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50
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 人人人 496100496 人人人 人人人 497100716 人人人 人人人 495100449 人人人 人人人 495100530 人人人 人人人 496100745 人人人 人人人 497100388

description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496100496 圖資三 賴亭宇 497100716 圖資二 楊旭昇 495100449 圖資四 簡敬東 495100530 圖資四 吳家霖 496100745 圖資三 鄭耀琮 497100388 圖資二 賴志昶. 摘要. 1-3 頁 賴亭宇. 為了教導人文學者如何有效地搜尋各種有用的資訊技術,圖書館員應重新評估傳統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法必須考慮人文學固有的特點。 在資訊需求和現有的資訊格式兩者互相衝突影響的背景之下,人文學的學生和學者對於科技進化的態度,及如何改變他們的態度和行為。 應該要能夠考慮多種的教學方法. 介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Page 1: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496100496 圖資三 賴亭宇497100716 圖資二 楊旭昇495100449 圖資四 簡敬東495100530 圖資四 吳家霖496100745 圖資三 鄭耀琮497100388 圖資二 賴志昶

Page 2: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摘要 為了教導人文學者如何有效地搜尋各種有用的資訊技術,圖書館員應重新評估傳統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法必須考慮人文學固有的特點。 在資訊需求和現有的資訊格式兩者互相衝突影響的背景之下,人文學的學生和學者對於科技進化的態度,及如何改變他們的態度和行為。

應該要能夠考慮多種的教學方法

1-3頁 賴亭宇

Page 3: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介紹 近年,向學生們展示如何使用和解釋人文學科的圖書館目錄和印本索引,如 Historical Abstracts(歷史文摘)或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現代語言協會國際參考書目)。

人文學者很少尋求館員幫助,或把他們的優秀學生帶給圖書館員要求支援。

人文研究者認為他們自己最適合教導下一代人文學者資源的來源和研究方法。

Page 4: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電腦文獻檢索使用者的增加,學者、學生和圖書管理員都必須面對電子資訊資源。

問題分析和選擇適當的資料庫搜尋特定的研究、了解檢索語言、解釋搜尋結果、了解引用資料等議題。

資料庫在數量、範圍、類型等資料大幅成長,使用者的人數變多、更分散。

新的出版和資訊技術提供學科範圍更大的研究可能性,成長最大的是人文學方面。

Page 5: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地方、國家和國際聯網的資料庫,由多名學者創建且共享各種格式的資料,給學者和學生資料,以此作學習和研究的基礎。

學者的工作站提供的資訊超出圖書館牆壁的理想,稍微成為現實。

為了使人文學的研究人員和學生能夠使用這種技術,圖書館員需要設計有效的、有創造性的、有吸引力的教學計劃,並克服人文學者舊觀念上的教學困難。

Page 6: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圖書館員作教學必須先了解人文學研究的獨特特點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如此才能使教學計劃達到最佳效果。

他們期望研究人員和研究方法在離散學科有所不同,正如學科不同時結構和資訊模式也有所不同。

要設計有效的教學計畫,必須先評估個別的和特定學科的用戶特性。

Page 7: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Linda Brew MacDonald (1991) 概述了 6 個問題,教學圖書館員為了作電子資訊資源的教學,應瞭解學習者的以下特質:

教育水平如何? 這些學生有何共同背景? 是否有喜歡的學習方式? 學習者對自動化資源的態度如何? 學習者有無動機? 指導者能否同意學習者的看法?

先進的教育水平及人文學術背景可能很容易評估,可以提供在製作用戶的教學、人文學者對於自動化的謹慎態度和他們缺乏實質性的動機使用科技資源,等等現象一個共同的基礎上的理解。這影響教學方法能否取得成功。

Page 8: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Linda Brew MacDonald (1991) 概述了 6 個問題,教學圖書館員為了作電子資訊資源的教學,應瞭解學習者的以下特質:

教育水平如何? 這些學生有何共同背景? 是否有喜歡的學習方式? 學習者對自動化資源的態度如何? 學習者有無動機? 指導者能否同意學習者的看法?

