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36
第第第第 重重重重 DNA 重重重重 DNA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DNA、

description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DNA的酶切、回收和连接转化. DNA的酶切反应. 分子生物学中经常使用的是 II 型限制性内切酶。它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靶序列( 4 ~ 8bp), 并在该序列内切断DNA,形成特有的粘末端或平端。. 一、实验目的. 掌握DNA酶切的基本原理。 学习和了解限制性内切酶的使用方法。 学习和掌握DNA片段胶回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Page 1: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DNA的酶切、回收和连接转化

Page 2: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DNA的酶切反应 分子生物学中经常使用的是 II 型限制性内切酶。它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靶序列( 4 ~ 8bp), 并在该序列内切断DNA,形成特有的粘末端或平端。

Page 3: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一、实验目的掌握DNA酶切的基本原理。学习和了解限制性内切酶的使用方法。学习和掌握DNA片段胶回收的方法

Page 4: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二、实验原理1. 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是在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专一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序列的核酸水解酶,它们的功能类似于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用于抗击外来DNA的侵袭。现已发现几百种限制性内切酶,它们以内切方式水解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产生的DNA片段 5’ 端为 P , 3’ 端为 OH 。由于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特异序列并进行切割,因而在基因重组、DNA序列分析、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基因物理图谱绘制及分子克隆等技术中收到广泛应用。

Page 5: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三、试剂与器材 (一)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 10× 内切酶缓冲液 T4DNA连接酶; 10× 连接酶缓冲液 电泳缓冲液  1×TAE 琼脂糖;溴酚兰; 溴化乙锭 ( 工作浓度 0.5µg/ml) 酚;氯仿;无水乙醇; 70% 乙醇;灭菌双

蒸水

Page 6: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二)实验器材 1 .电泳仪、电泳槽、紫外检测仪、摄影设备

2 .恒温水浴槽

Page 7: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四 . 操作步骤酶切反应1. 设计酶切体积为 20~30μl ,计算清楚酶切系统中各成分的用量,清晰做好记录,如果是同一条件下进行多个酶切反应,建议统一加好共同的组分后,分装;2. 先加入正确体积的无菌双蒸水,加入 1/10 体积的 10x 酶切缓冲液,混匀;3. 在冰浴条件下加入适量的限制性内切酶;4. 加入适量的DNA样品;5. 弹匀,短暂离心;

Page 8: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6. 置所用限制性内切酶最适温度水浴中,酶切 1~3 小时,酶切过夜则建议改用稍大的酶切体积,以避免水分蒸发过多影响的酶切体系各组分浓度改变过大 ;7. 置 65℃水浴中 10 分钟,对限制性内切酶进行灭活,不同的

酶灭活条件可能不同,请参照说明书进行 ;8. 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反应的结果 ;9. 反应体系: 10× 内切酶缓冲液 2l DNA 1-1.5g 限制性内切酶 2-5 单位用灭菌的 ddH2O 补至 20l , 37 1℃ 小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

Page 9: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五 . 注意事项影响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生物因子: 酶切割位点周围核苷酸两侧的碱基的性质;

识别序列在DNA中的分布频率; 与DNA的构象有关( SC,L,OC); DNA的纯度(蛋白、氯仿、 SDS 、 E

DTA 、甘油等);

Page 10: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内切酶用量不超过总反应体积的 10% ; 消化时间适当延长有利于提高酶活性; 加DNA se-free 的 BSA 可以起到稳定酶活

性的作用; 用硅化处理的器皿进行酶切可以提高酶活性; 酶切所用器皿和 ddH2O 要经过高温灭菌方

可使用; DNA样品应不含重金属离子

Page 11: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DNA片段的胶回收 电泳洗脱法 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挖块法 冻融回收法 玻璃奶回收法 柱回收法(按说明书进行) 胶回收后用 30-50 μl 无菌双蒸水洗脱DNA片段,取

1-5 μl 进行电泳检测,取 2-5 μl 测定 OD260下的光吸收值,计算DNA的浓度。

注: 1 OD 260相当于双链DNA浓度为 50 μg /ml

Page 12: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胶回收注意事项 将电泳槽用 ddH2O 反复清洗干净 , 倒入新鲜配制的灭菌电极缓冲液;

根据点样量制备合适厚度的琼脂糖凝胶板; 切胶时尽可能切掉不含DNA片段的凝胶; 要尽量减少DNA在紫外下的照射时间以减少对DNA的损伤;

熔胶要完全 。

Page 13: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DNA的连接 在 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平端或带有相同粘末端的DNA分子可以连接上。DNA连接酶的作分三步:

