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8
迢迢返鄉路 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撰文、攝影/林瑞珠 圖片提供/劉曼儀、中央社 內本鹿,中研院民族所所長黃應貴稱為「歷史窗口」, 1942年,日治時期即將結束之際,布農族郡社群人終被國家機器所平服。 活躍於中央山脈的族群,迫遷台東延平鄉後,仍魂牽夢縈山林時光, 2002年,在布農文教基金會及眾多人士的支持下,耆老們完成直升機返鄉之旅。 50 記憶原跡 Memory Footprint

description

原住民季刊第14期 有針對內本鹿尋根的介紹喔! 歡迎分享

Transcript of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Page 1: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迢迢返鄉路

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撰文、攝影/林瑞珠 圖片提供/劉曼儀、中央社

內本鹿,中研院民族所所長黃應貴稱為「歷史窗口」,

1942年,日治時期即將結束之際,布農族郡社群人終被國家機器所平服。

活躍於中央山脈的族群,迫遷台東延平鄉後,仍魂牽夢縈山林時光,

2002年,在布農文教基金會及眾多人士的支持下,耆老們完成直升機返鄉之旅。

50

記憶原跡 Memory Footprint

Page 2: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民國91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對台東縣

延平鄉的布農族而言,是一個特別的日

子,境內5個村莊的15名布農族耆老,與他們

埋藏肚臍的土地闊別六十餘年之後,終於得以

回到出生的故鄉,這一次,不需向日本政府申

請,也不會受到國民政府林務局的阻撓,更無

須走上一個星期的山路,而是在文建會的贊助

之下,搭乘直升機飛返老家內本鹿。當天,文

建會主委陳郁秀代表政府陪同布農族耆老一起

上山,並在「內本鹿元年」的旗幟上揮毫,為

這歷史性的一刻留下紀錄。

在此前一年,那布、王土水、蔡善神等布

農族青年在布農文教基金會、南島社區大學和

眾多親族友人的支持下,開始推動族人的尋根

活動,成立了「內本鹿學苑」,以固定聚會的

方式請來耆老回憶內本鹿年代的一切,並於民

國90年12月29日至元旦期間進行第一次返鄉探

勘,他們在荒煙蔓草中披荊斬棘,尋找60年前

父執輩的來時路,以及當年山上的19個大小部

落及日警駐在所。

至民國91年冬天,歷經7次探勘之旅,當時

51原住民族季刊 夏季號 2011 no.2

Page 3: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還是政治大學民族所研究生的蔡善神,不但完

成了舊部落地圖的繪製,也製作了《重返內本

鹿》紀錄片,讓族中年邁的耆老得以重溫兒時

夢,也深深感動了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因而擘

畫出一條讓布農耆老搭直升機返鄉的計畫──

「Na Kulumahin Katu我們要回家了」,這也成為

國際上第一個由國家單位協助用直升機載送原

住民返回傳統領域的案例。

70年後 回到埋藏肚臍的故土

起飛的前一晚,15位即將返回出生地的耆老

一起度過難眠的一夜,他們先在紅葉溫泉朝著

