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大附中 30e01 劉伊真

35
瓜瓜 瓜瓜瓜瓜瓜 30e01 瓜瓜瓜

description

杉林. 瓜. 瓜. 頂. 高師大附中 30e01 劉伊真. 杉. 林. ,以農業為主,因為有炎熱氣候和豐沃土壤,是台灣瓜果的大鎮,有「 瓜的故鄉 」美稱。. 因為沒有工廠、零汙染,且有類似盆地的氣候,日夜的溫差大,因此瓜果品質較好,因此當地有人說:. 人文的杉林 - 客家風華.原音原味 生態的杉林 - 秀麗景緻.絲情瓜意 藝術的杉林 - 福祿杉林.幸福百年. 吉祥物. 葫蘆寶寶. 葫蘆產地及由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高師大附中 30e01 劉伊真

瓜杉林頂瓜高師大附中 30e01 劉伊真

,以農業為主,因為有炎熱氣候和豐沃土壤,是台灣瓜果的大鎮,有「瓜的故鄉」美稱。

杉林

人文的杉林 - 客家風華.原音原味生態的杉林 - 秀麗景緻.絲情瓜意藝術的杉林 - 福祿杉林.幸福百年

因為沒有工廠、零汙染,且有類似盆地的氣候,日夜的溫差大,因此瓜果品質較好,因此當地有人說:

吉祥物

葫蘆寶寶

葫蘆產地及由來 以前人都認為葫蘆的原產地是非洲與印度,但據考古材料,亞洲的中國、泰國,南美洲的祕魯、墨西哥,非洲的埃及,都有在石器時代出土葫蘆。早在一萬年前我們這片土地上,葫蘆就生長在這片土地上。七千年前先人就種植葫蘆,甲骨文中就有「壺」字,用葫蘆當作容器比青銅器、陶器時代還要早。

古書上有很多葫蘆的記載, " 匏 " 、 " 瓠 " 、 " 壺 " 、 " 甘瓠 " 均指葫蘆, " 壺 " 、 " 盧 " 本為兩種盛酒盛飯的器具,因葫蘆的形狀和用途都與之相似,所以人們便將 " 壺 " , " 盧 " 合成為一詞,作為這種植物的名稱,而 " 葫蘆 " 則是似寫,並不符合原意,不過後來人們約定俗成地寫作 " 葫蘆 " ,一直延續到現在,如寫成 " 壺盧 " 反而讓人莫名其妙了。

是被拿來當作雕刻素材的最佳選擇,主要原因 是它有「木質化」的特性,瓜果成熟後果殼堅 硬,適合將它拿來當作雕刻的素材。葫蘆種類繁多,目前台灣的品種高達六十幾種,各種品種成熟後大小形狀各具特色,若藉由不同的栽種方式或利用其生長期間對瓜果做特殊的控制,將會產生變化多端、饒富趣味的葫蘆雕刻材料。   葫蘆適合生長在夏秋兩季,種植則可分為篷架以及平面種植,果實形狀大多為中間內凹,兩邊凸起,但是,由於葫蘆極易雜交變種,當有新品種發現時,通常以外型來命名,例如牛腿瓠、長柄瓠。在幾個月後 ( 因為品種則各有不同,由 30 幾天到 3 或 4個月的品種都有 ) 葫蘆就會完全成熟且開始木質化,木質化所需的時間也各有所不同,在完成木質化之後,經過數道手續即可成為雕刻素材了。

葫蘆

學名為扁蒲果型多變,圓者曰匏,亦曰瓢,因其可以浮水如泡,如漂也。果實長型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為瓠,瓠之一頭有腹長柄者為懸瓠,無柄而圓大形扁者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為壺,壺之細腰者為蒲蘆(葫蘆),各有各的特色。瓠、懸瓠、壺蘆、匏瓜、蒲蘆,雖其形狀各不同,而苗、 葉、皮、子性味則如一,其實 一類各色也,但有遲早之殊。 現在市場的主要銷售品種的果 型 , 如左圖 .結為瓠及匏瓜 . 葫蘆 亦可食用 ,只是主婦去皮料理時 較不方便 .