Page 9: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人文學的不同 人文研究和其他學科研究的主要差異是“文獻和分析人文學術各種方面的語言和創作的重要性”。

有些人文學科被認為內容範圍像科學學科-如藝術史或考古學-對人文學者基本的重要主題是“人文學科與人文文獻及其存在久遠程度”。

這種對文獻的依賴支配許多人文學者對於電腦和其他非印刷文獻的態度,還有他們用來搜尋電腦資料庫的語言。

Page 10: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除了提供研讀該學科的文本是相當好的,人文學研究被定義為“一種方法分析,一種觀看學科內容的方法”。

這種方法涉及大量的判斷和對細節差別的注意,與一般科學研究方式不同:“人文知識是更加開放的,需要複雜的哲學和美學判斷,人文學科通常不會以科學的分層方式組織“

人文學缺乏層次結構的形式,似乎明確反對電腦和資料庫的這種二元結構。

Page 11: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人文學科的研究有跨學科的影響,即使很多人文學者沒接觸學科範圍外的資源。

Margaret Stieg ( 1981)發現,歷史學家遵循既定的研究模式,他們廣泛知識範圍是有限的。

儘管如此,對於在文學史的問題常關注相關的政治歷史、經濟學、哲學和潛在的人文學科(從音樂學到考古學)。

人文學和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不同,會影響人文學者對科技的觀點。

這些文獻的重點、分析方法、和文獻內容之間的相互關係領域,使得人文學者無法接受使用現代科技來做研究。

Page 12: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對技術的態度 4-6 頁 楊旭昇

學者和教師等人文學者們 , 不願意接受新的資訊來源與技術。

許多理論得到的原因是一些人文學者對於電腦化的資訊及文本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Scott D. Stebelman 猜測人文學使用者把電腦看成只是「一個不可思議與貶低潛力的機器」的原因源自於它是帶給兒童與青少年負面影響的機器之一。

Stebelman 也指出一些人文學者還是有使用電腦 : 「因為電腦可以做許多我們做不到的事 , 像是快速與客觀地處理大量的數據」。

Page 13: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相對於科學或社會科學來說查看電腦與電腦輔助研究是不同的。

人文學者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學習電腦技能 , 「因為他們不像純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一樣會先假設結果」。

清晰、正確的使用語言對人文學領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電腦專業術語在文件與討論中往往被「濫用」。

Page 14: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Naomi S. Baron 著重於關注人文學者對於電腦和技術的問題。

首先 , 人文學者們關注消除細微的差別和判決中固有的人文學研究可能會過分依賴電子、機械化的分析。

一些理論家同意 Baron 的第二點原因是關於人文學者們對自動化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 即電腦潛在示意書本即將終結 , 「電腦會違反我們文本的中心概念」。

Marilyn Schmitt 反映了這種憂心在使用中介機構搜尋書目和文本資料庫會造成負面影響 : 「在這個環境會對瀏覽、漫遊、直到你找到你所想找的結果產生什麼重要的影響 , 且更重要的是 , 什麼不是你期待想找到的」?

Page 15: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一些人文學者認為翻閱實體卡片或頁面無法與瀏覽電腦文件得到相同的結果。

他們可能會認為在人文學領域裡電腦會對成功的研究適得其反。

最後 , Baron 列舉人文學者對於電腦可能是最大的恐懼是 : 擔心它會使人文學本身被淡化 (渲染無關 ), 且我們將會回過頭來問誰需要人文學?

Page 16: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其他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也影響到人文學者對於使用電腦資料庫的態度。

其中最常提到的問題就是成本。 相對於其他的學科 , 人文學科 ( 者 )可獲得來自大學或其他資助的金額數目較少。

人文學者經常認為協會成員資格應該包括資料庫的存取 , 如 MLA 國際性組織參考書目。

「讓學者運用資源在他們部分的成就上」 , 是克服人文學者對技術持消極態度的一個關鍵。

Page 17: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除了需要技術援助之外使用電腦和網路 , 許多人文學者沒有時間或耐心投資在學習計算機文獻搜尋上。

Sandi Kirkham觀察人文學者在缺乏圖書館搜尋館員可能會加劇人文學者們不願意使用電腦。

Kirkham 表明一些人進入人文學科圖書館任職是為了獲得遠端資訊技術。

了解適當的資料庫與技術 , 並且克服自我的恐懼 , 以及幫助讀者 , 是身為人文學科圖書館館員的責任。

Page 18: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雖然 Baron 認為態度、恐懼和擔憂在許多人文學者身上很常見 , 這種態度正在變的更普遍。

越來越多的學者使用文字處理程序來編寫他們的書籍和文章 , 以及許多人文學者使用電腦程式來分析向量資訊。

但許多人文學者電腦用戶仍然依賴手工方法來研究和分析。

Page 19: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人文學者所重視的的是資料庫檢索上的效率 圖書館員最感興趣的是如何組織和檢索資料 資料庫的內容普遍缺乏的主要來源或引用 雖然人文數據庫的數量正在增長,但許多學者不熟悉他的資料範圍

