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选举制度

38
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4章 选举制度. 陈 云. 第 1 节 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 选举制度的沿革 定义 历史沿革 现代议会的诞生 思考题::选举、议会、政党制度的内在关联性?. 2. 现代选举制度的发展. 普选制: ( 1 )英国普选制度演变的典型意义 ( 2 )法国普选制度的演变发展 ( 3 )美国普选制度的演变发展. 第 2 节 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 1. 普遍原则 含义: 从“限制”走向“普遍” 意义 思考题:“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 什么是合理的“年龄限制”?比如:少年犯的年龄上限?成为市长、议员等的年龄下限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4章 选举制度

Page 1: 第4章    选举制度

第4章 选举制度

陈 云

Page 2: 第4章    选举制度

第 1 节 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 选举制度的沿革 定义 历史沿革 现代议会的诞生

思考题::选举、议会、政党制度的内在关联性?

Page 3: 第4章    选举制度

2. 现代选举制度的发展 普选制: ( 1 )英国普选制度演变的典型意义 ( 2 )法国普选制度的演变发展 ( 3 )美国普选制度的演变发展

Page 4: 第4章    选举制度

第 2 节 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 1. 普遍原则 含义: 从“限制”走向“普遍” 意义

思考题:“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 什么是合理的“年龄限制”?比如:少年犯的

年龄上限?成为市长、议员等的年龄下限等。 —— 什么是合理的居民身份限制(居住年限等) ?

Page 5: 第4章    选举制度

2. 平等原则 意义 表现 问题: 1 票的地区差距问题

◎ 思考题:如何看待城乡居民(不同区域)选出的人大代表 1 名背后的差距?

先有“直接选举”,后又“ 1 票同值”

◎ 思考题:为什么投票权不像公司治理一样(股份越多,发言权越大)——纳税越多,投票权越大?

Page 6: 第4章    选举制度

3. 秘密投票原则 含义 确立的过程 评价

◎ 思考题:议员们的投票应该是秘密还是公开?公民的投票行为应该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

Page 7: 第4章    选举制度

4. 自由选举原则 含义: 关于自由选举 关于强制选举 自由选举的要素

◎ 思考题:如何看待自由选举下的投票率问题?如何确保高的投票率?

Page 8: 第4章    选举制度

5. 选举公开原则 含义 内容

◎ 思考题: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违反“选举公开”的事例及其原因?

Page 9: 第4章    选举制度

日本的选举制度变迁:从限制性选举到普通选举

选举法的修改 选举资格的变迁 总人口 选民人数 总人口中选民的比率

1889 年(明治22)

国税的纳税额在15 日元以上的25岁以上男子

3990万人 45万人 1.1%

1900 年(明治33)

国税的纳税额在10 日元以上的25岁以上男子

4380万人 98万人 2.0%

1919年(大正 8) 国税的纳税额在3日元以上的 25

岁以上男子

5500万人 300万人 5.5%

1925 年(大正14)

25 岁以上男子的普通选举

5920万人 1300万人 22.0%

1945 年(昭和20)

20 岁以上的男女,普通 · 平等· 秘密选举

7810万人 4090万人 48.7%

Page 10: 第4章    选举制度

6. 发展前景

电子民主化:电子投票(法律修订;政治产业的壮大——政治民主化 = 政治产业化)?

永久居民的投票权:是纳税人但无投票权?

Page 11: 第4章    选举制度

第 3 节 选举制度的内容和运作程序

1. 选民与候选人资格 选民资格:年龄,国籍,居住年限

候选人资格:年龄要求更高,国籍,居住年限

选举保证金制度:并非歧视?