雄花直徑 10公分,花梗長5~25公分,雄蕊 3個

雌花底下有一類似葫蘆型的子房

授粉後的雌蕊,子房就會彭大,而花在短期內凋謝

花在凋謝後,葫蘆就會開始長大

即將成熟的葫蘆

葫蘆生長過程

葫蘆苗

葫蘆田

葫蘆品種葫蘆的分法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品種:

亞腰葫蘆 它的形狀長得很可愛,像兩個疊起來的球體,上小下大,中間有個纖細的「柳腰」,亞腰葫蘆的大小差別很大,大者可以到一公尺多,小者只有豌豆大小<明宮史火集>載,仍有真正的小葫蘆如豌豆大,最經常見到的等腰葫蘆大約 20-25厘米,主要用來觀賞。 ( 上圖 )

大葫蘆 下部圓大,直徑 25-30厘米葫蘆體型很大,嫩時皮質白嫩,是農家的蔬菜,有多種吃法,成熟厚皮質堅實,可鋸成兩半作舀水的『瓢』。

扁圓葫蘆 它形狀圓而扁,直徑 7-9厘米,因形狀像個大柿子,所以有人稱扁圓葫蘆為『柿子葫蘆』。

長炳葫蘆 下部渾圓,大小如扁葫蘆,上面有個細長的柄,這種葫蘆可以食用,成熟後古代人都用來作為葫蘆笙,現在則鋸開作杓或瓢 (右圖 )

瓠子 它的形狀呈圓筒形,粗細長短不一,像一條大絲瓜,未成熟時外皮呈現綠白色,柔嫩多汁,可以食用,成熟後皮色偏白,質地不太堅硬,除了可以食用外,還可以用來製作長形的葫蘆器具。 (右圖 )

  現在也有人對瓠、匏等都稱為葫蘆,果實細長形的叫瓠瓜,北方叫做瓠子,江南叫作扁蒲;果實圓形的叫作匏,就是我們所用的水瓢;果實扁圓形的稱作扁蒲;還有一種兩端膨大而中間細的稱作蒲蘆或腰葫蘆,台灣統稱為蒲仔。

先以手推車一行一行的去收,收成的葫蘆瓜集中

以小貨車運送

因為葫蘆瓜在發酵處理的時候味道很重,所以將它集中在農場的

一個角落

葫蘆收成

葫蘆應用食品

葫蘆的果實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在世界各地出產葫蘆的地方葫蘆都被作為食品使用。在中國烹飪中,葫蘆可以做湯或者炒菜。在日本葫蘆果肉被晒乾食用。在中美洲葫蘆子與其它香料一起做飲料的添加劑。此外葫蘆的藤和葉也可以食用。

樂器

按照《白虎通》的記載,笙本來是葫蘆做的(瓠曰笙)。唐朝劉恂也寫過:「交趾人多取無柄老瓠,割而為笙,上安十三簧,吹之,音韻清響,雅合律呂。」《堯典》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直至今天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中依然有實用葫蘆製作的樂器使用,如葫蘆絲。

風水

風水認為葫蘆可以避邪,因此在房屋前後種植葫蘆。

容器

葫蘆做的容器在所有出產葫蘆的地區葫蘆均被當作容器使用。木質化的葫蘆可以用來承水、承酒、當作水杯、水壺使用。其果實剖開後 稱 為 「巹」 ( 念謹 ) ,傳統習俗新婚夫婦成禮時須用一對巹獻酒,故而結婚又名「合巹」。道教認為葫蘆可以凝聚氣,因此使用葫蘆裝丹。在道教中葫蘆已經超出了一般的容器,而有法器的作用。

