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修辞概说

38
第第第第 修修修修修修修修 一、 修修修修修 (一) 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 ,、,: 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 ,, 修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 () 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修 修修修修修修修修 、, 修修修

description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的内涵及其他 (一)什么是修辞 所谓修辞,就是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也就是:针对特定的表达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从而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的手段和规律。 (二) 修辞的分野 消极修辞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调配等等内容,积极修辞往往就是指辞格。. 二、修辞与语境 (一)语境的构成 语境可以分为两类: ( 1 )上下文语境,即词语句子的前言后语。 ( 2 )社会语境,即语言运用的背景因素,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二)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一节 修辞概说

Page 1: 第一节   修辞概说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的内涵及其他(一)什么是修辞所谓修辞,就是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也就是:针对特定的表达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从而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的手段和规律。

(二) 修辞的分野消极修辞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调配等等内容,积极修辞往往就是指辞格。

Page 2: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二、修辞与语境(一)语境的构成语境可以分为两类:( 1)上下文语境,即词语句子的前言后语。( 2)社会语境,即语言运用的背景因素,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二)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1 )语境是人们进行修辞活动的依据。( 2)语境往往会赋予词语种种语境意义,从而

使语义表达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Page 3: 第一节   修辞概说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修辞学上称为词语的锤炼,又称炼字。一、选择和使用词语的一般要求1.词语要规范这是用词的最起码要求。使用文言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都要考虑有无必要,不能滥用。

2.用词要准确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义词、同义成语选用问题。

Page 4: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二、选择词语的进一步要求1.力求使寻常词语艺术化2.注意词语的声音配合3.用词要富于变化

Page 5: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句子成分易位句子成分易位,也就是通常说的倒装。二、主动句和被动句

“ ”最典型的主动句是 把 字句,最典型的被动句“ ”是 被 字句。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双重否定的语气究竟是加重,还是减轻,要看上下文。一般来说,显得婉转。可是正因为婉转,也就显得更有力量。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Page 6: 第一节   修辞概说

四、长句和短句

长句指字数多、容量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短句指字数少、容量小、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严密,多用于书面语,短句活泼,口语中用得较多。

五、整句和散句

整句指相邻的几个句子或分句结构相同或相似;散句指相邻的几个句子或分句结构参差。辞格里

讨论的排比、对偶等等也都是整句。

Page 7: 第一节   修辞概说

六、紧句和松句

句子结构紧凑的为紧句,结构松弛的为松句。

七、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口语句式结构比较简单,句子短小,附加成分少,常用口语色彩浓的词语,单音节词用得多,语气词用得比较多,关联词语用得少。

书面语句式结构可以很复杂,句子较长,常用书面色彩浓的词语,双音词较多,常可以有欧化句式、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关联词语也用得多。

Page 8: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比喻1.比喻的构成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行为、动作、道理等等。2.比喻的分类按本体和比喻词的表现形式,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第四节 辞格

Page 9: 第一节   修辞概说

“ ”暗喻的比喻词是 是、成了 之类:借喻的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本体,因而也不需要比喻词:3.比喻的修辞效果一般说明:可以把本体表述地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从而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4.注意点要通俗。通俗的实质是,喻体比本体更为听话人所熟悉。

Page 10: 第一节   修辞概说

要贴切。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相似点,相似的程度越高越贴切。要新颖。喻体和本体之间联系的建立,是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二、借代:借代是用乙名称去代替甲事物。1.借代的构成由本体、借体构成。2.借代的分类

分成两类。一类叫旁借特征、标记相代。事物所在、所属相代

Page 11: 第一节   修辞概说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作家、产地相代③现在为了成为女诗人,她却成天读起莎士比亚来啦。质料、工具相代④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

“ ”门,吩咐道, 挂旗!部分代全体⑤你替我看着点,我出去买点好吃的,请请你,活着还不为吃点和点老三点特定代普通⑥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千千万万个诸葛亮。

Page 12: 第一节   修辞概说

具体代抽象⑦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结果代原因⑧好吧,咱们多勒勒裤腰带吧!(正红旗下)3.借代和借喻的区别有这么几点。从内容上看,构成借代的是相关性联想;构成借喻的是相似性联想。从形式上看,借喻可以改写为明喻,借代不能这样改写。(分析用例:大枣核。细眼睛。)