选举的类型(总统、国会议员;地方行政首长、地方议员;全民公投)

Page 12: 第4章    选举制度

哪些人更容易成为政治家?日本国会议员的出身( 1993 年)

地方政界: 27.2% “ 世袭”议员 ( 政治家世家): 20.7% 官僚: 12.7% 党政干部: 11.6% 议员秘书: 6.5% 工会干部: 5.9% 其它: 15.4%

Page 13: 第4章    选举制度

日本议员出身的大学 Best 6

1993年总选 众议院 1992年通选 参议院

①东大 95人 ①东大 39人

②早大 66人 ②中央大 19人

③庆应 53人 ③早大 18人

④中央大 40人 ④庆应 14人

⑤日大 19人 ⑤京都大 13人

⑥京都大 18人 ⑥日大 10人

Page 14: 第4章    选举制度

例:国会议员的选举制度(日本)

众议院 参议院

总选举 通常选举

1.任期:4年 1.任期:6年

2.解散:有 2.解散:无

3.全体一起 3.每三年改选一半

补选 补选

1.前提:空员产生(如病逝等) 1.前提:选区中定额的 1/4以上的空员产生

2.比例区:名簿顺序补充的话不举行 2.同左

3.任期:前任的剩余时间 3.同左

Page 15: 第4章    选举制度

2. 选民登记与选区 选民登记的具体方式 地域代表制: 选区划分类型:

思考题:选区划分与政党政治的关系?

Page 16: 第4章    选举制度

选区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在小选区制下,只选出一名代表,因此对大党有利。

在大选区制下,选出 2 名以上代表,小党也有获得议席的机会。

事先公布的“约束性名簿”也很重要。有的选民虽支持该政党,但不支持名簿上的人。

Page 17: 第4章    选举制度

选区的划分方法

小选区 多数代表制

中选区制(日本):妥协的结果 3~5个

(47个都道府县可能被分割)

大选区

(广义)

大选区制

(比例代表制)

47个选区

Page 18: 第4章    选举制度

单记制与连记制

( 1 )单记制: 可转让(爱尔兰) 不可转让(日本)

( 2 )连记制(过去的英国、现在的菲律宾): 限制连记制、 完全连记制

Page 19: 第4章    选举制度

代表制与选区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小选区 小选区(英美) /

大选区 完全连记(菲律宾、土耳其) 单记制、限制连记制

欧洲大陆

Page 20: 第4章    选举制度

各种选区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 缺陷

1.少数派代表可以进议会 1.同一政党复数提名个人本位(明星) 中选区

单记 2.较多的候选人 2.选举班子多套选举资金短缺

1.有利于大党:政区稳定 1.死票多,少数派没有机会

2.各党一人:政党本位、政策本位 2.地方有权势者的进一步强化

小选区制

3.资金集中,花销节省 (选举的地域基础;权势者与议员依附) 1.多样化民意 1.小党分裂,政局不稳定 比例代表

制 2.政策本位的选举 2.选民-候选人关系疏远

Page 21: 第4章    选举制度

3. 选举投票与选票计算制度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美国总统:带有直接选举意义的间接选举(选民

——选举人团——总统) 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层层间接选举

多数代表制(小选区制) 比例代表制(大选区制) 混合代表制(德国、日本的比较 )

Page 22: 第4章    选举制度

计算选票的方法:理念和方法 多数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

1.民主政治即少数服从多数 1 “ ”.议会是民意的 镜像 放映

2.议会是包括性的反映(非一一对应) 2.强调少数派利益的表达

理念

3.稳定的政权

1.小选区制 方法

2.大选区完全连记制

1.大选区制。政党按得票多少分配议席

采用国家 英国、美国等 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

Page 23: 第4章    选举制度

混合代表制(德国、日本的比较 )( 1 )并立制:日本

选民2( 票

制)

向小选区的候选人投票

向比例区的政党投票

个选区的第一名当选

按得票比例分配议席

分别计算

Page 24: 第4章    选举制度

( 2 )并用制:德国

选民2( 票

制)

向政党投票

向小选区的候选人投票(第1名当选)

按各党得票多少分配议席数

小选区的当选者先进入排名

剩余名额来自于比例代表名单

Page 25: 第4章    选举制度

一些当选者的选票计算规定(日本)

( 1 )按比例分配模糊票 举例:高桥太郎: 650 票 高桥次郎: 350 票 高桥: 50 票 按照现行得票比例分配模糊票

Page 26: 第4章    选举制度

( 2 )相同票数的情况(地方议员等) 举例: A B C 、 D (同票)抽签决定

( 3 )参议院比例区(各党议席数分配):东特法

Page 27: 第4章    选举制度

例如: 11 议席的分配法(东特法)

