生活在現今的社會裏,人情淡薄,競爭激烈,

故而謀生不易,幾乎每一個人生活過得都很緊張,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往往自顧不暇,那有能力

去管別人家的閒事。在這種情形之下,每一個人都

想尋找快樂。如果看到有人愁眉苦臉一付煩惱痛苦

的樣子,頓時整個氛圍都會凝結起來,就如同低氣

壓籠罩般地讓人覺得很鬱悶,見到這種情形,都會

退避三舍、不敢恭維。所以很多人讀小說、看電影

或者是觀賞連續劇都不喜歡看悲劇。尤其是逐漸上

了年紀的人,猶為喜歡圓滿的結局,不喜歡哭哭啼

啼最後還來個悲劇性的結尾,令人增添幾分感歎與

難過。因為人生苦短、已經很無奈了,何必還要愁

Page 2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上加愁!

  所以學佛,就要學習彌勒菩薩笑口常開、笑臉

迎人。讓人覺得學佛以後就很快樂自在,這其中一

定有什麼特殊的秘訣在,才能經常這麼開心,於是

都願意跟著來學一探究竟。彌勒菩薩的肚子大大的

表示我們做人處事度量要大,要有恢宏的氣度、廣

大的包容心;凡事不與人計較,處處與人為善。能如

是還有什麼不愉快的事能令自己煩心。人之所以有

煩惱都是因為眼前聲色貨利、名聞利養的事所引起

的,繼之而來的即是一大堆的是非人我、與利弊得

失擾人不安的事情,使我們心神不定以致起惑造業

受報,於是惑業苦三循環不息。因此學佛就要我們

學彌勒菩薩的寬容大度。若真能做到『與人無爭、與

世無求』心無染著,就解脫自在、無憂無慮了。故

彌勒菩薩教我們的是:『放下欲望,知足常樂』,

並學習大地『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的功夫。

  彌勒菩薩後面還背著一個口袋,彌勒菩薩把他

所化緣來的東西,或是大眾供養的物品,無論大

Page 2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小、貴賤一律丟到布袋裏去,毫無分別。這是告訴

我們世人要用平等心對待一切的人事物,不能起分

別。不可以因為他人供養布施的東西多,就對他另

眼相看;布施供養的少或沒有供養就對他差一點,

或者就根本不予理會。我們為人處世要慈悲平等,

就必須做到冤親不二,這一念心才會真清淨。等到

哪一天,當我們看到自己最討厭的人,甚至是自己

的仇人,而能相見兩不厭、不起報復心、嫉妒心,

能夠盡釋前嫌,重新接納,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心

才真正沒有嫉妒、仇恨,那時心裏就會充滿慈愛與

歡樂,所謂:『愛心滿世界,歡樂滿人間』。不過

想要做到這點,還真的不容易。

  一般來說,我們學佛人對外人都比較慈悲、親

切、和藹,有包容心,唯獨對自己的家人就沒有

耐心,缺乏容忍,有時就像見到冤家一樣,說不到

幾句話就會槓上,一點也不肯讓,沒有容忍慈悲的

心。大概家人都是冤家,來討債的多。所以我們要

學彌勒菩薩的寬容大度,學佛由內而外,先從家人

Page 2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開始度起,再去度外人;不要每天忙著度外人,家

裏的人還擺不平,就像冤家對頭一樣,那就讓人笑

話了。佛法講緣,緣也有親疏遠近之分,我們與自

己緣最深、最近的家人都度不了,還奢言度眾生,

是否有些顛倒。

  有人看見布袋和尚那麼逍遙自在,天天笑口常

開,於是問他:『和尚平時如何修道』?和尚二話

不說就把布袋放下;又問:『放下以後呢』?布袋

和尚提起了布袋背在肩上就走入了人群。現在有很

多年輕人喜歡學禪,而布袋和尚顯示的就是無言的

禪機。我們要去悟、要能領會,有這種善根悟性的

人才能學禪,否則不等於是對牛彈琴,修學有什麼

成就呢!。布袋和尚把布袋放下,其意思是說:學

道就要看破紅塵、放下世緣,不要為聲色貨利或者

是名利權情等這些虛妄不實的東西所困惱,這些都

是讓我們造業墮落的妖魔鬼怪,若能看破放下就自

在無礙了。

  那麼放下之後要怎麼辦呢?布袋和尚提起了布

Page 2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袋頭也不回地走向了人群。意思是告訴世人:『能

提得起就要放得下;放得下就要能提得起』。看破

了紅塵,放下之後即能自在無礙,而不為世間的七

情五欲所困擾。這時心中決定沒有自我、心中所思

所念的都是為了利益大眾著想。到此境界就能遊戲

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幫助世人破迷開悟、離苦

得樂毫無障礙。我們常說慈悲濟眾、利益世人,幫

助世人離苦得樂,那必須要走入人群之中與大眾接

觸,而不是要避居深山過著獨居的生活。所以布袋

和尚提起布袋走向人群、游方四海到處去度眾生。

  我們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煩惱?就是看不破、

放不下。有的能提得起卻放不下;有些人能放得

下但又提不起。對於世間的事就是看不清楚、弄不

明白,所以迷在其中、患得患失,因此待人接物,

取捨不決、煩惱不堪。如果能了知這一切相無非是

緣起性空,只是緣聚緣散、刹那不住的幻相而已,

那就不會執著於眼前這些迷惑擾人大大小的事物。

只這一念心悟,就自在解脫了。六祖惠能大師說:

Page 2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

『前念迷,佛即眾生;後念悟,眾生即佛』。

  最後看到布袋和尚身邊圍繞著五、六個小孩,

也是表法,象徵著五欲、六塵的境界;也就是說,

在這滾滾紅塵之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誘惑,我們千

萬不要被外塵境緣所迷惑污染以致流連忘返,一定

要睜亮眼睛認清楚事實的真相,然後下定決心精進

辦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如此在道業上才能有

所成就,進而了脫生死煩惱的苦海。

  除了彌勒菩薩之外,所有佛菩薩的名號或塑像

都有其表法的義涵。諸如中國代表大乘佛法的四大

菩薩: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以及普賢菩

薩都有表法的意思在內。地藏菩薩表孝敬。「地」

表心地,「藏」表寶藏。我們的心地含藏無量的智

慧、無量的德能,與無量的才藝。而開發這些無盡

的寶藏靠的是孝敬。『孝親尊師』是開發心地寶藏

的不二法門。人倫五常的道理就是以孝敬為基礎,

所謂『百善孝為先』。能孝養父母、尊敬師長的

人才會受人尊敬。學佛即是學做人,所謂人成則佛

Page 2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成。而做人就要從孝親尊師開始。經曰:『一切男

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能將孝敬做圓滿了

就成佛了。

  觀世音菩薩表慈悲。從地藏法門的孝敬,展開

來即是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也就是要把對父母師

長的孝敬要擴大至法界虛空界一切的眾生。要懂得

禮敬一切的眾生,那才是慈悲真正的表現。慈悲就

是要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故慈悲是沒

有種族、國界、宗教、貴賤或貧富的區別,必須一

視同仁。菩薩的慈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若能瞭解自他不二,遍虛空法界無非都是我們自性

所現,即是一個自體,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文殊菩薩表智慧。慈悲必須要有智慧,否則佛

門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原因是沒有智

慧,故做事都憑著感情用事,缺乏理性的思維與勾

通所以容易壞事。如果能瞭解緣起的現象與因果的

道理,隨緣遇事時就不會心隨境轉,凡事也都不會

與人計較,且時時與人為善。若能豁達了然,心存

Page 2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六、佛法寓教於藝術 ��9

知足感恩,就能自在無礙。所以我們要學文殊師利

菩薩的智慧。文殊師利菩薩是過去七佛之師,智慧

第一,故而以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我們行孝、

敬師,對一切眾生慈悲禮敬都要有高度的智慧才

行。

  普賢就代表了圓滿的實踐,也就是要把孝敬慈

悲與智慧,落實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一切作息

當中。如果不能運用在待人處世、接物之中,就沒

有意義,佛法就成了玄談。佛法貴在解行相資,道

理明白了就要去做,做了才能斷煩惱、了生死,得

到佛法真實的利益。世人常說『說得一丈,不如行

得一尺』。普賢菩薩就代表了圓滿的實踐。經曰:

『菩薩不修普賢行即不能圓成佛道』。所以普賢菩

薩代表實踐力行。

  從這五位大菩薩表法的義涵中我們就能明白,

他們代表了佛法修學的五大科目:彌勒表初入門:

亦即要我們學佛後,待人處世就要懂得寬容厚德,

要能知足常樂,待人要親切,笑口常開;地藏表孝

Page 2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敬門;觀音表慈悲門;文殊表智慧門;普賢表實踐

門。如果我們能徹底明白這些道理,對於佛法寓教

於藝術的說法也就多少能明白一些梗概,然後再以

此去悟,必能積小悟而成大悟,由大悟而大徹大

悟、明心見性。

  透過今天的講習,對佛法寓教於藝術概略的介

紹,相信大家多少也應該明白佛法的教學是真正具

有高度的藝術,而且非常的活潑,完全與生活打成

一片。所以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即是佛法,離開了

生活就沒有了佛法。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就從日

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學起。能夠瞭解生活佛法

化、佛法生活化,那麼我們六根就觸六塵境界就無

所障礙,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能夠

瞭解佛法的微言大義、與佛法的教學,則我們的生

活就能沐浴在法喜之中,沒有一天不自在,也沒有

一時不快樂,真的是時時是好時,事事是好事;人

生充滿了幸福、洋溢著祥和,當下娑婆五濁惡世就

是真善美的世界。

Page 2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七、什麼是道場? ���

二十七、什麼是道場?

  道場是修身養性、斷惡修善、長養菩提的地

方,因而稱之為道場。話雖如此,但是修身養性、

改過向善,哪有時間、地點上的分別與限制。因為

修行是一種『自覺』的運動,如果我們一旦覺悟

了,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道理,知道人生在世

無非是空華水月,彈指之間而已,它是那麼的虛

妄、短暫!而世出世間一切的相也無非是『因果報

應』,所謂:『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受惡報』,

是一種善惡果報絲毫不爽的現象與真理,那我們就

應該把握這短暫的人生,斷惡修善,去習改過,做

一些有益於人類、社會的事,不僅自利又能利人,

這種自他兩利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我們徹底明白、相信這個道理,就能看

破、放下。那麼當我們隨緣遇事時,就不會為境緣

物欲所擾、或為世情所困,而橫生分別、執著,無

緣無故地困擾自己作繭自縛、自尋煩惱。若能於一

Page 2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切法,心無所住,就得自在解脫。到此境界,我們

立身處世,即能處處為人著想,時時以苦難的眾生

為念,並發願竭盡所能地去幫助他們,使其能破迷

開悟,離開煩惱的束縛,讓他們充分瞭解為人處世

的本分就是要素位而行,所謂:『庶患難行乎患

難;庶富貴行乎富貴;庶貧賤行乎貧賤』,也就是

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人處事能隨遇而安,在自己

的本位上做自己本分應該做的事情,不會僭越自己

本分所扮演的角色,一切要懂得逆來順受。得志時

不可以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以致得意而忘形,傷

害了人;失意時也無需怨天尤人,甚而自暴自棄、

自甘墮落。我們一定要明因識果,隨緣而作,那麼

無論何時,身在何處,都能解脫自在,無憂無慮,

這就是所謂的『菩薩行』。

  行菩薩道是沒有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而是在

於我們自己這一念心性是否覺悟而已。覺悟了,

則無時無刻不為大眾著想,處處以利益眾生為念,

而沒有自己一念之私欲,念茲在茲的都是大眾的利

Page 2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七、什麼是道場? ���

益,心永遠是恭敬、真誠、無私的,所以說:真誠

心是道場、慈悲心是道場、正覺心是道場。換句話

說,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能不起心、不動

念、不分別、不執著,不為外塵境界所誘惑、動搖

了,做到外不取相、內不動心,一心正念,如入禪

定,則當下這一念心即清淨無染、如如不動。那麽

這一念心清淨所在之處就是『道場』。

  如果,我們隨境生心,心隨境遷,跟著外面的

境界風而上下起舞,有了苦樂憂喜的煩惱,那我們

的心就不自在,作不了主,於是就跟著起惑造業,

因業而感果。若如是,即便我們天天在寺院、庵堂

誦經、念佛、禮佛、拜懺,這一念心不清淨、不安

穩,雖誦經、念佛,有口而無心,那麽我們所在之

處也非道場。

  由此可知,道場不一定具有特定的形相;換句

話說,任何場所都可以是菩薩道場,如家庭、公

司、社會各個階層,所有工作、聚會的地方也都可

以是道場,只要能落實六波羅蜜的地方都可以是菩

Page 2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提道場。也就是說,任何時、任何地,只要我們能

遵循佛菩薩的教誨,能自行化他,以身作則,懂得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作大眾的好榜樣,全心

全意地去幫助別人而不圖自己個人的回報,能徹底

做到『三輪體空』,猶如《金剛經》所說的『不著

一切相,行一切的善』,那就是修菩薩道,即有無

量恒沙的功德。若真能抱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心去

行善、布施,那我們的心就能清淨無染。若能以此

態度,來待人處世就是行菩薩道,那麼何處又不是

菩提道場呢!

  眼前的社會,人心不古,道德淪喪,世風如江

河日下,正值所謂的末法時代,法弱魔強、正法

不興的時期,《楞嚴經》說:『邪師說法如恒河

沙』。所以我們急於推廣能挽救世道人心,使人今

生就能成就、快速成佛第一方便了義圓頓的淨土法

門。然而,佛法強調的是『因緣』生法。既然講

緣,而緣起緣滅,聚散無常,一切法都是『托因仗

緣』而生,如何可以勉強得來呢?所謂『單因不

Page 2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七、什麼是道場? ���

生,獨緣不具』,一切都要因緣具足,才能水到渠

成。度生也不能例外,有緣時就度眾生,無緣時就

好好自度。正如儒家所說:『得志,澤加於民;不

得志,則修身見於世。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

善天下』。

  道業的興旺與否,繫念於人心是否向道,若人

心向道,則佛法必定興旺。而這件事唯獨靠我們自

己,不能仰仗他人,必須從自我以身作則開始。自

己要好好修學辦道,放大自已的心量,不要有是非

人我的事,所謂『有廟無道,不能興教』。

  一個道場最怕的就是摻和知見不正的人。大眾

來到道場,目的就是要好好地念佛、誦經,聽經聞

法,藉以明白教理,才能幫助我們在事理上看破、

放下,解除心中的罣礙、煩惱,進而才能心得輕安

自在,真正做到福慧雙修,不是來到道場與大眾寒

暄、問暖、說東道西、論長道短。這些都是輪迴

見,而輪迴見所造的都是輪迴業,生生世世都還要

在六道中輪迴。所以,道場的興旺不在於人的多

Page 2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寡,不看表面,而重實質。道場一旦人多了,則人

多嘴雜,是非就多。若來了道場,只是求福,求平

安,只希望得到佛菩薩的護佑、加持,而無心去瞭

解佛法的真諦在求了斷生死的煩惱,著重於濟世利

人的事業。若無此認知,已落入了迷信與盲信,所

作所為與道恰恰相反;離開了道,哪裡還有道可

求!

  真正的道,在求我們現前這一念心的清淨、無

染、真誠、平等,能遠離貪瞋癡慢、分別、執著,

以期一心正念真如,力求做到『動靜無心』。無

心,不是沒有心,而是不分別、不執著;也就是要

我們於事無心,作而無作;於心無事,無作而作。

靜者,心清淨無染、一念不生;動者,萬善相隨,

是清淨心的起用,以慈悲心利益群倫。能達到這種

境界,才合乎於道,與道才能相應。能有如此的認

知,請問何處又不是道場呢?故道場不在於形相,

而在於實質。一個真正的道場是重質而不重量;不

在於人多,而在於有沒有道!

Page 2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七、什麼是道場? ���

  道場主要的功能在於接引大眾學佛,就近教授

一些修法的儀式,方便大眾學習而已,達到所謂:

『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大眾

瞭解佛法的修學,是藉著外在修法的形式,以啟發

我們內在自性光明的智慧,如此才不負佛陀示現

教化世人的宏願。同時,來道場誦經、念佛、聽經

聞法不但是修慧,還是修福。來道場誦經、念佛、

聽經聞法就是修福供養道場;道理聽懂了能藉著誦

經、念佛、參禪、或拜佛,使我們現前這一念心清

淨無染,能於日常生活起居作息一切人事物中,不

起分別、執著,這即是修慧。

  此外,來道場修學可以依眾靠眾,對治懈怠、

懶散的習氣。所以道場有其主要的功能與意義存

在。我們要藉著有形的道場以發揮其無形教化的功

能。我們更要明白:莊嚴道場就是莊嚴自己;以自

己一念清淨心來莊嚴道場才是真正的護持、莊嚴道

場,才是在修真實不虛、自他二利的菩薩行。古德

說:『不怕沒廟,只怕沒道』,所以想要道場興

Page 2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旺,不是天天想辦法去邀人、打電話找人來道場,

而是在於我們自己的修為是否能感召大眾,得到大

家的認同。所謂『道在於行,不在於說』,說得千

丈,不如行得一尺,有道的道場自然能得龍天的護

佑、諸佛的護念。若能獲大眾一致的認同愛護與支

持,那麼道業就自然興旺。

Page 2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八、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9

二十八、百尺竿頭更進步,.   十方世界現全身

  見性悟理必須忘情絕照,胸襟要能坦蕩,如癡

似兀,就如大智若愚般的深藏不露。與人相處不能

爭強好勝,常常計較得失;凡有順違,都要截斷,

不可放在心上,時日一久自然就能無為自在、無拘

無束。才有小如毛髮之事都要放下,不要小題大

做,無事惹事。所謂一波才動千波隨,才有是非則

妄心雜然,紛遝而來,豈有了期?

  覺悟之人,心空如洗,坦坦蕩蕩,無成敗得失

之念,隨緣遇事只知盡自己的本分,其餘一切放

下。若這一念心不清淨,常隨境轉,凡事總要與人

計較,互爭長短,不能坐斷兩頭,則煩惱迭生;它

時無常到來,必定手忙腳亂,因為心有罣礙,不能

灑脫。若能明瞭萬法皆空,均是『心現識變』,一

切境緣無非是妄想、分別執著而已,都是自己的業

力所感得的果報,無非都是自作自受的結果,還有

Page 2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什麼好計較、抱怨的。再說,人生苦短,刹那即

逝,來去空空,豈可眷戀?若能了知事實真相,以

此為確實,自然能於鬧市中不動于心,心靜如水。

那麼,當大限來時豈會擔心自己的生死大事不能操

辦耶!

  修行悟道,若能表裏洞然,成個無為無事無心

事業,如古人所說的『不與萬法為侶』,『不與千聖

同途』,能夠深根固蒂,萬事隨緣,心靜如水,不為

境遷,凡事不憂也不喜;修行只做自己的功夫,不

管任何閒事,不追逐名利、不起我見,也不競勝負,

一如古人所說的:『但有纖毫即是塵,舉意便遭魔來

擾』。一旦起心動念,想要承當擔荷,早已非本分事

了。直須萬機休罷,千聖不攜,心中若還有依倚在,

即是攀緣。只要萬事隨緣,成就一切總是由他,破

壞也一切由他。換句話說,一切都不予理會、計

較。如此,無形中一切奇特殊勝之緣、恒沙妙莊嚴

功德之藏,或者超事稀有之事皆能一一成就。

  諸佛開示,祖師直指,唯此妙心。無非要行者

Page 2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八、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

能夠徑捷承當,不起一念。若能徹底了達圓明妙心

無不現成,不離當下,就在眼前,信手拈來無一不

是。那麼,又何勞攀緣而作?只要凡事隨緣盡分即

可;換句話說,於一切境緣中,不違順逆,了無取

捨,即是如來真密印。

  若能坐斷兩頭,不懷欣、怖兩邊,永劫窮年,

曾無間斷,即是大解脫場。所以古德道:『丈六金

身作一莖草,一莖草作丈六金身』。原來當一念虛

靈、妙覺圓明之際,才恍然大悟,盡虛空遍法界,

宇宙萬物,一切森羅萬象無非是自己一念心性所

生,都是自己的化身,所謂人我一體,萬物同源,

有何差別!

  佛祖妙道徑截,唯直指人心,務見性成佛爾!

但此心源本來虛靈明妙,開始並無纖毫的隔礙。然

眾生但以妄想成障,故而於無隔礙中生出隔礙。由

於背覺合塵,因而枉受輪迴苦報。若具大根器人,

能不向外求,於自己腳根脫然獨證,消除一切邪

知、邪見,業障永除,就能徹證本來圓妙真心,此

Page 2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謂之為『即心即佛』。從此,一得永得,無一法當

情,萬緣放下,全體純淨,受用無疑,所謂一了一

切了,縱然於違順、好惡的境緣之中也都能安然無

礙,一切都能泰然處之,怡然自得。

  是故,古德應機教化,於一機、一境、一語、

一默中投誠入理,無非在破眾生分別、執著、妄想

耳。若能一念契悟,則百千法門,了無差異,譬如

百川異流,同歸大海,自然豁達無礙,自在安然。

故而,能進退自如,動靜得宜,作個無為無事絕

學道人。到那時,于一切時、一切處中,都能不起

異見,也不生分別,萬境萬緣皆能了知無不虛擬,

皆是緣生幻有之相,故而能隨緣常不變,不變又能

常隨緣。一切恒順因果,在一切順逆、善惡的境緣

中,不起貪愛、取捨之心,亦不生瞋恚、嫉妒之

念。物換星移,雖千百萬年,而無毫髮之異,能處

此大定,即入大解脫境界。悟理之人,根腳洞明,

當能瀟灑自若,特立孤危,壁立萬仞,亦即心中毫

無罣礙。去佛去祖,遣一切玄妙理性,心中蕩蕩

Page 2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八、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

然,百不知、千不解,就如太虛空中無纖毫的障

礙,湛然空寂,又如村夫野婦般的毫無知解,但卻

能樸實過日,日久天長,即得大安穩。且悟理之

人,也不會自作聰明,於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見,

好爭口舌之利,圖一時之快,因而鋒芒畢露,與人

結怨。所以古人說:『十語九不中,不如一嘿』!

有時裝瘋賣傻反而讓人喜歡。

  然而,芸芸眾生之中,又有多少人只會求佛作

祖,想求一個無心道人,卻了不可得!那麼,如何

才能得一個無心道人呢?想得一個無心道人,必須

予一切行持中不著相,也不居德。也就是說,於一

切行中,如修善斷惡,持戒布施時,要懂得作而無

作、修而無修,不執著一切所修所作之相。心中坦

然,要保持當下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不為是非、

彼我、得失所擾。就將這一念心安住在正定之中,

不被物轉,處順境而不貪、不喜,居逆境而不憂、

不瞋,一切都能怡然自得。隨緣遇境,做一切事,

只知是盡自己的本分之事,其餘一概放下不管,如

Page 2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此即名『無相』真修。換句話說,心中必須寂然,

不掛纖末於方寸,清清淨淨,一念不生;且動必應

機,一切皆隨眾生之感才有應,機感隨緣,非自己

起心動念。悟道之人,念茲在茲,一切都是為了眾

生能夠離苦得樂,為佛法能久住世間,所謂『不忍

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心中寂然無我,不存絲毫

一己之私欲。若真能放下萬緣,隨機應物,權宜善

巧,則任何境界現前,無論善惡、順逆,皆能應付

自如,得大自在。

  須知,解語非關是否能舌燦蓮花,能言也不在

於詞藻的華麗與否,悟道更不是仰仗在語言、文字

上;但經文的一字、半語卻又是開啟般若智慧的津

樑。換句話說,般若不在經文之中,但離開了佛經

祖語,也無處可覓般若。因為,經文有如『標月之

指』,而祖師的言句是敲門磚。讀經研教,只要知

道經文的妙意即可,不要執著於經文之中的文字、

語言。一旦執著於經文,即著了文字相,立刻與道

就背離了。法本無言,因言而顯理,理明則修。若

Page 2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八、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

真體道之人,通于心,達於本,直下即能脫卻重重

障礙,一絲不掛、坦坦蕩蕩,豁然便能契悟本來清

淨明妙、沖虛寂淡真實正體。若能如如不動,一念

不生,坐斷兩頭時,即可踏著本地風光,更無許多

惡知惡見、彼我是非、生死染垢之心,隨時應節,

便能虛通自在,圓融無際。到那時,吃飯、睡覺、

穿衣、屙屎、拉尿,皆一如往常,自在無礙、無拘

無束,如是方稱得上是無為無事真正道人。

  此事只要在行履上能綿綿密密,在事上煉心,

好好務實地去斷惡修善,去習改過,積功累德,行

菩薩道,則日久功深,自然就能不隨境轉。那麼當

境緣現前時,即能安閒靜然,不落凡情,當下便能

截斷諸緣,大休大歇,所謂壁立萬仞,峭巍巍地。

然後回過頭來,涉世應物時才能瀟灑自落,不著我

相。當任何一切聲色違逆、魔佛境界現前時,若能

不動於色,不為物轉,自在無礙,即能受用無盡。

到此境界,才為歇場,進而才能百尺竿頭更進步,

十方世界現全身。

Page 2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二十九、在途中不離家舍,.   離家舍不在途中

  「在途中不離家舍,離家舍不在途中」。這句話

相當富有禪意,非常值得玩味。人一生的經歷就像出

門旅行一樣,在這漫長的旅程之中要經過無數的休

息站,一站又一站的往前行而無停止。這一站休息好

了,就趕往下一站繼續參觀遊覽。每當到了站,停駐

下來的時候,它便是我們休息補充糧食,養精蓄銳作

為重新出發的準備。就好像是我們辛苦工作了一天

回家休息,還要再準備第二天再努力的打拚,所以它

是我們安身立命之處。我們日常生活起居飲食作息

就以它為中心,它不就是我們臨時的家嗎?

  家無形相,能安身立命之處,就是我們的家。

家也沒有固定的地方,因為它隨時都在遷移,所以

沒有真正的家,隨處都可以為家。人從出生到死

亡,根本都在旅途之上,隨著環境不斷的遷移,所

以居無定所,哪裡都可以是我們臨時的歸宿,也都

Page 2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二十九、在途中不離家舍,離家舍不在途中 ���

不是我們的住所。突然有一天,如果我們在旅途中

一口氣接不上來了,那就是我們人生的終點站,即

是我們的歸宿。

  古人說:『光陰是百代之客,天地是萬物之逆

旅』。時間就像客居,只是暂時存在;而空間就是萬

物寄旅之處。雖然在这廣闊無邊的穹蒼中,時空却是

越走越窄。我們走在人生的旅途之中,每一站都可說

是我們的家,也可说都不是我們的家。因為我們不斷

地由這一站到下一站,只是每一站所停留的時間長

短不一而已,所以沒有一個固定真正不變的家。

  人生學佛求道也是一樣,從無始劫來,生生世

世造業受報都在六道之中,不斷地輪迴,都沒有出

三界六道,了生脫死。人由生而死,死而生,改形

異道,不斷地變遷,哪一個才是我們真正的家?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若不能修出世間真正的善

法,則三界六道就是我們的家鄉。人生在世只是短

暫的出門旅遊而已,因為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人、

天兩道的時間短,就像曇花一現而已,轉眼又生三

Page 2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惡道受報去了。所以修學佛道,必須精進勤苦,要

能發願立志,努力行菩薩道,才能從凡夫身轉凡為

聖,才能就路返家,歸家穩坐。

  古人說:『在途中不離家舍,離家舍不在途

中』,已經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家」即在旅途之

中,離開了旅途即沒有了家。人生旅途從小到老,

沒有停止,甚至死亡,由死再生,生而後死,死而

復生,生生息息,又何來的終止?在途中只要能安

身立命之處,何處不是我們的家!離開了家,就在

旅途之中奔走營生,哪裡還有另一個旅途可言?換

言之,家是人生旅途過渡的地方,是短暫寄宿之

處,所以我們不能執著、捨不得、放不下。只要我

們能調整心態把它當成旅館,就不會執著。或者正

因為它是飯店、旅館、是我們歇腳之處,我們就輕

怠疏忽,毫不在意,不懂得珍惜,那即是理事不

明,因為它畢竟是我們安身立命之處。故這一句禪

語,無非在暗喻我們要住無所住,無所住而住,那

就能體悟禪的真諦,而得自在解脫了。

Page 2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9

三十、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我們能心平氣和,所謂氣定

神閑。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心要平、氣要

和,凡事就必須能豁達開朗些,不能遇事斤斤計

較,爭什麼「對與錯」,什麼「是與非」?只要我

們自己能僅守本分,行一切事能善盡做人應有的原

則,俯仰無愧於心即可,至於他人的好壞、對錯與

我何干,所謂個人因果個人負。有緣就勸幾句,若

沒有交情就少開尊口以免惹人討厭。

  再說,每個人對一切事物的理解、看法與想法

都不盡相同;何必強行對方非接受自己的想法與觀

點呢?明白的人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無所謂有

「對與錯」與「是與非」的分別,因為一切人事物

的是非曲直只在於我們當時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和立

場來看這件事而已。當站在某個基礎點、立場看的

時候,覺得事情應該是如此,若換一個角度切入的

時候,論點又改變了,覺得應該是那樣。然而立場

Page 2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與角度也常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在轉換。所以觀點、

立論也不停地在改變當中。這一刻認為是對的,但

由於時空的變遷、人事的更迭,到了下一刻可能就

不對了,因此有什麼絕對的標準呢?!就像國家的

法律一樣,也要隨著時代的潮流、環境的變遷而需

定時地修訂以適應時宜,所以一切法無常,無有定

法可說。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要堅持己見與人對

立而產生不平。如此與人結怨不說,還徒生煩惱,

擾亂自己的清淨心;何況自己的見解還未必正確。

  凡夫世人都是用妄心處事,離不開情執,所以

免不了產生偏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想

法,如果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因而堅

持己見,那麼在一個團體之中,讓主事者何以為

處,到底應該聽誰的?是否令人陷於兩難之中而動

輒得咎。

  有時遇到難解的糾紛,即使透過所謂民主的程

式,用表決的方式來決定,所謂少數服從多數。

但對有些個性堅持執著的人來說心中仍然不服,也

Page 2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

可能因此拂袖而去。所以遇事有紛爭、議論時,最

好的辦法就是溝通,但溝通也要懂得技巧,即佛法

所說的善巧方便。溝通時必須坦然、要敞開心胸、

放空自己,不能預設立場,絕對要以理性平和的態

度傾聽對方的意見,如此才能心平氣和地協調出一

個理想的結果,而不是一昧地堅持己見。佛法是民

主的,佛陀在世時即是以理性的方式與人溝通,與

人辯證,藉以宣揚佛陀的法教,所謂『真理是越辯

越明』。世間的制度,只有相對的好,沒有十全十

美的;換言之,任何制度都有它的缺點,所以我們

不要迷信制度。表決只可以說是在民主的程式中,

當事情的岐見不能透過討論而獲得解決、達成協定

時,是最後不得已所採取的方法與手段而已,那只

是相對可行的一種權宜之計。

  我們今天是一個學佛的團體,既然有如此殊勝

的因緣,能聞無上出世間的大法,就應該徹底地信

受奉行佛陀的教誨,放下「我」執,也就是不要有

個人的知見、看法與想法,學習尊重他人的意見。

Page 2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若能了知『性空』的道理,放下我執,心才能真正

清淨。若心中還有所著,那都是妄想、分別與執

著,與道就悖離了。六祖說:『若真修道人,不見

世間過』,這句話已成了老僧常談,大家都能琅琅

上口,但是我們能確實明白這句話的真實義理嗎?

  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刹那生滅、變化無常,那

有一法是真實的呢!如果體解『無常』,就能深

刻了悟世間確實無有一法可得,那我們何必還要置

身其中強作分別、執著,非從這些無聊瑣碎的事物

中硬要分出個是非、高下與對錯不可呢?這些是非

人我、聲色貨利,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六塵緣影的妄

覺,也就是我們世人煩惱的根本。佛陀開示世人:

『一切法唯心』。外塵境緣的善惡、美醜都在自己

一念心性的覺與迷之間而已。若一念心清淨、平

等,則外在的境緣就清淨、平等;若一念心迷染不

淨,有了偏邪,則外在的境界也隨之改變。

  有的人從小就有潔癖,非常愛乾淨。別人使用

過的東西或者器皿非要洗滌得非常乾淨不可,否

Page 2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

則就不敢使用;與人寒暄握手後也要洗好幾次手。

像這樣,外表看起來很愛乾淨,然而內心卻有病反

而就不潔淨了。也有些人講求完美主義,凡事必須

做到盡善盡美,否則就會自我譴責或生氣發洩。但

是人非聖賢,誰能無錯,有誰能夠保證樣樣都能盡

如人意做到第一?如果什麼都要求完美,不能有絲

毫的瑕疵,否則就生氣、自我埋怨,反而就不完美

了。古人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

事古難全』。就是因為人生不能完美的演出,凡事

不能盡如人意、圓滿無缺,總有一些瑕疵,所以才

能襯托出什麼是真正的美,因此才讓我們明白懂得

珍惜現有的人生。所以什麼才是真正的完美?於一

切法不執著就完美,執著就不完美了。

  如果我們有豁達的胸懷,能明白緣起性空、因

果的道理,則立身處世、進退應對就能自在無礙。

若能體悟到『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

的』。到那個時候,隨緣遇境,就能泰然處之,怡

然自得,沒有任何罣礙。

Page 2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為什麼說:『別人錯的也是對的』?因為「它

山之石可以攻錯」。別人的缺點可以引以為鑒,避

免我重蹈他人覆轍,可作為我立身處世的借鏡,所

以是我最好的負面教材。若境界再往上提升,對於

他人的錯誤,也可以視為是磨礪我個人的心志,考

驗耐心、成就我的忍辱心、平等心最好的試金石;

一切的逆境惡緣,無非是來幫助我銷除業障、增長

智慧、磨煉我道心不退的逆增上緣。能有如此豁達

的想法則世間的一切人事物,哪裏有錯!

  而『我的對的也是錯的』又如何理解,就不免

令人費疑?我們試想:若一念心清淨無染,沒有邪

思、邪見,則外塵的境界就是真善美的世界。如果

一念心不善,有了自我的執著,於是就相對產生了

外塵境界善惡、美醜、是非、對錯、福禍、吉凶等

強烈的分別相,於是一念心就沈迷在這相對兩邊的

邪見之中有所取捨得失,故而產生無盡的煩惱。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的清淨無染,要以清淨心

對自己,不要受外塵境界的影響而擾亂了自己的

Page 2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

清淨心。要明白外塵境緣的美醜、善惡與我無關,

都是空花水月、夢幻泡影,如此才能保有自己現前

一念心的清淨與如如不動,否則就會隨風披靡。對

人,要有慈悲心、寬容心,要處處與人為善,善盡

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世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不

與人結怨,要做到『靜者萬念不生,動者萬善相

隨』;既不著「有」,也不執著於「空」,達到動

靜不二的境界。如此理會,則進德修學就能順利成

就我們的道業,念佛也必定能夠往生。

  講到對、錯的問題,舉最近所發生的例子以作

說明。道場的圖書室在幾天前因為有同修提議,加

裝了鑰匙。有師兄很慈悲還特地買了鎖供養道場,

同時也安裝妥當。其用意是希望值班的義工同修在

離開時上鎖,避免閒雜人等進入隨便翻閱已經整理

好的經書、或講經的光諜片等法寶。如有人借閱圖

書最好也要有值班義工或負責圖書的同修在場,以

便協助登記、整理,以免有借用圖書而疏漏登記,

或歸還時不能按指定的地點放置等情形發生,致使

Page 2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圖書淩亂、無法正確統計數量;同時亦可藉此覺察

是否有逾期尚未歸還或歸還時有缺漏等情形,以免

造成日後繼續借閱使用上的不便,而徒增管理上的

困擾。若無人在場,有些非外借的物品,也有人不

清楚而誤取外借使用。這些等等都是圖書室上鎖的

主要原因。

  但也有同修反應,認為圖書室不應上鎖,認為

法寶就是要方便大眾流通借閱,上了鎖就讓人不方

便,所以建議維持開放。我們大家想想,諸如這些

小事都會引發議論而產生困擾,使心不清淨。若心

中還有不平、有所罣礙,那我們念佛功夫如何能夠

得力。念佛的目的就是要使現前的這一念心清淨無

染,不為外面境緣所動搖而生煩惱。如果我們還不

明白念佛目的就在修定,隨時都要保持這一念心的

清淨、平等,不是只有在念佛時能得法喜,清淨就

好,那麽就誤解了念佛的真正意義。如此念佛的功

夫再好也成了修福,與了生死無關,無功德可言。

因為心中仍有分別、執著而不清淨,當遇境隨緣時

Page 2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

就不免心隨境轉。

  其實,圖書室鎖與不鎖?對我來說,都好。鎖

也好,不鎖也好,都在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只要

我們能守規矩,按照圖書借用的規則正當使用,當

然就無需上鎖;若不能遵守圖書借用的方法,就有

上鎖的必要。原則上,有值班的義工同修在場,若

有人想借用圖書法寶,只需向值班的義工打聲招

呼,義工同修就會立即打開供大眾使用。何況我們

到了道場,需借用東西時向人打個招呼,也是一種

最基本的禮節,無所謂的方便或不方便;同時值班

的義工同修也有責任提醒借用人員使用的規則。借

用人員千萬不可求自己一時的方便而帶給別人的不

便,這種自私自利的心態不除,即便聽經聞法再多

也是枉然。

  圖書室上鎖,表面上好像不便,實際上因這麼

一點點的不便,卻為大多數人日後借用法寶時帶來

了更多的方便。所以方便反而成了不便,不便卻帶

來了真正的方便。所以什麼是方便、什麼是不方

Page 2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便?是不是都在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能否為大眾

著想,有沒有一顆『利人無我』的心而已。有這種

心,則不方便也成了方便;若沒有這種心,即使方

便也產生了不方便。

Page 2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一、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9

三十一、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祖師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缘認

得性,無喜亦無憂』。祖語意味深遠,開示世人雖

於一切境緣紛擾之中,仍要保持當下這一念心的清

清淨淨,不為所動。要能離一切相,不要隨境生

心,如此才能覓得幽深之旨,徹見本來,致使不落

兩邊,不住中道。到此境界,何來順違、憂喜、愛

惡等令人罣礙的煩惱?

  如來密語,以心傳心,以性印性,如水入水,

無為無事。吾人若能了達如來密意,那麼遇境逢

緣,就能不棄、不離,不喜亦不憂,超然物外,心

常在正定之中,而自在解脫。若能於一切境緣現前

時,迴光返照,直截透徹,忘懷絕念,即可證大解

脫根源。屆時便能踏著本地風光,契合本來面目,

所謂一了一切了。若能從一句中真的通達徹悟,則

千句、萬句,無有一句不明,悉皆能了。那麼,心

中寂然,根塵俱謝,便能默契心宗,早非池中之

Page 2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物。此刻已能摧伏一切魔軍,降猛虎、毒蛇,顯不

可思議的功德力用。

  然修行要明此大事因緣,在此一生中即能了脫

生死,就必須時常淨卻己見,使胸中脫然豁達,

不著一切相。必須做到內外空寂,湛然淨潔,直到

一念不生處,徹透淵源,體淨虛靈之時,方能倏然

自得。此時無一法不是自己,凡聖一如,淨裸裸、

赤灑灑,即可見到本地風光,徹證本來面目,一得

而永得。是時已無生死可滯,煩惱可了,一切自在

無礙,哪裡還會將人世間小小的得失、榮辱、毀譽

等罣礙放在心上。只要直下截斷,能夠站得長、把

得住,作得了主,一路都能如此長養下去,一念不

生,萬法無咎,便能得大解脫自在。

  修行最忌諱的事,就是隨緣遇境時,心生見

解,妄生分別、執著,致使落在彼我、愛憎兩邊的

邪見之上,不能灑脫。心中一旦有了得失、取捨之

念,則煩惱不堪。欲證無心境界,必須以無住為

本,以無相為宗,修行必須要勇猛精進方能究竟。

Page 2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一、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

  祖師西來,只是直指人心,令人見性成佛。既

明信此心,就要信得及,要將萬緣放下,常使心中

空寂。若能心空如洗,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

不為物動,不受境牽,以此長養聖胎,才是真修

行。否則即便整天誦經、念佛、持齋、禮拜,但心

中仍然不悟,萬念紛飛,人我是非不斷,名聞利養

填胸,世俗雜緣纏身,樣樣都放不下、捨不得,修

行也只落個有名無實,只是空有修行的樣子而已,

實際上與道毫無交涉充其量也只不過是種個來世出

世間的善根種子罷了,此生想要了生死、出三界決

定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此生修行只是種些善根

福德而已,死後該怎麼生死就該怎麼生死。今生既

然無法了脫生死,死後仍然墮落沈淪在六道之中受

無盡輪迴生死的業報。

  古德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世能得

人身、聞佛法,可見得是宿世修來的大善根福德因

緣,才有機緣聞到佛法。然而這一世,卻不能好好

地把握,修學佛道不能有所成就,則來世想要再聞

Page 2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佛法,恐怕是千百劫以後的事了。若真如此,豈不

哀哉,令人扼腕!。

Page 2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二、《中觀論》八不 ���

三十二、《中觀論》八不

  龍樹菩薩在《中觀論》說:『不生不滅、不斷

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如果這幾句話我們

確實理解了,則般若經即能通達無礙,而佛四十九

年所說的一大藏教也能窺其全貌,知其所以然了。

  《中觀論》所說的這幾句話,講的就是『中道

實相』的真諦,是佛說般若經二十二年的精要。我

們若能充分理解而善巧地運用在日常生活行住坐

臥、語默動靜一切作息之中,那麽必定是左右逢

源、自在無礙,能過著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生

活,則當下的娑婆五濁惡世即是華藏世界、無異於

西方極樂世界的蓮池海會。

  《中觀論》這幾句話與《心經》所說的不垢不

淨、不增不減,是如出一轍,講的都是『中道實

相』的真諦。

  一、不生不滅:有生的是「相」,而不滅的是

「性」。相是有生滅的,就像人的身體一樣,生生

Page 2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息地在六道中輪迴,所謂

轉身受身,改形易道,又如時間晝夜的改變、四季

地運行。白天來了,黑暗就消失了;當夜幕低垂

時,白日就走了。春夏秋冬四季,也一樣不停地在

運轉,所以「相」是刹那無常地在改變。而這些相

都是『緣起性空』的一種假相,只是吾人一念迷失

了本性所產生的「妄」覺而已。一切法從心想生,

宇宙的萬象都是『心現識變』的虛妄相。真正不變

的是「真心」,真心是體,也就是所謂的「佛」

性,佛性是不滅,如如不動的。一切相都是自性隨

緣所產生的虛妄相。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了不可

得,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既然是假,即是

『不生』;不生,又何來的滅呢?所以是不生不

滅。生滅只是我們凡夫的妄覺,就像眼疾的人看東

西,所看的東西都看成了好幾個,實際上都是自己

的錯覺。

  二、不斷不常:凡夫世人因為不明白諸法實

相的道理,所以不是執著「常」,就是執著於

Page 2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二、《中觀論》八不 ���

「斷」。執常,就是執著一切事相都是存在的事

實,以為這些相都是恒常不變的,永遠也不會消

失。而事實上,宇宙萬物都不時地刹那在變化,如

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生住異滅、礦物也有成住懷

空。只是它們的時間長短各個不一而已。但無論時

間多長或者多短,像是星球的壽命,或許幾百、幾

千億萬年,但它終歸還是會爆炸而消失在太虛空之

中。那麽,幾分鐘、幾小時、幾天、或幾年,與幾

千億萬年來相比,到底有何差別?在表像上似乎是

有很大的差異。若與宇宙整個恒長的時空相較時,

這幾十、幾百,或幾千億年,是否就覺得微不足

道,只不過是刹那之間而已。所以,一切的物命,

無論是有情、或者是無情,都是無常變化的。既是

無常,即沒有永恆性,又哪裡是實有的,它也是虛

妄不真的,只是暫時存在的一個假相而已。假的東

西如何可以執著,那不是自取煩惱嗎!有些人知道

世事無常,終歸壞滅,所以執著於「斷」滅相;也

就是認為一切法不能永恆存在,只要一但消失了,

Page 2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就不復存在,故誤以為「人死如燈滅」,人死了就

一了百了,不會再生了。所以只要是活在的一天,

就要盡情地享受人生,於是吃喝玩樂地盡情揮霍,

無所不為,當然更不信因果。往往為了享樂,而作

奸犯科,以供他在生活上的花費享用,因而造作許

多的罪業。殊不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切凡夫、有情的眾生都在六道中輪迴生死,

包括世間所有一切的「相」也都是緣聚緣散的一

種現象。然而,「緣」是聚散無常,此刻可能消

失不見,而下一刻當緣具足了,它又悄悄地出現

了。許多人尋尋覓覓找尋自己心目中的對象,找了

幾十年,不知道歷經多少的挫折,走了多少冤枉

路,最後找到的對象居然還是小時侯的玩伴,或者

就是自己初戀的情人,故世間的事往往是無法預

期。世事的變化就像天氣一樣難以預料,所謂:

『東山飄雨,西山晴』,說是晴,過一會兒,烏

雲密佈,下起大雨來了。所以說世事無常就像天

氣一樣陰晴不定、變化萬千。說是好時即是壞;

Page 2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二、《中觀論》八不 ���

說它壞時又轉好了。故「相」是刹那變化,交替

無常,不是斷滅的。若執著斷滅就著了「空」

相,以致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會失去了方向、

沒有了目標,於是缺乏奮鬥向上的動力,所以會消

極避世、沈淪怠惰,過著好像沒有明天,灰暗陰

晦的生活。因而覺得人生乏味,只曉得沉迷在聲

色犬馬、酒色財氣的玩樂之中,銷蝕自己寶貴的

生命,成為社會的包袱、寄生蟲,為人所輕衊不

恥。這兩種人都是煩惱的始作俑者,他們不明白

一切萬物的生命都是生生不息,未曾間斷。人死

了會再生,只不過是轉變一個身體,換一個形貌出

現而已;草木枯了也會再長,會不斷地繁衍下去,

它們是生滅不息、不生不滅的。也就是說,不生

不滅之中有它生生不息的現象發生,而生滅中也

有不生不滅永恆性的本質存在。這就是宇宙事實

的真相,講的也就是人生的真諦。若能瞭解諸法的

實相,生活才能過得有意義,會活的有價值;換句

話說,才能使我們的生命發光發亮,活出尊嚴。

Page 3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三、不一不異:「一」在佛法裏說的是一真法

界。「一」是理體,它性常不變,即所謂的實相。

禪德說『萬法歸一』,而「一」即是實相,佛法所

說不二之法,有了「二」即是妄念。能入「一」即

是清淨念,則心就清淨、平等沒有分別。所以,

「一」是我們的真心、真如本體,也就是佛性。

「異」是差別、不同的意思。講的是現象,而現象

是有差別的。不異即是沒有不同。

  為何說「不一」,又說「不異」呢?不一,指

的是外面的境界相。外塵的境界是千奇百怪、無

奇不有,就像萬花筒一樣,變化無常。但無論它的

相如何地變化,它還是從體變化出來的,所謂『萬

變不離其宗』。我們知道,萬花筒裏的圖案是千變

萬化的所以是「不一」;無論它如何地轉動,都

不可能出現同一組圖案;雖然它千變萬化,還是

從同一個體所變現出來的。這個本體沒有變,它

還是「一」,所以說「不異」。「不異」講的是

「體」,而「不一」說的是外在的「相」。「相」

Page 3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二、《中觀論》八不 ��9

確實是千變萬化的,而「體」卻是一,是不變的

「性體」。若瞭解不一不異,就能明白《華嚴》所

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一多不二,即無

差別。外面的境界相是自性隨緣所產生的幻相,故

「有」即是「無」,沒有分別,所以『相即是性,

性即是相;性相不二,理事圓融』。若確實明白這

個道理,就契入了般若實相的理體。

  四、不來不去:宇宙萬象的本體既然是清淨寂

滅不染、一法也不立,是一絲不掛、本來無一物

的。既然無一物,哪裡還有來去的現象?!有來、

有去只是一種幻相,就像人有生死一樣。這一口氣

斷了,說死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神識又去投胎

去了,如此轉生受生、輪迴不息,何有來去生滅

呢?!故來去是它的相。實際上,真心是遍一切

處、無所不在的,哪裡有來去的相?蓮池大師說:

『身在花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

生去,無去無來事宛然』。我們念佛人,念佛求生

西方極樂世界,對於理與事一定要明白,才能有助

Page 3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於我們境界的提升。如果理事不瞭解的話,恐有著

相修行之虞,而不能夠成就。

  歷代的祖師開示後世的學人:念佛法門是最方

便最了義,又直截了當的法門,是下手易成功高,

第一殊勝的妙法。它是由「事」入「理」,由「有

念而入無念」,從「事念而入理念」,從而契入

『念佛三昧』、一心不亂的境界。也就是說,能達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知道「能念」的是我的

心,「所念」的是阿彌陀佛。能念之心外沒有佛為

我所念,這即是『心外無佛』;所念之佛外也沒有

心能念於佛,也就是『佛外無心』。換言之,念佛

到此境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即心即佛,

即佛即心,心佛不二,惟是一心而已』。除心之

外,若還有一物,即是妄見。所以我們念佛往生是

「心」往生,心是遍法界虛空界,故而哪裡有來

去!

  心遍一切處,無來也無去,但事相上,確實有

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故「相」

Page 3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二、《中觀論》八不 �8�

是有的,不能斷滅,但「理」是空無的。因為虛

空、法界、佛土、眾生也都是我們一念心性妄動而

有的幻相,這一切的相都離不開一念心性之外。所

以說,『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無來事宛然』。前

一句話是約「理」而說的,是從「性」上講的,而

性是空無、寂滅的;後一句是約「相」而說的,相

是存在的幻相,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可以

壞相,否則就落了空。然事實的真相是:亦有、亦

無,非空、非有。迷時,是一切皆有;悟了,一切

皆非。

Page 3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三十三、做人處事四部曲

  『把別人當成自己,把自己當成別人,別人還

是別人,自己還是自己』,這幾句話是人生哲學做

人處事成功的四部曲。我輩學人若能深入理解其中

的道理,而將人生哲學的四部曲落實在日常生活之

中,也就是說,做人處事能符合佛陀的教化,則生

活就能自在解脫、無憂無慮。

  何謂「把別人當成自己」,就是要將心比心,

愛人如愛己。凡事若能從他人的立場去體驗、思

維事情,遇事就懂得如何去體諒對方、善解他人與

包容對方。若能進一步把他人當成自己般地呵護,

那麼就會與人為善、和樂相處而不會發生矛盾與衝

突。

  人的缺點就是愛挑他人的毛病,『常常寬以待

已,而嚴以律人』。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對他

人的毛病卻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還能在雞蛋裏挑骨

頭,絲毫不會放過。人的自我意識很強,往往有恩

Page 3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三、做人處事四部曲 �8�

於人則念念不忘,但受人之恩卻視為當然,不懂得

知恩圖報,所以總是與人對立。如果我們能「把自

己當成別人」,時常觀察自己的缺點、毛病就像洞

察他人般地能見秋毫之末,對自己的一言一行戒慎

恐懼,隨時警惕、反省,唯恐有過失而不能改過。

若能鞭策自己就像監督、挑剔他人般地嚴厲,那才

是真正地愛護自己,如此才能砥礪自己修身進德免

於犯過。人人如此,則天下太平、社會安安詳。

  前面所說的:把別人當成自己,把自己當成別

人,那是教導我們待人處世的方法,如何與人為

善、修養自己的德行以促進社會的和諧。接著我們

要明白,「別人還是別人」,「我還是我」。何謂

「別人還是別人」?這就是要我們世人能懂得尊重

他人。每一個人都有個人自己不同的想法與觀念,

必竟我不是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尊重他人,不要強

制他人以自己的意志為意志,要學習尊重他人的意

願,這就是佛法所說的『隨喜』。如此,人與人之

間的相處才能和諧。若能真正明白以上的三種義

Page 3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涵,則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在無礙,做一個真正的

我。

  所謂「我還是我」,是說,道理雖然明白了,

至於要不要做還在於自己。路是自己選擇走出來

的。若能務實地將所悟的道理確實地落實在日常生

活中,就是覺悟的人,否則即是迷惑顛倒的人,並

導致無盡的苦惱。所以我還是我,迷與悟就在自己

一念之間,一切的抉擇都決定在自己手中。

  前兩句,是從性體上說的,教導我們明白「自

他」不二的道理:他即是我,我即是他,自他本

是一體,沒有分別。宇宙虛空界一切的相無非『心

性』所生,源自一念心性,所謂:『萬法唯心』。

他人的過失即是自己的過失,因為他人的過錯足以

作為自己的借鏡,以免日後重蹈他人的覆轍,故而

也是世人負面學習的教材。因此之故,他人何來的

過失?故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

過』。

  後兩句是從現相上說的。「性」體上是一,沒

Page 3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三、做人處事四部曲 �8�

有分別,但「相」上仍然是有差別。宇宙森羅萬

相各個不同,有其不同的功能與價值存在。就如身

體上的每一個細胞組織,其功能個個不同,各司其

職,缺一不可,故不能混為一談;但個個不同細胞

的組織確實是同屬一個身體。所以說,宇宙萬相

的真理是『非一、非異』。非異,是說「彼我同

體」,沒有分別;而非一,是講別人還是別人,我

還是我,並非一體。

  唯有悟道的人才能明白,懂得尊重他人,愛護

他人的人,無異就等於是尊重自己、愛護自己,所

謂:『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

能了悟這四句真正的義涵而確實去力行實踐,那麼

人生在世就能自在無礙、無憂無慮,過得逍遙自在

的生活。

Page 3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三十四、再從佛法角度看人生哲學的四部曲

  『把別人當成自己,把自己當成別人,別人還

是別人,自己還是自己』這幾句話是做人處事成功

的座右銘,也可說是人生哲學的四部曲,更是佛法

教導世人如何立身處世,修身養性,得自在無礙的

不二之法。若能將這四部曲確實地落實在日常生活

起居作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一切動用之中,也

就是說,做人處事能符合佛陀的教化,則生活就能

自在解脫、無憂無慮了。

  所謂『把別人當成自己』,就是要將心比心,

愛人如愛己。凡事若能從他人的立場去體驗、思維

事情,遇事就懂得如何去體諒對方、善解對方,進

而包容對方。若能把他人當成自己一般地來呵護,

那麼就會與人為善、懂得與人和樂相處,而不會隨

意地與人發生矛盾與衝突。

  人的缺點就是專愛挑他人的毛病,常常寬以待

Page 3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四、再從佛法角度看人生哲學的四部曲 �8�

已,而嚴以律人,所以總是與人對立;自己的缺點

往往視而不見,但對他人的毛病卻看得清清楚楚,

甚至還能在雞蛋裏挑骨頭,絲毫不會放過。如果我

們能『把自己當成別人』,對自己的缺點、毛病就

像洞察他人般地能見秋毫之末,而隨時警惕自己的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戒慎

恐懼,即使獨處一室,也如面臨佛天般不敢放逸,

唯恐造作不能改過,遭致罪業。若能鞭策自己,就

像監督、挑剔他人般地嚴厲,那才是真正地愛護自

己,如此才能砥礪自己修學進德免於犯過。人人如

此,則社會安祥,天下太平。

  前面所說的:把別人當成自己,把自己當成別

人,那是教導我們待人處世的方法,如何與人為

善、修養自己的德行以促進社會的和諧。接著我們

要明白,別人還是別人,自己還是自己。何謂『別

人還是別人』?這就是要我們世人能懂得尊重他

人。每一個人因環境成長的不同,文化的差異,以

及所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別,所以每個人都有個人自

Page 3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己不同的想法、看法與觀念;必竟我不是他,無法

全然理解對方的思維想法,所以我們要學習尊重他

人,不要強制他人要以自己的意志為意志,想要去

控制他人,或作強勢的主導,那將是衝突與矛盾的

開始。

  我們要學習尊重他人的意願,不要隨意惱害他

人,更要有成就他人善行的胸懷,這就是佛法所說

的『慈悲喜捨』。如此,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才能和

諧快樂。若能真正明白以上的三種意涵,則在日常

生活中就能自在無礙,做一個真正自在的我。

  所謂『自己還是自己』,道理雖然明白了,至

於要不要做還在於自己。他人的道理說得再清楚,

見解再明白,那還是他人的見解,別人的經驗,與

自己無涉,毫不相干。許多事情若非自己親身體

驗,無法全然理解,只是拾人牙慧,瞭解個大概而

已。路是自己選擇的,也靠自己走出來,別人是無

法幫忙的。我們若能務實地將所悟的道理確實地落

實在日常生活中,腳踏實地的去做,就是覺悟的

Page 3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四、再從佛法角度看人生哲學的四部曲 �89

人,否則即是迷惑顛倒的凡夫,受著無盡生死的苦

惱。迷與悟就在自己一念之間,一切的抉擇都決定

在自己手中,與別人無關,所以說自己還是自己。

  前兩句,是從「性體」上說的,教導我們明白

『自、他』不二的道理:他即是我,我即是他,自

他本是一體,沒有分別。宇宙虛空界一切的相無非

『心性』所生,源自一念心性,所謂:『萬法唯

心』。他人的過失即是自己的過失,是佛菩薩示現

給我們看的,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鏡,要世人能以此

為鑒,以免重蹈他人的覆轍,故而也是世人負面學

習的教材。因此之故,他人何來的過失?故六祖惠

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後兩句是

從「現相」上說的。『性』體上是一,沒有分別,

但『相』上仍然有差別。宇宙森羅萬相各個不同,

都有其不同的功能與價值存在,就像身體的細胞組

織一樣,其功能個個不同,各司所職,不能混為一

談;但個個不同的細胞組織確實同屬一個身體。所

以,別人還是別人,自己還是自己,雖然各個不

Page 3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同,但仍屬一體。所以說,『不一不異,即一即

二,彼我不同,又自他不二』,這即是佛法所說微

妙的玄理。若能通達此微言大義,就能解決人生諸

多的煩惱,走向光明平坦的大道,作一個快樂解脫

自在的人。

  故而,唯有懂得尊重他人,愛護他人的人,才

能明白尊重他人無異就等於是尊重自己、愛護自

己,所謂:『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

之』。猶如古德所說:『民胞物已,萬物同根』,

這就是『一多不二』的道理。

Page 3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五、何謂如來 �9�

三十五、何謂如來

  如來,佛的十號之一,超九界以獨尊。『如

來』是從「性」上說的,指妙明真心。「如」者,

不變之體,湛然寂靜;「來」者,有隨緣之義,無

為而用。體雖不變,但可隨緣而起一切妙用;雖隨

緣起用,妙用無方,教化一切眾生,但體元不變,

湛然寂靜。不變而常隨緣,隨緣而常不變,故名

「如來」。

  六凡眾生『來而不如』,因其隨業受生,心為

境轉,此心隨風披靡,輪迴六道,恒受生死之苦。

二乘聖者是『如而不來』,雖已了分段生死,不入

輪迴,但知見不圓,住偏真涅槃,故而沈空守寂,

不肯涉世度生,視三界如牢獄,觀生死如冤家。雖

證「人」空,而「法執」未空,故執著於空。認為

眾生既然是五蘊假合而有,亦是空,何有眾生可

度?所以不肯涉世度生。然菩薩法界則『非如非

來』,菩薩不同於二乘人沈於涅槃之樂,不肯「從

Page 3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空出假」,利益眾生,亦不同於凡夫隨業受報,不

能「從假入空」,終日為外塵境界所轉,起惑造

業,輪轉不息。菩薩廣運悲心,來往六道,居塵不

染,乘願利生,不畏生死,亦不住涅槃。佛者,

『亦如亦來』,故稱如來,不為一切煩惱所惑,不

為八風境界所動,能隨機化眾,為九界導師。

  如來有三身:法身如來毗盧遮那佛,即遍一切

處,如《金剛經》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

去』;報身如來盧舍那佛,如如不動,名「如」;

應化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如來隨類化身,

觀眾生心,應所知量。依理起智(用),以智照理

(體),惑盡智朗,成等正覺,名「來」。又曰:

『如來者諸法如義』,義同「一」,所謂:『性如

其相,相如其性;理如其事,事如其理』。相即是

性,事即是理,這種理事不二,性相一如的即是

「如來」。

  如來,即萬法空寂,不生不滅,本來一如,沒

有差別,故一切法平等空性,名為「如」。能如

Page 3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五、何謂如來 �9�

義而悟入,即為如來。《佛頂經》曰:『性真常中

求於去來了不可得』。佛在《轉法輪經》上也說:

『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成實論》:『乘

如實道來而成正覺,故名如來』。所謂如來者: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古德也有詮

釋:『如來者,今佛如古佛之再來』,亦即是佛佛

道同,也有以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蜜來,

至大涅槃,故名如來。若以《華嚴經》所說的四法

界來解釋:理法界是如,事法界是來,理事無礙法

界則可稱如來。

Page 3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三十六、見性成佛的妙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

無論是男女老少、智愚閑忙,或者無論是從事哪

一種行業的人,不論其身份的高低與貴賤,只要肯

信、並發願、念佛求生西方,確實能依照佛菩薩及

歷代祖師大德的諄諄教誨,好好地念這一句佛號,

就能決定成就。而且就在這一生,當我們業報身結

束之前,即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佛國成佛作祖;換

句話說,我們這一生就能了斷煩惱,超越生死,不

再入六道輪迴受生死煩惱之苦。所以念佛法門是第

一殊勝了義,而且是既方便又直截了當的法門,可

說是大小並收、利鈍均攝、理事圓融、性相無礙,

第一圓頓不可思議的大法。

  這個法門的方便處就在於沒有所謂的大、小乘

佛法的區別。一句佛號念到底便能成就,從初發心

到成佛,就只需這一句佛號,不需要其他法門的輔

助;而其他的法門諸如參禪、觀心、研教等,都要

Page 3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六、見性成佛的妙法 �9�

上根利器的人才能做到。念佛一法是真實法,捨其

他一切方便權巧之法,就是這一句佛號堅持到底,

就能與佛感應道交,往生成佛。而一個真正的念佛

人,必須學習萬緣放下,心中了無牽掛。尤其是念

佛時,心中要放下一切的愛惡情仇、分別與執著,

更要捨下人世間一切的紛紛擾擾、是非人我的事。

對於這一生我們汲汲營營、所追求不息的名聞利養

以及聲色貨利的事必須看破、放下,不能貪愛也不

能留戀;尤其是儘量要捨掉自私自利的念頭。誠如

淨空老法師所說的,學佛人心一定要清淨不染,不

能有控制別人的念頭。若什麼事情都非聽我的不

可,要以我為主、我是對的、凡事都想主導唯我是

從才行,像這種蠻橫霸道的行為,就是自私自利的

表現。結果往往會讓別人不高興,也使得自己不快

樂。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之所以會起摩擦,導致

爭議與煩惱的主要因素。

  學佛的人也要學習不能有心存占人便宜的念

頭。因為一旦有了這種念頭,心術就不正;若處處

Page 3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想貪些小利、就會常常與人爭利,無端地引發許多

沒有必要的衝突,因而與人結惡。一個真正的佛弟

子,就應該常隨佛學,心量廣大,要學佛的清淨、

平等、慈悲,甚至連惱害眾生的念頭都不能有。那

麼,我們的心才算真正的慈悲清淨。當我們有這些

念頭時,就要知道回頭、立刻作自我的檢討反省與

改進。一般來說,念佛人遇到這些念頭起來時就要

不停地念佛,以這一句佛號來暫時止住、取代這些

妄念,以念佛來懺悔改過,後不再造,直到心清淨

無染為止。念佛若能念到心清淨而無雜念,只這一

念心清淨就與佛感應,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三心

圓發、捨「權」歸「實」的法門。因為這一句佛號

就具足了圓滿的菩提心,統攝了直心、深心與大悲

心。因為真正的念佛人,能放下萬緣、一心正念,

心中沒有五欲六塵的夾雜、唯佛是念、心真誠不

二,這就是真心念佛的表現。念佛人除了佛念以外

既無二念,則佛心即是己心,己心即是佛心。而佛

心清淨慈悲,時時以眾生的苦難為念,所以能興大

Page 3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六、見性成佛的妙法 �9�

悲、憫有情,心純淨、純善。

  念佛人若能以佛心為己心,當然也就含攝了深

心與大悲心,而能時時以大眾為念,故說真正的念

佛人能夠圓發三心。即佛是心、即心是佛,也就是

說,念佛人的心無一念不是佛心,則心心念念都能

與佛相應。只要我們的心繫念於佛,則佛就在眼

前;口稱佛名,佛就現在我們的心中。所以說:心

外無佛,佛外無心;心佛不二,唯是一心而已。我

們更要明白:『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差別只

在迷悟之間而已。迷時,佛是眾生;悟了,眾生即

佛。所謂:『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眾生與佛

的法身同體,哪裡來的分別?!故佛是眾生心中之

佛,眾生是佛心中之眾生;眾生即佛,佛即眾生,

佛與眾生無非就是我們的心。若心裏有佛,佛就是

自己;心裏無佛,則佛就在西方。所以佛不念,心

就不顯,故念佛是最好見性成佛的妙法。古德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座靈

山塔,只須靈山塔下修』。我們果然確實明白了這

Page 3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個法門的殊勝絕妙,才能增長信心,念佛才能得

力。

  禪宗大德洞山祖師問和尚:『世上什麼最

苦?』,和尚答道:『地獄最苦』,山曰:『不

然,是不明大事最苦』。能明大事即無地獄的業

因,故地獄非苦,是不了自心最為苦。想明瞭大

事,就要努力精進,不要再悠悠忽忽,兀兀度時。

換句話說,我們白天應物隨緣,要做得了主;若白

天能做得了主,夢中時才做得了主。若在夢中能做

得了主,那麼,在病中就做得了主;我們在病中若

做得了主,則臨終大限到時才做得了主。這樣能做

主,完全是靠平時訓練強作主宰而來的。能強作主

宰,就能悟道、了生死。不悟道,生死即不能了。

悟道不難,難在生死心不切,不知道無常隨時到

來。

  祖師開示我們:總要生死心切,一定要具備長

遠堅固向道的心,致死不渝;今生不能了,來生

再努力,直到了生脫死為止。對於念佛法門也是一

Page 3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六、見性成佛的妙法 �99

樣,功夫要用得深,任何境界現前時,就是念這一

句佛號,念到妄念打消為止;在行住坐臥、語默動

靜閒暇之時,都不忘提起正念,能讓這一句佛號成

為我們下意識的反應;只要境界現前,佛號就不念

而念自然浮現,那麼,我們念佛就算得力了。不要

說,來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使現生都能無憂

無慮、自在無礙地過日子。這就是靠平日多念佛的

功夫。所以修行是要從真實心中做,不是隨口說說

就能成就的。願與我們同修大眾相互勉勵,菩提道

上能把臂同行。

Page 3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0

三十七、往生的事實與理論

  許多學佛的同修雖然已經受持三皈五戒,成了

佛門正式的歸依弟子,且虔誠地學佛,但是對於佛

法修學的法門仍然知之有限;許多深奧的義理非但

無從理解,而且還抱著相當大的疑惑,以致無法真

正地信受奉行佛陀的教誨。尤其對淨土念佛法門,

能一生念佛成佛以至如來果地的說法,更是倍感懷

疑覺得不可思議、無法置信,認為天下哪有如此簡

單方便,一生即能成就佛的果覺那麼容易的事。佛

在許多大經上不是說: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怎

麼可能就在這麼短短的一生之中念佛即能成佛?那

不是成了天方夜譚嗎?

  釋迦佛示現住世八十年,講經四十九年、說法

三百餘會,門開八萬四千法,其目的無非在幫助

世人能破迷開悟,進而離苦得樂,最後都能了脫生

死的煩惱。然佛所說的一切法皆是應機說法、觀機

逗教。雖然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法法皆能成就佛

Page 3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七、往生的事實與理論 �0�

道,共證菩提果覺。但法門也有難易淺深之別,佛

說法都是依據眾生不同的根性而說。所謂:『法無

四乘法,人心有等差』。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經歷代祖師大德分科判

教,依其行門的不同,分為禪、教、律、密、淨等

五大宗。除了淨土法門以外,其餘諸宗都要上根利

智之人方能修習。唯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的法門。無論上智、下愚者皆可修習。上

智者如等覺菩薩之輩,或下愚者如販夫走卒、目不

識丁,三教九流之徒等罪業凡夫皆可修習。只要能

改過向善,不再造作諸業,放下萬緣,從此一心向

佛、念佛,並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心無二念,

皆能念佛往生。

  佛在淨土三經中已經為我們末世的眾生明確地

指出:只要真心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則若

一日、若二日以至若七日,念佛功夫若能念到一心

不亂、心不迷亂、意不顛倒、如入禪定,則臨命終

時,佛與聖眾即來接引往生西方。佛在《無量壽

Page 3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佛》經上更說:臨終最後十念皆能往生。所以念佛

法門是真正不可思議的法門,為千經所指、萬論所

歸,菩薩萬行修行的指南,是佛所說一切法的總持

法門。

  何以念佛法門如此殊勝不可思議?我們若能稍

為深入經教,多少也能窺其堂奧于萬一。佛在大

經中開示世人:『一切法唯心』。宇宙萬象皆『唯

心所現,唯識所變』;也就是說,『法界圓融體,

作我一念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既然法界唯

心,則一念心所緣之境界相,即空、即假、即中。

圓頓種姓的人,六根所「觸對」的外塵境界,若常

常能念念明白即空、即假、即中,以『根、境』空

寂故,了知一切法『緣起性空』,故是幻有。

  一切相都是從『緣』假「立」而「有」。若能

明白緣生幻有,則能明瞭『一心三觀』:所觀之境

是緣起性空的假相,故即『空』。相雖是假,卻歷

歷在目、清清楚楚,故不可說無,即是『假』有;

若說是空,其相不滅仍在,但若說其真,卻又假,

Page 3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七、往生的事實與理論 �0�

所以是非空、非假、亦空、亦假,故說即『中』。

「中」者,空、假兩邊皆離。

一心三觀者,是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可思議。

  若能明白萬法唯心,一念具足十法界,只要一

念心清淨平等即是佛的法界。經曰:『欲生淨土但

盡其意,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然而身處五濁惡世

的娑婆世界,染緣極重,修學困難重重,若欲一念

心清淨無染,談何容易。行者修學往往受外塵境緣

影響,進少退多難有成就。莫說成就菩提覺道,無

異是癡人說夢,不可思議的事;即便想要出三界六

道,不入輪迴受生死的苦報,得證阿羅漢果,那都

將是天方夜譚、緣木求魚,非我輩罪業凡夫所能為

之的事。

  佛在《大集經》中開示說:『末法時代,億萬

人修行,罕一得道,唯靠念佛法門得度生死』。念

佛法門是『二力』門:除自力外,還加上佛的本願

加持之力。若無佛力加持,我輩等博地凡夫焉能往

生極樂世界!所以往生是靠自已的願力加上佛力的

Page 3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恩澤。若能發心放下萬緣、專心念佛,當念佛功夫

能念到現前這一念心清淨無染,即能與彌陀願力相

應,則臨終時,彈指之間即能蒙佛接引往生。所謂

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往生有兩種情形:一是平時念佛往生;二是臨

終念佛往生。

  一、平時念佛往生則需『信、願、行』三者具

足,一心正念,才得往生。而平時用功念佛在於

斷惡修善,消除業障、增長福慧。若無真實信願,

則無念佛之行。所謂:『無信不足以起願,無願不

足以導行』。故知平時念佛在於增長自己的信念,

養成自己的定力。平時念佛就是以佛號來取代一切

的妄想、分別等煩惱,旨在喚起我們自性的本覺,

要我們時時刻刻能以『覺、正、淨』作為正念,遠

離聲色貨利、是非人我等『迷、邪、染』的塵緣煩

惱。故而念佛即是修定,意在克服自己的妄念與情

執。對此念佛法門若能信心清淨。做到理明、信

深、願切、行專、功純,念佛真正地精進不懈,則

Page 3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七、往生的事實與理論 �0�

往生有道。否則念佛依然只是修福,與了生死、斷

煩惱毫無關係。

  二、臨終念佛往生。佛在彌陀大願第十八願中

開示世人:『臨終十念必生』。真是微妙不可思

議。然臨終念佛往生,非一般常人所能為,必須具

足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的人才能做到。而我輩

學人既無神通,又天眼未開,焉知宿世善根、福德

是否具足,故怎可抱此僥倖心態,求臨終念佛往

生,那無異是取自己的法身慧命作為賭注、當做兒

戲。

  臨終能十念往生者,往昔生中必定是植種德

本,累積深厚善根、福德的修行人,可惜未能成

就。而這一生重新為人,但遇緣不善故而造作諸

業,直到臨命終時因緣成熟,才得遇見善知識為其

開示念佛法門。由於善根福德深厚,故而一聞即

信,並能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須知此生造作諸業,臨終之時,陰境現前,眾

苦逼迫,冤親債主都一一現前,前來索命、討債,

Page 3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於是心生恐懼,怖地獄苦痛,正惶惶不知所措之

時,得遇善友、善知識為說念佛法門,故而一聞即

信、發願求生淨土以求解脫。能以此怖苦心念佛,

則念佛心必定至誠、懇切。如此臨終十念,念念真

誠懇切。這一念心清淨無染,則滅罪無量,永絕後

惡,一心唯佛是念,即能感佛現身救度接引往生。

此種人等,生前雖不信佛、念佛,又造作諸業,且

無聞法機緣;但臨終苦逼,適逢宿世善根成熟,得

遇善友勸誡,發大懺悔心,並發願念佛求生淨土,

最後能十念不散,具足信、願、行,亦為『定』

攝。加上臨終勇決之心,所以能蒙佛力加持往生。

  經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若想

佛、念佛,則佛即顯。所謂:『心即是佛,佛即是

心,心佛不二,唯是一心』。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

章也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往生

與否就在於我們念佛人信心是否具足,能否放下萬

緣,好好地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若真具足信願

行,則此生決定往生、不退成佛。

Page 3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八、君子食不求飽、居不求安、憂道不憂貧 �0�

三十八、君子食不求飽、居不求安、憂道不憂貧

  儒家說:『食不求飽、居不求安』,其主要目的是

強調不貪求享樂,意在勸世人要懂得安貧樂道,過著

樸實簡單的生活,不要貪求錦衣玉食,住的地方也只

要能遮風避雨就好,不需要豪華富麗、或講究安逸舒

適,一切以節儉、樸實為原則,不要奢侈浪費。

  人若懂得節儉、樸實,生活不放逸、懈怠,經常

保持七分溫飽;居無定所,住的地方也不求安逸,

如此才能體驗窮人顛沛流離的生活是如何過的,這

時才能知道物力維艱,知道在這世上生活比我們困

苦艱難的人,比比皆是。於是,我們才能懂得惜

福,進而知足、感恩、而報恩。一個不懂知足、惜

福的人,當福報來臨的時候,就拼命地揮霍、盡其

的享受,古人說:『溫飽思淫欲』,到那時候沒有

不造業的,最後造業就要受報淪墮於惡道之中。

  一個享受慣的人,一旦遇到環境驟然變遷,如

Page 3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8

逆境現前,即不堪受物質缺乏的折磨而感到痛苦。

猶有甚著,當債主臨門,逼債還錢,變賣家產還不

足以抵債時,如何能經得起生活的壓力、環境的逼

迫去過節衣縮食、清齋薄粥的日子!故而度日如

年、痛不欲生。

  古人說:『由奢入儉難,從儉入奢易』,我們世人

想要由節儉的生活轉變為奢侈浪費比較容易,往往

不學就會。因為這是世人宿世的習氣使然,但想要由

奢侈的生活中回到節儉樸實的日子則是難上加難。

除非對人生有相當的覺悟及體認,以及有堅強的恒

心與毅力,否則是決定做不到的。因為平常花費無

度享受慣了,如何能從奢侈、浪費、物質不缺的生活

中,回頭再去過那種粗茶淡飯、囊中羞澀的日子!

  如果,一旦一貧如洗什麼也沒有了,頓然陷入

了絕境而無法自處,於是愁苦不堪,那時不是怨聲

載道,就是大歎世態炎涼、人情淡薄,不停地抱怨

世上只有錦上添花而沒有雪中送炭。於是乎,消極

頹廢、自暴自棄,最後經不起環境的折磨與壓迫,

Page 3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八、君子食不求飽、居不求安、憂道不憂貧 �09

因而饑寒起盜心,走向邪路,以身試法,從此真的

自甘墮落、一蹶不振,被環境打倒。這種人即是懦

夫、白癡,他們不懂得危機即是轉機,環境愈是險

惡、艱難,愈是奮發圖強的好時機。這時我們必須

藉著這個機會好好地潛沉、努力回頭反省,作自我

的檢討。檢討過去什麼地方做錯了,為什麼一個小

小人生上的挫折、失意、落敗,會經不起考驗,因

而頹費不振呢?

  我們是否應該認真地思維,好好的藉著此失敗

的經驗改過修善、發心向上,作為日後重新準備

出發的原動力。我們要有愈挫愈勇的精神,相信

失敗即是成功的信念,然後由衷地從內心覺悟起,

改過向善。放棄過去錯誤的想法、看法與做法,

從心地上徹底改起,建立起信念,故儒家勸人『食

不求飽,居不求安』,其重要義就是在告誡我們世

人要懂得「少欲知足」。

  少欲者不貪,不貪的人才曉得知足。貪是一切

煩惱的根本,六道輪迴的業因。貪的人一定不知

Page 3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足,即使擁有了全世界也一樣不快樂,因為貪得無

厭故,在心目中永遠少了一樣東西。若貪不得時,

則瞋恚心起,於是想盡辦法去吭、朦、拐、騙,不

惜造作諸業;一旦得到後卻又棄之如敝屣,不加愛

護,心裏又開始追逐新的欲望。所以,貪是三毒之

首,一切煩惱的根本。若能少欲就能知足常樂,故

少欲知足是對治貪的良藥,而其自受用就是常樂。

  對一個懂得涵養身心的修行人而言,少欲的人

對生活上的需求不多,只要三餐能夠糊口過日子就

行了,並不在乎吃的好壞,因為他們明白,吃只是

為了資養色身、藉假修真罷了;至於住也不要求安

逸舒適,只要能有個地方淒身即可。

  一個食不求飽、居不求安的人,才能真正體驗

到窮人的生活,因而才能處處為人設想,進而濟貧

救窮,更知道物質來之不易,不可以有絲毫的浪費,

應該節省物資、財力,多多幫助社會上貧困需要幫

助的人。因此,我們明白,食不求飽,居不求安,旨

在勸人能少欲知足,如此,非但自己能得到快樂,又

Page 3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八、君子食不求飽、居不求安、憂道不憂貧 ���

能幫助別人,一舉二得,是自他倆利的事。同時更重

要的,是提醒我們作居安思危想。也就是說,世事無

常,縱然現在處於順境,我們也要時時能作回頭想,

隨時要警惕自己不可放逸、懈怠,貪圖享受,以致

一旦逆境來臨,我們也能從容應付,毫無難色。

  世人若能於順逆、善惡的境緣之中,能不動妄

念之欲,一切都能以平常心來看待:好,是如此

過,粗茶淡飯,能夠溫飽即可;不好,也是如此

過,不會因為富貴時奢淫驕縱、浪費無度,而貧窮

時就怨聲載道、抱怨累累,繼續造作,若如此做的

人即是迷惑顛倒的人。

  為何最後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因為『道在

苦中求』。生活越是貧瘠、越是艱難,就越能體驗

人生、瞭解人生的苦多樂少,也就越有出離的決

心,以致對世事的留戀就越少。留戀越少,相對的

罣礙也就越少,如此才能安貧樂道、謹守清貧的日

子。妄心欲念越少,於是心就越清淨,若真的能如

此解、行,則離道不遠矣!

Page 3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三十九、念佛成佛

  今天打佛一,在止靜的時間,想跟各位蓮友談

一談念佛的理論以增加大眾念佛的信解。為什麼念

佛可以成佛?現在的人,尤其是某些知識份子,如

果道理不清楚,不明白,念起這一句佛號,總是信

心不足。覺得不踏實,於是多半都抱著將信就信,

半信半疑的態度來念,若心不清淨,充滿著疑惑,

那麼,念佛如何能與佛感應道交?