Page 13: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三、比拟

1.构成

比拟由本体和拟体构成,不过拟体不在句子里出

现,直接把本体当成拟体来写。

2.分类:拟人

3.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的拟体不出现,比喻的喻体一定要出现。

四、夸张

在描写人或事物时,作扩大或缩小、强化或弱化

Page 14: 第一节   修辞概说

的描述,或作超乎事实的描写,使对象的本质特 征更明显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普通夸张2.超前夸张④李二汉刚掀酒罐,就觉醉意已有三分。3.注意点夸而有节。注意使用场合。五、反语反语就是说反话,字面上一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有两种。

Page 15: 第一节   修辞概说

1.嘲讽性反语嘲讽性反语构成的关键是褒义词语贬用。2.喜爱性反语六、双关让一句话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有两种理解,产生明暗两种意思。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的关键是利用词语的同音现象。2.语义相关七、婉曲故意不直白本意,而用迂回曲折、委婉含蓄的话来暗示、烘托。

Page 16: 第一节   修辞概说

八、排比、层递、反复1.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句法结构(句子 /分句 /词组)巧妙地组成一串,表达相关的内容,这是排比。2.层递层递也可以说是排比的一种,现在把他独立出来,与排比对立。层递的关键是各项在内容上递进,或递降。3.反复

Page 17: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为了突出、强调某种内容或某种感情,或造成某种气氛,让一定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连续反复重复出现的词语连续出现,不被其他词语隔开。间隔反复重复出现的词语被其他词语或句子隔开。4.排比、层递和反复的比较排比与层递的区别是明显的。在形式上都是三项或三项以上。区别在于,排比各项在意义上互相平行,层递各项有递进或递降的特点。

Page 18: 第一节   修辞概说

排比、层递和反复的区别在于,前两种要求句式在结构上相同或相似后一种要求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问题在于,前两种辞格可能与反复综合运用。这就是说,从形式上看是排比或层递,可是有相同词语出现可能有兼有反复这种辞格。④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九、对比、映衬、对偶1.对比:把互相对立的两个事物 /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对照,从而突出双方的特点。

Page 19: 第一节   修辞概说

2.映衬:用相关、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要表达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3.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相似的两个词组 /句子,表达相关、相反的内容。正对:上下两联互相对称。反对:上下两联意思互相对立。流水对(串对):上下两联有因果、连贯等关系。

Page 20: 第一节   修辞概说

4.比较对偶、对比的比较:对偶重在形式,对比重在内容。两种辞格可以交叉。对比、衬托的比较:对比是突出两面,衬托是突出一面。十、拈连、通感、仿词1.拈连当互相关联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连说时,巧妙地把适用于具体事物的词语移用到平常不适用的抽象事物上,陈述 /支配抽象事物,这是拈连。①我们人穷志不穷。

Page 21: 第一节   修辞概说

2.通感把甲种感官获得的感觉,说成仿佛是乙种感官的感觉,这种修辞方式叫通感。③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3.仿词为了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深刻性,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些语素,临时造出心的词语,这叫仿词。反义仿词④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雨中登泰山)

Page 22: 第一节   修辞概说

近义仿词⑤咀嚼着青梅,啜饮着香茗,聆听着茶话,陶醉了的艺术家们诗兴大发,画兴谐音仿词4.比较拈连和比拟的比较拈连要出现词语的本用,动作性拟人、拟物不出现词语的本用。拈连和通感的比较拈连的词语本用在句中出现,通感没有这个要求。通感是感觉相通,拈连不是。拈连和仿词的比较拈连是词语临时取得一种新的用法,仿词是词语临时的创造。

Page 23: 第一节   修辞概说

十一、设问和反问1.设问:为了提起听话人注意,先提出问题,引起对方思考,然后自己来回答。设问的修辞效果是引人注目。做文章标题,或文章的开头,启发思考,帮助读者掌握主题思想。段落之间可以承上启下,起过度作用。分析阐述问题,可以避免平板,使文气有变化。收尾用设问,可以点明主题,增加回味。2.反问:反问句包含激情,语气强烈,比陈述句更有力量。3.比较:设问是自文自答,反问句是只问不答。

Page 24: 第一节   修辞概说

十二、顶真和回环1.顶真前一句结尾和后一句开头词语相同。2.回环前后相继的句子词语相同,排列顺序相反。3.比较顶真不具有回环往复的形式,用顶真的句子,其轨迹是一条线;用回环的句子,其轨迹是一个圈。十三、警策