得票 A党

6000票

B党

4000票

C党

1800票

票数除以 1

票数除以 2

票数除以 3

票数除以 4

票数除以 5

票数除以 6

6000①

3000③

2000⑤

1500⑦

1200⑨

1000⑩

4000②

2000④

1333⑧

1000⑩

800

666

1800⑥

900

600

450

360

300

结果 6议席 4议席 1议席

Page 28: 第4章    选举制度

4. 竞选过程

竞选机构的组织和候选人的挑选竞选纲领的制定和宣传竞选经费的筹措竞选中的党派斗争

Page 29: 第4章    选举制度

后援会及其活动——选举中的重要一环

( 1 )后援会的设立① 核心组织:关系最密切的家人、朋友②个别访问:候选人的简介、入会表③各种活动:费用的筹集——候选人,搞活动是为了筹捐钱(西方),“食钱虫”

④联络邮件、入会

Page 30: 第4章    选举制度

( 2 )开设事务所(办事处):选举后的重要举措(联系选民)

—— 具有日本、东方的特色①以上活动的延续②冠婚葬祭(参加)③各种“服务”(融资斡旋等)④机关报⑤小型聚会——扩大影响、筹款⑥海报(演讲)⑦陈情(行政)

Page 31: 第4章    选举制度

5. 竞选活动及公费负担规定(日本) 选举运动 主要的公费负担

1.街头演说(破、立)

2.口号(后援会会帮忙)

3.个人演讲会

1.候选人负担宣传车等一部分费用

4.政见播放(电视、广播等) 2.候选人、政党不需负担

言论类

5.电话联系选民

1.选举宣传用的明信片(张数限制、寄送方法) 1.邮费-公费

2.宣传单、宣传版 2.制作费:公费给予补助

3.候选人介绍的海报 3.制作费:公费给予补助

4.报纸广告 4.公费

文书类

5.选举广告 5.公费(管理委员会制作)

Page 32: 第4章    选举制度

6. 选举预测与当选

电脑预测当选的竞争(开票) 选举开票复杂,预测结果也常出错。

思考题:报纸、电台等为何如此热心预测、抢先播报?

Page 33: 第4章    选举制度

例:投票站出口调查

MAX 63 MIN MAX A MIN 58 B 70% ( 30%的其余选票尚未开出)

当MAX B<MAX A ,则 A肯定当选。 预测当选确定后,媒体会采访预测中的当选者,但

有时这样的电脑预测也会产生错误。

Page 34: 第4章    选举制度

当选预测中的“报道效果”(中选区制的情况) 候选人情况 表现 作用

A 确定当选 以第一名当选确定无疑,票源是稳定的 起反作用

B 当选有利 有余力,领先一步 起反作用

C 当选线上 与其它人在一条线上 比预测得多

D 苦战 稍显落后 起正作用,得票上升

E 当选无可能性 力量不够;单独作战 与预测差不多

F 无视 并不提及他 未可知

Page 35: 第4章    选举制度

7. 选举的监督、争讼与仲裁

选举监督 选举争讼与仲裁当选争讼与资格审查

思考题:选举的选举争讼、当选争讼的仲裁机构各是什么?

Page 36: 第4章    选举制度

第 4 节 普选制度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1. 体现主权在民:打破“君权神授”的观念

2. 政府合法性来源:权力的和平交替方式 (广度)最高权力和最高首脑的产生机制中公民

参与度的提高 (深度)政治透明度提高

思考题:参考西方国家的历程,普选制的确立需要怎样的条件?

Page 37: 第4章    选举制度

3.培养政治领袖的机器

4. 政党学习的动力

5.培养公民的学校 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方式 公民表达利益需求的方式、政治参与的渠道

Page 38: 第4章    选举制度

思考题:

“ 责任政府”的由来?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哪些?

选举环节(普选机制) 执政环节(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