人文學者也需要紙本資料,但線上資源往往缺少期刊資源,包括引用和任何主要來源,更是常常含糊不清

7_9 圖資四 簡敬東

Page 20: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RLIN 和 OCLC資料庫特別呼籲人文研究應包括舊的期刊資料

人文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透過數位系統,來取得過去的主要及第二手的資料

人文學者總是一直在專注過去而比較少顧及現狀

Page 21: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語言和資料 人文學者在檢索時使用的語言在電腦檢索上可能造成衝突

模糊不清的文字可能會導致搜尋結果太少 人文學的概念可能是很抽象的,包含很多面向,難以用精確的文字去描述

使用控制字彙可以舒緩這種情況

Page 22: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概念和技能 10-12 頁 吳家霖

一旦找到了人文主義的研究需要用的資訊科技,圖書館員必須決定如何教導人文學者和學生。

一方面,以人文學者可以傳授那些分析系統的基本方法 。

檢索者可以學習使用關鍵的方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或者,圖書館可以教概念的一般原則的資料庫建設,選擇,搜索和評估結果。

這給學者提供了基礎概念理解任何資料庫或任何電腦資料檢索系統。

教學概念 , 如信息結構和研究策略 , 將有助人文學者對於有關技術的使用克服恐懼,和建立檢索系統的方法新信心和好奇心。

Page 23: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圖書館館員,和一般的教師,認識到觀念的教導的重要性遠超過於技能的教導。

Nancy Ide (1987)認為觀念的教育就像電腦教育中的”全面看法”,她定義為:

全面的看法是最關注的是知識,觀念和技能在電腦和人文課程是否提供足夠的了解形式化的方法,以及獲得未來可能到領域相關的新知識和技能的實際的基礎 (第 211 頁)

另一方面、“專家使用者檢視,”旨在“使學生熟悉現有的工具 , 並提供足夠的技巧 , 使傳統的人文研究的階段自動化 (第 211 頁)。

他認為 , 太多的人文電腦課程側重於專業使用者檢視圖 , 而不是全面的看法

這兩種方法都是重要的,使用者能除了能有寬闊的電腦使用技能也能在人文學領域內的搜尋有專業的訓練。

Page 24: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關鍵概念 為了理解自動化的資訊檢索系統如何運作,人文學者需要理解用資料庫架構的幾個核心概念和搜尋軟體的設計。

為了解決以人文獨特的關切和反對的歷史文本,圖書館員應分擔概述歷史計算的搜索 。

坦南鮑姆和拉恩( 1984)解釋為什麼此種的歷史認識是如此重要:

[人文主義 ]應 ... 知道一些電腦的歷史,這是思想史,使他們能夠理解並且評估其在西方文明中發明的意義,至少部分巨大的教學影響就像在隱約看到一些受重大影響的未來 (p. 19)

Page 25: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因此,以人為本可以將電腦中的歷史背景和設置的哲學基礎 , 學習更多的計算機上使用。

在實際的概念 , 以人文學為主檢索,就像其他的檢索一樣,必須首先了解什麼是資料庫的檢索詞彙,特別是因為它適用於他們的規則。

應該被特別處理的要素包括他們可用的資料庫範圍和種類, 包括材料的主題地區和類型,涵蓋的日期的範圍, 對任何印刷品和資料庫是合適的研究情勢的資訊化資料庫的關係。

檢索者還需要了解資料庫的建構和他的平行一般所熟悉的印刷來源。

Page 26: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基本單位的資料庫,無論是書目記錄或文本的一首詩,應解釋清楚。

記錄結構,包括概念領域,應作為一般資料庫方向的重點。

尤其重要的是解釋的人文學者查找全文,檔案和書目資料庫中的差異。

Page 27: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搜索策略 以人文學為主的研究人員應鼓勵興建仔細搜索策略。由於一些搜索可能會懷疑點腦的能力 , 幫助他們的學術工作,注意搜尋方案是有可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是早期學習階段至關重要的。

在最核心的一個好的檢索策略是深入分析研究的問題。

無論對初學的人文學者對於檢索的想法是否和電腦一樣,圖書館員應該要領導學者再問題中使用用固定的檢索詞彙和關聯,以及列書檢索詞彙的同義字注意不同的方式表達歷史或文學時期,運動,和概念將有助於檢索更相關。使用控制詞彙可以使得檢索更為容易

Page 28: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搜尋技巧 13-15 頁 鄭耀琮

當然,一個成功的搜尋是建立於非搜尋者的資訊復原系統的概念理解。

一旦人文學家在資料庫的概念和策略有一個堅固的基礎,他或者她需要秀出搜尋技術的技能。

控制初始搜尋,執行一次搜尋,並且結合和縮短時間,觀看和印出結果,接著協助各自的系統和由此系統準則方式來滿足系統。

Page 29: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Lippincott(1987) 列舉一搜尋者應該指出各自系統具體的特徵:登入和登出系統。包含安全性;鍵盤機械式;以及輸入和輸出程序 (p. 189).