  淨土念佛法門,是世間極難信之法,理論

深妙難懂,但我們必須相信佛語,學佛若不

信佛語,如何能得佛法的利益?!故修學此法

必須發無上菩提心,而後一心專念,本宗念佛

法門,最重要的理論是根據《觀無量壽經》中

佛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為基礎。佛

在《華嚴出現品》說『眾生皆具如來的智慧德

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由此可知,

眾生都有佛性,皆當成佛。所以說『是心是佛』,

Page 3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九、念佛成佛 ���

只不過我們迷失了本性,使現前這一念心被妄想,

執著所蒙蔽了,時時受外塵境界的影響而心隨境轉

了,故而起惑造業,受報在三途六道之中,有了生

死的苦惱,所以現在不是佛。我們這本心本具的佛

性是性德,既然佛性本具,但現在卻迷失了;既然

如此,就應該覺悟過來,好好地修行。修行即是

『是心作佛』。

  如何作佛?本宗教人最殊勝,最簡易,最方便

且最圓頓了義的法門,就是念阿彌陀佛。念這一句

阿彌陀佛即是修德。以我本具是佛之心,從而生起

念佛之心,這即是從『性德』中產生『修德』,故

而叫做『從性起修』。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即是我

們自性的『本覺』。而起心念佛是『始覺』。若念

佛功夫能始覺與本覺,合而為一,當『始本合一』

時即心佛一體,即心即佛。所謂『一念相應,一

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須知,能念的心,是

『識心』,三心不可得;所念的佛,佛也是『因緣

生法』,也了不可得。『能、所』皆不可得。當

Page 3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下,心就清淨無染,超越了能、所『兩邊』,真正

與佛感應道交,入『實相念佛』觀。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差別即在迷

悟之間。迷時,佛是眾生;悟時,眾生即佛。而我

們所迷,所悟的又是什麼呢?我們所迷所悟的就是

大家現前念佛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悟,就能轉

境,不被物牽,不為境迷,心如如不動。故經曰

『若能轉境,即同如來』。我們起心念佛,但必須

知道佛是什麼?佛不就是現前這一念心嗎!那麼,

能念的是什麼?能念的還不是本心嘛!故佛即是

心,心即是佛。我們念佛修的又是什麼?修的就是

我們的本性。以我具佛之心,念我本具之佛,所

以修的還是『本性』。故說『從性起修,全修是

性』。

  念佛法門,是用我們的「心」在念「心」。我

們起心念佛,能念的是心,所念的佛還是心。所以

說是『以心念心』,也就是『以佛念佛』。因為能

Page 3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九、念佛成佛 ���

念的本來是佛,所念的也是佛。故能念、所念是

「一」不是「二」,沒有分別。若念佛能達此境

界,由「識」心念佛,功夫逐漸成熟,則由「有

念」而進入「無念」,故而達到空、有兩邊都不執

著了:能、所皆空,就入『中道實相』的境界。故

念佛是極殊勝的修行方法。

一境三觀,一心三諦

  念這句佛號能與天臺宗的『一境三觀,一心三

諦』相應。「色」是假有,實際上本來無一物,是

「空」。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相」

有,空的是「理」體。事實的真相是『相有而體

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

這即是『境是妙假,觀為空,能所兩忘即是中』。

《金剛經》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

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即是自性的本覺,而自

性的本覺是清淨無染、不生也不滅,何來的音聲與

形相?法本無相,亦無開口處,若有言說即非實

義;一切境界相都是『緣起性空』了不可得,沒有

Page 3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一法是真的,皆是虛妄相。世間的一切差別相都是

一念不覺所產生的幻相,故不可以執著。能離一切

相,即入『中道實相』觀,與佛相應,證不二之

法。

  淨宗念佛法門,若功夫精進不懈,念佛念到

心清淨不染,不著能念的「我」相,還有所念的

「佛」相。即能到達『自他』不二,能所一如的境

界。因為能念的心本來是佛,所念的阿彌陀佛,即

是我們自性的本覺,所謂『自性彌陀』,何來的差

別?所以『能、所』是一不是二。功夫到此境界,

念佛即能見佛,然所見之佛也是我們自性的天真

佛,不是心外還有他佛,離開了自性之外若還有一

法可得皆是妄見。

  我們念佛只要老老實實,綿綿密密,清清淨

淨;念時能放下萬緣,什麼都不去計較,不放在心

上,心中只有這一句佛號,老實念去,就能由事持

而達理持,由凡心而成佛心,不知不覺就能到達實

相念佛,理一心不亂的境界。故『念佛是因,成佛

Page 3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三十九、念佛成佛 ���

是果』。

  淨宗念佛法門是最不可思議的法門,故稱為究

竟方便,所以念佛即是成佛時,當下這一念心清淨

無染就得自在解脫,臨終時便能蒙佛左持金蓮台、

右垂金臂手前來接引往生,屆時即能親遇蓮池海

會,高登九蓮,一生不退成佛。

Page 3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四十、念佛可以消除煩惱

  我們念佛人在念佛修法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

的問題,就是如何念佛妄念才會減少?為什麽念佛

時妄念反而比往常要多、要亂?這是什麽個道理?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找不到答案,念佛就提不

起興趣,無法持久,越念反而心越亂,如此還不如

不念,念念就退轉了,最後乾脆就不念了。這是淨

宗念佛學人的通病。

  一般來說,開始修法時都會遇到這種情形,但

千萬不要灰心、氣餒。我們試想無時劫來無量的習

氣想要在短短的一時之間將這些習氣改正過來,讓

它不起妄想,不生分別,談何容易!

  我們每天念頭裏想的無非是些名利權情、是非

人我的事情,天天追求的都是生活上的享受、物質

上的滿足,稍為不如我意就產生瞋恚、煩惱的心。

突然間想要將習氣斷除豈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故務

必要下相當的決心與毅力不可。非但如此,而且還

Page 3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念佛可以消除煩惱 ��9

要有堅定的恒心與百折不饒的精神與勇氣。我們要

痛定思痛,徹底的認清楚我為什麽要念佛,念佛的

目的又是什麽?知道瞭解念佛的功德利益,確實相

信佛所教誨的道理真實不虛,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煩

惱與痛苦,讓我們身心得到安樂自在。若能一念覺

悟,真正看破世間一切的榮華富貴、名利聲色,就

如同浮雲掠過般地刹那不住,不可以認真,否則就

是作繭自縛,自作自受,衍生無盡的煩惱。所以古

人說:『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執手一雙,榮華

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我們想想,人在還沒有吞下這口氣之前是否有

如古人所說的機關算盡,天天都在為自己打算,計

畫東、計畫西的,在臨死之前還是不肯放下,念念

還想著世情不放,還在為子孫兒女牽腸掛肚,難道

不覺活得很累嗎?!人已經到了剩下最後一口氣還

在操心、憂慮,是不是想不開呢?!做人何必那麽

辛苦。所為何來呢?

  人死之時,這裏是百般的不捨,牽腸掛肚,為

Page 3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子女操心,一口氣咽不下去,而那裏是縱情欲樂,

毫無羈絆,自在高興的過日子,哪裡會想到親人即

將永隔,有離別不舍之苦,哪裡還想到有人在為他

們擔心;縱然想到了也不過傷感一下,掉一兩滴眼

淚而已,一會兒又忘了。有時親人過世還不如自己

所眷養的寵物死了,可以傷心難過好一陣子,久久

還不能平息。為什麽我們就是想不透呢!還要對於

世情看得如此重呢!

  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假的,無可

眷戀。所謂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不曾帶走一分一

毫,能帶走的只有這一生所造的善惡業而已。所以

佛門中有句話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而真正能陪我們流轉生死的是我們這一生所造作的

善惡業力。為了來世不再有輪迴生死之苦,我們就

要念佛,念佛就是為了『了生脫死』修善積德。

  念佛時心要專、意要誠。專則沒有二念,一心

念佛,放下萬緣;誠則真誠不二,把自欺放下、虛

假放下,然後老老實實念佛。念佛時,無論任何境

Page 3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念佛可以消除煩惱 ���

緣現前幹擾,都要無動於衷。即便妄念紛飛,還是

集中心力念這一句佛號。我們要明白,我們的妄念

本來就念念不止,從來沒有中斷過,不是念佛時妄

念才多,只是念佛時心靜了下來;當心沉澱下來時

妄念相對不斷地湧現出來,所以顯得特別多。

  我們念佛如何才能得力?當念佛時,外在的環

境無論如何吵雜,還是守住這一念心,如如不動。

憶佛、念佛,所謂『心想佛、口念佛、眼觀佛、耳

聽佛、鼻嗅香、身禮佛』如此就能六跟都攝、淨念

相繼。開始時,功夫不繼,當然會被外塵境緣所

幹擾,所以要集中精神,全部注意力就放在這一句

佛號上。煩惱妄想雖多,要念到煩惱妄想一起就以

這一句佛號伏住;就以這一句佛號來代替一切的煩

惱,念到煩惱消除為止,則這一句佛號才算得力。

  須知,念佛就是『修定』,就以這一句佛號來

止住一切妄念。所以念佛時,無論善惡境緣現前

時都要放下,提起一句佛號作為正念,不懷疑、不

夾雜、不間斷地念才是至心稱念。佛在《地藏經》

Page 3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說『至心念佛一聲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

佛若不能至誠,只是「有口而無心」,與佛即不能

感應。故念佛時,口裏念佛,心裏要想佛,行為當

中有佛,日常生活作息一切動用之中都要有佛,這

才是真正的念佛。換句話說,所謂「念佛」,不是

嘴裏念佛而所作所為,一切的行為、舉止,都有悖

如來的法教,與佛的心願解行都不能相應。那麽,

非但不是念佛,也沒有功德可言,還造作了無量無

邊的罪業。因為念佛人口是心非,行為舉止破壞了

如來的法教,迷惑了世人,讓人覺得為什麽念佛人

心量還那麽狹窄,心地不善,處處還會與人計較,

爭長道短,人我是非心不斷,因而破壞了佛法的形

象,以至令人不敢學佛。如此念佛如何能夠成就。

所以念佛想要功夫得力,一定要擴大心量,要念念

為眾生、念念為佛法,放下自我,全心一念,一念

全體,除佛念外還是佛念,如此功夫才能提升。

Page 3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一、灼然常見面,相逢不相識 ���

四十一、灼然常見面,相逢不相識

  許多人都有這種毛病,常常與人見面卻不認識

對方,這是什麼緣故呢?一般說來,就是心不在

焉。見面時只是打打哈哈,根本無意結識對方,所

以與人初次認識介紹時,也不過是隨意互道姓名,

握握手、作作揖,寒暄支應一下而已,根本無心去

進一步瞭解,刻意去經營這份關係。因此,當事過

境遷之後,再見面時,就沒有印象,所以視而不

見,聽而不聞了。這可以意喻我們的佛性,就像是

天天見面且似曾相識的陌生人,但我們卻無心去認

識瞭解他;然而我們卻不知道這個陌生人就是自己

失散已久還在不停地四處打聽、尋覓中的親人。

  諷刺的是,世人常常面對圍繞在自己身邊所熟

悉的一切人事物的種種情境,往往莫不關切,忽

略了它,不加珍惜。總覺得眼前的這些東西稀鬆平

常,垂手可得,所以早就習以為常,沒有特殊的感

覺,因而不會去重視它、愛護它,甚至還討厭它、

Page 3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唾棄它,棄如敝屣;反而對一些不是屬於自己的東

西,越是遙不可及,或者得不到的東西,卻情有獨

衷,覺得稀有珍貴,故而拼命地去追求,想盡辦法

要去得到它,所以產生了許多的困擾,這不是本末

倒置,迷惑顛倒,自尋煩惱嗎?

  凡夫世人就是這麼愚昧執著,常常執著外在的

境緣為實有,而忽略了自性本有的珍藏。哪裏知道

這些外在的境緣如同影子,是可見而不可得的,都

是幻有,且瞬息無常的變化,屬生滅法,唯有鏡光

才是真常不易的妙體。世間凡是有生滅的東西全是

「塵勞」,唯有「自性」是無有來去、沒有間斷,

更是遍一切處,無所不在的。

  由是可知,能見的「性」是永恆存在的。禪宗

祖師說:『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講的就是我們的

自性,可惜凡夫卻一無所知,毫不相識。雖然天天

用它,卻執著在物境的表相上,故而分別這個,執

著那個,不知道這能見的就是我們的自性,猶如只

認影子,不識鏡光一樣。

Page 3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一、灼然常見面,相逢不相識 ���

  人的大患就在愚癡。當根、塵接觸時,就著了

「相」,開始分別。殊不知,能見、能聞、能覺、

能知的不是『浮塵根』,也就是所謂的眼、耳、

鼻、舌、身、意六根的「相」;這個能起見聞覺知

的是我們的『勝意根』,即六根的根「性」。眼、

耳、鼻、舌、身等只不過是「性」所使用的工具,

就像電燈之所以會發光,這完全是藉著電為動力,

而不是燈泡。若能徹悟這個道理,則見「色」即能

見「性」。要知「色」是緣起性空,是我們自性隨

緣所變現出來的,故而是『緣生幻有』。若能明瞭

一切法緣起的真諦,則當下妄念頓除,即能明心見

性,入如來寶地,得自在解脫了。

  凡、聖不二,沒有差別,二者之所以有別,就

在於能否認識自己的本性而已。若能明白一切法唯

心想生,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除心性外別無

一法可得,就能徹悟諸法實相之理,那麼當下即是

諸佛如來法身。故經曰:『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

脫』。

Page 3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四十二、念佛念心

  有人問:學佛在於明理然後落實在日常生活當

中,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隨拈一法

無不是佛法。所以祖師大德說:吃飯、睡覺、穿

衣、走路、行住坐臥,無一法不是佛法。換句話

說,凡是只要不分別,不執著,就是修行。既然如

此,我們又何必還要念佛、參禪、禮佛、誦經,給

人一種消極的看法,好像修行只是誦經、念佛而

已。我們必須瞭解,學佛的目的是在於明白經教的

道理。如果真的了悟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緣起性空的

道理,知道一切相都是虛妄不實、了不可得,果期

然真的了悟實相的真諦,明白一切法空相、無我,

當下我們就是一個覺悟的人。而覺悟的人即是佛、

就是菩薩。

  佛菩薩對一切事物當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能夠於一切現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也

不執著,心清淨不染,運用在日常當中,待人處

Page 3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二、念佛念心 ���

世、接物、進退應對都能圓融無礙。到那時,真的

是隨拈一法、舉手投足、左右逢源、頭頭是道,無

不是法,即使一顰一笑、揚眉瞬目都有無量的功

德。這是真的,不是祖師開玩笑的話!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真的覺悟了沒有?我們的心

真的看破、放下了沒有?如果還沒有看破、放下

而又放棄了念佛、誦經、參禪、禮佛等佛事,那我

們整天不是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念念都與五欲六

塵、貪瞋癡慢為伍嗎?那麽,所造的都是惡業,全

是六道輪迴的業因,這又哪哩是修行呢!這就是所

謂的『執理而廢事』。清涼國師說:『有解而無行

長邪見』,而這裏所謂的「解」也是邪知邪見,而

不是正知正見。

  再說,念佛、參禪、誦經等修行佛事,並不是

要我們整天放下身邊的事不做,只曉得誦經、念

佛,那是誤解了修行的意義。我們說『念佛念心』

是口裏念佛,心裏有「佛」那才是叫「念佛」。心

裏有佛,說的是我們念佛的心要清淨無染,不起妄

Page 3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想、分別,能放下萬緣,沒有了是非人我,看淡了

彼我的恩怨情仇,所有的聲色貨利都放下了,心中

只想到佛的慈悲心與平等心,想到佛菩薩那種自他

不二、大慈大悲,為救一切眾生而不惜犧牲自己的

那份胸懷與心願。若時時刻刻能有佛菩薩那種悲心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心懷,這

才謂之為心裏有佛。能如此,即使我們一聲佛號也

沒有念也謂之念佛。所以念佛在心不在於口,若有

口而無心,喊破喉嚨也枉然。但是,念佛的功夫還

沒有到達心口合一的這種境界,就必須持續不斷地

念,直到功夫成熟為止,否則念佛不能精進,半途

而廢,那即是『執理而廢事』。

  佛菩薩及歷代祖師大德勸我們念佛、參禪的目

的無非是要我們學人能將這一念心安住在一個地

方,不要起分別、執著,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

辦』。任何的修學方法都是在對治眾生的習氣。而

禮佛、念佛是屬於事修,事中有理。祖師菩薩開示

我們『佛種從緣生』。常常禮佛、念佛、憶佛、誦

Page 3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二、念佛念心 ��9

經即是供養諸佛如來,即與佛結深厚的善緣。念佛

念久了,功夫就能到家,真如熏無明,六根自然就

能都攝,心就不會追逐五欲六塵的境界;心清淨不

亂就能得到輕安。所以念佛、禮佛是最好的修行方

法,主要是在幫助我們如何得定、得清淨心的方便

之法。再說,念佛、參禪不是什麽事都不做,每天

只是念佛修行而已。

  修行是在「修心」,我們隨時隨地起心、動

念,心裏都要有覺照,常常保持正念。而這一句佛

號就是正念。當妄想起現行的時候,就以這一句佛

號取代一切的妄想、煩惱,則身口意三業就不會繼

續造作。工作時認真工作,工作之餘就不忘提起這

一句佛號作為正念,而不去胡思亂想;與人相處

時,不道長論短,講些沒有意義的話。念佛法門之

所以方便,就是因為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佛,不受時

間、地點的限制,所以工作不礙修行,修行也不礙

工作。真正的修行在於有沒有虔誠的心、真正有出

離的決心。若時時刻刻作死亡想,想到死後即墮地

Page 3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獄,就要受無盡之苦,則心中就有怖苦、畏懼的

心,如此才會生出厭離的心;那麼念佛的心不誠懇

亦得誠懇,念佛才能成就。

Page 3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有人對佛法所說的『三世因果』無法理解,對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能認同,都抱持著相

當疑惑的態度,甚至有所批評,這些都是因為不瞭

解佛法所至。對淨土宗念佛法門而言,這一生造作

惡業,臨終若能悔改,並發願念佛求生淨土,一樣

能蒙佛垂慈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作祖。對

此論點,許多人不能理解,認為此說有違佛陀自己

所說的因果律:『種善因得善報,造惡因受惡報』

的定律。那有惡人造業還能到極樂世界成佛成菩薩

的道理,實在令人費解,難以起信。

  所謂『佛法大海,信唯能入,智唯能解』。佛

是五語者:「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

者、不妄語者」。既是佛教徒,口口聲聲說信佛,

對聖言量尚且有所懷疑,甚至根本不能接受,若以

此心態修學佛道,對佛的法教尚採取選擇性的相

信,如何能夠契入佛法大海、實相的真締?佛在大

Page 3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經裏開示我們:菩薩成就佛道、菩提的覺果,最大

的障礙還是在「疑」,更何況是我們博地凡夫!經

曰:『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世出

世間一切的善根都是從信中生出來的。佛法講的就

是『信、解、行、證』,有了信,才能起解,有瞭

解,進一步才能落實在生活上。

  古德說:『不離佛法而行世法』,六祖惠能大

師也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有了佛法

的力行,才能證明佛所說的法教是真實不虛的,講

的都是真理。唯有確實力行實踐佛陀的教誨,才能

得到真實的利益,否則我們如何能得佛力的加持、

庇佑?佛所說的話,我們都不肯信、尚且生起如此

大的疑惑,又不能照著去做,佛如何能救度我們?

所以祖師大德說:『佛不度眾生』,而是『眾生度

佛』。什麽是眾生度佛?妄想、分別、貪、瞋、

癡、慢、疑、邪見等煩惱是眾生。如果能從煩惱中

生出悟解,知道無明、貪愛是眾生,而這些都是無

始劫來的煩惱、習氣,是惑業苦的根本。如果能夠

Page 3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看破、放下即是佛了。所以沒有煩惱何以能生悟

解?所謂佛不自成,沒有眾生何以成佛道?

  淨土法門修學講的就是『信、願、行』,所以

「信」是萬善之本,萬德之母。無信則不足起願,

無願也不能導行。沒有堅定的信心而談佛法、講修

行都落了空,只有表面的形式,而沒有實質的內

容。如此表裏不一的修行,何來的功德利益可言!

而道道地地成了迷信的宗教,故學佛第一要有信

心,對於佛的法教必須拳拳服膺,要完全相信,不

容絲毫的懷疑。

  世人愚癡,障深慧淺,若又無緣聽聞聖教,開

啟智慧,以解除心中的疑慮,因惑而造業,因業而

感果,以致受報在三界六道之中,故而『惑業苦』

三輪迴不息。有些佛教徒根本無緣聽經聞法,故而

不解教義,充其量也只是偶爾聽聽法師開示一些簡

單的因果道理,就算聽了也未必瞭解。有些雖在讀

經卻不解其義,只知道念佛、拜懺、誦經,止靜觀

心,或參加一些法會,以為這就是修行,認為這樣

Page 3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就是虔誠的佛教徒;至於為什麼要念佛、誦經、禮

拜等,對其義理卻全然不知。縱然知道,也只是略

知一二而已,故而難免著了修行的相。由於不能深

解佛法的意趣,所以問題叢生,煩惱很多。其信佛

目的也只是為了求佛力的加持、庇佑,能求福、得

个平安而已,卻不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所謂『福

禍無門,唯人自召』。世間的一切都是果報,都是

『自作自受』自我感應的結果。

  佛法講因果,世出世間一切的事相都不離因

果,所謂『善惡果報,如影隨形,絲毫不爽』。若

遇到一類奸佞之徒,在這一世造了許多業,做了許

多壞事,諸如吭朦拐騙、殺盜淫妄,可說無所不

為;如果已經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身陷囹囫、或者被

判死刑,臨終之前,良心發現,知道自己犯了大

錯,危害社會,對不起大眾,深自悔悟,覺得愧對

自己的良心,以及自己的家親眷屬,良心上受到相

當的譴責與不安,故而幡然覺悟過來,想要徹底懺

悔改過,一心向佛。若遇到像這一類知錯能改,而

Page 3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又能發心向善的一個惡人,值不值得社會的同情與

原諒?

  人生在世,誰能無過?古有明訓:『知過能

改,善莫大焉!』。但是,有的人就無法釋懷,認

為殺人就要償命,若殺人判監,坐十幾年的牢就假

釋出獄了,那麽被他殺害或傷重的人不就平白死

了,或活該要受一輩子的傷殘,這哪裡來的公平與

正義?何來的天道?!話雖不錯,但我們不禁要

問:償了命又能如何?能讓死者復生嗎?能夠撫平

心中的傷痛嗎?這種冤怨相報,只能增加更多的仇

恨,更增添一些人傷感而已,根本無濟於事。

  一個壞人,若真能徹底悔改,大徹大悟,放下屠

刀,重新做人,這對社會來說不是多了一個迷途知返

的浪子。浪子若能回頭,甚至現身說法挽救世道人

心,不是為這個社會多增加了一個說道者、正義的護

法者,又有何不好?為什麼一定要置他於死地不可

呢!這對一個有慈悲愛心的人來說是何其的不忍!

  誰人無子?對一個迷途知返的人,我們應該寄

Page 3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予同情,示出關愛,若能給那些人一個自新的機

會,那麽社會就會多一個好人來幫助整頓不良的社

會風氣,那豈不是真正的功德一樁,又有什麼不好

呢?!往者已矣,已不可追!心中有再多的憤恨、

怨仇,如果不能釋懷,將永遠無法走出陰霾,會讓

自己活在痛苦的回憶之中而不能自拔。那麼,人生

將永遠是黑暗的、悲苦的,沒有希望的。唯有放下

煩惱、悲痛與仇恨,瞭解一切相無非是因果報應的

結果,那麽多少就能釋懷了。所謂:『冤家宜解不

宜結』。只要放大心量,就沒有痛苦、憂愁,日子

就能好過些。因為量大則氣度就大,包容心相對就

大,即不會處處與人計較,所以能心開意解,過著

快樂的日子。

  須知,一切的煩惱、憂愁、苦樂都是自找的。

量小的人,喜歡鑽牛角尖,容易為境界所苦;若心

胸開闊、豁達大度即不易為境緣所轉,故而能轉苦

為樂。過去往往只因一時的糊塗而作奸犯科,若能

真的放下屠刀,一心向佛,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

Page 3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世界,臨終也定能蒙佛接引往生成佛。

  往生成佛與因果造業受報並不相互衝突。經

曰:『如是因、如是果,所造業不亡,縱使百千

劫,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有人雖然造作惡

業,但能徹底懺悔改過,發願念佛,一心向善,求

生西方安養,而能念念不離於佛,所謂『心不離

佛、佛不離心,心佛一如』,當下這一念心真誠不

二,即與佛的本願力相應,就能見到自性的天真佛

性,以致臨終一念即能蒙佛接引往生成佛。因為

『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只要

我們現前這一念心真誠無染,清清淨淨,不為外境

所動,即入『正定聚』,即與佛心感應道交,當下

萬法寂然,不生不滅,哪裡還有善、罪的業呢!

  雖然這一生造作了諸惡,而這些惡的種子會儲

存在『阿賴耶識』中慢慢薰習,等待下次的因緣成

熟,或許來世、或在後世;即使成了菩薩,當眾生

的因緣成熟時,就會倒駕慈航、乘願再來,於此世

間教化有緣。當乘願再來教化眾生之時,依然還要

Page 3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接受果報,所謂所造的善、惡業不亡,不會消失。

只不過,來世是以願力身來此世間受報,故受而無

受、報而無報而已。

  我們要明白,佛家所說的因果,講的是『三世

因果』,即過去、現在、與未來。因果是報通三世,因

果如果不講三世即不圓滿。一切法若無法圓說、圓

解即有障礙,有障礙即不是佛法。佛法是理無礙、

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是空中有色,色

即是空,空有不二,萬相一如的,這才是佛法所說

的無障礙法界。「空」的是體,而體能現相;「相」

是假有,是因果報應所感通、暫時存在的相續相而

已。就是因為它是暫時存在的妄相,不是永恆不變

的,所以在佛法謂之為「假」有。試問:世間那一

法是永恆不變存在的呢?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生

住異滅、礦物星球也有成住壞空。換句話說,宇宙

萬相都在刹那變化,沒有稍事停止過。人的細胞每

秒鐘不停地在新陳代謝;草木也不時地在成長中,

由生而滅;礦物在大氣層中也受到氧化、風化、或

Page 3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9

物化而慢慢地在銷蝕當中,只不過是時間非常漫

長,根本無法用肉眼去觀察罷了。但無論時間再怎

麼長,幾百、幾千、幾萬、幾億、或千萬億年這麽

的長,若與整個宇宙恒長的時間來作比較,那也不

過是刹那之間而已。就像人生百年,時間好像過得

很長、很久,其實也是彈指之間;過去種種歷歷在

目,恍如昨夢一般。『夏蟲不可語與冰者』,因為

它們的生命非常短暫,根本見不到冬天的冰雪,所

以說了也是白說。但對夏蟲來說,那卻是它們的一

生一世,時間對它們來說已經是很長了,只是相較

於人類,它們的生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世間的事都是『相因』而生的,是一種相對存

在的現象。既然是相對存在的就是「假」有,而非

真實。因為一切相都是『依他起性』,相因而有。

相因而有的即是見仁見智,沒有標準。就以善惡、

美醜、窮通、貴賤、福禍來說,如何去區別、界

定?這些分別都是因人而異,沒有定見。沒有定見

即沒有標準,沒有標準又如何去定義美醜、善惡、

Page 3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吉凶、禍福等事?往往我們認為對的事,在別人眼

裡卻認為不對;我認為善的事而極力要去推動完

成,但在他人看來卻覺得不善,而不屑為之。這些

相對『兩邊』的見解在佛法來說即是邪知邪見,也

是煩惱的根本。其實這一切的分別,只在我人現前

這一念心「迷與悟」的差別而已。迷的時候,認賊

作父,對於人世間的名聞利養、聲色貨利拼命地去

追求,不曉得那些都是過眼雲煙如空華水月,了不

可得。然而我們卻用了一生的心力去營求,甚至不

擇手段,造了許多的惡業,最後仍然兩手空空,含

恨九泉。而悟的人,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眼前一切的境界相,只是業因果報相續存在、刹那

不住、暫時發生的現象而已,怎麼可以認真!

  人生百年,也不過是彈指之間,轉眼即空。來

也空空,去也空空,有什麽好留戀的呢?所以活著

的時候,只要能善盡為人的本分,盡自己的力量扮

演好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即可,不要攀緣,一切

『隨緣隨分』就好。如此能腳踏實地的過日子,生

Page 3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活就能過得安逸、平順,而自得其樂。誠如古人所

說:『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如果不能隨遇

而安,凡事強求,處處攀緣,欲望多,那麽生活起

伏就很大,煩惱相對就接踵而來,所以生活就過得

很苦。唯有知足才能常樂;時時抱著知足感恩的

心,對一切人事物懂得珍惜、感恩,珍惜這種來之

不易的緣。因為緣是如此的短暫、刹那不住,稍縱

即逝,怎麼可以輕易放過,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身

邊所有的一切,好好地愛護它、善用它。如此心存

善念,僅這一念心善,則一切境界都善,而無有一

法不善,於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是真善美的

世界,那麽生活哪裡會過得不快樂、不幸福呢?!

當下我們過的就是佛菩薩的生活,與佛菩薩的法界

沒有分別。

佛菩薩懲奸罰惡,對此何不示現現世報,讓人畏懼,

達到赫阻作用,使壞人不敢造次。

  對此,有人存疑:既然佛菩薩神通廣大、法力

無邊,為什麼不示現神通讓人明白因果的道理。如

Page 3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此一來,善惡的果報就赤裸裸的擺在眼前,迫使那

些作奸犯科之徒不得不信。由於畏懼因果報應,就

會斷惡修善、去習改過,做一個好人。何必還要大

費周章,苦口婆心,諄諄教誨,講一大堆大道理勸

人向善;道理說了,大眾也未必能聽;聽了也未必

能信;信了也未必能改。何不示現因果報應來得直

接了當些?

  佛法傳到中國,幾千年來多少文人智士也都有

這類相似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早在佛法的經綸之

中都有涉獵,只是我們世人福薄無緣接觸而已。佛

法一大藏教,浩如煙海,千經萬論歸納起來就是

『緣生論』與『因果律』而已。也就是說,凡所有

法都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現象。換句話

說,我們眼前一切的境界相,都是我們凡夫一念不

覺迷失了本性,由於無明所產生的妄覺。這些境界

相即是我們這一生所受的果報;而這些果報就是自

己宿世業力所感召而來的一種因果報應的現象而

已。這種現象的發生是刹那不住,只是暫時存在的

Page 3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一種假相,所以我們不能執著它的實有性。

  我們進一步去瞭解,人為什麼生而不平等,與

生俱來即有美醜、貧富、貴賤、智愚、高矮、胖瘦

等差別?若依基督教的《聖經創世紀》上說:『舉

凡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上帝所創造的』。如果真

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上帝是萬能的,無所不知。既

然如此,為何上帝在製造亞當之後又要製造一個夏

娃;且明知道他們會偷吃禁果,還硬把他們放在一

起,最後發生這麼多的煩惱,以致又要忙於善後。

上帝創造了人類,又要勸世人相信他是萬能的,信

他即能得到永生,這不是多此一舉啟人疑窦,令人

費解吗?就邏輯推理上而論,實在很矛盾、難以令

人信服。

  若以佛法的角度來說,相對地就圓融無礙了。

佛法說眼前一切的境界相,也就是人事間一切的

境緣,這些都是因果報應的現象:造什麼因,得什

麼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財布施就得

財富;法布施就得智慧;無畏施則得健康長壽。如

Page 3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果三者俱全的人則能福慧崇隆,是個德高年劭的大

德,受人景仰、愛戴。我們進一步去瞭解判斷:我

們這一生的財富真的是靠自己的智慧與努力能夠掙

來的嗎?多少人頂著一流學府的頭銜,或擁有博士

的學位,以及一些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們,他們也

很想憑藉著自己的所學能夠賺些錢以改善物質上的

需求,希望能够過得較為富裕優渥的日子,至少不

要連累家小跟著自己受苦受罪。但是我們若進一步

地觀察他們的事業、工作與經濟又如何?仍然是不

如人意,收入僅夠糊口,或者最多也只是中上的條

件。又有多少生意人每天汲汲營營,沒日沒夜地鑽

營想辦法多賺錢,甚至一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

結果事業仍不見起色,經營的非常辛苦。反觀有一

些人,他們賺錢卻賺的非常的輕鬆、愉快。有的連

小學都會沒有畢業,而手底下卻雇用了一大堆學有

專長的碩士、博士生為他賺錢。

  那些人只要隨便出個點子,白花花的銀子就滾

滾而來。只要投資就能賺錢,躺著也能賺錢。為

Page 3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俗話說:『大富由命,小

富由儉』,臺灣也有句名言:『人是兩隻腳,錢是

四隻腳』,意思是說:人追錢怎麼追得到,若反過

來,錢追人就容易的多了!所以賺錢要有命。但為

什麼有的人命好,而有的人命歹呢?這就是佛法所

說修善布施,種善因得善報的原理。

  人的聰明才智也是一樣。有的人讀書也僅需在

上課前稍為預習一下,下課後再溫習一遍,考試

即能名列前茅。而有的人讀書讀到半夜三更還不能

睡,連功課都還沒做完。每次考試也僅免強通過,

所以視讀書為畏途,恨死上學。有些人很愚癡,什

麼事要交待好幾遍之後,仍然迷迷糊糊、似懂非

懂,表面上好像懂了,做起來卻是一塌糊塗、亂

七八糟。而有的人卻非常伶俐,一聽就會,還能舉

一反三;交待的事,辦得妥妥當當的,沒有任何閃

失,令人放心。這又是什麼個道理?有人說聰明才

智與父母的基因有關,是遺傳的。聽起來也似乎很

有道理,有科學的依據。但是也有太多的例外。例

Page 3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如父母都是教授、高級的知識份子,而子女卻不會

讀書,從初中開始起老是畢不了業,傷透父母的

心,丟盡父母的顏面。同樣是自己生的子女,其中

有會讀書的,也有不會讀的。當然也有太多貧困的

子弟,父母是個老粗、大字不識,靠擺地攤、做小

販維生,子女還要幫忙做生意,甚至還需要照顧弟

妹。結果他們仍然考上一流的學府,還能以優異的

成績畢業,在社會上展露頭角。這又做何解釋?有

的人命活的很長,身體又健康。到了八、九十歲,

仍然精神飽滿、頭腦清新,可謂老當益壯;有些年

輕人的體力還大大的不如他們。但也有人才正值壯

年,或才剛邁入中年,體力就顯得不濟,也有得了

癌症,英年早逝。

  從許多的醫學報導公佈得癌症的十大病因來

看,像是抽煙、喝酒、熬夜、與不健康的飲食等,

都是最不利於健康,是健康的殺手、致癌的主要因

素。但也有太多的人從小抽煙、喝酒,生活不正

常,經常勞累卻活到年紀很大。所以我們只能說抽

Page 3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煙、喝酒或不健康的飲食是导致癌症高危險群的主

要因素而已,但並不是絕對的因素。因為致癌的因

素很多很多,這些只是其中的一個緣而已。

  有的人壽命長、體質好,他就不會因喝酒、抽

煙,或不健康的飲食而得癌症。俗話說:『好命

不怕運來磨』。固然凡事都有例外,這是不爭的事

實,但這些種種,若有太多的例外時,即不是科學

求真、求實的精神,即會起人疑竇,同樣也令人難

以相信科學的發現與證明的準確性。而佛法講的是

『因緣』生法。有因要有緣才能有結果。因果感應

的條件是「緣」,故緣是「媒介」。然「緣」相當

複雜,往往不是只有一個緣,而是要有許許多多的

緣聚合了,才能成熟,最後的因只是一個導火線而

已。就像任何事情的發生,站在學理上來分析,必

須有遠因、近因、和導火線。一定要因緣聚會才會

發生結果,不是單一的因素可以決定的。

  以佛法來說,任何事相的發生都是『單因不

生,獨緣不聚』,必需因緣具足才行。「緣」也可

Page 3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以說是條件說。凡事必須條件具足了,才能順理成

章、水到渠成,否則即不能成事,毫無結果。緣,

既然是決定事情的必然條件,有因無緣則不結果。

那麼它什麼時候才能成熟呢?緣是不能勉強的,該

成熟的時候自然就成熟了。像男女之間交朋友一

樣,必須要有緣。無緣對面也不相逢。即使相逢也

不會相識;就算相識彼此也不來電。

  多少男女的結合,經過了漫長的歲月,聚了又

散,散了又聚。或者開始就尋尋覓覓找了一、二十

年,都沒有找到自己的最愛。結果經朋友不經意地

介紹,看上的居然是自己兒時的玩伴,或者是初中

讀書時最不起眼的同學。繞了一大圈,還是跟自己

幾十年前的舊識在一起,這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俗話說:『是你的躲也躲不過,不是你的要也要不

到』,所以緣這個東西很微妙,沒有成熟的時候不

能急,急是急不來的。勉強得來的東西,最後還是

不屬於自己的,終究還是會離散的。所以因緣沒有

成熟時要耐心地等待,靜靜地等它的出現。唯有機

Page 3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9

緣成熟了,才能水到渠成見到結果。

  佛法講因果,注重的是『緣生』論,而不講

『因生』。因為「因」是已經造作的事實,不能改

變。若強調「因生」即成了『宿命』論,則人生就

變成頹廢、消極、晦暗而沒有了光明,所以佛法講

緣生。緣是現在進行式。也就是說,機會是掌握在

我們自己的手裏,不是操之在人。人的命運不是佛

菩薩安排的、不是由上帝主導的,也不是閻羅王可

以決定的。而是由自己決定的,所謂:『人定勝

天』。這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如果人的命運

是由老天來安排。那麼,老天爺如何才能公平地來

決斷人一生的吉凶禍福、貧富貴賤呢?其標準何

在?而人人都想趨吉避凶、求福消災。那麼,在老

天爺面前豈非要吵翻了天,讓老天爺難以做主嗎!

  佛法因緣生,說一切法緣起。然而,緣起無

性,了不可得!所謂『無性』,是沒有自性,也就

是沒有一個不變的自體。因「緣」而生起的東西是

隨外在不同的環境因素而起變化,它沒有一個永恆

Page 3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不變的「常」性存在。如同一件事情的發生,當時

可能不好,是壞的消息,但經過環境的改變,可能

由負面不好的事成為了好事;也可能原本是一件好

事,因為時間的遷移而變了質成了壞事。譬如說,

孩子長大到了徵兵的年齡,結果卻在一次不幸的意

外中摔斷了腿,這顯然是件不幸的事。當時做父母

的以及自己都非常沮喪、難過。後來國家徵兵打

仗,許多的年輕人都被徵召去當兵,最後都一去無

回,戰死沙場。而這一位男孩卻因為腿傷而揀回了

一條命,逃過了一劫,這是幸、還是不幸呢?還有

一個貧者,生活很艱苦,經常靠借貸過日子。後來

無意中買了一張彩券想碰碰運氣,沒想到真的中了

頭獎,一夕致富,於是樂昏了頭到處渲染,大肆慶

祝,最後引起歹徒的覬覦,乘夜殺人奪財,白白地

喪失了一條命,這就是樂極生悲,好事卻成了悲

劇。所以世間事都在刹那變化,沒有定數。

  須知,一切善惡吉凶禍福的境緣都是聚散無

常,都在刹那不停地改變當中,所以了不可得,怎

Page 3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麼可以執著呢!如果我們不瞭解這一切相是因緣而

生,刹那不住的,是隨外緣變化而變化的,卻無知

地去執著它的永恆性,那就是我們煩惱的根本。一

切事物必須因緣具足了才會開花結果、水到渠成。

因緣若不具足,即便有人說破了嘴、舌璨蓮花、唇

焦舌燥還是無濟於事。

  有人說佛的法力無邊,為何不以神通力示現

『現世報』,好讓世上那些作奸犯科之徒親眼所見,

有所畏懼、警惕,因而迷途知返不敢造次。姑且不

說,佛不以神通來迷惑世人。佛僅為大眾說『諸法

實相』的道理,讓世人明白道理,然後自己從中去

體悟、理解個中的真諦。唯有真正理解個中的真諦

才能確實去力行。許多事除非是自己親身體驗,嚐

到了苦果,否則即使是現世報就擺在我們的眼前,

讓我們自己親眼所見,我們也會認為那僅僅是個巧

合,仍然無動於衷,不會相信,依然還是我行我素。

  我們若仔細觀察時下的年輕男女的行為就不難

發現。明明知道吸毒、聚賭、酗酒或者飆車是非常

Page 3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危險;一旦染上了這種惡習,除了讓家人操心外,

可能還會搞得傾家蕩產,甚至身敗名裂,或者傷身

害命、家破人亡。而且這些都是法律明文規定所禁

止、在道德上所不容許的。但是多少人卻明知故

犯,執迷不悟,不顧忠告,依然我行我素,因此被

判監入獄身陷囹囫。他們仍然不知悔改,假釋出獄

後仍然變本加厲。像這些作奸犯科,被判監服刑

者,失去了自由受到牢獄的苦刑,難道這些不是現

世報嗎?為什麼他們還不知悔改?有的人殺人滅

口、或因強盜勒索通緝在案,因而四處藏匿。晚上

睡覺也不安穩,隨時需要提高警覺,有如草木皆兵

般地坐立不安,即便聽到狗叫聲也嚇得如驚弓之

鳥,立刻起身四處張望。有錢也不能明目張膽地

花,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雖然如此,他們仍然不

知道悔悟,自首投案,還是四處犯案。最後被警方

圍捕歸案時,行徑依然張狂、囂張,毫無悔意,還

試圖上訴為自己脫罪減刑。像這一類的人是『明知

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根本就不畏因果。縱然示

Page 3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現因果報應又能如何?

  有的自己作奸犯科已經嚐到了苦果,非但受了

牢獄之災,平白斷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不說,還

蒙羞家人,讓自己的父母與子女都因此而抬不起頭

來,無法立足於社會之中。像這種自誤誤人,害人

害己難道不是最好的現世報嗎?如果自己不能徹底

覺悟,即便佛以神力示現因果又能引起什麼樣的作

用呢?唯有自己的良心發現,感到不安、受到譴

責,起了慚愧心、羞恥心,才會對聖賢的大道產生

共鳴,內心才會開始覺悟,到那時才可能真正發生

作用。否則任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教化也都枉然,

仍然挽回不了迷惑顛倒的心。

  許多事情當身不臨己時則無關痛癢,有時即便

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若不能夠真正嚐到椎心刺骨之

痛,仍然麻木不仁。換句話說,除非遇事處處不順

心,動輒得咎,自己的思維與行為完全悖離,使得

生活的腳步完全錯亂顛倒,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情

形之下,很難會記得聖賢的大道,或想起長輩、師

Page 3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長們的教悔而大徹大悟,作回頭改過想。而這種徹

悟必須從聖賢的大道之中自性自悟才行,別人是幫

不上忙的。

  有一個年輕人因為無常到來,靈魂被黑白無常

帶到閻王殿受審。正好在閻羅大殿上聽到另一位年

長的老者向閻王抱怨道:他一生行善布施沒有做什

麼壞事,為什麼閻王老爺不慈悲,在抓他來之前也

不事先跟他打個招呼,也好讓他有充分的時間料理

安排一下他的後事。閻王爺說道:「我怎麼沒跟你

打招呼,我還事先寫了三封信給你以便通知你」。

那位老者急忙辯解道:「那有這回事,我怎麼沒有

收到您老人家的信」?閻王說道:「幾年前你的兩

鬢早已經花白,體力也已不支,走起路來有些吃

力,而且眼茫茫、耳朵又失聰,那是我寫給你的第

一封信;去年你的牙齒也先後脫落了好幾顆,吃起

東西都不方便無法咀嚼,那是我寫給你的第二封

信;到了今年上半年,你跌倒骨頭都摔斷了好幾根

躺在床上呻吟扒不起來,這是我寫給你的第三封

Page 3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信,有沒有這些事」?老人點一點頭都承認了。閻

王很生氣地說:「那你怎麼還說我沒有事先跟你打

招呼呢」!於是就令鬼卒將老者帶下。而旁邊的年

輕人聽了很害怕,但卻暗自慶倖,心想:幸好閻王

爺所說的這些事他一項都沒有,也許是抓錯了對

象,可能還有機會被放回去?於是輪到他審判時,

他也向閻王爺大聲地抱怨道:「閻王爺不公平,您

派鬼大哥在索人命、勾人魂之前都會事先通知他;

而我也是善人,閻王老爺您怎麼就沒捎個信通知我

呢?您是否抓錯人了?如真抓錯了人,現在是否可

以放我回去呢」?閻王爺聽了很生氣地說道:「你

年紀輕輕,怎麼也犯糊塗」!年輕人聽了立刻答辯

道:「我怎麼犯糊塗呢」?閻王說:「我明明也

發了三封信通知你,你怎麼忘的一乾二淨呢」?!

年輕人聽的是一頭霧水,正說不上話來時,閻王繼

續說道:「去年初你親戚剛娶妻不久,才三十歲不

到,就得了癌症死了。有沒有這回事」?年輕人點

一點頭。閻王說道:「這就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

Page 3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信。去年年底時,你們鄰家的小孩才十歲不到,去

河裏玩水不慎溺斃,有沒有這回事?這是我通知你

的第二封信。今年中秋,你的同事去度蜜月,不幸

遇到車禍意外與妻子雙雙遇難了,這就是我寫給你

的第三封信。你怎麼說你沒收到呢?!這就是告訴

你無常隨時到來,人命就在呼吸之間而已,你怎麼

說不知道呢」!?年輕人當場啞口無言。

  雖然這僅僅是一則寓言,但卻富有相當的義

涵,它慎重地告訴我們『人命短暫,無常隨時到

來』。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我們要從「事相」

中去體悟其中的道理。若不能從自性中覺悟出來,

縱然境界現前了,仍然懵懂無知,不起作用。那麼

即使佛以神力示現因果報應,也無法讓人覺悟。因

為因果報應只是一種現象。它是屬於「事理」;所

謂『事中有理』,而這因果的理很深也很廣,必須

由自己去悟才行。就像解三角習題,老師只能從旁

幫助我們瞭解而已,做習題還必須自己做、自己親

自解一遍以後才算真正的理解。

Page 3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

  凡事都要有因緣,必須因緣成熟才能開悟。而

因緣何時才能成熟?緣的成熟很難說,也許很快

就在眼前,或許很長不在這一世,而在來世也說不

定,也可能在後世才能成熟。這些完全要看過去所

造『業因』的強弱與這一世的緣,以及自己現在所

造作善惡業的深淺而定,很難預料。所以佛法講報

通三世,因果如果不講三世,許多現象就無法說得

圓滿。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機

未到』。就像先前所說:人生而不平等,有貧富、

貴賤、美醜、智愚、夭壽等差別。而這些都是過去

生中自己造的業力,所感召而來的,才有這一世的

果報。所以佛說:人生是酬業、還債而來的;有恩

的報恩、有怨的報怨,所謂因果報應,如影隨形,

絲毫不爽。緣如果沒有成熟,縱然見到事實擺在眼

前,也未必肯信、能信,仍然造作不止。我們看到

多少吸食毒品的煙毒犯、癮君子,明明知道吸食毒

品對身體不好,害人害己,甚至被關進拘留所勒

戒,受盡了煎熬、痛苦,好不容易戒除了,但沒過

Page 3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多久遇到了逆境惡緣,還是經不起環境的誘惑,又

犯了。一次一次地改,又一次一次地犯,最後斷了

自己大好的前程,害了自己的一生。

  佛法講『緣生』。唯有緣成熟了才會開悟改

過。若時機未到、因緣沒有成熟,哪怕刀架在脖子

上勉強要他做什麼,恐怕也是徒勞無益。就像牛不

吃草,縱然卯足了力,硬按著它的頭要它吃也是枉

然,白費功夫。這時只有不去理會它,等到它餓

了、熬不住了,自然就會吃。所以不是佛不現神

通,示現『現世報』來警惕世人產生畏懼之心,達

到赫阻的作用。而是要因緣成熟、時機到了才行;

也就是說,往往一個人在真正嘗盡了人生的苦難、

得到椎心刺骨應有的報應之後,自然就能體悟因果

報應而深信不疑了,否則很難有覺悟悔改的機緣。

除非宿世善根深厚很有悟性的人,一點即悟。當然

也不乏許多做錯事的浪子,一經別人勸戒、指點後

就能改過遷善,及時回頭。但那些人基本上都是緣

好再加上善根深厚、悟性很高才有可能。

Page 3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三世因果 ��9

  再說,佛有神通,魔也有神通。但魔不會說

『諸法實相』的道理,故而以神通來迷惑世人;佛

唯說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諦來開導世人覺悟以脫

離煩惱的苦海,否則佛、魔如何分辨?神通只是接

引眾生學佛的一種方便而已。接引後,能不能覺

悟,還在於個人的善根與悟性。悟了之後還要能去

力行,由行才能得證。證得什麼?證明佛所說的話

是真實不虛的,確實能夠幫助世人了脫生死的煩

惱,得解脫自在,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所以佛法

是積極的、不迷信的,有理論、有方法、有境界,

是經得起實證。

  能讓世人從煩惱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得身心自

在證菩提的大道,靠的就是『信、解、行、證』。

我們凡夫世人智慧有限,對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

混屯未開,所以迷惑顛倒,以致起惑造業,因而受

報在生死苦海之中不能出離。唯有信「聖言量」,

開始就像研究科學那樣要有求真、求實的精神,大

膽的假設然後小心的求證。求證即是「行」。行即

Page 3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是落實佛所說的六度般羅蜜、行一切的善行、善

事。唯有在「力行」的過程中,才能明白『自利即

是利人』,『利人就是自利』,進而才能瞭解這種

自他兩利、萬物平等的不二之法。最後方能真正開

悟、徹證宇宙萬法無非是同根同體、同一自性所

生,一切平等毫無差別。世間的一切分別、執著只

是迷時所生的妄想,故而衍生出種種一切的煩惱。

  一切法從心想生,心若清淨無染,不為外境所

迷惑,又何妨外塵境緣的紛紛擾擾在我們身邊打

轉。所謂:『青山常不動,白雲自來去』。我們對

外塵境緣,若不動凡心,生起了情執上愛惡的分

別,如何會受境界的困擾呢?正所謂:『色不迷

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世間的事都是

自作自受、自尋煩惱。佛法就是在幫助我們世人瞭

解現前自己的這一念「心」。所謂心安才能理得;

能理解什麼是「心」,才能真正地得大自在解脫,

過著幸福、快樂、真善美慧的生活,那才是我們世

人所祈求佛菩薩覺悟人所過的日子。

Page 3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四、念佛之道不離一念清淨心 ���

四十四、念佛之道不離一念清淨心

  佛法講的是『心地』法門,一切法唯心所生,

所以心是萬法的根本。

  能明白心的作用就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

禪家說:『直了此心,見性成佛;不識本心,學法

無益』。由此可知,無論我們修習哪一個法門:大

乘還是小乘,顯教或是密教,佛所說的五宗八教一

切的法門都離不開我們當下現前這一念心。如果能

明白這一念心而修道,則可以用力少而容易成功。

如果不明白心的作用,一切法唯心,則雖在修行而

無實質的功德利益,所修的還是有漏的福德而已。

  佛在《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一切

善法,謂之魔業』。也就是說,修行而不能有所解

悟佛法的要義,則誦經、念佛、禮拜仍然不免「著

相」修行,往往執著在誦經念佛的遍數多寡之上,

而作為自已修行功夫好壞的標準。誤以為拜懺、念

佛、誦經越多則功德越大,完全不明白作佛事的真

Page 3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實義理是什麽?古德說:『大興水月道場,大作夢

中佛事』,講的就是一切法空相。宇宙萬事萬物本

來就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無非都是鏡花水

月、夢幻泡影,這一切相都是彈指即逝,刹那不住

的,怎麽可以執著、分别呢!

  我們修行無論是誦經還是念佛、拜懺或者參

禪、研教,無非在求現前這一念心的清清淨淨,不

要被外塵境緣所污染了,誠如《金剛經》所說的要

『外不取相,內不動心』。如果能夠不取於相,如

如不動,就能見到自性的天真佛性。無論我們修習

什麽法門,首先必須要覺悟明白『心是萬善之本,

同時也是萬惡之首』。一切的善惡都在自已現前這

一念心是迷或者是悟而已,若離開了這一念心而求

佛法,就是心外求法,終無是處。

  淨宗念佛法門,修的就是「清淨心」。我們就

以這一句佛號萬德洪名作為我們修學的方便。一

句佛號念到底,不假其他的方便,除了念佛之外,

還是念佛,無需假借參禪、研教、止觀等其他的方

Page 3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四、念佛之道不離一念清淨心 ���

便作為手段。從初發心到如來的果地,就是以這一

句佛號作為我們終生修學的法門。一心遵循大勢至

菩薩的修學方法:『六根都攝,淨念相繼,入三摩

地,斯為第一』。

  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法門,無論

是什麽根性的眾生,舉凡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的人

都可修行。只要能發願念佛,相信佛語,相信有西

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深信阿彌陀佛所發的

四十八願,願願都圓滿了,能够接引十方的眾生往

生成佛;更相信自心是佛,人人皆有佛性,皆當成

佛。淨土法門就是教我們念佛而成佛第一殊勝的法

門,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成佛與否就

在自已眼前的這一念心,有没有真實的信念,信不

信佛而已。果然相信佛無妄語,而能發願念佛求生

淨土,即能一生成佛,得佛法的真實利益;否則念

佛只是個表面功夫,做一個修行的樣子而已,毫無

實質的意義,也沒有任何的利益可言。

  念佛必須要有「正念」。什麽是正念?「了

Page 3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義」為正,不瞭解道理即是邪。也就是要明白念佛

的道理、意義是什麽。為什麽要念佛?正念才能往

生;如果不明白教理,口裏縱然念念有詞:阿彌陀

佛、阿彌陀佛,念個不停,那只是循聲念誦,有口

而無心,毫無意義。如此念佛如何能與彌陀的願力

感應道交呢?我們大家都明白「佛」者覺悟的意

思。看到佛像,聽到佛號,无非是要提醒自己能覺

察自己的身心能念念反觀覺照,不要造作罪業,要

能斷惡修善。「念」者憶也,是要我們能憶持戒行

不忘,時時以佛的聖教作為我們修學的根本,而能

精進勤苦地修行。明白這個道理才叫做念佛。所以

念佛在於心而不在於口;也就是念佛在於念心,要

自己能念念能夠覺悟,不可隨波逐流,迷心外求,

心隨境轉,造作諸業。

  古德常常比喻『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

意,得意忘言』來教導我們如何修學才正確。筌

是竹簍子,是抓魚的工具。古人用竹簍來抓魚。魚

抓到了,竹簍就可以不用了,不要再執著簍子不肯

Page 3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四、念佛之道不離一念清淨心 ���

放;否則竹簍子就成為一個累贅、另一個負擔。就

好像語言一樣,語言只是我們表達思想的工具而

已。只要思想、觀念能表達清楚就好了,不要執著

計較這一句話要怎麼說才動聽悅耳,那不是本末倒

置嗎!

  我們念佛之名,就應該知道念佛之道。如果不

明白為什麽念佛,它的功能何在?意義又是什麽?

那麽,念佛只是「口誦空名」,有名而無實,有什

麽作用呢!結果口裏在念佛,心裏面仍然不覺悟,

是非人我不斷,貪瞋癡慢還是不絕於心,念念分别

执着,如此念佛,如何與佛心、佛願相應?!念佛

又豈能見佛,只是徒費唇舌,浪費時間而已。古大

德開示世人,教我們念佛,不是要我們「誦」佛名

號。這「念」字是從「心」,而不是從「口」。念

字拆開來,上面是個「今」字,下面是個「心」;

意思是當下這一念心要有佛才行。現前這一念心能

時時憶佛、想佛的心願德行,想佛的清淨、慈悲,

而能發願學佛的心行,這才叫做「念」。否則只是

Page 3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有口而無心;有口無心地念,稱之為「誦」。若佛

號誦在口中,而心中沒有佛,那只是音聲之相而

已,并非真念佛。『執相求理』終無是處,如何能

念佛見佛?

  過去諸佛菩薩所修,不是心外求佛,所謂『心

外無佛,佛外無心;即心即佛,惟是一心』。故

念佛就是念自己現前這一念心,要這一念心真誠、

清淨、平等、慈悲,不要被外塵境緣所污染了;要

念念清淨,能時時攝心觀照,斷一切惡、修一切的

善。如此三毒不侵、六賊不擾,自然恒沙的功德、

種種的莊嚴都能成就,如此念佛才能達到念佛的真

實功德。那麽,當業報身盡,非但能蒙佛接引往生

極樂,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現生也能得念佛自

在,法喜充滿,解脫無礙。

  由此可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只這一念心,心心

是佛。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念佛必須

至誠、懇切,真誠不二,才能與佛感應。我們平常

念佛即是修行至高無上的法門──念佛即能成佛。

Page 3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五、拜懺的意義 ���

四十五、拜懺的意義

  今年是潤七月,每年的農曆七月可說是佛門中

的大日子,是最忙碌的時候。各大小的寺院、庵

堂,都忙著辦理大大小小的法會為大眾祈福、消

災,諸如盂蘭盆法會、水陸法會、放蒙山、施焰

口、或是拜三昧水懺、大悲懺、梁皇寶懺等等,忙

得真是不亦樂乎。信眾更是馬不停蹄,絡繹不絕地

穿梭在各各大、小的道場中也忙著趕場作所謂的佛

事及修功德的大事。

  這種習俗早已蔚為成風,成為一種時尚,變成

中國佛教界的一種特色,同時也成為佛教徒心目中

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觀念。總覺得信佛就應該如此

這般才對,否則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也無從消除

自己的業障,那麼學佛就等於白學了。殊不知,信

仰這種觀念卻完全忽略了要深入去探討設壇修法的

真正意涵,與進一步去瞭解其背後所深藏的義理究

竟是什麼?世人居然對事中之理卻乏人問津,向這

Page 3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種本末倒置,緣木求魚一昧盲信的做法豈不令人感

到感傷與扼腕!

  有鑒於此,佛門中真正的大德及一般有識之

士,都一昧地搖頭興歎,大歎佛教近數百年來逐漸

沒落,早已淪為迷信的宗教。無怪乎,佛法不興,

流傳至今已經佛、道不分,變成了民間一種迷信的

神教。大多數人認為只要燒香、拜佛,多捐一些香

油錢或者多誦些經、念念佛、或拜拜懺,就以為能

夠消除業障、保家平安,凡事便能趨吉避凶、遇難

呈祥,得蒙諸佛菩薩的保佑與庇護。佛法明明是在

教人破迷開悟,幫助世人能瞭解宇宙人生事實的真

相,讓大眾能明白一切法都是『緣生幻有』,一切

相無非是『因果報應』的現象;人生在世,只要能

去惡修善、持戒布施,與人廣結善緣,常常保持現

前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不為外塵境界所動,就能

自在無礙、無憂無慮。可是到如今,佛教卻成為心

外求法的外道。於是乎,佛教徒只曉得求神、拜

佛,或者以為誦經、念佛,捐點香油錢就是虔誠的

Page 3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五、拜懺的意義 ��9

信徒,就有功德,即可蒙佛菩薩的庇佑,完全忽略

了佛陀的法教:所謂『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

切都是因果報應,自作自受的真諦。

  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處處都在教化眾生、幫

助世人消除業障,斷除煩惱、增長福慧。然而消

除業障、增長福慧不是靠著拜懺、誦經或者念念佛

就能見效,就有功德。世人常說:受佛力加持,蒙

佛菩薩的加被。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能得佛菩薩的保

佑與加被呢?若只曉得念佛、誦經或拜懺,卻不明

白個中的道理,那麼當一切境緣現前時,無論是

順逆、善惡,如何能明因識果,瞭解一切法『緣

生』,明白眼前所有的境界相無非是夢幻泡影,刹

那即逝呢?如果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諦,又如何能

依如來的法教,確實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食衣

住行一切作息當中,以致遇境隨緣時,能夠去習改

過、斷惡修善、持戒布施?

  唯有真地能徹底瞭解眼前的境緣就是『因果報

應』的現象,相信是我們過去生中的『業力』及現

Page 3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行的『緣』所感應而來的果報;既然是因果報應的

現象,就要不取不捨、不將不迎。也就是,在順境

時要不生貪愛,以免志得意滿,或於逆境時總是怨

天尤人,或自怨自艾,以致心中不平,有憤世嫉俗

之感,因而產生瞋恨、嫉妒、障礙之心。

  我們若能於一切境緣無論順逆、善惡,都能處

之泰然,怡然自得,不為境界所動而牽著跑,能將

心安住在正定之中而如如不動,不隨物轉,不受境

遷,那就真正得諸佛如來的加持!至於如何能得佛

菩薩的庇佑、加持?首先,我們必須明白如來的法

教,好好地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使自己遠

離貪瞋癡慢的惡習、惡念,使自己的心朗朗而照,

能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保持我們這一

念心的清淨無念。如此即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受

佛菩薩的加持,進而消除無量劫生死的業障,建立

無量恒沙的功德。

  由此可知,誦經、念佛,乃至拜一切的懺儀之

所以有功德,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明理,明理

Page 3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五、拜懺的意義 ���

之後才知道如何去修才能如理如法,才不至於盲

修瞎練,誤入歧途。所以歷代祖師菩薩教我們要

『悟後起修』。修學佛道,要先能悟理。「悟」

是先從「理」上入手,因為理能透事;理明瞭之

後,再藉事來磨練,除去自己宿世的習氣,所謂

『理可頓悟,事須漸除』,由事再證入理。如此,

以理透事,以事顯理,理事圓融不二,修行才不至

偏於理而著了「空」相,也不會偏於「事」進而著

了「有」相。這種『理事圓融』、『空有不二』的

才是佛法的真諦。所以古德說:『佛法在世間不壞

世間法』。佛法的可貴處就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

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一切形式上的懺儀,我們都要瞭解其真實的本

質是什麼,又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才不至於落入

迷信、胡亂修習而為人笑柄。須知,拜懺只是一種

形式,而形式是表演給人看的,目的是在開啟我們

自性般若的智慧。其用意是在教導我們,要懂得隨

時隨地都能回頭,作自我的反思、檢討與改過,千

Page 3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萬不要妄自尊大,自以為是,凡事都認為是他人的

錯而不懂得改過遷善,那就真正造作無量無邊的罪

業。古德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

善莫大焉』。佛法的修證就是教我們如何斷惡修善

而已。斷惡修善就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故任何

形式的懺儀都在教我們檢討、改過,而不只是念念

懺悔文,在佛菩薩面前燒燒香、磕磕頭、供養供

養,或者流幾滴眼淚就能消除業障,修積功德的。

  所謂『懺悔』者,「懺」是懺前愆,對於過去

所作的錯事感到慚愧、羞恥;而「悔」,是發誓後

不再造,即「不二過」的意思。所以拜懺的真正意

涵就是要我們藉著拜懺的儀式,當著佛菩薩的面前

發願改過,重新做人永不再造;藉著拜懺法會的儀

式以啟發自己內在的良知,發願要一心向善,向佛

學習,使封塵已久、無明不覺的般若智慧得以開

啟。同時,也藉著法會的儀式,大眾在佛菩薩面前

虔誠地懺悔、禮拜、誦經、念佛,以求佛菩薩慈悲

的寬恕、護佑與加持,因而得以影響旁觀者共同生

Page 3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五、拜懺的意義 ���

起覺悟的心,也能加入懺悔、改過的行列。所以佛

法教人有事、有理。我們學人必須徹底明白佛法修

證的道理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否則學佛只曉

得燒香、拜佛、誦經或念佛而不明其理,還自以為

很有功德,能得佛力的護佑,那就著了功德相,落

入了迷信,毫無是處。

  佛法之所以能夠幫助眾生斷煩惱、了生死、出

三界,最主要的因素是能夠瞭解如來的法教:一切

法無非緣起性空,一切相都是因果報應的現象;若

能斷惡修善、持戒布施、與人廣結善緣,看破人世

間一切的名聞利養、是非人我的紛紛擾擾而放下萬

緣,不再去計較、爭執,確實做到『與人無爭,與

世無求』使心無罣礙,那就自在無礙了,此時此刻

就真正得到佛菩薩的護佑。

  只要我們能保持現前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則

一切懺法都自然具足了,否則即便天天拜懺、誦

經、念佛,也只是落個『心外求法』,『以佛求

佛』而已;非但與佛不能感應道交,還汙衊了佛

Page 3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法、踐踏了佛法,仍舊造了極重的罪業。佛法修行

是重實質,而不在於形式;形式只是用來教化世人

明白道理的一種善巧方便而已。雖然如此,理與

事都不可偏廢,所謂:「事無理不明,理無事不

圓」。若執理而廢事,或執事而昧理,都是偏於一

邊。而佛法是『中道』,不著兩邊,中道亦不住,

才是真正的佛法。

Page 3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六、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 ���

四十六、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

  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生住異滅,而礦物土石

有成住壞空,這些都是自然界運行不變的真理,所

謂道法自然,法爾如是。

  人有生,才有病疾之苦。然病苦是因業力招感

而有的。所以佛在大小乘經典中開示世人:人有

『三苦』:苦苦、壞苦與行苦,又說『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會憎怨、求不得以及五

蘊熾盛苦等諸苦。六道眾生有此諸苦,所以才會有

出離心,厭生死之苦,慕涅槃之樂,所謂:『知苦

才能斷集,慕滅才會修道』。所以,佛為眾生開演

『四諦』、『十二因緣』等無量的妙法,其目的就

在幫助眾生能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若世人不

知身是苦本,則易沈迷於六道三界之中不想出離,

整日追逐聲色貨利、名聞利養之事而自以為樂,如

此何能斷惡修善,求無上出世的大法!

  正因為人有老病死之苦,外加環境的迫害,諸

Page 3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如天災、人禍、戰爭、饑饉、瘟疫等災害,迫使我

們的身心世界受到壓迫,以致苦不堪言,這才急於

想出離苦難,求涅槃的寂淨之樂。所以唯有苦才能

激勵自己發心向道以求菩提覺果的道心。

  知苦才能吃苦,也唯有吃苦才能了苦。苦是果

報,既然知道是果報,而果必有因。若能明白因果

的道理,而能逆來順受,隨緣消業;那麼當業障消

除之時,即能惡盡福崇,否極泰來。所以,覺悟的

人,當逆境現前,知苦受苦之時,不會怨聲四起,

反而能怡然自得、逆來順受。因為知一切法不離因

果,一切的苦難、橫逆無非是自作自受的果報,故

而能夠心平氣和,抱著吃苦了苦的心,甘心受,情

願還,毫無怨尤。能如此豁達,即能「隨緣消舊

業」。

  我們三寶弟子對佛所說『三世因果』的道理,

若真能諦聽、諦信,即能轉苦為樂,轉逆境惡緣成

為順境善緣,則外在一切的橫逆險阻,都成為考

驗、磨礪自我恒心、毅力與耐心的試金石;若真能

Page 3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六、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 ���

奉行古德所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能立即

地返觀心源,提起覺照,作自我的反思與檢討,則

一切的逆境惡緣都將成為激勵自己發心向道的『逆

增上緣』,所以說:『道在苦中求』。

  再說,「苦」也是緣起性空,了不可得。既是

空性,又何來的苦?「苦」與「樂」無非就在我們

當下現前一念之間而已,哪有什麼苦與樂的差別?

明白的人,知苦了苦,所以不以為苦,故而能以苦

為樂;迷惑顛倒的人,卻不知樂是苦因,故而沈緬

其中,不明白享福了福的道理,最後玩物喪志,福

盡惡來,晚景淒涼。由是可知,如何能為「苦」、

「樂」下一個標準的定義與注腳?苦與樂的觀念因

人而異,由於個人迷、悟想法的不同而有分別,哪

有定法可說!所以苦、樂之法,無非因緣生法,沒

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俗語說:『吃得苦

中苦,方為人上人』。

  一個不能吃苦耐勞,享受慣的人,一旦外在的

環境驟然改變,由順轉逆,即經不起考驗,立刻

Page 4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就被擊倒,就如同溫室裏的小花,平時受到百般地

呵護,一旦移至室外,就經不起風吹日曬雨淋的摧

殘,即會枯萎;能吃苦的人,則越挫越勇,愈戰愈

強,不怕環境的煎熬磨練,環境愈是艱難、困厄更

能激發潛在的鬥志,使而屹立不倒,就像寒冬中的

梅花,愈經嚴冬的洗禮,愈能顯出梅花崢嶸的傲

骨,更能綻放出梅花撲鼻的花香。孟子也說:『困

於心,橫於慮,而後作』。由此可知,吃苦才能成

就大事。尤其是出世間的志業,更要有艱苦卓絕的

精神而不為功,誠所謂:『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

有來年春生夏長之榮;人無艱苦卓絕之逆行,又何

能創濟世利人之功德』。故佛陀世尊要我們世人能

『以苦為師』。

  『不說樂於涅槃』。厭生死,入涅槃,是二乘

人的見解。有涅槃可住即是邪知邪見,偏於空。何

謂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清淨寂然,不立一塵,

不見一法;自性真常之中本來求來去、生死、涅

槃、菩提、煩惱,都了不可得。若還有一法可得即

Page 4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六、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 ��9

是妄想、顛倒,與道就相背離了。菩薩已證『人、

法』兩空,知一切法無我,人空、法也空;凡一切

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一切相只是因緣生

法,業因果報相續存在,刹那不住的一種暫時存在

的假相而已,所以不可以認真。

  一切法,既然是緣起性空,緣生幻有之相,則

是『相有體空』,『事有理無』的現象,這即是佛

所說的『諸法實相』的真諦。菩薩能明此道理,所

以照見五蘊皆空,故而不厭生死,也不住涅槃,不

受法縛,也不求法脫,自在無礙。若心有所住,認

為還有一法可得,即是法執。《金剛經》曰:『如

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換句話說,連佛

法都不能執著,何況世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要

放下,不能執著,才能超越兩邊,此時,心才真正

的清淨無染,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等虛

空界即是如來的清淨法身』,所以說:不說樂於涅

槃。

Page 4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我們知道學佛的目的當然是要成佛,因為成佛

才能真正離一切苦得究竟樂。但問題癥結是如何才

能成佛呢?想成佛首先要能『破迷開悟』,唯有開

悟之後才能離苦得樂。而開悟的先決條件就要「明

理」,要能明白「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宇宙人

生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外乎:

一、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亦即是人與其所生存

的環境、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二、人與人之間、人

與事、人與物彼此之間的關係;三、人與天地鬼神

之間的關係,也可說是人與其他空間維次的生物,

和他們之間的關係。

  如果能徹底通達瞭解了這些的關係,就是佛

了。所以佛是一位徹底覺悟的人,也就是能徹底瞭

解人生宇宙事實真相的人,我們稱之為「佛」。

  凡是人,尤其是一個佛教徒,若真的想明白宇

宙人生事實的真相而得自在解脫,就要聽經聞法,

Page 4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8�

研讀經教;道理明白了,才不至於為煩惱欲望所困。

所以禪家說:『只貴只見正,不貴只行履』。有了

正知正見之後,再依法修行就不會誤入歧途,走冤

枉路。這就好像汪洋中的一條小船有了方向才不致

迷失。否則糊裏糊塗,努力修行了大半輩子,適得

其反不說,還被人批評為迷信,非但破壞了「佛

教」的形象,還可能斷送了別人學佛的慧命。我們

試想這個「業」造得大不大,嚴重不嚴重?這種事

若不說出來,肯定很多人不明白自己造了墮阿鼻地

獄極重無比的業因還不知道,仍然洋洋得意、沾沾

自喜地以為自己很發心精進,功夫修得比別人好,

還倚老賣老。所以佛稱這些人是「可憐憫者」。

  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綜合起來,八

萬四千法門,無非在教我們末世的眾生能『看破』,

『放下』而已。『看破』是智慧,是解悟;而『放下』是功

夫,是修行的落實。所以佛法講的是『解行相應』。有

解無行長邪見,是『執理廢事』;有行而無解長無明,

是『執事昧理』。這二者都是邪知邪見,一無是處。

Page 4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看破』是看破世出世間一切法。總結世出世

間法不外乎兩種理論:一是『宇宙緣生論』,一切

法緣生幻有;還有一個是『因果律』,所謂『種善

因,得善果;種惡因,遭惡報』。如果我們真的明

白了『諸法實相』的道理,則對人世間的一切名聞

利養、聲色貨利的事就不會去計較而有所取捨了。

能對是非人我的煩惱逐漸看淡放下,就不會再有嚴

重的得失心。人之所以有煩惱,就是因為有太多的

計較、取捨與得失,所以焦慮煩惱不安。在這種壓

力下生活自然會讓自己透不過氣來。

  如果真的能夠放下「計較、取捨、得失」的心,

則我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就顯得自在瀟灑得多了,

當下就能轉凡心為聖心。這一念之間的轉變即可搖

身一變成為乘願再來的大菩薩,而非業力的凡夫。

  祖師大德將佛一代時教,分成五時八法,為了

就是要世人能看破、放下。佛說《般若經》二十二

年,目的就是要我們明白『諸法空性』、萬法皆空

的道理。但是眾生迷惑顛倒,不能明白佛的本意,

Page 4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8�

往往「依文解義」。佛說空,我們就執著於空,認

為人生既然是空,無有一法可得,一切都是虛幻不

實的,為什麽我們不乘有限的人生而及時行樂呢?

反正人生苦短,來也空,去也空,無可眷戀,就應

該看開些,好好地及時行樂,只要我喜歡的事有什

麽不可以做?於是乎我行我素,殺盜淫妄,吃喝嫖

賭,無所不為,最後造業受報,墮落在惡道之中,

悔之莫及,這就是不明白『空』的真諦。

  佛法講空,不是要我們消極的避世,不積極進

取,做事敷衍了事,凡事抱著苟且行事的態度,

甚至還不信因果,這即是落了『頑空』或『惡取

空』,完全曲解如來的意思,結果無知地墮到地獄

去了。有人行善布施卻不明事理,福報修的再大也

不過到外道天去享福,但福盡惡來,仍不能出離三

界六道輪迴之苦,豈不冤枉!所以『佛法無人說,

雖智者能解』。

  學佛一定要有善知識為我們開導、指引,才不

致誤入邪道。像有些人學佛,只是為了求世福、保

Page 4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平安,而有的是為了求神通,很少聽人說我學佛是

為了要成佛。如果真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會被人批

評為不切實際,根本是癡人說夢。然而不幸的是,

佛教徒有這種知見的人比比皆是,更遑論非佛教徒

了。所以說佛法近幾百年來沒落了,因素就是不明

佛教的真諦,不瞭解學佛是為了斷煩惱、了生死、

出三界,證佛果;反而認為學佛只是為了行行善,

修一點人天的福報、保保平安而已。這些觀念都落

入了邪知邪見,偏離了佛陀的本意。所以開經偈說

『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就是要時時提醒我們千萬

不要「望文生義」否則必定墮落。所以學佛人不能

不讀經,不能不聽法。否則一旦誤入歧途,則百千

萬劫都將沉淪於三途惡道之中受報,不能出離,實

在不能不謹慎小心。

  佛法講空,說的是『第一義空』,也就是『空而

不空』,『不空而空』的意思。什麽是「空而不空」?

「空而不空」指的是宇宙的萬相,包含日月星辰、山

河大地、人世間的一切人事物的現象。而這些現象

Page 4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8�

都是『因緣生法』。換句話說句,一切相都是緣聚則

有,緣散則滅的。然而「緣」是聚散無常,沒有定

數。既然「緣」是變化無常的,沒有定數,所以說

『緣生幻有』。「幻有」就是「不生」;既然「不

生」當然就「不滅」。所以宇宙一切相的存在都是

幻有的,故而我們說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是「不生

不滅」。而世間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能感

受到的這一切萬事萬物的現象,都是我們的一種幻

覺、錯覺。誠如我們真實感受到的:人有生老病

死,與草木的生住異滅,以及礦物土石的成住壞空

等現象,這些都是我們一念不覺而產生的妄想。

  《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

虛妄,為什麽又說「空而不空」呢?「不空」是說它存

在的「現相」不空;然這個「相」是刹那生滅、業因果

報相續存在的現相。這種現像是刹那生滅的,非永

恆不變的,故說「不空」;但它的本體是因緣生法,

沒有自性,所以是空性,了不可得,所以說是「空」。

  我們瞭解「真空實相」的理,那麽我們在日

Page 4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去落實才是真的學佛,真的修

行呢?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緣遇事,無論是好

事,或者壞事,順境或逆境,都要能處之泰然,不

要為外境所誘惑,所動搖;也就是說,順境時不起

貪愛,逆境也不生瞋恚之心。心要保持清淨平等,

這就是修定、修忍的功夫。修定、修忍不是關著門

在家裏修,或在順境中修忍辱波羅蜜。古人說真正

修定的功夫是走在大街、逛市集的時候修。若能看

到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東西,還能不動於心,那

才是在考驗或磨礪我們的心智是否真有處變不驚、

不為所動的能力。關著門修定是屬於初級的功課,

是等而下的境界。所以六祖說『動中之靜是真不

動』。修忍辱不是在順境中修的。人在順境中一切

都很如意,都被別人捧在手裏、阿庾奉承,試問如

何修忍辱?忍辱是在逆境當中,在不平等的環境中

磨練出來的。若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而能籍事練

心、動心忍性,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所以佛門中有

句話:『順境修布施,逆境修忍辱』。

Page 4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8�

  禪定忍辱的功夫要如何修?真正禪定、忍辱的

功夫是在不清淨、不平等中成就的。如果修行人能

將一切的順逆境緣都能視為是激勵我們發心向道的

增上緣,而能在順境的時候不得意忘形,知道那正

是要提醒我們「居安思危」多行善法的時候,才不

至於福盡惡來;而正當逆境現前的時後,也深深地

知道這正是考驗我們的耐力、恒心,與道心的最好

時機,藉以試煉我們在此橫逆困厄之下是否有不為

外境所動的能耐,有所謂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高

度意志與節操?所以一切的境緣都是在幫助我們消

除業障成就道業的好緣。如果凡事都如是想,則遇

到一切橫逆就不生瞋恚、而能心平氣和了。所以古

德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凡事只要我們能「隨緣盡分」、「作而無作」,雖

行一切善,但不放在心上,連行善能得善報的念頭

都沒有,心才真正的清淨無染。如果行善還念念不

忘在修功德想,或心中想到曾經幫過什麽人?做了

些什麽事?想到某某人過去如果沒有我的資助,怎

Page 4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麼會造就今天的他,故我對他有恩;或想到道場若

沒有我的護持、莊嚴,道業就無法興盛,故而覺得自

己功德很大;或者認為慈善事業很有意義,於是經

常勞師動眾舉辦義賣;或者,行善布施不忘到處宣

傳、邀功,想得大眾的讚歎。若有人出言批評,就

倍感委屈、有挫折感,覺得做事難,吃力不討好,

因而有些沮喪、心灰意冷。若以這種心來服務大

眾、修善布施,就著了行善的相。行善若不能隨緣

而做,就成了攀緣,心即不清淨,就會有得失利弊

的煩惱,那麼所得的果報即屬於人天有漏的小果。

  我們講看破、放下,不是什麽事都不去理會,不

積極進取;如果這麽認為,那是著了「空相」。『看破

放下』的涵義,反而是要我們做事更積極、更努力;

待人處世更要盡心盡力地做,行一切善,這才是「不

著空」。盡了力之後,不要把結果的好壞放在心上,

也就是不去計較它的成敗得失、榮辱、毀譽,這才是

「無所為而為」;能無為而為的人,心才自在無礙。

反觀現在的人,做事都談條件、講目的,凡事先分

Page 4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89

析它的利弊得失,有利於我的事才做,若對我弊多

於利的就卻之不恭,這些都是「有所為而為」。

  我們必須明白,人算不如天算,計畫得再周全、

再縝密,也有失算的時候。一旦結果與預期有了落

差,就開始抱怨、有了懊惱,這是因為著了「有」

相之故。如果我們待人處世,進退應對,凡事都能

隨緣盡分,而不去計較它的得失,所謂:『做所當

做,行所當行』;對所作的一切認為只是盡我本分

該作的事而已,至於結果的好壞就無足輕重,甚至

根本不放在心上,能如此,那就自在得多了。

  如果我們能豁達開朗即能瀟灑自若地過日子,

明白凡事只要盡力,俯仰無愧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即無所遺憾了。至於結果的好壞非我能力所能及,

故無須煩惱;只要發心圓滿,一切盡力而為就圓滿

了。好,故然值得喜悅,但也無需驕傲;不好,也

不必憂愁、氣餒,因為問心無愧,沒什麽好懊惱

的。誠如儒家所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能

一切盡人事、聽天命就自在無憂了。所以凡事只須

Page 4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自問:過程我是否已經盡了力?盡了力就圓滿了。

其他的就不必去計較。如果有這種『只問耕耘,不

問收穫』如此豁達的人生觀,那才是快樂的人生,

這才叫做「放下」。所以「放下」是放下心中的牽

掛、煩惱、利弊得失,那才能真正得到解脫,才是

真正「不著有」的意義。學佛是要我們明白「諸法

空相」,要我們「不著空」也「不著有」才能契入

「諸法實相」得到人生真實的意義。

  徹底明白「空性」的人,他的人生是積極的、

是進取的,是利益人群的,而無自己一念之私的。

所以真正學佛的人是不迷信的。

  很多人都說我信佛,但不明「信」的意義。以

為燒燒香、拜拜佛,供養一些香花水果就是信佛,

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加持而事事順利、全家平

安。坦白地說,這不是信佛,而是迷信。真的信佛

要明白佛所說的教義,明白「因果」的道理。所

謂『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切果報都是「自作

自受」的,佛菩薩也幫不上忙。所以說,迷人即便

Page 4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9�

是天天念佛、參禪、誦經、拜懺,甚至能把一部大

藏經背誦的滾瓜爛熟,還是無濟於事,與道不能相

應。為什麽?因為著了相,所以不能見如來。

  迷人心外求法,在一切境緣中百般分別、挑剔,

產生了種種的煩惱。所以迷的人念佛、參禪、拜佛、

誦經,心中還夾雜著妄想、分別和執著,所以處處都

是障礙,故不能見性。悟的人,不會去分別、執著,

所以生活得非常自在。比方說,同樣吃飯、睡覺、

穿衣,覺悟的人即不會在乎菜色的好壞,因為他明

白吃飯只是資養色身,借假修真而已。穿衣也不在

乎款式的好壞與新穎,或者去挑剔質料的優劣,因

為他清楚:衣服只是用來避寒遮體而已。故而悟的

人,迎賓接客、舉手投足,就算搬柴運水,都是佛

法,因為他們心中清淨無染,念念與道相應。

  學佛就在教我們離「相」,離開一切虛幻之相

就見到了諸法實相。《金剛經》曰:『離一切相,

即一切法』。換句話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要

去分別它、執著它。因為世間的一切差別相,如善

Page 4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惡、美醜、得失、貴賤、毀譽都是相對的,沒有一

定標準,都是「見仁見智」都有議論,所以不清

淨。而實相是緣起性空、無有一法可得的。一切相

的美醜、貴賤、窮通都在我們自己一念之間而已。

如果瞭解了事實的真相,就能於一切境界中不動於

心,隨緣遇事就能隨分隨力。事情辦成功了不會欣

喜若狂、心裏很平靜,這是不著「有」;遇到了

惡緣也不沮喪逃避,能坦然面對接受,這是不著

「空」。凡事都能逆來順受,不怨不尤,心中才能

坦蕩,如此就符合中道。

  修行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只要我們經常

能夠聽經聞法,常時熏修,那麼對因果的道理就

能逐漸明瞭,對於眼前所面對的一切境緣,無論是

順逆、善惡,都能明白那是過去生中自己所造作的

業,故而導致今生所召感的果報,若能明因識果則

心中坦然,就能欣然面對而隨緣消業。若真能如此

豁達,則眼前的逆境障緣無異是來考驗我們的耐

心、砥勵我們的心志、消除我們的業障、是來幫助

Page 4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七、為什麼要學佛? �9�

我們成就道業的逆增上緣;只要我們念頭一轉,煩

惱就成了菩提。頓時豁然開朗、自在清涼,而沒有

絲毫的罣礙了。若再以此清淨、無礙的心念佛,就

能消除八十憶劫的生死重罪。所謂『一聲佛號,一

聲心,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故念佛不在於每天規定要念多少聲佛號,如果

心不清淨,有念有妄,縱然日誦十萬聲佛號,喊

到聲嘶力竭,還是應了古人一句話『喊破喉嚨也枉

然』。規定自己每天要念多少聲佛號,其目的在要

求修行的功夫不能退轉,必須有持之以恆的心去力

行。而真的念佛是要「心誠意專」。能心誠、意專

才能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才符合六根都

攝,淨念相繼,一向專念的要旨。所以念佛人心要

專,意要誠,口念佛,而心想佛。如此才能心無妄

想,萬緣放下。念佛能與佛感應道交,往生才有把

握。而往生即是成佛,這才是我們學佛的真正目

的。看破、放下只是手段,是教我們念佛如何得清

淨心的前方便而已。

Page 4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四十八、相隨心生,境由心轉

  佛說:『依報隨著正報轉』。相貌、身體是屬

於依報,所以也會隨著我們的心念而轉。但是,我

們必須明白,美醜的因素不是取決於貌相的本身,

而是決定於內心深處那一念心的美與醜。一個心地

善良,懂得處處關懷、幫助他人的人,從他的內心

深處就能散發出一種慈愛、和祥的光輝,而這種光

輝能讓人感到溫暖,而使人樂於接近他,並為人所

愛戴。否則的話,即使擁有再美麗的臉蛋、魔鬼的

身材,而做的卻是人面獸心的事,那也不過是披著

人皮的畜牲,算不上是人!