藥物

葫蘆藤中醫認為葫蘆有利尿消腫的 作 用 ( 《 神 農 本 草經》),《傷寒類要》認為葫蘆可以醫治黃疸。

衣飾

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的土著人使用葫蘆製作陰莖端鞘。他們用石頭加重葫蘆,使它在生長時變長,獲得需要的形狀。

方面,普通葫蘆易裂易碎,不易 雕刻也不易保存,特別是硬度不 夠解決不了細部的雕刻問題,難 以刻出理想的作品,雕刻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幾。因此,葫蘆炮製技術成了葫蘆雕刻的關鍵所在。葫蘆雕炮製技術在古時候因為是宮廷不外傳的技術,民間知道得很少。現在台灣的葫蘆藝術工作者,對於素材處理,由於葫蘆藝術才剛起步,大多是自行摸索。以下是台灣葫蘆雕刻藝術者最常用的素材處理步驟:

葫蘆

成熟的葫蘆收成後刮除表皮以利乾燥

使用鐵湯匙刮除表皮

將葫蘆底部鑽孔以便做防腐處理

將刮好的葫蘆置於陽光下曝曬

浸泡防腐藥水

葫蘆處理

十大瓢刻墨分五色法

此法同屬木刻平法,只是融入國畫墨分五色法,染上深咖啡色,以同色系之濃淡立體之層次效果,配合雕、刮、烙、削,挑刀法來作變化。

代表作品:無邪

作者:龔一舫

葫蘆技法

烙燒法

將古時候烙印法施於葫蘆表面成為烙畫。古代是以香枝或燒紅之鐵棒作畫,現代有方更之電烙鐵,施畫於上面必須注意溫度之高低,移動速度之快慢,方能表現畫面之濃淡,呈現有層次之色調,方為佳作。

代表作品:墨寶

作者:林鐘松

染彩雕烙法

葫蘆素材在刻畫完成後,染上透明染料,再次以雕、刮、削、磨等技法表現圖案層次,最後以烙黑襯底,揉和色彩之質感。

代表作品:牡丹花

作者:陳文良

粘塑法

利用樹脂披土粘貼之法施之於葫蘆表面,呈現出浮雕般之效果,線條可粗可細,自由發揮,效果絕佳,可粘塑出山水、人物、獸等。

代表作品:老梅樹

作者:龔一舫

彩繪雕刻法

以葫蘆替代畫紙,於葫蘆表面用水彩、廣告顏料、壓克力顏料、國畫顏料甚至油漆等直接彩繪,但水性的顏料必須等風乾後,刷上透明漆,以防脫落。

代表作品:雙寅

作者:龔一舫

勒紮法

葫蘆必須是初生於瓜藤或田間,以繩牽或金屬線綑綁於葫蘆,使之紮勒的地方下陷,其他部分隆起,變成多肚形狀。

代表作品:中庸

作者:龔一舫

押花法

以象牙、牛角、玉、瑪瑙等磨成之鈍刀,在葫蘆素材上使用押、擠揉、按等方法押出圖案呈現浮雕之感覺。

代表作品:荷鵝

作者:龔一舫

匏塑法

葫蘆心虛而中空,在立體雕刻之表現上,受到極大之限制,為了突破此困境,匏塑必須施以切割組合法,但先決條件必選擇符合題材之葫蘆素材,方不失天然神韻。因此一件好的匏塑作品,其素材可遇而不可求,組合時其粘合之膠水可採用瞬間粘合非常方便。

素雕法

以素色葫蘆為材料不加任何顏色,只以木刻技法,陰陽雕法或浮雕、空雕刻等手法交叉運用,稱為素雕技法。

代表作品:圖騰

作者:張運蓮

代表作品:鹿谷烏龍

作者:龔一舫

金鉑法

於雕刻主題上搭配表現,先於欲粘金鉑之處刷上透明底漆,待其乾後,再刷金鉑底漆,約需 4-6 小時後,待金鉑乾,再將一片片之金鉑輕粘於上面,待粘滿後,用乾毛筆輕刷,使金鉑平貼於葫蘆上即完成。