內本鹿方向舉行祭儀,用布農古語告慰祖靈,

表明他們即將回到離開超過一甲子的家鄉,並

請祖靈保佑眾人平安飛返。在此5天前,族中青

年早已帶著小孩浩浩蕩蕩出發,甚至70歲的胡

清山也和年輕人一起步行上山,抵達事先闢好

的停機坪,準備迎接耆老的到來。

第二天一早,15位已經無法長途跋涉的老

人家,以及布農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白光勝牧

師,一早就在延平鄉桃源國中排隊搭機,只有7

分鐘的航程,卻等了將近七十年。

當直升機降落在內本鹿當年的行政中心Pis-

badan(壽),老人家相互攙扶,步下飛機,踏

上兒時故土,不禁激動的相擁而泣,大夥兒在

當年的番童教育所操場上大聲唱起日本國歌,

緬懷兒時記趣,對他們來說,這一刻真的恍如

隔世。

尋根浪潮 耆老回家屋真情流露

75歲的胡春蘭拄著拐杖,在孫子的攙扶下激

動落淚:「想不到可以回家!這裡就是我們的

學校,我是在這裡畢業的。」

72歲的老人胡茂惠回憶說,當年被迫遷徙

時,弟弟就出生在路上,所以他的肚臍就埋在

內本鹿古道上。

至於70歲的古松山則撫摸著一棵長的滿高的

鐵樹說:「我10歲念小學所種的鐵樹,如今已

比我高5個頭了。」

在這海拔1,025公尺的山上,大夥兒好似忘卻

冬季的嚴寒,熱烈的討論著過往時光。接下來4

天,兵分幾路,在高山嚮導隊的協助下,回到

附近的部落,有人找到老家的石板,有人找到

埋葬父親的家屋,有人找到先人留下的鐮刀、

鋤頭,也有人找到埋藏自己出生時的肚臍的地

方。最後,一番祭拜祝禱,耆老們終於感覺得

以告慰祖靈。

尋根活動的主要執行者蔡善神表示,剛開

始只是很單純的想尋根,作好歷史紀錄,在這

個過程中,卻增強了族人的自治意識,其後,

他更花了兩個月在全台布農族部落巡迴放映《

重返內本鹿》紀錄片,馬上激起布農族的尋根

潮,信義鄉的雙龍部落、地利部落也都立即展

蔡善神長期研究內本鹿布農族遷移史,民國91年製作《重返內本鹿》紀錄片,激發布農族的尋根潮。

52

記憶原跡 Memory Footprint

Page 4: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開行動。

一手執導這次返鄉計畫的布農文教基金會執

行長白光勝牧師則非常感動的說,希望未來能

延續尋根的精神,將內本鹿古道及舊部落發展

成布農族文化、教育及產業的場域。

內本鹿 日治時期實施集團移住

內本鹿,位於台東、高雄、屏東三縣交界

的中央山脈,在1929年日本政府所繪的台灣地

圖上,是唯一一處空白地帶,可見當時國家力

量尚未進入那塊區域,實則,至少有19個布農

族郡社群部落,近兩千人居住於此,直到1941

年日本人才以武力將他們強迫遷村至台東延平

鄉,在此前,他們在那裡已住了一百年以上。

布農族是一個不斷遷移以山田墾燒與狩獵

的族群,在中央山脈進行無數次大小規模的

移動,大約300年至150年前,布農族郡社群沿

著中央山脈由花蓮南下,來到內本鹿一帶,打

敗了原居民而建立部落。雖然將內本鹿據為己

有,但布農族人仍然經常因為狩獵等問題,而

與周邊的魯凱族、鄒族及卑南族人發生衝突,

互砍人頭以為報復。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管理剽悍的布農

族人,於是開闢「內本鹿越嶺道」,設置日警民國91年12月10日,布農族耆老終於得償宿願踏上返鄉路,開啟「內本鹿元年」。

人口:�布農族人口約四萬一千多人。共分為6個群,分別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已被