  相隨心生,不是說貌相會由醜陋而變得美麗、

端莊。若面相可從醜小鴨搖身一變成了白天鵝,那

不成了天方夜譚,神話故事了嗎?相由心生是說,

一個人的氣質以及內在的涵養可以改變人的特質,

讓人感覺到有深度,且變得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有一份特殊的攝受力在。而這種攝受力能令人感到

Page 4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八、相隨心生,境由心轉 �9�

有一種無可抗拒的真誠與喜悅。而那種歡喜不是表

面膚淺的相好帶給人的感受所能比擬的。

  「相」是生滅的,青春也會老去,隨著年歲的

增長而逐漸地凋謝,最後也會變得老態龍鍾、頭童

齒豁。唯有誠摯、慈愛的心,才能令人敬愛,讓人

難以忘懷,歷久而彌堅。儒家說:『讀書在於變化

氣質』。氣質好的人,不見得長的多麽美麗、挺

拔,但是卻能由他的身上散發出一種氣息而能震懾

大眾,為人仰慕,樂於親近,從他學習。所以美講

求的是內在的氣質,而不是外在的形象。一個沒有

內在而僅有外表的美,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與摧

殘,最後還是不免凋謝,那只是短暫的表像而已。

  真正的「相」好是源自於內在的慈悲、一顆善

良的心,那才是永不凋謝,永遠令人難以忘懷和敬

愛的。這種的相好是『誠於中,形於外』的,是從

修身養性、斷惡修善之中慢慢累積培養出來的特

質,這種相好才是真的彌足珍貴。

  人的相貌隨著我們這一念「心」的善惡、美醜

Page 4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在改變,就如同一個人審美的觀念也隨著外在的緣

在改變而有所不同一樣。譬如說,有的人喜歡花,

而有的人卻討厭花,甚至對她敏感;有的人很珍

惜,但有的人卻無所謂,這也是形相隨著人的心念

在改變。有的人雖然不認識,看起來卻很有親切

感,有一種想要去接近他的那份衝動,想與他做朋

友;但有的人,雖然衣冠楚楚,人模人樣,可是卻

令人討厭。這不也是相隨心念轉嗎?

  有緣者,看起來就喜歡,就想多親近;若無

緣,即便對方極力地示好,還是不喜歡,對他的一

舉一動就是看不順眼。所以說,『相由心生,境由

心轉』。境緣的好壞、美醜、欣厭其實都在我們自

己的一念心性之間而已!

  修學的目的在於修因證果,唯有修因證果後

才能在差別中過著平等的生活。「差別」指的是

「相」上有差別,但在性體上、理體上是「空無」

的,沒有差別,且在受用上也沒有差別。

  換言之,一個開悟的人,知道一切法平等,是

Page 4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八、相隨心生,境由心轉 �9�

沒有分別的。例如,世間的行業,每一種行業都

是平等的,沒有職業上所謂的高低、貴賤的分別。

職業之所以有分別,是人的因素。那是因為人有

「情」執上的差異,而非職業本身有別。任何職業

都是服務社會,以付出自己的體力而獲取一些代價

而已,因此哪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一切的分別

只因人心不平等的緣故。

  覺悟的人,無論從事哪一行業都自在快樂,沒

有罣礙,不會因為當了總統、做了大官、或是經營

大的企業就覺得很了不起,不可一世;或者身為一

個市井小民,幹一些體力上的粗活,收入低微就覺

得很丟人,矮人一截,甚至抬不起頭來。這些都是

凡夫個人的淺見,一種不成熟的看法與知見。

  職業是平等,沒有高下的區別。社會是多元化

的結構,有各種不同的需求,當然相對地也會有不

同的行業應運而生;有了不同的行業就需要有不同

的人才來配合、適應。如此各盡其職,各展所長,

社會分工才能和諧,才不會失序錯亂。一個社會或

Page 4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國家其領導階層固然重要,他們能夠帶領人民、或

這個社會、國家邁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但若沒

有其他階層、社會中堅分子的協助與分工,則上位

者的政策、任務或目標如何能夠達成?人畢竟是群

居的動物,必須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若沒有基層

分子的苦幹與實幹,如何能落實貫徹上位者的理想

與遠景?

  我們試想,若只有將帥而沒有兵卒如何能行軍

作戰、保衛國家人民?人人若只想當老闆、總經

理,沒有基層的員工,公司的業務又如何推動?又

如一個美麗的大都市,若沒有打掃街道的清道夫或

基層的環保工作人員每天辛苦的清理環境,幫助運

送垃圾、廚餘、廢棄物等,則市容就汙穢不堪,甚

至臭氣沖天。再則若沒有基層的員警幫忙指揮交

通,則市區的街道交通必定打結,亂成一團,因而

寸步難行。所以,職業是不分高低貴賤。對一個社

會、國家來說,任何行業、工作都平等重要,都在

扮演社會進步「推手」的角色,不容有分別的歧

Page 4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八、相隨心生,境由心轉 �99

視。職業之所以有分別的歧視,主要是因為人心不

清淨、不平等所導致的結果。那是個人自己的問

題,不是外在境緣上的差異,這就是所謂的『境由

心生』。明白人,做任何事都自在無礙,因為他瞭

解所作的都是在為人群服務,無非是盡自己為人應

做的本分而已,有什麼高低、尊卑之分呢!

  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使現前的生活變得自

在、快樂,而沒有憂愁與煩惱呢?這必須得力於多

聽經聞法,以開啟自己的智慧之門。今天我們之所

以有煩惱、有分別、有執著,其緣由都是『迷於

事、昧於理』的關係,對於諸法實相的事理不明白

之故,所以才會起惑造業,因而有了生死上種種的

苦惱。這完全是現前這一念心「迷」失了自性,所

產生的障礙。

佛經上開導、教化我們迷障有三大類:現行、種子與

習氣。

  一、現行:即是眼前的境界相。我們六根接觸

六塵境界所產生的種種現象。以「身」來說,我們

Page 4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0

不明白這些事相真相的來龍去脈,所以在順逆、善

惡的境緣中生出種種的分別、煩惱。如在順境中有

了貪愛,一昧地就想佔有、取得,所以無所不用其

極,因而造作了許多罪業;相對地,在逆境當中,

不免生起瞋恚、嫉妒與障礙的心,於是與人相處時

就有了愛惡情仇、是非人我的念頭。因為有了這些

取捨得失的心,所以導致煩惱不斷,以致在境緣上

經不起外在環境的誘惑,於是引發了內心的貪瞋癡

慢的種子而起了現行,所謂「內神通外鬼」。

  二、種子:指的是『阿賴耶識』所含藏的善惡

的種子。種子是「因」,遇「緣」就起現行,能障

礙菩提大業。

  三、習氣:習氣是與生俱來的業障,這種障聞

薰成種,很難盡除。就像裝過酒的罎子。雖然酒倒

光了,且洗刷得乾乾淨淨,但是酒味還在,無法盡

除,需假以時日,慢慢地消除。

  一般來說,現行的煩惱,若有禪定、忍辱的功

夫就能克服,但斷習氣一定要開智慧才行。我們瞭

Page 4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八、相隨心生,境由心轉 �0�

解生活在現今工商業極度開發與競爭的社會下,幾

乎沒有自己生活的空間,彼此接觸頻繁、競爭過於

激烈,壓力很大。然而生活的空間,往往是須藉清

理挪減而留出來的;就如同心靈的空間,需經思考

開悟而擴展的。打橋牌時要把我們手中所握有的這

副牌,不論好壞,都要把它打到淋漓盡致。人生也

是如此,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麽事,而是在於我們

處理它的方法和態度,假如我們轉身面向陽光,就

不可能陷身在陰影裏。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時,首

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

人的時侯,首先弄髒手的也是我們自己。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

己也會沾到兩、三滴。因此,我們修行,時時刻刻

要心存好念、口說好話、身行好事,這才是持戒布

施、惜緣種福。我們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磨擦,

有些不經意的話秤起來雖然不重,但稍一不慎,便

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俗話說:『利刃割體痕易

合,惡語傷人恨難平』,所以,說話必須善巧。

Page 4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同時,修行人心量要大,要有智慧,也要訓練

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擲傷。隨時善護自己的

身口意三業,就能心得清淨遠離煩惱,而自在快樂

了。今天我們有這個殊緣遇到淨土念佛法門,而淨

土念佛法門它是伏煩惱、斷習氣最有效的法門。只

要一句佛號念到底,心裏沒有其他的念頭,萬緣放

下,一心專念。任何念頭起來時,還是繼續不斷地

持誦,不去理會,若真能做到天塌下來也不管,如

此念佛才算老實。時日一久,功夫自然得力,心才

能清淨,所以古德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

佛』。

Page 4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九、誰是普賢菩薩? �0�

四十九、誰是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是華藏世界的大菩薩,位居等覺,是

吡盧遮那佛的左右脅,也是古佛再來。普賢菩薩可

分為三:一、位前普賢;二、當位普賢;三、道後

普賢。經曰:『一佛出世,千佛擁護』。由此可

知,普賢菩薩是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的古佛、大菩

薩,特來協助佛教化眾生,故而示現在此娑婆世

界。

  普賢菩薩全名是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菩薩摩

訶薩是大菩薩的意思。翻譯成中文即是覺有情;也

就是覺悟的有情的眾生,也可譯為『大道心』凡

夫。菩薩覺悟了什麼?覺悟了凡一切法都是『緣起

性空、性空緣起』的現象。宇宙的森羅萬象無非都

是緣生幻有的假像而已。說穿了,只是業因果報相

繼、暫時存在的一種假相罷了。既然是緣起空性,

則一切現相都是虛妄不實,是必竟空、無所有、不

可得的。所以一切境緣都不可以執著,都要放下,

Page 4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於一切法無有所求。

  我們要瞭解眼前的一切現相都是果報,是過去

生中自己業力所感召的結果。既然是因果報應的現

象,我們就要懂得「逆來順受」一切隨順,所謂:

『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能確實明瞭人生就

是酬業而來,無非就是來還債的,則我們現前的

這一念心就能安定下來了,不再妄動、造作。而此

時念念所想的不是自己的私欲,而是念念為了一切

有情眾生的利益著想。所以說:菩薩大慈大悲,一

切為眾生,一切為佛法。能有這種覺悟的人,稱之

為『菩薩』。故菩薩是自覺、而又能覺他的有情眾

生。

  何謂「大」菩薩?「大」是願大、行大、時

大、德大。講的是,菩薩的願力弘深、行為廣大,

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且德性宏偉,沒有時間上

的限制,雖經長劫的修行,教化眾生都不會感到疲

厭,也就是盡無量劫長的時間來教化眾生也不休

息。即使成了佛,還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來教化

Page 4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九、誰是普賢菩薩? �0�

眾生。能有此願力、德性的才稱得上是大菩薩。

何謂『普賢』?普賢是菩薩的性德,其意義深遠,

略可歸納為五種義涵:

  一、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

經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說

「佛」性周遍,是性德。然而,眾生一念不覺故而

無明妄動有了造作。自性隨著「淨」緣則成三賢十

聖,以致究竟成佛;若隨著「染」緣則有六凡眾

生。以自性上來說,一切眾生本有的直性德能是體

遍一切,沒有差別。所有一切眾生本來是普賢。一

切諸佛菩薩的形象、名號,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

故自性是圓滿無缺的。

  二、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

「曲」是委曲婉轉;「濟」是救濟。凡夫眾生因無

明亂起,故為煩惱所障,蒙蔽了自性本有的光明、

智慧,所以我們要委曲求全去修學,要常隨佛學,

學佛菩薩的發心、行誼、一切的德能與智慧。如何

將雜染不淨的心轉變過來:由貪瞋癡慢的心轉為純

Page 4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淨、純善,能念念為眾生、念念為佛法,把自私自

利,貪圖享受、喜愛名利的心斷除,將是非人我、

聲色貨利的念頭去掉,進而轉為處處為利益眾生、

服務世人為第一;幫助世人能斷疑生信、破迷開

悟,最後離苦而得樂,毫無自已一念之私欲。我們

要想到現在這個身是幻身,雖然存在這個世界,但

不是為了貪圖享受、專營名利而來,而是為了佛法

能夠久住,為了能夠利益眾生而住世。故而要放下

「我」執,一切為服務大眾、濟世利人為宗旨。如

果,能把這個心念轉過來,然後起心動念才能與十

大願王相應,這就是普賢行。修此行者,稱為『位

前普賢』。

  三、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

這指的是等覺菩薩,即『當位普賢』。普賢菩薩

已證『人、法』兩空,能照見五蘊皆空,于一切法

自在無礙。只留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即可徹證佛的果

覺,隨順法性達究竟圓滿的境界。縱然是極小的善

行也都能遍虛空、盡法界,故曰:德周法界。所有

Page 4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九、誰是普賢菩薩? �0�

一切的行願都與『大方廣』體相用相應而不相背

離,這叫「至順」。真心離念,若有念頭即落在

「無明」,即是妄念,與自性即不相應。所以佛教

我們要『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才是「正」念;落在一邊即是邪念。

『念而無念』,是不著「有」;『無念而念』,是

不著「空」。『空、有』兩邊都不執著即是『中

道』義。若能心空如洗、清淨無染就自在無礙。此

時,即可隨緣示現教化一切有緣,而毫無障礙。故

而,有「念」者,是念念為眾生,想幫助他們離苦

得樂,而決定沒有自已。若能不為自己打算,就是

「無」念。大乘初學,古大德教我們「有」念,而

有念即念佛法、念眾生;「無」念,是不念自己的

享受,圖一些利益打算,也不念自己的生死。要將

「自我」放下,處處為利益眾生想著,以服務人群

為目的。如此,「我」執就逐漸淡薄了。

  四、果無不窮曰「普」,不舍因門曰「賢」。

果報達到了極處即是「普」,這就是『道後普

Page 4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8

賢』。也就是成佛後仍然不忘「因行」,還是念念

不舍眾生,故而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幫助世人,

教化他們破迷開悟,以了脫生死的煩惱,共證菩提

的覺道。所以普賢有位前普賢、位中普賢、與道後

普賢之分。位前普賢是修道位。位中普賢是等覺菩

薩,即普賢菩薩,能悲智雙運,悲中有智、智中有

悲。悲是講願行,智是偏重於願。故而,菩薩修學

無有一法不圓滿。道後普賢指的是成佛後的果覺。

倒駕慈航,功德圓滿後,回過頭來示現菩薩身、聲

聞身、六道身,以大慈大悲的心來幫助一切苦難的

眾生,能早日脫離生死的苦海。

  五、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

任何一法都含攝一切法,這是《華嚴》所說的『事

事無礙』法界。佛所說的一切法,最後一定都與普

賢法門相應,而融合於普賢法門之中,才能成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成佛都要修普賢行,不修

普賢行決定不能圓成佛道,故而佛在《無量壽經》

說:『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而普賢法門即是

Page 4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四十九、誰是普賢菩薩? �09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故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

是德遵普賢大士。因為往生西方即能位證三不退、

圓登四土、一生補處、不退成佛。所以,華藏世界

的文殊、普賢兩大脅士,等覺菩薩,都力勸華藏世

界所有一切四十一位的法身菩薩都要念佛發願求生

西方淨土。華藏海會也是一真法界,而且華藏世界

佛國淨土無量無邊,為何普賢大士還要勸信往生極

樂世界?因為不生極樂,就不能速成佛道、圓滿成

佛。西方世界是彌陀宏願、悲心所成。往生西方即

能蒙佛威神願力加持,而圓證佛果。

  我們明白了普賢菩薩的意思,就應該知道普賢

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若我們能以慈悲的願心、願

行來莊嚴刹土,念念都能遠離貪瞋癡慢、五欲六塵

的煩惱,然後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聞利養

的心,而時時刻刻能為利益眾生、服務人群著想。

有這種濟世利人之心,想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

得樂;有這種願心、願行的人,能與十大願王相應

的,即是普賢菩薩。

Page 4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五十、風動、幡動四料簡

  六祖惠能大師初至南華寺,印祖正為眾人開示

說到:風動、幡動時,有小和尚就在台下爭議不

休;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惠能大師聽了

即說:既非風動、也非幡動,是仁者心動。這一句

發聵振聾的話竟成了千古絕響。然而,古禪德對此

句話,各有不同的見解,故而有了四料簡:非風

動、幡動,是仁者心動;是風動亦是幡動;非風

動、幡動,亦非心動;既是風動、幡動,亦是仁者

心動。

一、非風動、幡動,是仁者心動。這句是泯境存心,

奪境而不奪人。

  萬法惟心,境因心有,心因境生;心若著境,

則心即是妄,心若無境,何妄之有?古德說:『不

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則內淨外寂,諸境

空寂,只存一心。既然一切法都是自性所生,皆是

『緣生幻有』了不可得。換句話說,一切相只因

Page 4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風動、幡動四料簡 ���

一念不覺,無明妄動而生起的假合之相,故而那有

動與非動,所謂『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法本寂

靜,故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二、風動、幡動皆是。這句是泯心存境,奪人而不奪

境。

  所謂「相」由心生,一切境界相都是自性隨緣

而生。若能明瞭『緣起空性』了不可得,一切相皆

是虛妄,就不會去分別、執著。只要於一切相無

心,又何妨這些相的存在呢?古德說:『自若無心

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又說:『萬境本閑,

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也就是說,人

是人,境是境,彼此互不相關,《法華》曰:『法

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關鍵是凡夫世人往往受境

界風的影響,故而隨風起舞,於是在境界中起了種

種分別、執著,因而衍生了無盡的煩惱。

三、非風動、幡動,也非心動。這句是泯心、泯境,

人境兩奪。

  凡一切法無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性體

Page 4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是湛然寂淨,無一法可立、一塵可染,一切相都是

一念妄動、虛妄分別而有,何來的風動、幡動與心

動?!法本寂滅清淨、虛靈洞徹,妄從何來?所

以,古德說:『雲散水流去,人寂天際空』。

四、既是風動、幡動,也是心動。這句是存心、存

境,人境俱不奪。

  若明白諸法實相的道理,則頭頭是道、左右逢

源,隨拈一法無不是法。因為一切法都是自性所

生,自他不二,何來的差別?『實相』者是無相、

無不相。無相,即一切法皆是虛妄;無不相,即凡

所有相都是「實」相。而此地所謂的實相是存在的

假相,然假相也是相,故不能「壞」相,不能去否

認它的存在。只要知道它是『相有體空』而不去執

著、分別,離開這些虛妄之相,就能見到諸法實相

之理。一切法本來現成,法爾自然、互不妨礙,所

謂『空不礙有,有不礙空』,空有圓融、性相一

如。有礙的不是外在的境界相,而是自己的心起了

妄動,是自己一念心的作祟而已。

Page 4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風動、幡動四料簡 ���

  若能徹底了達宗門的『四料簡』,則心地自然

清淨無染,解脫自在,而能無憂無慮,證人法兩

空的境界,所謂『四句離,則百非絕』,已入聖人

之流。然吾等罪業凡夫,雖不能徹證契入教理,但

對義理也需有幾分的明白,否則如何依法奉教,如

理修行。所謂:『只貴只見正,不貴只行履』。知

見若不正確,恐有盲修瞎練之虞。清涼國師也說:

『有行無解長無明』。學佛必須先明理,方能解行

相應,功不唐捐,以免誤入魔道。

Page 4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五十一、修行與念佛

  禪宗祖師有偈曰:『十方同聚會,各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道場就是選佛的地方,

來道場就是要修行,要學無為,將心安住在佛念

上,使心清淨無染,除了念佛之外,還是念佛,念

念覺而不迷,了了分明,心不隨境轉,不受物遷,

要能保持這一念心清淨,不起妄想、分別、執著,

就是學無為。能把外塵境緣通通放下,不取不捨,

心空無住,即與道相應,也就是『心空及第歸』。

  雖然這一念心清淨無染,卻可以隨緣起用,做

一切事,諸如世間所有的發明,現代科學的文明與

物質種種的進步等等,這些無非都是拜我們的真心

起用所產生的結果,所謂『空而常用,故非無』;

這一念心每天都在用,但不執著於一切的境界相,

猶如古德所說的行過便休,即做即了,不要把得

失、成敗、榮辱看得太重,使現前的這一念心始終

清淨無染,如明鏡一般,即清涼解脫,所以說『用

Page 4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一、修行與念佛 ���

而常空,故非有』。若能使這一念心用而常空,空

而常用。用時,不著有;空時,也不著於無,那麼

就與道契合,與祖師所說的『高高山頂立,深深海

底行』彼此相應了。如果我們能使現前這一念心,

安住在道法之上,不執著於兩邊,不迎不送,不拒

不求,不即不離,就自在無礙了。

  一般人的心始終在喜怒哀樂當中有取有捨,有

迎也有送。當有朋自遠方來時,便欣喜歡樂;當朋

友走了就會不捨,甚至落寞惆悵,心中不能平靜;

內心的情緒總是隨著外在境界的美醜、善惡起伏不

定。凡夫世人就是做不到不即也不離,心常隨著境

界風而四處飄蕩,不得安寧,所以煩惱不堪。如果

我們能將心安住在佛念之上,當煩惱起現行時,就

能以這一句佛號伏住,不起妄想、分別、執著,就

是『高高山頂立』。而『深深海底行』,就是要

『腳跟點地』;也就是說,行住坐臥,穿衣吃飯,

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不要好高鶩遠。『道』就

在平常心之中。吃到美味時,不貪著,而想要多

Page 4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吃,或食物不合自己的胃口,就起瞋心。若能始終

保持平常心,不被境轉,不為物遷,在日常生活一

切動用作息之中,如迎賓送客,或待人處世都能克

己復禮,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就是腳跟點地。

如果自以為是,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對

什麼人都看不起,那就是腳跟沒有點地。我們若能

隨時保持這一念心清淨無染,能以慈悲心、平等心

來待人接物,就是深深海底行。

  佛法是以「人」為根本,所以太虛大師曾說:

『仰止唯佛陀,修行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我們

無論做人處世都要依根本原則修行。所謂行菩薩道

就是『善開方便門,安住大乘心』。我們學佛就是

要把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起居作息之中,修行就在

行住坐臥當中,不要認為念佛、誦經才是佛法。我

們為什麼要念佛?念佛主要的目的就在對治自己的

妄想,念佛要念到念而無念,將有念歸於無念就是

佛,清淨心現前了才是佛。如果每天都能保持無

念,那麼天天都在念佛;時時刻刻若能堅定正念,

Page 4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一、修行與念佛 ���

那麼時時刻刻都在誦經。能保持正念,使心清淨無

染,那時若想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焉能有不往生之

理!非但能往生,而且還能往生實報莊嚴土。如果

不明白此理,即便天天念佛,就算日誦十萬聲佛

號,喊破了喉嚨也是枉然,還是徒勞無益的事。

  修學辦道,祖師大德經常提醒我們:『守口攝

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就是要我們時時能

回頭反思,提起覺照,使身口意不犯過失,保持三

業清淨。所謂『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即是要我

們修行人,嘴巴要謹慎,要有口德,不可亂說話,

尤其在人背後搬弄是非,說人閒話最要不得。開口

說話就要口吐蓮花。還有,心不隨意攀緣,要把意

識心收回來,只起善念,不生惡念,這就是『守口

攝意』。攝,就是收攝,把意根歸一,不讓它輕舉

妄動。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讓人起煩

惱,這就是莫惱一切諸眾生。修行的功夫就在『動

中磨煉,靜中養成』,我們念佛修行人若能如是

作,如是修行,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心清淨,在正

Page 4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定之中,哪有念佛不往生的道理。

  其次再談談祖師菩薩教我們大眾如何念佛才能

得到法喜,甚至入三昧的境界。大眾在念佛繞佛的

時候,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每個人念佛時似乎好像都

很專心、投入的樣子,但每個人的面目表情卻顯得

非常的嚴肅,眉頭深鎖,肌肉紧绷,眼角还下垂,

一付很痛苦、不快樂的樣子。念佛本來是件很莊

嚴,吉祥的事,但為什麽念起佛來卻愁眉苦臉,一

臉肅穆,一付很嚴謹不敢令人恭維的樣子呢?外表

看起來讓人感覺念佛好像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而

是一件苦的差事。我們若深入其中探討,就不難發

現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對念佛的方法不太清楚、不

夠明白所導致的結果。

  祖師菩薩教我們:念佛時務必要萬緣放下,澄

心靜慮,一心專念,念念安住在念佛之上,觀想

身坐在蓮華之上,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就在眼

前。然後竭誠敬盡,口念佛名,攝耳諦聽,佛念從

我們不思議的自性本體中流出,誠如古德所說:

Page 4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一、修行與念佛 ��9

『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再奢乎心』。

如此念佛,想得清稀,念得清楚,聽得明白,字字

由耳入心,聲聲佛號返觀覺照,時時在正定之中,

久久即能入淨念之中。再則,念佛要不急不徐,不

要在念佛的數量多寡上討活計;念佛貴在能時時返

照自心,要能字句清楚明白,不昏不散,而達念而

無念,無念而念。若念佛功夫能念到不念自念,念

盡情空,能外不見世界,內不見身心,達「能、

所」兩忘,境智一如,方能從事念契入寂光之理。

如此,心口一如,心佛不二,理事相應,一念相應

一念佛,念念相應則念念即佛。

  我們若能把握要領,口中念佛,心裏想佛,想

到佛的清淨、平等,慈光普照,照在我們的心房之

中,此時就應感到無限的溫暖與喜悅才對,怎麼還

會愁眉不展,苦不堪言的樣子呢?我們若真能體悟

到如何念佛,那麼念起佛來就能輕鬆自在,很容易

得到念佛的法喜,使我們的功夫更上層樓,入正定

之中,而心無憂惱了。

Page 4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五十二、浴佛法會的意義

  莊嚴隆重的浴佛儀式肇始於佛陀誕生之日,約

於三千年前的四月八日,悉達多太子誕生之時,大

地現瑞,天女散花,九龍吐珠,灌沐佛身。三千年

後的今天,為感念佛陀降世之悲願與恩德,以香花

嚴飾佛前,以香湯淋浴太子佛像以示慶讚與感動。

  每逢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各道場均會舉行浴

佛儀式,藉此紀念並歡慶昔日世尊的誕生。然而當

大眾齊聚歡慶拈香祝禱,以朵朵香花簇擁著太子佛

像金身並以勺勺的香湯灌浴佛身,口中不時唱誦浴

佛偈時,我們可曾想到浴佛的真正意義?

  佛法有事、有理。所謂『外沐佛身,內淨自

心』。事上,是用香湯灌沐佛身;而從理上來說,

就是用慈悲水、智慧水、懺悔水,滌淨心中的煩惱

塵垢,透過檢討反省,把六種根本煩惱化除,以達

到淨化法身的目的。這是藉著外在的事相,表顯心

中的理。

Page 4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二、浴佛法會的意義 ���

  浴佛的目的無非是使這一念心能達解脫之用、

福德因緣之用,讓我們這一念心能歸於正念、淨

念、無念。佛何須眾生來為他灌沐,浴佛乃由事顯

理、會相歸性而已,一切都要從心開始,瞭解了這

個道理,浴佛的功德就不可思議。浴佛偈曰:『我

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

垢,同證如來淨法身』。人人本具的清淨智慧之

體,無始以來即被無明、妄想所障蔽。想要達到淨

智、莊嚴自淨覺明之體,就要洗淨內心的詬穢,故

而藉著浴佛的形式來淨化自己的內心,以達由事顯

理、會相歸性的目的;不但使自心清淨無染,還讓

眾生心也能離塵出垢,自利利他。

  所以,事相上浴佛,是表達對佛陀的無盡的感

懷;就其意義而言,佛法的精髓要義,盡在理許。

故浴佛不僅僅是儀式上的傳承,儼然也成為佛法心

燈的延續。我們在浴佛節的今天,千萬不要捨本逐

末,只著重於事相上的儀式,而忘了浴佛的真正意

義,那就真的本末倒置,令人貽笑大方。非但失去

Page 4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佛法寓教於藝術的美意,也讓佛教蒙塵,那麽真的

是罪無可逭,造作無量無邊的業。

Page 4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三、從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談念佛法門 ���

五十三、從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談念佛法門

  佛法廣大浩如煙海,非上根利智者所能解。故

曰:『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八萬四千

法門,無非在教我們除障斷惑、祛惡修善而已。然

一切行門歸納起來不外乎『觀心』。觀心者,就是

要關照我們現前這一念心是「迷」還是「悟」?

為了要充分瞭解自己的心,故而藉著佛所開示的種

種不同的方法,以覺察明瞭眼前世界事實的真相,

期能息滅這一顆令人惴惴不安、波濤洶湧、起伏不

定的心,使之能安定下來,遠離憂愁、煩惱,進而

得到法喜輕安,而自在無礙。能觀的心是妄心。經

曰:『三心不可得』。而所觀的境是因緣生法,緣

起空性,亦了不可得。能觀、所觀皆是妄,故說:

能、所皆空。

  所謂『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者。能觀的

心『即空、即假、即中』;而所觀之境是即真

Page 4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諦)、即俗(諦)、即中(諦)。凡一切法都是

緣起性空無有自體、刹那變化、了不可得,所以是

即『空』。雖說緣生幻有,但所現的「相」不空、

歷歷在目、清清楚楚,所以即『假』。若說其無,

然存在的現相歷歷在目,不可壞相;然說其有,卻

刹那生滅,無常變化,故曰即假。非有非無、亦有

亦無,故曰即『中』。

  世出世間一切的相,皆是『性空緣起、緣起性

空』的現象。只是吾人一念妄動,迷失了本性而產

生的妄覺而已。故凡所有相皆是虛幻。能觀皆是

『一心三觀』,所觀皆是『一境三諦』。一觀而三

觀,觀一境而三諦。是名為「一心三觀」。如一心

中即有生、住、滅三相。此三相在一念心中。觀成

時即證一心三智。一心三智者,三智即一切智、道

種智及一切種智,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亦名『一切

種智』。三智是「果」,三觀是「因」,果在一

心,而因豈有前後之別,故因果不二,是名為『圓

修』。圓修者,一觀即具三觀。舉一空觀,假、中

Page 4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三、從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談念佛法門 ���

亦空,故三觀皆空;舉一假觀,中、空亦假;舉

一中觀,空、假亦中。故知空、假、中乃一體三

相,體性空無,惟是一心而已。一心三觀乃稱性而

觀、絕待而照。性體是絕對的而非相對的,是超越

兩邊,不著空有、斷常。雖然性體空寂,但能現

一切相。因為法性寂滅,非空、非有,空生死,空

涅槃,故曰「雙非」,乃性之體。以體起用,則無

所不知,此乃雙照之功「亦有、亦無,用空破假,

又以假破空是為雙照」。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

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

即一。蓋一切法性即法身、般若、解脫,如伊字三

點,非一非三,非縱非橫,舉一即三,一一圓具。

  三德即三諦。般若是真諦,解脫是俗諦,法身

是中諦。性德空寂,非縱非橫,即一而三、即三

而一。諦是理體乃絕思絕義,非語言文字思維所能

表達,故曰妙。依此妙諦,建立『觀』門,即於一

心而修三觀。此觀觀法,全在一心。『能、所』雙

絕。能觀的是心,心原是妄;而所觀之境,是因緣

Page 4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生法,緣起空性,不可得。故而能、所雙亡。此觀

觀成,即知一切法空相、無所有、不可得、畢竟

空,證一心三智,得一切種智。故圓人修法,一修

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境三諦。三諦即真諦、俗

諦、中締。諦觀有三,體無殊異。以體發觀,觀還

照體。猶如明珠,珠能發光,光還照珠,珠光一體

非二。然性體有三,即「了因佛性」、「緣因佛

性」,與「正因佛性」。此三佛性為『諦』。修此

三性為『觀』。了因佛性是真諦,緣因佛性是俗

諦,正因佛性是中締。此三因佛性乃一體之三,即

一即三、即三即一,全性成修。依此法身,說名

『本覺』。故知果覺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性

德。一切教所談行法,無不顯此本體。故四種三

昧,同名念佛,一切法皆是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是專念彌陀以顯吾人真佛之體。

念佛法門須一心專念,從「有」念而入「無」

念。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佛是

不著「空」;「無念」是不著「有」,超越空有兩

Page 4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三、從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談念佛法門 ���

邊,不著念佛之相。若心中還有我在念佛,若有個

「我」,尚有個「佛」,就執著於相。若能不著念

佛之相,心空淨寂然;以此清淨心念佛,念到「能

念之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之佛外,無有心

能念於佛」,則當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一

體,唯是一心。須知,心性周遍,無法不造、無法

不具。然實相者,是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

故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

切境界、依正莊嚴唯是一心而已。一切境界相都是

相因而生。心若無生,則念念寂淨,又何妨圍繞在

身邊一切的境界相。

  涅槃清淨寂滅本來無相,乃是盡除一切染礙之

相,並非太虛空無一物。若見思、塵沙、無明等

三惑煩惱究竟清淨,則依正、色心即能究竟明顯。

大經曰:『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複如

是』。《法華經》也說:『法住法位,世間相常

住』。其意是說,明、暗是生滅相。明時能見的是

「色」;而暗時不能見物,只能見暗,而見暗也是

Page 4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色」。故生滅都是色相。吾人若能於一切相無所

住,不去分別、執著,則一切相的存在即與我無

涉、彼此互不侵擾,能並行而不悖。然凡夫世人之

所以會受外塵境緣的困擾,就是經不起境界的誘

惑,故而起心動念,為物欲所蔽,所以心隨境轉,

隨波逐流,因而造作諸業。故知,心有迷、悟不

同,而行有違、順之別。若迷三德性(即般若、解

脫、法身)即為三惑所染(即見思、塵沙、無明)

故曰「垢心」,亦即身口諸業違理造作惡行。以此

心行則感四穢土。若了三德性,離三惑染,方名

「淨心」。身口諸業順理而無作,稱為善行。以此

心行感四淨土。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一心一塵,無

非法界全體。《起信論》曰:『覺心初起,心無初

相,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此覺圓

淨,無所對待。生佛、依正圓融總攝。十方三世、

恒徹無外,五住二死、盡淨無餘。無量甚深,永絕

思議,強名妙覺』。也就是說,當一念心起了念

Page 4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三、從一心三觀、一境三諦談念佛法門 ��9

頭,有了分別、執著時,立刻要能反觀覺照,放下

念頭使不起分別,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因為

自淨圓覺明體不染一塵、也不立一法,是清淨寂

然,非相對的世界。若能理解十方、三世所有的時

空都是虛妄不實,皆吾人一念迷妄而有,又何來一

切世界國土、眾生與佛的差別。凡是一切若都能超

然於物外,絕思絕議,又豈有所有一切的煩惱。到

此境界即稱之為「妙覺」。佛界、眾生界,一界無

別界。此即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

瞭。明此,雖五無間極苦的境界皆解脫相。如地藏

王菩薩的大悲大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

藏王菩薩雖入地獄度眾生,然地獄對菩薩來說,有

如一真法界,清涼自在,何苦之有!故而,雖昏盲

倒懸,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間相常住。

  古德言:『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

高,失之不為下』。眾生雖有佛性,但被惑障迷倒,

故而佛性不顯,依然受苦於三界六道之中輪迴不

息。雖受報於六道中有無量的苦惱,然佛性不減。佛

Page 4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性雖然本具,但為妄想、分別所障蔽,不起作用,

故不為高;縱然沈迷不覺於六道中,有生死苦報,

但佛性不失。只要假以時日,若能順理而修,除惡

務盡,佛性依然能朗朗而照,故失之亦不為下。能

明此佛法微言大義,深刻體念一心三觀、一境三諦

之理。一切法從心想生,惟是一心而已。《觀經》

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作心是。

  我輩學人若能體悟聖言量而放下萬緣,念念能

不離於佛,則念念是佛。心裏除了佛念之外,別無

二致,則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即是佛,佛即是

心。當下全體一念,一念全體,心佛不二,即心即

佛。所以念佛法門殊勝不可思議,念佛即能成佛,

是佛所說一切教法、行門中,唯一利鈍全收、三根

普被,是最直捷方便、了義、圓頓不可思議的大

法。是佛所說一大藏教之總歸宿,所謂:千經所

指、萬論所歸,菩薩萬行之司南。善導大師說: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

就是淨土念佛法門。

Page 4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四、修行要從真實心中作 ���

五十四、修行要從真實心中作

  六祖惠能大師言:『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

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

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這句話明

白的開示我們世人,修行無關出家與在家的區別。

只要一心向道,能夠萬緣放下,自然與道相應;否

則即便剃度染衣,但『身出心不出』,念念還有紅

塵煩惱,還是不能見道。如果念念清淨,能夠遠離

貪瞋癡慢,以及驕狂、諂曲,而心行正直、待人恭

敬、謙和,無是非人我之心,並能勵行五戒十善,

則與道相應,雖然在家修行,亦能見道。所以說,

在家能行,就如東方人心善,日日不離於道。如果

出了家,卻不能遵守如來的法教,就如同西方人心

惡,縱然出生在西方也不能成佛。所以成佛與否在

於自己的這一念心是否清淨無染;若心清淨,就能

見到自性的西方極樂世界。

  佛法講的就是『心法』,一切法唯心。有的人

Page 4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知道心是萬德之源,萬善

之本,心清淨了則一切清淨,萬事就俱備,於是乎

著了「心」相,故而佛也不念,經也不誦,認為只

要心裏有佛就好。殊不知,自己已經墮入無明,著

了空相。我們要知道誦經、念佛、禮拜就是修行,

無非讓我們的心能夠安住下來,將心定在誦經、念

佛上,使我們現前這一念心能遠離是非人我、酒色

財氣等紅塵的煩惱,讓我們的心真正達到清淨無染

的境界。所以誦經、念佛即是修定、觀心,觀照我

們的這一念心時時能保持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

而不染。修行若是離開了誦經、念佛等佛事以外,

如何能讓我們心清淨?所以說,若以為心裏有佛,

而放棄了誦經、念佛、禮拜等佛事即是走入了歧

途。祖師又說:『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的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

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

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就

在目前』。這首偈就是祖師大德教導我們要如何的

Page 4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四、修行要從真實心中作 ���

修行,才能真正的破迷開悟,轉煩惱為菩提道種。

修行在於「行」,不在於「口」。而且要發長遠

心,精進不懈,才不至於退轉。就如鑽木取火一

樣,必須不休不息的方能得火,一停下來,則火隨

即熄滅,故而不能鬆懈怠惰。換言之,功夫要用得

綿綿密密,一生勤苦,沒有絲毫的間斷,才能達到

立竿見影的效果。否則稍微有點功夫,就自鳴得

意,起了貢高我慢的心,立刻就墮落了。

  修行又好比母雞孵卵,功夫還沒有成功前,就

必須要有耐心、有恒心與毅力堅持到底,否則即徒

勞無益,功敗垂成。修行功夫想要成就,就必須要

能吃苦耐澇,如此才能從種種的艱難困苦中磨煉出

來,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若無艱苦卓絕之

逆行』來考驗我們的心志,磨礪我們的恒心與毅

力,『如何能創造濟世利人的功德』。就像梅花一

樣,如果未能經過嚴冬寒天刺骨的洗禮,如何有它

崢嶸傲骨的一面,而能綻放出令人撲鼻的芳香!

  佛門用蓮花來比喻菩提,而菩提是從煩惱中生

Page 4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出來的。沒有煩惱何來的菩提?當境界現前時,有

了貪愛、取捨、瞋恚的煩惱,此時若能從煩惱中透

得過來,不為境界所動搖,心就清涼自在而得到解

脫了,這就是菩提的清涼。這就好像蓮花的高潔,

它是從卑濕的污泥之中生長出來的,所以它出污泥

而不染。學佛就是要學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要從煩

惱的污泥中生出紅蓮。所以修行要能吃苦,所謂

『道在苦中求』。我們要『以苦為師』,『以戒為

師』。若能嚴守戒律,身心莫犯,自然就能苦中作

樂,而不以為苦,則心清淨無染,道業自成。所以

古德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世間的一切聲色貨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等

都是造作三惡道的業因,時時刻刻都在利誘我們,

使我們不知不覺的迷於其中。經云:『財色名食

睡,地獄五條根』。我們只要沾染到任何一條,最

终的果報都在三惡道中。但是五欲六塵,確實是我

們世人的最愛。我們每天日夜急於追求的,所嚮往

的就是這些酒色財氣、名利權情的東西。如果有人

Page 4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四、修行要從真實心中作 ���

勸我們放棄追求這些享受,自然無法接受,聽不進

去,甚至還會覺得對方精神異常,故而敬而遠之,

日漸疏遠。眾生就是如此的迷惑,常常顛倒是非,

經常把善意的話當成了無知。甚至有人對我們的言

行舉止,做一些善意的批評與建言,我們也無法接

受,反而與他為敵。這些都是因為心量太小所至,

故而不能容忍他人不同的意見。久而久之,善人、

好人,會說真話的人就漸漸地離我們而去。於是,

在我們四周的只剩下了愛說奉承、阿諛假話的小

人,所以說忠言逆耳。如果真的體會修行改過的道

理,這就是開悟。所以我們不要把開悟看得太玄

妙,『開悟』就是知道了自己的缺點、習氣與毛

病,若進而能夠改過遷善,不再繼續犯錯,這就是

『修行』。如果知道了錯,還不肯認錯,還要繼續

因循苟且,將錯就錯,那就是護短。錯而不改,繼

續造作,即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禪家說『悟後起

修』,若知道了錯還不能懺悔改過,即是愚癡,那

麼念佛也不能往生。

Page 4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

覓,何勞向外求玄』。一個覺悟的人,明白『緣起

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知一切法空相,都是緣

生幻有的假相,了不可得;雖然了不可得。但這些

境界相又歷歷在目,清清楚楚,所以也不可認為是

空無的現象。而這些現象無非是因緣果報,眾生業

力所感得的一種現象。佛菩薩明白這種現象,所

以,佛菩薩能從大悲心體中,起一切的善法,幫助

一切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讓一切眾生得到

利益。菩薩的心願『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

安樂』,這就是菩薩的發心,菩薩念念都是為了苦

難的眾生。

  道業的成就不在於布施、供養了多少錢;布

施、供養若不能達到『三輪體空』,那所得的果報

仍然是有漏的人天小果。道業的成就在修戒、定、

慧功夫的好壞。若戒定慧『三學』圓滿了才能出

三界六道,不入輪迴。所謂『因戒生定,因定開

慧』。一切道業的根本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所

Page 4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四、修行要從真實心中作 ���

以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佛法八萬四千法

門,無論是宗門教下,大小乘佛法,顯教或者是密

教,都不離持戒。戒行圓滿了則身口意三業就清淨

無染,則般若菩提就自然現前了,何須還要向外求

法?所謂:『離道莫覓道,終生不見道』;迷心外

求,向外求佛、求法的皆是外道。因為『心外無

法,法外無心,心法不二,唯是一心』而已。所以

說『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

覓,何勞向外求玄』。只要能依止祖師大德的話去

修持,必能使我們三業清淨。只要這一念心能清淨

無染,則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眼前。否則念佛再精

進,但功夫不濟,不能伏住煩惱,仍然妄想、分別

很多,待人沒有平等心;如果待人處世仍有分別、

執著,那麼念佛念得再好,功夫能夠念到雨打不

濕、風吹不入,如銅牆鐵壁那麼厚,仍然還是無濟

於事,不能往生。我們念佛學人,對於這個道理不

能不知,否則功夫都白費了。

Page 4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五十五、從四料簡談無生話

  唐朝有位龐蘊居士,全家四口都圓證大道,是

禪門中的祖師大德。他有一首偈:『有男不婚,

有女不嫁,大家團圓,共說無生話』。後來又有一

位無為居士,姓楊名傑,嘗參前輩,在宗門裏有真

實的悟處。他也作了一首偈與龐蘊唱和:『男大當

婚,女大當嫁,討甚閒工夫?更說無生話!』。當

時有位海印信禪師,也是禪門大德。他聽了這兩

首偈,覺得不平,也有話要說,於是也作了一首

偈:『我無男婚亦無女嫁,悃來便打眠,管它無生

話!』。可是到了宋朝,有位妙喜禪師,見了這三

首偈後,當時寫信開示一位羅快然居士,說前兩位

居士都著了相,各自分疆劃界、心中有所執著。道

我有「知」,不是著「空」,便是著了「有」相。

  我們對於這則公案,應該如何去悟、去理解?

龐蘊所說的第一首偈:『有男不婚,有女不嫁,

大家團圓,共說無生』。這一句說明瞭,當徹悟無

Page 4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五、從四料簡談無生話 ��9

生的道理,即知道一切法不生也不滅,一切相無非

是眾生迷時產生的妄想、分別與執著而已。既無生

死,何須還要結婚生子,因此也可了脫養兒育女及

傳宗接代的煩惱。只需當下頓悟,即可一念超越生

死,入如來寶地。但是無為居士的偈『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討甚閒工夫,更說無生話!』。這首偈

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認為人生在世,本來就是男大

當婚,女大當嫁的事。結婚生子,養兒育女,繁衍

子孫,那是天經地義的事,乃人倫不變的真理!何

來那麼多枝枝節節的問題,還從男女婚嫁的事扯到

無生的問題上去。豈不是自找麻煩、無事生非嗎!

  然而宋妙喜禪師卻認為他們倆都著了『空、

有』兩邊的相,認為他們二人分疆劃界心中有了執

著。若以為心中不著佛相即有證悟;這個不著佛

相,還是有所著,「著」了一個「不著佛相」。

所以開眼閉眼都不免著了相。開眼則著「有」,

著了共說『無生』話,裏面有個無生;閉眼則著

「空」,著了一個「無」無生。若不開、不閉,還

Page 4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是落了海印信禪師的『非有、非無』的圈圈裏頭,

故而不易理解。對於這則公案,如果說『非空、

非有』,亦即不著空、也不著有,仍然離不開『亦

有、亦無』,還是掉進了『亦有、亦無』的泥淖之

中不能出來。

  佛法說的是要離一切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換句話說,要離四句:『有一句;無一句;亦有、

亦無一句;非有、非無一句』;即禪宗所謂的『四

句離則百非絕』。離相則無過,即能見到諸法實相

的真諦。學佛真難懂,想要確實理解佛法都不容

易,更何況修證,故經曰:『佛法無人說,雖智莫

能解』。古德說:『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是

即是,不是即不是。既是(即悟了道),則無纖塵

之不是(即能見諸法實相);既不是(若不能悟

道),則無纖塵之是(則所見所聞都是妄言、妄

見)』。換句話說,覺悟的人,則隨拈一法無不是

法,即便吃飯、睡覺、舉手投足都與道相應,否則

縱然每天誦經、念佛,還是著相修行;所作所為與

Page 4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五、從四料簡談無生話 ���

道業無關,只是修修人天之福而已。

  那麼,我們對於「男婚女嫁」的事,應如何看

待呢?有大德卻有新的體悟:『有男亦婚,有女亦

嫁,子子孫孫,是說話無生』。你以為如何?我們

須體認,『無為』並不是不要做事;不做事即著了

空相。而是做了之後,不往心裏去,不要在乎事情

處理結果的好壞,要放下它的成敗得失。有利於大

眾的事都可以做,而且要認真地做。而所謂的『無

生』,即生生不息的意思。若能如此理解無生,則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生子,子子孫孫,綿延

不息,就是無生。無生不是死了不動,而是在六道

之中生生不息,雖頭出頭沒,而不見有生;若能生

而無生,自在無礙,泛如來清淨寂滅之海,遊戲三

昧而不厭,能在世間教化一切有緣,那才是真正的

不生不滅,契入了無生的真諦,可說是乘願再來的

佛菩薩。

Page 4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五十六、從因果中求解脫

  佛法說:『一切法唯心所造』。我們的心其實

就像一面鏡子,而鏡中所現的一切境界,都是自己

內心的投影。鏡中若出現討厭的人,忘情地揮拳打

去,先打傷的是自己的心!所以,心懷負面與消極

的人所投射的,或感召而來的結果,也必定是負面

的,這即是『感應』道理。同理,心地善良的人,

所見到的境界相也必定是善的;即便是壞人,在他

的眼中也視為好人,無有任何的芥蒂,所以天天沉

鬱在無憂無慮的法喜當中、自在無礙。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磁場,身上也都會放光。

只因個人的磁場有強弱、大小的不同,故而在光澤

上也有差異,這就是所謂的感應現象。如佛的光是

金黃色的,能照三千大千世界,無所不照、無處不

照。而一般修行人的光則是黃光、或白光,福報大

的人會放紅光;至於心惡的人,所放的光則是暗黑

色的。憂鬱的人,其思想是晦暗的,故其所顯現的

Page 4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六、從因果中求解脫 ���

光就是灰色。由此可知,光是隨著個人業力,與心

念的不同因而感應不同的光體。

  一般來說,心念不善,憂鬱苦悶、心量不開的

人,往往較容易碰到一些倒楣的事,如俗話常說的

撞邪、卡陰,或者說見鬼等靈異的事,這不是沒有

道理的說法。古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鬼道或者是邪靈類的眾生,就喜歡找灰黑色光體的

人。所以,當人在煩惱不堪,抑鬱不結,精神恍

惚,或者萎靡不振的情形下,最容易撞邪遇到倒楣

的事而讓自己的心情更加混屯惡劣,陷入一片愁雲

慘霧之中不能自拔。而且常常自怨自艾,禍不單

行,故而不知不覺中做出一些糊塗事來,非但令自

己悔恨一生,也讓親朋好友們帶來無限的感傷。佛

在大經中常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為外

塵境界許許多多的「相」,都是因因果果的現象,

誠如經文中所說:一切法不離『心性』二字,而世

間的一切相無非『因果』而已。這世間無量的因因

果果一切的現象都是由「一」念而開始的。若能從

Page 4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眼前的這一念,真正能好好地把握「因果」報應的

道理,知道『善惡果報,如影隨形,絲毫不爽』,

才是真正的學習因果,才能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安

頓。

  我們既然瞭解因果的真諦,則凡事只要盡心盡

力地去做即可,不要有患得患失的心,而無端地

產生許多沒有必要的煩惱。若凡事只求盡心盡力,

能夠做到俯仰無愧,對得起天地良心,那就可以高

枕無憂了,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凡事若真的能『竭

誠敬盡』,即能與佛心感應,那麼一切都圓滿了。

至於事情的結果成敗、好壞與否,就交與老天爺來

決定,那不是自在逍遙得多嗎?誠如儒家所說:

『盡人事,聽天命』,又說:『謀事在人,成事在

天』。我們須知:事情成敗的變數何其的多,博地

凡夫如何有能力去決定!既然無法決定,又何必操

這種無謂的心呢,這豈非庸人自擾!世人若能以這

種灑脫的態度來處事應對,凡事只要抱著『只問耕

耘,不問收穫』的心態,來處理日常生活起居作息

Page 4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六、從因果中求解脫 ���

一切林林總總的事務,則心中即無取捨得失的分

別。若心中沒有得失取捨的顧慮,凡事即能坦坦蕩

蕩,沒有罣礙,生活自然清涼無惱!

  學佛的目的,就在於瞭解宇宙人生事實的真

相,如此才有助於看破、放下一切世間的虛妄之

相,不再一昧地堅固執著於取捨得失之中,使自己

生活能夠過得自在。因為凡所有相只是『緣起性

空』,暫時存在的一種「假」相而已。當我們深入

經教,明白了眼前的境界相只是宿世業力所感得的

一種果報;既然是一種果報,那麽無論善惡、美醜

都要接受,不能推卻。當我們隨緣遇境時,面對眼

前一切的境界相,必須以『平常心』來處理;也就

是說,順境時,不能起貪愛之心。若一昧地拼命去

取著,貪圖享樂,而不懂得惜福、植福,等到福報

享盡,惡報就現前了,則苦難的日子就隨之而來。

或者,在逆境時,不知道要逆來順受,隨緣消業,

心裏常起瞋恚、不平、嫉妒與障礙的心,那即是繼

續不斷地還在造業。如此,人生就脫離不了生死輪

Page 4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迴煩惱的苦報,註定來世還要在三界六道之中繼續

受生死的苦惱,而無有終期。

  佛法的宗旨在開導世人能看破放下,瞭解一切

法都是緣起無性,了不可得,進而才能了脫生死

的苦惱。雖然世間的一切法「空」性,不可得,並

不是要我們就此放棄「理想」,什麼都不要做了,

那反而是著了「空」相,成了『頑空』,或『惡取

空』,偏執於理的一邊。佛法所說「空」,是不要

我們存有妄想,因而要腳踏實地去面對現實,努力

地耕耘實踐人生。人若缺乏了理想,人生就沒有了

希望,反而因此會失去了奮鬥的目標;相對的,生

命也就失去了意義,而變得毫無價值。所謂的「理

想」,在佛法來說,即是「發願」;有了願,才有

正確的方向與目標可以依循,可以努力地去實踐自

己的願望,完成自己的理想,所以理想即是行願,

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妄想」。但是現代人的心力太

軟弱了,所以常常在耕作的過程中,目光短視,總

是心有所求,希望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最

Page 4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六、從因果中求解脫 ���

好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因此往往在得不到預期

的結果下,心靈就受到了挫折,感到失望與灰心,

因而自暴自棄,甚至自甘墮落,從此不信因果。殊

不知,佛法所講的因果是『三世因果』。因果是報

通三世,而非局限於眼前這一世的果報。

  須知:『人生不如意事時常八九』,計畫永遠

趕不上變化。外在的「緣」總是刹那不住,變化無

常,並非我們所能掌握與控制的,所以我們無法準

確地去評估或預測未來。我們所能做的唯有隨緣遇

事,盡自己的本分,憑自己的良心,做好分內該做

的事,如此而已。至於結果的好壞是成功?或者是

失敗?是得?是失?是榮辱?或是毀譽?那些都不

重要,因為我已經盡了自己應盡的本分而無愧於

心。凡事只要盡了自己的本分,則一切都已經圓

滿,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福報了。

  我們必須知道,世間的事,永遠也無法取樂於

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感到滿意。因為任何事情

的結果都有正、反不同的聲音;不論是讚歎,或者

Page 4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是批評,都會隨著雪花飄來。我們若隨之起舞,就

會衍生無盡的煩惱。如果我們覺悟了,能瞭解因果

的道理,能從「自我」的意識逐漸擴展到「無我」

的境界;時時能想到以眾生的利益為念,幫助他們

破迷開悟,瞭解因果的道理,才能有助於他們真正

的離苦得樂。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幫助他人之中藉

事煉心,不斷地萃煉自己的耐心、恒心與毅力,以

長養自己的平等心與慈悲心,藉以開發自性本有的

般若智慧。當我們在作自我的要求與解放的同時,

除了懂得要珍惜自己之外,更要從學習中去培養關

心他人的心,那才是真正的菩薩行,才是從因果之

中求得解脫的『不二』法門。

  世人常常把解脫想像成一個諸事順遂、身心泰

然一切無礙的一個境界,甚至與無量的神通劃上

一個等號;其實解脫只是在我們平時隨緣遇境,面

對五蘊六塵的境界相時,能不起攀緣妄想而心隨境

轉,隨波逐流,起惑造業以致受報流轉在三界六道

之中,受無量的苦惱而已。須知吾人一念心性,本

Page 4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六、從因果中求解脫 ��9

來無我、清淨寂然,何來的菩提與煩惱?所謂:

『身來身去本三昧,滿目青山皆菩提』。只要我們

當下一念心清淨了,不染於塵,菩提與涅槃就在眼

前。所以解脫不必等到來世,就在當下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悟了,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而能

斷惡修善、持戒布施,心存善念,時時以眾生為

念,念佛法能夠久住世間,毫無自己一私之欲。吾

人的心量若能擴大達到「無我利人」的境界,則內

心即能無憂無慮,那麼當下就是解脫的境界。

Page 4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學佛的目的在於明心見性、開悟證果,如此才

能離苦得樂,進而轉凡成聖。然而在明心見性與

開悟證果之前就必須多聽經聞法,要經常反復地地

熏習、參究才行。若道理不明,理與事不能通達,

那麼在修行上就有障礙,往往不是『執理廢事』,

便是『執事而昧理』;兩者皆有偏頗,不能行于中

道,所以修行都走上了岔路,故而不能成就。

  有的人想要求解脫,便到深山窮谷裏去修苦

行,生怕有人會打擾他的清淨心,使他的道業不能

精進,所以要找一個僻靜的地方躲起來修行。坦白

說,這種人已經非常難能可貴,知道這世間一切的

人事物都如空花水月,無非夢幻泡影,了不可得,所

以想要遠離塵囂的煩惱,返璞歸真,過著遺世獨立

的生活,但因此卻執理而廢事,著了『空相』。因為

真正的修行是在滾滾紅塵中修行,若離開了人群,

沒有了人事物的幹擾,如何修我們的清淨心與平等

Page 4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

心呢?清淨心與平等心是在極不清淨、極不平等的

煩惱中練就而成的;當煩惱現前了,若能透得過,

能於一切境緣中無動於衷,不受誘惑,那才是真功

夫。所以古德說:『十字路口好參禪』。甚深的禪

定功夫,不是在人煙僻靜的地方修習,而是在誑市

集、十字路口修習的。詩人陶淵明說:『結廬在人

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禪家說:『紅塵豈可擾人?是人自擾於紅

塵』。就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經不起誘

惑,起了分別、執著的愛戀,所以才有取捨得失

的煩惱。所謂:『自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

繞』,又說:『情不附物,物豈礙人』。當我們眼

見色、耳聞聲時,若不附加自己主觀的情見、看法

或想法,怎麼會對外塵的境界相產生分別、妄想與

執著呢?這些妄想分別與執著,都是自己的主觀意

識所醞釀而成的,所以說,這些都是因自己的情

執、妄見所生的煩惱,與外塵的境界有何關係呢?

  修行即是要『明心』,明白自己這一念心體本

Page 4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來清淨寂滅、一法不立、一塵也不染,誠如六祖惠

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

切境界的苦樂憂喜都是自己一念心『無明』妄動,

被外塵境界所迷惑,故而產生了妄覺。若一念心頓

然覺悟了,知道一切現象無非是『緣起』的現象,

都是因緣生法,是一種『緣聚緣散』的現象而已;

緣聚則有,緣散了,也就不存在了。而緣的『聚

散』又是那麼無常、千變萬化。像這種虛妄的東西

又如何是真實存在的呢?!所以佛說緣起性空,了

不可得。我們世人若執著它的存在性,而不斷地去

追求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就會衍生無盡的煩惱。

  人生的一切就是緣起緣滅,一種聚散無常的情

形,所以佛法說人生是空,猶如夢幻泡影,它存在

的現象就像電光石火那樣的短暫,刹那即逝。人生

在世既然如此短暫,何不珍惜這短暫的緣分,好好

與人為善廣結善緣,開開心心地過,何必還要處處

與人斤斤計較、論長道短,非要爭個你死我活、頭

破血流不可呢?使得如此短暫相聚的時光過得那麼

Page 4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

不快樂,那不是很愚蠢的事嗎?

  修行即是『修心』。修我們現前這一念心不妄

動,但又能『了了覺知』眼前的一切相皆是虛妄。

經云:『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真』。能夠

『即相而離相』,就能見到諸法『實相』的真諦。

所以禪宗修學是從萬象森羅處,知道一切法空寂、

了無一物。當下即不為所動,心清淨無染,入如來

的寶地,與自性相應。故禪宗祖師強調,知諸法空

相,不染於紅塵,若能做到『百花叢裏過,片片不

沾身』,則心空如洗,不為物轉,即得自在解脫。

惠能大師也說:『動中之靜是真不動,不動之靜斷

佛種性』。

  由此可知,禪定與解脫的成就,不在於外在環

境的順逆與美醜,而是在於自己現前這一念心的清

淨與否,或者說是『迷與悟』的差別而已。一念心

悟,能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如如不動,不被

外塵境界所污染,心能轉境,那麼無論置身何處,

皆能自在無礙;否則的話,一念心迷失了本性,心

Page 4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隨境遷,有了罣礙,就隨波逐流,跟著造作。故動

靜善惡都在自己一念之間。若能知一切法空寂、無

所有、不可得,何來動靜善惡的差別?這一念心雖

然清淨無染,但又了了覺知,那是不著於『空』,

故而能以大悲為體,慈悲救度一切有緣的眾生。須

知佛菩薩無念,是以眾生為念。眾生有感,佛菩

薩即有應,所謂:『靜者一念不生,動者萬善相

隨』。這種動靜無心,善惡無念,只是隨順一切眾

生,『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佛菩薩的起心

動念只是感應道交,慈悲教化有緣而已,心中仍然

清清淨淨,一塵不染。這就是佛菩薩不思議解脫的

境界。由此可知,不思議解脫的境界,不需要摒棄

一切世俗的事務,而專心一志地另外去求一個安靜

之所修行,那即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是本末倒

置,捨本逐末。

  學佛想要獲得解脫,不必離開現實生活去求,

那是緣木求魚的事。修行即是日常生活行、住、

坐、臥,起居作息,點點滴滴的行為,離開了現實

Page 4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

生活這些行為,如何談修行?修行求解脫就在當下

日常生活、起居作息一切動用之中。例如,做生意

的就在做生意中行菩薩道。只要務實的做買賣,不

坑蒙拐騙,不做有昧良心的事業,如包娼包賭,走

私販毒,或放高利貸,幫人討債等行業就是好事。

經營事業要腳踏實地,將本就利,信譽至上、童叟

無欺,老老實實的專營生意,然後把賺來的錢能多

做善事,布施貧窮,做些有益於社會公益的事,就

是在做生意中行菩薩道求得解脫。家庭主婦就在家

庭裏行菩薩道。例如,能把一家老小照顧妥善,早

晚三餐準備就緒,使得內外整潔,窗明幾淨,而且

能勤儉持家、相夫教子,這就是在家行菩薩道求得

解脫。佛法是『不二』之法,是世出世間的不二法

門,離開了世法,哪裡還有佛法?所以祖師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可貴之處就在

於不離世法而證佛法,不廢佛法而行世法,這才是

真正的不思議境界。

  一般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學佛就要拋開

Page 4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家庭,辭親割愛出家去修行,否則就不能解脫。於

是許多家庭一見家人學佛就緊張恐懼,生怕他們想

不開要出家,棄家庭於不顧。也有的家庭主婦信了

佛,非常的投入,到道場去當義工,或去外面掃

街,去老人院探望老人做所謂的慈善事業,名之為

修福,卻置家中大小的事不聞不問,三餐也不管。

自己在家不肯做家事,也不願多陪陪自己家裏的二

老。像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修福呢,還是造業?

  俗話說:『家有二老,如有二寶』。自己家裏

的二位佛菩薩,如果都不知道要好好地供養,卻跑

到廟裏去供養泥塑木雕的佛菩薩、供養法師,照顧

其他的老人,那不是顛倒是非,又是什麼?故而有

的人學佛信教,讓家人極度反感,認為佛教是破壞

家庭和睦的元兇;佛教非但不慈悲,而且還不盡人

情。因為信了佛,心中只有菩薩,而沒有了家庭,

這種信仰如何讓人接受?更遑論接引家人來信佛。

像這些破壞如來法教,到底是誰的責任?是誰的

錯?無怪乎,佛法到了今日逐漸的沒落,淪為迷信

Page 4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

的宗教,實在可悲、可歎!

  這些都是學佛而不明經教所導致的結果。我們

當知修學佛法,不是要放棄眼前應做的事而不做,

跑去誦經、念佛、禮拜,以為如此便能得到解脫。相

反的,那是不明佛法,著相修行。所謂:『佛法在

世間,不壞世間法』。佛法就在現實生活中參悟,

得到解脫。若放棄了眼前的事不做而潛修佛道,即

是執事而昧理,真正誤解了佛法的真諦。那麼,學

了佛對於社會又有什麼幫助?佛法的主要目的在濟

世利人,幫助迷苦的眾生能離苦得樂,從生死煩惱

的苦海中解脫出來,不是只知自利而不能利人。自

利而不利人是『自了漢』,非大乘佛法的要旨。

  大乘佛法是自利利人的志業,是以弘法為家

務,以度生為事業的一種偉大的宏願。而這個宏願

是要從救人救世、利人利已中完成個人的解脫。

大乘佛法是『理事圓融』,理無礙、事無礙、理

事無礙、事事無礙的不思議解脫法界。若是執事

而昧理則所修之法,易流於形式,成了迷信與盲

Page 4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信,那麼雖百千劫的修行也難成就。所以真正明

理的人,修學佛道,必須『理事等持』,不能有所

偏廢。所謂理事等持,也就是當隨緣遇事時,要能

隨緣盡分,無論順逆境界現前,都不生貪愛、取

捨,心中沒有分別、執著,一切都隨順因果,沒有

愛惡、瞋恚與嫉妒的心。凡事只要盡心盡力地做,

就是不著『空』;做了之後,就隨即放下,沒有成

敗、得失、功過、毀譽、榮辱的煩惱,這即是不著

『有』。當『空、有』兩邊都不執著了,就超越了

兩邊,入了『中道實相』之理。如果我們在待人處

世、接物,進退應對之中,能秉持著『於心無事,

於事無心』的態度去做,那麼我們就能於一切境界

中自在無礙。這裏所謂的『於心無事』,即『無作

而作』,凡事只是隨緣而作,絕不攀緣,這是不著

空。若做一切事都能盡自己的本分,沒有任何的希

求,這即是『於事無心』,亦即是『作而無作』,

行過便修,沒有成敗、得失、毀譽等煩惱,一切都

不放在心上,這即是不著有。若能如是行、如是

Page 4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9

做,即能自在無礙,解脫無惱了。此時,即入了理

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

  今天我們講《普賢行願品》,他不僅是《華嚴

經》的歸宿,也是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大藏教』的

旨歸,因為《華嚴》末了,善財童子在齊證諸佛之

後,已經位證等覺菩薩,最後參訪普賢菩薩,普賢

菩薩還勸善財及華嚴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等念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不生極樂,就不能圓成佛

道,圓滿佛果。所以本品經文是「華嚴的關鍵」,

華嚴修學的綱領就在這一卷經裏,也是整部經的總

結。《華嚴》末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這才明白萬法『歸宗』,全部都歸到淨土。所以淨

土是千經萬論之指歸,菩薩萬行之司南。

  所謂《華嚴》者,『華』是菩薩所修的六度萬

行,為所修的因,如古德所說:『以萬行之因花,

莊嚴無上之佛果』。『嚴』是莊嚴,美好的意思。

至高無上的佛果要以功德、智慧去莊嚴它,襯托

它。若沒有功德、智慧的莊嚴,就顯不出佛果的殊

Page 4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勝。而莊嚴佛果的功德、智慧是由修六度萬行而來

的,不修菩薩行,哪來的功德智慧?『華嚴』是比

喻雜花。雜是雜色,有各色各樣的品種,就像花園

裏盛開的花,應有盡有一樣不缺。而佛所說、所證

的一切法就像雜花莊嚴般那麼美好。佛在果地上,

運用像雜花般那樣的種種功德來莊嚴法身。法身是

所莊嚴的,種種功德是能莊嚴。集合『能、所』莊

嚴,名為《佛華嚴》。

  講到莊嚴,每當我們誦經、念佛、禮拜都不忘

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我們想

想,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功德來迴向莊嚴佛淨土呢?

難道說,聚在一起誦誦經、念念佛,就有功德了

嗎?那麼,功德也太好修了,不過是稀鬆平常的

事,也沒什麼大不了!果真如此,成佛為什麼會這

麼難,需要無量劫的時間來修呢?可見得,我們修

學佛道都『執事昧理』,走錯了方向,而且是越走

越遠與道悖離了,所謂:『離道莫覓道,終生不見

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懊惱』。

Page 4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

  既然如此,我們要如何的修,才有功德,才能

莊嚴佛淨土呢?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值得大家

好好地探討與進一步的瞭解。誦經、念佛、參禪、

研教、禮拜,做一切佛事到底有沒有功德呢?答案

是肯定的,當然有功德,否則歷代祖師菩薩何必還

要我們作這些功課呢?!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用什

麼樣的『心』在作這些功課?如果我們用的是妄

心,念佛時,心不專、意不誠,口裏念著佛,心裏

想著卻是貪瞋癡慢,是非人我的事,妄念紛飛,片

刻都不能靜下來,好好地念念佛、或誦誦經。雖然

嘴裏念的勤快,但心裏不悟,如此心口不一、表裏

不同,如何與道相應?念佛、誦經也只是做個樣子

而已,哪裡是真修行!

  真正地念佛誦經,若能念到心清淨無染,不為

外境所動,不被物轉,念佛時能以這一句佛號取代

一切的煩惱。除佛念外,沒有其他的念頭,所謂:

『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心佛一如,唯是一心』。

念佛真能做到『能、所』雙亡,念寂情空,即能與

Page 4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佛感應道交,當下,『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

念念佛』,此時即心即佛,心佛不二。修行念佛能

到這個地步,即可化福德為功德。然後再以這一念

心迴向法界、迴向眾生、迴向菩提,功德自然是無

量無邊。

  誦經也是一樣。誦經時,放下萬緣,心要摯誠

不二,專心持誦。一字、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明

白,不錯字、不落行,從頭到尾沒有妄想,也不去

思維經文的意思。若去思維經文的意思,就是『依

文解義』,而非佛的見解。經文中的字字句句,都

是從佛的清淨心中所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用妄心

如何能解?只有心真正清淨無染才能與佛心相應,

到那時展開經卷,經文無量的義理就自然明白。而

誦經即是『修定』,要我們這一念心不妄動;誦經

時,將這一念心安住在經文上,好好地持誦,不緩

不急,不要邊誦邊想它的意思,如此就是望文生

義,曲解如來真實義,而成了三世佛冤。因為修行

學道修的就是清淨心,以清淨心來莊嚴佛土,才是

Page 4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七、從理事圓融中談修行 ���

真正的莊嚴。其他一切的莊嚴如佛前供養鮮花、水

果、珠寶、衣、食、燈、水等等,這些都是形式上

的莊嚴。形式上的莊嚴無非是藉此作為手段來教化

眾生,達到真正莊嚴的目的而已。

  每當我們作完佛事,都要例行的念迴向偈,把

所修的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的眾生,或迴向給某某

人。有人質疑迴向真的有功德?真的有效嗎?前面

已經為大眾解釋了如何修行才有真實的功德利益。

換句話說,一切若能從『真實心中做』就有功德,

有了功德迴向才有效用,否則誦經、念佛有如鸚鵡

學舌而已,有口無心,有什麼多大的利益?有人質

疑佛門不是說:『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嗎?』,為什麼功德可以迴向給人,那不是不合義

理嗎?功德的確是自修自得的事,不能給人,但迴

向法門在理事上確實有它深廣的意義存在。

  『迴向』是大乘佛法修學破除『我執』的不二

之法。迴向的目的就在破除『我、法』兩執,也就

是打破一切的執著,讓行者能心包太虛,量周沙

Page 4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界,要以虛空法界一切的眾生為自己。須知行者修

行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法界一切苦惱的

眾生而修。換句話說,修行就是要打破重重的疆

界、阻礙,使心無罣礙。若能明白成就佛道的目

的,無非在廣度一切眾生。而眾生即我,我即眾

生,人我一體,萬物同源,何來的差別?唯有眾生

得度解脫了,才能成就自己圓滿的佛果。

  我們誦經、念佛、或者禮拜,作一切的佛事,

既然都是為了眾生而作,若無眾生如何能夠成就

自己的道業,所以眾生就是我們的悲田、福田,是

成就我們功德的『增上緣』。如果我們修學真的有

些成就了,這些都是眾生的恩德。而迴向之所以有

作用,也就在於他們是我們修學的原動力與增上緣

的關係。我們若為特定的人作佛事功德迴向,只這

一念心真誠、懇切,修法真的能達到一念心清淨無

染,自己就能消除無量的罪業;也唯有自己得到了

真實利益,再以此功德迴向他人,才有作用,否則

也只是徒有形式而已。

Page 4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中國有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由此可

知,人的一生都在學習。問題是即便不停地學習

仍然不能滿足知識上的自我需求。因為生命是有限

的,而知識卻是無窮的,人如何能窮其一生之力而

求得滿足?尤其是在這個科技文明發達,知識爆炸

的時代裏,我們更要有豐富的知見,才能有效地應

付這個詭譎多變的社會,否則就會被文明所淘汰。

  當我們不斷地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最重要的

就是要養成正知正見的觀念,因為唯有正確的知

見,才有助於人類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大海中免於誘

惑、脫離憂苦,進而從痛苦的煩惱中解脫出來,過

著清涼自在的生活。正確的知見就像一盞明燈,能

照亮我們的前途,使我們免於黑暗的恐懼,讓我們

走在光明的大道上一帆風順。

  佛法講的『知見』,也就是世間法所謂的人生

觀。一個人的人生觀若不正確、心就會受到污染而

Page 4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不清淨,相對的就會帶來許多的煩惱與痛苦。一般

來說,讀書做學問要『博而專』,也就是要博學多

聞。除了博學多聞之外,還要求精,不能只博而不

精。俗語說:『門門通,門門鬆』,這種知識是無濟

於事的,必須要博而精才能管用,臨陣才派得上用

場。世間法如此,出世間法更是如此。我們對於佛法

的學習,必須要深入體悟,瞭解佛法的真諦才行,

否則很容易著『相』修行誤入歧途,而成為盲信或者

是迷信,最後落得一無是處。所以經曰:『悟後起

修』。古德開示世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由

是可知,佛法修學著重在「開悟見性」上。若不能

開悟見性,修一切善法皆屬『緣』修,而非真修。

那麼,所得的果報也只是人天的小果,只有福德而

非功德。見性之人,則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隨拈

一法無不是佛法。否則,即使能遍讀一切的經綸,

大藏經都能倒背如流,仍然是與「道」無關的事。

  「道」者,大道,乃聖人之道。誠如《大學》

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

Page 4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

善』;又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

國;欲治其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正其意者,先致其

知;而致知在格物』。由《大學》中,我們即能明

瞭所謂『大學之道』,即是「大」人所學的「王」

者大道,亦即儒家所講的『內聖外王』之道。而

「內聖」是自修身的一種功夫;換句話說,凡事

必須求己而不求於人,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

己』。事事要作自我的反思、檢討與改過的功課;

等到人格健全臻于圓滿,足以為人典範與楷模了,

那時進一步才有資格為人師表、做人表率,負起濟

世利人的責任,進而達到移風易俗、淨化社會的目

的,這即是「外王」,也就是佛家所說的行『菩

薩』道。

  「內聖」即是獨善其身,著重在修身養性的功

夫上;而「外王」是慈悲濟眾,除了獨善其身之外,

還要能兼善天下。為了要達到此「內聖外王」的境

界,就必須以《大學》的『三綱八目』作為基礎。三

Page 4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綱即『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而八目

則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三綱領是目標,而八目則是方法。

大眾若想造福世界,立大功、建大業,就必須先從

自身開始做起。自己得利之後,再推己及人,就如

同佛家所說的『自利而後利人,自度而後度人』。

所以儒佛道同,天下的道理其實都如出一轍。

  人生在世,不是純然為了自己,必須要為廣大

的眾生而活才顯得更有意義。所謂:『生活的目的

在增進物質文明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

起之生命』。如果我們有如此的認知,人活著才有

價值、才有意義。否則,人活著,如果只知道為了

自我的享受,在生活上不斷地追求吃喝玩樂,整天

沈迷于名聞利養之中而自私自利,獨斷獨行,那麼

社會如何安定,天下又怎樣太平?如此自私自利的

人生觀,必使世界陷於混亂紛擾之中。因此,我們

要把自我的生命擴大。如何擴大?先從自我開始做

起。換句話說,凡事必須要謹言慎行,能隨時回頭

Page 4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9

作自我的反思與檢討,要不斷地改過遷善,作內在

自我德行的修正,使心存善念,不起貪瞋癡慢,不

造殺盜淫妄之事,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當心

清淨、無所「住」時就是聖;心量廣大能起慈悲喜

舍即是聖;能做到無人、無我,而修一切善法即是

聖。如此,能內備聖人之德,才能學為人師,行為

世範,作世間人的榜樣,這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

人,誠如儒家所說的『內聖外王』之道。如果人人

都能效法,即能建立烏托邦理想大同的世界。以佛

法來說,就是建立『人間的淨土』。人間的淨土如

何可以建立?不僅要獨善其身,而且還要能兼善天

下;不光是作『自了漢』,還要能行菩薩道。自了

漢即是「內聖」;而行菩薩道就是「外王」。

  『明明德』是內聖。以修身養性內在自省的功夫

作為「方便」,以開啟自性固有的良知良能,這固有

的良知良能即是我們的本心,人人皆有的「佛性」。

『在親民』,即是外王。將本有的良知良能落實在日

常生活待人處世接物之中;若能確實做到『對上以

Page 4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處處都能以眾

生利益為念,而無一己私欲,如此即是行菩薩道。若

能從此處下手,我們的心就像是活水源頭,始終都有

用不完的智慧。生命是無窮的;如果不在「方寸」之間

用功夫,那麼心就會像是一潭死水。

  我們必須知道為什麼人有無盡的煩惱、憂愁?

就是因為我們的腦子裏裝滿了垃圾,想的都是些名

聞利養、酒色財氣的事情,使得我們的腦子沒有空

間,所以智慧就不能現前。只因我們的心水有了塵

垢、受到污染了,智慧當然不能顯現。《金剛經》曰: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要我們世人能放下

妄想、分別、執著。因此我們的「心水」才能夠沉澱

下來;換句話說,有了過失要馬上能夠反省、檢討

與改過。有如此淨心的功夫,心才能安定得下來,

因定而能開慧。故無「住」就是要放棄心中堆積已

久的垃圾。垃圾清除乾淨了,心才能得定;心得定

才能清淨、平等、廣大、無礙,達到人我一體、自

他不二,進而才能『行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

Page 4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想要天

下太平,首先要能把國家治理得好;使國無內亂盜

賊,外無強國侵侮,如此才有能力去致力於天下太平

的工作。而『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治國的基礎,

必須先把家管理的妥善,有家才會有國。若家庭不

睦,如夫妻失和,兄弟鬩牆,搞得父不父、子不子,家

不像個家;影響所及,則家中的成員所作所為都是些

雞鳴狗盜的骯髒事。如此的家庭如何能使社會秩序

安定?若社會不安,秩序敗壞,國家又如何興盛?!所

以,要治國首先要能齊家。怎樣才能齊家?『欲齊齊

家者,先修其身』。身修了,人格健全,道德操守達到

一定的標準,所有的壞習慣都改進了,能夠『諸惡莫

作,眾善奉行』,真地能夠謹守禮儀,遵守法度,就是

修身。以佛家來說,就是持守戒律,不犯威儀,在行住

坐臥中做到『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

  一切戒律威儀具足了就是修身。『欲修其身,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一個能謹守戒

律,不犯威儀者,行為必定端正、不阿,且言語儒

Page 4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雅和善,身心清淨自在,沒有絲毫的邪思邪念,所

以修身在於正心、誠意。意誠則心自然正直,不會

邪曲、諂媚,或奉迎巴結。所謂「誠」者,不欺,

是不自欺欺人。古人說:『抬頭三尺有神明』。

  無論做任何事情,除了自知之外,天知、地知,

所有的諸佛菩薩,一切龍天鬼神都曉得。坦白說,世

上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俗語說:『紙包不住火』。天

下沒有真正的秘密;任何的秘密到時候自然都有水

落石出的一天。既然沒有隱藏得住的秘密,事情終

歸有真相大白的時候,何不坦誠相與,以至誠待人,

用真面目示人,非要爾虞我詐呢?到最後機關敗露,

弄得是灰頭土臉,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是自取奇辱

嗎!故立身處世,須以誠待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如此才能長長久久。

  而『誠意在於致知』。致知,就是端正自己的思

想,開發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換句話說,就是要能

建立正確的宇宙人生觀。以佛法來說,即是要能了達

『諸法實相』的真諦。如何才能達到致知?『致知在格

Page 4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

物』。「格」,就是革除、格鬥的意思;「物」,是物欲,

心中的私欲,也就是心中的賊。王陽明說:『捉山中

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而「格物」就是革除心中的

私欲,也就是對五欲六塵的貪愛,諸如世間的名聞利

養、榮華富貴、妻財子祿,以及人世間是非人我等林林

總總的一些塵緣瑣事都要放棄。若心中仍有罣礙,依

舊不捨,甚至還不斷地想要追逐,心就不定;心不定即

會滋生得失的煩惱。諸如這些的牽纏都要革除,不能

有絲毫愛惡心的存在。若一旦有了愛惡取捨,就是生

死的根源。若能掃除心中的垃圾,將這些妄想、分別與

執著拋去,則心中般若的智慧自然就能顯現,世間一

切的真相也就能徹底明白了,這就是所謂的「致知」。

  所以《大學》中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

下』的關鍵就在「正心、誠意」;而正心誠意的根本就

在「格物、致知」。這八個條目若能務實地做到了,

就能「明明德」,「在親民」,而後「止於至善」,達

到《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三個「真實」:『開發顯示

真實之際』,『惠以真實之利』,『住真實惠』。開

Page 4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發顯示真實之際,就是開啟自性般若的智慧,亦即

是「明明德」;惠以真實之利,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

悟、離苦得樂,即是「在親民」;住真實惠,就是使

心清淨無染,能安住在涅槃寂淨之中,也就是「止

於至善」的意思。換句話說,《無量壽經》所說的

三個真實,即是儒家所謂的「內聖外王」的境界。

  我們要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一

件事情的成功,都必須經歷一番的努力;當吃盡了

苦頭,受到無數的挫敗之後,才會嘗到勝利的果

實。也唯有經過一番的磨礪、挫折、失敗之後,所

得的果實才覺得甜美,才會懂得好好的珍惜。太容

易到手的東西,就不覺得可貴,更不會珍惜,往往

棄如敝屣,不加愛護。故佛經裏說:『沒有天生的

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想要成就一個事業,

就必須要不斷地努力、付出,還要有堅定的意志、

恒心與毅力,要勇往直前,不畏艱險,更不能半途

而廢,所謂:『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

身』。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則成功與勝利的果實

Page 4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八、淨土與大同世界 ���

才會屬於我們的。

  儒家的「內聖外王」的境界,即是《禮運大同

篇》裏所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理想大同

世界。只因為世間有太多的不平與苦難,所以煩惱

迭起、憂愁不堪,人生活得不快樂,故而日子過得

苦不堪言,所以人人響往極樂世界。如果這個世界

是個清平的世界,人人都無煩惱、憂愁,逍遙自在,

真的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社會;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是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一個安樂社會,是一個謀閉而

不興,盜賊不亂,夜不閉戶的理想大同世界;人人都

無憂苦,個個都能安居樂業,心清涼無惱、解脫自

在,則當下即是佛國淨土,何必還要往生淨土呢?!