T4DNA 连接酶与辅助因子 ATP 形成酶 -AMP复合物。

酶 -AMP复合物再结合到具有 5’- 磷酸基和 3’羟基切口的DNA分子上,使DNA腺苷化。

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缺口封起来。

Page 14: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当我们已经获得目的基因片段,选择好适当当我们已经获得目的基因片段,选择好适当的克隆(或表达,转化)质粒载体, 并确定的克隆(或表达,转化)质粒载体, 并确定重组方案后,下面要进行的就是DNA片段重组方案后,下面要进行的就是DNA片段之间的体外连接,从而获得重组子。 之间的体外连接,从而获得重组子。

此重组子可转入相应的宿主菌中用于对目的此重组子可转入相应的宿主菌中用于对目的基因的扩增以及目的基因表达(如现代基因基因的扩增以及目的基因表达(如现代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还可用于序列分析和转工程药物的生产),还可用于序列分析和转基因等重要生物技术的研究中。基因等重要生物技术的研究中。

Page 15: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11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就是在一定条件下,DNA分子的体外连接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双链DNA片段由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双链DNA片段组邻的5’端磷酸与3’端羟基之间形成组邻的5’端磷酸与3’端羟基之间形成磷酸酸脂键的生物化学过程,DNA分子磷酸酸脂键的生物化学过程,DNA分子的连接是在酶切反应获得同种酶互补序列的连接是在酶切反应获得同种酶互补序列基础上进行的。基础上进行的。

Page 16: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连接反应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连接反应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1.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 常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种:常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种: (1)(1) 来自大肠杆菌的DNA连接酶来自大肠杆菌的DNA连接酶 (2)(2) 来自噬菌体的T4DNA连接酶。来自噬菌体的T4DNA连接酶。 二者的作用机理类似。二者的作用机理类似。

Page 17: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TT44DNA连接酶作用机制DNA连接酶作用机制TT44连接酶作用分三步:连接酶作用分三步: 11 ..TT44DNA连接酶与辅助因子ATP形成DNA连接酶与辅助因子ATP形成

酶-AMP复合物。酶-AMP复合物。 22 .. 酶-AMP复合物结合到具有5’-磷酸酶-AMP复合物结合到具有5’-磷酸

基和3’-羟基切口的DNA上,使DNA基和3’-羟基切口的DNA上,使DNA腺苷化。腺苷化。

33 .. 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缺口封起来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缺口封起来 ..

Page 18: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2.2. 连接反应的温度连接反应的温度 DNA连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DNA连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 但在此温度下, 粘性末端的氢键结合很不稳但在此温度下, 粘性末端的氢键结合很不稳

定,折衷方法是12℃过夜。定,折衷方法是12℃过夜。

Page 19: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3. 3. DNA的平末端和粘性末DNA的平末端和粘性末端端 由于内切酶产生的DNA末端有平末端和粘由于内切酶产生的DNA末端有平末端和粘

性末端,因而连接反应中就有平未端连接和性末端,因而连接反应中就有平未端连接和粘性末端连接。 二者连接效率不同。粘性末端连接。 二者连接效率不同。

粘性末端效率高,因而在底物浓度,酶浓度粘性末端效率高,因而在底物浓度,酶浓度选择上是有差异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

Page 20: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4.4. 碱性磷酸酶处理质粒载碱性磷酸酶处理质粒载体体

为了提高连接效率,一般采取提高DNA的浓度,为了提高连接效率,一般采取提高DNA的浓度,增加重组子比例。这样就会出现DNA自生连接增加重组子比例。这样就会出现DNA自生连接问题, 为此通常选择对质粒载体用碱性磷酸酶问题, 为此通常选择对质粒载体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除去其5’末端的磷酸基,防止环化, 处理,除去其5’末端的磷酸基,防止环化, 通过接反应后形成的缺口可在转化细胞后得以修通过接反应后形成的缺口可在转化细胞后得以修复。复。

Page 21: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5.5. 连接反应的检测连接反应的检测 连接反应成功与否,最后的检测要通过下一连接反应成功与否,最后的检测要通过下一步实验,转化宿主菌, 阳性克隆的筛选来确步实验,转化宿主菌, 阳性克隆的筛选来确定。定。

我们下面的实验从粘性末端为例操作。我们下面的实验从粘性末端为例操作。

Page 22: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实验试剂实验试剂 1.纯化后的酶切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1.纯化后的酶切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 2.102.10 ××TT44DNA连接酶DNA连接酶 bufferbuffer