Page 25: 第一节   修辞概说

1.将自明的事理极简练地表现出来,使人感到一种格言的味道。2.将表面上无关的两事物捏成一句,初看似不可解,其实含有真理。3.话面矛盾反常,而意思还是连贯的。十四、几类辞格的区别1.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1)借喻的本体、喻体之间有一种相似性,但本质上是不同的事物,两者之间没有实在的关系,而借代的本体、借体之间不存在相似性,但却有实

在且密切的联系

Page 26: 第一节   修辞概说

( 2 )借喻一般都能转换成明喻,2.对比和对偶对比和对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着眼点不同。( 2 )功能有别。3.排比和反复排比和反复经常综合运用,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1)结构上存在差异。( 2)功能不同。

Page 27: 第一节   修辞概说

4.顶真和回环顶真和回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结构不同。( 2)功能不同。5.双关和拈连双关和拈连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结构不同。( 2)功能不同。6.比喻和比拟比喻和比拟均需涉及两个不同质的事物,有相似之处,其实两者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Page 28: 第一节   修辞概说

第五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

1.辞格的连用辞格的连用是指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在一段文字中的接连使用。如:①太阳还不能从云里挣扎出来,空气也感到疲乏。2.辞格的套用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如:①

Page 29: 第一节   修辞概说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 人的眼。

3.辞格的兼用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如:①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4.以上三种情况的同时出现如:队伍虽然出罗网,韩英不幸入铁窗。

Page 30: 第一节   修辞概说

韵律配合不协调(一)音节不匀称(二)平仄不相间(三)押韵不和谐二、词语选用不精当(一)词语表意不确切(二)词语的感情色彩不相宜(三)词语的语体色彩不相称

第六节 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Page 31: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三、句子表意不畅达(一)句式选择不恰当1、单句和复句方面的2、常式句与变式句方面的3、长句和短句方面的4、散句和整句方面的(二)句子不简练1、语意重复2、词语堆砌(三)句子表达不连贯1、分句之间脱节

Page 32: 第一节   修辞概说

2、句子之间脱节四、辞格运用不恰当(一)比喻不当(二)比拟不当(三)借代不当(四)夸张不当(五)仿词不当(六)对偶不当(七)排比不当(八)顶真不当(九)映衬不当

Page 33: 第一节   修辞概说

第七节 语体

一、语体及其划分

语体是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长期使用特定的语言材料而形成的语言特点的体系。

书卷语体下又分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

Page 34: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二、公文语体公文语体是使用范围:政治事务,如批复、公告;外交事务,如照会、国书、公告;军事事务,如命令;经济事务,如合同、协议书;机关团体日常事务,如通知、证明、介绍信函;人与人之间的事务往来,如领条、请假条等。公文的特点:有固定的格式,话语简明扼要,遣词造句准确,不能含糊。规格性。简要性。明确性。

Page 35: 第一节   修辞概说

语言特点。1.有专用词语2.语句上看,多用陈述句。3.从修辞上说,可以有整句,整句为对偶句、排比句等。公文一般不要求形象生动。三、科技语体使用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论文论著,以及向大众宣传科学知识的科普论著。科技语体是发布科学研究成果、普及科学知识的论著所使用的语言体系。

Page 36: 第一节   修辞概说

语言特点:1. 词语。有专门用语。不断吸收外来词。2.句式。不要求有什么修饰,讲清楚、讲准确为好。科技语体比较严密。

3.科技语体的一些特殊手段。如图表。四、政论语体主要体现在社论、评论、报告等里面。政论的特点是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语言特点1.使用政治色彩浓厚,评论色彩浓厚的词语。

Page 37: 第一节   修辞概说

2.长句多。3.引用。引证。五、文艺语体表现在文艺作品中。文艺语体在书卷语体中最具特色,重在给人以美的享受,重在形象思维,重形象性、生动性、变异性。

1.散文体。2.韵文体。3.戏剧体。

Page 38: 第一节   修辞概说

六、语体风格互相渗透

1.文艺语体向科技语体渗透,形成通俗的科技语体。

2.文艺语体向政论语体渗透,形成文艺政论语体。一些老作家写的政论性文章很富形象性。

3.口语语体向书卷语体渗透,形成书面口语语体。有些作家作品力求通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