代表作品:年年有餘

作者:龔一舫

瓠瓜煎餅 燴葫蘆什錦 瓠瓜肉丸湯

福祿元寶 如意葫蘆 炸葫蘆餅

福結排骨湯 葫蘆鑲肉 葫蘆 美食

瓜瓜節杉林 在 2010 年及 2011 年的 12月 4

日 到 5 日,一連兩天, 將於杉林鄉農會旁 廣場(月眉村清水路 45號)盛大舉行,現場舉辦木瓜、南瓜、絲瓜、胡瓜一元起特賣,還有伍仟元瓜瓜樂禮券現場摸彩。主辦單位也準備美味的瓜瓜大餐,像是南瓜雞湯、南瓜米粉以及木瓜粿等等具有 特 色 的 農家菜, 讓遊客免費品嚐。

有機生態葫蘆美日光.大愛幸福年

民國 100 年 10月 8 日起至 12月 25 日的區里一系列特色活動

杉林葫蘆藝術工坊自九十三年開始推動葫蘆文化創意產業,至今也已邁入第九個年頭。九十五年四月葫蘆館成立時,那時作品不多也不夠精緻,經營的很辛苦。但經由一直努力。不斷的去創新及研發。這幾年下來字、畫、刀工都不斷進步中,作品也累積到一定的量,現在館藏也豐富多了。再加上這幾年也把週邊的環境整理的更好。來這兒的遊客除了可以欣賞到葫蘆創作品之外,也可以享受鄉下的那一份寧靜。因為葫蘆館座落的地方是私人土地,所以也較好規畫及整理。館的週邊設立了停車場,蓮花池、休閒品茗區、賞鳥賞蝶區 (館的週邊一早常有十多種鳥兒在附近活動。下午則可看見許多不同的蝴蝶,晚上則可看螢火蟲。 )

葫蘆館大廳展覽區,主要展覽大件作品,每件作品都置放在獨立的展台上。

葫蘆第一展覽室

葫蘆第二展覽室

在地特色手工藝品葫蘆小夜燈林

杉林葫蘆工坊,一直以來很用心的在思索著,如何將葫蘆藝術與日常生活做最完美的結合,讓葫蘆藝術能生活化的走進每一個人的心中與每一個家庭,而提升(改變 )每一個人及每一個家庭的心境與藝術氣息;故設計了一系列十四款的小夜燈;吉祥字的有 8款:平安、平安喜樂、惜福、富貴、感恩、愛、靜、招財進寶等;圖案 (圖騰 ) 小夜燈有五款:玫瑰、葫蘆藤蔓、多喜、多福、夜合及四君子 (梅蘭竹菊 );客制化小夜燈,客制化小夜燈是可以依著顧客喜好的圖案與所要贈予好朋友或是家人的名字 ( 中文、英文皆可 ) 而特別為您制作的小夜燈;這是一件非常特別又具特殊意義禮物,在家自用或是送禮都是首選的最好的禮物。

杉林在地特色手工藝品葫蘆小夜燈

資料來源: 真心看台灣 -- 高雄市杉林區

http://youtu.be/GzdQypM1deE 葫蘆藝術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gourd/1knowledge/index.htm

新庄國小 - 葫蘆雕刻藝術館http://www.szp.ks.edu.tw/Ho-Lu%20Web/index.htm

插画設計 -垂下的葫芦 (背景 ) http://www.tooopen.com/view/202711.html

維基百科 - 葫蘆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1%AB%E8%8A%A6

杉林葫蘆藝術創作工坊 http://tw.myblog.yahoo.com/jacken-farmer/article?mid=976&prev=985&next=967

葫蘆大師傳奇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fokps/index4a.htm

卡通葫蘆素材 http://www.websbook.com/sc/sc_img/12226.html

[ 工藝器皿 ] 杉林葫蘆藝術 http://oursogo.com/thread-15210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