  『儒佛道同』,在見解上是一致的,但在言詞的

表達上或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須知,淨

土非在他方十萬億佛土之遙,而在自己的心中。若心

不清淨,懷著不善之心,雖念佛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

經曰:『欲求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Page 4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五十九、淨土與般若

  講經說法的目的無非在幫助世人瞭解什麼是佛

法?進而才能深入理解佛法勝義殊妙的功能,如此

才會生出信心,認真地修學,最後才能有助於我們

世人真正的了生脫死,離苦得樂,過著無憂無慮的

生活。

  人生之所以有苦,主要是因為有煩惱。人生在

世,般般的不如意,種種的不現成,所以煩惱炙

盛,如火中燒,所謂的心火炎炎,境風浩浩,能摧

殘功德之林,可以燒盡菩提之種。然而這些所謂的

煩惱、不如意、不現成的事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

為我們在「境」上作不了主宰,故而召來許多的苦

果。當境界風吹起的時候,由於我們缺乏定力,沒

有主見,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以致心生疑惑,因

而起惑造業,由業感果,受報在三界六道之中有無

盡的生死苦惱,如此惑業苦三,生生世世輪轉不

息,這就是人生的可悲之處,苦的根本來源。

Page 4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九、淨土與般若 ���

  昔日禪宗大德,洞山祖師問僧:『世間什麼最

苦』?僧回答道:『地獄最苦』!山曰:『不然!

是不明大事最苦!』。何謂大事?指的是人的「生

死」大事。如果能明白生死大事,瞭解「生死」是

怎麼一回事,人因何而生?死後又回哪裡去?若能

明白生死,就叫做『了生死』。能了生死,那麼,

就不會造地獄之因。所以說地獄不苦,而是不了自

心最苦。

  學佛的目的就在教我們『識自本心,見自本

性』,瞭解自己的本來面目。當瞭解了『父母未生

前的本來面目』,認識了「誰」才是自己,如何才

能做得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如此才不至於受外塵境

界的影響,因而隨風披靡,應聲而倒。所以《法

華》曰:『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佛說法

四十九年,祖師判教為一代時教,五時說法。如來

所說法,門開八萬四千,法法圓融,理事無礙。但

未悟之人,見理不圓,所以處處有礙;已悟之人,

契入中道,知道『實相』之理,故能左右逢源,頭

Page 5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頭是道。

  如來所說之理即『般若』。般若乃諸佛如來所

證之理體,其理殊勝微妙不可思議,是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無可言說,必須心領神會,方能有所悟

處,所以說「道在心悟」。因為有言說、文字,即

落入相對的「兩邊」。而兩邊即是邪知邪見,有

好則相對的有一個壞,有善則有個惡,如此善惡、

美醜、貧富、貴賤、得失、窮通等就相應而生。然

這些相對的概念都是世人的「妄」見,屬「見仁見

智」的事。既然是見仁見智,因人而異的事,何來

具體的標準?所以人說紛紜,成了是非人我之見,

煩惱的根源。世人愚昧,不明事理,於是就在這種

狹隘自我的觀念之中打轉不能跳脫出來,因而作繭

自縛,硬在其中強辨善惡,無端地非要分出一個是

非人我不可,所以痛苦不堪。殊不知,『天下本無

事,庸人自擾之』,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尋煩惱

而已。若能瞭解『般若實相』中道之理,知一切法

空相,無非是『緣起性空』,沒有自體,當體即

Page 5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九、淨土與般若 ��9

空,了不可得;而世間的這一切相無非是「因果」

的現象,是自己業力所感得的一種果報。換言之,

眼前的境界相,只是一種緣;若能隨緣不變,不為

境界所迷惑,就能自在無礙,清涼解脫了。故般若

是一切諸佛之母,三世一切諸佛皆從般若而生。

  講般若離不開淨土,因為般若是理體,而淨土

是事相。所謂:『理無事不顯,事無理不成』,所

以『理與事』是一體的兩面,相因而成,互為彼

此,相得益彰,不可或缺。如果說般若是諸佛的智

慧莊嚴,那麼,淨土就是諸佛的福德莊嚴;也可說

是諸佛所感的妙用。般若是體,淨土是相用;體相

用是而一而三,而三而一。但世人愚昧無知,隨境

攀緣,處處執著;不是著「有」,就是著「空」。

故世尊應機說法,特開般若法門,為人說「空」,

令人不執著於「有」。因為世間一切相,都是四大

五蘊假合之相,霎那不住,無常變化,無非幻有,

所以佛教眾生要離「相」;然又恐眾生執「空」,

所以又開淨土法門,告訴世人有西方極樂世界,有

Page 5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阿彌陀佛,令人求生,以對治世人執空之病。佛法

說空,是『有之空』,即所謂的『真空妙有』;

而說有,是『空之有』,即『妙有真空』。由此

可知,佛法所說的「空」與「有」,是『空而不

空是真空;有而非有是妙有』。事實上,空與有

是一體的兩面,誠如《心經》說的『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空、有」

圓融,「性、相」不二的才是佛法所詮釋的般若正

智,所以佛法又稱為『不二』之法。

  今天我們研習佛法,修學佛法,無論修學禪、

教、律、密、淨其中哪一個法門,我們都要明白

佛法的教理、教義、教相,才不至於盲修瞎練,最

後一事無成,落得一個終生遺憾,甚至還有落入魔

道之虞!雖然我們修淨土法門,念的是「阿彌陀

佛」,但對於事中之理,我們卻不能不知。知道了

理,才能有助於修學更上層樓,真正達到念佛求生

的宏願。

  古人以「水中月」,「鏡中物」來比喻「空、

Page 5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九、淨土與般若 �8�

有」之間的關係。雖然水中之月,鏡中之物,所顯

示出來的物相,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卻了不可

得,故不能說它是「有」;雖然這些相了不可得,

卻又歷歷在目,了然在前,也不能說它是「無」。

這種「若有若無,非有非無」的現象,即是佛所說

的『諸法實相』,亦即是宇宙人生的大道。明白了

這個『大道』,而能於一切日常生活、起居作息

動用之中,不執著於眼前一切事相的善惡、美醜、

是非、人我、名利、權情,或者是窮通、貴賤、毀

譽、得失、福禍、吉凶等事,知道這些境界相的存

在無非是『性空緣起』的一種現象;然這種現象的

存在,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無常變化,霎那生滅而

已,猶如雁過留聲、船過水無痕般的不著絲毫的痕

跡,霎那間,一切都歸於寂淨,哪裡還有一事一物

的存在?

  人生在世最多百年,而這百年也不過是彈指之

間而已。死後連自己最寶貴的身體都保不住,還奢

言想要得到其他所謂的身外之物,那不是迷惑顛

Page 5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倒、本末倒置、自尋煩惱嗎!理解了這些實相的真

諦,那麼走在人生的旅途上,就不會迷惘而有所執

著了。於是乎,一切境緣現前時,都能隨遇而安,

待人處世、應對接物也都能泰然自若;凡事不貪、

不求,不迎也不拒,當能做到『與世無求、與人無

爭』,即可心平氣和,氣定神閑,自在無礙,清涼

解脫了。能如此理解,有如此修為,則眼前即是西

方淨土,所以說:『淨土是般若的淨土,般若是的

淨土的般若』,兩者互為彼此,圓融無礙。否則談

般若不明淨土,就是『著理廢事,偏於空』;或說

淨土不明般若,便落于『執事昧理,著於有』,兩

者都非中道,與佛法不能相應。明瞭般若,修學佛

道即能看破、放下。因為般若的宗旨是『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放下。看破,是瞭解事

實的真相,真相即是『萬法皆空』了不可得;宇宙

間的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空花水月,夢幻泡影,虛妄

不實,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所以要放下。能

放下這一切的虛妄之相,就能見到實相的真諦。到

Page 5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五十九、淨土與般若 �8�

那時,就真正的自在解脫,無憂無慮。

  故學佛就是要我們放下相對的兩邊;當空、有

兩邊不著,即是『中道』。當下,一切境緣現前,

無論是順逆、善惡、美醜,都能欣然接受,甘之如

飴,不貪也不求,心中坦然。當煩惱起現行時,即

能以一句佛號伏住,猶如石頭壓草般地不讓它繼續

增長;同時還能「明因識果」,懂得人生是酬業而

來,如此,才能逆來順受,做到『隨緣消業』。念

佛功夫若能念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一

如,唯是一心』,遠離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達

到『能、所』兩忘,境智一如的境界時,就入了

『理一心』不亂,則般若正智即顯現出來了,到那

時就能往生實報莊嚴土,與諸佛如來同一法身。所

以念佛的目的也在修定開慧。

  佛所說的一切其他的法門都要靠自力才能成

功。但在末法之際,去佛日遠,法弱魔強,眾生根

性日鈍,若單靠自力修行不能成就,所以佛特開方

便之門,為末法眾生說淨土念佛法門。以佛慈悲願

Page 5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力的加持,攝受發願念佛求生淨土的行者,以佛力

加上自力,合兩力於一身,心佛一如,感應道交,

方能得度。淨土念佛法門,就是要我們發願念佛求

生。然念佛在心,不在口,必須『口誦心惟』才是

真念佛。若只有口念,而心中無佛;口念之時,有

念有妄,貪瞋癡三毒不減,人我是非不斷。雖口裏

念念有詞,心裏所追求的仍然是世間的名聞利養、

榮華富貴。那麽,僅有念佛的樣子,念佛只是循聲

空誦而已,哪裡是真正地念佛,而是在造口業。念

佛必須心想、口念、耳聽,六根都攝,聲聲佛號歸

於一心。若能守心攝身,使妄念不起,諸惡不作,

能所俱滅,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

佛』。念佛心與佛心若能相應,這一生業報身盡,

便能往生淨土;往生則能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

證般若菩提涅槃無上的法樂。

Page 5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淺釋經題:大方廣佛華嚴 �8�

六十、淺釋經題:大方廣佛華嚴

大方廣講的是體、相、用。

  『大』是「體」大,說的是「性體」,也可說

是宇宙的本體,有『常遍』的意思。「常」是豎窮

三際,包含了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

「遍」是橫遍十方,指的是空間,也就是時間與空

間的總和,故性體是超越時、空,遍虛空盡法界,

無始亦無終,也沒有邊際。

  而此「大」非彼大,而是超越相對的「大」,

是絕對無有邊際的大,指的是吾人現前這一念「心

性」。這一念心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切法都

是從這一念心所想生的,所謂:『心生則種種法

生』。自性的本體即是「真如」本性,一切法都

是自性隨緣而生,所以「心」是能生,而萬法是

「所」生,故「心」是「體」大。

  『方』是「相」、「法」,也有「正」的意

思。「法」即方法,而方法必須正確,不能有所偏

Page 5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失,若有絲毫的差錯,則失之毫釐、差之千哩,因

而誤入歧途,就不能達到目的。亦即所謂的『修因

證果』,『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則功敗垂成,

非但沒有結果,反遭墮落。眾生因遇善友,或接觸

經教而悟入佛的知見,然此智慧、德能,非是外

得,也非修得,而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固有德能,這

種智德在凡不減,在聖也不增;凡夫墮六道,或成

了佛永享『常樂我淨』四淨德,其智德仍然不垢不

淨、不增不減。

  『廣』是「用」大。用是作用。有體就有作

用,就有它的功能及現象的存在。而用如其體,無

不周遍。「廣」有兩種含義:一是能包;另有能遍

的意思。能包的是心,心包太虛;能遍的是量,量

能周遍沙界。換句話說,性體的作用廣大無邊,如

同覺性遍虛空法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沒有時

空的阻隔與限制,能遍一切處,故覺性圓滿無礙。

當知六根遍滿法界,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

界,具有恆沙的妙用功德。這六根的根性即是我們

Page 5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淺釋經題:大方廣佛華嚴 �8�

的佛性,也是遍滿虛空法界。所謂『六根門頭放光

動地』,只要我們心體能『離念、離相』,即超越

了空、有兩邊,則心量廣大與虛空平等無二,融合

為一,即是如來的清淨法身,而法身遍一切處。法

身起用,則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能度化有緣,教

化一切的眾生。故體、相、用,雖是三,是即一即

三、非一非三。從體即能起相,有相即有作用。真

心能周遍沙界,但凡夫六道眾生卻迷失了自性,由

「真」起「妄」,然妄心又何嘗不周遍法界?!因

為真妄不二。凡聖、生佛的差別無它,只在「迷、

悟」之間而已。迷的人,起心動念都是造作;而悟

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性德相應。當我們

隨緣應物時,舉凡與自性的『體、相、用』即『大

方廣』,相應的即是「真」善,而且是至善,所謂

止於至善。

  一般來說,『方廣』指的是大乘的『境、行、

果』。因為大乘菩薩的境界是廣大無邊的,所以

『境』名方廣;而大乘經中所開顯的菩薩行也是廣

Page 5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大無邊的,所以『行』名方廣;大乘菩薩修行所得

的極果,又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果』名方廣。而

佛法的行者,想要證得廣大無邊的境、行、果,需

要花上三大阿僧只劫來修集無量無邊的智慧與福

德,最後才能證得菩提極果,這就是『方廣』。所

以『方廣』講的是大乘菩薩的法界。

佛華嚴是佛果地上的依正莊嚴

  『大方廣』是法,是「理」體,也就是大乘經

中常說的『真如自性』的體相用。『大方廣』是

「能」入,大方廣即明心見性;而『佛華嚴』講的

是「事」相,事相是「所」入,也就是一真法界的

依正莊嚴。『佛』是一真法界的正報,『華嚴』是

如來果地上的依正莊嚴。

  『佛』是「果」大,是自覺、覺他而覺行圓滿

的人謂佛。故佛有能覺、所覺的意思。能覺的是

人,所覺的是大方廣。大方廣即是真如本性。

  『華』是「因」大。「華」代表「因」,是表

菩薩的六度萬行。六度展開來即是無量無邊的行

Page 5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淺釋經題:大方廣佛華嚴 �89

門,而「施、戒、忍、進、定、慧」,六個綱目是

圓融、互攝的,一法即是一切法;任何一切法都圓

融含攝其他一切法,所以法法圓融、周遍不二。古

德說:『以萬行之因華,莊嚴無上之佛果』,即是

『佛華嚴』的意思。《華嚴》講『五周因果』。

「周」即周遍圓滿、周遍法界的意思;因中有果,

果中有因,所謂『因賅果海、果徹因緣』,這種果

中有因,因中有果,即是「華」的意思。「華」也

有莊嚴的意思。若從「感果」上來說,看到花就是

在提醒我們修因。『因地法行』,修因才能證果。

修學有了功德,智慧增長了,才能莊嚴身相,這才

是「花」的真正涵義;換句話說,如何能保持我們

現前這一念心的真誠、清淨、平等以及慈悲的心,

就是「花」的意思。所以,當我們看到花的時候,

就要聯想到我們的身、相貌也要像花一樣的美好,

心行也要像花一般的能令大眾生歡喜心,故花是表

法的意思。

  『嚴』表「智」大。真實的智慧,也就是《無

Page 5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量壽佛經》上所說的『住真實慧』的意思。以真誠

心來修學,所得的功德來莊嚴佛法、莊嚴眾生,這

即是『惠以真實之利』。若能如教修行,依佛的教

誨,確實力行、惠利群生,即能自利而利人、自行

而化他,這就是『上供十方佛』的意思,所謂真正

的供養。「嚴」有莊嚴,美好的意思。將我們修學

所得的真實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的眾生,與自己共

用修學所得的利益,藉以擴大自己的心量來破除

「我」執,這就是『下濟三途苦』真實修學的功

夫。

  講「莊嚴」佛淨土,莊嚴道場,是由修六度萬

行而來的。不修菩薩行,不能得定開慧,哪來的真

實功德?『華嚴』是比喻雜華,雜是雜色,就像花

園中盛開的花,各色各樣的品種應有盡有,不一而

足。佛所說、所證的就像雜花莊嚴一般的美好;佛

在果地上所運用的就像雜華一般,有各色各樣種種

的功德來莊嚴法身。法身是「所」莊嚴的,種種功

德是「能」莊嚴;集合「能、所」莊嚴,名為『佛

Page 5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淺釋經題:大方廣佛華嚴 �9�

華嚴』。

  由此可知,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離不開

『大方廣佛華嚴』的範疇。『大方廣佛華嚴』即是

佛之所以興出於世,示現世間的主要目的,其宗旨

無非是為了悲憫眾生,願拔世間一切眾生之苦,幫

助他們能出離苦海,證無上解脫的法樂,故而所說

的甚深微妙的大法。

Page 5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六十一、道是清淨心、平常心

  古德經常開示世人:『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

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

名為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

見』。這句話告訴我們,修道中人于一切境緣現前

時都要無動於衷、如如不動,要遠離善惡的兩邊,

如此心才能清淨無染,不受外塵境界的污染和動

搖。因為所謂的善惡都是見仁見智,各說各話,往

往因人而異,沒有標準。若深陷於兩邊的見解之

中,就會產生對立而不知所措,所以兩邊即為煩惱

的根源。

  世界本來清淨寂然,一切的分別、執著都是人

為的。這些分別、執著只因世人不同的見解與觀

念而有,因而引發了衝突以致相互對立。誠如儒家

所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既然世界本

來清淨,一塵不染,一法也不立,哪來的一切名稱

上的差異。世間這一切的紛紛擾擾,無非是凡夫的

Page 5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一、道是清淨心、平常心 �9�

妄見所產生的虛妄之「名」而已;若能了知,本來

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所有都是虛妄之相,了

不可得,只是吾人一念不覺迷失了本性所產生的妄

想。這無名可名的才是我們的『自性』本心。一切

法本來清淨、平等沒有分別,這種無二之性即是所

謂的『實性』。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建

立在這個實性的基礎上,能夠明白實性即能見自本

心,入如來的寶所。

  我們在受持三皈或五戒以後成了佛門弟子,就

應該按照如來的法教如實地修行做一個標準的佛弟

子,如此才能斷煩惱、離苦得樂,了脫生死煩惱的

苦海。可是,我們見到許許多多佛門的四眾弟子,

學了佛之後仍然不解佛的經教,心中妄想、分別仍

然很重。隨緣遇事的時候貪愛、嫉妒、憎恨、取

捨、得失的心依舊不減,世緣很重。對於五欲六塵

的事還是放不下,還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是非人我

的心不斷,故而煩惱不堪,造業不止。如此學佛非

但不能自利,所作所為與佛的法教處處悖離,嚴重

Page 5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者甚至還破壞佛法的形象,使人望而卻步不敢學

佛,因而斷送了他人學佛的慧命,那麼所造作的業

就更重了。所以身為佛門弟子必須謹言慎行,時時

要以佛為緣,清淨我們身口意三業,否則就與三惡

道相應,那麼我們這一生雖然有緣遇到佛法,仍然

無濟於事,不得佛法的利益,當面錯過這稀有難逢

的因緣,那才是真的令人扼腕、感歎!

  學道之人就應該心如止水,凡事必須以平常心

來應對。在待人接物、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中,

要使我們現前這一念心保持清淨,也就是不要受到

外塵境界的影響而隨風披靡心隨境轉了。因為外面

的境界相都是緣聚緣散、變化無常,了不可得的,

只是暫時存在的一種假相而已。學道之人必須清楚

事實的真相,才不至於被境界所騙!

  修行中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因為道

是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正覺心,或猶如古德

所說的『平常心』;也就是遠離一切妄想、分別、

取捨得失的心。於一切人事物都能不取不捨、不嫉

Page 5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一、道是清淨心、平常心 �9�

妒亦不貪求,真正做到『與人無爭,與世無求』,

這一念心清淨無染就是道。能如此,就不被外在的

環境所迷惑動搖以致造業受報於苦海之中不能自

拔。若有念即是為了芸芸眾生,想幫助苦難的眾生

能離苦德樂。有這種『人溺己溺、人饑己饑,先天

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才是真正菩

薩度生的精神。

  我們都會說:一切都以『平常心』看待,就自

在安逸了。如果不解什麼是平常心,又如何去做?

那只不過是一句空話、口頭禪而已,哪裡起得了什

麼作用!那麼,什麼才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沒有

分別、執著的心,就像我們每天日常作息,諸如穿

衣、吃飯、刷牙、睡覺一般那麼的平常。什麼時間

就做什麼事,該吃飯了就吃飯,該休息時就休息,

永遠是那樣的規律,不會顛倒混亂。也就是說,我

們於一切日常生活動用之中,當境緣現前時,不要

去分別它的利弊得失,以致產生愛惡取捨的念頭,

因此處處去斤斤計較、細細盤算,如此即有取捨得

Page 5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失的煩惱。於是乎心情就會隨著外在境緣的順逆善

惡而上下起伏不定,時喜時憂、時哭時笑,如同瘋

子一般。高興的時候就和四周的人有說有笑、手舞

足蹈,得意忘形;悲傷的時候,就怨天尤人、遷怒

他人,認為一切都是他人的責任,於是將怨氣都發

洩在他人的頭上,故而心情起伏很大,這哪裏是一

個正常的人。所以我們要以平常心去看待、處理任

何事情。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無性、刹那變化,

那有一法是真實的?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因

而堅固地分別、執著,那豈不是自作自受、自生煩

惱嗎?

  世間一切法都是相對而生,這種相因而生的就

是虛妄不實的,只是一種業因果報相續存在刹那

不住的假相而已。所謂:『種善因得善報,造惡因

受惡報』。而所謂的善惡也只不過決定在我們自己

現前這一念心的迷與悟罷了。迷的時候,一切都是

為了自己,即便行善布施無非也是為了積功累德,

想多修點福,來世也好有機會多享點福報而已。殊

Page 5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一、道是清淨心、平常心 �9�

不知,這些還是屬於有漏的福德而非功德。真正的

功德,是屬於無為法,是無所為而為的,也就是作

而無作。亦即行一切事只知是盡自己的本分做人而

已,其他的一切都不放在心上。凡是只要求俯仰無

愧對得起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其餘的成

敗、毀譽、榮辱、得失都無關緊要。到此境界還有

什麼美醜、善惡的分別可說,這就是覺悟的人生。

  所以當善的境界現前時,也不足為奇。只曉得

增善修福,盡個人應盡的本分,增加自己的福慧;

惡的境界現前了,也不足為憂,因為明白那是自作

自受,而人生就是酬業而來的。

  我們須知,眼前的逆境惡緣、所有的橫逆、挫

折都是來幫助我消除業障,是來磨礪考驗我的道

心,更是來成就我菩提道業的增上緣。如果任何境

緣現前,都能作如是想,則一切境界都是善緣順

境,何來的逆境惡緣呢?!所以善惡都在自己一念

之間。再說,念頭也是刹那不住,也是緣起性空,

有如《金剛經》上所說的:『三心不可得』。念頭

Page 5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只是迷時無明妄動所產生的妄想分別而已。我們必

須瞭解,諸法寂滅相,本來清淨無染。只要我們對

眼前的境界相不起情執的分別,又何妨外面境界相

的紛紛擾擾,所謂『情不附物,物豈礙人』。經

曰:『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所以善惡念頭都要盡

除。若能超越善惡的兩邊,則心才真正的清淨無

染。自性清淨涅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法本寂靜,若有言說即非實義,一旦有了言說

即落到相對的兩邊去了,就成了邪知邪見。若能

離開是非人我、善惡美醜兩邊的概念,心才能真正

的清淨。再以此清淨的心念佛,就能逐漸契入實相

念佛的最高境界。心清淨則能入空有不二的境界,

誠如《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則

見相即能見性,能性相一如,就入如來的法界。那

麼念佛就能與佛心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

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心與佛心即合而為一

了。念佛何愁不自在解脫,不能往生成佛!

Page 5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二、緣生幻有 �99

六十二、緣生幻有

  佛法講『緣生』,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因緣生

法;換句話說,凡事必須因緣具足才會開花結果、

水到渠成,否則肯定沒有下文。就像男女之間交朋

友、結婚一樣,一定要有緣分,所謂:『有緣千里

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親情、朋友之間的關

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如果沒有緣分就不可能成

為父子、兄弟姐妹,或為連襟、妯娌等家親眷屬。

所以人與人之間要有緣分,然人與其他的事物之間

也要有緣分,才能成事。俗話說:『是你的逃也逃

不掉;不屬於你的求也求不來』。

  緣這個東西聚散無常、變化多端,很難捉摸。

所以佛告訴我們世人:世間一切的現象都是短暫存

在的。既然是短暫存在的,即是「假有」的。而假

有的東西又何必去分別、執著呢!它的存在只是曇

花一現,猶如空花水月般的虛幻不實,我們世人又

何必認真。

Page 5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0

  人生在世就如同旅途中的過客一樣,有其時間

上長短的不同;但無論時間再長、再久,總有到達

終點站下車的時候。當我們回首前程,是否感覺到

有許多未盡人意的地方,也存在著許多抱歉和遺憾

呢?然而往者已已,過去的事實既不能改變,但從

今往後我們又何必還要繼續留下一些遺憾,爾後再

做一些自我的感傷與後悔莫及無益的蠢事呢!

  如果我們確實明白『緣生幻有』的道理,知道

一切法都是無常變化、刹那不定。一切相只是暫時

存在的假相,我們就應該放下萬緣,不要再去追逐

或沈迷於那些足以讓我們衍生煩惱的酒色財氣與名

聞利養的事物之中。當務之急最重要的是能讓我們

的心好好地沈殿、清淨下來,遠離那些貪瞋癡慢、

聲色犬馬的生活,去做一些有利於社會國家的事

業。

  佛法雖然講『緣起空性』是幻有,但因果不

空;也就是說,『種善因得善報,造惡因得惡

果』,因果報應絕對不空。眼前所應該做的就是多

Page 5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二、緣生幻有 �0�

修善布施、積功累德,不要眼光如豆、近視短利,

只曉得追求名利、貪圖享受。我們世人豈能不知這

些名聞利養,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稍縱即逝,根本

就不值得留戀。

  正當世人汲汲追求這些身外之物的榮華富貴與

物質享受的同時,終日恍恍惚惚、營營碌碌,甚至

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最後造作了許多的罪業,因

而使自身陷入於痛苦輪迴的果報之中,周而復始不

能自拔。可惜世人愚昧無知,只相信眼前的利益,

貪圖財富與權力的享受,所以竭盡所能的貪得無

厭,卻不相信因果報應,所以導致人心不古,世風

日下,促使社會治亂急速的敗壞與不安,最後咎由

自取,自食惡果。

  而學佛的目的就在於『明因識果』,深切明白

因果的道理,相信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絲毫不爽。一

切的果報皆自作自受,決定沒有僥倖。能明白諸法

實相的真諦,知道一切法緣生幻有,而其所產生的

現象就是因果報應;換句話說,世間一切人事物的

Page 5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關係都不外乎『因果』二字。能深入徹悟這個道

理,即能於一切人事物中看破、放下,從一切煩惱

中解脫出來。所謂看破、放下者,是看破事實的真

相,然後放下虛妄不實,不要再去分別、執著自取

煩惱。因為萬法皆空,所有的現象只是暫時存在,

且是無常變化的假像而已,如何值得我們苦苦地去

追求與眷戀?再說,一切相的善惡、福禍、貴賤、

得失、與利弊等等也都是由我們自己一念心性的迷

與悟所決定的,這些都屬於見仁見智。覺悟的人,

知道一切法是空,都是緣生幻有、只是一種緣聚緣

散的現象而已;緣聚的時候存在,緣散了就消失得

無影無蹤,故哪有一法是真實的。若能知道『緣

起』的現象,於是在一切的境緣之中就能看破、放

下,做到不貪、不求、少欲知足、隨緣度日。若能

隨緣度日,則生活就能過得自在安逸而無憂無慮。

而迷的人,卻不了事實的真相,整日追逐於外塵五

欲的享受,貪得無厭。有了還想再多,自己擁有

了,就想為子孫後代打算,希望謀取更多以俾能庇

Page 5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二、緣生幻有 �0�

蔭子孫,最好世世代代都能享有富貴榮華。於是做

牛做馬勞碌不停,最後走了仍是兩手空空、一無所

有,只是表面風光;看上去好像享有榮華富貴,而

實際上所賺來的全部供子女兒孫揮霍濫用,非但自

己造罪,還禍殃子孫。

  如果我們能經常聽經聞法,接近善友、善知

識,而能一念覺悟過來,用『空、假、中』起微妙

觀照,照於自己心性本具的淨土因緣果報。須知,

我們現前這一念心性之中具足十法界。所謂貪心是

鬼道因;瞋心是地獄的因;愚癡是畜生的因;五戒

十善是三善道的因;四聖諦是聲聞的因;十二因緣

是緣覺的因;六度是菩薩的因;平等心是佛的因。

雖然現前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但是我們必須瞭解

一切法『緣起性空』沒有自體、了不可得,無有一

法真實。也就是說,現前這一切的境界相都是因緣

果報,是自己宿世業力所感召的一種現象而已;而

這種現象是刹那生滅、變化無常的幻相,所謂是

『相有體空』的現相。說其空,但現象仍在,故不

Page 5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能說是「無」,所以謂之「假」有;而假有者,非

「常」性,是刹那變化、生滅無常,是暫時存在的

假相。

  能徹底理解相有體空的現象,即能『於相而離

相』在任何境界中『不即亦不離』;也就是說,置

身於善惡染雜的環境中而不為環境所污染進而隨波

逐流,超越了『空、有』的兩邊,入了『中道』的

思想,使心清淨無染。所以說我們現前這一念心即

空、即假、即中。

  凡、聖、生、佛本來平等沒有差別,用的都是

同一「真」心,差別只在於『迷、悟』之間的不

同。凡夫、眾生為妄心所蒙蔽,菩提自性不能顯

現,因而起惑造業受報於三界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煩

惱之苦。如果能迴光返照,一念心覺悟過來,而能

斷惡修善、持戒布施,使這一念心真誠清淨,即能

有感於佛,蒙佛力的加持與護佑。故說眾生有感,

佛即有應。感應緣起,如磬扣響,小扣則小鳴,大

叩則大鳴,不扣則不鳴。因為眾生是佛心中的眾

Page 5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二、緣生幻有 �0�

生,佛是眾生心中的佛,生佛同體,心佛不二,沒

有差別。所以眾生心想佛時,佛即來應,感應道交

不可思議。

  淨土念佛法門包羅萬法,所有一切行門都不離

念佛。佛者覺也。念佛的意義就是要喚起我們自性

的本覺;也就是說,藉著念佛的方法喚醒我們本有

的佛性,使我們現前這一念心能遠離於迷、邪、

染、貪瞋癡慢的行為,而將我們身口意三業的行為

導歸於『戒定慧』的『覺、正、淨』之中。能夠念

念覺悟,將心安住在「佛」念之上,不為外塵境界

所動搖,才稱之為「念」佛。所以「念」者,是

『口念心惟』。口念心想才是真正地念佛。若只是

『有口無心』即不是念,而是喊口號;這種口是心

非不是真念佛而是打妄語,是自欺欺人的行為。如

此念佛,如何能得佛力的加持與護佑!所以許多修

淨土念佛法門的行者,念佛念了許久,為何還不能

得力,成就念佛的功德?若認真地探究原因就在於

念佛時不得念佛的法要。而最主要的癥結是念佛的

Page 5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理念不清楚,以致在信念上不夠真切、在方法上也

難免產生錯誤,所以念佛念了許久,心仍然不定,

且越念心越急,煩惱妄想仍多不能打消,故念佛不

能持久。往往念佛時間一久即起疑惑,就逐漸失去

了信心與耐心,最後就面臨退轉而改修其他的法

門。

  念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訓練我們的心能定,要

將心安住在這一句佛號上。當任何煩惱起現行的

時候,就能以這一句佛號來取代、將它消滅;佛號

一直念去,念到心清淨為止。能使這一念心清淨無

染、心無罣礙、遠離憂苦煩惱、自在無礙,則當下

即是佛。念佛功夫更好者,能念念清淨,則念念是

佛。所謂:『一聲佛號一聲心,一念相應一念佛,

念念相應念念佛』。到此功夫,則無論順逆、善惡

八風的境緣現前都能無動於心,不為所惑,真正達

到如如不動的境界。

  這時我們再以此修學的功夫迴向我們的家人或

廣大的眾生才有無量恒沙的功德利益。否則我們念

Page 5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二、緣生幻有 �0�

佛,嘴裏雖然念得熱鬧,但有口無心,有念有妄,

自己的心尚且不定,胡思亂想,甚至對阿彌陀佛的

本願功德這句名號還抱著懷疑的態度。若以此疑

惑的心、不真誠的心來念佛,如何能與佛感應道

交?!所謂『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最後還是白

費功夫。誠如祖師菩薩所說:『口念彌陀心散亂,

喊破喉嚨也枉然』。如此念佛,自己尚且不蒙其

利,毫無功德可言,又何能以什麼樣的功德去迴向

給眾生,讓眾生得利!那只有念佛的形式而已,而

無實質上的功德。

  念佛就是修清淨心,唯有自己的心清淨無染,

不受外塵境緣影響時才有能力去救度幫助他人遠離

煩惱憂苦而獲自在解脫。所以說自度而後度人,先

自利才能利人。《圓覺經》曰:『自未度者而度人

者是菩薩發心;自度已圓而度人者是如來應世』。

我們深切地想一想:我們的目的是要做佛呢,還是

只求菩薩的果位就心滿意足了?

Page 5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8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在工商業發達,物質文明進步的現今社會中,

每一個人都很忙碌,可以說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就

寢,整整一天的時間都安排的密不透風,幾乎難得

能求個忙裏偷閒。無論是男女老少都忙。男人為了

事業忙於自己的工作,目的是想多賺錢,養家活

口,所以常常出差、應酬,難得有時間在家陪太太

小孩。而女人有時比男人更忙,尤其是上班族的女

人,除了忙於自己的工作之外,還要擠出時間來照

顧家庭,此外還有早晚兩餐要準備。上班休息的時

間也不得空閒,要忙著利用時間跑超市買菜,下了

班後還必須加緊時間要忙於接送小孩下課學才藝及

回家做晚飯;若還有剩餘的時間,又要忙於打掃、

整理環境,所以每天都是精疲力盡的爬上床,且一

倒頭就呼呼大睡。

  至於老人還有小孩也好不到哪裡去,依舊忙碌

的難以想像。老人雖然已屆退休年齡,照理說應

Page 5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09

該可以輕鬆地過日,安享退休後含飴弄孫,遊山玩

水的生活。可是,他們偏偏不願意,往往是退而不

休,或該退不退,硬是占著位子不肯走,還要繼續

上班。上班只是批批公文,或開開會,公文批示完

了,或會議結束後,就忙著與人球敘、或者找人打

牌,聊天。有的退休的老人比不退休的更忙。每天

忙著研究股市,聽專家解盤,一大清早要看好幾份

報紙,看看有沒有什麼國家或國際間的大事發生,

諸如九一一恐怖攻擊活動,以及類似像臺灣九二一

大地震,南亞海嘯等重大的災情事件發生,或者是

一些重大的財經新聞而足以影響今日股市大盤的走

勢的新聞,如國際原油的價格、或利率漲幅的情形

等等,像這一類的新聞都要瞭解。每天起床第一件

事必研讀早報、或看晨間電視新聞,以及看專家盤

前的分析、及提示。時間到了就準時上班,這比不

退休前的上班還要盡職。股市收盤了,本可回家好

好休息;其實不然,那正是忙碌的開始,除了要找

股友檢討今天股市的走勢與戰略的得失之外,還要

Page 5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趕場去聽股市專家對今天大盤的分析,以及對明天

股市策略的運用。有時,還要邀股友聚餐聯絡感

情,互通消息也可增加一些贏面。到了晚上才拖著

一個疲憊的身子回家吃飯。若今天在股市大有斬

獲,則吃飯時與家人有說有笑,否則繃緊了臉,心

事重重的樣子,懶得與人搭理,隨便扒兩口飯就回

房間研究應如何出入明天的股市,所以生活也非常

的忙碌無暇。

  還有小孩,仍在就學的學生,那更不用提了。

每天早上六點不到就被鬧鐘吵醒,或被媽媽從被窩

裏挖起來,一付很不情願的樣子,還揉著惺忪的睡

眼,打著哈欠就得起床刷牙,吃早飯。有時連早飯

都來不及吃,就要趕著出門上學,以免遲到受罰。

下了課,接著匆匆忙忙地趕到補習班繼續上課,往

往回到家已經將近十一點,還要洗澡、吃飯、寫功

課,及準備明天的考試。常常不到半夜一點還不能

就寢睡覺。到了週末假日,也不得清閒,在媽媽陪

同下還要上才藝班,學鋼琴、畫畫、拉小提琴,或

Page 5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學游泳等,照樣從早到晚難得有空輕鬆一下。

  由此可見,現代人無論是男女老幼,在這種緊

張、競爭,及物欲橫流的環境下生活成長,每個人都

忙碌不堪,疲於奔命,如何還有多餘的時間能夠騰出

來作修身養性、積善進德的雅事。於是人生倫常的

大道,諸如儒家所說的『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的道

理,以及佛家所教的『因果報應』、斷惡修善,了脫

生死煩惱的大事,就在這種氛圍下已逐漸式微,無人

操辦,以致世風如江河日下,道德淪喪,人心焦漓。

  世人往往為了名利權勢,可以罔顧道義,不講

信用,出賣自己的靈魂,毫無羞恥之心,所以治安

敗壞,盜賊倡狂,宵小橫行。社會上更充斥了一些

無奇不有的騙術,讓人防不勝防,一些可惡的詐騙

集團不但使人受騙上當,讓人身心俱疲,破家亡

身,甚至還令人羞忿的走上絕路上吊自殺。在這種

道德不興,法律又不彰,無法作有效的約束下,社

會秩序已蕩然無存,面臨嚴重的考驗,若不再及時

予以挽救使道德良知得以重整,則社會人心必定浮

Page 5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動不安,國家的治亂勢必每況愈下,甚至達到無以

復加,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這種社會治安嚴峻,道德日益敗壞的情形

下,想要挽狂瀾於既倒,那麼宗教的教育就不可忽

略。宗教除了是一種信仰之外,他還是一種最有效

的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是集家庭、學校及社會三種

教育於一役的一種完美的教育。因為一般的宗教都

是勸人為善,要人持戒布施,去習改過,故而有匡

正人心的作用。道德教育是基礎教育,法律無法規

範的地方就必須以道德來作自我的檢點與約束,故

道德教育是宗教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然宗教教育中尤其以佛教最為圓融。佛教講因

果,講孝親尊師,所談的是『知恩報恩』,著重在

自我人格的陶冶與培養,所謂:『仰止唯佛陀,修

行在人格,人成即佛成』。佛教的教育就在發揚人

性的光明面,將人格完美的特性能夠透過不斷地修

行,諸如斷惡修善、持戒布施、自淨其意的方式,

徹底地將它開顯出來;誠如儒家以『格物致知』的

Page 5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方法以達到恢復我們固有道德的良知良能,效法夫

子的『五德』:溫、良、恭、檢、讓,作為立身處

世的基礎,並闡揚『仁、義、禮、智、信』作為修

身治世的根本。然而,儒佛道同,天下的大道,所

謂聖人之道,其所言之理如出一轍。一切的聖教無

非都是因材施教、應機說法而已,在本質上沒有不

同,其目的都是在教人竭誠敬盡、克己復禮、斷惡

修善、持戒布施而已,所不同的只是在開合、廣狹

上有所差異罷了。

  儒家著重在這一世的人格教化上,故不講過

去,也不說未來。夫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而且孔夫子也不談「性」,我們從夫子的學生子貢

的話中便可知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

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由是可知,儒

學的教育完全在探討現世人生哲學的問題,教導世

人如何格物致知、修身進德、以達齊家、治國、平

天下的目的,進而才能更上一層,做到《禮運大同

篇》所說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境界。

Page 5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然而在這種知識爆發的時代裏,人們對於宇宙

人生的問題越來越好奇,對於許許多多人生哲學的

現象也越發感興趣,而想探究其中的奧秘。尤其當

人生面臨困境、險難,一些重大的事情無法決定,

或順利度過的時候,心中更是無法釋懷,不能開

解,以致懷疑、沮喪、憤恨、委屈,產生種種的不

平,而無以宣洩,所以心中鬱抑不堪,故而走向消

極厭世,甚至沉淪墮落,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因

此許多人在面臨人生的痛苦與煩惱,自己又無力解

決而正當無以為繼時,往往訴諸於宗教的力量,以

求心靈上的慰籍與解脫。

  宗教,一般來說是情「識」重于理「智」。舉

凡人生遇到難處無法解決時就會委之於上帝或者

是託付於神明的保佑,一切由萬能的神來為我們作

主,全權仰賴上帝,老天爺。於是每天祈禱、上

香、供養,祈求身體健康,闔家平安,福祿雙全,

財源廣進,萬事如意。儼然上帝或者神明成為我們

的護身符,所以早晚祈禱,感謝偉大的神賜予我們

Page 5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今天所擁有的一切,哪怕是一頓飯,或一份工作,

我們都認為那是上帝或神明對我們的一種恩澤與賜

予。正當我們沉緬于神明的恩澤與感恩的同時,我

們可曾想到今天所享有的一切,包括日常生活的食

衣住行,無非都是靠我們自己的雙手,每天辛勤努

力地工作所獲取得來的報酬,並不是從天而降,靠

老天爺的恩賜,所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

就是佛教與其他的宗教在理論上最大不同的地方。

  佛法教導我們世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自已造作,自己受報的真理。所謂:『一切福田,

不離方寸』,「太甲」曰:『福禍無門,唯人自

召』。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因果報應』:所謂『種

善因得善報,造惡因受惡報;善惡果報,如影隨

形,絲毫不爽』。若能確實相信因果的道理,那麼

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就能知所進退,不會越逾禮

度、超越法紀,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如此,心

得輕安,就能自在快樂。

  佛法非但要人能明「因」識「果」,瞭解世出

Page 5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世間一切的法都是因果的現象;換句話說,眼前的

境界相,無論善惡、美醜、福禍、貴賤、得失與榮

辱等,這些都是因為自己所造作,故而所感得的一

種報應,這即是佛所說的三世因果的道理。『三

世』是講時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三世因果

所闡述的就是它們之間的關係。佛門中所謂:『欲

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

是』。今生所受的是前世所造的因,而來世福禍的

結果,端賴於今世自己所作行為的善惡而決定的。

一般人所說的『宿命論』,所謂:『命運天註定,

一食一粟,莫非前定』,與佛法所說的『因果論』

是有絕大差異的。

  宿命論是消極的,亦即是說,註定的事實是不

能改變;然佛法所說的三世因果論卻是積極的,

講的是『命運』超之在我。隨緣遇事,只要我們能

善於利用眼前的『緣』,能逆來順受,持戒布施,

斷惡修善,即能改變命運。所以佛法強調的是『緣

生論』,其理論著重在『緣』,所謂:『萬法因緣

Page 5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生』。只要能明白事實的真相,知道一切法都是因

緣生法,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眼前的

一切境界相只是自己業力所感得的一種報應,也是

緣起性空的現象,只要能斷惡修善,心存善念,時

時能為廣大的眾生著想,不計毀譽、不論得失,不

為自己一念之私作打算,如此,心量廣大,就如同

佛菩薩在世,自然心無罣礙,自在解脫,所謂:

『量大福大』,命運就自然改變了。

  佛法說『緣生』,一切萬事萬物的生起都是

緣,無論是好緣,或者是惡緣,都是緣。例如:夫

妻之間的聚合要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

緣對面不相逢』。親情子女之間也要有緣才能成為

親屬,世人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就算做朋友也要有緣,沒有緣就決定做不上朋友,

見了再多次的面,也不能相識。俗語說:『同船共

渡,是十年修來的福;夫妻能同床共眠更是百年修

來的因』,所以我們怎麼能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

呢?!有的朋友甚至比自己的家人還親,關係還要

Page 5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密切,可以說是莫逆之交,故世間一切皆是緣,沒

有僥倖的事。

  世上林林總總的事,即便是立身處世,待人接

物,也都少不了要有緣分才能成功。若緣不具足,

許多事往往都是擦身而過,失之交臂,或者無疾而

終,徒勞而無功。佛門裏有句對聯是這麼說的:

上聯是:『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無緣不

聚』;而下聯是:『子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

無債不來』;橫批是:『因緣果報』。我們仔細地

體驗,發生在我們周遭的這一切人、事、物的情

景,是不是正好應了這一句話。我們不妨觀察,自

己與另一半的關係到底是善緣,還是惡緣?如果是

善緣的話,則夫妻恩愛,一路走來彼此能相扶相

持,相互體諒,俗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

若是惡緣的話,就整天吵吵鬧鬧,不得安寧,彼此

見面就像冤家對頭一樣,不鬥不快,對方說一句

話,則還以五句,絕對不能吃虧;要不然就是相敬

如「冰」,好幾天也不說一句話,猶如冷戰,誰先

Page 5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9

開口,誰就低頭認輸,比比看誰的耐性好!

  子女間親情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生兒育

女,有甜、有苦,有辛、有酸。我們不妨回味一

下,養兒育女到底是苦多於甜、還是辛多於酸呢?

因為佛告訴我們: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緣,不外乎

『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這四種緣。我們身為

人子與父母者,對此應該有特別深刻的感受才對。

就以自己來說,我們與自己父母的關係是來向他們

「討債」的,還是來「還債」?此生是來向他們

「抱怨」的,抑是來「報恩」的?再看看我們自己

所生養的子女,從懷胎十月開始、到哇哇墜地,含

辛茹苦的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拔他們長大成人,其

中不知流了多少辛酸的眼淚;但子女對我們做父母

的態度又是如何?他們所帶給我們的是孝順多於無

理的苛求與抱怨呢,還是傷心難過多於快樂呢?

  大凡子女都是來討債、報怨的多,而來報恩、

還債的少。能對父母盡孝的子女,多半是來報恩

的,而其所生育的子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也能耳濡

Page 5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目染,懂得尊重長輩、孝養父母,這即是身教的結

果。若自己不懂得孝順父母,反過來要求子女能孝

養自己,那無異是緣木求魚的事。這些都是因果報

應的事實: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佛說:人與人

之間的關係也不外乎這四種緣,一切都是因緣果

報,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要得什

麼,就得怎麼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有人認為:人一生命運的走向既然都是前世所

作所為的結果,已經註定了,那麽人活著還有什麼意

思?既然一切已經註定,不能改變,人生在世勤奮努

力與因循怠惰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做與不做若所

獲得的結局真的相同,試問世上還有誰願意當個傻

子去努力地工作,認真地做事?!果真如是,那麼這世

界就喪失了公平與公義的原則,何來天理公道的存

在?若缺乏了公義與公平的天道,如何能讓人信服!

  如果我們真的如此思維:認為命運天註定,不

能改變,那就錯解佛法所說的因果律。佛法講因

果,講的是『因緣法』的三世因果。有因要有緣才

Page 5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能結果;若有因而無緣則不能結果,緣是改變命運

的主要因素。由此可知,「因」與「緣」是密不可

分;換句話說,因就是緣,緣就是因,互為表裏,

因果不二。

  若能瞭解因緣法的關係,則面對人生的際遇,在

態度上就能釋懷。我們要能了達眼前境界相的善惡、

榮辱、吉凶或者是福禍,這些都是自己過去『業力』所

感得的果報;而人生這一期的報命是酬業而來,是酬

償過去生中所造作的善、惡業而來的。既然是酬業還

債而來,就要甘心受,情願還,不喜也不憂,不怨也不

悔,一切以平常心去對待就能怡然自得。

  人一生的命運雖然註定,是前世所造作的因故

而所感得的果報,這是『定業』,不能改變。但眼

前的境界相就是「緣」,只要我們能明因識果,善

於掌握眼前的緣,不取順境也不捨逆境;也就是

說,順境時不起貪愛,有所貪著,或逆境時,心生

瞋恚,有所抱怨。若一切都能逆來順受,懂得持戒

布施,修善斷惡,隨時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

Page 5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不為外塵境緣的五欲六塵所迷惑動搖,因而心隨境

轉,處處造作。我們若能時時刻刻為大眾的利益著

想,放棄自私自利的念頭,一切為世人能得利益,

為佛法能久住世間著想;只要這一念心能『利他無

我』就是佛菩薩的境界,即能與佛心感應道交,則

命運自然就改變過來。所以,緣才是改變這一生命

運的重要關鍵。

  若經常能心存善念,說好話,做好事,就是修

行。所以修行沒有形相,不是誦經、禮佛、念佛或

拜懺、參禪才是修行,那只是一種形相而已,其宗

旨無非是要行者能從經文的讀誦中,或透過禮拜、

念佛,參禪等方法而能使我們現前這一念渾濁污

染的心能沉澱下來,然後沉思靜慮能明白經教的義

理,務實地去實踐佛陀的教誨:持戒布施,清心寡

欲,去習改過,而常以慈悲心待人,以清淨心對自

己,如此才能開啟我們自性般若的智慧之光。

  修行雖然沒有形相,只是一種心靈的洗滌,是

刮垢磨光,除惡務盡的心靈工作,故而只要將心中

Page 5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的貪瞋癡慢、嫉妒、障礙、自私自利,與妄自尊大

的心能改正過來,而時時刻刻以服務人群,利益世

人為職志,那就是修行。但這些心靈洗滌的工作,

也不能離開誦經、念佛、禮拜、參禪,或者研教等

形相或方法,以達到修行開慧最終的目的,這就是

所謂的理、事等持,不可偏廢。行者修行,若真能

以「天下為己任」,作為自己終身信守不渝的座右

銘,確實奉行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

下之樂而樂』,那就是佛菩薩在世。

  談修行,不是離開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以

及工作而另外找時間來修行。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及

工作之中。誠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離道莫覓

道,終生不見道』。『道』就在日常生活食衣住行

點點滴滴的行為之中,一切行住坐臥起居作息都是

『道』。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見道。故生活即是修

行,若離開日常生活而談修行就是本末倒置。換句

話說,懂得如何生活就是修行,而事業就是道場。

只要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一切動用作息中,能『守心

Page 5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攝意身莫犯』,時時能迴光返照,作自我的檢討與

反思,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不好高騖遠,老

老實實,腳踏實地的做人,不貪不求,不迎也不

拒,即是修行。

  人是群居的動物,無法遺世而獨立。在日常生

活中難免有些三朋四友,故而離不開人情世故,塵

緣的瑣事,所以難免需要送往迎來。問題是,當我

們遇到這些塵緣瑣事時,就看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

對?當迎賓送客或待人處世接物時,如果能以『平

常心』來看待這一切的人、事、物,就能令身口意

三業不犯過失,不造作諸業,使心不隨境轉,一舉

一動,一言一行,都不會讓人起煩惱,則現前的這

一念心清清淨淨,住在正定、正念之中,這就是修

行的最高境界。如此,就能『轉識成智』,轉煩惱

為菩提,把『業力』轉成『願力』。那麼,生活就

充滿了喜悅,我們就不會執著在自己的成就,也不

會在欲望中迷失。

  到那時,我們看人生就像一場戲,就在成就與

Page 5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布施的同時,只要我們把戲演好,就要悠然的退

場,不要再執著於戲中角色的美醜善惡、富貴貧

賤,一切的外塵境緣都歸於寧靜。唯有心中坦蕩,

無私無我,才能無有罣礙,達到自在解脫的目的,

而這就是修行。所以修行就在自己一念心性之間,

明白了就是覺悟的人,即是佛菩薩,生活就快樂逍

遙;不明白此理,即是凡夫,則生活就在憂慮、恐

懼不安之中,整天擔心受帕,不得安逸。

  佛法即是在教導世人能明白宇宙人生事實真相

的教育,讓人如何從無知迷惘中能破迷開悟,離苦

得樂,最後轉情識成智慧,達到利人無私無我的最

高境界,得到真正的解脫,證得清淨無為的涅槃法

身。佛法談修行得解脫,不必離開現實的生活去

修;若離開現實的生活而談修行那無疑是緣木求

魚,不明事理,本末倒置的做法。修行是在日常生

活起居作息,行住坐臥之中當下求解脫。如做生意

的照常做生意,就在做生意中行菩薩道。只要務實

的做買賣,不做有昧良心的事業,例如包娼、包

Page 5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賭,做些走私、販毒,販賣人口、放高利貸,或幫

人討債等違悖善良風俗的生意,就是好事。經營事

業只要能夠腳踏實地,將本就利,信譽至上、做到

童叟無欺,真實的專營生意,然後把賺來的錢能多

做些行善布施,救助貧困等社會公益的事,就是在

做生意中行菩薩道,求得解脫。做家庭主婦的,即

在家裏行菩薩道,諸如能把一家老小照顧妥善,早

晚三餐準備就緒,使內外整潔,能夠勤儉持家,相

夫教子,這就是在家行菩薩道,求得解脫。由此可

知,離開現實生活如何修行?

  佛法是『不二』之法,是世出世間的不二之

法,離開了世法,哪裡還有佛法?所以禪宗六祖惠

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開了滾

滾紅塵的煩惱而妄言修行,即是心外求法,捨本逐

末。佛法的可貴之處,就是不離世法而證佛法,不

廢佛法而行世法。故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教育。

修行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完成這種偉大的宏願,讓

世人能永離煩惱的苦海,得究竟之樂,過著解脫自

Page 5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

在快樂的生活。

  今天我們修習淨土念佛法門,那麼就應該瞭

解,如何在工作中修行念佛?首先,我們就必須要

明白,念佛就是在對治我們這一念雜亂的心,藉著

念佛以喚醒自己本具的良知良能,也就是,念「阿

彌陀佛」以名召德喚醒自己的覺性。當煩惱起現行

時,就以這一句佛號來取代,直至雜亂的心不起妄

想、分別、執著,達到心平靜為止,所以「正念」

就是佛,無念就是佛。故念佛就是淨心、定心、轉

識成智,這個道理明白了,任何時刻佛都在我們身

邊。離開了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正覺心,到

哪裏去找佛?找不到的。只要坐下來,好好把心靜

下來,心清淨了就是佛。換句話說,工作時認真工

作,將心安住工作上,心無二用;不工作時,就馬

上提起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作為正念,心無亂想,

這就是修行念佛。

  修行就在『轉識成智』。打坐、念佛、禮佛、

經行,就是在轉前五識。平時只起善念,不起惡

Page 5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念,一有過失,就立刻檢討、反省、念佛懺悔,就

是在轉第六識。若念佛功夫能從有念而念到無念,

則清淨心現前,即是佛,那時就能轉第七識為平等

性智。相信人人都有佛性,用平等心、真誠心看待

一切大眾,這一念平等心、真誠心就是佛。平時容

易打妄想,妄念紛飛,就用念佛來對治,所以念佛

就是淨心、定心、明心,使心無雜想,祛除患得患

失的念頭,保持這一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

夠作主,清明在躬;讓這一念心只起善念,不起惡

念,這樣就能找到一條菩提大道。心清淨無念就是

佛,有念即是眾生。

  一般人都不知道要保持清淨無念,腦子裏總是

裝著聲色貨利,是非人我,自私自利,財色名食睡

等五欲六塵的事情,所以在煩惱當中過日子。六祖

惠能大師說;『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

不計,長禦白牛車』。意思就是要我們保持這一念

心的清淨無染,要遠離「有、無」兩邊,心才能真

正的清淨。因為「兩邊」是邪見,是因人而異,屬

Page 5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三、談佛法與修行 ��9

於見仁見智的,沒有定論,故是煩惱的源頭。修行

念佛無非是要藉著彌陀的本願威神的加持,及自己

的念力,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而已,讓我們這一念

心在正念之中,又清楚明白。

  『道』是現成的,不用去求,佛法說:『不起

凡夫污染心,即是無上菩提道』。只要我們能把

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煩惱放下、祛除,心

清淨了就是道。所以道不是有所得,道是本具的。

經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只要不打妄想,

把心歇下來,保持正念,保持靈明覺知的靈性;這

靈性沒有分別、執著,是無形無相的,一旦有了形

相,就有了分別,隨著而來的就有了執著,故而取

捨不絕,於是患得患失等煩惱相繼接踵而來。

  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執青秧插滿田,低頭便

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學佛就像插秧,必須一步一個腳印,低下頭來認真

務實地作務,不怕辛苦、不怕流汗;低頭就是迴光

返照,能低頭隨時檢討、反省、改過,心就能清淨

Page 5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無染,那麼就能見到自性的青天。要使六根清淨,

就必須退步,時常回頭反思,凡事若能退一步想,

則海闊天空,風平浪靜。如此六根就得清淨。若能

根不緣塵,即眼不被色轉,耳不被聲轉;根塵接觸

能不起分別、執著,無心任運,就不生煩惱;心若

分別,即有見塵,就有煩惱,就被境界所轉了。

  修行念佛就是在求解脫,念佛就在保持這一念

心清楚、明白、做得了主,不受物遷,不隨境轉,

使六根門戶──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

塵境界時,能不起心、不動念;當六根清淨了,就

與道相應了,那麼當下就是佛了。這種心靈洗滌的

工作就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磨練,離開了日常工作

一切的動用作息,如何修行磨練?念佛即是念心,

使當下這一念心清淨無染,不打妄想,堅住正念,

隨順覺性,這就是佛。所以工作不礙修行,修行也

不礙工作。修行念佛與工作是相容不悖、圓融無礙

的,是一不是二,這即是佛法所說的理、事不二,

不能有所偏廢。

Page 5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四、道不遠人,不離當下一念 ���

六十四、道不遠人,不離當下一念

  六祖惠能大師說:『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

即佛』。真心本來就是虛靈洞徹,一塵不染,一法

不立,本來無一物,所以說是不生;而佛也者,清

淨寂然,無念無住,所以不生也不滅,故曰:『即

心即佛』。又說:『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

佛』。因為一切相唯心所現,都是心現識變;若能

即相而離相,於一切境界不起分別執著,這一念心

清淨無染就是佛。

  佛光便是心光,一切法從心想生;既然是心想

生,所以離聖、離凡,故而哪凡、哪聖,何有差

別?所以古德言:『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法

皆性空緣起之相,然緣生幻有,了不可得。虛空廣

大,卻不妨萬物縱橫其中;萬法齊彰,也不礙虛空

廣大,故說:『佛氏門中,不捨一法』。是故,諸

佛從無相中現相;眾生從有心處用心。所以道:

『隨緣不變,萬法唯心;不變隨緣,心唯萬法』。

Page 5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馬祖云:『即心即佛』,又云:『非心非

佛』,及『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祖師慈

悲,唯恐世人不明白佛法真正的要旨,故而執著於

心外還有他佛。豈知自性真常之中本來清淨寂然,

了無一物,若有一物,即是妄想。所以祖師要行者

離一切相,不能執著於佛。因為『心外無佛,佛外

無心,心佛不二,唯是一心』而已。所以說:『即

心即佛』。但也不能因此而著了心、佛之相。《金

剛經》曰:『三心不可得』,心是『妄心』,不能

執著。而佛也是因緣生法,緣生幻有,亦不能執

著。所以祖師又以「空」來破「假」,故說非心非

佛。

  雖然心、佛皆是緣生幻有,但也不能因此著了

空相。須知虛靈洞徹,了無一物中,仍有這一點靈

性存在,故而才能隨緣起一切相,而發大機大用。

行者修行若能『即、離』兩邊,坐斷兩頭,當下這

一念心虛靈洞徹,清清淨淨、又明明白白,那就是

「佛」。

Page 5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四、道不遠人,不離當下一念 ���

  悟道要旨『以卻物為上,逐物為下』。「卻」

物,即不為物所動搖,不被境遷,能捨盡一切情

執;而「逐」物,即為外塵五欲所牽,隨風起舞,

心隨境轉。換言之,現前這一念心若能明白自己根

腳虛靜,本來圓明寂照,眼前的境界相無非是緣起

性空的假相,故當順逆境緣來干我、擾我之時,能

如定盤星似的臨機應變,毫無疑慮地以慧劍斬情絲

般地當鋒斬斷一切的煩惱。

  若真能坐斷兩頭,心中寂然,如如不動,豈不

綽綽有餘,一身輕盈,自在無礙?倘對事實的真相

認識不清,對外塵境緣一切的人事物仍有所希求、

罣礙與期待,即為境界所牽引,因而心隨境轉,起

惑造業,因業即要受報,故而有無盡的生死苦惱。

古人為此『一大事因緣』,值得捨全身,立雪負

舂,賣心肝、燃兩臂,七處割截,飼虎救鴿,捨頭

目腦髓,百種千端無非為法忘軀;修道若不能從苦

中去求,未能歷經千辛萬苦的磨練,何能體驗道之

可貴?

Page 5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法也者,圓湛虛凝,道之體也;展縮殺活一切

的施為乃是體之妙用。此亦說明體之作用廣大無

邊,能利人也能害人,故佛法是兩面刃,救人、害

人就在自己當下一念而已。若一念心能了世法即是

佛法,佛法即是世法,直下打成一片。所謂道在眼

前一切境界處,出沒縱橫,目所觸、耳所聞的無一

不是;雖遍一切處,卻又了無一物。

  淨明圓體,本來就是赤裸裸、淨灑灑,明白人

知道所謂道者,無非就是吾人日常本分應做之事。

若能如此理解,佛法即是日常生活起居作息點點滴

滴一切的行為。那麼隨緣應物即能不棄、不離、不

拒也不求,萬事都能隨順因果,隨緣而過。能如此

還有何得失、是非、好惡、長短的念頭?怕只怕自

己正眼未開,未能洞明萬法唯心,了知凡所有相皆

是虛妄,以致在待人處世、進退應對之中,落在

『兩邊』的邪知邪見之上,導致衍生了取捨、得

失、成敗、毀譽、榮辱等無盡的煩惱。故而永嘉禪

師說:『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上

Page 5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四、道不遠人,不離當下一念 ���

上智人能瞭解一切法唯心之理,心生則種種法生。

知心是幻,了不可得,所以一了一切了,故而自在

無礙,得清涼解脫;而中下根性之人,雖聞聖教,

卻不能相信,無法去力行實踐,篤實修證,因而煩

惱不堪,註定要受生死輪迴煩惱之苦,永無休止。

  禪宗祖師告誡末世的行者『悟後起修』,佛經

祖師之言猶如敲門磚。既已入得門內,何必還要執

著於磚?須知佛法只是個指路牌而已。目標既明,

就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往前行,不能卻步不

前。知道了方向而不往前行,如何能達到目的地?

  祖師西來,教外別傳,付佛心印,亦是為此大

事。凡大根性者,迴光返照,於一念不生處,明悟

此心,知心能生萬法,長時印定方寸,孤迥迥,但

又活活潑潑,才生心動念,即昧卻本心。諸佛菩薩

但教眾生空勞身心,不染一塵,虛而靈、靈而照,

時時能起覺照。要內忘己見,外絕纖塵,使內外洞

然,唯一真實。萬法緣生,皆依他而立。然緣生無

性,生滅無常,變化多端,無有定相,故曰虛妄。

Page 5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若能明此心性,則一了一切了,一明一切明。此時

舉手投足、揚眉瞬目、吃飯、睡覺皆有無量恒沙功

德,能證大解脫金剛正體。

  佛經祖語要人『悟後起修』,能明此妙明真

性,然後修一切善,才能不迷因果。更知天堂、地

獄皆是本心作成,但在方寸之間;此心無人、無

我、無愛憎、無取捨,亦無得失。能明此理,漸漸

保養聖胎,使現前這一念心清淨無染,不為物轉。

若逢順逆境緣時,都能應付自如,怡然自得,那麼

當大限來臨時,才能在正定之中,無所怖畏。此時

若一心正念,憶佛、念佛,就能與佛感應道交,蒙

佛本願功德之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修道在於冥心,要離垢絕塵,心空如洗,不染

一物,然後才能動靜隨緣,起大悲心,饒益一切有

情。彼時所作所為,皆是平等、無我、無著,妙智

顯發,同徹本體。那麼雖行毫髮之善,亦能種無涯

的福田。古德說:『滿十方無非道場』。真空絕

相,但離相非真,故曰:『不即、不離』。妙道離

Page 5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四、道不遠人,不離當下一念 ���

言,道由言顯,故須不棄、不執。真如界內,絕佛

絕生,平等會中,無人無我。放下,寸絲不掛,提

起則萬象全彰。須知,無一塵不是自己,有一法皆

從此生,所謂『非色非空』,『即真即俗』。若能

忘心,而後絕照踐履到如如實際,即能做到無事于

心,於心無事,真的達到平淡無為,超然物外。到

此境界才恍然大悟,無一法非緣生幻有之法,包括

六凡四聖亦皆是幻,佛法因緣生,無非也是幻法。

佛所說八萬法藏只是『以幻治幻』用來對治眾生習

氣與毛病的權宜之法而已,無有一法真實、可得。

能悟此者,當下便見自性真如,是天人師、佛、世

尊。

Page 5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六十五、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

  蓮池大師說:『染緣易就,道業難成;不了目

前,萬緣差別,只見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心

火炎炎,燒盡菩提之種。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

時;為眾如為己身,彼此事辦;不見他非我是,自

然上恭下敬,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這

句話是說,世人若常隨著外塵的境界而隨風起舞,

隨境生心,道業就很難成就;如果我們不明白外塵

境界相的千差萬別,有好有壞,有順有逆,一不小

心,就會步入陷阱而造作罪業,那麼菩提道業就很

難成就。只要心火一起,則剛剛發出的菩提心苗就

被燒毀殆盡。學道之人,若修道的心能像世俗的心

那麼重,那麼的堅固,則早已成佛。我們在日常生

活待人處世方面,若能將大眾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

來操辦,而沒有我對、你錯等是非人我的自我意識

作為主導,自然就能受人敬仰,此時所作所為即能

與佛法相應,一切煩惱也就自然解脫。

Page 5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五、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 ��9

  我們從祖師的這十幾句話中,就能充分地瞭解

學佛不容易,必須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培養正知正

見;有了正確的知見,還必須養成好的習慣,也就

是要去惡向善。然而,好的習慣是需要長時間來培

養,但壞習慣卻只要一接觸就會;若是談到修學佛

道,那就更不容易了,這樁事情可是要經歷長劫的

時間,而且要不斷地磨礪、吃苦與耐勞,更須具備

堅毅不拔的勇氣與精神才能成功。如果我們不能瞭

解『緣』的重要性,明白宇宙萬法都是『因緣』生

法,凡事必須要有好緣才能產生好的結果。若不幸

一旦遇到了惡緣,就會隨之墮落,俗語說:『近朱

者赤,近墨者黑』,故「緣」之於人「大」矣,不

可忽視!

  一般世人總是貪財染色,往往見色起意,望錢

眼開,喜歡追逐名利,瞋恚鬥勝,對道德二字,都

視為八股,認作是人生的絆腳石,而不予理會。一

天到晚,沉湎於酒色財氣、聲色犬馬、歌台舞榭之

中,不時地陶醉在聲光十色、榮華富貴的花花世界

Page 5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裏,以致種種的世情無法割斷。每天的心情常隨著

外塵境界的變化起伏很大,所以喜怒無常,沒有一

點道念,因而境風浩浩,摧殘功德之林,燒盡菩提

之種,所以修學辦道不能成就。

  如果我們能把世情看淡一些,視一切眾生能平

等無二,常發菩提心,抱持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

的精神,猶如地藏王菩薩所發的誓願:『我不入地

獄誰入地獄』,有那種偉大的慈悲情懷,時時刻刻

能以眾生為念,竭盡所能地去幫助那些苦難的人都

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並能保持自己身口意三業

的清淨無染,不造殺盜淫妄等惡業,那才能與道念

相應。若身口意三業與道相應,就立地成佛。所以

說:『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

  諸佛聖賢之所以慈悲應化在世間,就是為了世

人的利益,所謂『拔苦於樂,興慈濟物』。要知諸

佛菩薩念念都是為了眾生,『不忍眾生苦,不忍聖

教衰』,故而不惜犧牲自己,代眾生受苦。若眾生

能明白佛菩薩的慈悲願力,時時抱著『知恩報恩』

Page 5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五、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 ���

的心,而能克己復禮,存誠閑邪,作任何事都不圖

個人的私欲,不為自己作享受,那麼人人都無困

苦,事事都能圓滿成辦。我們若能以慈悲、恭敬的

心來待人處世,懂得自卑而尊人,不驕矜自傲,同

樣地也能得到他人的敬重;否則,我們若持才傲

物,老氣橫秋,或者口是心非,不能待人以誠,而

專為聲色名利作活計,即便有人恭敬,恐怕也是假

的。

  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

之』;六祖也說:『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所以,我們學道,切不可有貢高我慢的心,或起是

非人我的分別,那麼我們即隨時隨地都在種菩提的

種子,煩惱也就自然地跟著解脫。這時我們的這

一念心才算真正的清淨;然後再以這一分存心來念

佛,才能與佛相應,相應念佛才能往生。否則,念

佛只恐流於形式,有口而無心,嘴裏雖念著佛,但

心裏卻念念分別,有強烈是非人我的執著,計較這

個,討厭那個,心量就這麼一點大,缺乏包容的雅

Page 5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量,不能容忍他人的過錯,這哪裡稱得上是覺悟。

  念佛就是念心,無非是要我們能夠念念覺悟。

若帶著不覺悟的心念佛,如何與佛感應道交?!故

念佛念了許久仍然不得法喜,更不能得定;沒有

定,如何能消除多劫宿世的業障?業障不消,智慧

如何能夠增長?智慧不長,又如何能轉識成智,念

佛往生?念佛學人,口口聲聲說念佛求生西方淨

土,卻不能學佛菩薩的心量與存心,若還是如往昔

般的嫉世憤俗,有嚴重的分別、執著;縱然很認真

地念佛還是枉然,對往生來說仍然無濟於事。

  佛說三藏十二部經典,無非是對治你我『三

毒』的煩惱心,所以三藏十二部即是『戒定慧』,

講的就是一部『因果』的道理。學道之人,若能依

法奉教,戒貪欲,抱定『慈悲喜捨』的心,力行六

度萬行,打破愚迷邪染,就能莊嚴法身,圓滿智慧

德相。那麼,眼前的五濁惡世,就是華藏一真法

界,而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當下。

  我們必須明白修學一般的法門,想要斷一品見

Page 5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五、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 ���

惑煩惱,猶如要截斷四十哩寬的瀑流那麼難,更何

況見惑有八十八品,此外還有八十一品的思惑也要

斷除才能度脫三界六道,不入生死輪迴。尤其在這

法弱魔強的末法時代,想要達到這種境界,那更是

難中之難。雖然,眾生在此末法時代,障重業深,

智慧又淺,但釋迦、彌陀兩界導師慈悲攝受,不捨

一人,特為障重慧淺的眾生開啟淨土念佛法門,要

大眾發願念佛求生極樂,即能蒙佛接引往生。

  念佛法門雖然殊勝異常,但念佛人至少要能謹

守『三歸五戒』,將十善業落實在日常生活一切起

居作息動用之中。在一切時中,無論行住坐臥、語

默動靜,隨時都能提起這一句佛號作為正念,念念

不離於口,聲聲不離於心,時時能保持這一念心覺

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如此才能在彌陀願

力加持下,帶業往生,進而圓證四土,一生補處。

  念佛法門殊勝絕妙,為一切法門中的廣大異

門。只要我們以這一句佛念代替一切情念,屏息諸

念,心空寂靜,心中除佛念外無自、無他,無是、

Page 5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無非。若能夠做到萬象隨緣,即能於一切境界無

礙。此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佛不二,念一句

佛號即能與佛相應一句,若念念念佛,即能念念相

應。那麼自性天真佛性就自然現前,正所謂:『是

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佛即是成佛時。

Page 5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六、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 ���

六十六、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

  佛在《觀無量壽佛》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

身,入一切眾生心想生』,又說:『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

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由此可知,法

界身即是佛身,佛身是無所不遍,是以法界為體。

既然法界遍一切處,就在眾生心想之中,則心想佛

時,是心即是佛。

  所謂『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

換句話說,行者修定或是止靜觀心時能達三昧境

界,也就是能入正定的功夫,而不為外塵境緣所動

搖;只這一念心清清淨淨、不為物牽、不受境擾,

當下即是佛。

  『是心是佛者』,如前所說:清淨心即是佛。

佛本是無,心淨故有。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心佛

不二,唯是一心。由此,我們可以明白,自性清淨

Page 5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心中亦無成佛之因。開始學習,稱之為「作」,作

得圓滿即「是」佛。因佛的法身遍一切處,無所不

在,故與眾生同體。

  若起心觀佛時,則我們心中即有佛現身,這就

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然佛現心中是由

「觀」故,是名「心作佛」。而經文:『諸佛正遍

知海由心想生』。其意說明,一切法由心所造。心

淨則佛現,就如湖中之水,水清則影現;若湖水污

濁不清,則不能現影。只要吾人一念心清淨,就如

一潭清澈之水可以朗照萬物,且無所不照。現什

麼,就照什麼,心想想佛,即現佛;想六道,即是

六道,故說:『一念俱足十法界』。心造諸如來,

及種種五蘊,亦即法界、虛空界、佛土、眾生,凡

一切相由心想生。

  我們凡夫世人,若想佛生,就必須懂得「觀」

體。體就是「本覺」之體。若能依體而起觀照,就

能從體起用。本覺乃諸佛法界之身。我們必須瞭

解:諸佛如來無所證,所證的只是眾生本性之體而

Page 5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六、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 ���

已,『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淨土學人所念的

「阿彌陀佛」即是諸佛如來。「阿」是「無」的意

思,「彌陀」是「量」,「佛」是「覺行圓滿」的

意思。念阿彌陀佛即是念無量諸佛如來的意思。然

而彌陀與諸佛『非一非二』。非一,彌陀就是諸佛

如來;非二,彌陀仍是彌陀,故知『一多不二』,

念佛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我們淨宗學人,念佛之所以能見佛是感應道交

的緣故。若念佛心清淨無染即能與佛感應。佛者,

清清淨淨,一念不生是佛。念佛即是『觀心』,藉

著念佛使我們現前這一念心無染,不為外塵境緣所

動搖,則當下即如如佛。

  如果我們心不清淨,念佛而見佛,所見之佛亦

非真佛,而是由魔所變現來破壞我們的道念。因為

有許多行者,修行功夫看似精進,但對教理卻不甚

明瞭。念佛時偶爾也有境界現前,也能感應見佛、

見光、或是見西方極樂的聖境,因而產生無限的法

喜,以致沈迷在這種法喜的境界之中。於是對其他

Page 5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的事情都顯得意興闌珊提不起興趣,深怕就此耽誤

了自己念佛課業的精進。

  然佛法明明教導我們凡事要隨緣而作,不可攀

緣;但即便是應緣而作,該與大眾廣結善緣、修善

布施的事,只因沈緬於念佛的法喜之中,故而能推

就推,失去了慈悲濟眾的心懷,因而聖境也成了魔

境。所以,如果功夫不精純,心不清淨、不慈悲,

縱然念佛能夠見佛,一旦心生歡喜而沈醉其中,則

所見之佛也變成了魔,而所著的即是歡喜魔。我等

淨土學人不可不知。

  我們不妨試想:若念佛的這一念心,自私自

利,只想到自我的成就、想得到法樂,而無心與人

廣結善緣;我們若不能覺悟及力行實踐『淨業三

福』、『六和』、『三學』、『六度』,廣修福

慧,則念佛又豈能往生?!淨土念佛法門是無上了

義的大乘法門。往生者個個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

處,哪有自私自利,只顧及自我的成就,而不管他

人的念佛人而能往生之理!

Page 5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六、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 ��9

  諸佛菩薩、歷代的祖師大德都教我們世人要斷

惡修善、布施持戒,凡事都要隨緣盡分,與人廣結

善緣,則來世成佛後才有殊勝的法緣能廣度一切的

眾生。若這一世不瞭解要與大眾結緣,即便日後成

佛,恐也無眾生可度。故經曰:『未成佛前,先結

人緣』。結緣就是多幫助眾生,服務眾生,讓他們

也能有因緣接觸佛法破迷開悟,因而離苦得樂。念

佛不是只顧自己的成就,而忘了修善布施、廣行菩

薩道與人多結善緣。果真如此,那麼我們所修的即

不是大乘了義的念佛法門,而是小乘佛法。如此修

學則與本宗念佛法門不能相應,若不相應縱然念佛

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

  念佛是『始覺』,亦即要念佛的學人能夠覺

悟。覺了我們這一念心要清淨慈悲,念念都為眾生

而無一己之私欲。這一念心「無我」才是真正的清

淨無染。清淨心即是諸佛如來的體,當體起作用即

是慈悲心的展現,那時就會很樂意地幫助一切的迷

苦的眾生出離煩惱苦海的深淵。

Page 5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念佛就是要我們念念能夠覺悟,念念遠離貪、

瞋、癡、慢的煩惱,遠離自私自利的欲望,能將我

們的這一念心安住在清淨的道法之上。若真正能達

到『空、無相、無願』的境界,這時始覺與本覺才

能合而為一,入佛的聖道。所以《金剛經》教我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換句話說,世法故然要放

下不能貪著,就連佛法也不能貪執,也要放下。

  若心有所住,則這一念心即不清淨。那麼,念

佛見佛也非聖境,而是魔境。故《楞嚴經》曰: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此

修行念佛,也恐入魔道,而無法往生。心想什麼,

即現什麼。若心想佛,即是佛;心想六道,即現六

道的相。故經云:一念具足十法界。一切法由心想

生。

  心觀即是念佛,念佛觀心並非觀本性之佛,乃

藉「他佛」來顯「本」性之天真佛。故先有應佛入

我心想之中。明白佛是本覺之體,藉由他佛以顯本

覺之體。唯有心淨方能感他方應佛,故名『是心作

Page 5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六、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 ���

佛』。佛本是無,心淨故有。眾生心清淨無染,依

於業識熏佛法身,故而能見佛的勝應妙色身相。換

言之,當二、三昧成就,菩提圓滿時方能究竟成

佛。所以,開始以念佛觀心先作他佛,再以他佛來

開顯自己內在本具的天真佛性。

  佛體無相,心感故有。故說:『心是應佛、心

外無佛;心是果佛、是心是佛』。以心作佛故,

顯然非我們性德之中自然有佛;以心是佛故,也非

修德因緣而能成佛。所以說,『是心是佛,是心作

佛』,即是而作,故『全性起修』;『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心

作、心是」,絕乎思議,一念妙觀,唯是一心而

已。

Page 5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六十七、絕學無為,不墮言說,不著名相

  石頭問藥山:『在此作什麼』?對云:『一物不

為』。石頭云:『如此則閑坐』。對曰:『閑坐則為

也』。又問:『子道不為,不為個什麼』?對曰:

『千聖亦不識』。所謂千聖亦不識。此語正如行思

禪師回答六祖惠能之說:『聖諦亦不為』,實有異

曲同工之妙;亦即是說,法本無言,絕思絕義,若

有言說,即非實義。因為有了語言、文字,或思維

想像,就落在相對的兩邊邪見之上,就成了見仁見

智,眾人議論煩惱的根源。而自性真常之中,本來

清淨寂滅,何有一法可立、可得?一切法無非都是

佛的善巧方便,為了教化眾生,故而應機所設之

法,旨在破除眾生之妄想、分別,與執著耳!

