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 宁 —— 蒲松龄

18
—— 婴婴

description

婴 宁 —— 蒲松龄. 蒲松龄像 ( 位于山东淄博蒲家庄 ). 【 教学目标 】 1 、了解 《 聊斋志异 》 的题材内涵, 理解作者蒲松龄的创作动机和目的。 2 、了解 《 聊斋志异 》 基本创作概况 和艺术成就。 3 、理解作品 《 婴宁 》 的思想性、艺 术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婴 宁 —— 蒲松龄

Page 1: 婴  宁 —— 蒲松龄

婴 宁婴 宁 ——蒲松龄

Page 2: 婴  宁 —— 蒲松龄
Page 3: 婴  宁 —— 蒲松龄

蒲松龄像 ( 位于山东淄博蒲家庄 )

Page 4: 婴  宁 —— 蒲松龄

【教学目标】

1 、了解《聊斋志异》的题材内涵, 理解作者蒲松龄的创作动机和目的。 2 、了解《聊斋志异》基本创作概况 和艺术成就。 3 、理解作品《婴宁》的思想性、艺 术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Page 5: 婴  宁 —— 蒲松龄

蒲松龄( 1640—1715 )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 出身清贫,自幼勤学,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一时文名颇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到 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正月,依窗危坐逝世。

Page 6: 婴  宁 —— 蒲松龄

创作概况创作概况

蒲松龄一生未能科举出仕,他把满腔“孤愤”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这部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在蒲松龄生前并无资刊印。迄今,外文译本约有日、朝、越、英、法、德、俄、意、捷、罗、波、匈、保、挪、瑞、荷、马来、印尼等 20 多种语言、数十种版本在世界各国流传。

Page 7: 婴  宁 —— 蒲松龄

《聊斋志异》有小说近 500 篇,约40 余万字,借花妖鬼狐的荒诞故事,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爱憎情感,寄托美好的理想。

Page 8: 婴  宁 —— 蒲松龄

婴婴宁宁

Page 9: 婴  宁 —— 蒲松龄

各国出版的《聊斋志异》

Page 10: 婴  宁 —— 蒲松龄

《婴宁》故事梗概 书生王子服上元节出游时,偶遇笑容可掬、美丽无双的少女婴宁,顿生爱慕之情,朝思暮想,寝食难安。表兄假称该女子家住三十里外的山中。王子服信以为真,欣然前往,果然在深山中找到婴宁和养母。王子服得到婴宁养母的同意,带婴宁回家成亲。婴宁单纯痴憨,笑声不断,连婆母的忧怒也被她“一笑即解” 。王子服得知婴宁是狐女,依旧珍爱婴宁。后因婴宁恶作剧不意致人死亡,险些吃官司,“矢不复笑”,但她的儿子在怀抱中“见人辄笑,大有母风”。

Page 11: 婴  宁 —— 蒲松龄

以《婴宁》为题的邮票

Page 12: 婴  宁 —— 蒲松龄

部分字词部分字词醮禳( jiào ráng ):请僧道祈祷消灾。醮,祭神。 禳,消除灾祸。 痊瘳( chōu ):病愈,康复。 解颐:露出笑容。颐,面颊。 合沓( tà ):重迭。 格磔( zhé ):鸟鸣声。 日昃( zè ):太阳偏西。 粗粝( lì ):糙米。喻粗茶淡饭。 裀( yīn )藉:垫席。 噭( jiào )声而应:高声答应。 窭( jù )贫:贫穷。

Page 13: 婴  宁 —— 蒲松龄

部分字词部分字词醮:改嫁。醮,古婚礼的一种仪式,后多指女 子嫁人。鞠养:抚养。 襥被:包着被子。 捘( zùn ):捏。 讦( jié ):揭发。 鹘( hú )突:糊涂。 合厝( cuò ):合葬。厝,安葬。 舁( yú ):抬。

Page 14: 婴  宁 —— 蒲松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聊斋志异》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Page 15: 婴  宁 —— 蒲松龄

1 、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亦憨亦黠。 2 、活泼可爱,胸无城府,纯洁无暇,健康开朗。 3 、爱花成癖——爱美。 4 、无拘无束,不拘“礼法”。

婴宁的性格特点婴宁的性格特点

Page 16: 婴  宁 —— 蒲松龄

通过婴宁性格的前后变化,作者揭露了封建礼法对人们健康天性的压抑和扭曲,深刻批判了封建礼法罪恶,批判了封建社会黑暗的现实。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Page 17: 婴  宁 —— 蒲松龄

艺术特点艺术特点 一、全篇将妖异世界和人间巧妙对接,链接自然无痕。 二、层层设置悬念,情节曲折,想象丰富。 三、选取典型细节,反复渲染,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富于哲理,发人深思。

Page 18: 婴  宁 —— 蒲松龄

1 、分析婴宁形象,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2 、为什么婴宁的身世在文章最后才提出?这样写有何用意? 3 、蒲松林在《聊斋志异》自序中言及其创作目的:“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请结合本文谈谈作者是怎样行 “寄托”之意的。

思考与练习题思考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