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9
1 第 4 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4.1 第 第 第 第 4.2 第第第第第 4.3 第第第第第 4.4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4.5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效 用 概 述 4.2 基数效用论 4.3 序数效用论 4.4 消费者均衡的运动 4.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1 效 用 概 述.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效用具有 主观性 、 非伦理性 和 差异性 三大特征. “ 幸福方程式 ” :幸福 = 效用 / 欲望. 4.2 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的观点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Page 1: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效 用 概 述 • 4.2 基数效用论 • 4.3 序数效用论 • 4.4 消费者均衡的运动• 4.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Page 2: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

4.1 效 用 概 述•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

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 效用具有主观性主观性、非伦理性非伦理性和差异性差异性三大特征

“幸福方程式” :幸福 =效用 /欲望

Page 3: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

4.2 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的观点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和消费者剩余 • 边际效用分析法下的消费者均衡

Page 4: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

基数效用论的观点 • 基数效用论是主张用基数来表示和分析效

用的一种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他们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表示,即可以用表示和衡量物体长度、重量等具体大小的数字来度量,比如 1 、 2 、 3 、 4 等。 – 效用是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计量其大小的 – 不同商品的效用和同一商品各单位的效用是可

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的

Page 5: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 总效用 (TU) 是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

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 边际效用 (MU) ,是指该物品的消费量每增( 减 ) 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 ( 减 )量。

( )TU f Q

Page 6: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6

数量 (Q) 总效用 (TU)边际效用

(MU)数量 (Q) 总效用 (TU)

边际效用(MU)

0 0 - 4 28 4

1 10 10 5 30 2

2 18 8 6 30 0

3 24 6 7 28 -2

表 4-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TU MU( 1 )

( 2 ) MU>0 , TU 增加;

MU=0 , TU 达到最大值;

MU<0 , TU 减少

Page 7: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7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使用价值既定的条件下,随

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age 8: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8

•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 第一种解释: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

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 第二种解释:若MU不递减,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将会越来越多,以致无穷。

– 第三种解释: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由于不同单位的物品先后用于满足其重要性依次下降的用途上,所以该物品的MU必然随消费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Page 9: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9

• 货币的边际效用

•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通常

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因为只有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才能用货币的边际效用去衡量其他物品的效用。同时,由于消费者的货币收入通常是有限的,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不同的物品,所以,这个假定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合理的。

MU

P

Page 10: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0

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和消费者剩余

• 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

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

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Page 11: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1

• 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2 ,磁盘的市场价格为 2元,磁盘的边际效用见表 4-3 ,磁盘的购买量为2 张时,消费者剩余为多少?

磁盘购买量 /张

边际效用/ 效用单位

意愿价格 /元 市场价格 / 元

1 6 3 2

2 4 2 2

3 2 1 2

4 0 0 2

MU

P

Page 12: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2

MU

P

MUP

2 解:因为 ,所以意愿价格 ,又因为

所以当购买第一张磁盘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为:

(元)32

6

MU

P

当消费者购买第二张磁盘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为

(元)22

4

MU

P

由此可知:购买 2 张磁盘,实际支付: 2 元 ×2=4 元, 愿意支付: 3 元 +2 元 =5 元消费者剩余: 5 元 -4 元 =1 元 ( 或者可以说是 2 个效用单

位 )

Page 13: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3

0

0 00( )d

Qcs f Q Q P Q

水—钻石之谜钻石用处极小却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为什么?人们从水的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由于水资源是如此丰富,人们从消费的最后一单位水中得到的边际效用十分低。在这种情况下,水的价格很低,而带给消费者的剩余则很高。钻石正好相反,由于产量相对于需求很小,边际效用很高,但钻石带来的总效用和消费者剩余都很小。因此,就消费者剩余来看,钻石无法与水抗衡,水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净收益;就其稀缺性来看,水难以与钻石匹敌,任何人想拥有钻石都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Page 14: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4