  佛法也是因緣生法,既是緣生,則是幻有,皆

了不可得。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應機說法,如人有

病,應病於藥而已,佛何有定法與人?故而說緣生

Page 5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七、絕學無為,不墮言說,不著名相 ���

幻有,了不可得。既然一切法皆因緣生法,有而非

有,非有而有,則何來的四聖諦『苦集滅道』之

法?四聖諦,也無非「權」說,是佛為破二乘人之

執著,所立方便之法耳,亦非實法。

  眾生只因一念無明,起惑造業,故而受報輪轉

於三界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苦惱。若能一念迴

光,知一切法寂然,乃吾人一念無明妄動,心隨境

轉,為物所遷,因而起惑造業造業故而受報,所謂

『惑業苦』三,輪迴不息。若知人生是苦,從此能慕

滅、修道,背塵合覺,了知一切法皆幻,而能不見心

外有法,胸次蕩然,了無罣礙,當下若能看破、放

下,則金剛正體,一得永得,豈假外求?如此,就能由

博地凡夫,一躍而超證直入聖域,齊與佛同。所以一

念迷,則起惑造業,集結了一切眾苦之因,故而受報

於三界六道中有生死煩惱炙盛之苦,無有出期。若

一念覺悟,自休自了,知一切法無我,所謂『心生則

法生』,一切煩惱無非作繭自縛、庸人自擾罷了。若

能了知一切法無我,而一念不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Page 5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眼前的一切境緣即歸於寂滅。此時,『惑』即般若

德,『業』即法身德,『苦』即解脫德。由是可知,

惑業苦『三障』即是『三德秘藏』,三德秘藏即是

三障,其差別惟在吾人心性一念迷悟之間而已。

  此處藥山回答石頭禪師所云:『千聖亦不識』,

意旨心中若還有佛與眾生、凡夫與聖人的分別,則

心中仍不清淨,依然尚有妄想、執著存在。因為佛與

眾生,本來平等不二,在凡不減,處聖不增。佛性本

來清淨無染,不因為成佛作祖而佛性較為清淨,或

因墮落在三惡道中受生死的苦報,則佛性便多了幾

分的污染。這種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的即是吾人本具的性德,亦即是人人本有的佛性。

其性凡聖一如,沒有纖毫的差別。凡夫之所以墮六

道受生死熾盛的苦惱,而聖人之所以能超凡入聖,

恒享常樂我淨之樂,只在一念心性的迷悟而已。

  當下這一念心,若不清淨,還有分別、執著,

就會產生無盡的煩惱;若能一念迴光,了然覺悟,

知一切法無我,眼前境界相一切的善惡、美醜、窮

Page 5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七、絕學無為,不墮言說,不著名相 ���

通、吉凶、禍福、成敗與得失等等,所有的相對相

無非都是吾人一念迷失了本性而產生的妄想與分

別而已。須知相對境界相的美醜、好壞都是見仁見

智,皆是因人而異的,沒有定論,故而皆是虛妄。

  經云:『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換句話說,

凡事若能往好處想,心存善念,行好事、說好話、

做好人,則眼前的境界相無有一法不善,縱然是厄

境逆緣也成了善境;反之,若一念不善,心量狹

小,愛鑽牛角尖,不能善解,沒有容忍的雅量,雖

善緣也成了惡境。吾人一念心性若不能知足,不懂

得感恩,則生活必在抱怨、憎恚中過活,日久歲

深,則面目可憎,世界也變得陰晦暗淡,一片悲

戚,故而心情也隨之鬱鬱寡歡,故而日子難過。

  『千聖亦不識』是說,這一念心若能保持清淨

無染,不為境轉,不被物遷,當下就得自在無礙、無

憂無惱了,哪裡還有生、佛、凡、聖等差別?一旦有

了分別,即落階級,便有高下,心即不平等;心不平

等、不清淨,即是煩惱的根源,所以說千聖亦不識。

Page 5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故而祖師才道:『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緣

識得性,無喜亦無憂』。也就是說,當我們隨緣遇

事時,必須愛憎不生,取捨兩忘。取捨兩忘者,亦

即不取順境,亦不違逆境,一切都隨順因果;換言

之,處順境中不生貪愛之心,試圖享受或作巧取豪

奪之想,或居逆境中生出種種瞋恚、不平之念,然

後障礙、嫉妒,不能逆來順受,作回頭反思想,所

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吾人若不能明因識

果,在逆境現前時,作償債、消業想,明白眼前的

境界相是來磨礪我們、考驗我們、訓練我們,增長

我們的恒心、毅力與耐心的『逆增上緣』。我們若

能通得過考驗,則境界就能往上提升,否則就會向

下沈淪。是故逆境惡緣是來成就我們志業的敲門

磚、試金石。所以逆境現前時,千萬不能氣餒,不

能退縮,反而更要勇往直前,不怕跌倒,必須再接

再厲。須知失敗是成功之母,所謂人無艱苦卓絕的

奮鬥,何有來日建功立業的功德?祖師也說:『沒

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凡事只要逆

Page 5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七、絕學無為,不墮言說,不著名相 ���

來順受,恒順因果,於一切順逆境緣中不喜、不

憂,不厭、不棄,就能隨緣消業,這就是『心隨萬

境轉,轉處實能幽,隨緣識得性,無喜亦無憂』。

  所謂絕學無為。得底人,心機泯絕,照體已

忘,漏盡意解,所作平常,直下放懷,無有可取、

可捨,所以說:『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如

來密語,迦業不覆藏,乃如來真密語也。當不覆藏

即是密,當密即不覆藏。因為如來所說密語即真如

法性,然真如法性乃遍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時不

在。耳所聞、眼所見、身所觸,無有一法不是,故

說不覆藏即密,密即不覆藏,此豈可與一般貪著於

五欲六塵,汲汲追逐於聲色貨利,而終日惴惴不

安,枉立得失煩惱的博地凡夫所能相提並論。

  金剛正眼須灑灑落落,隨緣應對,處世接物,

只是克盡個人應盡的本分,所謂『克已複禮』、

『存誠閑邪』而已。即便見與佛齊,入了佛的知

見,若還有個佛的知見存在,猶是障礙。須知,祖

師一棒一喝,乃至一機一境,一言一句,無不意在

Page 5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破除吾人執著而已。然破執貴在離一切分別、妄

想,切忌依附草木,攀緣不息,誠如古人所謂的

『驅除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一般,要能通

身放下一切的情執與不捨。雖然耕夫的牛或是饑者

口中的食物,皆是賴以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東西,

也都要能捨才行,直到無所依存為止,否則修行還

只是弄泥弄團的事,與了生死出三界的大事無關。

  祖師西來,從無言中顯言,所謂教外別行,傳佛

心印,以及六祖傳衣,所指顯著,曹溪大鑒,詳示說

通宗通。凡具正眼大解脫宗匠,變格通途者,均不著

名相,不墮理性言說,灑脫自在,觀機逗教,其行棒

行喝,以言遣言,以機奪機,以用破用,一切施為,若

歸其所宗,無出直指人心。心地既明,除去一切是

非人我,知見、解會等,若真能透到大休大歇安穩

之場,則一切教法皆殊途同歸豈有二致,所謂百川

異流,同歸大海。故知祖師教人一切機鋒、言語、

行棒、喝斥,無非破人執著而已。若具高識遠見,

即能遠光遺教,紹隆佛種,建立無量恒沙功德。

Page 5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八、學佛可以幫助紓解壓力 ��9

六十八、學佛可以幫助紓解壓力

  有人談道德,講的是頭頭是道,無有一語不至

情至理,可說是句句珠璣,讓人是振聾發聵,讚歎

不絕;問題是說的如此絕妙,然而觀其行為卻是心

口不一、言異于行,有時完全判若兩人,因此不免

讓人迷惑,故古德說:『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

德是做的,不做哪有德』。

  每當我們誦經、念佛、拜懺、或者迴向之時,

我們這一念心必須要真誠、清淨,對一切萬物要平

等、慈悲,念念都是為了利益世人,而不是為自

己;對一切人事物要恭敬,沒有分別。最要緊的是

待人處世要懂得「推功攬過」,與人無爭、與世無

求,願為一切眾生受苦。倘有絲毫的功德皆迴向給

一切的眾生,令他們能離苦得樂、了脫生死的煩

惱,得自在安逸。若以如是的心來誦經、念佛、迴

向,才有真實的功德利益可言。

  人之所以有煩惱,追究根本的原因都是因為貪

Page 5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得無厭,故而凡事覺得不足。管子曰:『奸邪之所

生,生於不足,不足之所生,生於侈,侈之所生,

生於無度』。所以想要免於煩惱必須戒之在貪,所

謂「少欲知足」。人的福分,各有限制,若飲食衣

服,日用起居,一一簡樸,則有餘不盡之福可享;

以還造物,優遊天年,可以養福,可以進德;費少

則取少,隨分自得可以養氣。若能以儉垂示後人,

教育下一代,子孫可以效法,則有益於家;若能以

儉率眾,身為表率、模範,做到『學為人師,行為

世範』,即可以移風易俗,進一步有益於社會、國

家。

  與人相處隨緣遇境,無論順逆善惡、八風境界

現前時,我們都要懂得隨時提起覺照,所謂『智

者調心,愚者調身』。能善調身心,使心靈平靜即

是智者,就是賢人。在一切境緣中,若喜歡攀援,

與人比較、計較的人,總離不開名聞利養的誘惑,

並且熱衷於五欲六塵的追逐,以求滿足自己空虛的

心靈,这种只曉得調身而不懂得調心的人,即無法

Page 5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八、學佛可以幫助紓解壓力 ���

真正得到自在,難以超凡入聖。當我們內心空虛、

不寧靜時,最好的方法不是拼命地往外馳求,尋找

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來填補自己內在的空虛,而是

要向內反觀覺照,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若不明了這個道理,卻向心外求法,非但不能解除

煩惱,反而愈見煩惱。俗語說:『心安茅屋穩,性

定菜根香』,儒家也說:『萬物靜觀皆自得』。心

靜得下來的人,生活才會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能

將這一念攀緣的心收回來,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

上,則心自然就平靜、安定。古人求知即是以修身

養性為主,所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

已』。

  現代人物質生活雖然富裕,但精神生活卻很貧

乏,生活壓力很大,卻不知道如何去紓解壓力,所

以得憂鬱症的人很多。紓解壓力最好的方法,不是

過著沒有壓力的日子,而是要慎選應該承擔的壓

力,讓自己的智慧與心性在壓力中能不斷地昇華。

當我們心甘情願承擔該承擔的責任,壓力就能由負

Page 5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面的焦慮轉化為正面的精進。一旦煩惱的心能夠成

為能作主的心,則不論是順境或者逆緣,都能成為

我們試練心性的最佳因緣,所以古德說:『境緣無

好醜,好醜起於心』。一切境緣無論順逆善惡,只

要我們這一念心能清淨無染、真誠不二,坦白地

說,即沒有任何境界不是菩薩的學處,都可成為我

們藉事練心的增上緣。憨山大師說:『密於事者心

疏,密於心者事達』,也就是說,心若執著於外

境,則錙銖必較、念念不捨,就會由豁達落入膠

著,心內的包袱也就越來越重,最後難以調適。心

若能念念反省、覺照,能於一切境緣現前時反求諸

己,只要情緒一波動,立刻覺照「誰在煩惱?」,

能用這種功夫,綿綿密密地反觀覺照,則覺性即可

由點而面,由面而成片。這時就能明白一切「相」

無非是雁過留聲,了不可得。

  所以,想要化解壓力,就必須對一切事「直

下」承擔,也就是「事來即做」全力以赴,以致俯

仰無愧,對得起自己良心;事去即不放在心上,不

Page 5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八、學佛可以幫助紓解壓力 ���

去計較事情的利弊得失、榮辱成敗的結果,如此就

能擺脫壓力的束縛。故而古德教我們做人處事的方

法要能『於心無事,於事無心』。生活雖然忙碌,

但要懂得如何過生活,才能自在。真正懂得過生活

的人是『忙無事,無事忙』,雖然每天忙,忙得不

可開交、昏頭轉向,卻依然不疲不倦,自在無礙。

因為他瞭解每天所做的事無非是善盡自己的本分而

已,一切都是為了服務大眾,利益世人而忙的,決

定沒有自己一己私欲在內,所以不會有利弊得失的

煩惱。凡事只要不愧不怍,也就心安理得了。若能

一切盡力而無所求,事就圓滿了,其於的就看因緣

了,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都了無牽

掛了。

  我們要瞭解,壓力的來源並非事情的本身,而

是來自於自己錯誤的觀念。如果能將眼前的阻礙與

橫逆視為是考驗我們成長的助力,而且能退一步

想,就能海闊天空,自在無礙了。故壓力並非百害

而無一利。若從正面的角度觀察,壓力能夠激發我

Page 5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們的活力與衝勁,使發揮良好的效力。抗壓性高的

人比較容易面對現實,並於其中而能處之泰然。所

以紓解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明白宇宙事實的真相,

瞭解因果,知道一切法都是『性空緣起,緣起性

空』的現象,無非幻有、不實,只是暫時存在的一

個假相而已,所以不可以認真。

  人活在世上走這麼一回,只不過是遊戲人間而

已,所以只要我們善盡做人的本分,其餘一切隨

緣即可,毫無苛求。如果我們能明白所作所為都是

為了利益大眾、服務人群著想,沒有私人的考量,

如此則能將心量從「小我」擴及到「大我」,這就

是自利利人的菩薩行。菩薩道的精神就是舍人所不

能舍,能忍人所不能忍。真正能學習菩薩這種『興

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念念能説明世人破迷開

悟,離苦得樂的人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若能常隨

佛學,有這種上求下化的精神,則時時生活在快樂

之中,哪裡還有什麼壓力可言!

Page 5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九、隨緣而作,以幻修幻 ���

六十九、隨緣而作,以幻修幻

  經云:『六塵如水中月,眾生如幻,三界如

影』。世人都知道人生如夢,卻仍然懵懵懂懂得過

生活。在這如夢的人生中,只要萬事隨緣,就能安

然無事。所謂隨緣,就是六根接觸外塵境界時,無

論善惡、美醜、順逆等任何境界都能欣然接受,不

起瞋恚、嫉妒,也不生貪愛,凡事都能怡然自得,

泰然處之;換句話說,也就是能『隨順不二』,如

如不動,於一切法無所住。『無所住』,即是看

破、放下,能出入兩邊而不著『兩邊』,入『中

道』實相之理。此時便有能耐修習空花梵行,宴坐

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人心是無遠弗屆的,能包太虛,就像一面鏡

子,任何境界都無法填滿。也就是因為空間能包容

萬象,好壞美醜都有,所以修行再如何得力,還是

擋不住無常生滅的現前。只有一念返照,知心是

幻,諸法空相,修行才不會著相取境,到頭來仍然

Page 5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落在『有、無』兩邊,而心生煩惱。

  不要以為修行就必須遺世獨立,不食人間煙

火,如果一旦投入現實生活中即不是修行,那就著

了修行的相。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修行就是以幻修幻,在隨緣中,不執『取』,也不

執於『捨』,要心無所『住』,該作即作,瀟灑的

生活,使心無罣礙,這才是修行。

  有一則公案記載:有一次,阿難出外乞乳給佛

陀治病,卻遭維摩詰呵罵說佛怎麼會生病,別讓外

道笑話了,快快回去!阿難不知如何是好,此時,

空中傳來音聲:『行矣!取乳勿慚!』。乞乳給佛

陀治病有什麼好覺得慚愧的,言下之意是說,不要

被境界所困而遭迷惑。在現實的生活中,人食五穀

雜糧怎能不生病;生老病死即是世間生滅無常變化

的一種必然現象。人生在世,要有所作為,該怎麼

做就怎麼做;只要不生妄想,心有所「著」因而取

相分別即可,那麼任何事儘管去做不要猶豫。所以

說『儘管取乳勿慚』。

Page 5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六十九、隨緣而作,以幻修幻 ���

  修行即是如此,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

佛是從煩惱中覺悟出來的,離開了滾滾紅塵的煩

惱,如何修行?所謂『水清則無魚』,『煩惱即菩

提』。如果修行與生活脫節了,最後就會像周金剛

吃不到老婆子的點心一樣,兩邊都出了問題。

Page 5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七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全部《金剛經》都是『破相顯體』。以無

「念」為本,無「相」為宗,無「住」為用;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乃體用並顯。

  『無所住』是不著「有」,而『生其心』是不

落「空」;空、有兩邊不著,超越了兩邊即入『中

道』實相。修行人若能於一切法無所住;換句話

說,當隨緣遇境時,在一切境緣的順逆、善惡、美

醜之中,能無動於衷,不受境遷,不隨物轉,保持

自己現前的這一念心清淨無染,如如不動,使心無

罣礙,即是實相無相之體。《心經》開示世人:心

無罣礙故,即能遠離顛倒夢想,則我執、煩惱、生

死、無明,皆無可住。若執著於「無住」,又落於

「空」相,當知真空不空,所謂虛靈洞徹,這一念

靈明覺知的心,是了了分明,可隨緣起一切大用。

  『生其心』,是「般若」從體起用所產生的一

切妙用。此心,即吾人本具的妙明真心,即菩提

Page 5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9

心,慈悲心,平等心,清淨心,以及利他無我的

心。眾生因執著病故,處處著相,不是著「空」,

即是著「有」,不是執「常」,便是執「斷」,所

以眾生心,心有所住,所以產生了妄心、差別心、

貢高心、煩惱心,故而心生顛倒恐怖,惴惴不安,

惶惶不能終日。若能一念覺悟,返觀心源,明白實

相無相之理,於一切境緣,能不取不捨,離一切虛

妄之相,使心不執著於五欲六塵境緣的誘惑之中,

而能屹立不動,放下所有的分別、妄想、與執著,

則眼前的境界相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華藏的一真法

界。故經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凡夫之所以有煩惱、痛苦、憂愁,完全是作繭

自縛,自尋煩惱,咎由自取之故。法界本來清淨空

寂,只因世人迷昧無知,庸人自擾。若知一切法皆

是緣起性空之相,沒有自體,了不可得,於是便能

看破、放下,不再執迷不悟,進而不再從這些虛妄

不實的境界中妄計分別,巧取豪奪,造作諸業,則

三業清淨,就能自在無礙了。故知『應無所住』,

Page 5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即是實相菩提,只要放下便是。要知動念即乖,有

念即妄,若能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便能與萬物同

根,法界一體,那麼當下這一念心即是實相無住真

心。放下則妄心息,妄心不起,則真心自見。

  古德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差別只

在迷、悟之間。覺者,一切不住,即相離相,故名

佛;迷者不覺,見境生心,起了「愛見」,處處著

相,所以煩惱不堪,故為眾生。六祖惠能大師說: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即菩提』。祖師又說:『前念不生即心,

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前念不生,指的是清淨心,凡落入了語言、文字即

成了議論。後念不滅,是自性起用。當清淨心起作

用,則待人處世,慈悲心、平等心就能自然生起而

廣利一切有情。

  佛有三身,眾生亦有三身,三身平等無有高

下、優劣之別。『無所住』是「法身」,法身清淨

無染,遍一切處;『生其心』是「報身」與「化

Page 5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身」,能隨緣起用教化一切有緣眾生。當一切法無

住時,則空寂靈知之真心充滿虛空法界,即是法

身。生其心時,善心生,得善報;若惡心起,則得

惡報,此即報身。一念思邪化為地獄,一念思善則

為天堂,即是化身。

  我輩學人若能明白此理,則須在『無住生心』

上用功,心如虛空,不存虛空之量;度一切眾生,

不著度生之相,所謂:『隨緣常不變,不變常隨

緣』。不變即無所住,隨緣即生其心。修行悟道,

無論是參禪、研教、持戒或者是誦經、念佛、持咒

等作一切佛事,都必須要放下萬緣,一心專注在道

法之上;于一切時,一切處,時時以佛為念,不生

攀緣,遠離妄想、分別、執著。能如是作,如是

修,就是『應無所住』。

  須知,真如本體自性不空,具足三身四智,五

眼六通,乃至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無不具足圓

滿。真性本來清淨無染,不起善惡之念,離諸「對

待」,說善尚且不是,更何況說惡,所謂『邪正盡

Page 5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打卻,菩提性宛然』。此即說明佛性是離開善惡、

邪正,對一切外境不起分別、愛惡、取捨之念,自

性平等而住。

  若能於一切法無所住,心自然就清淨無染;心

清淨無染,自性的般若智慧、菩提覺性就開顯出

來了,則慈悲心、平等心,一切的德能、神通與道

力,不求自來,一應具足,這就是『生其心』。故

知,不生不滅之涅槃境界不是別的,而是心念無

住,不著一切相,是沒有煩惱染著的真如境界,亦

稱之為常寂光淨土。

Page 5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一、離四句、絕百非 ���

七十一、離四句、絕百非

  宗門教下常說:『雙遮、雙照、遮照同時』。

這是佛門中的法相名詞。如果真能明白體悟這些名

相義理,就能大開圓解、明心見性了。換句話說,

在日常生活隨緣遇事當中,即能態然自若、輕盈無

礙、左右逢源、頭頭是道,信手拈來無不是法,當

下就得大自在解脫。

  『雙遮』,是非空、非有;『雙照』,

是亦有、亦空;而『遮照同時』,是空有無

礙,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禪家大德也常說:

『離四句、絕百非』。這四句是:「有」一

句,「無」一句,「亦有、亦無」一句,以及

「非有、非無」一句。這四句包含了宇宙的萬

有、一切人事物的森羅萬象。如果我們能徹悟

萬法的生起無非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

現象,進而就能看破、放下。若四句都離,則我們

現前這一念心才能真正的清淨無染,所謂湛然寂

Page 5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靜、一塵不染、一法不立,真正契入涅槃寂滅的法

樂。

  可惜眾生無知,不明白『諸法實相』的義理,

不瞭解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法,一切相僅是一種緣

起、緣滅的現象,所謂緣聚則有、緣散則滅。而緣

又是無常的變化、刹那不住,根本了不可得,如何

是真實的呢?!所以說:『萬法皆空』。

  雖然說一切法乃因緣生法,緣聚則有,緣散則

滅;而其所現之相也是「幻」有之相,雖有而實

無,即所謂『有而非有』,怎麼可以認真執著而以

為是存在的事實呢!凡夫顛倒,不明白事實的真

相,所以堅固的執著外塵的境界相以為是實有,於

是從中產生了無盡的妄想、分別,故而有了取捨得

失的煩惱,這正是因為著了「有」相之故。我們必

須明白,一切相的消長都是緣聚緣散而已。緣散了

故然是空無的現象,正當緣聚時又何嘗是真實存在

的呢?因為它所現的相也是緣起性空、刹那生滅,

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宇宙萬有的實相即是無所

Page 5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一、離四句、絕百非 ���

有、必竟空、不可得,這就是『實相第一義諦』之

理。

  《金剛經》上說:『實相者,無相、無不

相』。無相,講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皆是

因緣生法,緣起性空,了不可得;無不相,指的是

宇宙的萬事、萬物,一切的森羅萬象。雖然這些相

都是緣起性空的假相,但這些假相仍然歷歷在目、

清清楚楚,所以不能說它無。如果眼前的現象說它

不存在,則給人的想法必定是精神異常、非瘋即

癡,或者已病入膏肓。

  執意說一切相是非相,即不理解真空實相的義

理,也就是著了「空」相。無相,不是沒有相,相

是有的,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正因為它是隨緣

刹那生滅、無常變化的相,沒有定相,所以說是

「空」、是「假」,或說是「無」相。

  正當我們執著於它的「定相」時,它已經改頭

換面、面目全非了,故而讓我們無法接受,因而衍

生了許許多多的煩惱。試問,世間哪一件事情無非

Page 5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如此呢?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生住異滅,礦物星

辰也有成住壞空。一切宇宙的萬相都在刹那變化,

只不過是變化的現象太過微細,非我們凡夫肉眼所

能覺察而已。人際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時時在起

微妙的變化,譬如:昨日還是肝膽相照、無話不談

的患難之交,今天由於某種因素的轉變,彼此竟然

惡言相向、割袍斷義,不相往來。

  或見戀愛中的男女,昨天還相依相偎、你儂我

儂,指天立誓永不分離,彼此信誓旦旦的猶言在

耳,今天卻和別人約會親親熱熱地去看電影、喝咖

啡去了。所以事事變化無常,真讓我們深切地感受

到時空的錯亂,所謂:昨是而今非。若能瞭解事實

的真相,我們又豈能執著於人世間一切人事物的永

恆性!

  所謂『無相、無不相』者?「無相」即凡所有

相都是虛妄。一切相的生起無非緣生幻有,刹那生

滅,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故須離一切的虛妄

相;若能離開這一切的虛妄相就能見到真實的相,

Page 5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一、離四句、絕百非 ���

所謂:『離妄即真,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一

句話就是要我們認識人生事實的真相,不要再去分

別眼前的一切境界相;這些境緣都是刹那變化,有

如過眼雲煙那麼虛無縹緲,如何抓得住呢!「無不

相」,講的是眼前我們所見所聞的一切境界相,這

些境界相的存在都是業因果報相續存在、刹那不

住、暫時發生的假相而已。它雖假,而猶在,故不

能說是「空」。故『實相』者,是「無」相,即

《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有而非有;『無不

相』者,也是實相,所謂『空即是色』,非有而

有。然「色」是「妙」有,而『妙有非有,非有而

有』,這種空而不空是妙有,不空而空是真空,這

才是諸法實相的真理。

  由此可知,如何是實相第一義諦?實相第一義

諦即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也就是《心經》

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的實相之理,亦即是色空一如,空有不二。既

然,色空一如,圓融無礙,那麼所有相即無分別、

Page 6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平等不二;有分別即是二法,就不是佛法。是故,

一切相沒有差別,有不礙空,空不礙有,即所謂:

『亦有、亦無』,這種空有無礙、圓融之法,才稱

為妙法。

  然『諸法實相』者,是畢竟空、無所有、不可

得。其體是畢竟空,一法不立、也不受一塵,赤裸

裸、淨灑灑,無有一法可得,正所謂涅槃寂滅相是

『非空、非有』。若有一法可立,即是無明妄動,

皆非真實,連非空、非有都不能執著。這四句都離

了,心才真正的清淨無染。所以禪家大德說:『四

句離,則百非絕』,離相即無過。

  凡夫世人只因一念迷失了本性,故于一切相中

起了種種的分別、執著,也就是從虛妄分別中再妄

生了分別,於是造作了無盡的罪業,因業而感苦,

故而受報於三界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煩惱。若能

一念覺悟過來,明白宇宙事實真相的道理:凡所有

相皆是虛幻,不可以妄加執著、計較;一切相無非

『相有體空、事有理無』的現象,何必認真。

Page 6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一、離四句、絕百非 ��9

  人生在世,猶如過江之鯽,來此只是作客而

已,生命是如此的短暫,一息不來永為後世,何必

還要斤斤計較,跟大家過不去呢,甚至還要做一個

讓人討厭的人!更何況與人過不去就是與自己作

對,自己心裏也不好受。如果能瞭解諸法空相,敞

開胸懷、放開心量,懂得客隨主意,不計較、也不

在乎,那就自在無礙,無憂無慮。我們要瞭解心量

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人生若能放開心懷,傲翔

於天地之間,不是過得很有意義嗎?何必要作繭自

縛、自尋煩惱呢!

Page 6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七十二、攝心之道,返聞第一

  淨土宗的祖師印光大師說:『攝心念佛為決定

不易之道,而攝心之法,唯返聞為第一』。然自性

即佛,佛即是心,自性本定,本來清淨,切勿刻意

令心得定,否則即有「頭上安頭」之虞,反而離道

日遠,不能見道;只需不染,不為外塵境緣所動,

則空淨自現。

  「性」是體,「心」是用,而體用不二。猶如

明月,月亮是體,月光是用,能遍照一切處,然光

體是「一」非「二」。古德以此作為比喻來開示世

人:舉凡一切有形、無形之外境,或無形、無相之

心念,皆由『自性』本體所現,皆是虛妄,故『應

無所住』。若知一切法空相,如鏡花水月,非有非

無,能悟此心者即為聖人、佛;若迷此心者即是凡

夫、眾生。返聞自性,就是將眾生無始以來,追逐

外境,向外馳求之心,能收攝回來,反觀覺照自己

本覺明淨之心體。

Page 6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二、攝心之道,返聞第一 �8�

  縱觀世間的一切物質畢竟毀壞,一切生命畢竟

死亡,一切想念也畢竟虛妄,所有一切的一切皆生

滅不已,諸如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生住異滅,而

礦物大地虛空也有成住懷空等現象,這些等等皆法

爾如是,道法自然的現象。一切現象皆有生滅,且

生滅不已,其不滅者唯自心正覺之心體。

  然心有『心性』、『心識』之分。心性為「不

生滅」心,即正覺心,是為『智』;心識為「生

滅心」,即妄念,是為『識』。經云:『分別的

是識,不分別的是智』;依識則「染」,依智則

「淨」。若能於一切身心世界不生分別、取捨者即

為智,亦即正覺;若一念心迷而取著於外塵境界五

欲之相,而生愛惡分別取捨的即為識,識即妄念。

  菩薩知一切法空,皆緣起性空之相,了不可

得,故而於一切境界相起現行時能立即『返聞』自

性,知諸法是幻,離幻即真,能『即相而離相』,

亦即縱橫在一切境界之中,不受境界的影響,不住

幻塵,故成正覺。然眾生愚迷,不知緣起性空,了

Page 6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不可得,故執著外境以為實有,被根塵所纏,所以

念念分別、取捨,故煩惱熾盛,不能解脫。

  由此可知,成佛之關鍵,在於『返聞聞自

性』;只要不被塵識所迷,而能一念心覺了萬法因

緣生,緣起性空,無所有、不可得,就能看破、放

下,不再迷戀,一昧追逐取捨,作繭自縛,自尋煩

惱。若能將這一念心保持恒長,如龍養珠、如雞孵

卵般,能念念覺悟,即能轉識成智,轉凡成聖。換

句話說,若能將攀緣六塵之識心扭轉過來而能迴光

返照,知境是妄,明瞭一切相皆因緣生法,虛妄不

實,當下這一念心性能提起覺照,知心是幻,一切

境界相皆是『心現識變』,所謂『心因境有,境由

心生,心境不二,唯是一心而已』。那麼,當根塵

接觸時,眼見色、耳聞聲,即能不染於塵,不被塵

境所迷,因而起心動念,產生無盡的分別、愛惡與

取捨的煩惱。

  若能不取外塵的境界相,內不為妄心所惑,即

入禪定的境界。所謂禪定,六祖惠能大師說:『外

Page 6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二、攝心之道,返聞第一 �8�

不取相為禪,內不動心為定』。能做到『外禪內

定』,心如如不動,即與佛感應道交,入佛知見。

此時,內心一片寂靜,不想過去未來現在,這一念

覺性,超越時空,坐斷兩際,心中寂然洞徹,了了

分明,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這一念心清

淨無染,卻又萬法森羅,無幽不照;心性本來無有

來去之相,卻又恒示來去,這種清淨寂然,圓融無

礙的自性,就叫做『返聞聞自性』。

  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本來是佛。只要因緣

成熟,即能徹見本來,而證空性。雖然『心、佛、

眾生三無差別』,但眾生在迷,需遇善法、善知

識,加以調教、薰習,才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證如來的清淨法身。故眾生在日常生活一切起居作

息動用之中,須斷惡修善,去習改過,不時地長養

菩提善根。

  佛法講的是『因緣生法』,著重在緣;有因

要有緣才能結果,所謂『因地法行』,『修因證

果』,這就是因緣法的道理。我們既知,自心是

Page 6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佛,只這一念心,能夠覺悟過來,放下自我,能

念念為眾生,而無自己一念之私欲,廣利一切有

情,若真能做到『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有

這種『利人無我』的心,當下就是佛。既然一念

心清淨、慈悲,就是佛,那又何苦費盡千辛萬苦向

外覓求?須知,心即是佛,離心無佛,若欲求佛,

但求此心,只因此心心心是佛。若迷心外求,終不

見佛。所以祖師說『自性若迷,佛即眾生;自性若

悟,眾生即佛』。

  修學佛道,沒有動靜之分,哪裡都可以修行;

換句話說,可以靜中修,也可以動中修。靜中修就

是在家誦經、念佛,或持咒、參禪;若動中修即是

歷緣對境,藉事煉心,于一切時、處,行住坐臥、

見聞覺知,一切境界之中修我們的清淨心、平等

心;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起居作息一切動用之

中,如穿衣、吃飯、做事、睡覺等都可以修行。只

要我們的心中不染於塵境的紛紛擾擾,不被外塵境

界相的美醜、善惡所蒙蔽,因而被境界牽著跑了,

Page 6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二、攝心之道,返聞第一 �8�

隨波逐流,起惑造業生出無盡的煩惱,就是修無量

的功德。只要這一念心能保持清清淨淨,如如不

動,念念都是真如慧照,不離本際,不捨大悲,則

業障消、智慧長,日久歲深,功夫自然得力,就能

入正定聚,達清淨本來,見到我們自性清淨的天真

佛。

Page 6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七十三、讚歎一法圓滿六度

  生命是燦爛的,多彩多姿的,充滿了神秘的色

彩。但是,一旦我們對宇宙萬事萬物失去了禮讚

的心,即便是再絢爛的大千世界,頓然也會失去光

彩,而變得灰暗朦朧的一片。

  人要懂得讚美,才會謙虛;能懂得謙虛,才會

真正體會學習的樂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焉』。如果看不到他人的長處,將會失去自己學習

對方優點的機會;也唯有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才

會發出讚歎的言語。

  一聲的讚歎,就是一個善緣、種植一個福報、

增添一分溫暖,以及一次「心」的學習。俗語說: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一句從內

心湧出的愛語,能讓聞者如沐浴在春風之中,無形

中能令周遭的氣氛洋溢著歡愉。古人也說:『一

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可見得,舌根的

功能可以造罪,亦可以修福。愚笨的人,不知不覺

Page 6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三、讚歎一法圓滿六度 �8�

地用自己的嘴來「自讚毀他」,造作口業,與人樹

敵,結下宿怨;而聰明的人,卻懂得用言語來讚歎

他人,口吐蓮花,與人為善,修無量的功德。

  而所有讚歎之中,尤以稱讚『如來』所修的福

最大。若一句讚歎之語,是發自內心深處由衷地去

稱讚佛德,即能造福無量。所謂讚歎『如來』者,

如來是從『性德』上說的,凡是與性德相應的事都

要讚歎;也就是說,舉凡一切善行義舉、斷惡修善

的事,小如芝麻綠豆大的事,也要能隨喜讚歎,不

能吝嗇或輕衊不理。

  由於世人內心常有瞋恚、嫉妒與驕慢等煩惱,

因而常犯口過,例如,惡口罵人、挑撥離間,或說

長道短,以謊言欺誑他人,乃至譭謗三寶等等,造

業不斷,故而心念不淨。若能一心禮敬,稱讚如

來,則能滅除口過,成就清淨的功德。

  佛陀時代,給孤獨長者,一日至王舍城友人

家,見友人歡喜灑掃、慎重辦置佳餚,故探尋其友

是否為女作嫁、娶婦或是宴請上賓?友人滿懷歡

Page 6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喜,稱讚佛德,答道:『明日將迎請佛陀至家中供

養。佛陀捨太子之尊而出家修行,已證無上菩提,

為覺行圓滿,至尊至貴的聖者』。給孤獨長者聞友

人對佛陀的讚歎,舉身歡喜,心生無比的敬仰,立

即前往拜謁佛陀,又聽聞如來開示佛法心要,而心

開意解,便發心布施祇洹精舍,因而成為佛轉法輪

的大護法。由於友人讚歎佛得的因緣,令給孤獨長

者得以啟發善根,發心修行、護持佛法。可見得,

稱讚如來的功德是無比的殊勝。不但在稱讚的同

時,口業清淨,內心也全然清淨,當下本具的光明

性德即能彰顯,而且又能影響他人響往而隨佛學

習。這即是自利利人的事業,無比殊勝的菩薩行。

  佛在大乘經中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這種『一多不二』,圓融之法,才是佛法。就舉

「讚歎」為例,讚歎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只是動

口之勞而已。但是,真的懂得讚歎功德的人,就知

道其實讚歎一法,就圓圓滿滿地含攝了六度波羅

蜜,是圓滿的菩薩道。

Page 6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三、讚歎一法圓滿六度 �89

  當我們看到別人發心供養三寶,救濟貧困,而

心生歡喜,隨喜讚歎,甚至助其成就布施供養,則

所得的功德等同於布施者,獲福無量。因為一般人

多半嫉妒,又吝嗇不捨,即便是舉手之勞的事,也

不願意做。殊不知,隨喜功德可以除去我們貪婪、

吝嗇的習氣,而且還可以與人廣結善緣。所以讚歎

就是一種『布施』,布施我們的歡喜心;使那些發

心斷惡修善的人,能夠受到鼓舞,因而會增加自己

的信念,更加努力地去做利人利已的事業。

  讚歎是修『持戒』。因為讚歎可以抑止內在的

貪婪、嫉妒與驕慢的惡念。一個能常口吐蓮花的

人,則口業清淨,不犯口過,不會造兩舌、惡口、

綺語、妄語的過失。而且心量廣大,對人生常持著

光明正面的看法,不會與人結怨。這種止惡修善,

心地光明的做法即是持戒。

  讚歎是一種『忍辱』。因為當我們學習讚歎他

人之時,常常會引起其他人的覬覦、猜忌,或抱以

質疑的眼光,認為我們為人虛假不實,是在逢迎巴

Page 6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結、或是阿諛諂媚,故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對我們

人身做無情地攻擊、或冷嘲暗諷的批評。這時,我

們就必須要有堅毅的精神與勇氣,要忍得住、站得

長,不要被外來得橫逆所墼倒了。這就是修忍辱。

  讚歎也是修『精進』。真正的精進者,內心是

清淨無染、一念不生。但是,眾生煩惱習氣很重,

在尚未達到一念不生之前,需假方便之法來對治,

故先以「善」治惡,再以「捨」治善。讚歎是善

法,修善斷惡是契入一念不生的前方便。

  再說,能懂得讚歎別人,就是能欣賞他人的長

處;無形中,就在自己內心深處起了見賢思齊、潛

移默化的功能,進而開始發心學習。就如同善財童

子五十三參,善財能廣修一切善法,不捨眾生,也

不捨一法,發願破『塵沙』的煩惱。此即菩薩讚歎

的大精進法門。

  真正的讚歎即是一種『禪定』。禪定者,是心

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做得了主。當我們要

讚歎他人時,不被過去彼此的恩怨所左右,也不會

Page 6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三、讚歎一法圓滿六度 �9�

因未來即將面臨的利益衝突,而有得失上的考量,

故而有所猶豫;也不會因世人的誤解,冷嘲熱諷而

退卻。換句話說,無論任何情形之下,都能堅定其

心,不畏前境,這就是「定」的表現。

  讚歎同時也是『般若』智慧的展現。當我們讚

歎他人之時,心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讚歎不是

為了諂媚、逢迎,更不是為了自我的功利而巴結討

好;而是純然發自內心深處,基於欣賞對方的才

華、美德,或者是善行義舉,故而從自性之中所散

發出來的一種歡喜心,所謂『誠於中,形於外』。

這是一種真誠言行的流露,所以既可莊嚴自己,又

能成就他人。故讚歎是般若智慧的表現。

  由是可知,隨喜讚歎一聲圓圓滿滿的具足了六

波羅蜜。悟的人,隨拈一法無不是法。關鍵是我們

明不明白佛法的真諦是什麼?佛法講的是『心』

法,所謂一切法唯心。學佛就是修心。心修則意

誠,意誠則心正,那麼儒家所說的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的一貫大道就能一併完成。

Page 6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是故,學佛修行不難,難在不明佛法、不通事

理。若能通達佛法的義理,則舉手投足無不是法。

即便舉口之便,讚歎一聲,就能圓滿六波羅蜜,輕

輕鬆松地走在自利利人的菩薩道上了。

Page 6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9�

七十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李翱向藥山禪師問道:什麼是道?藥山答:

『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悟後作偈:『煉得身

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

在青天,水在瓶』。道也者,凡是合乎自然、順應

自然的即是道,所謂『道法自然,法爾如是』。須

知道在心悟,不在外求,若以佛求佛,以道求道,

無異騎牛找牛。

  修行在於悟後起修。現前這一念心本來清淨無

染,但仍須經過一番刮垢磨光、剃塵除垢之後才能

顯現;古人以梅花作為比喻:『未經嚴冬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悟後修行如同『高高山頂立,

深深海底行』,其意是將現前這一念心安住在『中

道』實相之上,不住兩邊,使我們這一念心不取不

捨、不迎不送、不即不離、不拒不求,則當下這一

念心即如如不動。保持這一念心無事、無所罣礙、

煩惱,即是『高高山頂立』。若能將這一念所悟的

Page 6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道』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當隨緣遇境時,不為外

塵所迷,而心隨物轉,做到所謂的:『百花叢裏

過,片葉不沾身』。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一切動用之

中,如迎賓送客、做人處世,都能保持這一念心清

淨無染、自在無礙,這就是『深深海底行』。

  由此可知,修行的功夫是在「靜中養成,動中

磨練」,六祖惠能大師說:『動中之靜是真不動,

不動之靜斷佛種性』,此話意味著真正的定功是在

動中練就的,不是躲在深山僻靜之處、了無人煙的

地方修定,那種修行只是初學的階段,而非真正的

功夫,誠如古人所說:『十字路口好參禪』。

  陶淵明有詩曰:『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修行不離開人間,就

在人群嘈雜、紅塵喧囂的地方修行,以練就自己的

清淨心、平等心。只要無心於外塵的境界,則萬境

本閑,境智如如,外塵境緣的紛紛擾擾與我又有何

妨!要知自性真常之中求生死、涅槃、菩提、煩惱

都了不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即是妄想、顛倒,與

Page 6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9�

「道」就悖離了。

  佛法大海、浩瀚無盡,但歸結起來就只有四個

字:『無智亦無得』。無智是「根本」智,亦稱為

「實」智。無智才是真智;無得,即無所得,無所

得才是真得,因為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當證得佛果

地上的智慧時,才發覺原來這所有一切的德能都是

我們自性中本來具足的,不假外求,非從外得。

  無智是「體」,當體起用時即是無所不知,無

所不能。根本智證得了,再進一步若能惑破無明,

後得智也就顯現。後得智亦稱為「權」智,或「方

便」智。根本智是「無分別」法,亦即心中清淨寂

然,不染于塵,安在涅槃寂淨之中;而後得智是

「分別」法,善能分別一切法的真妄、邪正、是

非、善惡等一切法的差別相,知道這一切相的理

事、因果、性相等來龍去脈種種的情形。根本智是

性體,後得智是相用。後得智的功能是在教化一切

眾生令其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之用,令一切眾生也

能入無餘涅槃,故體用一如、性相不二。「用」是

Page 6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屬於事相上的作用,而一切相都是緣起「性」空的

假相;既然皆是幻相,只因一念不覺起了妄動而

有,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有何分別?!所以

分別法即是無分別法,實智即是權智。

  學佛的目的在『轉識成智』。「識」是「八

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及阿賴

耶識。「智」是『四智菩提』:成所作智、妙觀察

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所謂「成所作智」,是

如來為教化一切眾生、利樂有情,普於十方示現

種種神通,六根可以互用,以引導眾生入道,成

就本願力所應做的事,故稱為成所作智。轉識成

智:六、七識是「因」上轉。第六識轉為『妙觀察

智』,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當功行圓滿,前

五識也跟著轉成『成所作智』,第八識轉為『大圓

鏡智』,故五、八識是「果」上轉。

  四智菩提是自性本具的性德,非由外得,也

非師得,經曰:『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無智無得,是法空、第一義空,即「人空、

Page 6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9�

法空、空亦空」三空三昧的境界,是『能、所』

雙亡,無能觀之智,也無所觀的境界,以及所證

之理;若還有一物,即不清淨,仍有污染,所以

「能、所」都不可得,誠如《楞嚴經》曰:『知見

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知斯即涅槃』。亦即是說,

當六根接觸外塵境界時的第一念,所產生的見聞覺

知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但沒有絲毫的分別、執

著在內;如果對外塵的境緣產生了美醜、善惡的分

別,那就是「立」了一個「知」。知即是「識」,

也就是分別與妄想。

  若眼見色、耳聞聲能不起心、不動念,心清淨

無染,不隨境生心,保持一念心的清清淨淨、如如

不動,那就是涅槃寂淨的境界。所以古德說:『見

猶離見』,又說:『一切俱非,一切俱即,離即離

非,是即是非』,亦即是要吾人離開現世環境中的

一切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幻。而這所有的相都

包含在「四」句之內。根、塵交涉若有了見聞覺知

的分別,分別一切相的美醜、善惡、貴賤,因而有

Page 6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了取捨,那就是妄想、執著,故而成了無明的根

本,所以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這四句即:「有」、「無」、「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等四句。「有」,是假有,所有的

一切相都是緣起的幻相,都是虛妄;「無」,是虛

無,指性體是空無寂淨;「亦有亦無」、「非有非

無」兩句,是指相有體空的現象。相,是因緣生法

所存在的假相,故不可說其有,但也不可說其無,

所以說:亦有亦無;而相之體是清淨寂然、不生不

滅的,所以說是非有非無。若能明白這四句的義

理,這四句其實講的就是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能

明白事實的真相而能離開一切的虛妄之相,則如禪

家所說的:『離四句則百非絕』,就真正超越了一

切,此時心空無染,清淨寂滅,入涅槃境界。

  佛法教導世人,四大非有、五蘊本空,一切相

都了不可得,其旨在破凡夫的「我」執;空四諦

十二因緣法是為了破二乘聖人的「法」執。佛說:

「無智亦無得」是破菩薩法,不著兩邊,連中道亦

Page 6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99

不住,才能破『人、法』兩空,入『中道』第一義

諦。有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菩薩不受法

縛,亦不住法樂,清淨涅槃本來不生不滅,無有一

法可得,有所得即是妄得。

  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而非外來。世人之所以無

知起惑造業,只因暫時被無明、妄想所障,只要放

下心內的貪瞋癡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以及是

非人我的塵緣煩惱,不再攀緣,就能恢復我們本有

的智慧德能,見到自性的天真佛性。能放下一分,

智慧就增長一分,沒有其他任何的竅門,所謂『道

在心悟,不在外求』。

  唐朝的禪宗大德,龐蘊居士也說:『外求非是

靈,無念是家珍,心外求佛法,儘是倒行人;般

若名尚假,豈可更依文,有相皆是妄,無形實是

真』。若能於一切法無所住,不執著於一切外塵的

境界相,連念頭也無,心清清淨淨,能離念絕相、

心空如洗、一絲不掛,於日常生活中,不生取捨情

見;這種能應物隨緣、不為境轉、不被物遷,使

Page 6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0

這一念心靈覺不寐、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就是

「道」。也就是,本經所講的「無智亦無得」,諸

法實相的真理。

Page 6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五、談知行合一的佛法修學 �0�

七十五、談知行合一的佛法修學

  佛法講『一切法唯心』,而一切相都是『心現

識變』的虛妄相。我們雖然知道了,但是當我們隨

緣遇境的時候,仍然還是有分別、執著,還是不免

與人計較。有時只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還是

非要爭個臉紅脖子粗,定要弄個是非、黑白、長

短、勝負不可。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吾人夙世的

習氣太重使然。

  然佛法者,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連心都不

可思議,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既然如此,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清淨寂滅、一塵不染、一法不

立,又何來的是非、美醜、善惡等紛紛擾擾的爭議

呢?!這些爭議、矛盾與對立,難道不是我們這一

念心「迷」失了本性所產生的妄想、分別與執著

嗎?所以古德說:『佛法本無爭,爭者失道意』。

因為,有了爭論,即與「道」不相應了,其本身就

已經遠離了「道」,故而六祖說:『離道莫覓道,

Page 6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終生不見道』。

  祖師又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

句話,雖然耳熟能詳,但我們能確實明白它的義涵

嗎?果真明白了,我們當下就清淨自在、無憂無惱

了!如果,我們真地能體悟到『別人的錯,也是對

的;而我的對,也是錯的』,那才能真正體驗它的

道理。到那個時刻,我們的境界才能提升,修學才

能成就。

  『別人的錯,也是對的』,想要明白這一句話

的道理,說真格的,還確實不容易。但在聽經聞

法多年之後,雖然做不到,但或許還能理解。只要

我們這一念存心能夠往善的方面去詮釋、去瞭解,

他人的「錯」,那是佛菩薩刻意『示現』給我們世

人作樣看的,無非是在教導我們要懂得『斷惡修

善』,不要重蹈他人覆轍,以免沉淪墮落,到頭來

反而害人又害己,如此非但使自己抬不起頭來,斷

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也使家人或親朋好友蒙羞。

所以,別人的過錯即是我的借鏡,目的是要世人

Page 6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五、談知行合一的佛法修學 �0�

以此作為自我的期勉,作為發心向善的『逆增上

緣』。

  那麽,為什麽說『我的對,也是錯呢』?這句

話說得似乎有些不盡人意的感覺。若要瞭解佛法的

思維,即不能用世間法的眼光來看。因為它往往是

意在言外,若非大智大慧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比方

說,一般世人都是爭功諉過,而佛法卻教我們要推

功攬過;許多人是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而佛法

卻教人非但要得理饒人,而且還要理直氣柔,給人

留點餘地,才不致於與人結怨。我們若能從這些方

面去思維、體悟,就不難瞭解『我的對,也是錯』

了。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心中還有是非、善

惡、以及彼我對錯的分別、執著存在,那麼我們的

心是否就不清淨、不平等,因而就會時常周旋在這

是非、對錯、善惡之中。如此,心裏不平靜,孕育

著強烈的自我執著與分別。錯的即要強烈地為自己

狡辯或反對、抗爭;對的就驕慢自敖,因而鄙視別

Page 6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人。像這樣,心中既不平,又不清淨,如何能起真

誠心去平等對待一切世人。若不能做到冤親平等,

如何稱得上是慈悲呢?!再說,這些是非、善惡、

對錯與美醜又應該是由誰來界定的呢?

  物換星移、世事遷流,變化無常,人的觀念、

習慣,即便是世間的法令規章都會因時、因地、

因人而時常在變,哪有『定法』可說?往往今天對

的事,明天可能就不對了;昨日大家才認同,一致

叫好的事,到了今天可能面目全非又被推翻了,甚

至連提都不能再提,以免觸犯眾怒。所以,世事無

常,是非善惡等只在我們自己一念之間而已。

  我們必須知道人的念頭都是刹那不住、無常生

滅的,故而哪裡還有一法是真實的呢!如果,不明

白這個道理,而整日都周旋在是非、人我,吉凶、

禍福等相對的兩邊中打轉,而有所執著,因此取捨

不斷,那就煩惱不堪了。就像我們念佛人,嘴裏

念佛,如果不明白『念佛即是念心』,只要這一念

心清淨無染,即與佛相應,當下『一念相應,一念

Page 6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五、談知行合一的佛法修學 �0�

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如果不明白『心即是

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唯是一心』,雖然在念

佛,但有口而無心,那麼喊破喉嚨也枉然,最後仍

然是白費功夫。

  古德說:『知而不行,謂之不知;不知而行,

可以致知』。我們想想,若道理果然洞徹了,怎麼

會不去落實呢?可見得,知而不行的「知」不是真

知灼見,而是一知半解。尤其是佛法,如果真的瞭

解,相信佛語,確實篤信佛所說:這一生,若不能

了生脫死,則來生後世仍然還要在三界六道之中沉

淪,而且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三惡道中輪迴,受生

死的苦報。如果我們還想期待來世能有殊緣再遇到

佛法,那可能是百千萬劫以後的事。果然如此,試

想這百千萬劫我們是否註定還要在此娑婆世界受無

盡的苦難呢?

  想到此,我們如何能不誡慎恐懼,哪敢怠慢、

懈怠,甚至還為一些雜事牽纏,不精進辦道,以圖

圓滿自己所發的菩提心呢?所以『知而不行』的

Page 6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人,表示對佛法仍然不瞭解,充其量只是徒具一些

佛學常識而已,不是真的學佛人。真正的三寶弟

子,決定能力行佛陀的教誨,確實依教修行。

  『不知而行,可以致知』。如果能真實力行佛

法,就決定能將佛法落實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一

切動用點滴之中。雖然我們並不完全明白佛法的奧

妙、玄理,但只要有堅定的信心與意志,而能確切

相信,沒有絲毫的疑惑;只要有這樣的善根,這一

念心真誠,能確實篤行佛的教誨,如法修行。僅僅

憑藉這一念真誠、懇切,而信心清淨,老實去修,

那麼無論參禪、研教、念佛,或者是拜懺、誦經都

能心開意解,大徹大悟。所以金剛經說:『信心不

逆,則生實相』,即能與道契合了。

  古德也說:『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

芥子許』。可見得,著『空』比著『有』更嚴重。

理如果不明白,只要相信聖言量,能依教奉行去斷

惡修善,不造作惡業,還不至於墮入惡道,至少來

世還可得個人身,仍有因緣繼續修行。如果只明道

Page 6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五、談知行合一的佛法修學 �0�

理,而不去力行,則平白糟蹋了佛法,平時貪瞋癡

慢仍然不減,是非人我依舊不斷,則果報仍然在三

惡道中,因而斷了來世學佛聞法的機緣。

  佛法講力行,身體力行就是行菩薩道,也就是

落實菩提心。而菩提心的落實是要靠我們的信心與

真誠心,也就是要絕對地相信佛語。學佛必須要從

接觸善知識、聽聞經法之中去理解教理、教義,然

後才能好好地依教修行。當我們隨緣遇境時,若能

夠起心觀照,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能瞭

解諸法空相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麼,我

們對境就不會再起分別、計較,執著於世間的五

欲六塵之相。反過來,而能夠將心好好地安住在

「道」業上。如此,這一念心就能逐漸清淨下來。

時日一久,功夫不懈,自然就能業消智朗、心開意

解,與菩提覺道相應了。

  蕅益祖師勸勉我們後世學人,最好力行佛法,

落實菩提心的方法就是發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才是

無上了義菩提心最確實的落實。因為能真正發願求

Page 6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8

生西方淨土,而放下萬緣,老實念佛,則這一生就

決定成就,往生淨土,而不必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

修行,即可一生補處,一生成佛;然後乘本願輪,

倒駕慈航來娑婆世界教化一切有緣,那不正是最圓

滿菩提心的落實嗎!

Page 6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六、坦然面對才能豁達開朗 �09

七十六、坦然面對才能豁達開朗

  佛門中有一則公案:有一位白雲禪師與師父楊

岐方會禪師對坐。師問白雲禪師:『聽說你以前的

師父悟道時說了一首偈,你還記得嗎』?白雲答:

『記得』。那首偈頌是:『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

勞關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師聽罷

大笑數聲,一言不發而走。白雲禪師不明白師父為

何大笑,故而心生疑惑,愁苦不堪,整個晚上,輾

轉難眠,反復思索師父大笑的原因,但是仍然不得

其解。第二天清早,白雲禪師就去請教師父為何大

笑。楊岐方會禪師聞言又大笑起來,說:『你還

比不上一個小丑,小丑尚且不怕人笑,你卻怕人

笑』!白雲聽了,豁然開悟。

  這則公案透露了什麼樣的訊息?又暗喻了什麼

樣的人生哲理?這則公案無非在啟示我們:如果我

們將自己的心思寄託在別人的一言一行上,而起了

分別、妄想,因此而產生苦惱,那還真的不如戲臺

Page 6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上的小丑瀟灑自若,由人嬉笑呢。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個眼

神、一句不經意的笑話,或者是一個動作而心感不

安,思慮重重,甚至寢食難安。其實那些眼神、談

笑,以及一些動作,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因

為自己太多心、太在乎,所謂疑心生暗鬼,才會為

之心煩意亂。如果,在這種充滿矛盾和痛苦的塵世

裏,我們不能以一顆豁達坦蕩從容的心去面對生

活、好好地過日子,那麼想要做到不畏人言、不畏

人笑,只怕很難。

  從容豁達的心,其實就是平常心,就是摒棄內

心非分的欲望,本著率真坦然的心去面對眼前的一

切境界。唯有如此,才能活得自在,活得瀟灑。禪

宗惠能大師告誡弟子說:只有遠離內外、生死、善

惡、是非、福禍、利害、明暗等一切相對的事物,

不偏執於任何一端;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起居作

息中,能出入兩邊而不執著兩邊的人,才能自在無

礙,達到無所羈絆的精神境界。

Page 6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六、坦然面對才能豁達開朗 ���

  人,唯有認識了宇宙萬物,包括生死、善惡、

是非、得失等種種的相對相,明白相對而有的兩邊

是「見仁見智」,沒有標準可言,屬幻有不實,故

不可認真。所謂:『法無有比,無相待故』。一切

法的本質是清淨寂然,無二無別的。能如此了知,

有這種體悟,才能常守清淨本心,不被外塵種種的

欲望所迷亂動搖,進而才能超然物外,無所拘縛、

自在無礙。

Page 6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七十七、心是心作與空假中三觀

  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說:『諸佛如來是法

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又說:『心想佛時,是

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

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法界身即是清淨身,一切眾生以及諸佛如來無

不俱足,是無所不在、遍一切處;只要眾生心清淨無

染,不著一切相,就能與佛的法身相應。因為眾生心

與佛心是同一個心,所謂凡聖同源,共同一法身,

是同心圓。所差別的是眾生的心有重重的界限,所

以處處有礙、受到限制,而佛心則沒有界限,是無

遠弗界、量周沙界。佛的法身自在無礙,若眾生心

淨,就能入眾生心想中,亦即能與眾生感應道交,

猶如白日升天即能影現百川,日比喻是佛,而眾生

的心比喻百川之水。只要眾生的心湖清淨不染沒有

漣漪,就能見到佛身的倒影在我們的心湖之中,所

以說佛身自在,能隨物現入眾生的心想之中。

Page 6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七、心是心作與空假中三觀 ���

  「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亦因此

三昧心而終成作佛。凡夫世人若能清淨三業,依於

業識薰佛法身,故而能感他方之佛,見勝妙之相。

念佛之人,念佛見佛是因功夫得力能達三昧故而能

感應他方之佛現前;而實際上,所感所見之佛也是

自性清淨天真佛而非他佛,故曰「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者,有二義:一、心即應佛。佛

本無相,心感故有;心外無佛,心即是佛。二、心

即果佛。眾生本來是佛,只因背覺合塵,沉迷六道

輪轉生死,若修德圓成方能為佛。但眾生本具如來

真如佛性,豈是因修而得。故經文說:『是故汝

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的法身遍一切處,無所不在,與眾生同

體。若觀想佛時,心中就現一佛身,即是諸佛法

身之體,名「心是佛」。佛現心中,由於觀故,因

觀而現佛身,名「心作佛」。由是可知,開始觀佛,

名為「作」,觀成即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Page 6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者』。一切法,唯心所造,心淨則佛現,水清則影

現。吾人現前這一念心清淨,就如明鏡般可以朗照

萬物,照天照地,無所不照。現什麼就照什麼,心

想什麼就現什麼。換句話說,心想佛,即是佛;心

想六道,就現六道的相。故經云:『一念具足十法

界』,『心造諸如來,及種種五蘊』,一切法從心想

生。「心作心是」之義,以天臺宗來說即與「不思議

三觀」相應。以「心作佛」故,顯非我們性德自然

有佛;以「心是佛」故,又非修德因緣而成佛。此

「心作心是」即具「雙遮雙照、遮照同時」。

  縱觀外道理論,所謂三教四門所有思議都不出

於「因緣」及「自然」性;因緣與自然性可說皆

是吾人識心分別計度所生之妄覺。古德說:若有言

說即非實義。清淨心中寂然之體,哪有一法可說、

可得!吾人一念妙觀「作、是」能泯「性」過,亦

即能超越「自然」與「因緣」兩邊之說。事實上,

一切法非自然性,也非因緣性,所謂「即是而作,

即作而是」。「即是而作」說明:眾生雖然本性是

Page 6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七、心是心作與空假中三觀 ���

佛,但仍要修行才能成佛,猶如金礦玉石也要經過

冶煉雕琢之後才能見其價值,只要能背塵合覺即能

成佛,所以說是「全性起修」,泯一切的自然性。

  「即作而是」講的是「全修在性」,泯除一切

因緣性。亦即是說,本身要是佛才能修成證果,否

則任憑修到天荒地老也不見成果。當修德圓成,轉

八識成四智圓滿菩提之時,才知道原來佛性本俱,

沒有增減、染淨之別。由此可知,「心作」、「心

是」是非因緣性,亦非自然性。離開修德因緣亦不

能成佛,故言「全性起修」,非自然性。修德功

成,性德才能開顯。一旦性德開顯,方知『圓滿菩

提,歸無所得』,所謂「全修在性」,故說非因緣

性。故而「作、是」絕乎思議,是言語道斷,心行

處滅,唯證方知,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妙觀,且又契

合「即空、即假、即中」三觀妙智。

  凡夫修行,從凡夫地到如來果覺,必須斷惡修

善、破惑證真。一般來說需歷經三大阿僧只劫才能

成就。而所「破」之惑,皆是幻病,佛所「立」之

Page 6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法亦是幻法,故佛法只是「以幻治幻」之法而已。

這種「若破若立」名為「作」,即「空、假」二觀

也。凡夫愚迷顛倒,不知身心是幻,了不可得,即

「空」,故而從中有種種造作,於是因惑造業,因

業感果,受報輪迴於生死煩惱之中。

  佛悲憫眾生,從菩提座起,隨緣化現於六道之

中教化世人,為眾生說法令其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佛講經說法都是應機說法、對症下藥,故而佛法也

是「因緣」生法。而緣生幻有亦了不可得,故「假」。

佛說法化導世人,是對治世人的習氣、毛病以期幫

助眾生能離苦得樂,那無非是以幻法對治幻病而

已。因為自性清淨心中本來無一物。是故「若破若

立」,破一切惡,修一切法名為「作」,即是修空、假

二觀。「不破不立」名之為「是」,即「中道」觀。

  我輩凡夫若能了知清淨心中寂寂默默而又靈明

覺知,如古大德所說的『迥脫根塵,虛靈洞徹』。

自性寂然清淨何需要修?只要放下萬緣,一念不生

清淨無染即與中道相應,即能見自本心,識自本

Page 6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七、心是心作與空假中三觀 ���

性,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一切法道法自

然。故不破不立,名為「是」。

  「全是而作」,意指吾人現前這一念心,若

清淨、平等即是佛,則三諦俱「破」、三諦俱

「立」,名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若吾人知

心是佛,只因一念愚癡,迷寐了本性而為無明所障

蔽。而今覺悟開始學佛,常隨佛學,斷惡修善,清

淨三業,故而能覺了一切法無非因緣生法,緣起性

空了不可得;一切境緣都是四大五蘊假合之相,皆

是幻化不實。當下若能體悟「色蘊」空,能照見五

蘊皆空;色蘊空則一切皆空。一空一切空,無有一

法不空。明瞭一切相都是「相」有而「體」空;

「相」是暫時存在的假相,有它一定的功能與作

用,但卻了不可得,故一假一切假。「全作而是」

則三諦俱「非」,破「非」、「立」。也就是說,

萬法空性,何有可破、可立之法?所謂本來無一

物,何處惹塵埃,故名一中一切中。佛法修行,於

修行證果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法本來空寂。自

Page 6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性清淨心是圓俱一切,只因無明不覺而起惑造業,

故而受報於三界六道之中有生死等煩惱之苦。若能

一念覺悟,背塵合覺,返璞歸真,只要能出入兩邊

而不著兩邊,知兩邊是幻,是邪知邪見而不為所

動;只這一念心清淨即如如佛,便與中道相應,故

名一中一切中。

  『即中之空假,名為作』。所謂「即中之空

假」講的是自性清淨心中本來一塵不染、一法不

立。雖然自性空寂,然於一切空寂中建立一切教法

以破眾生的迷思;亦即破除眾生的見思、塵沙、無

明三種惑業以建立三法:即教法、行法與證法。故

而能感他佛三身圓應以成就我心之三身圓現,是故

名之為「作」。

  『即空假之中,名為是』。「即空假之中」是說

明,當世人破疑生信,破迷開悟時,然後從悟起修,

修一切善法;當修德圓滿,證悟萬法歸一不出於自

性之外,一切法都是自性隨緣所生。到此境界則

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說「心是應佛,心是果

Page 6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七、心是心作與空假中三觀 ��9

佛」,至此名之為「是」。故知「作、是」一心修者,

乃不思議三觀,實是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

  天臺宗所說「一心三觀」,亦即所觀的境界

「即空、即假、即中」。「空、假」是修觀的觀法:

一切法空性,皆因緣生法,了不可得,所以是

「空」,亦是「假」,不能執著、分別;「中」說的是

「性體」,一切法性體空寂,不生不滅,但能隨緣

現一切相。然「性、修」冥妙,性因修而顯,雖顯乃

固有之德,並非修得;但無修德之功,性德亦無從

開顯,故性無修不顯,修無性不立,彼此互為表

裏,相得益彰,所以說性修冥妙,三觀圓融,境、

觀相契。是以觀「他」佛來顯本有之天真佛性。須

知,心淨方能感他方應佛現身,實則自、他不二,

非一非二,即一而二。佛體無相,心感故有。故

言:『心是應佛,心外無佛;心是果佛,是心是佛』。

  以「心作佛」故,能觀、所觀,破、立宛爾。

「能觀」的是心,「所觀」的是佛(佛屬境緣);

「所破」的是一切的境緣(破除一切的妄想、分

Page 6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別、執著的境界相),而「所立」的則是一切法,

建立一切法來掃除一切的幻相。然這些功行,皆須

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而為觀法。「破」是遣

蕩三惑、三智。因清淨心中空淨寂然本來無一物,

連迷悟都不可得。「立」則成一切法,掃除所有的

俗相。無此破、立之行焉能淨心而作佛。是以「心

是佛」故,能、所皆忘,非破、非立。心作、心是

惟是一念。當下這一念心清淨,一塵不染,但又能

隨緣現一切相,故曰「遮照同時」。

  淨宗法門,念佛往生所依據的理論即是『是心

是佛,是心作佛』。此心作、心是,實在是即空

即假即中不思議之三觀妙理。此心作佛,此心方是

佛。眾生雖俱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固蔽

原有的佛性以致性德不能顯現,故須修行。當持戒

布施、斷惡修善,除惡務盡,修德圓滿時,則佛性

開顯,故名「作」佛。以心作佛,是不著「空」,

不墮「無為」,空即是假。此心是佛,雖說修德圓

滿方能成佛,然佛性本俱,並非修得,也非外來。

Page 6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七、心是心作與空假中三觀 ���

猶如金石玉礦需經琢磨之後方能成玉成器;若非

金石玉礦,終日雕琢也不成器。心是佛,是不著

「有」,有即是空,不落「有為」。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兩句,是泯除一切

「自然性」。如前述所說,人雖有佛性仍待修,要

作才能成佛,故說「全性起修」。而『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兩句,是泯除一切「因緣性」。雖然修

行作佛,斷一切惡、成一切德,然需修德圓滿,佛

性才能開顯而至成佛。當成佛之時才能明瞭原來佛

性本有,不待開發、亦非外修而得,故曰「全修在

性」,即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全性

起修,全修在性』即是「中道」觀。雖然佛性本

俱,體是空寂,即空,但亦要靠修德方能成佛。然

所成之佛也是假有,故曰即假。成佛後圓滿菩提歸

無所得,才知佛性本俱非從外得,亦非修得;但若

無修行的功夫,除惡務盡直至斷德圓滿,佛性亦無

從而證,故兩邊不著即為「中」。故「心作、心

是」乃「空、假、中」不思議三觀。

Page 6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七十八、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古德云:「名可召德」。佛菩薩的名號即是

「性、修」二德的表徵。舉釋迦摩尼佛的名號為

例,「釋迦」是能仁的意思,也就是慈悲的象徵;

而「摩尼」是寂靜,亦即清淨的涵意。我們稱誦佛

菩薩的名號,就應該知道並理解這名號的功德在哪

裡?以及它真正的意義是什麽?進而才能執持名號

憶持不忘。須知,念佛名號就是讚歎如來的功德利

益;既然讚歎如來的性德,就要以佛為榜樣,學佛

的行儀,時時以佛為緣,念念不離於佛。念佛在於

心念,不在於口。念佛時,這一念心要有佛的清

淨、慈悲,不為外緣所迷,在正定之中,能達全體

一念、一念全體。此時,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

佛不二,當下即與佛感應道交,故而得其護念與庇

佑。

  諸佛菩薩的名號,雖然不同,各有差別。然差

別是「同中之異」。同者,諸佛菩薩的自性、德能

Page 6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八、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

相同,沒有分別;而異者,是諸佛菩薩的行持、教

化眾生的願力,及與所使用的方法上各有差別,不

盡相同,故而說「同中有異」;然「異中有同」,

因為諸佛菩薩的願力,雖各有別,但總不離「四弘

誓願」的範疇。雖然在行門修持上各有差別,但示

現在六道之中,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斷惡修善、離

苦得樂的宗旨與目的卻是相同的,故而說「同中有

異,異中有同,同異不二」。就以普賢菩薩的名號

為例,「普賢」就是我們的真心,自性真如,如

《楞嚴經》上所說的「如來藏性」。普賢菩薩的名

號,其目的是要我們行者能回過頭來明心見性,見

到自性的如來藏,行普賢行。如此念普賢菩薩的名

號才能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故念佛不是隨口念

念,則功德就不可思議。如果念佛菩薩名號只是有

口而無心,即無法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若不能感應

道交,哪有什麽功德可言!

  須知,每一尊佛菩薩的名號都有其特殊的含義

與功德利益存在。藉由佛菩薩的名號,可以瞭解其

Page 6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智慧、德行與修學的方法。若能充分地理解而依其

名號如實修學,就能成就無上的覺道。故每一尊佛

菩薩的名號就是「道場」。再舉觀世音菩薩名號為

例,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但我們是否瞭解這句名號代表了什麽意義?若不明

其義而口誦其名,就是「執事而昧理」。觀世音

菩薩的名號,是從修學的方法上來說的。觀世音菩

薩是聽聞音聲而悟道的;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是

觀世間的音聲而能『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且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觀」即「觀

照」,觀照自己現前的這一念心是在「迷」,還是

在「悟」?若當下這一念心能起覺照,照見五蘊皆

空,明白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之相,皆是幻化,了

不可得,進而能放下萬緣,不再分別、執著。這一

念心若能遠離世間的五欲六塵、貪瞋癡慢,一切自

私自利,是非人我之相,即能得自在無礙、清涼無

惱。觀世音菩薩能聞聲救苦,這是菩薩大慈大悲的

本願。眾生有難,念佛名號為有感;眾生有感,菩

Page 6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八、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

薩就有應,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千處祈求,

千處應』,故而說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大乘經典上說:『至誠念佛一聲,可以消除

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可見得,名號功德不可思

議。莫說念佛可以消除業障,即使聞名亦能消業。

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說:『若善男子及善女

人,但聞佛名及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

況憶念』。聞名是「聞」慧。能聞者,表示善根、

福德、因緣深厚,是大乘菩薩種性的善人,才有此

機緣聞佛菩薩名號,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

種』;而憶念是「修」慧。若能聞名即信,至心信

樂,憶持不忘,不生二念。只這一念心清淨無我,

即能與佛同一心體,達滅罪生善之功。所以說,名

號功德,妙用神通,不可思議。歸信者,能罪滅恒

沙,稱念者,則得福無量、定生淨土。一句名號實

乃千經萬論之指歸,十方諸佛共同讚歎之無上大

法。

  能瞭解佛菩薩的名號,而能依法修行,即能與

Page 6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之相應,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反之,若只知其

事,而不知其理,盲目地修行,就是本末倒置,易

落于著相修學、心外求法的窠臼。那麽,佛菩薩的

名號,縱然有無量恒沙的功德利益,也只是徒具一

種「名相」而已,有名而無實,毫無功德可言!念

佛若不悟其理,念的再多,也只是心外求法,充其

量只能與佛菩薩結個法緣,種下來世得度的因緣而

已,實在沒有其他什麽功德可論!

Page 6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佛法的中心,也是大乘

佛法的根本。有了厚實的基礎才能往上發展,所謂

『萬丈高樓從地起』,本立而後道生,故說大、小乘

不二,圓融無礙。三十七道品實是佛法修學的大根

大本,是吾人欲了脫生死煩惱、進而離苦得樂、成就

菩提覺道,得自在解脫的不二法門、必修的科目。

  「三十七道品」的內容共分七大科:四念處、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七覺

支)、八正道分。這七大科也可說是全部佛法的精

神所在。其宗旨就在教導世人如何能夠瞭解宇宙人

生的真相,進而才能藉著斷惡修善、持戒布施來消

除自己的業障,以俾即生、甚至來世,都能過著自

在解脫無憂無慮的生活。

『四念處』在於破迷,瞭解苦、空、無常、無我的宇

宙人生觀

  首先談的是「四念處」。此處的「念」不是念

Page 6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頭的念,而是智慧的關照;「處」不是處所的處,

而是所觀的境界。這四念處即是:身念處、受念

處、心念處與法念處。

四念處所說的是宇宙的人生觀。

  一、身念處:所謂的身念處,即是要我們世人

能「觀身不淨」。佛讓我們世人能瞭解人的「身」

是四大五蘊假合之相,不是真實的,它只是暫時存

在的一種假合之相而已。人的身體是由毛髮齒骨以

及屎尿膿血汗水唾液等組成,只是表面包著一張美

麗的外皮而已,而內部卻臭穢不淨,簡直就是一個

臭皮囊。死後也逐漸歸於塵土,消失在出空之中,

不復存在。所以佛教我們不要執著這個身是我。若

不瞭解這個道理而時時為了它造作了出許多多的

業,那就迷惑顛倒了。

  二、受念處:即是要我們懂得「觀受是苦」。

人生在世,真的是苦多樂少,誠如俗語所說的『人

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六根接觸外塵境界

就會產生苦樂憂喜的感受。而這些感受都是「相

Page 6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9

對」而生的。相對而有的感受就是虛幻不實的。因

為有「苦」相對的就有個「樂」,有「吉」就有

「凶」,有「福」便有「禍」,於是貧富、貴賤、

榮辱、得失就相對地應運而生。有了這些的感受就

讓人起了憂苦的煩惱。換句話說,人在這種相對的

境緣中就會猶豫不決、取捨不定,因而有了無邊的

煩惱,這就是苦受,所以說觀受是苦。

  三、心念處:心念處說的是「觀心無常」。人

的心都是妄念紛飛,整天胡思亂想,刹那不住。

不是想過去,就是想現在,或者就是展望未來,對

未來勾畫了一個藍圖,充滿了憧憬。所以人的心不

定,千頭萬緒,真所謂:剪不斷、理還亂。因為心

不定就會感到不安。對於一切人事物常常有過多的

期待,相對的也有著很大的失落感,所以產生恐

懼,經常感到苦悶。殊不知,人的心刹那不住、無

常變化,就如同白雲蒼狗般地變化多端,如何可以

認真呢?若太過認真執著於世間的一切人事,那就

是自尋煩惱。所以佛教我們世人要觀心無常,也就

Page 6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是要我們能把握「當下」。當下這一念心才是最真

實的。所謂『往者已矣,來者也未必可追』。聰明

人只要把握現在,做好自己本分該做的事,就能無

愧於心,對得起天地良心,當然也無愧於人,那

麼,就能自在無礙了。

  四、法念處:前面三種念處:「身、受、心」

等念處講的都是人生觀;而法念處說的就是宇宙

觀。佛開示世人世間所有一切的現象都是「緣起性

空」的假相,而這種相的存在只是因緣聚合的假

像,它是相續存在因緣果報刹那生滅的一種現象而

已。就是因為它是刹那生滅、變化無常的,所以說

是一種假相,不是真實相,因此我們不可以分別、

執著,認真地去對待,否則就會產生無盡的煩惱。

所以法念處就是教我們「觀法無我」。一切相的存

在與消失都靠「緣」。緣,簡單的說就是外在環境

客觀的條件,而這種客觀的環境是有生有滅、有好

有壞、有順有逆,變化無常、刹那不住的。所以

說,外在的境緣是更叠無常。如果我們執著「相」

Page 6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的有常性,一旦它發生了變化,就是我們煩惱的開

始。人生最長也不過百年,最後還是不免一死。所

謂『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執著於生死的相。有

生則必有死,有死才有來世的生;生死的相是相互

交替生滅不息的,這是永恆不變的定理。明白了這

個道理,就不會憂傷難過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

握現在與大眾相處這種短暫不易的緣份,而能好好

地珍惜、愛護、善待對方,等到有一天緣份盡時也

沒有什麼好遺憾的。知道一切法性空寂,隨因緣而

生,也隨著因緣而滅,就能看破宇宙人生一切的現

象而不再去分別、取捨、執著,那麼,我們身在其

中,就能自在無礙了。這就是法念處。

  由此可知,「四念處」是教我們看破宇宙的人

生觀,讓我們世人能豁達開朗不要拘泥小節,作自

我的約束;要我們擴大心量,包容一切的人事物而

沒有分別、取捨,誠如古德所說『民胞物與,萬物

同體』,有這種胸懷、心量的人就是最幸福快樂自

在正確的人生觀。

Page 6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知道了宇宙人生的大道,要如何才能邁向這種

大道?佛接著講「四正勤」,四正勤就是教我們要

如何地精勤向道,斷惡修善、持戒布施,多種植福

田,廣修一切善法。唯有在不斷地進德修福下,才

能累積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使其與所修的道法相

應,而逐漸契入境界。四正勤就是一心精進地修善

斷惡。修善斷惡即是消業,也是修福,既能利人又

能利己,所以四正勤又名「四正斷」,即斷除懈怠

之意。對一切善法要積極力行。然而善惡的標準是

什麼?許多事情往往自己以為是善的,故積極地參

與,以為是在行善,還自鳴得意;但在他人眼裏看

來卻認為不善,甚至還引起非議。所以,我們對於

善惡的標準必須清楚地瞭解,才能知道自己的所作

所為是否合於標準?

  在《了凡四訓》一書中提到了善有很多種類。

一般地說,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是、有

非,也有偏、正,半、滿,大、小等不同的分類。

無論善的種類分歧,有這麼多種,然而真正的善完

Page 6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全取決於我們現前自己這一念心如何地想?如果我

們這一念心動機純善、純淨,完全是為了利益大眾

而無自己一念之私欲;若這一念心「無我」即與我

們的「性德」相應,那才是真善。心純善無私,即

便布施一文錢,所修得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反過

來說,若行善的動機與目的是為了自己,存有私

心,那麼即便天天行善,積功累德,由於動機不

純,所修的福也很有限。誠如袁了凡先生所悟的道

理:『若有益於人的,則打人、罵人皆是善;若為

了自己私欲,雖禮人、敬人也是惡非善』。

  一般人都認為謹慎、隨和的好好先生是善人,

而對一些個性直爽、敢做敢為,不怕得罪人的狂狷

之士不敢恭維,認為他們血氣方剛,太過輕狂,容

易吃虧。但在聖人的眼光來看,卻和世俗人不同。

正因為謹慎軟弱的人,不喜歡得罪人,遇什麼人

都好,沒有道德勇氣去指責或揭發他人的過失。一

切只為了順乎人情,討好世人,成為鄉愿。所以這

種的善是邪曲的善,而不是端正的善。真正的善是

Page 6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發自內心深處,一心只為濟世,不為媚世,純為愛

人、助人。這種有潛移默化功能的善、無私的善才

是端正之善。

  《了凡四訓》中提到一則呂洞賓的故事。呂洞

賓隨漢鐘籬學道。師父漢鐘籬告訴呂洞賓說:『若

想位列仙班,至少需行三千善事』。我們知道行善需

要有錢才能做,所以說『貧窮布施難』。呂洞賓聽

後愁苦無錢行善布施。漢鐘籬言道:『我可教你點

金之術,你若能學會點金之術,就能行善布施滿你

所願』。呂洞賓聞之歡喜異常,但心中起了一絲疑

惑,於是問道:『點石成金之術殊勝絕妙,有如此

神通妙用!然所點之金日後是否仍會變回原形?』。

鐘籬回答道:『會!五百年後,所點之金即會變回

原形』。呂洞賓聞言,搖搖頭道:『我不學了』!鐘籬

仙人好奇地問道:『為何不學?你不是很想學道位

列仙班嗎』?呂洞賓道:『我是很想學道位列仙班,

我現在若以所學的點金之術幫助了人,而成就了自

己,但五百年後,有人拿到我所點的石頭而成的金

Page 6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子,一旦它變回了石頭,那不是令人傷心欲絕?像這

種損人利己的事我不能做。我寧願不做神仙,也不

能害人』!鐘籬聞言讚歎不已,對呂洞賓道:『就憑

你這種不為個人私欲至善的心,你的三千善行已告

圓滿!已經夠資格學道位列仙班了』!