200mM Tris-HCl(pH7.6)200mM Tris-HCl(pH7.6) 50mM MgCl250mM MgCl2 50mM 50mM 二硫苄糖醇二硫苄糖醇 500μg/ml BSA500μg/ml BSA 3.T3.T44DNA连接酶DNA连接酶 4.4. 5mM ATP5mM ATP

Page 23: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DNA分子的体外连接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1.在无菌1.在无菌 EppendorfEppendorf管中加入以下溶液:管中加入以下溶液: a. 0.1μga. 0.1μg质粒载体,2倍分子的外源DNA。质粒载体,2倍分子的外源DNA。 b. b. 加无菌水至加无菌水至 7.5μl7.5μl ,于45℃加温5分钟使重新,于45℃加温5分钟使重新 退火的粘端解链, 将混合物冷却到0℃。退火的粘端解链, 将混合物冷却到0℃。 c. c. 加入:加入: 1010 ××TT44DNA连接酶DNA连接酶 buffer 1μlbuffer 1μl

TT44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 0. 1μl0. 1μl

5mM ATP 1μl5mM ATP 1μl 2.盖上管盖,充分混匀,台式离心扣上离心5秒。2.盖上管盖,充分混匀,台式离心扣上离心5秒。 3.12℃下过夜连接反应。3.12℃下过夜连接反应。 4.反应结束后于-20℃保存。4.反应结束后于-20℃保存。

Page 24: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电泳检查连接结果:电泳检查连接结果:如何判断连接效果的成功性?如何判断连接效果的成功性?

Page 25: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问题与讨论:问题与讨论: 1.简述T1.简述T44DNA连接酶作用机理。DNA连接酶作用机理。 2.简述一个完整外源DNA的克隆过程。2.简述一个完整外源DNA的克隆过程。 3.连接反应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及如何提3.连接反应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及如何提

高连接效率。高连接效率。

Page 26: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DNA的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DNA的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实验目的及背景:实验目的及背景: 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所构建的含目的基因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所构建的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选用转化和筛选技术, 可获得含的重组质粒,选用转化和筛选技术, 可获得含重组的阳性克隆。在此阳性克隆中,DNA可重组的阳性克隆。在此阳性克隆中,DNA可在生物体系中大量扩增,繁殖, 保存以及表达在生物体系中大量扩增,繁殖, 保存以及表达目的基因的产物,这是PCR体外扩增DNA目的基因的产物,这是PCR体外扩增DNA所不能替代的。配合DNA重组技术,所获得所不能替代的。配合DNA重组技术,所获得的,不同目的需要的阳性菌株已广泛应用于科的,不同目的需要的阳性菌株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医药生产和生物发酵等领域。研,医药生产和生物发酵等领域。

Page 27: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制备感受态细胞制备感受态细胞现在制备感受态细胞通常用现在制备感受态细胞通常用 CaClCaCl22处理,在低温处理,在低温中与外来DNA分子相混合中与外来DNA分子相混合 ..DNA分子转化分以下几步DNA分子转化分以下几步 :: 1.吸附--双链DNA分子吸附于受体菌表1.吸附--双链DNA分子吸附于受体菌表面;面;

2.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一条链进2.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一条链进入受体菌,另一条降解;入受体菌,另一条降解;

3.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复3.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成双链;制成双链;

4.表达--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4.表达--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分裂, 转录翻译。分裂, 转录翻译。

Page 28: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重组子的筛选重组子的筛选这和受体菌:质粒DNA的选择相关, 这和受体菌:质粒DNA的选择相关, 原则上要注意:原则上要注意: 1.受体菌必须是限制与修饰系统缺陷的菌1.受体菌必须是限制与修饰系统缺陷的菌株;株;

2. 根据质粒基因型和受体菌基因型互补原2. 根据质粒基因型和受体菌基因型互补原则而定。则而定。

重组子的筛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方法:重组子的筛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Page 29: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11 .. 抗生素筛选法抗生素筛选法 菌株为某种抗生缺陷型, 而质粒上带菌株为某种抗生缺陷型, 而质粒上带

有该抗性基因(如氨苄青霉素, 卡拉有该抗性基因(如氨苄青霉素, 卡拉霉素等)这样只有转化子才能在含该霉素等)这样只有转化子才能在含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长出。抗生素的培养基上长出。