边际效用分析法下的消费者均衡 •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预算收入、商品价格、

货币效用以及消费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把有限的收入合理而充分地用于各种商品的购买或消费选择上,以获得最大效用。

Page 15: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5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 三个假定前提 :消费者的嗜好与偏好是给定的 ;消费者决定买进各种消费品的价格是已知和既定的 ;消费者的收入M是既定的,还假定他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这几种商品

• 均衡条件:

•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1 1 2 2 n nPQ P Q P Q M

1 2

1 2

n

n

MUMU MU

P P P

Page 16: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6

消费量Q

/kg

产品 X P=1 产品 Y P=2 产品 Z P=3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

1 12 12* 18 9* 24 8*

2 10 10* 16 8* 21 7

3 8 8* 14 7 18 6

4 7 7 12 6 15 5

5 6 6 10 5 12 4

6 5 5 8 4 9 3

7 4 4 6 3 6 2

8 3 3 4 2 3 1

9 2 2 2 1 0 0

10 0 0 0 0 0 0

合计TU

57(买 10个 ) — 70(买 5个 ) — 68( 买 个 ) —

每元所得边际效用

每元所得边际效用

每元所得边际效用

Z

Z

MU

P

3

13

Page 17: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7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过程 • 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X X Y YP Q P Q M

X Y

X Y

MU MU

P P

Page 18: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8

• (1) 从 的关系分析:

– 当 时,理性的消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减少对商品 X的购买量,增加对商品 Y的购买量

– 当 时,则说明购买的 Y商品过多了,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减少商品 Y的购买量,增加商品 X的购买量。

– 当 时,他便得到了由减少商品 Y购买和增加商品 X购买所带来的总效用增加的全部好处,即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总效用。

Y

Y

X

X

P

MU

P

MU

X Y

X Y

MU MU

P P

Y

Y

X

X

P

MU

P

MU

Y

Y

X

X

P

MU

P

MU

Page 19: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9

• (2) 从 的关系分析:

– 当 时,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元钱购买第 i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对第 i种商品的消费量是太多了。

– 当 时,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元钱购买第 i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对第 i种商品的消费量是不足的。

– 当 时,这说明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达到均衡,实现了总效用的最大化。

i

i

P

MU

i

i

MU

P

i

i

P

MU

i

i

P

MU

返回

Page 20: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0

4.3 序数效用论 • 序数效用论是指用先后顺序或优劣对比来

表示与分析人们对某种商品的主观评价的效用理论。

• 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将无差异曲线作为自己的分析工具

Page 21: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1

•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预算线 • 用无差异曲线法分析消费者均衡

Page 22: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2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 偏好的完全性 • 偏好的可传递性 • 偏好的非饱和性

Page 23: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3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 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

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

),( YX QQfU

Page 24: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4

商品组合

效用水平 U1 效用水平 U2 效用水平 U3

QX QY QX QY QX QY

A 20 130 30 120 50 120

B 30 60 40 80 55 90

C 40 45 50 63 60 83

D 50 35 60 50 70 70

E 60 30 70 44 80 60

F 70 27 80 40 90 54

Page 25: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5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 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

Page 26: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6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

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减少的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

YXY

X

QMRS

Q

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Page 27: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7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

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从几何意义上讲,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形状是凸向原点的。

Page 28: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8

•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 X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另一种商品 Y的消费数量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增。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 X商品,所能代替的 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即 X商品以同样的数量增加时,所能减少的 Y商品越来越少

Page 29: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9

预算线 •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Page 30: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0

• 预算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 或,

• 斜率: 纵截距: 横截距:Y

X

P

P

X X Y YM P Q P Q

YX

Y

XY P

MQ

P

PQ

XP

M

YP

M

Page 31: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预算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 预算线平面可划分为

三个区域–预算线以外的点,是

在现在的商品价格和消费预算条件下不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稀缺性。

Page 32: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2

预算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预算线平面可划分

为三个区域–预算线以内的点,

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但存在货币剩余,因此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闲置。