  雖然這是一則小小的寓言,但我們可以明白善

無大、小,是、非,端、曲,這些種種的分別只在

我們為善時是否出是於自己內心深處那顆真誠的

心。行善的動機是為了自己,還是純然為了利益廣

大的群眾,而無一己之私欲在內?行善時若能一念

清淨,三輪體空,則僅僅一文錢的布施也能消千劫

之罪,一斗米的施捨也能種無涯的福報。若施捨錢

財而內心卻念念不忘,期待他人的回報,與感謝,

或勉強捨財,事後而心疼後悔。那麼,即便布施百

萬也不過是半善而已,所得的福報仍然很小。

  佛法的善惡是以戒律為標準。雖然大、小乘佛

法在戒律上有差異。大乘法的戒律是「論心不論

事」,而小乘法則是「論事不論心」。所謂論心與

Page 6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論事,就是從有形與無形上來區分。「心」是無形

的,然「事」是有相的。有形、有相的戒律或許可

以持得好,但是無形的心在想什麼卻很難去掌握瞭

解。往往表面上是循規蹈矩,做得很如法,但暗地

裏卻是陽奉陰違。故大乘佛法講的是心戒。心要清

淨無染不造作諸業,才是真正的持戒。否則,表面

上持戒,功夫做得很好,心裏卻心不甘、情不願,

滿肚子的牢騷,只是不便發作而已。這種不是發自

內心深處所持的戒,不是真持戒,只有戒相而無戒

體。戒之體是清淨心。若無清淨心,雖然在持戒,

卻持得不自在,心裏面仍然還有五欲六塵、貪瞋癡

慢的念頭。

  小乘戒,只要不犯戒律,就算持戒;縱然心裏面

想,但行動上不去做,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算持戒。

而大乘戒是重心戒,要從心上斷除。若心裏清淨無

染,在事相上則可隨緣便通,不必拘泥執著,戒行

仍然圓滿。戒有「開、遮、持、犯」四義。「開」

是開緣,即可以隨著環境而便通,非一成不變;

Page 6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遮」是防範。任何戒行都具足開遮持犯。若能真

正瞭解戒體、戒相、戒律,則戒行才能持得圓滿。

  大乘佛法講的是「心地法門」。所謂「自性戒定

慧」,也就是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相自性定;

心地無念自性慧。是非、善惡、智愚其實都在我們

自性一念之間。佛門的戒律浩繁,但歸納起來不離

「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三聚淨戒是一切戒律的總原則、總綱領。攝律儀

戒,教我們諸惡莫作,注重行住坐臥上的一切威儀,

要不失法度;攝善法戒是教導我們眾善奉行,修一

切善法;攝眾生戒即是饒益有情戒,目的是要幫助

一切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對利益眾生的事

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去做,這就是菩薩度生的心願。

『四正勤』旨在精進地斷惡修善

  「四正勤」所講的就是要精勤于斷惡修善的工

作。四正勤有四項:

  一、已生惡法令斷:佛法講因果,因果報應如影

隨形,絲毫不爽,所以凡是損人利己的事一定不能

Page 6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做;甚至想占人便宜的念頭都不能有。因為惡行、

惡念的果報在三途惡道。若已做的惡行、或已有的

惡念要懺悔改過立即地斷除,永不再造。懺悔要從

內心發起,真誠地發願後不再造。凡事都講因緣

果,若惡緣斷了,過去生中雖有惡因,但因無緣就

不起現行,於是惡的果報就往後推移,或者因善緣

增長而重報輕受,吾人的命運已逐漸地在改變中。

  二、未生的惡法令不生:為了嚴防身語意三業

不淨而任意造作,故需明理。若能徹底瞭解因果

報應的道理就不敢隨意造作,否則果報必落在三惡

道。而避免造作墮落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當煩惱

起來時就以這一句佛號伏住,以石頭壓草似的不讓

它生起。煩惱越多,佛號就要念的越勤越專,一直

念到煩惱消退為止,此時佛號還要繼續不斷地念,

保持淨念相繼,全心全意就在這一句佛號之上。如

此,萬緣放下,不造諸惡,念念都是阿彌陀佛自性

本覺的光明智慧,心清淨無染,純淨純善。

  三、未生善法令增長:是鼓勵世人多修善布

Page 6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9

施,與人廣結善緣、積功累德。修善即是消業。業

障消、智慧長。菩薩六度萬行就是對治自己的毛病

習氣,非但利人而又利已。故修善布施是自他兩利

的事業。若能將自己所修的善法迴向法界一切的眾

生而不占為已有,心量廣大遍及法界虛空界一切的

眾生,則功德利益更是不可思量。這就是上求佛

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

  四、已生善法令增長:已做的善事要持續不斷,

否則不進則退。善事無論大小越多越好,要念念行

善。行善無需花錢,也無需出許多力去幫助他人,才

叫行善。行善是在吾人起心動念之處。覺悟的人,

吃飯、睡覺、穿衣、走路,舉手投足間隨拈一法,無

不具足無量恒沙的功德利益!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

一切動用之中,隨緣遇事能不執著、不分別,一切

都能以平常心對待所有的人事物。在順境善緣時,

不生貪愛佔有的心;當逆境惡緣現前時,也不起瞋

恨、嫉妒的念頭,甚至想狹怨報復。舉凡一切境緣現

前都能隨遇而安、泰然自若,且念念抱著知足感恩

Page 6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的心。那麼,對外塵境界無論好壞都能善解、包容,

則天天神情愉悅、輕安自在,生活在法喜之中。若時

常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即是意善、

口善、身善。三業清淨無染,沒有邪思邪見就能令

已生的善法增長,則現生即能自在快樂,無憂無

慮,來世果報必定比這一世更為殊勝,不可思議。

  縱觀以上,我們明白四念處是以智慧觀照宇宙

人生觀,無非要我們世人看破一切,相皆是緣起

性空的幻相,不可以執著誤以為是實有,而念念取

捨分別,造作諸業,以致輪迴於六道中受生死的苦

報。看破之後就要精勤修法以斷惡修善。至於如何

斷惡修善?佛接著教導我們「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即回頭、放下

  何謂「四如意足」?簡單地說就是「放下」。能放

下就自在了!凡夫世人之所以煩惱痛苦不斷,就是

放不下。凡事都看得太重,往往雞毛蒜皮、芝麻綠豆

的小事都能看得比天還大,覺得嚴重至極,所以精

神緊張、神情緊繃,隨時都可能一觸即發;有時為

Page 6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了一件極小的事就導致情緒的崩潰以至不可收拾。

  現今的社會,患憂鬱症、躁鬱症的人越來越多,

推究其原因就是不能看破、放下。由於觀念上的偏

差、心裏的失調與不平衡,所以會將日常生活中細

節的事情看得過於嚴重,故需要調適,否則事態嚴

重,會導致精神上無法承受的壓力而產生不可預期

的後果。

  「如意」是回頭的意思。古時後有錢人手上經

常拿著一個如意,它的用思是提醒世人要懂得回

頭,也就是要能居安思危,知道未雨綢繆,所謂高

處不甚寒。儒家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些就是在告誡世人要能隨時回頭思考,懂得謹言

慎行、卑躬屈節。謙恭屈下的態度往往能夠贏得世

人的尊敬;即使我們站在理上,也要以「理直氣

柔」來取代「理直氣壯」,不要得理不饒人,一付

氣勢淩人的樣子。

  許多時候,低姿態比高姿態更能出其不意地達

到目的;而強勢的作為比溫和的態度,有時反而適

Page 6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得其反。然而,許多人常常誤判情勢,以為一定要

在形式上強壓過人,才能顯得自己精明幹練、比別

人強、比別人了不起,結果卻讓人在背後嗤之以鼻

而自己還渾然不知。故如意表回頭的意思,旨在教

我們要能經常回頭反省,不要意氣風發沖過了頭,

不慎與人結怨,埋下了禍根。懂得回頭的人就能卑

己尊人、謹守方寸即不至於犯大的過失,所以佛家

說:「回頭是岸」。

  末世的眾生都沈迷在酒色財氣、聲色貨利之中

而不能自拔,往往為了名利出賣自己的靈魂。只要

能得到物質上的享受,或者能換取社會上的一些虛

名,任何事情都可以做,於是作奸犯科、巧取豪

奪,無所不為,造作了一切的罪業,最後都受報於

三惡道中悔恨莫及。所以佛悲憫那些迷惑顛倒的眾

生,故而教導世人要能看破、放下,知道回頭才能

得救,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故四如意足教導我們四件事:

  一、欲如意足:「欲」是欲望。欲如意足旨在

Page 6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啟發我們能從欲望的洪流之中回頭,能懂得知足;

知足則能少欲,少欲則不貪,不貪就能滿足現狀,

凡事則不會與人做無謂的比較,進而即能知足常

樂,那麼生活就自在無礙。一個不知足的人,心是

不定的,會經常為外界的事物所誘惑、吸引,以致

心存貪取的念頭而念念不忘,直到取得為止。但取

得後也只滿足自己刹那的虛榮心,當虛榮心過後又

覺得空虛無聊,於是又展開另一項新的追逐。像這

種貪得無厭、周而復始永無止境的欲望即是人類煩

惱的根本,是輪迴六道生死的業因。我們若不能抑

止貪欲,一昧地放縱個人的欲望,念念攀緣外塵境

緣,為了物質上的享受而起惑造業,最後的果報必

定墮落在三途惡道之中。所以佛要我們「以苦為

師」,「以戒為本」,勸誡世人要將日常生活所需

維持在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上,不求享受、貪圖舒

適,一切以勤儉為本,如此道心才會堅定,才不至

被名利所動搖。佛陀在世時即以身作則,三衣一

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示現給大眾作為表率。唯

Page 6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有生活清苦、不求華麗富貴、錦衣玉食,才有道

心。人之所以會有煩惱起源於不知足,心有貪念,

故而念念為名利權情所困擾。若能放下貪欲,知世

間一切榮華富貴如空花水月、過眼雲煙,了不可

得,既而不再追求,則我們現前這一念心就安定

了,不再為五欲六塵所縛,就能得自在安逸。

  二、精進如意足:精進的宗旨在修一切的善法

要精勤不懈,否則不進則退,所謂:『業精於勤荒於

嬉』。無論修習任何一種學問或是一門技藝都必須

專一,務必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決不能一曝十

寒。若抱著悠悠散散的心學習則肯定毫無成效。世

間的偉人,或者是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無論

是哪一個「家」,只要在自己的領域內能展露頭角、

出人頭地的人,那一個不是用盡畢生的心力於自己

所鑽研的學術或知識領域之中,埋首苦幹不敢稍有

懈怠。故做事與求學問必須專一,不能分心,一心

不能二用,否則必定一事無成。尤其是修出世間的

佛法,更要一門深入,不能同時兼修多門。佛所說

Page 6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不同的法門旨在對治各種不同根性眾生的毛病所開

啟種種不同方便的法門,目的都是對症下藥、應機

說法。若不明白佛說法的要旨,胡亂修習,就會落入

歧途、誤入魔道。故修行務必專一,不能分心勞神。

  三、心如意足:心如意足又稱「念」如意足。

學佛的目的為求這一念心能得安逸,讓心安住在正

定之中,不隨境起舞,為境界所轉,要能一心正

念,不為邪思、妄想所迷惑,而忘失了本性。歷代

祖師大德苦行學道,無非在求一個心安。像二祖

慧可在雪地中斷背求法,只不過求達磨祖師為他

「安」心而已。若心能安逸、得定,不為物轉、不

受境遷,如如不動,則心即能清淨無染、充滿法

喜,自在逍遙而無憂無慮。

  四、思如意足:思如意足又稱「慧」如意足。

能知足的人必定會常常回頭反省、檢討自己的過

失,然後改過遷善,念念向善,將這一念心安住在

道法之上,不為外塵五欲所侵擾。所謂:『知止而

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Page 6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慮而後能得』。「得」就是止於至善,得到究竟圓

滿的智慧。一個人的一生是否能創功立業、建立偉

大的功勳,完全取決於平時審慎的思維,以及謹慎

的言行,這正與儒家所教化世人求學濟世的五大

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相應;也就是

說,一個偉大的情操建立在個人平日斷惡修善所下

的功夫好、壞上,以及是否有「利人無我」的胸懷

為依歸。古人說:『行成於思,毀於隨』。人的德

行是奠定在個人的道德良知及日常生活行為的表現

中,是否自己的行為舉止能符合禮數。聖人與凡

夫的差別只在於是否能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而

已。若隨緣遇境能克服自己的煩惱與習氣,不被

五欲六塵所迷惑,念念都能將心安住道法之上而如

如不動,那即是聖人;反之,若聖人一旦失去了定

念,當境界風吹起而為境界所轉,起了貪瞋癡慢的

念頭,則聖人也成了凡夫。能降伏妄心的即是佛菩

薩;不能克服自己妄念的即是六道罪業凡夫。故而

在加行位上,起觀照智慧力,使心不亂,不騁馳攀

Page 6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緣,為境所轉,心安住在定中,就能發慧。

『五根、五力』根是能生,根深蒂固才能生出力量

  五根指的是「信、進、念、定、慧」。根是比

喻,比喻能生的意思,就像草木有根才能生長出枝

葉花果。有了根才能吸收養分,供給養分使草木成

長茁壯,不致枯萎。

  五根中的第一講的是信根。無論修習世出世

間的任何法門,首先都要具備堅定的信心。如果信

心不足,而想要成就事業、學業,或者是道業,都將

是緣木求魚,注定失敗,所謂:『信是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若對自己失去信心,那麽做什

麽事都是多餘的,無非是浪費時間。修學佛道更

是如此,古德說:『佛法大海,信唯能入』。若

不信佛語,深信自己這一念清淨心即是佛性,眾

生皆可成佛,那麽修習任何善法都不能成就。所以

信心是學佛的入門,佛法一大藏教,信解行證,以

信爲第一。如果不信佛語,不信眾生皆有如來的智

慧德相,皆當成佛,如何能夠依教奉行,因而達到

Page 6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目的?沒有信念,就等於沒有目標,即便做了,也

會半途而廢,徒勞無益。所以無論做任何事,首先

對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我一定能夠達成目的,所謂

『有志者事竟成』。若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與堅定的

信念,則無堅不摧、無事不辦,定有成功的一天。

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法,無論做什麽事、修習什麽

樣的學問,或功夫,第一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信

心。而且信一定要有根才行,沒有根的信,就像浮

萍一樣,隨風漂流,沒有定力,是經不起考驗的,

經常會改變意志,不能貫徹自己的信念。一旦遇到

挫折阻難,就會退縮。所以信一定要有根,就像大

樹有了根,才能落地生根,才不至於被風吹倒;有

了支撐的力量,才能接受外來的壓力。事故,信是

成就一切事業的根本。佛法八萬法藏,講的就是信

解行證四科。由信而起解,由解才能行,也就是將

佛法確實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此才能證明佛所

說的理論、方法,與境界到底是否是真實不虛?是

否真地能幫助世人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得大

Page 6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9

自在,最後享受涅槃寂靜的法樂?佛法大海能否契

入問題的癥結就在於信,《金剛經》云:『信心清淨

則生實相』。念佛法門是第一殊勝方便又圓頓了義

的法門,統領一切萬法。但往生淨土的三資糧信願

行,還是首重在信。人世間一切人事物之間的關係

的維持與處理也都需要互信作爲基礎,所謂:『人

無信不立』,所以信是萬善之本,一切功德之母。

  二、進根。進,即是精進不懈,勤求不息。有了

信念之後,進一步就會朝著方向目標邁進。但是進

而不精純,則屬雜進,猶如做事精神不集中,力量

就分散了。表面雖然很精進用功,但實際上,心神

散亂,往往顧此失彼,效果不彰,最後都落了空。

行者修行若不能集中心力,專修一種法門,今天念

佛,明天參禪,一下子又研教,遇到了法會,又去

拜懺消業,什麽都想學,什麽都不通,所謂『門門

通,門門鬆』。主要的癥結就在心不定。心不定,

就會散亂。若以散亂的心來修法,或做任何事,都

將缺乏恒心、毅力與耐心。如此一來,不論道業,

Page 6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或者是事業如何能夠成就?學東西,都是三分鐘熱

度,只是做作表面的功夫而已,不可能有實際的效

果!是故,做任何事,或修任何法,都需要專心。

心要專就必須一門深入,長期熏修,才會成功。

  三、念根。念根就是對於我們所愛樂、希求的

道法,要念念不忘,心心繫念於心。任何時、任

何處,都要把它放在第一位。如此,日夜思念,就

能成爲我們努力奮鬥的目標。佛法講一切法從心想

生。天天想,天天盼,自己的行爲,就會以它爲標

的,下意識中就會不自覺地朝哪個目標去做。久而

久之,自然因緣就會具足而水到渠成了,正所謂

『有願必成』,就是這個道理。就像念佛法門,若

天天以佛爲緣,做到佛不離心,心不離佛,口念佛

而心想佛,身禮佛,眼觀佛,耳聽佛,二、六時

中,六根都攝,都不離於佛;除了佛念之外,別無

他念。日久天長,心自然清淨,妄念逐漸減少,煩

惱業障也隨之消除,三業清淨,自自然然即能與佛

感應道交。當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一體。

Page 6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所以「念根」對於修學任何一種法門都非常的重

要。念者,是「今」、「心」二字組合而成的會意

字。當下這一念心想什麽,則心就現什麽相。若現

前這一念心有佛,口裏念佛,則心口相應,即能與

佛感應。否則口中念佛,而心裏卻想著其他的事,

那麽念佛也只是做個樣子,空有表面的功夫,而無

實質的意義。如此,念佛念得再多,也是徒勞無

益,不能與佛相應,誠如祖師所說:『口念彌陀心

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根,即是要我們念念

繫念,不忘我們所欽慕、希求的法門。因念力而化

爲動力,才能達成願望。

  四、定根。定根是要行者能將心安住在「正

道」及「助道」的一切善法之上,相應不散。若心

能安住在正道之中,就不會被外塵的五欲境界所動

搖。心在定中,如如不動,功夫才能長進。

  五、慧根。慧根即慧照現前,正觀分明,不令

邪妄相混;也就是能觀「苦集滅道」四聖諦,知

道「惑業苦」即是「三德密藏」:「苦」即「法

Page 6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身」,「集」是「惑」障,而惑業當體即是「般若

德」,「道」諦就是「解脫」,而「滅」諦即解脫

的果。世人迷惘無知,不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實真

相,對於萬事萬物的「緣起」現象不明白:爲什麽

世間會有這麽多不平等的現象,諸如貧賤、富貴、

吉凶、禍福等差別現象的存在?故而起惑造業,從

中不斷地去分別、取捨,所以産生了得失煩惱的苦

果;有了苦果,於是心中憤恨不平,更爲迷惑,因

惑又造業,因業再感果,故而惑業苦三,周而復

始,迴圈不息。如果接觸了佛法,聽經聞法後,能

一念覺悟,明白了一切法本來空寂,一切相無非

緣起空性,皆是緣生幻有,了不可得。人生在世

不過百年,一期報命刹那即逝,就如空花水月。死

時除了滿身的罪業之外,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來

世又隨著這一生所造作的「業」力流轉受報在三界

六道之中。若覺悟了人生即是酬業而來;既是酬業

受報,就應該隨緣消業,然後看破世間一切虛妄不

實的名聞利養,以及是非人我的塵勞糾纏。若能知

Page 6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曉一切法無我,人生的境緣無非夢幻泡影,海市蜃

樓,而能放下,當下就得自在解脫,沒有苦受了。

所以惑就是般若德,業即是解脫德,苦就是法身

德。淨宗祖師開示我們淨土修行,若能信願持名,

即是具足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之人,此生決定

往生,不退成佛。這就是慧照現前。

  力者,力用也。有了力量才能發生作用。五根

增長,就能破除邪思邪見,免爲煩惱所壞,進而

能對治惑障。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

力,及慧力」。花草樹木有了根,才能往下紮根,

增長力量,唯有根深蒂固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對

抗外來的力量,發揮作用。故有了根,才能談力。

  五力第一講的是信力:信中有了真實的智慧,

才不至於隨波逐流,見異思遷,對所修的法門因而

不生疑惑,隨意動搖。信念增長了,就能破除其他

的邪知邪見。

  二、精進力:世出世間的一切法,想要有所成

就,都必須精進不懈,勇往直前,所謂:『逆水行舟,

Page 6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不進則退』。若悠悠散散的,一曝十寒,就不能收到

效果。現代人做事都缺乏耐心,都是三分鐘熱度,沒

有恒心與毅力,經常半途而廢。唯有精誠不懈,努力

不斷地勤加研習,才能有所作爲。所以菩薩的善根,

唯一精進。若想成就菩提道業,在菩薩道上進多退

少,唯有精進一途,才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三、念力:當念根增長,就能破除邪見,成就出

世間的功德,這就是念力。何謂邪見?簡單地說,

就是錯誤的想法與看法。佛法講的是理事圓融,不

能執著在「兩邊」的知見上。兩邊即是邪見。世間法

只要有了語言、文字,有了思維,自然地就落到相對

的兩邊,例如,「空、有」是兩邊,「斷、常」是兩邊,

「生、死」是兩邊,其餘的諸如,是非、取捨、美醜、

吉凶、禍福,欣厭等都是相對極端的兩面。世人之所

以有痛苦煩惱,就是活在相對的兩邊之中,猶疑不

定、患得患失,所以取捨不決。往往爲了取好捨壞,

故而造作了貪瞋癡等諸業,因業受報在生死的苦海

之中。修學佛道,若不明白理事、空有的道理;不是

Page 6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著理而廢事」,落入了「空」相,消極避世,或無所

事事,不能善盡自己個人的本分,就恐「著事而昧

理」,執著於「有」,成了盲修瞎練。於是修行只重

在誦經、念佛,或拜懺的遍數多寡上作文章,而不解

其背後所隱藏的真實義理,故兩者皆是本末倒置,

與道不符。殊不知,佛法講的是理事不二,『事無理

不成事,理無事則不圓』,所以理事必須圓融,才能

相得益彰。就以念佛法門來說,我們既然知道了『是

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那麽就要好好地持誦

這一句佛號,時時刻刻以佛爲念,不即也不離這一

句佛號,任何妄念煩惱來時,就用這一句佛號來壓

制。心中除了佛念之外別無他念;如是,心不離佛,

佛不離心,即心即佛,全體就只一念,則心佛一如,

感應道交,當下便是佛了。這就是理事不二,不著空

有兩邊。但是,許多三寶弟子不明白「即心即佛」的

道理,以爲心裏有佛就好,即可不必念佛,所以只顧

平時燒燒香、拜拜佛,偶爾誦誦經、念念佛,以爲這

就是信佛、心裏有佛。每天所作的都還是些不急之

Page 6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務,諸如名聞利養、是非人我的事,仍然還沈迷於

五欲六塵之中,樂不思蜀。這哪裡是心裏有佛,而

是心裏有魔,誠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性中邪見

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當心中充滿了名聞利

養,妻財子祿,恩怨情仇的時候,所感來的決定不是

佛菩薩,而是邪魔外道。那麽,如何才是心裏有佛?

當哪一天,我們的心中沒有了是非人我、名利權情

的糾纏,自私自利與貪瞋癡慢的念頭都放下了,這

時心中無染;若有念,即念念想到利益大眾的事。

雖利益眾生而無一己之私欲,念念覺而不迷,這才

是心裏真有佛。若達不到這種境界,這等的功夫,

而大言不慚地說心裏有佛,那就是大妄語。我們沒

有這等功夫,就要好好地念佛、參禪,持戒,修善布

施,與人爲善,廣結善緣,再將這些佛事功德迴向淨

土。平時就以一句佛號作爲修行的大方便法門,經

云:念佛一聲,可以消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可見

得,念佛就是在消除累劫的業障,即是在修無邊的

福報。只要煩惱起現行時,馬上就提起這一句萬德

Page 6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洪名來伏住煩惱,不讓它再起現行。有了這分功夫、

定力,那麽往生就有決定的把握。若這一念心,念念

不離於佛,能清淨無染,正念分明,是名念力。

  四、定力:定能破煩惱亂想。人的五欲六塵、是

非人我、貪瞋癡慢等,這些都是煩惱。這些塵緣的惱

事每天困擾著我們,使得這一念心不得安寧,整天

隨著外塵境界的美醜、善惡上下起伏不停,時憂、時

喜,喜樂無常,就像瘋子一般,讓周邊的人也連帶受

到情緒的波動而遭殃,致使環境的氛圍很凝重。修行

的目的就在得定開慧,如此才能去習改過,讓這一念

心能不隨境遷流,如如不動;觸境遇事時,皆能怡然

自得,自在無礙,安住在正定之中,這就是定力。

  五、慧力:有了定力,智慧就開顯出來了。定是

樞紐,因定而開慧。慧根增長,就能破除一切惑障;

惑障消除,菩提法身即能顯現,所謂:『一智慧除

萬年愚』。般若智慧即是慧力,是眾生本具的德能。

有了真定,慧就現前了;換言之,「信進念定慧」

的修持功夫得力,不被境遷,不爲物轉,就像根有

Page 6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了力量,故稱爲五力。這五根、五力,是大乘菩薩

及等覺菩薩在修學上不能能離開的原理與原則。

『七覺支』以智慧觀照,善能分別一切法的真妄、邪

正、偏圓

  所謂七覺支,覺是覺察、明瞭的意思。以智慧

來觀照,善能分別一切法的善惡、真妄、邪正,與偏

圓,才不至於選錯了法門。一旦選錯了法門,浪費時

間精力不說,還有修到三惡道去之虞;換句話說,我

們必須深切地瞭解自己的根性,須有自知之明,更

要用有理智來思考,不要感情用事,隨便選擇不適

合自己根性的法門,最後落個徒勞無益、白費功夫。

  所以七覺支中,第一覺支講的是覺法覺支:覺

法覺支,就是告訴我們世人要以智慧選擇與我們根

性相應的法門作爲修學的下手方便處。要能明白一

切法的真僞邪妄,才不至於誤入邪魔外道而悔恨終

生。許多人雖然學佛,但遇緣不善,所接觸的都不

是正法,而是邪魔外道,於是越迷越深,很難自

拔。學了半天,不明白「心是、心作」的道理,亦不

Page 6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9

瞭解一切法皆是因緣果報、自作自受的結果,所謂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昧地心外求法,求佛

力的加持,菩薩的保佑。殊不知,天助自助者,佛

菩薩教導世人『福自己求,命自己造』,求是求不

得的。所以初學佛法,要慎選與自己相應的法門。

  二、精進覺支:選擇了與自己相應的法門之

後,就要勇猛精進,不能懈怠,一定要在一門上下

功夫。功夫要用得專、用得緊,不可同時學兩門、

甚至三門。俗話說:『貪多嚼不爛』,心貪則這一

念心是散亂不定的;心散亂不定,如何得定?沒

有定,如何開慧?佛說八萬法藏是爲對治眾生不同

習氣與毛病所設立的方便之法,而每種法門都各有

不同的修習方法,下手處也各有不同,如何能同時

兼修?若教理不明、義理不通就可能對初學者造成

嚴重的混肴,以致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例如禪與

淨的修學,在下手入門處迥然不同。但一般行者卻

無從判別其中的差異,以致相互地詆毀,造了謗法

毀佛極重的罪。因爲禪宗修學講的『唯心淨土,自

Page 6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性彌陀』,它是從萬法具現中,說了無一物,皆是

唯心妄動虛妄之相,一切法緣起空性,了不可得。

自性真常之中,本來清淨寂滅,無有一法可立,是

絕凡、絕聖,連佛也無。然而,淨土法門,卻「指

方立相」,告訴我們西方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

佛,要世人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安養。於是兩者相互

對立。殊不知,一切法門皆是佛的善巧方便而已,

目的即在破除眾生的「執著」。但眾生不解如來真

實義,不明白『心淨則佛土淨』的意思,而執著在

文字上。所謂念佛?是要口念心惟,念念憶佛、想

佛,心不離佛,那才是念佛。如何又是心不離佛?

也就是,念念想著都是佛的大慈大悲、平等的心

願,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此『一念相

應,一念佛』,才能與佛感應道交,則當下與佛

無二。但眾生顛倒,口雖念佛,心裏無佛,心裏想

的仍然還是五欲六塵、是非人我的事,這一念心與

佛不契,反而遠離淨土。所以佛說唯心淨土的目

的,是在教人修習禪定,要人一心不亂,遠離名聞

Page 6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利養一切的妄想,使得我們靈台方寸要空空洞洞、

湛然寂靜,才能稱爲心淨。心清淨才是真佛道場。

但今天習禪的學者,妄想不斷,稍有功夫,就貢高

我慢,名利心、攀緣心都跟著來了。心不清淨如何

能夠成就?禪講的是「無念」、無相」、「空、

有」兩邊不住。若是有念,即落於「妄想」,若無

念又著了「無明」,所以有念不對,無念也不對;

把心安住在「中道」,若說個中道,中道與「兩

邊」又成了相對的「相」了,是故還是不對。於是

心裏面真的沒有了依靠,不知如何修習才好?所

以修禪實在不容易。無怪乎,六祖惠能大師說:學

禪要最上等根性的人才能成就,中、下根無分。我

佛慈悲,爲此,佛特爲了中、下根性的眾生善開方

便之門,要我們念佛。要我們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

的名號上面,心定在西方極樂世界上。心有了依靠

就好修了。心定了,就能伏住煩惱,能伏住煩惱,

就能往生西方淨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在佛力

加持下,就能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通達一切法

Page 6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無我,瞭解自性涅槃了無一物。但未往生前,我們

仍在迷位,仍有生死,也有涅槃,煩惱還是煩惱,

所以不能妄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須知,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法身大士的境界,非凡

夫所能爲。由此可知,佛說法,法無定法可說,都

是應機說法,隨方解縛,旨在破眾生的執著、毛病

而已。佛法分「空、有」兩門。淨土是從「有」門

入,講的是「相」有;而禪宗是從「空」門下手,

說的是「理」空。而諸法實相是「相有理無」,空

不礙有,有不礙空,「空、有」不二,圓融無礙。

故淨土與禪宗修學,只是在方法上不同,理上並無

違背,故不可相互地詆毀。所謂『歸原無二路,方

便有多門』。淨土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

「相」有;而禪宗以般若開慧爲宗,般若是體,講

「性」空。有體就有相,故般若是淨土的般若;淨

土是般若的淨土。般若與淨土是一體的兩面,不可

分離。能覺了一切法的真實相才是真精進。故精進

與否,不在於誦了多少經、拜了多少佛,或念了多

Page 6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少聲佛號,以及供養了多少尊佛。最重要的是要能

明白經教的義理,心中要悟,才能得自在解脫,那

才是真正的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心得善法,即得歡喜,法喜充

滿,樂於修法。法喜是從內心發出的喜悅,是屬於

精神上的,而不是由感官功能上所得到暫時的滿

足。感官上的刺激,往往在激情過後歸於平淡時就

覺得乏味,例如,有些人喜歡唱歌跳舞尋歡作樂,

或狂買東西,可是當歌台舞榭或買完東西之後,又

開始生厭,依然覺得無聊,提不起興趣。而法喜是

因修功有了相當的心得之後,由內心深處所發出的

喜悅,那是無可言喻且具有持久性的,甚至還能爲

法忘驅,這是世間人所希求的。子曰:『朝聞道,

夕死可以』。在佛門公案中也記載佛陀許多捨身求

法的事迹。其中有一則公案:佛陀在因地修行時,

曾爲雪山童子。童子修行非常精進,帝釋天天王,

爲了考驗他的道心,於是化成羅刹女。一日童子在

山澗撿柴,忽然聽到有人說:『諸行無常是生滅

Page 6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法』。頓然覺得很有道理。正得法樂之時,但久而

不聞下半句的偈語。於是就好奇地問:『下半句說

的是什麽,怎麽不接著說』?音聲突然又從空中傳

來說:『我是羅刹,因爲肚子餓了,沒有精力說,

除非你同意讓我吃你,我才肯說』。雪山童子聽

了,毫不猶豫地答應說:『只要說得有理,我就答

應你的要求』。於是羅刹接著說:『生滅滅已,寂

滅爲樂』。須知,童子是有道之人,聽了覺得很滿

意,於是爲了實踐諾言,就準備從高崖上往下跳,

讓羅刹來吃他。就在此時羅刹立刻現身作禮,說明

來意,恭敬而退。由此可知,世出世間的聖賢人,

爲了求法,都能忘驅,不畏生死。可見得,得法喜

是一種無比的喜悅,否則爲何能爲法忘驅呢?而真

正的法喜,是得無上的菩提覺果,而不是以一般世

間的禪定爲滿足。我們必須依不顛倒之法而行,住

真實法,才能得真正的法喜。末法時代,邪師說法

如恒河沙。在此五濁惡世之中,一切靠自力的法門

都不能成就,唯有淨土念佛法門得度生死。故我們

Page 6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必須將心安住在一句佛號上,好好地念佛,使心無

雜染。就以這一句佛號作爲我們的本命元辰,好好

持誦,念到六根都攝,淨念相繼了,這一念心清淨

就與佛感應道交,得無上法喜。那麽,當業報身盡

了,就得蒙佛接引往生,不退成佛。這才是真正地

住真法喜,故名之爲喜覺分。

  四、除覺分:除,去除、斷除的意思,斷除諸

見煩惱。煩惱指的是見思、塵沙與無明煩惱。「見

思」是煩惱障,煩惱障障「涅槃」;塵沙、無明是

所知障,所知障障「菩提」。所謂見思煩惱即是在

思想或見解上的錯誤所導致的種種惑業,故而受報

在三界六道之中不能出離生死的苦海。因爲世人因

思想、見解上的錯誤,不能看清楚宇宙人生的真

相,所以它是生死六道的根本。而塵沙與無明的煩

惱是分別與妄想,它能障礙道業的精進,以致不能

證菩提的果覺。雖然了斷見思煩惱,出了三界六

道,不入生死輪迴,沒有了「分段」生死,但念念

還有分別、妄想存在,念頭仍不清淨,所以不能證

Page 6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菩提法身,了斷「變異」生死。若不能了斷變異生

死,仍不究竟。修學佛道的目的無他,就在除障而

已。而除障的方法就是斷惡修善、參禪、持咒、誦

經與念佛。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念佛。若念佛

的功夫精進,能夠達一心正念,則能遠離貪瞋癡慢

與是非人我,或名利權情等紅塵煩惱的糾纏。當下

這一念心清淨無染,覺悟了,就與佛感應道交,則

一念相應,一念佛,達到心佛一體。念佛到此功

夫,不必等到來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作祖,就

在這一生即能得到無上的法樂,心輕安而自在,過

著佛菩薩的生活,無憂無慮,這就是除覺分。

  五、捨覺分:捨覺分與除覺分,很類似。除,是去

除障礙,除卻心中的煩惱,讓心得輕安法喜。基本

上,「除」是對內而言。而「捨」是對外而論。外

在的境緣都是身外之物,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是由

四大五蘊假合而成的幻身。緣生之法都是幻有,並

非真實,所以要捨,要放下外塵境緣一切的幻相。

但在放下之前,必須起智慧的觀照,徹底明白眼前

Page 6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的一切境緣都是「緣起」性空的幻覺。非但不是真

實的現象,還是陷害我們生生世世無始劫來沈淪生

死六道的根本。經云:『一切法無我』,只是無明

妄動而有,所謂:『一切法都是因心成體,心生則

法生,心滅則法滅』。虛空、法界、世界、微塵,

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既然是心現識變

的,何有一法是真實的呢?試想,連我們的念頭都

是刹那不住,無常變化,怎麽能夠執著?煩惱的起

因,就是妄想太多,分別這個,計較那個,所以衍

生了種種不同的貪著、取捨,所造成的結果。若能

明白宇宙事實的真相,才能看破放下,捨除一切。

果然能內捨貪瞋癡慢、自私自利的心,外捨名聞利

養、五欲六塵、是非人我的念頭,將心安置在「正

道」之上,不爲外塵境界所迷惑,則能內心不亂,

清淨無染。然後起心動念時,即能念念爲了利益眾

生而無自己一已之私欲,心地慈悲,智德具足。如

此,非但能自利又能利人,這就是菩薩度生的事

業,是自他二利的菩薩行。菩薩的六度萬行,在教

Page 6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導眾生能捨。六度以布施爲首,布施就是捨。佛說

一大藏教,一切的行門無非一個「捨」字。而一代

時教的經義,濃縮起來也僅僅是『但盡凡情,別無

聖解』八字真言而已;其目的只在幫助世人除盡一

切的情執、妄想與分別罷了。能明白實相的真諦,

就是看破;看破後,才能放下,捨盡一切的情執,不

再追念,真正做到心中無染,這才稱得上捨覺分。

  六、定覺分:前面所說的「除」、「捨」覺

分,如果真實地落實在日常生活一切作息之中,則

禪定就現前了。除覺分是內心除去了貪瞋癡等雜

染,離開了一切分別、執著,自然就沒有了自私自

利的念頭。而捨覺分,即是決定不被外塵境界所迷

惑動搖,心安住在覺性不動。除、捨覺分的功夫越

深,定功也越深。佛說八萬法藏都不離修「定」,

因爲定是智慧的樞紐,因定而發慧。此「定」是指

出世間的禪定,非世間的「四禪八定」。阿羅漢雖

斷了見思惑,證滅盡定,出了三界六道入偏真涅

槃,但仍有愛見妄想,法執未破,故而厭生死、取

Page 6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9

涅槃,無明仍在。大乘佛法講的是「諸法實相」,

故說的是佛果覺上的大定──「首楞嚴大定」,這

是佛果地上的「性」定,也是眾生與生具有的本

定。只要我們這一念心清淨,能起覺照,明白諸法

空性,不可得、無所有、畢竟空,能夠放下眼前

這一切的塵擾,不再罣礙,即得自在解脫。有此認

知,即是定覺支。

  七、念覺支:修出世間的善法,無論修習哪一

個法門,都可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昏沈與浮

躁。這兩個毛病是我們無始劫來的習氣。無論是打

坐,或者誦經,還是念佛,時間一久,就坐不住。

不是這裏癢,就是那裏麻,不然就是腿痛,或者背

酸,反正一句話──坐不住。幾十分鐘下來,心不

但沒能靜,妄想比往常還多,越到後來,越沒耐

性,心不得安寧,這就是掉舉。須知,修定的目的

在於澄心淨慮,使心得輕安;但修定不成,反而心

浮氣躁。另外一種毛病,是昏沈。上坐還沒幾分

鐘,就開始打瞌睡,沒有覺照的功夫。誦經、念佛

Page 6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也是一樣。時間稍長,就失去耐心,妄念紛飛,心

遊四海,所以越念越亂。口誦經文、佛號,心裏沒

有佛。這種現象就是「定慧」不能等持。若「定」

多「慧」少,就容易昏沈;「慧」多「定」少,就易於

浮躁,坐不住。所以修學一定要「定慧等持」,不

能偏廢。譬如,拿念佛來說,平常念佛繞佛,若覺

得口幹舌燥,體力不適時,就可以坐下來念,或止

靜,心中默念佛號,想著彌陀本願功德。若坐久

了,感到腿麻酸疼,也可以起身拜佛,調適一下修

學的方法,不可拘泥於形式。修行在於修「心」,

不在於外表的「相」。若心不真誠懇切,即便外表

做得再如法、端正,還是虛有其表,無濟於事。所

以祖師說:『道在心悟,不在於坐』。若心中不悟,

即使坐破了再多的蒲團,還是枉然。表面修定,功

夫很好,一動也不動,一入定可以十天半個月不

吃不喝,心中無念。果真一念不生了,那麽與草

木土石有何分別?功夫再好,充其量也只能得個

「無想」定,入外道天去了。因此,修學辦道,無

Page 6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論是參禪,或者念佛,如果有昏沈的情形,即用

「擇法」、「精進」、「喜」三覺支來調適。如果妄

念多,心浮氣躁,就用「除」、「捨」、「定」三覺支

來對治。換句話說,就是要時時提起觀照,讓我們

的念頭能夠正念分明,不起貪瞋癡慢,念念都以眾

生爲念,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心量廣大,慈悲喜

捨。當煩惱妄念一起,立刻能反觀覺照,以一句佛

號做爲正念。那麽,日久天長,功夫自然到家。到

那時,業障消、智慧長,隨緣遇事就能處之泰然,

怡然自得,沒有煩惱。學佛到此境界,現世即得利

益,來世果報就更爲殊勝。如果這一念心能清淨無

染,而能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則業報身盡,就能蒙佛

接引蓮花化身,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此時,念念

能起觀照,正念分明,沒有雜想,這就是念覺分。

『八正道』乃大、小乘佛法修學的根本

  「三十七道品」的最後一科就是「八正道」,

又稱爲「八聖道分」,這是佛法修學最重要的科目。

八正道可通大、小乘佛法;也就是說,無論大、小乘

Page 6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佛法都講八正道,只是所說的內容有廣狹、淺深的

差別而已。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

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等八科。

  一、正見:行者修行,其觀行、見解能與自性

相應的即是正見;若身口意三業與煩惱相應就會造

作罪業。何謂與自性相應?即三業清淨,沒有貪瞋

癡慢、五欲六塵的念頭,心中沒有想佔他人的便

宜,也不會有控制他人的欲望與想法,可以說已放

下了自我爲主自私自利的觀念。若有這些觀念與想

法,心就不清淨,則隨時隨地會造作諸業,而生煩

惱。若能放下分別、計較的念頭,凡事不與人爭長

道短,且能少欲知足,經常抱著知足感恩的心,盡

心竭力地善待一切人事物,心量廣大,與人爲善,

廣結善緣;做一切事只知善盡自己個人應盡的本

分,其餘的一概不放在心上,視榮華富貴、名利權

情如糟粕、糞土,一切都能隨緣。如此就與自性相

應,而得無漏的果報。以此一念心來念佛,發願求

生西方淨土,必定得生,其果報與佛平等,這就是

Page 6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真正的正見。

  二、正思維:與無漏心相應的就是正思維;換

句話說,知道一切法無我,皆是虛妄相,無非都是

「緣起」空性的現象,所以不可以執著。須知,一

切相的存在,只是業因果報的相續相而已,也是

緣起性空,刹那不住,無常變化,暫時存在的生

滅相,所以是無所有、不可得、畢竟空。能有此思

維,就能了達一切法「無我」,若「空」性增長即

能入如來果地上的大定,這即是正思維。就以淨土

念佛法門而言,凡夫用的都是「意識」心。如果,

我們時時以佛爲緣,念念想的都是西方極樂世界

的依正莊嚴,所憶念的只有彌陀的相好與本願的功

德,即是正思維。因爲憶佛、念佛,念念不離,果

報就在西方淨土。《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是因果律,

因爲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什麽,就現什麽!所

謂「心俱,心造」。如果心想佛而口念佛,則淨念相

繼,全體僅此一念,當下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

Page 6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佛不二。這一念心清淨,即是如來住舍真無假。若

不明白這個道理,念念想的都是聲色貨利,七情六

欲的事情,滿腦子裝的都是貪瞋癡,久而久之,面

相都改變了。屆時一臉的市膾氣、銅臭味,令人面

目可憎,自然與三惡道相應。修行的目的,在截斷

煩惱,能了脫生死苦惱的束縛,得輕安自在。如果

修行了半天,仍然滿面愁容,一付憂苦的樣子,凡

事依舊放不開,得失盈心,那無異是陷己于名利權

情、是非人我的煩惱水火之中,作繭自縛。作爲一個

佛弟子,就要嚴守三歸、五戒,在日常生活中須厲行

十善。雖修一切善,而不著一切相,使這一念心清

淨無染,所謂「修而無修,作而無作」,一切隨緣盡

分,決不攀緣。能有如此的思維者即與自性相應,

則所感得的即是無漏的果報,是則名爲正思維。

  三、正語:講的是口業清淨,不譏諷他人,要善

護口業,不評論他人的是非善惡,不兩舌、不惡

口、不妄語,也不綺語。祖師教誨世人『若真修道

人,不見世間過』。須知,眼前一切順逆善惡的境

Page 6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緣,其實都是激發我們努力向道的「增上緣」。能有

如此的覺悟,則世間的一切哪裡有錯,怎麽還有是

非善惡的分別呢?境緣的順逆善惡就決定在自己的

一念覺、迷之間而已;既然,是非善惡是由自己的

心念決定的,那麽說長論短,說是、道非,不就是

無故攪亂自己原本清淨的心嗎?同時,也在污染他

人,讓人心生煩惱起怨恨不平,這種損人又不利己

的事,不是自作自受嗎?講到正語,就要以無漏的

智慧,摒除「四邪命」。四邪命是佛所不允許,但爲

大眾所易犯,且常常作爲賴以維生的方式。四邪命:

  (一)方口食。所謂方口食,即是長袖善舞,善

於交際應酬,且專門巴結權貴富賈,以貪圖供養。

  (二)維口食:就是以咒語爲人治病,或爲人

占卜判斷吉凶福禍的事,或替人看相、批風水,以

作爲維持生計的方法。然這些都是違反因果律的。

佛法說:人的一生,其吉凶福禍的命運都操之在

我,而非由他人決定,皆是自己的業力所召感的:

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受惡報,所謂『福禍無

Page 6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門,唯人自召』。真正修善積德的人,非命運所能

拘束,已跳脫定數的窠臼;只有一般世俗之人,一

生的福禍才受命運的安排。風水、看相,若真地能

夠改變人的命運,就可以不必修行,也不必努力工

作;大家只要趨之若鶩去算命,改風水就萬事大吉

了。那麽,世間富貴雙全,健康長壽的人應該是那

些懂得地理風水與測字算命的先生?既然如此,何

必還要講因果,教人斷惡修善,布施持戒呢!

  (三)仰口食:即仰觀天象爲人作吉凶禍福的

預言,或者穿鑿附會令人心生不安、恐懼憂慮。佛法

教人要活在當下。當下這一念心要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最重要。不要緬懷過去,也不要計劃將來,因爲

往者已已,來者又未必可追,事事無常,永遠是計劃

趕不上變化,只有腳踏實地的做人、過日子才最真

實。只要看好眼前的事,務實地去做,放下名利的

計較,舍去患得患失的心,凡事只要仰不愧天,俯

不祚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心中坦蕩,也就心安

理得,無所畏懼了。佛法講「緣生」,若一念心清淨

Page 6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

無染,安住在正定、善念之中,則無惡緣;雖有惡

因存在,但無惡緣,有因無緣果不生。縱然惡境現

前,也因平時修善布施或持戒的功德,業障已在

逐漸消除中,故而「重報輕受」;或惡的果報已往後

推移,故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以致諸事順遂,是

故又何須作吉凶禍福的預言。縱知吉凶,若無力化

解,不是徒增煩惱憂慮,於事無補,不是自找煩惱。

  (四)下口食:說的是自己耕作維生。佛教弟

子以托缽維生,所謂三衣一缽,樹下一宿,過著勤

儉樸實的生活,意在訓練弟子實踐「以苦爲師」,

少欲知足的生活。若自己耕作維生,則收成的好

壞、豐歉,就會罣礙,生起得失的煩惱,也有積

存轂糧,增長貪欲之心。再說清淨比丘尚且不踏

生草,更何況鋤犁耕作以傷害物命。然而,佛法

東傳,來至中國,由於民風與國情的不同,這四

種情形依然存在,不可避免。現在的道場,都屬私

人産業,而非十方道場,仍然需靠信眾的護持與供

養,所以不敢得罪信徒,故而四邪命很難盡除。修

Page 7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道人若真能看破放下,一心在道,以苦爲師、以戒

爲師,過著清苦的生活。然後,攝諸口業,即是安

住一切正語之中。與人相處,見面寒暄問候的第一

句話,若以「阿彌陀佛」答應,那就是最好的「正

語」。因爲『一歷耳根,永爲道種』。這一句阿彌

陀佛是無上的妙音、菩提的種子,因此就種在對方

的八識田中熏習。當因緣成熟時,就能開花結果。

故一句彌陀聖號,即是最好的住正語中。

  四、正業:正業講的是身業清淨,不造殺、盜、

淫等不善業。若只是行爲上不犯,但念頭還有,

那只是守著小乘戒而已。大乘戒律,重在「心」

戒,能使這一念心清淨無染,才是真正地持戒。

若心裏還有佔人便宜的念頭,即是犯了盜戒;若心

中有傷害物命的想法,就犯了殺戒。例如,看見討

厭的蒼蠅、蚊子就想打,卻無實際的動作,但因念

頭不善,起了殺意,就算犯戒。同理,見到頗有姿

色的男女,若眼睛吃霜淇淋,魂不守舍,那就犯了

淫戒。故大乘戒律是論「心」不論「事」,講的是

Page 7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9

起心動念時的這一念心善不善、有沒有犯意?不在

事相上有沒有真的犯。所以大乘菩薩戒很難持。持

戒的目的在「防非止惡」,不造惡業,以免因業而

受報在生死苦海之中。所以佛要世人住在「正業」

之中,不造諸業。如果世人能接受聖賢的教化,明

禮守義,懂得孝廉知恥,相信因果報應,明白宇宙

人生的真相,更進一步瞭解一切法緣起空性,就會

看破放下,不再與人斤斤計較,因而才不會有得失

退據的煩惱。三業能清淨無染,讓身業住在清淨之

中,無殺盜淫等諸業,才是正業。一般來說,有些

行業諸如酒廊、舞廳、賭場,包娼、包賭,或者開

設一些歡樂場所,讓人流連忘返,使人淫亂不穢,

戕害身心,荒廢家業、學業,或事業等,這些都是

邪業,果報都在三惡道中。所以從事一種行業,一

定要慎選,不能草率,免得損人又不利己。

  五、正命:清淨身口意三業,能順于正法而活

命,謀正當的職業,離棄邪業,以無漏之戒爲體。

若爲了名聞利養,以供生活上的揮霍、享用,就稱

Page 7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爲邪業,又叫作邪命。佛經上爲我們說了五種邪

命,以警惕世人避免誤入歧途:

  (一)詐現異相奇特:詐,是欺騙,現,出現

異相與眾不同,目的在求他人對其之恭敬供養。

譬如說,自己明明沒有神通,卻巧說自己有特異功

能,能爲人趨吉避凶,未卜先知,以博取利養。這

種亂象在末法時代,科學昌明的今天非常普遍。有

人常常用科技合成的照片以說明靈異的事情,或假

借鬼神附體來迷惑信眾,卻巧說開了天眼能和鬼神

溝通,或講些自己感應的事來迷惑大眾等等。

  (二)自說功德,以求利養:對自己的修持作不

實之詞,自吹自擂說自己修爲有多好,教化了多少

人。誰又是我的歸依弟子,處處表彰自己,引人敬仰。

  (三)占相吉凶:即爲人看相、測字、算命,

或看風水,以示吉凶。此與四邪命中的仰口食與維

口食相似。假借命相、風水以迷惑信眾,作爲他人

對自己恭敬供養的一種方法與手段。

  (四)高聲現威,大言狀語:有些人喜歡或刻

Page 7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8�

意提高嗓門說些大道理來教訓人,以襯托自己的修

爲好,德養高超,藉此方法來欺騙人、威嚇人,以

求利養。這也是一種騙取利養的方法與手段。

  (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亦即常常有意或

無意地告訴信眾,誰供養了什麽?捐了多少錢?

又種了多少福田、修了多少功德等等,明說暗示,

無非希望信眾能夠開竅,多一些捐獻供養,目的還

是爲了利養。以上稱爲五邪命。我們要遠離邪命,

將心安住在清淨的「正命」之中,過著正常的生活

以維持我們的生計。其中最要緊的就是要勤儉,生

活愈簡單愈好,要以苦爲師,以戒爲師,能少欲知

足,這就是持戒修福,斷惡修善。佛弟子若能全心

行善,所謂「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讓我們的念頭純善、純淨,沒有妄想、分別,能口

吐蓮花,隨緣盡好自己的本分,樂於助人,使其破

迷開悟,心常住在清淨正命之中。修善而不著修善

的念頭,一無所求,心空如洗,這即是正命。

  六、正精進:發用真智而勤修涅槃之道,以無漏

Page 7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之勤爲體,是爲正精進。也就是我們對自己所修的

法門要有信心。相信佛的經教,由解起信,因信而

發願,有了真信切願,才能落實修行,真正的精進

不懈。修行的功夫在於個人,所謂『公修公得,婆

修婆得,不修不得』。如果自己不精進努力,知見

不正,如何蒙佛力的加持?所以修行要悟後起修,

否則即成了「緣」修、幻修,最後離道越遠。《金

剛經》說:『信心不逆,則生實相』。信心「不

逆」,就是對佛經祖語沒有絲毫的懷疑,不生雜

想,那麽自然就能契入諸法實相的真諦。以念佛來

說,念佛人,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志

心向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此精進才是正精進。

  七、正念: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以無漏

爲體,心安住在正道法及助道法上,是爲正念。換句

話說,修行人時時以佛爲念,想著佛的心願解行、

清淨無染,使這一念心不緣外塵的七情五欲,貪瞋

癡慢的惡業。凡事都能隨分隨力,心無所求;時時

回頭檢討自己,將所作的一切功德歸於三寶,好事

Page 7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七十九、淺釋三十七道品 �8�

歸於大眾,壞事由自己承擔。一切的佛事善行都不

忘迴向法界、迴向菩提、迴向眾生。這些都是在增

長我們的道業,與我們的性德相應,是爲正念。

  八、正定:正定是以無漏之定爲體,亦即是如來

果覺上的大定,而非世間的禪定。佛法八萬四千法

門,雖然法法可以成佛,門門可以作祖,故說法門

平等,但人心卻有高下,有優劣智愚的差別。如果

不善於抉擇適合自己的法門,則事半功倍,效果不

彰,甚至白白浪費功夫。故佛法講求契理契機,猶

如對症下藥,方能藥到病除。以智慧力選擇法門才

能一生成辦。尤其在此末法時代,一切法門要靠自

力很難成就,唯有選擇念佛法門,才能永超生死輪

迴,入涅槃覺道。以此無漏慧相應入定才是正定。

  以上所說三十七道品,雖是小乘佛法。而大乘

佛法是以小乘爲基礎、爲根本。所謂「本立而道

生」,離開了小乘佛法的持戒修行,又何來大乘佛

法出世濟眾的功德?所以大小乘不二,這不二之

法,才是佛法。

Page 7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八十、何謂代眾生苦供養

  在《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教我們要廣修

供養。供養就是修福,亦即是植種德本。而供養與

布施沒有分別。一般來說,布施是對平輩或對下而

說;對上則言供養。雖然如此,兩者之間若嚴格地

來區分的話,還在於用「心」的不同。以真誠、清

淨、平等、廣大的心修來布施稱為「供養」;若沒

有這份存心即是「布施」。換句話說,布施的心量

不夠清淨、真誠,無法離開自我的觀念,「我執」

仍在,不能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所以所修的

福報仍小;而供養的心量大,能「無相」布施,所

以所修的福報相對的也大,所謂「量大福大」。

  廣修供養,並不是狹隘地專指供養如來而言,

而是廣義地指供養一切的眾生。修供養的目的,即

是種植福田。有了耕耘,才有收穫。所以佛教徒都

知道要植福田。而福田有三種:敬田、恩田,與悲

田。

Page 7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何謂代眾生苦供養 �8�

  一、敬田指的是佛、法、僧三寶。因為三寶是

世間的明燈,是引領濁苦罪業的眾生能遠離貪瞋癡

的煩惱,而逐漸趨向解脫之門。若無三寶光明的加

持,則世人恐將永世沉淪於聲色貨利的物欲苦海之

中煩惱致死,不能自拔。

  二、恩田說的是對父母、師長的養育教誨之

恩。古德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對我們

有養育之恩,從小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所以父

母的恩德比海深,比山還高。而老師傳授我們知

識,教導我們立身處世做人的道理,所以師恩浩

蕩。父母給與我們生命,老師施與我們慧命,故父

母師長的恩不能不報。知恩報恩,這是做人的根本

道理,所謂『本立而道生』。

  三、悲田,講的就是眾生。悲,是慈悲,也就

是慈悲濟眾能拔眾生之苦,為他們帶來歡樂。世

人常說利人利已,而修學佛道,無非是要「上求下

化」。而求佛道的根本先決條件,就是要能幫助眾

生離苦得樂。有這種念念為眾生,慈悲濟世的胸

Page 7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懷,才能圓成佛道。成佛無非是為了廣度無量無邊

的迷苦眾生能脫離苦海。若無眾生,則何以成就佛

道?所以幫助眾生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是成

就自己的道業。故眾生是我們成就菩提道業的「增

上緣」。能夠勤耕悲田,利益眾生就是種植莫大的

福田。

  談到供養,無量無邊,但大體上來說,供養可

分為物供養與法供養兩種。物供養的東西,不一而

足,可以說是琳琅滿目。沒有一樣東西不可以用來

供養。供養最重要的就在於當下的這一念心是否真

誠。那麼,如何才能顯得我們這一念心很真誠?舉

例來說,凡是想到或得到最好的東西時,第一個念

頭是否先想到要拿來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還是先求

自己享用?廣義地說,眾生即佛,凡是好的東西,

就須用來布施供養他人,與大眾共用,差的東西才

留給自己使用。若有這種「利人無我」的心量來供

養,這一念心才真正的真誠,才是真供養!反觀現

今社會的人,能有布施的心已經很難能可貴了,通

Page 7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何謂代眾生苦供養 �8�

常都是好的東西留給自己使用,舊的或多餘不用的

東西才送給別人。這種心態不是布施供養,而是施

捨,在意義上,誠心上是有差別的,當然所修的福

德也天壤之別。

  佛陀在世的時候,所說的供養指的是四事供

養:即湯藥、飲食、衣服、臥具,亦如經文中所說

的六種供養:香、塗、花、食、水、燈等,或再加

上果、珠、寶、衣等,共稱為十種供養。這些供養

都是屬於五塵境界的物質供養;換句話說,世間一

切屬外在客觀物質的境界如佛法所說的色、聲、

香、味、觸等五塵都可以用來作為供養具。

  一般來說,供養分為內財供養與外財供養兩

種:內財供養屬於體力與腦力的供養。如佛陀在因

地修行之時,曾經割肉餵鷹,以身飼虎,像這樣能

能布施自己的心肝腸胃,頭目腦髓,就是內財布施

供養。無論是內財或外財的布施供養,都「有事有

理」,理與事不可偏廢,否則就易於『執理而廢

事』,或者『著事而昧理』,誤入『著相』修學之

Page 7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弊,不幸成了外道。所謂『事無理不明,理無事不

圓』。有理才能透事,有事才能顯理;理事必須圓

融無礙才能事事圓滿。

  而一切供養中,以法供養為第一。而所謂法供

養者,即凡夫世人在修供養時,能夠如理如法地

按照佛的教誨去修善布施,那才是真正的供養如

來。誠如《金剛經》所言的:『離一切相,修一切

善』。若能依教奉行,能達到作而無作,無作而

作,隨時能保持現前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就與菩

提自性相應了,這才是真正的供養,才是如來的第

一弟子。

  法供養範圍廣大無邊,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

品》中略舉了七種: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

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勸修善根供

養,不捨菩薩事業供養,以及不離菩提心供養等七

種。

  在這七種法供養中,我們對於「代眾生苦供

養」較為不解。因為眾生的苦是宿世業力所感得的

Page 7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何謂代眾生苦供養 �89

果報,是因果報應的事,菩薩如何能代眾生受苦

呢?佛開示世人:人生在世,是酬業而來,是酬償

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所謂『造善因得善報,種

惡因受惡報;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絲毫不爽』。

既然是因果報應,自作自受的事,菩薩又如何能夠

代人受過呢?

  我們知道,世間的眾生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

賤,或智或愚,每一個人都有煩惱與痛苦,所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位居高位,權力越大的

人,心中愈是恐懼不安。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

會被人從權力的高峰上拉下來。一個享受權力慣的

人,一旦失去了,或者即將失去權與利時,就會產

生極度的憂慮,深怕失去權柄的利斧而無以為恃,

致使心中忐忑不安。即使有錢人也不見得快樂,因

為恐懼財富不保,投資可能失敗,造成財富的縮

水,所以內心也極度不安。有些人為錢而坐困愁

城;但有的人是為健康而痛苦煩惱;也有人為情而

自殺,更有人為了不肖的子孫愁白了頭髮,甚而痛

Page 7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心疾首。這些等等都是世人的煩惱與痛苦,故世間

沒有人不受痛苦逼迫的。

  如果有人願發菩提心,代眾生受苦,那無疑就

是大菩薩降世為解救世人脫離苦海而來的。佛門中

有句話:『欲做諸佛龍象,先作眾生馬牛』。做諸

佛龍象即是做大菩薩,意思是說,想要做大菩薩成

就佛道,就必須先作眾生的馬牛。也就是要為眾生

服務的意思。就像地藏王菩薩的發心:『我不入地

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

盡,方證菩提』。有這種為度眾生,不惜代眾生受

苦的決心與勇氣,具備這種精神才是真正的菩薩。

如佛在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時,曾經犧牲無數的頭

目腦髓,以代眾生受苦,而後才能成等正覺。故佛

說:『娑婆世界,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

處』。

  由此可知,佛菩薩之所以出現世間,就是為教

化世人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來的。但是,我們

須知,想要幫助眾生能從苦難中解脫出來而得自在

Page 7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何謂代眾生苦供養 �9�

快樂,就要能夠深入群眾,與大眾為伍,跟他們生

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打成一片。進

一步說,自己要能節衣縮食,不貪著享受,然後將

省下來的錢或物質用來幫助大眾。他們吃苦,菩薩

也跟著吃苦;他們享樂,菩薩也跟著享樂。所不同

的是,眾生迷惑于苦、樂之中,而不知道為什麼有

苦、樂的境界產生,而菩薩心中卻能了然於心,一

點也不迷糊。

  藉著與大眾相處在一起的時候,讓他們能夠深

切地感受到菩薩常常地在關懷他們、幫助他們。等

到彼此的友誼建立起相當程度的互信基礎之後,菩

薩再藉機施於教化,令其等破迷開悟,不要再愈迷

愈深,引導他們能走向菩提的康莊大道,這時才能

發生適時教化的功能。所以教化眾生要懂得善巧,

要有權宜方便。

  當與眾生相處的時候,眾生有了苦難,我們若

能陪伴在他們的身邊與他們同甘共苦,盡力地協助

他們能夠度過難關。如此,我們在那些人心中才有

Page 7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分量,而所說的話才能發生效用,才能讓人信受。

故欲使眾生能夠信受,首先我們自己要與大眾能夠

相處在一起,所謂的合光同塵,不分彼此,要有誨

人不倦的恒心與毅力。能發這種慈心與愛心的人,

則稱之為菩薩。我們若肯如此發心,願作眾生馬

牛,則當下我們就被人尊稱為一聲菩薩。所以菩薩

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肯不肯發菩提心而已,若菩提

心一發就是菩薩。

  古德說:『成佛不難,信佛難』,確實不假。

菩提心易發,但道心不堅。主要因為我們的毅力不

夠,耐心不足,又不能吃苦,所以菩提心是發了,

但一下子就退轉了。若我們的道念如同情念那麼的

頑固堅持,則早已成佛了。我們若能保持初心不

變,勇猛精進,真正地能慈悲濟眾,以實際的行

動,行所謂的六度波羅蜜來幫助眾生能遠離苦難,

而得身心的自在安樂;這種自利利人,自度度人,

這才是所謂的『代眾生苦供養』。

Page 7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一、快樂的源泉來自心靈 �9�

八十一、快樂的源泉來自心靈

  真正的快樂源自於心靈;換句話說,必須要懂

得涵養心靈,使心靈淨化達到平靜才能感受快樂。

而心靈的涵養與淨化需透過修身養性的功夫才能逐

漸讓自己的煩惱和欲望沈澱下來。

  人之所以煩惱、不安,就是因為無法滿足自己

的欲望。一種無盡的貪欲驅使著內心無法滿足,迫

使自己永遠在不停地追逐。若能拋棄欲望,就能從

不快樂中得到解脫。所以佛陀說貪欲是人們受苦的

原因,而「捨」是終止受苦的方法。永無止境的貪

欲使人們痛苦不堪言;若能放下貪欲,就能從虛妄

中走向真實,由黑暗裏邁向光明而得自在。

  人除非對自己感到滿意,否則永遠也無法感到

快樂,所謂「知足者常樂」。人往往對容易得到的

事務而不加珍惜,對得不到的東西卻拼命地追逐。

可是,一旦取到了手,又棄如敝屣地丟到一邊不加

理會。只有身邊所擁有的即將消逝時,才會再次的

Page 7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警覺到它的可貴而想加以珍惜,但往往為時已晚。

就像大自然中的水,是那麼的稀鬆平常,故平時浪

費濫用不加珍惜,等到久旱不雨嚴重缺水之時,才

恍然覺悟到它的珍貴無比來之不易,這正好應了古

德所說的教誨『井涸而後知水之可貴,病後方知健

康的重要』。

  君子力行,真正的君子,懂得克己復禮,敦倫

盡份,能知足常樂,安知天命;得一善言,則能躬

身力行,終生受用不盡。若不能力行十善,只知沽

名釣譽,縱然讀盡了世間的書,對自己仍然毫無幫

助,猶如真龍得一滴水,即可遍雨一世界,而泥龍

雖然泡在水裏,也不免有喪生之禍。所以一個人快

不快樂,還在於自己一念心性之間。

  一念心性若慈悲,富有愛心,能處處為人著

想,時時想幫助他人離苦得樂,能視一切有情的眾

生如同自己親人一般,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

的精神,不分彼此,內心充滿了慈愛、光明,則永

遠洋溢著喜悅與祥和的氣氛。生活在這種氛圍下的

Page 7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一、快樂的源泉來自心靈 �9�

人,如何能不快樂呢?反之,若自心邪惡、污穢、

諂曲、阿諛,待人處世不能以誠示人,欺上瞞下,

常常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與人爭奪,念念不離酒色財

氣、名聞利養。為了名利,可以犧牲別人,不顧廉

恥,踩著別人的頭顱往上爬,目的就是要滿足自己

的願望。

  為了一時的財富、權位,也可以用盡手段爾虞

我詐,在這種上下交征利的結果之下,使得社會

動盪不安,家庭也失去了祥和溫暖的氣氛,父子反

目,兄弟成仇,夫婦不和,人心敗壞,世風日下,

道德淪喪,人人自危。到此地步,如何能過安和樂

利的日子?人心丕變若此,何來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健全的人格,以及純淨的心

靈。唯有淨化心靈使其純淨、純善而無一已之私

欲,能明信因果,知道世界的一切,無論有情或是

無情,與自己都是同一心體,所謂:『民胞物與,

萬物同根』,這一切無非皆是自性所生。若想達到

此一境界就必須藉由修行的方法才能到達。

Page 7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快樂的基礎不是建立在感官的刺激與滿足上,

或者是託付在物質的享樂上。因為這些並不能帶給

人們心靈上的平靜與安祥。相反的,當激情過後,

心靈會更加覺得空虛,就像藝人站在舞臺上時是鎂

光燈下的寵兒,更是觀眾熱情愛戴與鼓舞的焦點,

故而內心充滿著莫名興奮的感受;可是一旦曲終人

散,心中所留下來的卻是無盡的空虛與寂寞。所以

真正快樂是存在于心靈上的安詳與平靜,而非物質

上的享受或聲光的刺激。那些只是一時的迷惑,並

無益於終極的快樂。快樂不能以財富、權力、子女

的成就或名聲來衡量。不當的取捨這些快感反而會

增加歉疚、不安,和悲傷的來源。

  眩目的燈光、悅耳的音樂、可口的菜肴,和美

麗動人的臉蛋與身材,確實會蒙蔽、誘惑我們的心

智而成為世俗享樂的奴隸。但這一些都是短暫的歡

愉及享受,它很快就會消逝。當享樂過後,所留下

來的卻是無盡的煩惱與悲苦,就好像吸食毒品一

樣,開始時僅僅為了滿足一時的好奇與快感,可是

Page 7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一、快樂的源泉來自心靈 �9�

一旦上了癮,當毒癮發作時,就像萬蟻穿心般的痛

苦不能自已,那將是多麼可悲的事。所以真正的快

樂是源自于心靈上的無拘無束,而不是物質上的享

樂與歡樂。因為欲望是無法滿足的,當得到想要得

到的東西時,又會要求其他的享樂,這種永無止

境的貪婪、渴求才是痛苦的源泉,所謂「欲壑難

平」。只有心靈在不被外界的誘惑干擾下才能找到

快樂。

  如何才能知足,保持常樂呢?唯有先得到心靈

上的平靜,明白了萬法皆空的道理,於一切萬事

萬物都不再計較,放下了自私自利的心,而能以真

誠、平等慈愛的心來待人處世及接物,到那時心就

自然清淨而無礙了。若一切都能以大眾的利益為

先,而無個人一己之私欲,處處利益大眾,公而忘

私,能有這種無私無欲「大我」的情操就是慈悲最

高的表現。一個慈悲的人,智德兼備,心地清淨無

染、善良,無拘無束,故而能永享快樂逍遙自在解

脫的日子。

Page 7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八十二、行所當行行過便休

  學佛的目的在於開慧。智慧開了,才能離苦得

樂,生活才能自在無礙,無憂無慮。而慧在於定,

因定而開慧,定由戒生。所以「戒定慧」乃大小乘

佛法修學的基礎。佛法一大藏教八萬四千法門,歸

納起來無非就是戒定慧三學而已。

  祖師佛語教化世人持戒、布施,要福慧雙修、

定慧等持,著重在「事與理」的修持上,千萬不可

以「著事昧理」,也不可「執理而廢事」。否則修

行則將落到「空、有」兩邊的邪知、邪見上,行錯

了方向,最後仍然是徒勞無益,白費功夫,所謂: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其果報仍不出三界六道

生死輪迴的苦海而有無盡的煩惱。所以修行貴在知

見一定要正確,不能盲修瞎練落於迷信。古人說: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行』。可見得,修行

走錯了一步,則滿盤皆輸,所謂:一步錯、步步

錯。須知,有時先入為主,根深蒂固的觀念非常可

Page 7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二、行所當行行過便休 �99

怕,一旦思想、觀念遭了污染,行錯了方向,就怕

九條牛也拖不回來。所以大、小乘佛法都重在開

慧。六度波羅蜜即以「般若」為目、為導,其餘的

五度都是方便法。

  但如何才能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而契入

般若正智呢?觀念還在於我們修法的過程中,這

一念心是否清淨?如果明白了一切法「緣起」性空

之理,世間所有的相皆是虛妄,都是緣起緣滅,如

朝露、閃電般地刹那不住,如白雲蒼狗般地無常變

化。眼前的境界相無非都是業因果報暫時存在的假

相,並非真實之相,能瞭解這種諸法實相之理,而

不再去分別、執著,做一切事唯盡自己的本分去

做,做了之後即不放在心上,所謂『作而無作,修

而無修』,事後沒有任何的期待與要求,一切只是

隨緣盡分而已,那麼心中就自在無礙,沒有任何牽

掛!

  如果凡事我們不能看破緣起空性,做任何事都

有所期待、要求,那就不免有所罣礙;換句話說,

Page 7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0

心中就有了憂愁恐怖,患得患失的心,那麼對於所

作的事情就生起了成敗、毀譽、榮辱的想法,於是

時常有事鬱結於心,煩惱不堪,不得自在。所以佛

陀世尊教導我們世人要『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

無言言,修無修修』。

  所謂『念無念念』,也就是要我們能夠放下心

中的妄想。雖然滿腦子的胡思亂想,不要去理會

它,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時時提起觀照:凡所有

相皆是虛妄,不為外塵境界所擾,這就是念無念

念。

  『行無行行』,亦即做一切事,只曉得盡心盡

力去做,唯盡自己應盡的本分,其餘的什麼都不去

想它,那該有多麼的清淨無擾。

  『言無言言』,是說言所當言,在某種場合,

就要說某種適當的話,不能混肴錯亂。若可與之言

而不言則失言;不可與之言而言則失人。所以君子

要懂得察言觀色,要常握時機說該說的話。說了之

後就不要繼續放在心上,聽不聽就在於對方,自己

Page 7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二、行所當行行過便休 �0�

不生煩惱、罣礙。

  『修無修修』,也就是修一切善,而不著一切

相,不要心中老有罣礙:我在修行,所以要如何如

何?或者認為修行是在修功德,所以要加功用行。

若是有所為而為,就著了修行的相,所修的就不是

出世間法,那麼所得的果報也僅是人天有漏的福報

而已,無法出三界六道。即便遇上出世間無上的大

法──念佛法門,若念佛時不能念而無念,心中老

是有要見佛或作往生想,心中有念,就不清淨。以

此不清淨的心念佛,如何與佛感應道交?

  什麼是佛?無念是佛,清淨心才是佛。佛是覺

悟的意思。念佛的目的無非要我們念念能夠覺悟,

覺了一切法空寂、清淨無染。若心中還有一念存

在,就不能與佛感應,就不能入一心正念的境界;

換句話說,就不能往生。所以古德說:『行所當

行,行過便休』。

  凡事做了之後,就不要再去管它事後的成敗、

榮辱、毀譽一切的結果;若還有這些念頭,就有得

Page 7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失的煩惱。須知,凡事在於事先的盡心盡力,只要

在過程中盡了力,能問心無愧,那就功德圓滿了;

即使失敗了,也毫無遺憾。因為我已經盡了力,

其餘都是個人的因果,不可強求。誠如儒家所說: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就是盡人事,聽天

命。人生若能夠如此豁達開朗,那麼將是多麼的自

在快樂,哪裡來的憂愁與煩惱呢!

  《金剛經》教導我們要離一切相,修一切善;

能「離相修善」,即一切法。「法」是佛法,也就

是要行者于一切境緣現前時能「無所住」。對眼前

境界相的善惡、美醜、真妄不去分別、執著,能徹

底明瞭:凡一切相無非緣起性空,了不可得,只是

過去生中個人業力所感得的業因果報暫時存在的現

象而已;而人生這期報命是酬業還債而來的。既然

是還債而來,則眼前的境緣,無論是善惡、美醜,

都應該欣然接受才對。因為一切順逆善惡的境緣都

是自己業力所感,無非都是自作自受的結果,有什

麼好抱怨、逃避的,故一切都要逆來順受。若能明

Page 7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二、行所當行行過便休 �0�

白此事實的真相,而於一切境緣現前時,能無所

住,亦即不再去分別、執著外塵境界相的美醜、善

惡,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使得心中坦蕩沒有罣礙,

那就自在無礙了。這一念心能清淨無住,就是般若

正智。般若是體,當體起用時,即無所不知、無所

不能。

  是故,慧如何求?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一切動用

之中,隨緣遇境時,能離念、離相,於一切法無

所住,不去分別、執著。做事時,隨分隨力,事忙

而心不忙,所謂「忙無事,無事忙」;也就是,事

來即做,而且盡心盡力地去做,事後就不往心理面

去。平時待人處世接物時,一切隨緣而不攀緣,凡

事量力而行,但盡自己的本分,其餘的均不放在心

上。如此,心中坦蕩,沒有罣礙,就顯得逍遙自

在,這就是古德所謂的『行所當行,行過便休』。

  若以般若實相來說:行所當行,是不著

「空」,能隨緣隨分,盡力而作;行過便休,是

不著「有」,亦即不在成敗、毀譽、得失上找煩

Page 7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惱。如此「空、有」兩邊不著,即於一切法無所

「住」。只要凡事能俯仰無愧,心中坦然,就能怡

然自得,毫無罣礙了,誠如《金剛經》所說的:

『應無所作住而生其心』;所謂生心,就是菩提

心、慈悲心、清淨心與平等心,都開顯出來了。

Page 7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三、如何理解萬法唯心 �0�

八十三、如何理解萬法唯心

  經云:『萬法唯心』,一切法從心想生。然而

人心所想個個不同,如何能想出同一個世界出來?

我們想財、想智慧、或想健康長壽,又為什麼不

靈,實在令人費解?以上的問題相信是一般學佛

人,聽經聞教之後,難免會產生的問題。縱然讀經

研教有相當時日,若對佛法的義理不能透徹明瞭,

也同樣會有這類的疑惑發生。

  佛在《楞嚴經》上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

無明不覺生三細,仗境為緣長六粗』。這種三細、

六粗的現象,也就是五蘊、六入、十八界,總括為

宇宙的森羅萬象。這些現象界的發生都是吾人一念

不覺,無明妄動而有的現象。換句話說,自性本體

本來清淨,一塵不染、一法不立,只因一念不覺而

有妄動,所謂:『真如不守自性』,所以隨緣而起

變化,故而有了無明業相(即心識的活動)、轉相

(即轉識,亦即能見相,此見乃妄見)及現相(因

Page 7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妄見故而有了境界相)。有了境界的緣故,複而產

生了另外六種相,亦如經文所說:『仗境為緣長六

粗』。這六粗相即: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

字相、起業相,與業系苦相。這一切的差別相皆因

心而有,所謂『心因境有,境因心生,心境不二,

唯是一心而已』。

  雖然聽經聞法或者研教,多少能夠理會『心與

境』的微妙關係;但是眾生心想不同,南轅北轍,

如何會想出同一個世界出來,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也感到十分的疑惑。我們須知,眾生心想固然個個

不同,紛遝雜然,不一而足,但是若嚴格歸納起來

也不外乎佛法所說的見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而

已。而見思、塵沙與無明就是妄想、分別,與執

著,也就是所謂的「煩惱障」與「所知障」。

  人的煩惱都是由於貪瞋癡慢疑,邪知邪見而

來,因為我們想的都是自私自利的事情,爭的不外

乎名聞利養、個人的是是非非,所追求的也無非是

一些聲色貨利、五欲六塵的境界,所以沒有什麼不

Page 7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三、如何理解萬法唯心 �0�

同。故法相唯識將所有法概略分類成百法:心法、

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以及無為法。『心

法』指的是八識心王。『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種之

多,其中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合起來有二十六種,善

心所有十一種,遍行及別境各有五種,加上不定法

有四種,總計為五十一種法。

  『色法』有十一種,『不相應行法』有

二十四,及『無為法』有六,共計為百法。唯識宗

將宇宙萬有大略分為這五位百法;換句話說,吾人

心識的活動再廣泛也不出這些範疇。心想雖然個個

不同,五花八門,這是別相;別相『不一』,但總

相沒有不同,不出百法的範疇,故『不異』。這種

不一、不異的現象就是宇宙的實相,而這一切都是

吾人唯心妄動而有的,故所謂萬法唯心。

  那麼,為什麼我們想財、想名,或想健康長

壽,卻想不來呢?世尊開示世人:眼前的一切現像

都是唯心妄動而有,此「有」是假有、幻有,並非

真實,都是刹那不住、無常變化的假相而已。而這

Page 7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8

種相是吾人業力所感的因果現象,所謂:『種善因

得善報,造惡因受惡果』的一種因果報應、自作自

受的結果而已。換句話說,『種什麼因,就得什麼

果』,非憑空胡思亂想而來的,誠如俗語所說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凡事決非偶然的,經

云:『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

  佛法講因果,財富的因是來自多布施修善,以

不盜為因;健康長壽則以無畏施、不殺生,慈悲為

因;而聰明才智即是以法布施為主,若不吝法,做

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就能得聰明才智。所以世

出世間的一切現相都是因果的現象,並非胡思亂想

而能想得出來的;若能胡思亂想,就能想得出來,

就沒有因果論。所以古德說:『世出世間的理不出

心性二字,而一切的相則不外乎因果的現象』;換

句話說,所謂不出『心性』二字,講的就是『唯心

所變』,然所變的相,是屬於因果的現象。離開了

因果,實無有一法可得。

  平心而論,由於物質文明的進步,使得人類在物

Page 7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三、如何理解萬法唯心 �09

質生活上的享受大步的提升,以及科學的昌明,諸如

醫學的發達,使人類平均的壽命也得以增加。這些

固然是仰仗科技文明所賜,但是科技的文明又何嘗

不是從人類的妄想中而慢慢蛻變而來;也就是說,人

類開始先有想像,然後再大膽的假設,並加以小心

地求證,不斷地研究、發展、實驗、製造、改進,最

後才有今天科技文明的成果。因此我們才可以搭乘

超音速的飛機徜徉在天際之中環遊世界,而且所有

資訊的往來也可以用極迅速的方法透過衛星網路來

收集並傳遞。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已經打破了時空

的界限,遠在地球一端的親人或朋友也可以使用電

話或視線的傳播與對方面對面的溝通講話。這些種

種都是從人類的妄想開始萌牙的,然後進一步由思

維想像,再附以實際行為的探討、研究及發明創造

而成的。這些無不是一切法唯心想生的最好佐證!

  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中開示世人:『是心作

什麼,是心是什麼』,這『心作心是』講的就是

一切法唯心,如《華嚴經》所云:『應觀法界性,

Page 7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一切唯心造』。佛在《觀經》中教我們觀想念佛法

門,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方法,那是有理論、

有方法、有境界,不是胡亂妄想。若按照佛所說的

方法去觀想,而能心無雜想,入三昧正定之中,就

能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故心是「能」感,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相是

「所」感。這所感的境界相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

清淨報土,是能「應」。這一念心若能一心專注,

透過觀想念佛的方法達到清淨無染,就能與西方極

樂世界相應。就像習武或修道之人,練所謂的丹田

之氣。丹田本來是沒有的,是想出來的。只要呼吸

時,循著思維、想像,將體內的氣慢慢彙集、導

引,尋著一定的途徑觀想,最後集中在丹田,所謂

息息歸田,久而久之,在腹部肚擠眼下三個指幅的

地方自然就形成了像小圓球似的丹田,所以說一切

法都是由心想生的。重要的是要有善知識指導,要

懂得方法去練,不是漫無目標地胡思亂想、亂練一

通。例如,我們想自己的父母或親人,心想之時,

Page 7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三、如何理解萬法唯心 ���

他們的形相就會清清楚楚浮現在我們的心中。

  若日思夜想,集中自己的心力,就能入正定之

中,若所思念的對像也能以同樣的方法思念自己,

即能與對方產生感應,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這就是『感應道交』的原理。

  由此可知,萬法唯心,若以世間法而論,一切

法皆由心想開始。由心想而有境界相,然後再付

與行動朝著所想的方向與目標努力邁進,如此終有

實現的時日。佛家說:『有願必成』。只要發心真

誠,出自一念真心,發揮科學家那種執著、鍥而不

捨、日以繼夜的研究精神,則無有不能實現的願

望。縱然這一生不能實現,還有來世;來世不成,

還有後世,生生世世若能保持這一念初心不變,終

有成功的一日,所以說一切法唯心所造。若以出世

間法來說,就是『感應』的原理,而這種感應道交

的原理、原則也不外乎因果的現相,猶如《觀無量

壽佛經》所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是

因,是佛即是果。

Page 7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佛法是以出世間的精神來成就世間法的菩薩萬

行,須『直下承當照古月』,所謂直下承當即是

坦然面對眼前一切的境界相,無論所面臨的境界相

是善、是惡,是逆或是順,都要欣然接受,甘之如

飴;換句話說,順境時不起貪愛、不得意忘形,于

逆境時,不生嫉妒、瞋恚,或障礙的念頭,心中沒

有分別、執著,並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一切動用之

中,能行一切善,而不著一切相;也就是說要行而

無行,做而無做,最後都能銷歸『自性』,要在心

靈上作沉澱、洗滌的工作,這就是一種福慧雙修最

精進的捷徑。

  明白了自性,就能活在自性當中,那麼念念都

是光明,時時都洋溢著歡喜。如果不明白自己當下

這一念心,於是煩惱、憂愁、恐懼與不安就會相繼

接踵而來,則這一念心就成了生滅心,有了無盡的

煩惱。若認識了這一念心,無論任何境緣現前,都

Page 7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覺得是善境順緣,無時無刻不洋溢著歡喜、知足與

感恩的心,所以說:『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

學佛就是要藉著世間法的一切資源來成就出世間法

的精神與理念,才能達到心靈的安逸與解脫。

  佛法所講的事相不外乎『因果』二字,而其所

闡述的理體則不離『心性』的範疇。佛經云:『有

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

滅』,意思是說世出世間之事都是相對的,無非『相

因』而生,且都離不開『因緣果』報,故佛四十九年所

說的一切法歸納起來即是『因果論』與『緣生法』

而已,所謂的『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受惡報』。

  既然世間所有相的生起無非因緣生法,皆是一

種『緣起』的現象,所謂緣聚則有,緣散則滅,而

『緣』這樣東西,又是變化無常,刹那不定,故而

了不可得,又如何可以執著呢?只可惜,世人無

知,不了眼前的境界相是鏡花水月,只是曇花一現

而已,哪有一法是真實可得的。由於世人懵懂無

知,故而於一切境緣中巧取豪奪,追逐不舍,到了

Page 7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臨了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空無虛幻,無有一法是

真實的。因為愚癡故,所以念念分別、執著,故而

終其一生都活在煩惱痛苦的藩籬中不能自拔。學佛

的目的就是要從煩惱痛苦的深淵之中解脫出來,要

念念分明,處處作得了主,不要被境界牽著跑,因

而隨業遷流,如此才能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須知,人命無常,刹那即逝,就在呼吸之間,一

息不來,永為後世。如果沒有福德、智慧、禪定,

就會隨著無常流轉,則生命就刹那過去了,最後歸

於塵土,消散於虛空之中不知去向。既知人的生命

脆弱,是如此的短暫,為何不能好好地用功,廣修

福田,種植善根,所謂『種植德本』,以求廣集福慧

的資糧?佛法講福慧雙修,即是修一切善,不著一

切相,度一切眾生,實無有眾生可度。若能如此理

解,才是真的福慧圓滿。須瞭解,做一切佛事功德

都是在消業修福,人若沒有了福德,做任何事都會

橫生枝節不能成功;若有了福德,再加上努力,則

無論是事業、或者道業,都能成就,且左右逢源。

Page 7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人的一生除了物質生活之外,還有精神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世間人只曉得汲汲營營地去追求物

質文明的享受,念念所希求的都是些功名、利祿、

富貴、榮華等世間的享樂與虛名,至於人倫的大

道、正義與良知則棄而不顧,所以有人虐稱現今的

社會是個功利主義的社會,一切都向金錢與權力看

齊,所謂『道義放兩旁,利益擺中間』。我們試

想:人若背棄了固有的良知良能,則與畜牲何異?

  物質文明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活著最重要的

還是側重在精神文明的層面,否則的話每天無所事

事,只知道沉迷在酒色財氣,紙醉金迷之中,表面

上日子過得好像很愜意,生活的多彩多姿,但內心

深處卻充滿了空虛、寂寞與惶恐,故而只能整日藉

著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來麻痹自己。

  現代物質文明的生活在品質上的享受雖然是提

升了,但相對的也加深了自己的欲望,因而帶來了

更多的煩惱與痛苦。如果心中充滿了煩惱與痛苦,

那麼在物質生活上有再好的享受也是枉然,就如同

Page 7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飲鴆止渴般地讓人不敢恭維,孔子也說:『富而不

樂,不如貧而樂,貴而不安,不如窮而安』,所以

要安貧樂道,才是真正的快樂之道。如果只知道追

求物質的享樂,而忽略了倫常的大道,就無法提升

精神生活,那麼生活就會在一片混亂失序的煩惱中

混混噩噩地度過,故而時時造作,甚至遭受極惡的

果報,所以我們要念念回頭,修善斷惡,積功累德

才行。

  以儒家來說,就是要做好為人應盡的本分,亦

即要能『克己復禮』,『存誠閑邪』。克己復禮,就

是要以孝敬為基礎,行仁愛、忠恕之道,並以禮義廉

恥,四維八德作為立身處世的根本;存誠閑邪,即

是要我們心存善念,處處為人著想,而無一己之私

念。而這些做人處事的原則即是佛法所說的『菩薩

道』。菩薩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與般若,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語默動靜

一切作息動用的規範。若能如此理解,依法奉行,

就是成就菩薩的願行,提升自己心靈層次的妙方。

Page 7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心靈即是道。若能覺悟了,這一念心就是道;若

不明白這一念心,那麼始終離道十萬八千哩,不能

見道,所以諸佛如來,歷代的祖師菩薩所悟的是這

一念心,所修的也是這一念心,因為心即萬法,萬

法即心,心靈若淨化、提升了,即能了悟覺性,菩提

心。經云:『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

  我們常常聽人說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到底在哪

裡?菩提心就是我們大眾現前聽經聞法的這一念

心,要使這一念心能做到念念分明,做得了主,能

修一切的善法,而不著一切修善的相;也就是說做

一切佛事功德,最後都要銷歸自性,不著絲毫的痕

跡。因為行一切善都是源自於自己的這一念心,我

們在日常生活上點點滴滴的行為都是隨緣而生而作

的;若能覺了這一念心本來清淨寂滅,只是隨緣而

作,就能與佛性感應道交,見自性原有的智慧。

  人人都有佛性,所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

樂』。修行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心要定下來,靜下

來,隨時知道反省檢討,發慚愧心、懺悔心,然後

Page 7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能夠改過遷善才行。改過即是修行,亦即將我們錯

誤的思想、見解、言語與行為能夠改正過來,保持

我們的覺性靈明不昧、清清楚楚,不受塵擾,不為

物遷,能如如不動。覺性即是佛,覺性即是道,覺

性亦即是出世、解脫。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正

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如何才能出世?不是每天誦著經、念著佛,然

心裏面仍然不悟,不能看破、放下,日日沉迷於聲

色貨利,人我是非當中,而且見人還有強烈的愛惡

情仇的念頭,對事也有嚴重的善惡、順違的分別;

若心中有諸多的分別、取捨,就表示沒有孕育長養

著慈悲喜捨的心,念念還是自私自利,處處仍然不

脫自我為是的觀念。若以如此的心來誦經、念佛,

縱然閱盡了三藏十二部,且都能倒背如流,或者日

誦十萬聲佛號,念佛功夫持得是綿綿密密,風吹不

入雨打不濕,還是不能出離世間的苦海,往生極樂

世界。為什麼?因為沒有正念,心量太小,我執太

重,法執未破,所以不能隨順覺性。

Page 7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9

  什麼是淨土?經云:『心淨則佛土淨』。心若

不淨,若仍有是非人我、愛惡情仇的分別與執著

在,如何與淨土感應?念佛的目的無非就在消除煩

惱、去除業障而已,而是非人我,名利權情,以及

一切自我的念頭等,這些都是煩惱業障的化身。念

佛的結果如果不能消除這些業障,反而是越念越

多,那不是與道背離了嗎?