同化的蘭社群(takopulan)。分布在台東縣延平鄉的布農族屬於郡社群。

分佈:�布農族居住於南投縣、高雄縣、台東縣、花蓮縣等地。台東縣約有八千三百餘人,其中延平鄉約三千五百

人,原居地在玉山以北,中央山脈以西之丹大溪及群大溪流域,海拔一千公尺以上,近代始向東部和南部

遷居。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18世紀時,南投布農族開始大量遷移,有的往

東遷移至高雄那瑪夏鄉與桃源鄉及台東縣海端鄉。

社會制度:�布農族乃父系制度,嚴守一夫一妻制,婚後妻從夫居。家族是氏族組織的基本單位,有共同獵場,共

有、共享獵肉的習俗,也有共守喪忌、共負法律責任的制度。生產方式以山田粟作和狩獵為主。

藝術文化:擅長工藝技術,以削木、籐竹編籃、結網、織麻、揉皮等為主。

認識布農族

駐在所,並將布農族人逐步遷居於駐在所周邊

以利於管控,當時從高雄六龜到台東紅葉,由

東到西有溫泉、清水、楓、松山、嘉嘉代、桃

林、橘、壽、常盤、朝日、出雲等駐在所,距

53原住民族季刊 夏季號 2011 no.2

Page 5: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離長達64公里。

1931年,日本政府開始對內本鹿地區的布

農族人實施集團移住,初期採威脅利誘的方

式,承諾遷往山下將協助建造房子並分配土

地,如果不從將受懲罰,於是許多族人遷居山

下。1932年發生布農族抗日的大關山事件後,

日本政府開始積極對內本鹿實施集團移住政

策,將布農族人遷居至台東縣延平鄉的桃源、

紅葉、鸞山、永康、武陵等5個村落之中。

這些原來活躍於山林的布農族人很難適應

山下的高溫及疫病,因此經常往返祖居地。

原本居住於內本鹿Halipusun部落中的Haisul,

於1940年被迫遷居至鸞山,也因瘧疾而導致兩

個孩子相繼去世,這讓他興起返回內本鹿的想

法。1941年3月,因向日警登記申請回到山上,

卻沒有按照登記日期返回,而遭到日警的懲

罰,令他心生不滿,於是趁夜行兇,殺了好幾

個駐在所的日警,並逃到山中,最後被日警誘

降並處決。

此事件過後,日本政府決定加速集團移住的

內本鹿古道遺址──「楓駐在所」。

54

記憶原跡 Memory Footprint

Page 6: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腳步,開始挾軍事力量逼迫仍留在山上的布農

族全數遷往山下,並燒毀住屋及小米田,讓族

人無法回去定居,隔年即完成所有內本鹿地區

的集團移住,並禁止族人再返回山區。

自治起點 尋訪傳統部落智慧

日本人強迫遷村的60年後,內本鹿布農族

人終於踏上歸鄉之路,雖然階段性的尋根任務

已經完成,但族人的口述歷史、田野調查及部

落探勘等工作,都不曾停止。例如桃源村人那

布,就依母親胡春蘭的指示,於2009年回老家

蓋了一棟家屋。於他而言,到母親的祖居地建

造家屋便是圓「原住民自治」的第一步。

 當年帶著遊興上山的族人古總結,則在

「返家」的路上領悟傳統部落文化的智慧,在

「Na Kulumahin Katu我們要回家了」的計畫結束

之後,他便思索如何延續尋根的腳步,於是發

起「內本鹿行腳」活動,每年上山數次探訪舊

部落。平日則經常陪伴部落耆老,聽老人述說

山上的故事,然後上山幫老人圓夢。例如,族

中有位王夏妹老太太想找小時候在山上用的鍋

子,他就親自到山上尋訪,還因此遇上難得一

見的台灣黑熊,而躍上新聞版面。

 2009年底,當年在台灣出生的日本兄弟青

木務、青木幹,透過網路得知「內本鹿行腳」

的訊息之後,便於當年10月抵台,來到延平鄉

桃源村加入尋根的行列。10月28日上午,在古

總結的引介下,和族中耆老一起回溯童年記

憶,現場二十多人相談甚歡。

當天下午兩位日籍老人背起行囊,在古總結

的帶領下前往內本鹿古道,前往父親在1941年

經歷的「內本鹿事件」的兩個現場,清水駐在

所舊址及在事件中遭Haisul砍斷的鐵線橋。哥哥

青木務邊走邊回憶著說:「當年母親曾經背著

我走過這條路,下山到鹿野醫務室看病」。

古總結是目前部落中較有理想並持續尋根

的年輕人,每年都與登山隊合作組團上山。他

總是在春天的時候想到「楓」走一趟,到了年

1

2 3

1

2

3

持續尋根的布農族人總會在春季探訪「內本鹿事件」發生地「楓」。

布農族人每年上山數次探訪舊部落,延續尋根的腳步。

布農族人那布返回母親老家蓋的家屋。

55原住民族季刊 夏季號 2011 no.2

Page 7: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底,就到「壽」去升旗,順便到Haisul的家以及

被他誤殺的日本小孩的墓前祭拜一下。

積極尋根 需結合現代與傳統文化

至於內本鹿尋根的關鍵角色之一,白光勝

牧師是布農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因為他的支

持,在尋根之旅的初期,由基金會挹注許多人

力與資金,讓延平鄉的布農族年輕人得以實現

尋根的理想,待完成直升機接送部落耆老返回

內本鹿的活動之後,因經費有限,加上部落青

年各有想法,不得不停止計畫,但白牧師並不

因此而稍有歇息,雖然近年經濟不景氣,基金

會經營的餐旅服務受到很大的影響,員工由原

本一百人陸續去職,僅剩二十人左右,但他仍

然為部落的未來積極尋求可能的發展。

3年前,他開始思考發展有機農業,並於去年

落實,將基金會所擁有及承租的四十多公頃土

地轉作有機農牧業。

白牧師希望原住民不再只是從事骯髒、辛

苦又危險的勞力工作,例如早期的礦工、挖隧

道、跑遠洋,到後來的板模、工地等等。他希

望將基金會的農場建立成有機農業示範村,不

1

2

白光勝牧師期望推廣有機農業,實踐先民的生命智慧。圖為白光勝牧師飼養的肉牛。

布農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白光勝牧師認為尋根應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創造更具時代性的布農族文化。