教導專門的觀點於必要地搜尋一定得包括電信議題。除了遠端的接受到本地的人文學目錄和資料庫外,和多種的書目和電腦資料而今可用的透過網際網路和其他國家與國際的電腦網路。

Lehmann 和 Renfro (1991) 發現電腦網路連接的議題,包含網路連結方式的了解和硬體和軟體的利用,兩者在資料庫的內容只是次級東西如同阻礙有效的搜尋 (p. 411)。

Page 30: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圖書館員可以幫助在技術地遲疑的人文學家去學習如何從他或者她的辦公室連結到教室或從任何一地可以感受到的資訊需求。

除了系統性能特別和有技術的搜尋技巧,人文學家也已經表達一種渴求去學習其他型態的電腦工作技能,例如繪畫的電腦工作技能和統計的套裝軟體的使用 (Estabrook & Hunter, 1987, p. 69)。

外頭有太多討論關於圖書館圖書資料的特定電腦使用技巧和應用軟體知識是人文學家可能需要的。

Page 31: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Denley (1990) 概述四個教學種類落於牽涉到人文學的電腦工作的內部範圍:字元的處理;基本的電腦使用技能;和學科上的電腦使用技能附帶一電腦的援助 (電腦使用的救助教學指南,專家系統 )(p. 19)。

進一步地特定的技能人文研究學家應該學習包含關聯的資料庫分析,造術和模擬,資料取得,處理控制,和電腦支援指南(Tannenbaum, 1987, p. 221)。

當人文學家成為涉入創造和管理他們自己的引正和正文於資料庫,許多可能想學習電腦程式和應用的原則於學科外的人文學。 Tannenbaum (1987)引用四種根本的原由來教導人文學家如何為電腦設計程式:來了解軟體的潛能和極限以使得程式單一改變來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利用有效的聯繫和專業程式人員執行一項計畫在他們的學科來對他們進行評價多少被利用在他們的學科內。

而大部分的圖書館員不具備必要的條件去教導特定程式技能或者應用軟體,他們應該知道人文學特殊資源有用於人文學者如果他們應該選擇學習更多關於電腦程式和應用軟體。

Page 32: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如何教導人文學家 理想地,一個圖書館員面對人文學研究人員或是學生在搜尋電子文獻時,可以有計,時間和資源去教導給學習者激發概念如同技能般,技術的接收系統像是一些程式或是應用的軟體。學習者在可以使暴露在外的資訊科技可用的範圍內使用人文學科和促使來自課程熟悉的書目資料如同資料檔案和全文資料庫。

不幸地是,人文學家一般地不願意投入時間和勞煩在學習電腦搜尋技術上。

一般地不只圖書館沒有時間或是資源提供這些深奧部分的說明。 Anita Kay Lowry (1990)

Page 33: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然而,已計畫和教導是有什麼可能為理想的課程人文學學生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的藝術和科學。人文學的研究:一項資源和方法上的實驗,這門課程是由八個學期和每次兩小時與小團體方式研討會來授課。適用於八學期: 介紹圖書館和檔案的研究 參考工具和服務 介紹電腦資料庫用於書目研究 搜尋電腦書目的資料庫 組織學者的資訊 學者的聯繫和出版 機讀格式全文,第一部分和 機讀格式全文,第二部分 (p. 27)

這個動態課程適用於研究所學生教導這兩種技能和概念除了科目特別的資料庫和電腦的應用。

Page 34: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大部分的圖書館,然而,不能提供各自延伸出的指示說明。反而,以相同一小時的書目說明課程為一學期也可用於學者和學生所有人文科目都必定通用。