  我們不免覺得奇怪,念佛為何不能消除業障?

佛在大經上不是說:『念佛一聲罪滅恒沙』,那麼

念佛為何不能消除業障?關鍵就在我們這一念心到

底夠不夠真誠。我們念佛到底是不是用真心念佛?

所謂『誠』者,『無念』是誠。沒有妄念的正念稱

為無念,那才是真正的誠。因為有念即是妄,且處

處都是為自己打算,所用的無非都是自私自利的

心;若心量狹窄,沒有包容心,凡合我意者,則生

歡喜、貪愛,不順我意者,即起瞋恚、惱怒的念

頭,並欲去之而後快。若以如此這般的心量來做人

處事則心地不真,不夠慈悲,雖然念佛也只是念個

Page 7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表面,不能瞭解佛的真實義理,故而捨本逐末,緣

木求魚,終無是處。

  佛即『覺悟』的意思。念佛即要念念覺悟,覺

了一切法緣起性空,明白一切相皆是虛妄,無非是

自己業力所感得的一種果報而已;既然是因緣果報

的現象,而且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又何必認真!

我們應該明因識果,隨緣消業,隨順覺性,逆來順

受,則自然就能生活在法喜當中,何來的憂愁、煩

惱呢?!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念佛念得再多,即

使是念得唇焦舌敝,仍然還是無濟於事,與佛還是

不能感應。若這一念心不清淨,念念分別、執著,

就算十方諸佛用神通力送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恐

怕我們也無福消受。

  佛說八萬法藏無非在教世人修這一念心的清

淨,念佛也是求這一念心能定、能淨、能明心,不

為外物所動,真的要做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否則

念佛就像喊口號一樣,有口而無心,有名而無實,

就失去了念佛真正的意義。所謂『念佛念心』,就

Page 7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是要達這一念心能清淨無染;當任何境界現前時,

無論是善惡、美醜、順逆都要以這一句佛號來取

代,不必理會眼前的這些境界。因為境界相的好壞

與我無關。修行只需顧好自己有沒有做好份內該做

的事情,凡事只要能善盡自己本分,其餘的事就不

必在意。說實在的,他人的事想管也管不了;再

說,好人、壞人,各有因果。祖師大德告誡世人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我非卻

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所以修行是修

自己,我們只要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不如法即

可,不必多管閒事,誠如印光祖師所說的『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因為人人各有因緣,連佛都不度

無緣之人,我們又有何能耐管得動他人的閒事!故

而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能夠『存誠閑邪,克己

復禮』,其餘的事就要放下,不必操心。

  儒家教人『自立而後立人,己達而後達人』,

又說:『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善天下』。若

因緣沒有具足,且自己的道業尚未成就,無絲毫的

Page 7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德行能夠感召他人,此時若還要管東管西,或遇事

不平,見人不順,那無疑是徒生枝節,作繭自縛,

自生煩惱而已;如此非但對自己的道業沒有幫助,

反而造作無量的罪業。

  修行即是磨練自己要擴大心量,學習能夠善

解、包容,放下一切認為不平的事。我們要瞭解,

眼前的逆境惡緣都是佛菩薩示現來磨礪我、考驗

我,更是來成就我道業的『逆增上緣』。若能如此

思維理解,則哪裡來的橫逆與是非人我的事呢?!

所以任何境界都是善境,都是菩薩學處。只這一念

心清淨無染,能心存善念,即不離自性,淨土就在

眼前,念佛即能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

  佛法講的是『理事圓融』,理與事是一體的兩

面。理是體,事是相,體與相本來一如,不可分

離,所謂『事無理不成事;理無事也不成理』,因

為理能夠透事,事可以顯理,所以理事不二。

  佛講經說法都是應機說法,觀機逗教,完全是

應眾生不同的根性而開演不同的法門,所謂因材施

Page 7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教,所以佛說法有淺深、次第之分,完全是依眾生

的程度與因緣而定,故而法無定法可說。舉『天與

地』來說,說法的層次就因人而異,有淺深次第上

的差別。若對小學生來說,解釋『天』就是天空的

天,『地』即是大地,可以耕作、種菜即可,說得

太深即無法讓他們理解;若對中學程度以上的人來

說,就可以擴大解釋,談一些天文地理,以啟發他

們的知識;若對根機更好的人,就要從理事上來

談,尤其對修行人而言,就要解釋天是什麼?為什

麼會升天?天有哪三界天?須講四禪八定等生天的

方法。若對根性再好,想要瞭解究竟的大道,則進

一步解釋性天、理天、第一義天的含義,使其明白

如何才能銷歸自性。

  儒家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與佛

法所說的『性天』是相同的。所謂『性天』即是人

人本具的佛性,人人都有覺性、本性,每一個人的

心就是一個天,『率』就是返照自心。《大學》中

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指的就是吾

Page 7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人自性中的性天,亦即是佛法所明的覺性、真如,

誠如佛家常說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萬哩無雲萬哩

天』,這裏指的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也就是我們

自心本具的覺性,而這裏的『天』也就是淨土。

  如何才能到達淨土的這一層天呢?佛開示我們

要修一切的善法,隨時懂得回頭檢討,改過遷善,

要用禪定、念佛的功夫來改變自己、沉澱自己、以達

淨化自己的心靈為目的。若想把心中的煩惱化掉,

就要懂得轉念,不要遇事一昧地鑽牛角尖,要能放大

自己的心量,懂得善解,要有包容心,能見善不見

過,時時心存感恩,做到忘過不忘功,忘怨不忘恩。

可是,現今的社會,人心思變,一昧地只記得別人

的過失,卻不記得他人的好處。人家所施與我們的

恩惠,往往認為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不放在

心上,若不慎做了一件對不起我們的事情,則這一

輩子都記在心上,永遠都將抹滅不去而且還不肯放

過,只要一有機會就俟圖報復。因此,在一百件所

做的事情當中,只要最後一件事情做得不盡人意,

Page 7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對不起我們,那麼前面所做的九十九件好事,甚至

是對我們有恩的事都一併抹殺了,真的讓人心寒。

  古人說:『施恩不圖報,受恩不慎忘』。固然

做好事不祈求他人的回報,心才能清淨自在、快

樂逍遙,但受人恩惠的人,卻不能不記在心上,

所謂『受人點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人要懂得

『知恩報恩』,這社會才會和諧、互助與進取,才

是個有情有義、安和樂利的社會。可是,反觀這個

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

重利益,不講道義,所謂見利忘義,所以邪風熾

盛,秩序混亂,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以致生活在憂

愁、恐懼之中。人人若能知恩圖報,心存善念,能

忘掉自我的存在,時時存著為人服務的心念,能夠

心懷『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心志,只這一念心

純淨純善,則當下五濁惡世就是西方淨土。若不明

這個道理,雖然念佛念得勤快,縱然念佛念得是口

乾舌燥,喊破了喉嚨還是枉然。

  什麼是『地』?所謂大地含藏。大地不但含藏了

Page 7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許許多多的礦物資源,諸如金、銀、銅、鐵、錫等,還

有許多的油礦,以及世人最愛的鑽石、瑪瑙與翡翠

等等奇珍異寶,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能供世人開發享

用;而且大地能負載萬物,而無分別、執著,所謂

『不迎』、『不拒』。大地不會因為它所負載的是好

人、聖人而呈歡喜心,高興地去接受他,或因對方

是壞人、惡棍就討厭他,拒絕去承載他,就是因為

大地能付於一切萬物平等對待,不起絲毫的分別、

執著,故而大地有『不動』、『平等』的義涵在內。

  再說,地指的是『心地』,而心地有八識種子,

過去所有一切善惡的種子都存在八識田中,而且含

藏了無量的智慧、功德。須知心生萬法,十法界都

不離我們這一念心性;換句話說,天堂、地獄、人

間與淨土都在自己這一念心中。十法界不離一心,

都在自己的心中,所謂貪心是鬼道,瞋心是地獄,

愚癡是畜牲,若這一念心修五戒十善即是三善道的

業因,若修四諦法苦集滅道則是聲聞因,修十二因

緣是緣覺的因,菩薩的因是修六度波羅蜜,若菩薩

Page 7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道修行圓滿了,具足平等心而達『無緣大慈,同體

大悲』,自他不二,冤親平等了即能成就佛的果覺。

  我們隨緣遇境無論修習哪個法門,因修善布施

而往上提升或者由於造業而向下墮落,都決定在自

己一念心的迷悟而已。離開了這一念心,不但修道

不能成就,做任何事也都不能成功。若明白了心性

的道理,就知道人生的可貴,更能瞭解生命的價值

是無窮的。我們自心當中含藏了這些功德、智慧,

既然明白自心即是一座寶藏,就應該要努力開採這

座寶山,否則擁有寶山也得不到真實的受用,那麼

有等於無,豈不糟蹋浪費。我們能不能成就菩提道

業,就在於自己能不能直下承擔,所謂『頓悟自

心,直了成佛』。如何才能成佛?端看能不能放

下,若能放下萬緣,於一切法無所『住』,則心自

然清淨無染,就能『見自本性,識自本心』,經

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一分誠敬,即能消除一分

業障,得一分利益;換句話說,能做一分,得一

Page 7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分,能做十分,即得十分的功德。如果覺得修行很

難,一分都做不到,那麼不免就迷迷糊糊地過一

生,那就真的對不住自己。古德說『佛法難聞,人

身難得』,縱然此生有幸,能在百千萬劫中遇到如

此殊勝難逢的佛法,但恐又將當面錯失良緣,那才

是真正的有負己靈,平白辜負了這稀有難逢能夠幫

助我們成就無上大道的因緣。

  想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必須發大心,而且

必須發的是勇猛精進的心才行,千萬不要認為我年

歲已大,年老色衰,故而力不從心,恐怕無法在此

生成就,因而懈怠下來。如果心中有這種念頭,那

麼肯定這生不能有所成就,縱然天天念佛也只是種

點善根,與佛菩薩結個法緣而已,想要往生,那無

疑是癡人說夢的事。因為對自己的信心尚且不足,

也沒有恒心與毅力,有時連身體的病痛都不能忍

耐、克服,更何況是要克制自己宿世的習氣與煩惱。

  平時若功夫不濟,不能狠下心來放下萬緣發心

念佛,遇到艱苦的環境不能咬緊牙關,堅定正念好

Page 7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9

好念佛,那麼註定此生決定不能成就,還要繼續流

轉在三界六道之中受生死煩惱的苦報;若真能下定

決心不畏困苦,有出離的決心,就能排除萬難,好

好地念佛。若能念念念佛、憶佛,念到佛我一體,

即便有病痛的苦受或者有橫逆惡緣當前,都能憑著

這一念的決心與毅力而克服難關;若真有厭娑婆

苦,求極樂樂的強烈願心才能消除多劫以來的習氣

與業障,屆時當臨終業境現前時才能打敗重重的魔

障而蒙佛接引往生。否則的話,當無常到來,四大

分離,陰境現前時,過去生中的冤親債主都來討

債,就會嚴重的干擾我們往生的正念。若平時無精

進念佛的功夫,到那時就心隨境轉,隨業遷流去

了,如此一來豈不平白辜負了此生能得人生、又能

聞佛法如此稀有難逢殊勝的因緣。

  由此可知,修學佛道必須要精進,時時能迴光

返照,做自我檢討的工作,要『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的精神,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修一切善

法而不執著一切善法。縱然此生不能成就,要有來

Page 7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世還是得繼續努力的想法;雖說有來世,而來世也

要靠現在廣集福慧的資糧才行。如果現在的路走不

正,不能好好念佛、參禪悟道,則來世和今世也差

不多,還是苦苦惱惱地過一生。所以從現在起,我

們就要修福、修慧,修一切善,不著一切相,始終

不離開正念,不離開當下這一念心,不離開覺性。

  念佛法門就是末法時期最契眾生之機的法門,

因為佛者,覺也。念佛即是念這一念心能夠覺悟,

覺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能明白『因緣果』

的道理就能解脫,故覺性即是淨土,覺性即是清淨

心,而清淨心是靠念佛功夫來成就的,靠彌陀的

願力來完成的。念佛即是消除煩惱,去除業障的妙

法。只要端身正念,念念念佛,心心憶佛,若真能

做到口念佛、心想佛,則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

淨即與彌陀感應道交,則自然能見自性的天真佛

性,故念佛法門是藉著念他佛來顯現自性的天真

佛,所以說,自他不二,彌陀即我,我即彌陀。夏

蓮居老居士作偈說:『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

Page 7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想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這

首偈正好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相互呼應。

  許多人學佛,雖然覺得學佛好,但信心不足,

對佛法總是半信半疑,對自己也是缺乏足夠的信

心,雖說信佛,那只是口頭上表面信佛而已,心裏

並不信佛。主要的原因還是善根不厚,經教不明之

故,因而對聖言量有所懷疑,缺乏信心,所以菩提

心發不起來,是故對於學佛總是覺得太難,念佛往

生信念也不夠,認為自己根本做不到,往生恐無希

望。這些都是因為經教聽得太少,佛法薰習得不

夠,所以無法觸動八識田中的善根種子,故而建立

不起堅定的信心。因此遇事不能放下,心中老是有

所牽掛,不能釋懷,諸如兒子還要娶媳婦,要置產

投資,或者自己還未退休,有許多的事還要等著去

張羅,或者我必須要賺錢養家活口,所以學佛的事

等到退休以後再說等等。因為有許許多多的理由牽

絆著,這些都再再地顯示業障深重,障礙自己不能

精進,使得菩提心發不出來;縱然發了,也僅僅是

Page 7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口頭發心而已,有口而無心,無實質的功用。須知

人命無常,大限隨時到來,俗語說:『莫到老來方

學道,孤墳總是少年多』。如果我們不能覺悟,把

握當下,因循怠惰,最後仍然不免隨業流轉,所謂

『若要休時即便休,莫待了時無了時』。

  佛開示世人,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我們

之所以到現在還不能成佛,就是因為因循怠惰、散

亂的心害了我們。凡是世人都好逸惡勞,希望事事

都能不勞而獲,最好只要動動口,就有人為我們辦

好,一旦要自己動手,就覺得很麻煩,感到困難,

故而推三阻四,興趣索然。須知,天下哪有白吃的

午餐,古德也說:『沒有天生的釋迦,也無自然的

彌勒』。修行本來就是要發大心、立大願、修大

行,才能證大果,天下哪有垂手可得的便宜!

  佛是什麼?清淨心是佛,平常心是佛。只要能

如如不動,不受外塵境界的影響,不動本心,只這

一念心清清淨淨就是佛,故成佛不難,難在信心不

足。成佛只要能夠轉念即成,《楞嚴》云:『若能

Page 7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四、省悟自性走向光明 ���

轉境,即同如來』。所以佛在大經上說:『不起凡

夫染汙心,即是無上菩提道』。我輩凡夫千萬不可

妄自菲薄,誤判情事,看輕了自己,覺得往生成佛

很難,那是因為我們的恒心、毅力不夠,信心太弱

的原故。古德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佛

與否端看我們舍不捨得放下屠刀而已。屠刀就是我

們這一念貪、瞋、癡、慢、疑與邪見的心。若能看

破、放下,就能得自在解脫。

  學佛就是『除舊佈新』,『除舊』即是除去心

中的污穢、妄想與分別的心;而『佈新』即是長養

自己慈悲喜舍的心,培植廣度一切眾生的念頭,所

謂『日新又新在明心,直下承當照古月』。我們人

人心中都有一個古佛,若不能直下承當,使得六根

向外攀緣,就讓烏雲遮蓋了『古月』,致使見不到

古月的光明。唯有直下承當,坦然面對,不矯揉造

作,才能看清楚古月的光輝。而『古月』即是每一

個人本有的覺性。若能時時照古月,就能朝朝暮暮

在逢春,時時倘佯沐浴在春風之中而法喜充滿。

Page 7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八十五、淨土念佛往生釋疑

  有人問:《觀無量壽佛經》曰:『有人造五逆

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但臨命終時,遇善知

識,教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

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此與《十善業道經》

所稱,人臨命終時,是隨其這一生所造作業力的大

小、輕重,『強者先牽』而往生在六道之中受報,

似有不同之說,何故?

  對此,曇鸞法師在所注解的天親菩薩《往生

論》中解說的很清楚。那些造五逆十惡之人,臨終

若遇善知識,而教授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若能至心

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能往生,入大乘正定聚,

畢竟不退,一生成佛。這是曇鑾法師從『心、緣、

決定』三方面來解說造業輕重的含義。須知,臨終

十念為重業,故符合強者先牽的義理,所以十念能

出三界,得生淨土。首先解說:

  一、在心者,惡人臨終能十念念佛,是依佛門

Page 7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五、淨土念佛往生釋疑 ���

善知識的開導,聽聞到彌陀名號及本願功德,是真

實不可思議的真實法,因而立刻能生信心,並發願

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由於這一念心篤信佛的威神功

德,及佛本願力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確實能接

引十方的眾生往生成佛。並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

吾人一念心性本來是佛,既然本性是佛,皆當成

佛。能有此信心,不生二念,然後發願念佛求生西

方極樂世界,信心堅定,則生實相。由於這一念心

真實不虛,能發心念佛,即能與佛心感應。

  二、在緣者,眾生造業,皆是虛妄的「惑業

苦」因緣所使。因為一念無明妄動,故而起惑造

業,造業則要受報,流轉在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

苦惱。故罪障的眾生都是由於遇緣不好,所以見異

思遷,心隨境轉,造作罪業。若遇緣殊勝,沒有世

俗惡緣的牽纏,所遇的都是好緣、淨緣,則這一念

心便能隨緣而趨向善法、正法,修善斷惡、去習改

過,那麼境緣即能轉勝。若因緣更為殊勝,能逢善

知識或經善友的教導,教其出世間無漏的大法──

Page 7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念佛法門,且能依止無上的佛法為信心作為因,以

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為緣,因緣和合,而有十念。

這十念就有如滅除藥鼓的鼓聲,能拔除一切的重

罪,往生淨土。

  三、在決定者,臨終十念念佛。這十念是人一

生中的最後十念。盡此一報身,這一口氣斷了,就

永為隔世了;死後又恐墮三途惡道要受無量的苦

報,故而心生怖畏之心,所以這十念念佛的心必定

非常懇切。因為一心念佛要求佛力的庇佑與加持,

以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故一心專念沒有二念,故

說『無後心』;也就是過了今日就沒有以後了。若

還有以後的想法,就會產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因循怠惰的念頭,於是念佛就不能專一。若能抱定

今日過後就見不到明日的太陽,死後就立即地墮入

惡道受苦。若以此怖苦、恐懼之心念佛,則必定懇

切、真誠。故此十念念佛,是極其猛利、懇切而專

一。以這一念心念佛,一心求生淨土,沒有夾雜其

他的念頭,誠如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中所

Page 7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五、淨土念佛往生釋疑 ���

說:念佛人必須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才能往

生。能以此堅定的信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的心來念佛,故曰『無間心』。以這樣無後、無間

的心念佛,如此十念,便是「至心信樂」,亦可說

「至心精進」。

  臨終之人,若善根、福德、因緣成熟,遇緣殊

勝,真能遇善知識、善友,為其開示淨土念佛法

門,而能相信,併發大懺悔心,進而發願念佛求生

西方極樂世界安養。只這一念心猛利懇切,當然

『強者先牽』,就能轉三途惡報成為淨土蓮花化

生,這是法爾的因果。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勸令

其父,及一切的眾生,都要依此至心念佛一法,離

苦得樂,了生脫死,乃至成佛作祖。這是世尊惠以

眾生真實之利的無上「一大事因緣」。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裏,佛明

白表示十念必生,唯除五逆十惡及誹謗正法者不

得往生。但在《觀無量壽佛經》中卻說:作五逆十

惡,具諸不善,亦得往生。在此兩經之中,為何有

Page 7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此矛盾,因作何會通?

  淨土念佛法門所言往生者有兩種:一是約平時

說,另一種是約臨終說。

  一、約平時說:指的是念佛行者,平時念佛,

必須具足『信、願、行』三資糧,還要斷惡修善、

持戒布施。並且要能夠至心信樂,將所作的一切善

根福德之事,心心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西方

極樂世界。如此才能消除自己宿世的業障,累積往

生的資糧。那麼到了臨命終時的最後一刻,即便一

念、二念,乃至十念念佛,都能蒙佛及諸菩薩聖眾

前來接引,高登九蓮,往生極樂。

  二、約臨終說:能夠臨終念佛往生者絕非一般

的常人,而必須是具足大善根、福德、因緣的人才

能遇到淨土大法。故而一聞即信,發願念佛求生。

但會誹謗佛法的人不能往生。因為謗佛者,一定不

信佛,不信因果,以致肆無忌憚,無所不為,甚至

造五逆罪;但造五逆罪者,不一定會謗法,祇因此

生遇緣不善,遇到惡友、惡法,故而造作,造作就

Page 7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五、淨土念佛往生釋疑 ��9

要受報,死後應墮惡道受報。可是到了臨命終時,

由於宿世的善根成熟,福德、因緣在臨終時現前,

所以能遇善知識或者善友,為他開示淨土念佛法

門,教他懺悔,發心念佛,並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

界。由於臨終時,業障纏身,地獄相現前,心生恐

懼,害怕死後即將墮到地獄受苦,但因善根福德的

驅動,這時聽聞善知識開導有拯救之法,能免於受

極苦之報,所以能一心信受此念佛往生的法門希望

獲救,故而能至心念佛,求佛力的加持,如此聲聲

不斷,十念相續。

  由於這一念心放下萬緣,懇切、真誠地念佛,

便在他稱念佛名的當下,句句滅除多劫的生死重

罪。所謂「眾罪如霜,慧日能除」,罪滅善生,便

能將三途惡道的業因轉變成西方極樂的果報。故淨

土法門,只要相信、發願、念佛,能至誠念佛一

聲,即能消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只這一念心真

誠,全心是佛,即與佛心感應道交,經云:『一念

相應一念佛』。當下,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

Page 7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不二,便能蒙佛接引帶業往生。故知,往生極樂世

界非靠自力,而是靠彌陀願力威神的加持。眾生的

業障深重,無法橫渡大海而有滅頂之禍,猶如巨石

會直沉海底,而彌陀本願即是大願船,能載罪障的

眾生安全地抵達彼岸。所以淨土念佛法門是「自

他」二力合成的不可思議力用,使得三輩九品,皆

能往生,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

  然而,一般眾生認為造五逆罪者,臨終十念也

得往生。何況我又沒有造五逆不惡之罪,只要我不

誹謗正法,那麼臨終念佛也必能往生。於是平時不

好好專心念佛,等待臨終時再念佛。這種想法是屬

於錯誤的知見。若抱持這種知見,以僥倖的心態念

佛,則必定墮落。因為臨終十念往生者,如前所

析: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的行者,才能在最後

一口氣不來之前,遇到善緣、善知識,為其開示善

法。最難能可貴的還是自己的善根、福德成熟了,

才能一聞即信,並能發願念佛求生淨土。這些不是

一般少善根福德的人所能為的。

Page 7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五、淨土念佛往生釋疑 ���

  再說,我等眾生,天眼未開,又無宿命通,焉

能知道善根福德何時成熟?如此抱著僥倖的心態等

待臨終十念往生,平時卻悠悠散散的度日,還不時

地造作罪業,如此業障如何能夠消除?念佛的目的

就是要我們能「淨心、定心、明心」,幫助我們滅

罪除障,累積福德,如此業消福崇,智慧增長,臨

命終時業障才不會現前,以致障礙我們往生的大

事。所以說,平時若不好好地修善斷惡,持戒布

施,放下萬緣,老實念佛。功夫不精進,業障即不

能消;業障不能消,則臨命終時,冤親債主都會化

成我們的親人前來討債,騙我們往生惡道受苦。所

以念佛還是要腳踏實地,老實念佛為是,千萬不可

存有僥倖的心態來念佛。

  古德說:『往生與否在於信願之有無,品位的

高下則在念佛功夫之淺深』。我們最後能否往生,

其關鍵還是系於我們臨終的最後一念。臨終的最後

一念在「定」之心,即是我們受生西方極樂世界之

時。然而,臨終的最後一念,能否「正念」分明,

Page 7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一心憶佛、念佛,求佛救度接引往生,這是靠我們

平時念佛功夫的好壞而決定的!

  所以佛在淨土兩經所說往生情況似有不同,然

在本質上並無矛盾、衝突。念佛往生者必須是善

根、福德、因緣具足者才能往生。然而,我們修學

佛道並非從今生今世開始,而是無始劫來生生世世

都在修行。只是過去生中,修行都是悠悠散散,故

而道業不能成就,所以至今仍然沈淪在這生死苦海

中受輪迴的苦報。所幸,今世又遇到了佛法,這世

能不能成就,端看我們修學功夫精不精進,有沒有

決心而論?過去生中,有些行者在八識田裏集結了

許多善根福德的種子,由於因緣成熟了,所以這一

世在臨終時能遇到殊緣,故而花開結果。

  但臨終十念往生畢竟是屬於個案,而非通案,

所以念佛行者還是要依正常的念佛方法求生極樂,

才穩當,才不至於落空,以免未來世中將永劫沉淪

於三途惡道之中不能出離。

Page 7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六、修學務本之道在於慎獨 ���

八十六、修學務本之道在於慎獨

  學佛之人,須知因果,並應從慎獨上下手,即

便一人獨處之時亦能端正自己的行為,使心行上

無有絲毫的放逸,以致悖離禮法。是故,能慎獨的

人,其思想行為端正,必定是個泱泱君子,何來不

如法的地方?若有,也會立即改過遷善,不會因循

苟且,文過飾非,能有這等情操的人才是個真正修

行學佛之人。否則,學在一邊,行在一邊,知見愈

高,則行履愈下,修學就完全落於表面的形式,毫

無實質上的功德與利益。

  諸惡眾善,皆在『心地』上論,不在表面的行

為。若竟日誦經、念佛,或參禪、研教,卻心中

不悟,那麼遇境隨緣,仍然為境界所牽,為物欲所

絆,嚴重起了貪瞋癡慢的心,果真如此則學法無

益。學佛之人若在心地上不起邪思邪見,則全體是

善。關鍵是如何才能在心地上純善無惡,不起一絲

邪念?若欲一念心性純善純淨,當于一切時、一切

Page 7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處,即便是一人獨處之時都能做到『主敬存誠』,

猶如諸佛菩薩就在眼前而不敢放逸、懈怠,因為一

旦放縱形骸,則一切不如法的念頭都會隨之而起。

  所以古德教誡世人若要學佛學聖,均以『敦倫

盡分、存誠閑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本,而

這些講的都是做人處世的根本。太虛大師也曾經說

過:『仰止唯佛陀,修行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人格修養圓滿了,格物致知的

工作臻於極致,那就是佛了。所以不要把佛想得太

過玄妙而高不可攀,佛其實就是一個能對外界事物

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能務本踏實,不為外境

所動,心地清淨,能處處作主的人而已。

  何謂敦倫盡分,存誠閑邪?這就是儒家所說的

君子仁人之道,也就是凡事都要克盡個人應盡的本

分而不逾距。什麼身份就做什麼事,若不屬於自己

分內的事就不須過問,多管閒事,以免遭忌,誠如

《論語》所說:『庶富貴行乎富貴;庶貧賤行乎貧

賤;庶患難行乎患難』。這句話就是教導世人要能

Page 7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六、修學務本之道在於慎獨 ���

務本踏實,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例如富貴中人,

就要做富貴的人應該做的事。譬如樂善好施,經常

濟貧扶弱,出錢出力,做一些社會慈善的事業,如

此既能安定社會,又能積功累德。

  須知,社會的資源必須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

會。因為個人的財富不是由個人單獨所能創造的,

而是集社會大眾共同的力量所創造出來的,所以

我們要做到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用大眾所創造開

發出來的財富與資源來回饋大眾,幫助一些需要幫

助的人,使他們也能得到某些程度上的安逸,使得

我們所居住的這片土地成為一個有情有義社會,這

就是『知恩報恩』,一個行者修行所應負起的基本責

任。如若不然,雖然家財萬貫,卻慳吝不拔,不肯施

與,不懂得與人為善,廣結善緣,只曉得圖個人的

享受與安樂而為富不仁,俗語說:『一家保暖,千家

怨』,到頭來,便成為眾矢之的,而遭人唾棄、不恥。

  什麼是『庶貧賤而行乎貧賤』?貧賤的人,雖

然生活困苦,但必須要有志氣,所謂人窮志不窮,

Page 7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要有貧賤不移的骨氣,並深切的相信因果的道理,

明白眼前的困境或者橫逆都是自作自受的一種果

報,亦即是自己宿世業力所感得的業報,所謂: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是故對現前的境遇能歡

喜受,情願還,甘之如飴,毫無怨尤,懂得安貧樂

道,隨緣消業。同時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儘量去

幫助比自己更貧苦弱勢的人,且時常要反觀覺照,

作自我的反思,多斷惡修善,廣植福田,以累積自

己福慧的資糧,這就是庶貧賤而行乎貧賤。

  至於『庶患難行乎患難』,就是橫逆當前面臨患難

之時,要有臨危不懼的功夫,不要被境界所動,以致亂

了方寸。必須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

做得了主,要役於物,而不被物所役,必須經得起環境

的折磨與試煉,才能越挫越勇,激發出自己內在的本

能以增益吾所不能;千萬不要在橫逆之中,吃不了苦

而向環境低頭,因而隨波逐流,喪失了自己的人格,做

出有悖良心的事,這就是庶患難而行乎患難。

  聖賢哲人所教做人處事的大道,無非要我們

Page 7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六、修學務本之道在於慎獨 ���

能卑以自牧,懂得謙讓尊人,所謂:『謙受益,滿招

損』;換句話說,立身處事要從自身開始做起、從根

本上著手,要能謙沖而自牧,做好格物致知、韜光養

晦的功夫。若真能上效古人,躬行實踐,修身齊家,

才能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真的做到行者獨善

其身,兼善天下的宏願。

  儒家教人以『仁愛』為本,行『忠恕』之道,也就是

佛家所說的『慈悲』。慈的精神就是仁愛,而悲的本質

就是忠恕。而佛家所說的慈悲所涵蓋的範圍較儒家

更為廣泛,是遍虛空法界的,所謂:『無緣大慈,同體

大悲』;也就是說,佛家所說的慈悲是對法界一切有

情的眾生而言,其範圍包羅萬象,遍及一切有情、無

情以及三惡道的眾生統統在內。我們對法界一切含

靈的眾生都要付與慈愛,要幫助他們離苦得樂,讓

他們身心都能得到安逸自在,所以佛教主張不殺生、

以如素為主,且許多的佛事法會,就是在超度三惡道

的眾生,希望幫助他們都能離苦得樂。

  『忠恕』二字,可以說是義貫萬行。一個人若

Page 7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能一念忠恕,則必能孝親敬師,做到兄友弟恭,敦

親睦鄰;與朋友交,也必定能夠講信修睦,對於社

會上一些的弱勢,如鰥寡孤獨者也能夠付與慈心的

關懷而竭力去幫助他們,真的能做到仁民愛物,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

  為什麼一念忠恕就能具備這些德行?因為心中

有『忠』,則行為即不偏私;心不偏邪,則不欺,

不欺則做事就能盡分;不私,則處事就能公正不

阿,且能以誠待人;若能以誠待人、公正平等、盡

分務行,不虛應故事,則其學品必能高出一般大

眾,受人敬重。若心中有『恕』,就能寬宏大量,

不會處處與人計較,爭長道短,吃點虧也毫不在

意,能懂得包容。古人說:『有容乃大』,量大則

福大。懂得忠恕之道的人,則心量廣大,沒有你我

之別,也無愛惡之分,故而能遠離分別、執著煩惱

的痛苦。世間真正具有大福德的人,必能容人所不

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必定是個厚德戴物,雅量容

人,行忠恕之道的人。

Page 7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六、修學務本之道在於慎獨 ��9

  君子力行,一個真正能力行的謙謙君子,或者是

一個行者,若能得一句善言,則終身就受用不盡。但

若不能躬身力行,縱然讀盡了世間聖賢之書,或者

每天誦經、念佛,給佛菩薩磕頭,也是於己無益。古

人說:真龍得一滴水,即可遍雨惠及世界,讓大眾得

利,但泥龍縱使泡在水中,還是不免遭來喪身之禍。

  所以世間的事或者是談出世間修行悟道的生死

大事,都要腳踏實地務實地去行才是,而不是靠嘴

巴說說即可,口說僅是一句空話而已,有口而無心

根本是無濟於事。所以真正想要成就出世間修行開

悟證果的大事,就必須一步一腳印地去做,而其根

本先決的條件要從自身開始做起。欲從自身做起,

首先就要時時地約束自己身口意三業的行為,令三

業清淨;即便一人獨處之時,也不能放逸,必須使

心地純善無惡,當于一切時處,如面佛天。若能如

此,則意業才能真正的清淨無染,心地清淨了與道

就相近了,就能見到自性的天真佛性,則凡事便能

自在無礙,左右逢源。

Page 7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八十七、透悟人生了脫煩惱

  佛法是世出世間無上的大法,釋迦世尊所以出

興於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一生的教學,其目的就

是為了要幫助無知的眾生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進而從種種生死煩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最後都得

以轉凡成聖,過著自由自在無憂無惱的生活。

  所以想要了悟人生、解脫煩惱,就要學習佛

法,如此才能從生活中體驗佛法,從悟解中得到解

脫的方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所謂不二,亦非

是一;而是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佛法所說的

『一』,指的是『一真法界』,法界若以一般的語

言來表達就是宇宙的本體。而宇宙的本體是清淨

寂然的,也就是不生不滅,虛靈洞徹,本來無一

物的;既然體是空寂,本來無一物,所以是『非

一』,也『非二』,也可說是『即一即二』,因為

一或二代表一切的相,而世間的一切相無非是吾人

一念無明妄動從心想生的,才有這些無盡的分別與

Page 7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七、透悟人生了脫煩惱 ���

執著,故而不時地困擾著我們,令我們患得患失,

取捨不決,因而衍生了許多的煩惱與痛苦。

  如果能一念迴光,頓然明白,世間所有一切的

相,無異於鏡花水月,海市蜃樓,皆是幻而不實,

只是暫時存在的一種假相;縱然人生百年也只不過

是曇花一現,刹那即過而已,何必還要斤斤計較,

處處分別。有時為了利養,不但不能與人廣結善

緣,還用盡手段,使盡了權謀不停地與人爭名奪

利,交惡結怨,結果又得到了什麼?!最後大限到

來之時,仍然還是兩手空空,一無所得,所留下的

只不過是滿身的腥膻,一番的惆悵與悔恨罷了。若

能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就真正契入了寂滅的境

界,見到自性的本來面目,那麼於一切境緣現前

時,都能自在無礙,怡然自得了。

  佛法說:『內外不合,行不二慈』。內,指的

是『六根』;外,指的是『六塵』。當六根接觸六

塵境界時就產生了所謂的『六識』,即眼識、耳

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換句話說,根與塵

Page 7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交涉時就有了外境美醜、善惡的分別,也就是有了

『見聞覺知』的分別意識。而這些見聞覺知,如眼

見色,耳聞聲等六識所產生的分別,都是『因緣

和合』而生的,也就是許多外在的條件具足了才

有。既然是因緣和合才有,即沒有自體性,是屬於

『空』性,故而了不可得。

  既是空性,哪有合與不合的問題?譬如以

『見』為例,能見的情形不外有三:如眼見山,這

能見的「性」是在山、在眼,或者是它本來就存

在?其實都不存在。如果能見的「性」在我的眼,

那麼有山固然能夠看到山,若沒有山,依然能見才

對,因為前提的假設是見「性」在眼;而事實不

然,我們有山才能見到山,若沒有山,就不能見

山,故知見「性」不在眼。若見「性」在山,應該

山能見我,而不是我能見山,所以見「性」也不在

山。若見「性」不在山,也不在眼,而另一個假

設,是它本身就存在;若真如此,那麼沒有山、

沒有眼,應該還是能見才對。這不能見,表示見

Page 7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七、透悟人生了脫煩惱 ���

「性」也不是自我存在的。故它是因緣所生法,必

須條件具足才能見,所以說是緣生幻有。能明白這

個道理,就稱為『見性』。而見性之人,則無所不

見。

  若執著『因緣生法』而為實有,即是迷惑顛倒

的人,迷惑之人事事分別不斷,故而煩惱痛苦不

堪。若能瞭解諸法緣生,「內外不合」事實的真

相,即能放下萬緣,而無分別牽掛,即能「行不二

慈」,也就是能隨遇而安,泰然自若,一切都能以

平常心對待。而佛法正能幫助我們開啟智慧之門,

讓我們了達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進而能解除人生

的煩惱,得到自在解脫的無上大法。

  須知,這是一個『相對』的世界,也就是說一

切的現象不會單獨發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

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同時,一

切事物也沒有永恆的存在,都是彼此關涉對待而生

起存在的,所謂『單因不生,獨緣不具』。一切現

象必須是因緣具足後才會發生。若外在的條件發生

Page 7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變化,則存在的事物也會相對的產生變異。這種由

因緣而發生的變異,不能永恆存在的規律,就是

『無常』。

  世人對於無常,總有一種莫名的無奈、頹喪與

消極的感覺。人由少壯到衰老叫無常,一切的事

物由興而衰,由衰而到散滅叫無常,所以對這種無

常興衰的現象萬般的無奈、也很感傷,好像無以應

對,故而束手無策。但誠如我們所理解的,這是一

個相對的世界,一切法是相對的,有壞的一面,也

必定有好的一面;反過來說,「無常」又何嘗不

是一種自我向上提升境界最好的觸媒劑與原動力

呢?!它也是肯定善惡因果的自然法則。萬法如果

有『常』,則一切人事物都將保持不變,生則恒

生,成者永不壞,顯達者則永遠顯達;同理,富貴

則永遠富貴,貧賤將永遠貧賤。那麼,這世界豈不

僵化,沒有了善惡因果的法則。唯有無常的存在,

則富者因為奢侈無度而淪為貧賤,貴者或因為驕橫

而失去權力,貧賤者也可經由奮發立志不斷地努力

Page 7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七、透悟人生了脫煩惱 ���

向上而得以顯達,這豈不也是一種無常的更替?

  萬法緣起,從豎的方面來看,是屬於前因後果

的關係,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果』,這才是使

人除惡向善的動力;若自橫的方面來觀察,也就是

從時間上的一點來看,它是相互關涉,屬於一種對

待的關係,亦即是彼此必須相互依持,才有生、有

滅。凡事若彼此對立、矛盾,相互傷害,則萬法就

由壞而滅,這就是自然的法則與規律。

  換句話說,世間一切的人事物不可能獨立存

在,都是相對的存在,彼此息息相關,是一種相互

依持的關係,其中沒有一法是具有主體性;也就是

說,沒有一法離開了其他事物的緣,自己還能夠獨

立存在。所以這就是佛法所說的『諸法無我』、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說宇宙一切的現象沒

有實體性(沒有固定不變之性),經常隨著外界的

緣而不停地在改變,所以佛法說沒有『自性』,當

體即空,了不可得的。能明白這個道理,就稱為

『見性』,見到『諸法實相』的真諦。

Page 7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見性之人,即是一個覺者,覺者能明白宇宙萬

相的大道,知道一切法無非是緣起性空的現象,而

這些現象離不開因果的關係;換句話說,人生的際

遇,無論是富貴、貧賤,是福、是凶,或是順、是

逆,這些都是自己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力所感得的果

報,無非是自作自受的結果。若能徹底明白了這種

現象,便能心安理得,於是隨緣遇境時才能泰然處

之,故而居順境善緣而不起驕狂,貪愛;處逆境惡

緣之時,也不生瞋恚、怨尤、障礙之心,時時保持

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如如不動。因為心裏明白眼

前這一切境界相都是果報,既然是果報,就要甘心

受,情願還,如此才能隨緣消業,不再繼續造業。

  佛法的宗旨就是幫助我們世人能開啟心靈的智

慧之門,讓我們能夠徹底瞭解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人之所以有煩惱、痛苦、恐懼與不安,其問題的癥

結就是『貪瞋癡』,也就是人們對於一切事物的渴

求、欲望與無知。我們唯有修身養性以減少心靈的

污染,將問題連根拔起,明白世出世間一切的現象

Page 7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七、透悟人生了脫煩惱 ���

無非是緣起的幻相而已。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刹那

即過,這一期的報命猶如天上的浮雲一般,最後隨

風吹散飄逝的無影無蹤,或恍如空中的飛雁,雁過

留聲而已,也毫無去向。我們若能一念覺悟,迴光

返照,知法如幻,知一切境緣無非是緣起性空的假

相,不可以去分別、執著,只要放下一切心中的罣

礙,就能從世間的事物及苦痛中解脫出來了。

  至於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在生活上是否能

過得自在安逸,無憂無慮,這完全取決於現前我們

這一念心是否能夠及時覺悟,能夠明瞭『萬法皆

空,因果不空』的道理?若能一念迴光明白了這個

道理,而能萬緣放下,則萬法無咎,一切無礙了,

否則若還要在這滾滾的紅塵中汲汲地追求,取捨不

絕,所謂「欲壑難填」,最後不免被這個煩惱滔滔

的欲海所吞噬。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畢竟道在心悟,覺悟由人,這種悟道、了道的事除

了自己用心去體悟之外任誰也幫不上忙!所以佛在

《無量壽經》裏告誡世人要自覺、自悟,而後自修

Page 7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自證,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念佛人,所修的是念佛法門,所求的

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就必須自覺、自

悟,放下萬緣,不要再被身邊的塵緣所干擾。如果

心中還有一絲一毫的牽掛、不捨,則信願行即不具

足,那麼念佛也不能往生,如此豈不辜負今生能得

人生、遇佛法如此稀有難逢的因緣。一旦錯失了如

此殊勝的因緣,想再回頭,那可能是無量劫以後

的事,所謂:『三途一報百千劫,旦復人身了無

時』。無常隨時到來,我們真的要精進勤苦的辦

道,不要再猶豫不決,悠悠忽忽的虛度光陰,畢竟

人生苦多樂少,今生若不能了道,來世則皮毛戴角

還,果報不勝淒涼。

Page 7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八、菩提覺法樂,涅槃清淨樂 ��9

八十八、菩提覺法樂,涅槃清淨樂

  世間的事混屯不清,眾說紛紜,各自為是。從

古至今,每一個宗教、學說或者派系都講「道」,

也都標榜自己的「道」最高,因而罷黜百家,貶斥

與自己道不相同者,以致衛道者相互攻擊、批評,

互不容忍,使得秩序大亂。這種現象就如同「盲人

摸象」一般,對於事情不能窺其全貌,只瞭解了一

部分就妄加揣測、批評。這就是人心不定、社會秩

序所以紛亂的主要原因。每一個人對事情看法的角

度不同,定位不同,故而無法看清事情的全貌,所

以才會各說各話,互不相讓。修道也是一樣,若不

能離開「自我」的執著,處處有「我」,則人相,

眾生相,壽者相,無不具足,於是就不免在這紛遝

雜然、是非煩惱中不能自拔。若能一念超然,遠離

這些紛紛擾擾的世界,就能看清事實的真相而見到

自性的本來面目。

  自性的本來面目就是「道」。亙古至今,修道

Page 7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人莫不在覓道、訪道、護道、衛道。那麼,道究竟

在那裏?說穿了,「道」就是我們現前的這一念

心。這一念心是那麼的實實在在,不絲毫的矯揉造

作,是那麼的自然。若有絲毫的造作即不是道,如

《圓覺經》所說的無『作、止、任、滅』四相,無

此四相,才能契悟本心,所以不要起心動念,不要

作意。『作』就是起心觀想、觀照的意思,例如觀

想佛像,或觀想一件事情,這都是作意;吾人心性

非作可致。『止』,是止息諸念,將信念安住在一

個地方不動,例如誦經時,就將心定在經文之上,

不打其他的妄想;念佛時,心中只有佛念,萬緣放

下,專心一志以佛為緣,這些都是佛的方便法。

『任』,就是隨緣任性,須知吾人本性非放任可

致。『滅』者,寂滅的意思,清淨寂然,一塵不

立,一念不生。若滅色歸空,欲求「圓覺」之性,

即是緣木求魚,不可得也。

  凡夫世人的四種病態就是『作止任滅』。眾生

只因一念不覺而起種種無明,因無明而起惑造業,

Page 7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八、菩提覺法樂,涅槃清淨樂 ���

因業而受報於三界六道之中。這些都是因為無明不

覺,不了一切法清淨寂滅、本來無染,因而生起種

種幻化,誤認五蘊假合之身及外境六塵緣影之相為

實有,不知一切法乃『依他起性』,一切相只是緣

起緣滅的現象而已,無有自性、了不可得,皆是幻

化,故而『偏計所執』,認假為真。雖起心觀照,

修種種幻法以對治一切的幻病,而求圓覺實性,實

不了圓覺自淨明體,清淨寂然,無有一法可得,誠

如《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法都是緣起空性,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

相,一切「見聞覺知」所有的感受都是虛妄。因為

這些現象或感受是無常變化,刹那不住的,如何是

真?若能明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修諸行

以對治眾幻,只不過是「以幻治幻」而已。真正的

修道必須遠離「作、止、任、滅」之相,因為這念心不

能有絲毫的造作。我們要保持當下這一念心要清清

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寂然無為,如念佛

要「能、所」俱空,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亦即念佛

Page 7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時不執著我在念佛,也不執著所念的佛,所謂『心

即是佛,佛即是心』。能念之心外,無有佛為心所

念;所念佛之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如此「心佛

一體」,才能達到「能、所」雙亡的境界。念佛時,

不落「有」念,也不落「無」念。若言有念,能念之

心,當體即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說無念,

能念之心是靈靈不昧,所念之佛乃歷歷分明,所以

說『無念而念,唯是一心』。佛所說一切法皆是方

便法,故念佛也要歸於自性,才是『稱性念佛』。

  然末世眾生,並未了悟『實相』之理,故而妄

發大心,謂:『涅槃生死,無起滅念頭,不求涅

槃、不斷生死,任彼一切』。眾生以為一切法既然

清淨寂滅,沒有起滅的念頭,那麼何來的生死與涅

槃?既然沒有生死與涅槃,還要斷什麼生死,求什

麼涅槃?一切隨緣,隨諸法性即可,一切由他,還

管他什麼生死、涅槃的事!這種觀念就是「妄計分

別」,不明圓覺覺性,本來清淨,無一法可得,無

有修「習」。雖無有修習,無一法可得,但亦不妨

Page 7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八、菩提覺法樂,涅槃清淨樂 ���

以幻修幻,猶如空不礙有,有也不礙空,空有相

融,本來不二的道理一樣。

  我們試想:凡夫世人果然能一念不生,無起心動

念,心清淨無染,等虛空界,已證如來法身,又何言任

彼一切,無起滅,隨諸法性,這即是妄念。若一切無

念,無起滅相,不求涅槃、不斷生死,即墮「無計」空,

又如何能隨諸法性?隨諸法性者,是寂而常照,照而

常寂,一切妄念皆由心而起,故欲「息」念,豈從外

境下手?境因心生,心因境有,只要萬緣放下,不起分

別,則諸念自息,又何須起心除妄,此除妄之心即是

妄上加妄。因為覺性本來清淨無妄,何須止念。圓覺

者,一覺一切覺。「息」念是覺,「動」念又何嘗不是

覺呢?息、動之相,只是虛妄相中妄計分別之差別相

而已。清淨心中何有一法可立?

  圓覺體雖然空寂,但可隨緣現一切相,所謂:

『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如果永斷一切的煩

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則墮於空,如菩薩之墮

于法愛;既然一切空寂,而又欲求圓覺,豈非自相

Page 7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矛盾?故此四病皆是眾生心中所起之妄計分別,故

經言:『未出輪迴而辯圓覺者,此圓覺性即同流

轉』。若能確實明白圓覺自淨明體,清淨寂滅、一

塵不染,實無一法可立,就是我們的真心;真心遍

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凡所有相皆是心的

作用,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故而皆是虛妄之相,

不可妄生分別、執著。若能一念覺悟,則萬境如

如,又何須「作止任滅」。故經云:『欲除妄想卻

成病,趨向真如亦成邪』,故不必生心息妄,頭上

加頭,只要不偏計所執,即是圓成實性。

  圓成實性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也就是我們的

自性,現前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不僅要入涅槃

寂靜,更要發菩提心,定慧等持。若一念心只是

百思不想,只是「定」境,只有「靜」,沒有「慧」;有

「定」而無「慧」,不是「道」。心念如水止靜,猶如

草木土石般的不起作用,與道並不相應,所謂『死

水不藏龍』。道是活活潑潑的,除了寂然之外,還

有靈明不昧的心性在。這靈明不昧的心性就是眾生

Page 7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八、菩提覺法樂,涅槃清淨樂 ���

本具的佛性,也就是大眾聽法的這一念心,這一念

心靈知覺明。只可惜這一念心被無明煩惱所覆蓋,

如鏡蒙塵不能照物。吾人愚癡,又不知道淨化,保

養這念心,只知吃喝玩樂、追求名利財色,乃至造

種種業,因業而受報,自作自受。世人愚昧,把身

體、美醜、高矮、胖瘦看得很嚴重,每天為這個身

體煩惱。殊不知,這些都是虛妄的境界,並非真

實。每個人都會老、會醜、會病,最後都會死,然

而這些都是必經的階段,哪一個階段才是自己?平

時不知道淨心、定心、明心,不知道要檢討、反

省,等到無常到來,陰境現前,就後悔莫及了!

  修行就是要把心安住在正定、正念之中。參禪

者,時時心繫於道,念念無住,起心、動念立刻能

起覺照,「參」起心動念的是「誰」?使這一念心

能無「念」、無「住」;任何境界現前,觀一切法

皆是夢幻泡影,緣起空性,了不可得。念佛人,就

時時以佛為緣,念念念佛,心心憶佛,任何煩惱起

現行時,就以這句萬德洪名來取代,全體一念,一

Page 7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念全體。此時,這一念心就能寂然不動,見境不生

貪愛,於理不生分別,這一念心始終如一面鏡子,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有感遂通。

  可惜,世人只知道動,不知道靜。這一念心到

處攀緣,所謂心猿意馬,不能安定下來。這一念心

必須要寂靜無為,要安住在覺性之上,不能妄動,

要耐得住寂寞;若耐不住寂寞,就會到處攀緣,於

是念頭生滅不斷,起惑造業,故而受報不止。所以

行者修行,要靠參禪、誦經、念佛、觀心來定心,

淨心,將心安住在「覺性」之上而不動,這才是自己

的真生命。古德常說:「安身立命」,如何安身立命?

這念心與菩提相應、與寂滅心相應就是無量壽。

  念佛人,能放下萬緣,老實念佛,六根都攝,

淨念相繼,念到這一念心清淨,就與佛相應,則當

下即是佛,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

念念佛』。這時就入『正定聚』,即感菩提無限的

法樂,經云:『菩提覺法樂,涅槃寂滅樂』,這才

是人生最終所追求的目標。

Page 7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古德言:『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

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若不起,真心任遍知』。

外塵境緣的美醜,完全是因為摻雜了個人情愫的分

別與執著所至,故而對於一切人事物才有著善惡、

美醜、正邪等不同的看法與取捨。若一念心清淨無

染,在正定之中,何來好壞、高下的差別?一個心

地善良的人看這個世界,就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光

明,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唯有心念不善的人,才

覺得世界是醜陋的、污穢的,而每個人都是那麼貪

婪、邪惡。由此可知,同樣一件事情在心念不同人

的眼裏看起來卻有著兩種不同的極端。例如,明明

是一句讚歎的好詞,聽在冤家對頭的耳裏可能就成

為諷刺、挖苦的話。所以好壞、美醜是因人而異,

無有定論,是隨環境的變遷而不斷地改變。若明白

了這個道理,就知道一切法唯心,善惡、美醜都決

定在自己一念心性之間而已,而外在境緣的美醜無

Page 7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異反射了自我的思維與個人的想法罷了。

  人的性格受其思想與信仰的影響,故而塑造了

獨特的生活經歷與環境。宛如鏡子般,每個人心中

自我的形象皆反映在真實的自我上。我們可以藉由

外在的我看到自己的性格與內在的想法。每當我們

看到別人醜陋的一面時,那正是自我本性的反映。

因此,不要急於將自己內心不健全的意念及憎恨投

射到其他無辜不幸人的身上,而立刻對他驟下評

斷,應該將心比心,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事情,試

著去探索事情的原委。能抱持這種態度的人就可以

過著與世無爭,平靜高潔的生活。世尊說:一個時

時觀察他人過失的人容易動怒,非但不能消除他人

的污穢,反而增添自己的污穢。

  人的思想造就他的行為。行為的果是來自意念

所種的因。所以身口意三業中,以意業為主,故而

要善護意念,使其清淨無染。須知,人的痛苦與快

樂完全肇因于自己意念的邪惡與正直。而善惡就在

自己方寸一念之間而已。若能明瞭「種善因得善

Page 7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9

報,造惡因受惡果」,而能隨時提高警惕,心存善

念,令惡念不生,透過這種循序漸進的自我覺醒,

念念都以他人利益為著想,而無自己一念之私欲,

心存慈悲,則一切煩惱自然消失於無形。

  看別人的錯非常容易,承認自己的缺點卻很困

難;挑剔他人的毛病就像篩除米糠那樣的輕鬆,而

掩飾自己的過失就如同狐狸一般地狡猾,這就是人

的病根,社會之所以會紛亂的主要原因之一。做人

要厚道誠懇一些,不要時時追究別人的錯誤,或者

批評他人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事,而是要時時謹記自

己的職責和怠忽之處。即使玫瑰也都有刺,當我們

欣賞玫瑰綻放它芬芳美麗的花朵之際,何必在乎它

的瑕疵。

  人非完人,任何人都難免犯錯,而可貴之處在

於知過能改。西哲有言:『最好的人也有許多的缺

點,再壞的人也有很多的優點』。所以沒有必要去

刻意找別人的過失。佛經說:『不求人過,不舉人

罪』。一切境緣的現前,無論美醜、善惡都是我們

Page 7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0

學習向上,提升自我境界的增上緣,也都是佛菩薩

示現來啟發我們、幫助我們去惡向善、改邪歸正的

原動力。能瞭解這個道理的人就是一個覺者。覺悟

的人,見一切境緣都是善境,而能心存感恩,並能

觸動心識中的悲田,繼而慈悲濟世,令那些深陷在

煩惱痛苦中的人也能離苦得樂,免於恐懼不安,使

心得解脫,無憂無慮自在無礙。

  佛法講的就是「心」法,所謂「一切法唯

心」。心善則無有一法不善。《觀無量壽佛經》

說:『心作心是』。是心作什麼,即是什麼!是

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人,是心是人;是心若

作鬼,則是心是鬼。故天臺家說:『一念具足十法

界』。

  佛心清淨無染,所以入一真法界,住常寂光

土,然眾生的心,紛遝雜然,不可能無念,所以隨

著自己念頭的迷悟、覺染的輕重、淺深而往生在十

法界當中。若一念心能與十善業道相應,能修慈悲

喜捨,就生天道;若一念心能守五戒、五常之理,

Page 7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

就在人道受生;若心貪婪不止,即是鬼道;凡事若

理事不明、是非不分,愚癡造作則是畜生道;若五

欲具足,邪惡熾盛則墮地獄;反之,這一念覺悟,

能修六度,慈悲濟眾,即是菩薩。所以說萬法唯

心,非但境緣的美醜決定在自己的一念心性之中,

就連自己的命運是超生或沈淪也不出自己一念之

外,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們都期待幸福,響往快樂,大家也都知道笑

容有正面積極的力量,能夠溶化心牆,也唯有愛

才能將負面的想法轉變成積極的念頭,因為憤恨只

會造成敵人的立場更為堅定。愚癡的人才會以眼還

眼,以牙還牙來報復他的仇人,如此反而加深彼此

的仇恨,因而冤冤相報永無止境,就這樣像滾雪球

般,事越滾越大,傷害更重,樹敵更多。

  聰明的人,征服敵人的方法是以寬容博愛的心

來包容敵人。凡事不與之計較,對方越是蠻橫無

理、欺侮,或者以譭謗、漫駡的方式來傷害我,我

越要以慈悲寬容的心來包容他的無知。把一切對我

Page 7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的傷害或者欺侮視為是對我道業增長的試金石;一

切的橫逆惡緣,都想成是來考驗我、磨礪我、砥礪

我,成就我忍辱波羅蜜的「逆增上緣」。

  因為世出世間一切偉大的志業都需歷經無數的

磨難煎熬,及痛苦的掙扎才能成就。所以逆境當前

時,不能生氣,要能忍得住,好好地掌握自己的這

一念心,明白萬法唯心,一切相都是緣起性空;境

緣的美醜、善惡都在自己方寸之間而已。能如此觀

照、思維,就能心平氣和,同時還能抱著感恩的

心,感激眼前的逆境是來幫助我消除業障,成就我

菩提道業的助力。

  須知,人生就是酬業而來,酬償過去生中所造

作的一切善惡業,而眼前一切的境緣皆是果報;既

是果報,就要逆來順受,所謂歡喜受、情願還,如

此就能隨緣消業。當業障消除時,智慧就能增長,

所謂『惡盡福崇,業消智朗』。所以眼前的境界哪

有好壞、美醜的區別,差別就在自己一念心性的

迷、悟罷了!迷的人,在逆境惡緣中,大動肝火,

Page 7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

瞋心四起,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暴自棄,或者伺

圖報復,還在繼續不斷地造惡,故而惡是越造越

重;而覺悟的人,能反觀覺照,明因識果,對眼前

的境界相,無論是順逆、善惡、美醜,都心存感恩

之心,知道這一切的境緣都是自己業力所感得的果

報,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唯人自召的事,所以能隨

緣而作,沒有憂喜、苦樂之受,心中坦然。故而在

這一切境緣當中,能夠做到不即、不離,不棄也不

厭,使這一念心能達到『中道』無住的境界,因而

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這個世界是相對的世界,有好則相對地就襯托

出一個壞;有美,即有醜;有愛,就有恨。而這些

「相」的差別都源自於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而已。

當我們一念心慈,看外面的世界,所見的都是好的

一面;即便不好,經由善心所的反映也成了好的境

界。

  過去禪宗大德,元曉禪師是一位開悟的大德,

在他還未開悟前,到處行腳參訪問道。有一天,

Page 7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由於行腳趕路錯過了宿頭,只得在荒山野嶺中隨便

找了一處平地能夠歇腳湊合過這一晚。可是到了半

夜,夜黑風高,發了燒,又冷又渴,於是摸黑起來

想找水喝。由於月色暗淡,兩眼朦朧也看不清楚,

月光照在地上只見有一灘泓水,就跌跌撞撞地摸過

去,兩手就捧起地上的水喝,這時感覺這灘泓水,

既甘甜又清涼,非常可口,於是很滿足的回到剛才

的地方繼續睡覺。

  第二天起來,才發覺落腳的地方是個亂葬崗,

自己昨晚就睡在墳墓堆裏。這一驚覺之後,心想:

既然睡在亂葬崗裏,那麼昨晚所喝甘甜可口清涼的

水是從哪來的?於是起身四處找水。發覺附近並無

水源,只有離自己旁邊不遠處有一灘水,而這一灘

水不是什麼清涼甘甜的水,而是從半曝露在外的棺

材中所流出來的屍水,且其臭無比。這一驚覺,非

同小可,感覺異常的噁心,甚至把昨天所吃的東西

都嘔出來了。就在這時他突然開悟了。於是作了一

首偈:『聞之極臭,飲之極甘,善惡成境,淨穢由

Page 7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

心』。

  我們可由這個故事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外塵的

境界相並沒有改變,屍水與甘露根本是兩個極端,

但是在什麼情況下兩者卻沒有分別呢?原來這一切

都是「心」的作用。當我們心中不起分別執著時,

這世界是清淨的、平等的,沒有善惡、美醜、好

壞的分別;這些分別都是自己的心受外緣的影響下

產生的妄想,所以才有這些好惡不平差別現象的發

生。如果我們知道諸法空相,視而不見,不去分別

它時,還會對自己起什麼樣的作用呢?所以,所差

別的不是外在的現象,而是自己的心產生了變化的

緣故。心的變化往往是受制於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以

及平時所養成習氣差異上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人是感情的動物,有愛也有恨。而這種順逆境

界的愛與恨也是由我們這一念心性所決定的。愛

能包容一切,能夠消弭仇恨,化解誤會,能為世人

帶來歡樂;消除仇恨的方法是靠愛的力量,而不是

用更多的方法、手段來壓迫或報復對方以增加更多

Page 79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

的仇恨。仇恨往往可以使人迷失心智因而做出許多

令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非但傷害別人,同時也

在摧毀自己,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心中有怨

須承受比敵人加倍的痛苦。想要擺脫冤家對頭的糾

纏,首先要平息自己心中的怒氣。所以真正的敵人

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若能超越自我,於一切事物

都能不以「我」為中心時,則諸法皆空,就能自由

無礙。

  人之所以有煩惱會與人結怨,就是因為心中有

「我」的存在,有我則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這

種自私自利的心就是與人爭利結怨的根源。若知無

我,還有什麼好爭的?果然一切放下,即能清淨無

染,就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則世間一切大大小

小、善惡美醜的事皆能包容;那時,心中所存的就

只有愛,而這種愛能遍及一切的人事物,是至高無

上、無私無悔的愛,是一切快樂的源泉。所以說,

外在的境緣,愛與恨也是一念之隔,只在於我們是

否能夠覺悟而已。覺悟的人充滿了愛,能愛自己,

Page 79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八十九、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

也更能關懷其他的人,心中沒有敵人。古人說:

『積愛成福,積恨成禍』。一念愛心,可以造福人

間;一念無私,當下就是淨土。

  人必竟是理性、感性的動物,他有良知良能,

猶如佛家所說的具有佛性。只不過,這良知良能,

這一念佛性被無明煩惱所蒙蔽了,故而起惑造業,

因業而受報在六道之中有著無盡生死的苦惱。若能

遇緣殊勝,適逢明師善友教導破迷開悟,了脫生死

的無上大法,就能惑破無明,跳出生死六道輪迴的

苦海。

  能明白境緣的順逆、美醜或者是愛恨,這些都

是相對的『邊見』,凡夫世人起心動念都離不開

「兩邊」,不是著在「有」見上,即是落在「空」

邊;不是執「常」,就是執「斷」。豈知兩邊是邪

知邪見,都是因緣生法,緣起性空,了不可得的。

若不能理解這個事實真相,就是作繭自縛,自尋煩

惱,俗語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只要

我們能保持現前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知一切法緣

Page 80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起空性,無常變化,刹那不住,不去執著眼前境緣

的順逆、善惡,就能自在無惱,清涼解脫了,則眼

所見,耳所聞,六根觸六塵無不是好的境界,誠如

古德所說:『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到那

時,出門就不必看黃曆,選良時,一切都能萬事吉

祥,事事如意。

  念佛人須知,念佛就在轉境界,若念佛功夫用

得深,平時念佛真能放下萬緣,任何煩惱起現行

時,就能以這句佛號伏住,想的都是佛的慈悲心、

清淨心,與平等心,則心中還有什麼不平、計較的

事。自己的心不清淨、不慈悲才會產生種種分別、

煩惱。以不清淨的心來念佛,如何與佛感應,往生

西方淨土?再說,境緣的美醜是決定在自己的一念

迷悟而已。

Page 80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福由心生,命由已造 ��9

九十、福由心生,命由已造

  道德意識如同藩籬,有保護自己以及社會能免

于沈淪受劫的力量,故道德和倫理是構成理想社

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的核心。如果說愛是生命的

源泉,那麼道德就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糧。缺乏道

德的生命是危險的。同理,沒有愛心的生命就如同

枯槁。

  生命的品質是隨著道德的增長而提升。當道德

覺醒時,內心就充滿了愛,社會就展現出一片祥

和之氣。但是,道德不是一種口號,需要培養,必

須透過禮度的節制與涵養才能成就。誠如儒家所說

的需要藉著修身養性的功夫完成,而修身養性在於

「格物致知」;若以佛家來講就要靠修行達成目

的。而修行必須透過三歸五戒、三無漏學,由戒生

定,因定開慧來涵養自己的性德,使自己的佛性能

開發出來。所以說『戒定慧』三學是涵養道德的法

乳源泉,是改變命運,提升自己慧命的不二法門。

Page 80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有人誤解道德只是講求外表的體面和嬌柔造

作,這是錯誤的。道德是透過修行的方法所培養出

來的一種超人格特質。有了道德才能約束人的行

為,樹立身口意三業的標準與原則,就像佛家的戒

律一樣,使人的心智慧得到規範。而且戒律與道德

不是建立在懲罰與恐懼上,而是透過自我的約束,

一種自我的理想,對純潔心靈的追求。它是一種純

淨純善的渴望,是一種心靈的智慧之光,是人類良

知良能的本質,佛家稱之為佛性。

  須知,個人的價值觀往往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有些人根據他們自己的觀念來行事,所以我行我

素;也就是說,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依止於他們的

習慣,和宗教的信仰。這種本位主義是不正確的。

因為認知和信仰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日常所需和對

未來的期望而建立的。這種觀念、思想是受感情的

操弄,而非理智的。在這種情形下所作所為經常背

離了常態,不順法度,所以常為自己帶來了惡運災

難,以致命運坎坷多舛。所以必須透過自我的覺

Page 80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福由心生,命由已造 �8�

醒,懺悔與改過後,才能開啟智慧的光芒,為自己

帶來好命。人的命運必須歷經磨礪、不斷地琢磨、

考驗才能顯發自己的性德,誠如孟子所說的:『天

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鋨

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世間的萬物也如同這個道理

一樣,所謂:『未經寒冬嚴徹骨,怎得梅花撲鼻

香』。

  罪惡無須學習,自然就會;但美德需要培養,

且要有殊勝的因緣才行。好的習慣很難養成卻容

易接受;而壞的習慣容易學會,但難以忍受。想要

生活過得快樂幸福,就要多行善布施、修善斷惡與

人廣結善緣,因為『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受惡

報』,這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天經地義的

事,是恒長不變的定律,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因

果』律。

  道德是心靈的基礎,也是獲得永恆福佑的資

糧,更是邁向幸福快樂的極致。能夠把握瞬間喜悅

Page 80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的人,才能永浴于燦爛的時光之中而得到快樂。也

唯有轉變自己的心靈,能不為外塵境界相,諸如權

利、名位,或財富、美色等所引誘,才有這種力

量。須知世間的名聞利養、聲色貨利都是過眼雲

煙,刹那即逝的。財富只可以粉飾住處,只有美德

才能裝扮自己。服飾可以點綴外表,卻無法代表內

在,而真正的美是無需裝飾、粉飾的,它是那麼的

自然流露,充滿了真善美慧。唯有在戒律的規範

下,道德約束下的社會才是安和樂利的社會,才能

洋溢著快樂幸福。所以說,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讓自己生活在幸福快樂之中,就必須從修身養性,

斷惡修善,持戒、布施開始,所謂『因果報應,如

影隨形,絲毫不爽』,猶如古德所說的『福禍無

門,唯人自召』。佛法教人,福自己求,命自己

造,求人不如求己,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佛法教

導我們: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操縱在

天地鬼神的愛惡喜怒之中。人一生命運的好壞固然

與前世所造作的善惡業有關,但也絕非是一成不

Page 80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福由心生,命由已造 �8�

變,不能改變的。須知,佛法講的是『緣生』論,

而非『宿命』論;換句話說,人的命運是要靠自己

的努力與奮鬥才能創造出美好的遠景。而佛法所謂

的努力奮鬥,決不是鼓勵與人爭強好勝,爭名奪

利,那是屬於貪婪、嫉妒與無知的行為。人的命運

好壞之所以決定在自己的手中是關乎于修善斷惡的

多寡,或者在於是否能與人廣結善緣而論。若遇境

隨緣時,能懂得善盡自己的本分,而心無所求,凡

事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態度來待人處

世,所謂君子力行,不以名利為目的,處處行仁,

以博愛的心來處世接物,幫助別人。若有這種廣闊

的胸襟,豁達的人生觀,自然就能感得善的果報,

這就是所謂的『因果』論。

  古人說:『一飲一勺莫非前定』,說的就是因

果論而非宿命論。佛法所說的因果論是正面積極而

進取的,但宿命論卻是消極而頹廢的,是屬於負面

的價值。命運雖然是前生註定的,那是由於過去生

中所造作的善惡業所感得的果報,這是先天的,屬

Page 80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於「命」,已不能改變;然「運」是屬後天的,是

隨緣而變的。若能遇到好的緣,把握機緣努力地去

修善布施,斷一切的惡;在努力工作之余,能隨時

不忘幫助他人。做一切事只問自己盡力與否,不計

結果的好壞。能掌握這種理想觀念的人生觀就能改

變自己的命運。

  愚癡的人才會等待機會,聰明的人會創造機會

改變命運。因為惡果是來自邪惡和不道德的行為。

也只有愚癡的人才會相信命運,屈服於不幸,受命

運的安排;智者知道自己才是命運的創造者和道德

的守護神。個人的美德與力量才是決定自我命運的

因素。人可以藉由道德的繩治、心靈的淨化來遠離

痛苦,可以不必依賴外界的力量而能主宰自我的命

運。

  須知,人的想法決定自我的命運。由於一念不

善、心邪,往往使得許多可以不必發生的事情卻發

生了。唯有不斷地努力斷惡修善,克盡本分,才能

致力改變不利於自己的命運。為了想要改變自己的

Page 80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福由心生,命由已造 �8�

命運,就必須透過修身養性、持戒布施的方法達到

目的。所以我們不應浪費精力,哀悼、追悔過去,

或虛擲時光,怠惰於今日,所謂往者已矣!猶如古

人所說:『業精於勤荒於嬉』。或者我們只是一昧

盲目地期待於虛無不實的將來,因為未來是何期的

縹緲,世事無常,刹那不住,所以如何能追?真正

可貴的是能把握當下,不要再錯失良機。逝者如

斯!時光一去不再回頭。眼前的時刻才是最真實、

最寶貴的。我們要把握當下,腳踏實地努力奮鬥。

所謂一切盡其在我。只要能斷惡修善,布施、持

戒,則一切厄運災難必定離我遠去,而為明日所帶

來的必定是一片光明、燦爛與快樂自在的遠景。所

以人才是自己生活的建築師,故而說:『命由己

造,福有心生』。

  過去是啟航的港口,未來是實現理想的彼岸,

現在才是賴以乘坐搭運身軀前往目的地的寶筏。

只要我們能把握每一個今日,腳踏實地的去實踐人

生,生命才有意義,生活才變得有價值;也只有不

Page 80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虛度每一個今日,才會有更多光輝燦爛的明日。

  今天,我們何其有幸,在這一生中能遇到稀有

難逢的佛法,尤其是如此殊勝了義圓頓的方便大

法,只要我們能信得深,不生疑惑,從現在起確實

能放下萬緣,好好念佛,不要再為一些俗事所牽纏

干擾,就以這一句佛號作為我們的本命元辰,時時

刻刻心系於佛。須知,無常隨時到來,所以我們要

確實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不要再修悠悠忽忽蹉

跎歲月,必須死盡偷心,老實念佛,不夾雜、不間

斷,將佛念時時系懷於心。如此心中有佛,心地善

良、慈悲,這一生即得自在,臨終時這一口氣不

來,就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永享常樂我淨的涅槃

境界。

Page 80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8�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學佛人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學佛才能契

入境界得自在安樂?換句話說,學佛要從哪裡下

手才對?這是一般學佛人廣泛所提的問題。其實問

題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只是不肯去正式面對去做而

已。學佛就是要從聽經聞法開始,而且還要多聽,

所謂聞薰成種,當佛法薰習的時間久了,就能從量

能而達質能的變化,自然就能豁然開朗,於是對佛

法所闡述的道理逐漸就能領悟,以致心開意解,最

後悟入佛的知見。

  總結佛法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大藏教,以及從歷

代祖師菩薩的語錄中去研討,就不難發現要入佛

的知見就必須從『心地』上去領會,要不斷地去參

究,多聽經聞法,時時刻刻保持這一念心在『正

念』、或『正定』之中,不被外境五欲六塵的誘惑

所污染,令心所趨向隨境而轉,以致聞風披靡。所

以想要悟入佛菩薩不思議解脫的境界,首先要能

Page 81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看破』,也就是要能開智慧,瞭解一切法皆是

『緣起性空』的現象,亦如《金剛經》所說的『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然後才能徹底『放下』心中的

分別與執著,掃盡一切的情執與知見,猶如古德所

說:『修行之道無他,但盡凡情而已』,又說: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人生一期的報命必須要深刻地體悟:在這短短

的數十寒暑之中,我們所見所聞,周遭所有的一

切境緣無非都是夢幻泡影。這一切的現象就像露水

一樣的短暫、又恍如閃電般地刹那不住,所以如何

可以執著不捨呢?!故而我們要『看破』事實的真

相,唯有認清事實真相之後,才能學著『放下』,

放下我們與生俱來宿世所累積的習氣──妄想、分

別與執著;也就是要我們不可以再自私自利,凡事

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

活。更進一步說,就是要我們放棄貪圖名聞利養的

念頭,不再追逐聲色犬馬、五光十色等外在榮華富

貴的享受,確實放下貪、瞋、癡、慢的煩惱,以及

Page 81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89

人世間所有紛紛擾擾一些是非人我等繁瑣的小事,

要將這一切的罣礙統統捨去,然後一心一意地為眾

生服務。只要眾生有需要,即盡一切的能力去幫助

他們,要把眾生看成自己,好好地善待他們。因為

我們瞭解,一切眾生、國土、世界都是『自性』所

生法,無非是同一個性體所變現出來的,所謂『自

他不二』,何來的差別?若能瞭解事實的真相,就

知道服務他人,即是利益自己,這就是菩薩道所說

的『利人利已』。

  我們要將外在的一切境緣,無論是美、醜、

善、惡,都視為是佛菩薩刻意示現來教導我們世人

的,其目的無非是要眾生能從一切順逆、善惡的境

緣中能夠覺悟過來,進而明白眼前的一切相都是性

空緣起的一種現象而已。世間的這一切相本來是清

淨寂然的,只因為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迷卻了『本

性』,故而隨著外在的染緣而產生了不同的法界。

  是故,能不能契入佛菩薩的法界,關鍵還在於

這一念心的迷與悟而已。迷時,則業力當家;悟

Page 81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0

時,是願力作主。當業力當家時,身即造作無量的

諸業;若願力作主時,就能利用這個業報身來成就

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當一個人覺悟時,眼前所見

所聞,即是一真法界,而非五濁惡世,於是業報身

即可轉為願力身,由苦而轉樂,由凡而轉聖,成為

一個乘願再來的大菩薩。

  所謂行『菩薩道』即是服務眾生,也就是度化

眾生。然而,度眾生要有緣份,無緣的話,做任何

事情都一無所成,白費功夫,俗話說水到才能渠

成,故凡事都需要一個緣份,這就是佛家所說的

『因緣果』的道理。度生要有緣,所謂隨緣化度,

佛神通再大,也不度無緣之人,所以說『佛度有

緣』。若因緣還未成熟,緣分未到,即便做事做得

再努力、再認真,仍然是徒勞無益,不見功效。我

們讀《三國演義》,知道赤壁之戰最有名的『草船

借箭』,講的就是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諸葛

亮所借的就是『緣』,哪裡是真的借東風,無非就

是靜待緣的成熟而已。古德也說:『得志,澤加於

Page 81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9�

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

則,兼善天下』,這些講的都是『緣』。所以做一

切事都離不開緣分這個東西。當緣分不成熟,機緣

未到時,就不必要白費功夫勉強去做,勉強做的

事,吃力不討好,反而適得其反,招來怨恨。就像

度生一樣,若因緣未到,這時只要好好的『獨善其

身』,做好修身養性,韜光養晦的功夫即可,默默

地靜待因緣的成熟。等到因緣一成熟,就能一展自

己的抱負,為大眾服務,達到『兼善天下』的目的

與宏願。

  佛家說:『逆境修忍辱,順境修布施』,在逆

境時做好自行修身養性的功夫,修忍辱波羅蜜;在

順境時,多修善布施,與人廣結善緣,積功累德。

所以任何境界無論順逆、善惡,都是修行的好境

界,都是菩薩學處。故知,境緣的美醜無關於外面

的環境如何,而在於自己一念之間的迷悟罷了。

  無論是大、小乘佛法,宗門、教下,或者是顯

教還是密教,修行的總綱均不外乎二大原則:一、

Page 81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懺悔業障,二、廣修供養。佛所說的一切法門,總

括八萬法藏講的就是懺悔業障,以及廣修供養而

已。

  一切法都是在教我們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就是

懺悔業障,廣修供養。例如菩薩六度:布施、持

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含攝了一切萬

行。而六度萬行這一切的行門無非在教導我們消除

自己的業障,以及如何的與人為善,廣結善緣。普

賢菩薩的十大願行從禮敬諸佛開始,稱讚如來,廣

修供養,懺悔業障,以至到普皆迴向都不離斷一切

惡修一切善的範疇,所以菩薩行門即是『懺悔業

障』與『廣修供養』。

  換句話說,佛所說的八萬法藏其宗旨不離當下

這一念的清淨心。一切法門所教授的就是令這一念

心能定、能淨、能明心見性;也就是能達這一念心

的清淨無染、如如不動而已。做一切的佛事功德也

都是在消業修福,人若沒有了福德,則凡事都會橫

生枝節,不能成功。若能斷惡修善即能消業,業消

Page 81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9�

則智長,惡盡則福崇,有了智慧、福德,再加上努

力,則無論道業或者是事業都能一帆風順,左右逢

源。

  人的一生除了物質生活之外,還有精神生活。

然而所不幸的是,世人只知道不斷地追求物質文明

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充實,以致活在酒池

肉林的聲色堆裏,整日與酒色財氣為伍,滿身的銅

臭,一臉的市儈,凡事都向利益看齊,不講仁義道

德,真的是俗不可耐。生活上物質的水準確實是提

升了,過得是錦衣玉食、奢侈浮華的生活;但相對

的,欲望也增加了,所謂『欲壑難填』,因而為自

己帶來了更多的煩惱與不安。

  六根中,『眼耳鼻舌身』是物質,『意』屬精

神。西方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他們知道物

質裏沒有『我』,但認為能思維、想像的是我。其

實,思維是什麼?所謂我的思維、我的想像,這些

是『我所』,而不是『我』。因為從物質、精神的

現象中根本找不到我,都是屬於我所有的,故而是

Page 81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我所,而不是我。

  須知,一旦有了思維、想像,立刻落到一個

『相對』的兩邊,例如有美,就出現個醜,有好相

對的就有個壞,所以這是個相對的世界。於是乎,

世間一切的是非、人我、貴賤、得失、福禍、吉凶

就相因而生,以致把世界攪得是紛紛擾擾,煩惱不

斷。豈知,這些概念都是見仁見智,無非是因人而

異,沒有一定的法則與標準可以依循,所以是人云

亦云的,故思維即是煩惱的根本,哪裡是我!而真

正的『我』是離言說、文字、思維與想像,即佛法

所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它是清淨寂滅、

一塵不染、一法不立的自淨明體,它是遍法界虛空

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雖然清淨寂滅,但又

能隨緣現一切相,能確實了知這個,才能見到真正

的我。

  真我,是沒有生死,也沒有來去、斷常、染淨

的。我們現有的身體是假有,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成

的幻身,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當四大分散、

Page 81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9�

緣盡之時,即不復存在。故身體是我所,不是我。

身體老死了,可以換一個新的身體,所謂『捨身受

身』,而神識在六道中卻不停地輪迴,就像是換衣

服一樣,衣服穿舊了,可以更換;同樣地,身體壞

了,也可以換一個身體,但必須依照我們自己這一

生所造善惡不同的業而轉生受報在三界六道之中,

或是天、人身、畜牲身,亦或是餓鬼身、地獄身而

已,只不過是以一個嶄新的面貌重新出現而已。

  『平等一法界,無佛無眾生』。無,是要我們

離開一切的妄想、分別與執著。能離妄想、分別

與執著,則真『我』才能出現。真我即是自性、法

身;換句話說,見性之人知道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的

眾生都是自性所生,所謂自他不二,我與虛空法界

一切的眾生平等一體,沒有差別。

  佛說『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脫。法身

是『體』,是諸佛所證真空的理體,它是清淨寂滅

的,不垢也不淨、不增也不減,也沒有來去之相,

而一切相卻從它而生;般若是『相』,是諸佛菩薩

Page 81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

的智慧莊嚴,是屬於自受用;而解脫是『用』,

有了智慧則運用在日常生活一切動用之中就能無拘

無束,自在無礙。然『體相用』互為表裏,即一即

三,即三即一;換句話說,若能證得其中的任何一

項,則其他的兩項也一併證得。佛又說『三身』:

法、報、化三身。法身是體,報身是相,而化身是

用。三身是一,不是三,而一而三,彼此密不可

分。『一』在佛法裏講的是『體』,是清淨寂滅之

體,亦即是『我』,『三』是『我所』。《華嚴出

現品》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的智慧德相……但

以妄想、分別而不能證得』。如來即法身,智慧是

般若,亦即報身相,而德相是解脫,就是應化身。

有體就有相、用。

  佛有三身、三德,眾生也具足三身與三德,佛

與眾生平等無二,本無分別。所不同的是,佛背塵

合覺,已徹底證得般若正智,遠離世間一切的紅塵

煩惱,故而能永享常、樂、我、淨,自在逍遙,無

憂無惱;而反觀凡夫世人,卻背覺合塵,迷失在五

Page 81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一、認識自我了脫人生 �9�

欲六塵之中,隨波逐流與煩惱為伍,所以繼續隨業

流轉在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苦惱與憂愁。我等罪

業凡夫,若能一念迴光,返照心源,頓然了悟吾人

現前的這一念心能賅羅萬法,心包太虛。宇宙森羅

大地一切的萬象,皆由此心而生,經云:『心造諸

如來,及種種五蘊』,一切法從心想生,所謂『法

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心所生處無非幻妄,無

有一法真實。能如是想,如是解,就能萬緣放下,

那麼世間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汲汲爭取的事?因為

人生無常,這一生的際遇無異是鏡花水月、夢幻泡

影而已,何必要處心積慮,煞費苦心,鑽營不息,

甚至還要造作許多的罪業去求取這些虛妄之物呢!