1

2

但可以擴大就業,進而也能影響台九線周邊的

農戶加入有機的行列。他想利用7年的時間,培

養25位大學畢業生到神學院攻讀,畢業以後全

力在台東地區的教會利用傳教的影響力來推廣

有機農業,他認為原住民的未來,台灣的乾淨

糧食,就靠有機農業,而台東這塊全台唯一的

淨土,就是實踐這個理想的最佳地點。

最後,白牧師說,他期望原住民的年輕學子

要將現代知識跟民族的苦難結合,這樣的尋根

才有積極的意義,並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結

合,以創造更具時代性的布農族文化,而不能

只是一味的緬懷過去,甚至想回到過去,那樣

不免消極。

於他而言,不管討論原住民自治或傳統文

化,都應該以更務實、更具前瞻性的態度來面

對,以提升族群的生存條件,他今天所做的一

切,就是想帶領族人朝著時代的前端邁進。

有機農業是一條超越科技,與大自然共存共

榮的全新概念,也是原住民祖靈的生命智慧,

白牧師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承襲這種尊天敬地

的智慧,並與現代科技結合罷了,他相信這不

僅是原住民的未來希望,同時也是人類得以存

續的嶄新道路。

56

記憶原跡 Memory Footprint

Page 8: [季刊分享]重返內本鹿 布農族尋根之旅

57原住民族季刊 夏季號 2011 no.2

1931年到1942年,日本政府完成了內本

鹿布農族的集團移住政策,將二千

多人遷居至台東縣延平鄉。2002年,當年被迫

遷居的族人只剩三十幾位耆老在世,老人家陸

續凋零,來到2011年,僅剩十餘位,包括紅葉村

最高齡的木拉絲,及桃源村最高齡的余和祥。

目前住在紅葉村,高齡86歲的木拉絲,是在

內本鹿事件發生後,隨著父母被迫遷移到桃源

村的內本鹿耆老。她在童年時期原本和家族共5

戶人家住在Tagasavy,後來被日本人強迫遷移至

Takivahlas這個由數個氏族形成的小部落,總共

11戶。

當時她每天一大早,就和堂兄弟10個人一起

步行前往位於「壽」的番童教育所上學,Haisul

殺日警的「內本鹿事件」發生之後,日本警察

強制遷村,一路上,她扶著生病的奶奶慢慢走

下山,來到被Haisul砍斷的吊橋,因無法通行,

只好改走河床。這一路上家人只帶小鍋子沿途

煮飯,小米全都留在山上,下山之後父母曾經

回去拿一次小米,再回去後就發現房子全被燒

掉了。

剛搬到桃源村的時候,日本人還有分配土

地,但晚來的族人因土地不夠,就分得較少。

那些土地原來是漢人開墾的,日本人勸離漢人

之後,便把田地分給他們。她感慨的說:「只

是現在桃源村的水田又都被漢人買回去了。」

桃源村最高齡的余和祥,現年85歲,原來也

是住在Takivahlas,15歲被迫遷村時,背著5歲的

弟弟一起下山,當時家人根本來不及帶上當季

收成的小米,那時他就隱約知道此生可能無法

返回內本鹿。

下山之後日本政府分發給父親五分地,根本

無法養活一家人,於是到處找山坡地開墾。二

次大戰末期,他被徵召當兵,戰後國民政府接

收台灣,又在花蓮服了半年兵役,他很慶幸自

己沒被日本人送到南洋當砲灰。民國91年,他

雖然無緣搭上直升機飛返故里,不過透過影片

仍然感受到返鄉的喜悅。

內本鹿移住耆老話當年

1

2

現年85歲的余和祥,70年前被迫離開內本鹿,透過紀錄片感受到返鄉的喜悅。

居住在紅葉村的木拉絲(右)16歲隨同父母搬下山,回想內本鹿的往昔時光,感嘆世事無常。(圖左為古總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