而標準圖書館指示說明技能可以成功地用於人文學。然而,許多的教導方法是一般地執行因人文學學習者和態度與行為使人文學家可以顯示。

許多圖書館館員已經指出大多數及時性的妨礙是電腦資料庫的使用藉由人文學家而耗損。 Stebelman (1981, p. 448) and Krausse and Etchingham (1986, p. 92) 發現資助文獻搜尋用於人文學家促進資料庫的使用的機會來服務和搜尋近用開放方法包含哲學地和實際上地來應用於人文學家能夠搜尋不用有財務的重擔。

Page 35: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個人觀點 一旦關於耗費被知情,懷疑論是人文學家顯示關於科技支援研究可以更簡單容易和有效地藉由使用個人一對一的方法來展現科技對於研究人員的幫助。在 URICA的圖書館館員發現人文學家使用他們的圖書館館員的媒體搜尋服務少於使用科學家的。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文學家到 URICA,圖書館館員利用電話聯繫查詢誰是易見的圖書館使用者,國際圖書館借用服務使用者,接著書目說明使用者。

這項電話訪問運動立即地成功和人文學家釋放有意義地在 URICA系統的使用。 (Krausse & Etchingham, 1986, p. 92).

Page 36: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論證 Stebelman (1981) 也強調個人需求和持續的市場技術用於吸引人文學家用電腦資料庫搜尋和講授課程。提供資料庫內容和人文學家自己部分或是辦公室的範例,是最有效的方法教導人文學家在潛在使用電腦資料庫中他們的研究和教授。

我不能誇張強調在使用真實線上範例的人文學使用者的重要性:他們更多的抵抗比大多數的團體還多;他們通常知道非常少的關於電腦;和因為很少關於電腦,他們將不有益於來自海報和小冊子是虛擬對話關於一個和活動他們不能即使開始實體化。眼見才能相信,和除非他們看到為了他們自己,少數人將會相信。 (P. 449)

Page 37: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範例舉出給各部的休息室和其他熟悉和舒適的設置使人文學家看到和學習資料庫搜尋不用是揚言藉由一個陌生的環境。

範例證明和指南說明可以有效地發生和沒恐嚇威脅的舉止在需求點上,大多數特殊地在參考櫃台。

圖書館館員員額配給一般或部分的參考櫃台應該敏感於人文學家特殊的關心事物上。

Page 38: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正式會議 16-18 頁 賴志昶

除了非正式示範,圖書館員可有機會向人文學者提供正式實驗教學。

坦南鮑姆和拉恩( 1984年)發現,當與一個人文學習者進行小組教學時表現特別良好,尤其是在“一個在人文與社會科學應用上擁有豐富經驗的電腦科學家,搭配一個具有專業使用電腦經驗的人文學者時(第 22 頁)。

此外,他們發現,女性教師利於打破婦女和人文學者被視為不具技術性的傳統觀念,並對猶豫不決的學生了很好的榜樣,(第 23 頁)。

Page 39: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任何正式一流的數據庫搜索,應提供充分的機會在“精心策劃,全面測試,並全部記錄在實驗室演習”上(坦南鮑姆和拉恩, 1984年,第 19 頁)。

然後最重要的是為圖書館員設計一個學術研討會,且邀請具有具體的研究興趣的人文學者,如果可能的話,也讓個別研究學者在這之中( Stebelman ,1981年,第 449 頁)。

圖書館員應該盡他或她可以做的一切,以確保經由計畫和事先練的實驗室的經驗將是成功的。如果這人文學者的初體驗是不成功或者沮喪的,他或她可能不會很快地回到電腦前。

Page 40: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語言 由於人文主義對用於電腦手冊和電腦專業的術語十分排斥,所以最重要的是,遠離不必要的技術術語。

拉恩( 1987)解釋說,“一個人必須制訂教學策略以及運用恰當的語言在人文學者上,以便使它們能夠建立在已經獲得的知識框架和學習技術中,而那些是對人文工作者相對熟悉的”(第 59 頁)。

因此圖書館員本身除了熟悉人文數據庫和搜索技術外,必須熟悉人文研究的架構與語言。

該用於教授的人道主義者的技術並沒有與其他教導學者或學生的訓練有太大的變化。它是對人文學者的做法,但是,必須小心判斷。在所有情況下,個人量身訂造的方法將會鋪平了電腦和圖書管理員良性互動的道路。

Page 41: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總結 在許多方面的爭執是反對圖書館員試圖教人文學者和學生如何使用電腦資料庫。

歷史上,人文學者在研究上一直對電腦的價值持懷疑的態度,並已不願嘗試新的研究技術。龐大的人文學科結構不利於信息化。

但是,人文主義者可以並學習電腦技能。事實上人文學科如同其他學習領域,越來越依賴電腦。主要的機讀文本、局部上地建造的資料庫以及國家網路正在改變學者進行研究和相互溝通的方式。