到頭來,仍然空歡喜一場。結果造業就要受報,依

舊要在這六道生死苦海中流轉不息,豈不冤枉。

  唯有明白緣起性空,因果不空的真諦,把握時

機,乘著短暫的一生,好好地斷惡修善,廣修福

田,在自己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於世人的事,

這才是最快樂,最真實的功德,俗語說:『助人為

Page 82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98

快樂之本』。我們若能與世無求,與人無爭,處處

以大眾為念,時時能行善布施,這就是在行自利利

人的菩薩道。只要這一念心清淨無染,當下就是極

樂世界,清淨佛土,則人生無時無刻不洋溢著快樂

與幸福,所以說:『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

若能認清自我,則人生就充滿了希望與光明,就能

迎向一個真、善、美的世界。就在這一生,即是一

個了脫的人生,眼前的一切便毫無憂惱,能永享自

在與解脫,當下就是佛菩薩的法界。明白的人知道

極樂世界不在十萬億佛國度之遙的西方,就在眼

前,不離當下一念。

Page 82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二、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99

九十二、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宗門以參禪為主,惟了自心,一念心淨,則佛

土淨,故淨土遍一切處,不論東、西,唯自心淨。

然淨土法門,以念佛求生西方為要,經云:『都攝

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兩者所修在下手之

處,雖有殊異,實則殊途同歸。佛所說法,八萬法

藏,旨在應機,皆是方便而已,無非是順應眾生不

同的根機,故而權宜設施種種法門,然而實無有大

小、權實、偏圓、頓漸之分。

  《楞嚴經》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

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

心開』。故行者修行,若能持名專念,心心念念以

佛為念,而能不緣外塵境界五欲六塵的花花世界;

換句話說,自心能入正定之中,不為外界聲色犬

馬、名聞利養的境緣所誘惑,確實能將自己這一念

緣慮心安住在一句佛號之中。當煩惱起現行時,就

能用佛號將煩惱伏住,不為所動。明瞭一切法皆是

Page 82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0

緣起空性,只因一念無明妄動而有,無非是假有之

相。只這一念心,能心心憶佛、念佛,一心不亂,

純真無妄,即能見佛。

  見佛有三種:有定中見、夢中見,及臨終見

佛。念佛法門是屬於感應道交的法門,所謂眾生有

感,佛菩薩有應。若念佛心一念真誠,即能淨心獨

朗,如水清月現。須知,月本不來,水清淨故。臨

終見佛,是心現佛,而所現之佛,非為外佛,乃自

性天真佛。因為法身湛然,遍一切處,無來無去;

佛本無相,心想則有。念佛人,若功夫精進,時時

以佛為緣,不為外塵境緣所擾,則能機感交應,托

佛願力,自心感佛,故而有佛來應。所見之佛,如

水現月一般,非有非無。因為所見之佛乃自心所感

之佛,只因時機正合,淨業純熟,才能目睹佛身。

此事,如同世間的惡人,當惡貫滿盈之時,則報應

現前,故心現地獄之苦。其實,苦樂惟在吾人一念

之間而已。舉例而言,一個樂觀進取的人,心中充

滿了光明,故對周遭一切的人事物都抱持著積極樂

Page 82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二、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80�

觀的態度,即便橫逆當前,也能善解,往好處設

想,所以人生活得很燦爛,覺得很有意義;而悲觀

的人,對現狀或未來的情境,總是持著負面的看

法。縱然好事現前,仍然憂心忡忡,焦慮不安,表

現一副憂愁不堪的樣子。因為這種人凡事總往牛角

尖裏鑽,故而生活在痛苦灰暗之中,所以了無生

趣,覺得人生乏味。是故,苦樂、善惡非別,都決

定在自己一念心性之間。

  有福的人,即使是粗茶淡飯、粗衣布食,都能

隨遇而安,過得怡然自得、快樂逍遙;然而,業障

深重的人,雖然萬貫纏身,富甲一方,還是不能滿

足,心中仍然憂慮不安,誠如《無量壽經》所說:

『世人共爭不急之物……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

念積慮,為心走使,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

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

又憂非常』。由是可知,一個人的快樂與痛苦,就

決定在自己當下這一念心的知足與否。只要這一念

心不為物欲所役,就能遠離貪瞋癡而自在快樂,則

Page 82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當下即是西方勝境。

  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麼,《彌

陀經》裏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金沙布地,樓閣

欄循,七寶嚴飾,八功德水,六塵說法,隨意化

成,到底有沒有?佛法所闡述的,既然是『萬法唯

心』,則心「想」即「有」。然而,有而非有,是

「幻」有、「妙」有,非真有,只是『相有體空』

的現象而已。須知,西方極樂世界不在十萬億佛國

度之外。若能心修五戒、十善,不造作惡業,使三

業保持清淨,而後能夠誠信念佛,仗佛悲願,即能

淨念合機,橫超三界,直登淨土,圓證三不退。故

淨土念佛法門無需三祗修行,一念即可頓超,所以

說『唯心淨土』。

  念佛往生,是心往生而非身往生。人死後,捨

此業報身,往生極樂,即是蓮花化身,所謂清虛之

身,無極之體。故古德說:『生者決定生,去者實

不去』。因為心遍法界,無所不在,西方極樂世界

也不離心性之外。既然,心佛不二,心外無佛,又

Page 82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二、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80�

何須更立念佛法門?佛所說法,無非善巧方便,皆

是權宜之計,旨在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所謂應機

說法,觀機逗教。中下根機的眾生,心繫一緣;若

能淨念純真,合佛光一,自心現佛。上智根性者,

知心即佛,所謂即心即佛,心外無佛;能一念清淨

無染,不向外求,觀身實相,即能見自心天真佛

性。故說:『自性彌陀』。

  既然,『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那麼,彌陀

與淨土,是有?是無?極樂世界若說是無,彌陀發

願,攝受眾生,釋迦說法,金口相傳,西域東土,

諸祖闡揚,豈非欺罔眾生,開世人的玩笑。若說是

有,諸佛法身,體若太虛,是非有非無的現象。須

知,眾生自心,本來空寂,與佛同體,無有缺欠,

本來具足。若能悟此理者,方能理事圓融,不分淨

穢。由是可知,淨土決定有,但在自己一念清淨

心中。只要一念心清淨無染,不為外塵五欲境界所

動,心能如如不動,就自在無礙,當下就得清涼,

便是如來的清淨法身,所以說:『自性彌陀,唯心

Page 82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淨土』。

  一切法門皆是方便,但求明心見性而已。而念

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中第一方便的法門,

只要深信發願念佛,就能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

世界,見到彌陀,何愁不能開悟證果。所以古德

說:『參禪念佛本來同,看破分明總是空,功到自

然全體現,春來依舊百花紅』。

Page 82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0�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經云:『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十方三

世一切的諸佛如來所修證的都不離菩提心與涅槃

心。菩提心即是覺悟的心。然覺悟的人,知一切法

空寂,無非緣起空性,所以能遠離情執的煩惱,不

為物欲所惑,亦不受名利的牽纏,心清淨寂然,能

夠超越兩邊,而得自在解脫,無憂無慮。這種不生

不滅、清淨寂然的心就是涅槃心。

  歷代祖師菩薩所修的即是此心,所證的也是此

心。在禪宗而言即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若以淨土宗來說即是「寂光淨土」,而密宗則說

「即身成佛」。說法雖各有不同,但講的都是我們

現前的這一念心。

  佛法一代時教,八萬法藏,歸納起來講的就是

「心地」法門。離開了這一念心,實在無有一法可

得、可證。須知,佛所說法,皆是方便,其用意無

非要人從方便中而悟入「實相」之理。若執著於方

Page 82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便法門,就遠離了無上菩提之法,那就與道相背離

了。

  有人學佛後常說「心即是佛」;既然,心即是

佛,只要心裏有佛,就可以不用修了。所以既不參

禪,也不念佛,讀經、持咒,禮拜、持戒也都乾脆

放下了。這是不瞭解心裏有佛的意思。所謂心裏有

佛,是何等的境界?那是真正開悟證果人的境界。

如果心中尚有妄想、分別與執著存在,時時還會為

了身邊所圍繞的人事物發愁、煩惱,起瞋恚心、嫉

妒心,或障礙心;在順逆境緣之中,喜怒哀樂的情

緒仍然起伏不定,遇事常有自己的定見,不能廣納

眾言,時常一意孤行,這如何稱得上是心裏有佛

呢?應該說是心裏有魔才對。

  心中有了煩惱、妄想,就要修方便法。修了之

後,還不能執著所修之法,以免著「相」修行。古

德說:『修而無修,言而無言,行而無行』,就是

要行者修行不要著了功德、福德的相。比方說,不

要以為念佛、持戒、布施、誦經就有功德或福德,

Page 82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0�

所以才要持戒、念佛、布施。那是有所為而為。有

為而為就落在「有為」法上,有為法是生滅法,不

是出世間的無上大法,所得的僅僅是人天有漏的果

報,報盡惡來,就墮落了。修行之後要將一切的功

德迴向淨土、迴向菩提、迴向眾生,使這一念心真

正的清淨。所以修行到了最後還是歸於菩提,歸於

涅槃。

  古德說:『修行不發心,猶如耕田不下種』。

這一念心清淨無染,就是涅槃、菩提心。修行不論

是念佛、參禪、持戒或者是拜懺,就是在修當下這

一念心的如如不動、清淨無染,要將我們的妄想雜

亂的心,藉著修法而沉澱下來,將相對的心提升變

成絕對的心,由污染的心變成澄靜的心。所以說,

修行是「修心」,讓我們的心能夠定下來,因定而

開慧,因慧而生智。那麼,生活就能從煩惱的紅塵

中解脫出來,過著清涼自在、無憂無惱幸福快樂的

日子。

  一般人常為物欲所迷惑,心起攀緣,因而隨風

Page 83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8

披靡,所以煩惱不息。修行即是幫助我們得定,使

這一念心能夠靜下來,然後達到「無住」的境界。

想要達到這種境界,就要能夠常起觀照,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知道萬法皆空,無非緣起空性,故

不要為物所轉,心隨境牽,以俾迷失了自我,而枉

受輪迴痛苦的折磨。儒家說:『大學之道,在明明

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契

悟本性,瞭解自心是佛的道理;「在親民」,就是

佛家講的慈悲,我們將所理解的道理,能夠運用在

日常生活之中,去幫助那些生活在苦難中的人,讓

那些人也能離苦而得樂,趨向解脫自在之道。最後

說「止於至善」,就是要將自己的煩惱漏盡,趨於

菩提涅槃,真正達到寂靜的法樂,自在解脫的境

界。

  《中庸》也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修道謂之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

也』。這幾句話,莫說去做,即便要能理解得明

白,恐怕也不容易。所以末世的學人,想要了脫

Page 83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09

生死的煩惱,非要痛下針砭,好好用功,必須經

常聽經聞法、參禪、念佛、誦經,常受佛法的薰

習不可,否則這一生悠悠忽忽地修行念佛,恐怕

難有成就。「天命之謂性」,性,講的就是我們

本具的佛性。此性靈明覺照,無所不知,也無所不

能;可惜,為「無明」所障蔽了,不能顯現,所以

要修道。「率性之謂道」,率性,就是要「隨順覺

性」;也就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中,要念念

分明,行所當行,做自己本分應該做的事,做了之

後,行過便休,就要放下,不再放在心上。無論外

來的毀譽、成敗、得失,或榮辱等,正負面的批評

不斷,都不要加以理會,心中坦然,沒有罣礙,保

持覺性不變,這就是率性。「修道之謂教」,想要

到達這種境界與情境,就必須去瞭解道理,透過修

行的方法,祛除心中的疑惑,所以理無二致,儒佛

道同。

  然而修行的前方便在於「信心」的建立。首先

信心必須十分的堅定,如此道業才能成就。所謂

Page 83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說信

心的建立十分的必要,它是世出世間事業與道業的

根本。佛所說的《三十七道品》為大小乘佛法的基

礎,而《三十七道品》也是以「五根」、「五力」

為先。五根與五力講的就是「信、進、念、定、

慧」;第一所強調的還是信根。信有了根才能根深

蒂固生出力量。佛法談信,信什麼?信佛的法教,

也就是信涅槃、信菩提,相信眾生皆有佛性,皆當

成佛。

  參禪可以明心見性,見信成佛;念佛可以往生

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一生補處。所以修行不能

缺乏信念的堅定,不能有絲毫的疑惑。若這一念心

不清淨,那麼無論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如果,

現在參禪、念佛不能讓清淨心現前,念佛時有念有

妄,口裏念佛而心遊四海之外,不能口誦心惟;或

參禪時,不是掉舉就是昏沉,要嘛全身不對勁,不

能起覺性觀照,煩惱、分別迭起。如此念佛、參

禪,如何死後還能奢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或到達涅

Page 83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

槃寂靜之樂的境界?

  經云:『心淨則佛土淨』。念佛人,若心不清

淨,即不能與佛感應道交。若不能與佛感應道交,

如何能生淨土?古德說:『念不一不生極樂,愛不

重不生娑婆』。故念佛法門是要令現前這一念雜亂

的心,透過念佛的方式將煩惱伏住,再以佛力的加

持,才能「帶業」往生。所以念佛是「二力」門,

自力加上佛力,以自己的念力與佛感應,才得蒙佛

接引。故念佛法門是「以妄止妄」的法門。只這一

句佛號,老實地念去,其他的事萬緣放下。煩惱來

了,就念佛,真心誠意地念,念到煩惱消除為止,

就能與佛心感應;也就是用執持佛號的方法專心地

持誦,心無旁騖,一心念佛,念到念盡情空,人佛

兩忘,無念、無住的境界,那就超越了相對的境

界,到達了絕對的境界。這時,心空如洗,真的清

淨無染了。一念心清淨,沒有了分別、執著的煩

惱,當下就是佛了。只可惜,世人修行不明道理,

都是盲修瞎練。自己不好好修行,功夫不濟,總是

Page 83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將責任歸咎他人,或外在的環境,要不然總覺得自

己所修的法門不好,於是東跑道場,西跑道場,一

下參參禪,一會兒念念佛,有時又去拜拜懺。如此

一來,雖在修行,走的卻是紅塵道,而非菩提道。

大限來時,古德說: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

若想將紅塵道轉成菩提的涅槃大道,那就必須回頭

過來檢討反省自己的過失,將功德歸於三寶,好事

歸於大眾,壞事由自己承擔,這才是真正的菩薩

行。若能以此心來念佛、參禪,就能開悟、見佛,

而心得清涼。

  六祖惠能大師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

用此心,直了成佛』。雖然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眾生心卻是污濁、顛倒,妄想分別很多,三業造

惡不淨。這念心就好像渾水一樣,需要靠念佛、打

坐參禪來沉澱調心,務必把心中的污穢渣滓去掉才

行;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提起佛念,

念念覺悟,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染,要能正而不

邪、覺而不迷。而在所有的法門當中,最方便最

Page 83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

容易也最了義的就是這一句佛號──四字洪名。須

知,念佛就是念心,念念要喚醒我們的心能夠覺

悟,遠離貪瞋癡,迷邪染的習氣,所以念佛就是要

我們起覺照,好好觀心。故經云:『是心作佛,是

心是佛』,念佛即是成佛時。

  一般的人,心中想的都是現在、過去,及未來

的事,念念不斷,都在生滅當中。所想的不外乎

名聞利養、酒色財氣、是非人我等五欲六塵的事。

念念都離不開「我」的意識,所以自我意識極重,

故而煩惱不堪。修行就是要將煩惱沉澱下來,淨化

我們的心靈,將心中的污染全部化除。心清淨無染

了,就能成就無上道了。

  無論修行哪一個法門,首先要發菩提心。發菩

提心即是發願。而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的總綱領。

發菩提心是要用心來發,而不是用口說說。若不能

確實地去力行實踐,那是空口白話,不是發願,而

是自欺欺人,打妄語。菩提心願是從我們一念悲

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是真誠心的流露,而不是口

Page 83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號或是一種形式。佛在大經上開示世人:何謂菩提

心?菩提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與大悲心」。一

念心真誠不二,念念都是為了能利益眾生著想,為

救苦難的眾生能脫離苦海,而無自己一念之私欲,

像這種大公無私,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心,

就是菩提心。明瞭什麼是菩提心之後,能夠確實地

落實在日常生活動靜閑忙之中,修一切善、斷一切

的惡而不執著,將萬法歸於自性。如此這一念心就

與菩提心相應,相應就得大自在解脫。

  菩提心是眾生本具的清淨心。覺悟之後要好好

地修,所謂「悟後起修」,其目的就在「保養聖

胎」,免得退失道心。修行開悟以後,還要保任,

將心時時刻刻地安住在正念之上,就像古德所說的

「如龍養珠」,「如雞孵卵」一樣,要時時照顧自

己的念頭,讓自己的功夫不能懈怠。念佛與參禪的

道理如出一轍,沒有兩樣。祖師大德念佛日誦十萬

聲佛號,目的就在保持這一念心清淨無染,能夠

「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因為離開了佛號,雜念

Page 83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

妄想就相繼而來了。所以要看牢這一念心,使其不

打妄想、不起分別。方法就以這一句佛號來養心,

讓這一念心刻刻不動,就如《中庸》所說的『道,

不可須臾離也』。要使這一念心念念分明,處處作

得了主,刹那都不可離開,離開了,這念真心就不

在了,那麼妄心當家,就起惑造業了。

  修行念佛即在修戒定慧,而且是一次圓修。念

佛時,全神貫注於這句佛號,萬緣放下,不被外

緣所擾,故而三業清淨,不造諸業,這就是「持

戒」。這一念心安住在佛念之上,沒有了人我是

非、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心如如不動,如

在禪定之中,即是「修定」。口裏阿彌陀佛不停地

念,這句佛號是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再奢乎於心,所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

「慧」。故念佛就是圓修三學「戒定慧」,一次完

成。

  心中清淨無染,不執著能修的這一念心,和所

修的一切法,使正念分明,時時隨順覺性。使這一

Page 83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念心不顛倒、不起邪見,行住坐臥都能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沒有絲毫的迷惑

顛倒。如此修行,無論是念佛或者參禪都入了「正

定聚」。此時,不但惡念不生,連善念也不起,達

到了「無住」、「無念」、「無相」的境界,這時

即與佛的境界相應。若是念佛能達此境界,現身就

能得大自在的果報,當業報身盡時,就能上上品往

生,入實報莊嚴土。

  雖然我們現在做不到,但是理必須明白,明

白了道理才不會走上岔路。《楞嚴經》云:『理

可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凡

夫與佛的心是同一個心。只是凡夫的心為煩惱障

蔽了,所以真心不能顯現。若道理悟了,能將心

中的垃圾、渣滓化掉,將渾濁的污水沉澱,心清

淨了,就是佛。念佛、參禪的作用就在定心、明

心,與淨心。理可以很快地明白,但事相上卻不容

易做到,所謂『講道容易,修道難』。修行必須要

從生活中藉事練心,煩惱與習氣要次第地除去。透

Page 83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三、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8��

過不斷地反省、檢討、改過,將心中的塵垢祛除。

心中的塵垢、煩惱必須靠自己去除,因為「業由心

生」;既然業由心生,故解鈴還需系鈴人。悟了之

後,或念佛有了功夫以後,還要在日常生活上保持

這一念心能「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起分別」。使

這一念心清淨,才是淨土。要將心安住在淨土上,

就只有靠念佛觀心來保養聖胎,使這念心不退轉。

安住此心,不必向外尋求其他的方法,只要好好念

佛即可,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

佛』。大勢至菩薩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而成就無上

道的。

Page 84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九十四、談宗門教下

  佛法修證無住無爲,無修亦無證。經云:『佛

語心爲宗,無門爲法門』。西天東土,上古今時,

佛佛授手,祖祖相傳,惟此一心。心爲宗體,體本

清淨,本自圓明,所謂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只是處類不同而已,其心無二。一念覺悟,則智光

照人,若煩惱覆之則妙體不顯。故修行無別修,惟

此一心而已;若離此心修行,終成魔外。

  諸佛如來憐憫眾生愚昧,沈迷六道之中受生死

輪迴之苦,所以興出於世,開演法教,權開三乘五

性之法。祖師菩薩慈悲,因詮得旨,發明萬法一

心,以期後世學人能破迷開悟,斷惑證真,加以修

證悟理。

  宗教二門,其理本一,實無二致。宗即「無字

教」,教是「有字宗」,二者皆在求悟明心,俾能

悟得「萬法歸心」之理。宗者離開語言文字,頓悟

一心,是從萬相森羅之中下手看破,了知一切法

Page 84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四、談宗門教下 8�9

「緣起」性空,惟此一心。離心之外,無有一法可

得,故曰:教外別傳,以心印心之法,或曰「向上

宗旨」,意在徹證本來面目。故宗門是即「俗」而

說「真」,目的在掃除世間一切緣慮之假相。而教

者,「真、俗」並闡,多就「俗」而說。也就是從

了無一處中談萬象俱現;換句話說,自性空寂,無

形無相,但能隨外來之緣而現一切相。所以說,真

俗不二,並非二物,就如同明鏡一般,能照天照

地,無所不照;雖然萬相齊現,但鏡中之物虛而不

實,雖虛而不實,了無一物,但又不礙萬象齊現,

故說真俗同體。

  宗者于事修中以明理卻不棄事修,亦即於一切

萬象之中瞭解一切法「無我」,皆是緣起「無性」

的現象,刹那不住,無常變化,無非虛妄。所以當

隨緣觸境時,不可妄生分別、執著,任意的取捨,

以滋生無盡的煩惱。雖明瞭一切法空、無我,但在

一切境緣現前時也不逃避;換言之,在日常生活一

切動用作息中必須面對現實,要善盡自己的本分,

Page 84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對一切善惡境緣要妥善處理。也就是於任何境界中

不取、不捨、不憂、不喜、不棄,也不離,凡事都

要以「平常心」處之,以期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淨無

染,不爲物欲所動,這就是所謂的「禪」心。

  而教者,於理性中而論事修,最後還歸理性。

上根之人,能聞法頓悟,直了此心,然中下之機,

宿習太重,不能頓悟;縱能頓悟,也不能頓證,

所以說「說食不飽」,不得受用。佛法門開八萬

四千,旨在應機說法,故而才有大小、權實、偏

圓、頓漸之說,無非皆是因材施教,要人明理而加

以修證而已。

  佛法教人斷惡修善、去習改過,使三業清淨,

能遠離貪瞋癡,斷除一切妄想、分別等知見;能夠

放下一切情執,能所雙亡,恩怨皆泯,以持戒明心

爲宗,方能契入中道之理,故說宗教不二,只是下

手處有所不同而已。須知,明心本淨,見性本空;

所謂心者,非色身之肉團心,亦非緣慮心。此心不

在內、不在外,亦不在中間,乃是周遍法界,洞徹

Page 84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四、談宗門教下 8��

十方,非是相對,而是絕諸戲論,非以言說,或文

字所能表達的。此心乃不生不滅,非有非無,是虛

靈不昧的;雖虛靈不昧,卻能圓妙應物。此心空

寂,了無一物,但又不妨萬相縱橫其中,所謂隨緣

而常不變,不變又常隨緣,誠如《般若經》所說

的:色不礙空,空不礙色,色空一如,無有差異,

惟是一心而已。此心即爲常住「真」心。

  佛與眾生心性體一。然心有染、淨之別,故有

凡聖差異。本性如鏡,圓明空寂,真心如光,照

物不昧。諸聖先賢「無心」應事,能隨緣不變,故

而來去無染,自在無礙。然眾生在纏,以情爲命,

常爲物欲所役,心隨境轉,取捨分別不斷,所以心

中煩惱不止。染、淨雖殊,其體空寂,所謂緣起空

性,沒有自體,也是刹那不住,無常變化,何來真

實之相?無非虛妄而已,均了不可得。

  無始以來,眾生爲無明所障,桎梏肉身,堅固

妄執,以致障蔽真心,而以四大五蘊假合之幻身以

爲「自身」相,如陷大獄。於是非我而爲「我」,

Page 84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爲六塵緣影迷惑真如之性,因而執著外塵境緣之相

爲實有,認賊作父,故而輪轉於六道之中受無盡的

生死苦惱。殊不知,真心是遍法界、虛空界,無所

不在,無時不在,亦無所不包。宇宙大地,萬物身

心,儘是吾人妙明真心所現之幻影,皆是妙明真心

心中之物、鏡中之影,不可執著。

  可惜,眾生認影爲實,汩沒在四生九有之中。

如能覺了一切皆是真心所現之物,無非空花水月,

不可執著妄取,以免滋生煩惱。但世人無知,無始

以來,『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故系胎獄,

堅固執著,以假合之身爲自己,所以有出有入,有

來有去。實不知,所謂來去、出入之相,乃空中

花、水中月,皆是虛妄不實。雖有生滅、來去之

相,但本性不動。若能悟此明體,了知本來空寂,

豈有來去、生滅之相?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故而流轉生死。

若能明宗習教,頓悟幻識生滅,亦即能從生滅中薦

取不生不滅的本體,在不生不滅的本體中也能了知

Page 84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四、談宗門教下 8��

有生滅的現象發生。正所謂圓覺心體,常住不動,

真源湛寂,本來清淨,覺海澄清,了無一物,又何

來「能所」,「名相」的分別?!一切的分別,只

因最初一念不覺,妄心才動,隨想而成世界的差別

之相,後因憎愛相續業果,從而迷真逐妄,沈溺在

三界之中,虛受輪迴,無有休息,實在哀哉!

Page 84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九十五、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佛教講的是「因緣」觀,而非「宿命」論,兩

者不可相提並論,混爲一談。因緣觀者,即所謂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即是說,想得什麽,

就得怎麽栽,絲毫不得僥倖。誠如佛家所說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

者是』;換句話說,今生所得的果報,是前世所種

的因。例如,這一生能出生在大富人家,有財有

勢,這些都是過去生中作大布施,修了大福報,加

上這生的善緣,才有今世的業果;同理,這一世貧

困潦倒,或饑寒交迫,也都是過去生中不修善因,

這世又不結善緣,不能斷惡修善,持戒布施,所以

感得不好的果報。故知,佛法講因緣果,是積極

的,目的在教化世人能斷惡修善,去習改過,與人

多結善緣,如此才能改變命運。這完全不同於宿命

論者所強調的命運天注定,不能改變。

  宿命論是屬於消極的,頹廢的,一昧地要人認

Page 84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五、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8��

命,服從天命,訴之一切無非都是老天爺或上帝的

安排,不能改變。而佛法是積極地教人如何創造命

運,改變人生,讓人能從煩惱憂苦的生活中解脫出

來,然後過著自在快樂的生活。

  佛法講因緣生法,古人說:『有因有緣事易

成,無因無緣果不生』。當因緣和合,就産生

「業」,業現前了,就是所謂的「果報」。善業感

得樂的果報;惡業則召來惡的苦報。人生即是因緣

果報的呈現,所謂人生是受業而來;既然是受業而

來,就要懂得「隨緣消業」,不要再繼續造作,以

免業上加業。所以,無論是善、惡業的境緣現前

了,我們都要甘之如飴,逆來順受才行。如此,才

是酬業還債而來,才能了卻過去所造的善惡業。若

能明白這個道理,則這一生的學業、事業,或者是

道業都能成就,否則業海茫茫,就無有止期。

  緣,有過去的緣,有現在的緣。若過去與人結

好緣、修善法,則今生所到之處都蒙貴人相助。如

果前生沒有結好緣、修善因,今生又不努力,最後

Page 84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的果報一定淒涼、孤立無助,這一生就脫不了宿命

的安排。佛法講因果,就是要人能明因識果,能建

立好的緣,創造因緣,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菩薩

度生,首先要能與人結善緣、法緣與佛緣,也就是

要本著慈悲心、平等心來做人處世。若懂得與人爲

善,和人廣結法緣,則將來成佛後度的眾生也多,

做任何事都能水到渠成,沒有絲毫障礙。

  須知,菩薩度眾,也離不開因緣法則。凡事皆

有因緣的。所謂業海沈浮,是由於「業因」的不

同,進而才有不同的果報。菩薩雖悲憫眾生在苦海

的業浪中沈浮,受無盡的痛苦折磨,但眾生緣薄,

不信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佛菩薩神通再大,也無

法救度,就如同母親思念兒子,但兒子卻無思念母

親之情,如此母子互不相憶,佛菩薩如何能施以迷

津,超度救拔這些沈迷在業海之中的人呢?更遑論

哺以法乳,饗以法筵,教化這些人能夠斷惡修善、

破迷開悟!

  因此,菩薩教化眾生必須有緣,所謂佛度有緣

Page 84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五、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8��

人,故結緣是菩薩與眾生的聯繫,是菩薩行履的順

風助力,更是菩薩之所以乘願再來救度有緣不可或

缺的重要因素。

  緣,是受「業力」的牽引,也可說是萬物生滅

的軌則。它是聚散離合的催化劑,也是宇宙森羅萬

象演化的吹笛手!在無明的長夜之中,因緣果報的

道理更是吾人思索人生哲學的一盞明燈。世間一切

人事物的發生,總離不開一個「緣」字。人一生的

命運更深深地仰賴著緣分這個奇妙的東西。緣,可

說是命運的支配者。世人雖然無法瞭解,也看不懂

那種千纏百迴的因緣生滅。然而,它對人們而言,

卻公平地給了每一個人在人生舞臺上有機會扮演一

個錯綜複雜的角色和命運,也巧妙地安排了物換星

移的戲碼。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諸法的幻起,必須因緣和

合,才有果報的現前,所謂『法不孤起,起必有

緣』。任何現象的生起,必須是因緣具足才行,也

就是要具備「內因外緣」的條件。內因即是阿賴耶

Page 85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識中「業」的種子,而外緣即是決定善惡成敗的重

要因素。它就好像是催化劑,有潤種催生、助長成

果的作用。所以佛法說『單因不生,獨緣不具』,

必須因緣和合,成熟了,才會開花結果。

  是以因緣果報,絲毫不爽,種善因得善果,造

惡因受惡報。世人都希望獲福避禍、消災免難。若

真欲如此,那就必須多行善布施,去習改過,以此

作爲立身處世之本。和人相處時,就要懂得布施修

善,扶弱抑強,多與人爲善,廣結善緣。能如此,

則諸事容易順遂;即便有難,也能感得龍天善神的

護佑,諸佛菩薩的護念,而「重報輕受」。須知,

天地以福善禍淫,惠吉逆凶來揚善懲惡,例如五福

(長壽、富貴、安康、好德、善終)六極(短命、

疾病、憂愁、貧苦、惡事、耗弱)即是最好的佐

證。《易經》上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

百殃』,又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這種因果報應之吉凶禍福,勸善懲

惡,即是天地聖人之心。

Page 85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五、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8�9

  然世人愚昧,往往利令智昏,常爲五欲六塵蒙

蔽了心智,所以不時地起惑造業,心隨境轉,沈迷

在紙醉金迷、酒色財氣之中,不停著追逐名利,更

身系於是非人我之中糾纏不清、取捨不止,因此煩

惱叢生,憂苦不絕。又常常心行惡事,還自以爲是

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吾人這一念心與天地鬼

神,及諸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吾人的舉心動

念,他們都一一照見,無所不知,所謂:『人間私

語,天聞如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豈能逃過

他們的法眼。

  因果就像一面鏡子一樣,自己今生的遭遇、命

運,或者習氣、毛病,就是自己因果的寫照,種什

麽因,就得什麽果。明白了因果,就要懂得與人爲

善,多結善緣,千萬不可錯用心思,非因計因,與

眾生結惡緣、煩惱緣,以致失卻了資糧而不自知。

如此一來,非但世間法不能順遂,反而成爲障道的

因緣,更阻礙了菩提道業的成就。

  佛法講緣,而緣有四種:親因緣、所緣緣、無

Page 85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間緣,與增上緣。這四種緣皆離不開心識與法塵

的互動;換句話說,用什麽心念面對外面的境緣,

就會召感什麽樣的境界。也就是說,當五根對外塵

的境界時,有了意識的分別,即法塵,就有了外在

境界的差別相。所謂「萬法唯心」,「一念具足十

法界」。外面境界,無論是善、是惡,都是這一念

心的作用。若以清淨心來面對每一個境緣,則諸緣

即沒有分別。祖師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

心,心若不強名,妄念從何起,妄念若不起,真心

任遍知』。由是可知,境緣的美醜、好壞,完全決

定在自己的這一念心如何去想而已。若一念善,懂

得轉念,則壞事、惱事,也成了好事、樂事;若不

懂得轉念,心量狹隘,則明明是善事、美事,由於

自己的心念不正而變成了惡事、醜事。所以佛法

說:『境由心生,心因境有,心境不二,惟是一心

而已』。

  學佛就在明理見性,希望能幫助我們破迷開

悟,以解除人生的煩惱,遠離痛苦的藩籬,達到一

Page 85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五、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8��

種自我的解脫,因而能清涼無惱地生活。若欲達此

目的,就要保持自己的心清淨無染;心清淨無染

了,才能心開意解,那麽當觸目遇境時,才不會隨

境遷流,念念相續。這時,就能觸目見真,隨緣看

破、放下,不起煩惱,因而業種就能即起即了。若

能懂得「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就是與眾生

結法緣。

  經云:『未成佛前,先結人緣』。菩薩修六度

波羅蜜,廣結善緣即是利人利己的事業,就是與眾

生結善緣。如果菩薩不與眾生結善緣,即便講經所

法,說得再好,能夠地湧金泉,雨墜天花,依然還

是法席冷清,沒有人來聽。因爲眾生心多倨傲,法

緣難結、法水難入。想要度眾生就必須與他們先結

善緣,讓眾生生歡喜心,打破人我之間的障礙,消

弭彼此之間的隔閡,如此才容易讓他們接納,進而

認同我們度生的心願,成爲我們度眾的助力,這就

是廣結善緣讓世界無限延伸的道理。

  菩薩修六度波羅蜜,以達利人利己的事業,就

Page 85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是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作爲

善巧方便、權宜的手段,其目的就是要和眾生結善

緣,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破除疑慮,作爲度生的資

糧。

  結緣度眾要有大悲心,因爲一切善法皆從大悲

心體中流出。所謂:『菩提爲因,大悲爲體,方便

爲究竟』。從大悲心中所發出來的願力,才具足無

量的功德。如果發心不真,多所揀擇,表示心量不

大;若心量不寬,則難成其大,修的也僅僅是人天

有漏的福報而已。須知,菩薩度眾生是「無緣大

慈,同體大悲」,不分彼此,沒有界限,心量廣

大,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的眾生都是自己救度

的物件,無不感應,所以才能成就無上的菩提。

  心念通法界,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一切法唯心想生,無非是「心現識變」的。若能將

此心來修緣,於起心動念時,心存善念,以此一善

念來迴向法界,成就眾生,則心量廣大,無私無

我,即能破除「人、法」兩執。能使心清淨而無罣

Page 85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五、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8��

礙,就能開啓心中的智光,慧光一生就能照破無明

幽暗的心念;換句話說,煩惱的惡法就逐漸消弭於

無形,所相應的都是善法。到那時,隨拈一法,舉

手投足,塵起塵落,無一法不是佛法,皆是度生的

方便法,也可說是菩薩度生廣結善緣的妙用。

Page 85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九十六、修行不分時處,在一切動靜之中

  誌公和尚在《辰時頌》曰:『坐臥不知元是

道,只麽忙忙受辛苦,認聲色、覓疏親,只是他家

染汙人;若擬將心求佛法,問取虛空始出塵』。古

來的祖師菩薩都明白開示世人,坐臥都是道,舉手

投足無一不是佛法。如果不明白的話,而誤認外在

境界的五欲六塵爲「實」有,而不停地追逐,那就

是本末倒置的糊塗人;若能一念覺悟過來,不再心

外求法,而能向自性去悟,知道一切法皆是虛妄,

無非緣起空性,那就能了脫生死,不入輪迴生死的

苦惱。

  由此可知,世法與佛法無有差別,只在會與不

會而已!會者,觸目皆是,所謂『青青翠竹無非般

若,鬱鬱黃花皆是法身』;禪家也說:『盡大地,

乃沙門一隻眼』。然不會者,一大藏教擺在眼前,

縱然能倒背如流,也是枉然,還是垃圾一堆,不堪

Page 85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六、修行不分時處,在一切動靜之中 8��

使用。須知,佛法是「體」,世法是「用」;用不

離體,體不離用,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

覺』。佛法須落實在世法之中,才能得真實的受

用;換句話說,行者修行,必須於一切日常生活,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中,能念念自在無礙、左右

逢源,無有煩惱,才能達到修行的利益。所以說,

佛法不能離開世法而獨立存在,故說:『佛法在世

間不壞世間法』。世法即是佛法,佛法即是世法;

這種世出世法「不二」之法,謂之佛法。

  荘子說:『道在屎溺』。屙屎拉溺都是

「道」。聽起來,似乎有點莫名其妙。高峰老人的

《插秧偈》說:『手執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

天,六根清淨方爲道,原來退步是向前』。佛法與

世法沒有不同;古德說:吃飯、睡覺、穿衣、走

路,都是佛法。高峰老人的這首偈就是形容「道」

是無所不在,插秧也是道。插秧意喻行者修行要懂

得方法。低頭就是「迴光返照」。當世人在一切動

用作息之中,若能懂得迴光返照,時時能回頭反省

Page 85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作自我的檢討,到那時,便能見到心中的「性」

天。所謂水清見天,心清就是性天。如果我們的六

根與外塵的境界不打交道,彼此沒有交涉;也就

是「根」不緣「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不爲

境轉,因而隨波逐流了。這一念心,若能保持清淨

無染,如如不動,那就是「道」。  可惜,世人

總在名利權情之中,競相追逐,人人醉心於聲色貨

利,貪圖榮華富貴的享受,所以忙於取捨。然而,

在名利的爭奪之中,經常遇到許多的挫折與阻礙,

此時還不思回頭反省檢討,卻仍然執迷不悟,前仆

後繼,以致傷痕累累。若此時能夠放下這顆貪圖名

利的心,能夠靜下來重新思考,好好地澄心靜慮,

反思一下,探尋瞭解「少欲知足」的道理,就能了

悟「知足常樂」的真諦。此時此刻,若能放下,不

再與人爭奪計較,就好像放下心中的大石一般,頓

時如獲大釋,就自在多了。所以古德說:『退一

步,海闊天空;忍一口氣,保百年身』。若事事與

人無爭,與事無求,就是最好的修身養性之道。若

Page 85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六、修行不分時處,在一切動靜之中 8��

凡事急功近利,與人競爭,進得急,則處處掣肘,

因而樹立許多的敵人;若能退得急,反而進得快,

這就是所謂「以退爲進」之道。處世之道,如果能

懂得靜觀其變,一切隨緣,就能自在無惱了,就像

農夫插秧一樣,是倒著插秧,然而「退步原來是向

前」。

  當六根不緣六塵的境界時,即眼不被色轉,耳

不被聲轉,亦即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不被五欲六

塵的境界所迷惑,以致隨境生心,如此才能做得了

主。但如何才能作得了主呢?潙山老人說:『情不

附物,物豈礙人』。只要我們的心,對外塵的境界

能不起分別,無心任運,就不生煩惱。心一但有了

分別,就起「見」塵,就有煩惱,即被苦樂的境界

所轉了。儒家也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

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所謂心「不在」,即是沒

有分別。若無分別,對眼前的境界相,諸如食衣住

行等外在的條件,就不會在意,好就好過,苦就苦

過,沒有障礙。過去,有位道霈禪師,研究《華

Page 86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嚴》,想爲《華嚴》注論,以便接引初機。經常專

致於經文之中,混然忘我。有一次,侍者送點心來

置放於硯臺旁邊,禪師把墨當成點心吃了,還渾然

不覺。當侍者再來時,見禪師唇黑,而點心猶在,

才知道禪師把墨給吃了。這就是無分別心。一念

心,若不起分別,則外塵境緣的美醜、苦樂、憂

喜,一切都平等、清淨了,還有何煩惱可生?若能

與「道」相應,則行住坐臥,無一樣不是道。否則

整日忙於生計,貪圖享受,追逐于名利、榮華富貴

之中,患得患失,那麽長期就在煩惱痛苦中過日

子。

  世間人都離不開衣食住行,每天都忙於生活,

爲衣食住行而奔波忙碌。人生百年,也不過彈指之

間,就像曇花一現,刹那即逝,若不明白一切法如

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口氣不來,什麽

也帶不走,只有一身的罪業與無盡的悔恨和遺憾罷

了。古德常歎:『歡樂時短,憂苦時長;人生不如

意事,時常八九』,有什麽好計較的!無常一到,

Page 86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六、修行不分時處,在一切動靜之中 8�9

兩手一攤,空空如也。所以不要被生活的衣食住行

所轉了,光爲了生活的享受而忙碌,因爲造業造多

了,祿盡人亡,福盡惡來,來世的果報就不堪設想

了。

  既然,人生苦短,就要懂得「借假修真」,不

可須臾離道。行者修行,一切時、一切處,都要

保持正念不失,不爲境轉。修行如同種稻一樣,插

秧後還要蓐草、灌溉,就好像修行就要拔除習氣毛

病,要將七情六欲、三毒十惡去除,然後施于甘露

菩提的法水,如此才能去除無明的煩惱。無明盡

除,則智慧的靈苗才能順利成長。

  修行要在動用之中修,不一定要靜下來,坐在

蒲團上,閉起眼睛才能修行,或者只有誦經、念

佛、持咒、拜懺才是修行。修行是在行住坐臥,四

威儀中,一切語默動靜中去除我們的貪瞋癡、收攝

六根、停止攀緣,使眼不被色轉,其餘五根也都不

被塵轉。換句話說,功夫要練就到見美色當前如遇

鬼魅一般,不加理會,聞香不垂涎,遇臭不噁心;

Page 86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什麽張三長、李四短都不去管他,遠離這些人我是

非的事,則煩惱就減少了。如果說我好,就生歡喜

心,就被歡喜魔所惑了。俗話說:『三個好,送到

老』。幾句好話,高帽子一戴,就昏了頭,什麽都

好,迷迷糊糊地過了一生,還不知道造了多少業?

如果聽到說我不好的事,而能知過必改、斷惡修

善,把他當成善知識一樣地親近,那才是真正覺悟

的人。

  古人修道,從不虛棄光陰,睡覺常以圓木或以

手臂作枕頭,只要一翻身,就覺醒,然後馬上起身

用功,就怕睡過了頭,耽誤辦道。老實說,妄想人

人都有,聖人佛菩薩也有妄想;有妄想不怕,只怕

念起,而不能覺悟。妄想來了,就以「阿彌陀佛」

這句名號來克制,直至妄想、煩惱伏住爲止。如此

用功,久久自然功夫純熟。所以修行不在禪房蒲團

之上,或在念佛堂裏,而在忙碌之中,是非之中。

古德說:『十字路口好打坐,酒坊淫室好修行』。

故修行沒有處所,清淨心所在之處就是道場。

Page 86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七、善解自己選擇法門 8��

九十七、善解自己選擇法門

  禪者,佛之心也。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一大

藏教,意在幫助吾人開啟心中般若光明的智慧,亦

即所謂的開發「心地」,使能明白宇宙人生事實的

真相,瞭解生命的意義,進而才能生活得自在解

脫,無憂無慮。須知,禪門頓法是接引上上根器之

人。達摩西來,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六祖以下,花開五葉,故而禪風大盛,法門龍象,

門庭各立,施設不同。雖然說枝茂葉盛,然體無差

別。若能智眼洞明,明白心地,自然了知法無二

法。

  臨濟家風,門庭高峻,白拈手段,勢如山崩,

機似電捲,毒拳追命,所謂棒喝交馳,賓主歷然,

人境縱奪。然一切差別各相都不離明心見性,唯在

教人自性自悟,識心達本而已。例如賞棒、罰棒、

縱棒、奪棒、愚癡棒、降魔棒、掃跡棒與無情棒等

照用齊行,一切的教相無非只是祖師慈悲教化世人

Page 86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觀機逗教,應機說法,一種善巧方便的手段罷了,

旨在令人破迷開悟,使人意識冰消,不存一念,當

下便能頷首頓悟耳。

  學道之人,與師答問佛法的義理,若不瞭解而

隨口亂道,不合義理,當頭便打,名為「罰」棒;

若能將佛的法教講得明白、說得貼切,與「道」相

應,師家照樣不留情面地一棒打來,此為「賞」

棒。學人對佛法的玄理若只是一知半解,所說的與

經義不能相契,師家也打,是為「縱」棒。如果,

參禪之人,邪思邪見,對所答的問題雖能理解,且

能正確地答復,但心生得意,起了傲慢之心,師家

見此更打,此為「奪」棒。行者在日常生活待人處

世,進退應對之中,若賓主不分、是非不辨、邪正

不明,隨意信口胡說,擾亂視聽,師家一棒揮下令

其覺悟,此為「愚癡」棒。此外,還有所謂的「降

魔」棒,即修行之人,不辨善惡、佛魔不分,往往

在修道過程之中,明明是魔境現前,卻誤認為是聖

境,還洋洋得意,自許修為高人一等,見人便說自

Page 86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七、善解自己選擇法門 8��

己已證得了某某境界。像這樣癲狂瘋語「未證謂

證」、「未得謂得」,當這種情形現前時,師家更

是毫不留情地舞棒痛打。至於「掃跡」棒者,學人

參禪悟道,往往不是落入凡情,便是墮在聖解;換

言之,不是著在世間相對的「有」相之中,對周遭

的境界常常賦予個人的情執、分別,因而妄生許多

煩惱;若不然,即是執著於「空」見之上,故而沉

空守寂,無所施為。例如,逆境當前時,只知消極

避世,無所作為,不能逆來順受,積極持戒布施、

廣利世人。這些皆是由於個人的見解不圓,無法瞭

解佛法是不二之法所至。佛法者,必須理事圓融,

兩者不可偏廢,否則即不能脫離「空、有」兩邊的

窠臼,自陷歧路而不能自拔。若遇此種情境,師家

便打,令其不著「兩邊」,使其心中清淨無染,如

此才能空有圓融。誠如古德所說:佛法可貴之處在

於不離世法而證佛法的妙理,又能不廢佛法而行世

法,使之在日用作息之中能卻除種種煩惱的牽纏,

這稱之為掃跡棒。

Page 86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由是可知,祖師教人參禪悟道時,對也打,不

對也打;開口打,不開口也打,打得人是七昏八

素、胡說八道。正所謂「道」也者,根本無有開口

處,一切不存,這稱之為「無情」棒。若是利根之

人,祖師劈頭一棒,即能全身脫落,意識冰消,不

存一念,當下即能真常獨露,徹見本來;然而鈍根

之人參禪,縱然被打得暈頭轉向,頭破血流,仍然

還是墮在五哩霧中,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只有

自認倒楣。故修學法門,必須自知之明,慎選與自

己根性相應的法門,才能見效,不致於事倍功半。

所以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為人說法,都必須觀機逗

教、應機說法,隨順眾生的根性而廣說無量的法

門,其旨就在對症下藥,如此才能真正廣利世人,

達到教化的目的。

  然而,淨土念佛法門,乃三根普被,利鈍全

收,上至等覺菩薩,下至販夫走卒,不分男女老

幼、智愚閑忙者皆能學習。只要放下萬緣,一句佛

號老實念去,二六時中,念念不離於佛,不假其他

Page 86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七、善解自己選擇法門 8��

方便如參禪、習教、拜懺、持咒、誦經等,即能一

生成就,往生極樂;往生即能花開見佛,悟無生法

忍,證菩提果覺。這一句佛號真可說是包羅八宗,

含攝一切的行門、戒律,故而攝機最廣,為一切萬

法之總陀羅尼。佛在《大集經》中說:『末法時

代億萬人修行,罕一得道,唯靠念佛法門得度生

死』。祖師也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

願海』。佛法一大藏教歸納起來,就是這一句「阿

彌陀佛」。故知,淨土念佛法門實在是千經萬論的

旨歸,菩薩萬行的指南。無怪乎,《華嚴》末了導

歸極樂,所謂「萬法歸宗」,就歸到這一句南無阿

彌陀佛。

  吾人有幸,這一世能得人身,又聞佛法,又遇

到了大乘中之大乘的念佛法門,真可說是善根福德

因緣都具足了。若不能善於把握時機,好好修學,

老實念佛,還要這邊學學、那邊看看,一會兒參

禪,一下研教,不時還要拜拜懺或持持咒,修的太

多、太雜,心不能定,到頭來一事無成,白白浪費

Page 86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時間與精力,虛度人生。最後一口氣不來,道業未

成,又隨業往生在六道之中受無盡生死煩惱的苦

報,那才冤枉。古德說:『三途一報百千劫,旦復

人身了無期』。吾人凡事須有自知之明,才不會妄

自尊大。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著想,我們應好好地

思維,徹底地回頭觀察自己是屬於何種的根性,然

後再選擇適合自己修學的法門,如此才能契理契

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Page 86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八、佛法修學在得現實的利益 8��

九十八、佛法修學在得現實的利益

  學佛的目的無非是幫助我們斷煩惱,使人生能

活得有意義些,不要終日沉迷追逐於聲色貨利、酒

色財氣之中,混混噩噩得過日子,以致煩惱不堪,

彌漫在痛苦的深淵之中。學佛就是學佛的覺悟;換

句話說,就是學習如何從迷惑顛倒之中覺悟過來,

從名聞利養的誘惑中清醒擺脫出來,不再被物欲所

支配,成為物欲的奴隸,讓我們學習如何才能超然

物外,作自己的主人翁,讓生活能過得自在解脫、

無憂無慮、幸福快樂,這才是學佛真正的目的。

  念佛人要知道,念佛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死後才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離苦得樂,最重要的是眼前

就能得自在無礙、解脫無惱,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因為死後如何,我們無從知道。我們真正所關切的

是眼前我們是否能夠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使我們

的生活能過得自在安逸、逍遙解脫,那才是當下最

重要的課題!如果現前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功德,

Page 87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讓我們活得灑脫、自在,沒有羈絆,能夠遠離煩惱

痛苦的糾纏,而奢言死後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離

苦得樂,那無疑是畫餅充饑,異想天開,不切實際

的想法,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事!

  佛法一大藏教,八萬法藏,千經萬論,就是在

教導我們末世的眾生能斷煩惱,遠離苦樂憂喜等

五蘊熾盛的煩惱與痛苦。佛所說的一切法門都在幫

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現世就能讓我們得自

在快樂、無憂無惱,而非死後才能享有佛法殊勝的

利益。若現今修學佛道尚且不能悟道,仍然煩惱重

重,那麼一口氣不來,如何還能期求得佛法的利益

呢?學佛若不能從現世中就得到真實的受用,而冀

望來世的果報要如何如何的殊勝?那不是妄想顛

倒、捨本逐末、意想天開之外,那又是什麼!

  淨土念佛法門,教導大眾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極

樂世界,故然是為了要能了脫生死的煩惱,究竟離

苦得樂,最後圓證菩提覺道。但重要的是現生就要

能夠得佛法的真實受用才是最實際迫切的。然念佛

Page 87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八、佛法修學在得現實的利益 8�9

必須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得現實的受用與達到最終

往生極樂的目的;換句話說,念佛要懂得方法,要

有真實的功夫才能與淨土相應,與彌陀本願功德相

合,才能現生得佛法的實益與往生不退成佛。

  念佛在於心念,不在口念。口念是假,若有口

而無心,心口不一,雖口中念佛,但心中卻不覺

悟,念念還是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的牽纏;若人我

是非的觀念仍不絕於心,心中尚有這些嚴重的情執

分別存在,哪裡是真正念佛人應有的行持!念佛

人,若這一念心不慈悲、不清淨,念念不忘自私自

利的想法,缺乏濟世利人的悲心,不能以平等心來

待人處世,分好、分壞,分自、分他,沒有雍容的

大度,容忍的胸懷;隨緣遇事不能放下萬緣,心中

妒惡如仇,或存有憤世嫉俗的心態。只這一念心不

平、不清淨,也不慈悲,縱然口裏念念念佛,心中

卻沒有佛的覺悟,那麼念佛也是枉然,如何能與佛

心感應道交,而蒙佛的加被庇佑呢?

  所謂念佛念心,念佛就在念我們自己的這一念

Page 87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心能夠覺悟過來,能與佛的「覺正淨」相應。念佛

就是讚歎佛的功德,學佛的行儀。所以念佛不是只

有一句空的名號,或只是想想佛的身相而已,因為

這些「名相」都是緣起空性,因緣生法,了不可得

的。念佛的主要目的是能喚起我們的覺照,能時時

想佛的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的心量。若念佛人

能念念提起觀照,能有捨己為人的心懷,時時以大

眾利益為先,念念都為了佛法能夠久住世間著想,

所謂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念佛人若有這份存

心,那麼這一念心慈悲廣大,能利人而無我,就真

的與佛心道交感應。當下,我心即是佛心,佛心即

是我心,佛我不二。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

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即是成佛時。

  念佛人若能以真誠心來念佛,放下萬緣,一心

專念,心中唯有佛念,且念念不止,心心不忘於

佛。能如此念佛,日久功深,這一句佛號,自然可

以由「事念」而達到「理念」,達到一心不亂的境

界;換句話說,念佛人,若能無視於四周境緣的順

Page 87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八、佛法修學在得現實的利益 8��

逆、善惡的差別,只管老實念佛,心心繫念於佛。

如此,就能逐漸由「有」念而入「無」念的境界,

所謂「念而無念」。這時一念心清淨,沉鬱在法喜

當中,心得安逸;但又不沉緬於法喜之中,仍然執

持這句名號無有間斷,繼續提升念佛的功夫以達

「無念而念」的境界。能如此念佛,則這一念心才

能真正的清淨無染。須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是入正定念佛三昧的功夫。念而無念,是不著念佛

的「相」,是不執著「有」;無念而念,是心中時

時保持佛的正念,是不執著於「空」。如此,空、

有「兩邊」不著,即超越了相對的兩邊,心才真正

的清淨。這時般若正智自然開顯;有了般若的正

智,便能清楚地了知眼前境界相的美醜、順逆,無

非只是自己一念心性的妄想分別而已。而這些現象

的展現就是「因果」的現象;既然是因果報應的現

象,就應該處之泰然,怡然自得才是,所謂甘心

受,情願還。若凡事都能以平常心來看待,一切隨

緣,如此才能隨緣消業。業消則智朗,境界就能由

Page 87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劣轉勝,趨吉避凶,自在無礙。

  由是可知,念佛的真實功德不僅是死後能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得無比殊勝的果報,最重要的是現生

就能受益,得法喜充滿、自在快樂、無憂無惱。若

念佛人沒有這種體驗,念佛功夫不濟,悠悠散散,

口中念佛,心裏卻煩惱不斷,口是而心非,如此念

佛如何能與佛心相應而接引往生?唯有放下萬緣,

一心專念,時時能想佛的慈悲、清淨、平等、正

覺,學佛的行儀,那才能與佛感應,得蒙佛力的加

持,消除業障。業障消,則智慧長,才能時時刻刻

孕育在法喜之中,無憂無慮。這一念心念佛,若現

前就能得自在解脫,那麼當業報身盡了,必定能隨

願往生佛國淨土,不退成佛;否則現生念佛尚且不

能得佛法的實益,仍然煩惱熾盛,而妄言死後能往

生極樂世界安養,那就根本就不切實際,很難令人

信受!吾等念佛行者,應慎念之!才不枉費此生能

得人身,聞佛法,躬逢如此稀有殊勝的因緣。

Page 87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人體疾病的産生都是自己造成的,誠如佛法所

說「自作自受」的道理,這種自作自受就是「因果

報應」的現象。一般來說,疾病可以分爲生理的疾

病與心理的疾病兩種。生理上的疾病,其原因大都

是因飲食的不良、不淨所引起,或者因爲營養失

調,口味太重,在烹調上不是太油,即是太鹹,要

不就是太甜,所以産生許多各種的疾病,諸如心臟

病、高血壓、腎臟病、胃病,或糖尿病等重大疾

病。心臟病的原因即是心血管阻塞,使血管變得脆

弱失去彈性,故而血液流通不暢,所以很容易休

克,或造成腦中風。又如胃病即是飲食不當,暴飲

暴食,或吃得太熱、太冷,或太辣,造成胃部的收

縮很大,以致負荷太重,消化不良;腎和肝的情形

也是一樣皆是由飲食引起。許多疾病的來源皆是

「病從口入」,由於飲食的不當,諸如長期的過量

喝酒導致酒精中毒,或者因飲食過鹹造成器官負荷

Page 87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不起,以致産生病變逐漸失去了功能。這些都是病

從口入所引起的生理上的病症。

  佛開示世人得病的根本來源有三種:一、病從

口入,二、業障病,三、冤業病。

  一、病從口入:即是飲食不調,不能適量,不

注重衛生;也就是不淨的飲食所引起的疾病。以中

醫來說,即是四大不調,以致血氣不順而導致的病

因。有些飲食是屬於涼性的,而有的是溫性的。這

些涼性或溫性的食物,是要配合各人體質的寒熱,

甚至是季節的冷熱來吃的。若胡亂飲食,顛倒食用

就容易生病。這是屬於生理飲食上的疾病。有了病

只要改變飲食,就能使病情逐漸康復。而有些病,

並非生理上所引起的,而是心理層面的疾病。心理

的疾病,就要從心理上來治療。當然,生理上的失

調也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而心理上的因素也會

直接産生生理上的影響。彼此是相互關聯,密不可

分的。例如,一個心情不好,消極悲觀的人,就很

容易生病。因爲心中有怨、有恨,心裏的結解不

Page 87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開,於是這個結,越結越緊。一想起過去不愉快的

事情,心中就有氣,因而生起一股恨意,無法釋

懷。像這樣心中有怨,鬱結不開,內心的怨氣,若

不能向外排解,就會繼續往內鬱結,於是心情低

落,造成血氣不通,故而容易招病。而最常見的病

就是憂鬱症,其他的諸如風濕病、關節炎,也是最

明顯的後遺症。還有人在悲傷、難過時,情緒不

穩,胃所分泌的消化酶少,就會引起食欲不振,致

使食不下咽,久而久之,就會得胃病。經常發怒忿

恨,最容易傷肝;另外,緊張型的人,容易得心臟

病,因爲心情很急躁,遇事放不下,容易緊張,這

些都是最好的佐證。我們人,心中如果有太多貪、

瞋、癡的毒素,就很容易招感許多的病因。這就是

所謂的業障病。

  二、業障病:佛法所說的業障,即是妄想、

分別與執著。如果我們的心不清淨,自我觀念很

重,凡事處處從「自我」的觀念來看事情,或處理

事情。舉凡與我意見不同、想法不同、做法不一

Page 87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的人,都打爲異類,非我族群。遇事不順時,一

昧地認爲都是他人的錯,而自己都是對的。這種

主觀意識太強、分別心特重的人,就喜歡分別這

個、計較那個,經常與人爭長論短,而且好壞、美

醜、善惡的事往往都是自己說了就算,毫不考慮他

人的感受。於一切順逆境界現前時,就生起貪愛、

瞋恚的念頭,例如在順境中起了染著,然後巧取豪

奪,無所不用其極,不能心存感恩、知足的心;在

逆境中生起瞋恚心、嫉妒心,或障礙的心,欲去之

而後快,不能逆來順受,順乎天命這種因果報應的

道理。因此這一念心,經常徘徊在得失、取捨,憂

喜、苦樂之中,患得患失,煩惱不止。正因爲如

此,不知不覺中也不知造作了多少的罪業?因業就

會感果,於是就在這生死煩惱的苦海中受報,了無

止期。業障重的人,很多事情想不開,妄想、分

別、執著太重,不能放下。凡事喜歡鑽牛角尖,常

常爲了微不足道的事都要傷腦筋,把雞毛蒜皮的小

事可以看得比天還大,所以經常與人發生對立,造

Page 87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成隔閡,人際之間的關係處理得很糟。這種人心量

不夠寬大,沒有包容心。有事發生時,就先保護自

己,矛頭缺點都指向別人;縱然,萬夫所指,都對

準自己的時候,也要找很多理由作爲藉口以規避責

任。所以,業障重的人,不知道自己所存在的問

題。眼前所面臨的一切煩惱都是由自己的分別、執

著所引發的,但是卻從來不曉得要回頭檢討、反

省,還是一昧地我行我素,所以繼續不斷地仍然再

造作惡業,因此煩惱熾盛。於是就在這五欲六塵的

紅塵濁浪中起起伏伏,頭出頭沒,不能出離,注定

要受這種生死苦惱的輪迴苦報。很多病因即是心裏

不清淨,胡思亂想,充滿了貪瞋癡,這種不善的

緣,加上過去宿世的業因所感得的果報。如果我們

知道「身」是幻有,乃四大五蘊假合而有的「幻」

身;明瞭這個身只是緣起緣滅暫時存在的現象。人

生百年,也不過彈指之間,刹那即過。人死後,仍

然空空如也,煙灰消散,不復存在,了無一物,還

有什麽好計較的?再說,人生苦短,不如意事時常

Page 88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八九,又有什麽好分別的!若這一念心覺悟了,能

放下這些無謂的煩惱,明白了這一生所遭遇的順逆

善惡的境緣,諸如事業、朋友,或六親眷屬等,這

一些恩恩怨怨、是非人我的事,這些都是自作自

受、因果報應的現象,那麽還有什麽好傷心、難

過,或值得抱怨、喜悅的事呢?!因爲一切的境緣

都是自己宿世業力所感得的報應。既然是報應,就

要隨緣消業,逆來順受。若能如是思維,那就自在

無惱了!經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大則

福就大。所謂:「萬法唯心」。若心存善念,則外

在一切的境界都是「真善美惠」的世界。若不然,

當我們戴著有色的眼鏡看世界,當然這個世界就與

平常不一樣。須知,人與人能夠相處在一起,就是

一種很難得的因緣,俗語說:『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同枕眠』。雖然,緣有好、有壞,但這也

是自己造作所感得的果報,所以自己必須要承受這

種因緣。我們若不幸遇到了惡緣,就要作「還債酬

業」想;要存感恩的心,感恩有機會還債,與對方

Page 88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9

冰釋前嫌,不要再繼續結惡緣。畢竟,人生短暫,

何必在這有限短暫的人生之中,自我作踐,苦了自

己。再說,人與人相聚的緣是那麽的短暫,就像水

中的泡沫,稍縱即逝,爲何不在這難得的因緣中與

人結善,高高興興地過日子,而非要橫眉豎目、吹

鬍子瞪眼的與人結怨呢?若能好好地與人結個善

緣,以了過去的恩怨,如此不是開心多了。這一念

覺悟,能寬恕別人的過錯,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解

脫。再說,我們又何必拿人家的錯誤、缺點來懲罰

自己呢?那將是一件多麽愚癡的事!若能懂得寬

恕,就能化小愛爲大愛;心中有愛,這世界就充滿

了歡樂,則每天就會生活在快樂之中,哪裡來的疾

病?!只有多愁善感,心胸狹窄的人,才會多病,

故而生活在憂鬱苦悶之中,鬱鬱寡歡。由此可知,

業障病是屬於心裏的疾病,多半是自己的心不清淨

所招感而來的病。若這一念心,清淨無染了,能夠

迴光返照,發心懺悔,去惡修善,將自己的思想、

言行改正過來,從陰暗晦澀的人生變成光明樂觀的

Page 88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人生,那麽一切的病就不治而癒了。

  三、冤業病:這種病很難醫治,也非藥物所能

治癒的。這種病的來源是前世與人結怨,所結的

怨未能冰釋,所以這種冤氣不散,隨時侍機報復。

佛門中的三昧水懺,其中講到悟達國師所得的人面

瘡就是一例。悟達國師是十世的高僧,因爲道行高

超,被皇帝冊封爲國師,並賜予沈香寶座一把。悟

達國師坐上沈香寶座後,一念心喜,起了得意之

心,覺得自己道行高超,才受到皇帝的封賞。就這

一念心起了傲慢,就退轉了,與道即不相應,於是

冤家就得其便,附體上身,在悟達國師的膝蓋上長

了一個人面瘡。人面瘡能吃、能喝,還會說話,痛

起來要人命。悟達國師雖貴爲國師,仍然群醫束手

無策。後來他想起來,過去曾經救過一個修道人,

那個人說:如果今後遇到難處無法解決時,可以去

找他。於是悟達國師不遠千里找到了那位迦喏迦尊

者。尊者爲他洗人面瘡,爲他講解過去的因果,藉

以化解他與人面瘡之間的冤業。東漢景帝時,由於

Page 88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諸侯割據,日益坐大,威脅王室,景帝接受晁錯獻

計,力圖削藩以消除諸侯的勢力。不想卻引起諸侯

的不滿,於是紛紛起兵造反,引起「七國之亂」,

危及京畿。此事只因晁錯而起,是故袁央建議殺晁

錯以平息諸侯。景帝無奈,只有聽從袁央建議殺了

晁錯,才得以平息諸侯之禍。是故,晁錯與袁央之

間結了不解之怨。晁錯死後,心有未平,陰魂不

散,伺機報復。然而袁央死後轉世,世世皆爲有道

的高僧,所以冤魂不得其便下手報復。到了第十

世,即這一世,貴爲悟達國師,只因皇帝封賞賜與

沈香寶座,一念心喜得意忘形而忘失了道心,才讓

晁錯的冤魂有機可乘附體上身以圖報復討回命債。

今日之人面瘡即是當日之晁錯。《三昧水懺》講的

就是這段公案。冤仇化解了,病也就不治而癒了。

所以說冤業病需要懺悔,與冤家「解怨釋結」。如

果發心與對方和解,願意補償對方的損失,只要雙

方同意,他就不會繼續危害身體,造成病痛。類似

像這種疑難雜症的病在民間一些傳聞很多。有些人

Page 88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無緣無故的病倒了,送醫就診都說沒病,但是精神

恍惚,行爲怪異,像似中邪一般,而且性情突然變

得很暴躁,經常無事喜歡摔東西、罵人,將自己與

人隔絕起來,不喜歡見人。像這類的病症,看中西

醫都沒有用。唯有請靈媒,或道士作法,燒一些紙

錢與冤親債主解冤釋結,將彼此間的怨結化解了才

有效。而佛教的方法,則教人在佛前虔誠地懺悔、

誦經、念佛,以及修一切善法迴向給他的冤親債

主,以修補過去生中的欠債。這種事在因果實錄中

記載的很多。故冤業病是因果報應的一種。與人結

怨,就要誠心地懺悔改過,請對方的原諒,並修積

功德迴向還債。所以祖師大德說:世出世間的理不

外乎「心性」二字,而世出世間的事則不出「因果」

報應。所謂『善惡果報,如影隨形,絲毫不爽』。

  遇到一般的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延誤病

情,以免小病不治成大病。但遇到一些疑難雜症,

醫石罔效的病,那就必須從心理上去探索,找出病

因,然後對症下藥。前面所說的冤業病比起業障病

Page 88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來較好醫治。只要與對方誠心地溝通,解怨釋結,

一般都有效。但業障病就麻煩多了。這種病非要從

「身心靈」三方面來對治不可。有的人不相信這種

身心靈的自然療法,認爲這是一種非主流醫學上的

療法,於是得了絕症寧可到處求醫,所謂病急亂投

醫,中醫也看,西醫也看,一看就看了好多的醫生,

錢是花了,時間浪費不少,結果病情非但未好,還

是逐漸加重;自己的精神不堪折騰不說,更是連累

家人也疲於奔命、照顧,身心交瘁,苦不堪言。

  這種身心靈的自然療法,其實就是佛法所說的

從清淨「身口意」三業做起,所謂『依報隨著正報

轉』。依報指的是外面的境界相,而外在的境界相

是隨著我們的心念改變的。若這一念心清淨,純淨、

純善,則外塵的境緣無有不善。比方說,在我們的觀

念裏,晴天是好天,故大家都喜歡晴天;而認爲雨天

是壞天,所以厭棄雨天所帶來的不便。如果我們的

心念一改,明白雨天可以滋潤大地,讓草木生長茂

盛,帶來欣欣向榮的風貌,而且又能淨化空氣,

Page 88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使環境清新,不致塵埃彌漫污染環境。如此念頭一

變,就覺得雨天也不錯。所以,好、壞的標準在於自

己的觀念,這一念心性所決定的。須知,身體也是

依報,身體的好壞也隨著我們念頭的善惡在改變。

一個容易動怒心量狹窄,凡事喜歡抱怨,指責別人

的人,則生活在消極灰暗之中,就很容易得病;

相對地,一個樂觀進取、心胸開闊豁達,包容性大的

人,處處都往好處去想,時時活在光明之中、感恩之

中,心情愉悅,所以健康快樂自在。由此可知,想

要改變自己的病症,就要從身心靈三方面來下手。

  所謂從「身」下手者,即身不造殺、盜、淫、

妄等惡業,心存善念。從現在起,就要放下自我的

觀念,放下「我」執,對人要有包容性,有博愛的

心,不與人結怨,使身業清淨無染,不造作諸業。

最重要的就是從此開始素食,經常放生。須知,

素食在於長養慈悲心,且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素

食可以由酸性的體質逐漸改變成鹼性的體質,因爲

酸性的體質有助於病菌的滋長,而鹼性的體質則爲

Page 88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細菌所討厭。而放生是愛護物命,亦即是戒殺、長

養慈悲心。佛經上說:一切的善法以放生爲最,所

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放生茹素的果報

非常殊勝,能得長壽、健康、富貴與相好。

  何謂從「心」上著手?就是使這一念心清淨無

染。如何使心清淨無染?即是要我們的心不貪、不

瞋、不癡。「貪瞋癡」是三毒。一切的煩惱都是從

貪瞋癡所引起的。貪是罪惡的淵藪,一切罪障都因

貪而有。貪是貪愛,亦即貪圖人世間的一切,諸如

執著於世間男女的情愛,或迷戀於五欲六塵中的名

聞利養、聲色貨利、是非人我的事。若對這些事有

所執著、分別,不能捨棄、放下,都稱之爲貪。若

貪心不舍,于順境時,貪而不得,或居逆境時,丟

而不得時,就會起瞋恚心,埋怨這個,怨恨那個。

凡是使自己不順心的事,都責怪是別人的錯,從來

不曉得回頭檢討自己;雖有自我反省,檢討了半

天,覺得還是別人的錯:『千錯萬錯,都是我的

錯,錯就錯在不該認識你』。怎麽會這樣呢?問題

Page 888: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就在自我的觀念太重,我執作祟的緣故。

  當瞋恚心一起時,則怒氣難消,原先計劃要做

的善事,因忿怒而作罷,甚至還要遷怒他人,所

以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如此,將好

事、好緣給障礙住了,則相對而來的即是惡事、惡

緣,所以說禍不單行、惡運接連而來。人一發怒,

則氣結不順,容易傷肝,所以會得病。而且發怒的

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智,於是又愚癡造作以圖報復

泄恨。因此,「業」是越造越重,造業就要受報,

所謂「惑業苦三」循環不息,這就是疾病的病根,

輪迴六道的主因。明白的人,理解了這個道理,就

會從身心上著手,知道要修身養性,使身心安泰。

若心情處在快樂之中,天天孕育著法喜,怎麽會生

病?即便有病,也是偶感風寒而已,並無大礙。

  最後要強調的就是「靈」的調治。所謂靈者,

就是一種心靈上的信念,或信仰。須知,人的智

慧有限,對宇宙的實相知知甚少,也可以說全然不

知。所以才會顛倒行事,故而流轉在三界六道之

Page 889: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九十九、祛除惡病的秘訣 8��

中,枉受生死煩惱之苦。既然我們的智慧未開,經

常造作受報,我們就應該仰信先知先覺的那種大智

大慧。對於智者所教誨的道理就要拳拳信受、依教

奉行才是。相信因果報通三世的道理,好好地斷惡

修善。相信自己的這一念心與佛,及宇宙大地森羅

萬物是同一心體,沒有差別。所謂:『心、佛、衆

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佛即是衆生。衆生因一

念覺悟,能放下萬緣,不爲萬物所擾,而能如如不

動,這一念心清淨即佛。所以,佛與衆生的差別就

在現前這一念心的迷與悟罷了。六祖惠能大師說:

『前念迷,佛即衆生;後念悟,衆生即佛』。又

說:『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三業清淨

即爲佛出世,若三業不淨,經常造作,煩惱叠生,

即是佛涅槃。須知,心生萬法,世間一切的發明,

諸如飛機、汽車、電話、電腦、電視,或視訊傳真

等等,這些科技文明的産物,確實爲人類的生活品

質增添了許多姿彩,帶來了無盡的舒適與方便;然

而,這些發明都是由於人類最初一念的妄想而生起

Page 890: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8

的。由這一念的妄想,進而不斷地研究、發明、突

破、改進,才有今天這些文明的産物。但相對的,

它也爲人類帶來了無盡的欲望與無窮的煩惱。若能

明白這一切相都是「緣起性空」,刹那不住,無常

變化。眼前所存在的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哪有一

法是真實的!若能離開這一切的虛妄相,而不爲外

境所動搖了,心能夠安住在正定之中,清清淨淨,

那就自在解脫、無憂無惱了。當下一念心斷處即能

識自本性,見如來的清淨法身。

  如果有這種信念,相信萬法唯心。只要堅定自

己的信念,確實相信冥冥中有一個不變的定律法則

存在,能夠秉持著這種信念,而後依教奉行,萬緣

放下。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清淨淨,就能入清淨無惱

的一真法界,則何來的煩惱與病痛呢?所以「身心

靈」療法就是保持身口意三業清淨的不二之法,也

是祛除病根的靈丹妙藥。一個身心靈健康的人,即

能不病、不老,也不死。雖處穢土卻與佛同在,即

能化生死爲涅槃,轉煩惱爲菩提。

Page 891: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一○○、萬法歸心 8�9

一○○、萬法歸心

  天下之理,一道以貫之。儒者得之以為儒,釋

者用之則為釋,而仙者取之即為仙。三教之旨雖

各有殊,然理本一致。所謂釋者,並非要人剃度染

衣,入門靜坐,敲魚持咒,誦經念佛,才能脫於紅

塵之外。佛要世人能除卻妄想,轉識成智,以俾返

璞歸真。然世人愚癡、執著,往往昧性以適情,不

斷地分別、取捨,故而有無盡的得失煩惱。若能一

念覺悟,引情以歸性,凡事觸境隨緣時,能遏欲存

理,心無放逸;一人獨處時,亦能戒懼而慎獨,如

面佛天,不敢造次。自心若能無我無人,則是法平

等,萬法一如。

  經云:『如來無所說』,又云:『但有言說,

即非實義』。故知,清淨法宗,不假言詮,亦不落

文字,此乃無上法要。雖說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

般若,以及實相般若,三者並峙,然者即一即三,

非一非三。試想,佛不說法則世人混屯無知,如

Page 892: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0

在黑暗斗室之中,處處碰壁,動輒得咎,又如在漫

漫長夜之中,時時造業,因業而感果受報,輪轉於

無盡煩惱生死六道的苦海之中何能脫離?因之,佛

憫眾生,因勢利導,應機說法以救拔眾生於倒懸苦

難之中,故而佛從無言中而立言,無非只是觀機逗

教,隨順眾生不同根性,而施以方便教化,所以才

有種種言說、文字。然後,再由言說、文字而起觀

照,由觀照,而入實相之理,俾使迷染的眾生都能

究地返家,返妄歸真。

  須知,萬法歸心。然心者,真如之體,而法

者,乃真如之用。心不離法以為源,法不離心以為

用。故《金剛經》云:『如來者,諸法如義』。

「義」者,「一」也。一即「法界」,亦即「真

如」。所謂: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此性相一如,

不二之法,即為佛法。再則,「如」有「不變」之

義,「來」有「隨緣」之說;能隨緣而不變,不變

而隨緣者稱為『如來』。

  心是萬法之體,而萬法是心之所用,所謂法不

Page 893: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一○○、萬法歸心 8��

離心,心不離法,心法不二,唯是一心。心之于法

猶如水之於波;而波是相用,水是性體,體用不

二,性相一如。離水而無波,全波即是水。是知,

一切法平等不二,無非由心想生。而心本空寂,只

因隨緣而生一切相,因相而立一切名。然緣有染、

淨之別,隨緣而有十法界之分,所謂法界圓融體,

但在一念心,十法界,不出一心之外。一念貪即是

鬼道,一念瞋即是地獄;若是非不分、善惡不辨,

即是畜牲。若一念能行五戒十善,即在人道;若能

心存慈悲喜捨,持戒修定則在天道。一念覺悟,能

修四諦、十二因緣法,則是聲聞、緣覺;能行六度

萬行是為菩薩;一念清淨平等,人我一體,物我同

根,即是佛。故十法界非別,只在當下一念而已;

換言之,染、淨雖殊,總是心影。若能覺了真心本

空,則萬法無咎,自然消殞。

  昔日,佛在霛山法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微

笑,傳佛心印,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

葉『無爲』之法。所謂『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

Page 894: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佛說無為之法,

直指妙源,言言見性,句句明心。若能頓悟心性,

掃除一切知見,滌蕩邪執,即能頓絕狐疑,了然心

地,直証菩提。故心性二字,乃世出世間一切法之

本源,所謂『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世間的

森羅萬相,諸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種種現

象,皆是一念不覺,無明妄動而有;既然皆是唯心

妄動而生起的現象,則是虛妄之相,不可執著。夫

心性者,即吾人本具之佛性,此性不在內、不在

外,亦不在中,能遍一切處,無所不在、且無時不

在,所謂『放之彌六合,退之藏於密』,實為萬法

之源。

  真心廣大,體包太虛,不住內外,然世人迷

昧,在纏藏識,隱覆真如,因而迷心外求,故而越

求越遠,不能見道。若悟真心本空,則萬法自然消

泯。到那時,則觸目皆是,於一切境緣,行住坐

臥,起居作息之中,即能不起分別、執著,沒有取

捨,也不落能所,心空寂淨;雖然心空如洗,一塵

Page 895: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一○○、萬法歸心 8��

不染,但對外塵境界一切的差別相又能了了分明,

是而謂之妙有。故古德說:前念生即煩惱,後念不

住即菩提,前念動即無明,而後念不續即是佛。

  真心離念、離相。經曰:『離念相者,等虛

空界,即是如來清淨法身』。到此境界,心佛無

二,三心圓融,六根對境,六識不生,真心獨照,

無所不知,如鏡照物,了然覺知;雖知外在一切境

界的差別相,但心中寂靜無染,不為塵緣所動。須

知,真心虛玄,只是隨緣而現,所謂相有而體空,

所以非有非無。若執有無,反稱大過。古德有偈:

『勸君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無心始體無

心道,體得無心無也休』。換言之,道在「無心」

之中,只要萬事無心,也就是隨緣遇境時,能不分

別、不執著,遠離了取捨等得失的煩惱,道就自然

現前了。故道不在別處,就在眼前,只需放下憎

愛、善惡、取捨、執著等分別心,即是一個無心道

人。無心不是沒有心,若真無心,即沒有知覺,那

豈非成了草木土石。所謂無心,是對緣處境時不起

Page 896: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覺明之道8��

分別、執著,因為心中了然,一切相皆是隨緣而生

的現象,既然是緣起的現象,則緣起空性,刹那變

化,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一切皆空,何須認真!

此時,連空也不執著,則心地才能真正的清淨無

染,自在無礙,故古德言:『莫道無心便是道,無

心猶隔一重關』。心本至虛,包裹萬有。心外無

法,法從心生,舉一可以統萬,合萬不離乎一,所

以說心生萬法,萬法歸心。

  若真能契悟萬法歸心,知真心空寂,了無所

得,而不起分別、執著,則法法平等,何有高下?

那麼,於一切境界現前時,即能如如不動,不染於

塵。故知心性空寂就能乘如來之寶筏,出苦海之慈

航,作為捨邪歸正之善導。

This book is for free distribution. It is not for sale. Printed in Taiw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

輾轉流通者迴向偈曰

本會一切法寶

免費結緣

禁止販售

請勿擅改內容

歡迎翻印流通

公元二○

八年三月 

敬印壹仟伍佰冊

地  

電  

傳  

website

E-m

ail

地  

電  

淨空法師

影音網址

趙 

宇 

威 

居 

西 

雅 

圖 

淨 

宗 

學 

Am

itabha Buddhist Society of Seattle

701 1/2 S. King Street, Seattle, W

A 98104, U.S.A

(

二○

六)

六二四|九三七八‧

(

四二五)

五五七|一○

三七

(

四二五)

五五七|一○

三七

http://geocities.com/seattle_pureland/

seattle_pureland @yahoo.com

華 

藏 

淨 

宗 

學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三三三之一號二樓

(○

二)

二七五四|七一七八

ww

w.am

tb.tww

ww

.amtb.cn

ww

w.chinkung.org

西 

雅 

圖 

淨 

宗 

學 

世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二)

二二四六九九二八

Page 897: 序 一 - absos.orgabsos.org/myapp/JueMingZhiDao1/JueMingZhiDao1.pdf · 掌握心法之要,則佛法思過半矣。 相應心法,必須解行合一。本來佛法的施設與

This book is for free distribution. It is not for sale. Printed in Taiw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普為出資及讀誦受持

輾轉流通者迴向偈曰

本會一切法寶

免費結緣

禁止販售

請勿擅改內容

歡迎翻印流通

公元二○

八年三月 

敬印壹仟伍佰冊

地  

電  

傳  

website

E-m

ail

地  

電  

淨空法師

影音網址

趙 

宇 

威 

居 

西 

雅 

圖 

淨 

宗 

學 

Am

itabha Buddhist Society of Seattle

701 1/2 S. King Street, Seattle, W

A 98104, U.S.A

(

二○

六)

六二四|九三七八‧

(

四二五)

五五七|一○

三七

(

四二五)

五五七|一○

三七

http://geocities.com/seattle_pureland/

seattle_pureland @yahoo.com

華 

藏 

淨 

宗 

學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三三三之一號二樓

(○

二)

二七五四|七一七八

ww

w.am

tb.tww

ww

.amtb.cn

ww

w.chinkung.org

西 

雅 

圖 

淨 

宗 

學 

世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二)

二二四六九九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