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13
性性性性性性性 性性性 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性 性性性 ? 性性性 ? 性性性 : 性性 性性 !

description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性 — 自願性與非自願性的性侵害與性騷擾,是相愛 ? 是相害 ?. 第四章 : 老師,我有了 !. 1. 發現學生有性行為而未告知家長,老師有無法律責任 ?. 先衡量學生家長是否有 管教極為嚴厲 或家中有無 亂倫之情形 ,如有性侵害問題則須通報到性侵害防治中心,由社工來連繫家長. No!. 法律觀點 — 教師 須確認是否有善盡輔導管教責任 !!!! – 教師法第 17 條規定老師 須嚴守職分,本於良知,發揚師道精神。.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Page 1: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性—自願性與非自願性的性侵害與性騷擾,是相愛 ?是相害 ?

第四章 : 老師,我有了 !

Page 2: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1.發現學生有性行為而未告知家長,老師有無法律責任 ?

No! 先衡量學生家長是否有管教極為嚴厲或家中有無亂倫之情形,如有性侵害問題則須通報到性侵害防治中心,由社工來連繫家長法律觀點—教師須確認是否有善盡輔導管教責任 !!!! –教師法第 17條規定老師須嚴守職分,本於良知,發揚師道精神。

Page 3: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教育觀點—應盡全力幫助學生學會面對人生挫折與挑戰與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若聽聞未滿18歲學生發生性行為應查證屬實,會同相關人員進行輔導,若在校園中發生,應立即調查事情原委,再告知家長共同處理,同時宣導正確的性別平等教育,注意校園安全與巡視隱密的治安死角

預防重於治療 ! 應多宣導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知識與觀念並多辦活動紓解學生壓力

Page 4: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2. 發現學生懷孕,老師應如何處理 ?1. 他 16 歲了嗎 ? 如果未滿 16 歲,

不管是否出自自願皆被視為性侵害犯罪。學校應告知家長,也應立即通報當地性侵害防治中心 ; 如果發生在校園,也須依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第 11 條規定向所屬主管機關通報

2.2. 若是已滿16歲但未滿18歲,就要探究事件原因為何,若涉及援交或性交易,也須通報主管機關。

3. 滿 16 歲但無涉及援交或性交易的懷孕,固不涉及犯罪,但老師仍應該加以關心與輔導

Page 5: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教育觀點—生命中的意外,各方的責難,教師應給予友善溫暖的回應與強而有力的支持,提供學生輔導、轉介、安置、保健等協助並保障其受教權

Page 6: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3. 知道或懷疑學生受家人虐待或性侵害而未通報,老師是否有法律責任 ?

兒童—未滿12歲之人少年—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人任何人如對以上之人加以身心虐待或強迫任何猥褻或性交行為皆會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0,36條以及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9條教育人員知悉時,依法負有在24小時內立即向主管機關通報的義務,如未通報將受到行政上的罰鍰

$6000 以上, $30000 以下

Page 7: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教育觀點—老師 - 平日應細心觀察,詳加調查行政—學輔統一通報窗口醫療、社工、心理人員、教育人員及警察 --專業與良心

Page 8: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4. 學生翹課離校後,若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之責任為何 ?

學校應對學生的出席負責,如發現有無故缺席的情況即應依正常程序通報,若無處理,學校相關人員可能負有行政責任,但原則上不必對學生校外行為負責

學生翹課在校外傷人或殺人、發生車禍受傷…等與學校疏於管理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Page 9: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教育觀點—學生翹課、不喜歡上學,家庭與學校皆須要檢討,尤其老師可藉此省視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方式是否有改進的空間,班級經營及與學生的互動應否改善 ?有否通報學校處理 ?處理過程—發現 -> 立刻通知學校人員 (設法找尋學生去處 )->通知附近警察機關或家長,但別因知道學生可能待在某地方而不做處理,發生意外時學校可能會因為疏於對學生安全的必要注意而有民事上的責任 !

Page 10: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5. 學生曠課超過 3天,老師未通報,是否須負行政責任 ?根據國中小中輟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3日以上者,即應列為中輟生,通報各該縣市政府,因此學校有通報中輟生之義務。若有該通報而未通報之情事,學校將被列入考評,老師也會被學校列入考績考評之行政責任勿因學生會被標籤化或影響校譽而不通報,相關規定是要協助老師提供最好的輔導,並非要用來考評或處罰未通報的老師,除非情況特殊,也須與學校及相關人員告知未通報是基於特殊考量

Page 11: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6. 校園內層出不窮的竊盜案件,學校應如何處理 ?

法律觀點—意圖為自己會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另,像肢體傷害、破壞公物、辱罵或毀謗都可能構成犯罪行為,但老師應有以下認識 :除非是重傷害罪,否則將依少年事件處理法依程序訴追,不一定犯罪就一定判刑,主要是以訓誡、保護管束,安置、感化教育。訴訟程序尚有緩起訴、緩刑,即使判刑六個月以下也可易科罰金

Page 12: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教育觀點—1. 不要以為將之移送法辦學生就會學到教訓或害怕2.移送法辦或許可使學生受感化教育但未必留下汙點3. 加強法律觀念宣導 (勿以惡小而為之 ) ,教育學生尊重他人財產權,也教導學生不要攜帶貴重物品或高額金錢至學校,此外學校設立保管機制或設備,提供安全的校園

Page 13: 性、謊言與暴力攻擊 在校園

你常常感到灰心、心痛、生氣、無力、想摔人跟翻桌嗎 ?

恭喜你 ! 因為這些徵狀代表你還有熱血、熱誠、希望與期待 !大家加油 !!!!Never giv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