Page 42: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圖書館員在幫助人文學者克服對電腦的成見以及帶領廣泛的新信息技術給他們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圖書館員在制度的發展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設計用戶界面和參與系統的標準化。

總之,圖書館和學者就像“射擊運動目標的諺語”一樣:

電子系統將參與的學者和圖書館員忙於一個動態的變化,而那個變化是在雙方互動一來一回的刺激和適應當中。

新技術將帶動新的研究方法,而新的研究方法將指導新技術事態發展。

重要的是,技術的學術環境被理解為那個動態過程的一部分,

而不是作為一個達爾文主義者,適應或死勢在必行。 (萊曼&倫弗洛, 1991年,第 413 頁)

Page 43: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因此圖書館員必須要有靈活和開放的視野,使他們能教導人文學科讀者也能擁有靈活和開放的視野。

通過小心的規劃,圖書館員可以視人文學者特殊的看法和關係以評估使用哪種教學方法。價值規劃和盡早建立教育目標將有助於確保成功的教學(卡爾森, 1988年,第 53 頁)。

為因應讀者的需求,必須始終推動圖書館員的教育工作。對人文學科讀者而言,顯然必須了解個人和紀律具體的態度與行為。通過認識和解決特別需要創造性的人文學者,圖書館員可以幫助人文學科的進展。

Page 44: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參考 Atkinson, S. D., & Walker, G. (1989). Online

access in the humanities: Zmplications for researchers. Washington, DC: Council on Library Resourc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17 207)

Baron, N. S. (1985). Humanists among the CRT’s: The problem of method in the humanities. Liberal Education, 71(3),251-263.

Carlson, W. L. (1988). The liberal arts colleg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USEIEFFECT, 1Z(4), 50-53.

Page 45: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Crawford, D. (1986). Meeting scholarly information needs in an automated environment: A humanist’s perspective. College kr Research Libraries, 47(6),569-574.

Denley, P. (1990). The computer revolution and “redefining the humanities.” In D. S. Miall (Ed.), Humanities and the computer: New directions (pp. 13-25).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Estabrook, M., & Hunter, P. (1987). A faculty computing surve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SCOPE: Humanities Computing Update, 5(6),69.

Page 46: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Ide, N. M. (1987).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courses: Philosophical bases and approach.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2Z(4), 209-215.

Kirkham, S. (1988). Teaching humanities librarianship: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ssociation Record, 90(2),98-99.

Krausse, S. C., & Etchingham, J. B., Jr. (1986). The humanist and computer-assisted library research.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20(2),87-96

Page 47: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Lehmann, S., & Renfro, P. (1991). Humanist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ervices: Acceptance and resistance. College kr Research Libraries, 52(5), 409-413.

Lippincott, J. K. (1987). End-user instruction: Emphasis on concepts. In M. Reichel & M. A. Ramey (Eds.), 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pp. 183-191). Littleton, CO: Libraries Unlimited.

Lowry, A. K. (1990). Beyond BI: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the electronic age. Research Strategies, 8(l), 22-27.

Page 48: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MacDonald, L. B.; Saule, M. R.; Gordon, M. W.; & Robertson, C. A. (1991). Teaching technologies in libraries: A practical guide. Boston, MA: G.K. Hall.

Mackesy, E. M. (1982). A perspective on secondary access services in the humanit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Znformation Science, 33(3), 146-151.

Rahn, B. J. (1987). Humanities faculty members discover new skills in computing workshops. T.H.E. Journal, Z4(6),59-62.

Page 49: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Schmitt, M. (1990). Scholars must take the lead in computerization in the humanitie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36(November 21), A44.

Stebelman, S. D. (1981). On-line searching and the humanities: Relevance, resistance,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M. E. Williams & T. H. Hogan (Comps.), National online meeting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online meeting, March 24- 26, 1981) (pp. 443-453). Medford, NJ: Learned Information, Inc.

Stern, P. (1988). Online in the humanitie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Z4(3), 161-164.

Page 50: 人文學資源報告 人文學資料庫使用教學的探討

Stieg, M. F. (1981).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historians. College 6Research Libraries, 42(6),549-560.

Tannenbaum, R. S. (1987). How should we teach computing to humanists?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22(4), 217-225.

Tannenbaum, R. S., & Rahn, B. J. (1984). Teaching computer literacy to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cademe, 70(4),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