本实验利用抗生筛选转化子本实验利用抗生筛选转化子。。

Page 30: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22 .. 互补法互补法 现在使用的许多载体(如PUC系列)有含有一个大现在使用的许多载体(如PUC系列)有含有一个大肠杆菌DNA的短区段,其中含有肠杆菌DNA的短区段,其中含有 ββ-半乳糖苷酸基-半乳糖苷酸基因(因( lacZlacZ)的调控序列和头146个氨基酸偏码区。)的调控序列和头146个氨基酸偏码区。这个偏码区中插入一个多克隆位点。这个偏码区中插入一个多克隆位点。

受体菌则含编码受体菌则含编码 ββ-半乳糖苷酶C端aa的序列。-半乳糖苷酶C端aa的序列。当外源基因插入时,二者溶为一体后,有当外源基因插入时,二者溶为一体后,有 ββ-半乳糖-半乳糖苷酶表达, 在生色底物5-溴-4-氯-3-吲哚苷酶表达, 在生色底物5-溴-4-氯-3-吲哚-- ββ-D-半乳糖苷(-D-半乳糖苷( x-galx-gal )培养基中形成兰色菌)培养基中形成兰色菌落。落。

而当有外源基因插入到多克隆原点,从而造成插入失而当有外源基因插入到多克隆原点,从而造成插入失活,而使活,而使 lacZlacZ 基因不表达而形成白色菌斑。 通过颜基因不表达而形成白色菌斑。 通过颜色不同而区分重组子和非重组子。色不同而区分重组子和非重组子。

Page 31: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实验试剂实验试剂 LB培养基LB培养基 质粒DNA(含质粒DNA(含 AmpAmp 抗生基因),受体菌抗生基因),受体菌 CaClCaCl22 0.1M 0.1M Amp Amp

Page 32: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一、感受态细胞制备一、感受态细胞制备 1.将宿主菌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1.将宿主菌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 37℃37℃培养培养 16~216~2

00 小时。小时。 2.挑取单菌落转入2.挑取单菌落转入 20ml LB20ml LB培养基锥瓶中,培养基锥瓶中, 37℃37℃振荡振荡

过夜。过夜。 3.从中取23.从中取2 mlml 菌液转入菌液转入 50ml50ml LB培养基中LB培养基中 37℃37℃振荡振荡培养培养 4~54~5 小时, 测OD小时, 测OD 600600达达 0.4~0.50.4~0.5 。。

4.培养物于冰上10分钟。4.培养物于冰上10分钟。 5.转入5.转入 50ml50ml 离心管,于离心管,于 4000rpm4000rpm 下下 4℃4℃离心离心 1010 分钟。分钟。 6.弃上清,倒置离心管6.弃上清,倒置离心管 11 分钟,流尽剩余残液然后加分钟,流尽剩余残液然后加

入入 10ml10ml 用冰预冷的 用冰预冷的 0. 1mol/L CaCl0. 1mol/L CaCl22 ,置冰上,置冰上 1010 分钟。分钟。 7.7. 4,000rpm 4℃4,000rpm 4℃离心离心 1010 分钟,弃上清。分钟,弃上清。 8.加入8.加入 2ml2ml ,, 0.1M CaCl0.1M CaCl22悬浮细胞,于悬浮细胞,于 4℃4℃过夜。过夜。

Page 33: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二、转化二、转化 1.在11.在1 ..55 ml Eppendorfml Eppendorf 管中加入200管中加入200 μlμl 感受感受态细胞和10态细胞和10 μl μl DNA (40DNA (40 ngng)溶液, 温和混)溶液, 温和混匀,于冰上30分钟。匀,于冰上30分钟。

2.于42℃水浴90秒。2.于42℃水浴90秒。 3.冰浴2分钟。3.冰浴2分钟。 4.加入8004.加入800 μl LBμl LB 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37℃45分钟。   37℃45分钟。 5.取2005.取200 μlμl 涂布于含涂布于含 Amp(Amp(5050 μg/ml)μg/ml) 琼脂糖琼脂糖

平皿,37℃培养12~16小时,观察结果。平皿,37℃培养12~16小时,观察结果。

Page 34: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注意事项 -80℃冰箱储存的感受态细胞在 5-6周后,转化率很低。可用一已知标准闭环质粒鉴定感受态细胞的转化能力。

用无DNA转化物的感受态细菌铺板,若有菌落生长,说明其中抗生素浓度不够或有杂菌污染。

Page 35: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1.计算转化率。1.计算转化率。2.根据转化率和阴性对照分析实验结果。2.根据转化率和阴性对照分析实验结果。

Page 36: 第四部分   DNA重组技术

问题与讨论:问题与讨论:1.根据本实验认为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1.根据本实验认为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2.抗性法筛选和互补筛选原理是什么? 2.抗性法筛选和互补筛选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