Page 33: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3

预算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预算线平面可划分为

三个区域–预算线上的点,都是

消费者刚好用完消费预算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充分利用。

Page 34: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4

预算线的变动 • 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发

生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

Page 35: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5

预算线的变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

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

Page 36: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6

预算线的变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

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不仅预算线的斜率会发生变化,而且预算线的截距和也会发生变化

M 不变, PX 变动, PY 不变

M 不变, PX 不变, PY 变动

Page 37: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7

预算线的变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发生变化。此时预算线的斜率不会发生变化,预算线的截距也不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是不变的

Page 38: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8

用无差异曲线法分析消费者均衡

预算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Page 39: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9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age 40: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0

Page 41: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Page 42: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2

Page 43: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3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

• 由于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的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和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带来的效用的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

• 又

• 所以,上式可写成:

X X Y YMU Q MU Q Y YXY

X X

Q MUMRS

Q MU

XXY

Y

PMRS

P

X XXY

Y Y

MU PMRS

MU P X Y

X Y

MU MU

P P

Page 44: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4

•例题:某消费者具有效用函数 , X 、 Y 的单价均 4 元,该消费者的收入为 144 元,试问,( 1)为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对 X 和 Y的需求应该各为多少单位?( 2)消费者的总效用是多少?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

2

1

2

1

),( YXYXU

Page 45: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5

4.4 消费者均衡的运动• 收入变化时消费者均衡的运动 • 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Page 46: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6

收入—消费曲线的形成 • 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

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发生了变化,或者因为商品的价格同时时同比例发生变化导致消费者的收入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就会沿着收入——消费曲线来作出自己的购买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Page 47: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7

Page 48: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8

恩格尔曲线 • 恩格尔曲线 (Engel Curve , EC) 是表示消

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的曲线,是以 19世纪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 ·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与恩格尔曲线相对应的函数关系为 ,其中, M为收入水平; QX 为某种商品 X的需求量。

( )XQ f M

Page 49: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9

必需品 奢侈品 低档商品

Page 50: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0

价格—消费曲线 • 价格—消费曲线就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

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

Page 51: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1

Page 52: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2

4.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增加跌价商品的购买量以代替价格相对上涨的商品的现象。

•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Page 53: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3

随着 X商品相对 Y商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会增加对 X的购买来替代 Y商品,即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效用水平不变,消费结构变化

Page 54: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4

•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提高 ) 而导致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下降 ) ,从而使得他改变商品的购买量的现象。

Page 55: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5

随着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 ( 商品 X价格下降 ) ,他会增加对商品 X( 和 Y) 的购买,即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规律却仅适用于一般的商品,即正常商品。对于低档商品或者说是劣等商品来说,收入效用与价格却是同方向变动的。

实际收入水平变化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

Page 56: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6

正常物品的价格效应分解

XQ

YQ

XQ

1. 先假定消费者的真实收入没有变,即效用水平不变,做出一条补偿预算线 FG 就是替代效应即仅仅由于相对价格变化带来的结果,也就是消费者多消费便宜商品、少消费昂贵商品 2.让补偿预算线从 FG 向外平移至,相对价格没有变,而收入有所上升,这是由于商品价格的下跌而带来的消费者真实收入的上升 是收入效应 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原来的 U1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U2 ,同时,X 的需求量也从 增加到

X XQ Q

X XQ Q

XQ XQ

正常物品,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其需求量与实际收入同方向变化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总效应

O

A

F

XQ XQ

a

bc

B’GB

Page 57: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7

低档商品的价格效应分解 • 低档物品,指收入需求弹

性为负的商品,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于这种商品的消费却会减少。

• 对于低档商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 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一般低档商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YQ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OXQXQ XQ XQ

A

F

B G B’

ab

c

Page 58: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8

吉芬商品的价格效应分解• 吉芬商品指的就是需求

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 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Page 59: 第  4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59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