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60
浙江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研究 姓名:黄光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管理 指导教师:刘尧 20080501

Transcript of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Page 1: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浙江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研究

姓名:黄光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管理

指导教师:刘尧

20080501

Page 2: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中文摘要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层组织,是学科教师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分享教学经验和交流教学科研成果的基本单位。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法、学法的改革,教研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教研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长期以来,由于

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教研组未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随着中学课

程改革迫切地要求教研组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教研组物质文化、健全

教研组制度文化、规范教研组行为文化、提炼教研组精神文化。

本文研究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料收集获取理论支撑,理清研

究思路继而撰写文献综述进而分析教研组的概念及教研组建设内涵,

并以此为根据来考虑影响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因素。然后实地访

谈、调查问卷、深入观察等研究方式对中学教研组及教研组建设中的

实际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学教研组建设对策。

关键词:教研组教研组文化教研组文化构建

Page 3: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an integr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normal

teaching and research,and a comprehensive organization covering

administration and academy.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work affects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directly,vital to overall sch001 work and the

future of the sch001.However,for a long time.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many schools haven’t attached much importance to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neglecting the func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nd considering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s an

unworthy organization.The consequence of belittling the func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at many schools cannot put their

policies into effect,cannot conduct teaching research probably,and

cannot improve steadily.

Request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long with the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to strengthen the self building urgently:

Ramming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material culture,perfe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system culture,standard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behavior culture,refinemen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energetic culture.

This article studies first carri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gain theory support through each way,clears off the research mentality

subsequently to compose the literature to summarize then the analysi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concept and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and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middle school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ake this as the basis the factor.Then on the spot research ways and SO on

interview,questionnaire,thorough observation construct to the middle

sch001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nd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he actual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carry on the analysis.

finally proposed that the middle school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onstructs 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ultu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ulture

Page 4: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澍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

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

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日期:蒯.多·6

本人完全了解浙江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毫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浙江师范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

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张舅蓼叼⋯砧J乞隅渺“

Page 5: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第一章 绪 论弟一早 珀 T匕

教研组全称为教学研究组,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最主要的、最基本

的、最同常的组织,是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层组织,是各学科教师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分享教学经验和交流教学科研成果的基本单位。教师的行为

大多发生在教研组内教师成员之问。教研组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法、学法

的改革,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教研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

的好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

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但长期以来,由于受

多方因素的影响,教研组未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建立~支师德规范、业务

精湛、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只有

不断的学习知识、更新知识、掌握知识、优化知能结构,提高专业道德水平和专

业发展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下新型教师角色的需要;教师只有树立起与之相适

应的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课程改

革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面对教育教学的目标、结构、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新的要

求,教师要学会反思,并通过教研活动,在合作中发展,在教学中成长。这就更

迫切地要求教研组加强自身建设,充实教研活动的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面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唤以及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如何加

强教研组建设并把它提升到文化的层面进行考虑,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是很值

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一)加强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自1957年颁发《关于中学教研组工作条例(草案)》至今,仍然没有出

台有关教研组制度或法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以及建设学校

文化、学校应该有文化气息呼声的加大,原先的《草案》在很大层面上已经落伍

于社会的发展了。把教研组文化建设提上同程已经迫在眉睫了。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科研不是教学实践之外的“纯理论研究”,而是新课程理念

在实践中的验证和发展。它重在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提倡自我反思、同伴

互助,强调教师间的合作。

Page 6: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作为课改实践主体的教师,在课改中产生的诸多问题需要以研究者的角色去

研究和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自主决策、反思、研究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并非

与生俱来,它是伴随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而形成的。这些能力的形成

和发展过程中,教研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仅靠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很难满足

新课改的要求,也很难真币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如何协调这些力量,使教研组不断发展,

并有效地支持教学实践,真正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全面推进

新课程改革实践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教研组文化。

(二)加强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结果和必

然要求。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

括教育专业性;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

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和加大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必然

要求:更新观念,加深对教师专业化意义的认识: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

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研究;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哈格罩夫斯就曾明确指出:教师并非

全然依靠自己来获得专业上的发展,他们也通过修习课程、谋求更高的学位、参

与新技术和方法的培训等形式从专家那罩学习,他们也通过参与许多校内外的组

织来学习,但他们最多的却是从其他教师那里学习,特别是从那些和他们在同一

所学校、同一个工作间工作的同事那旱学习。再也没有比向同事学习更简便的方

法了。教师形成他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JxL格并非全然是独自形成的。教师面对的

大部分问题和面临的大部分难题,和他们的同事过去所面临的几乎是一样的。而

他们的同事在过去的那些年岁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处事的方法,并沿用一套联系

教育信念和价值的整个网络,来对当日仃的问题和面临的情况做出反应。

美国学者格拉松更迸一步阐明,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

的发展方式,即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教研组的组织形

态与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构想不谋而合,因而教研组『F是改变他们已经

形成了的一套处事的方法,强化教师专业化的意识,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的有效

途径和办法的主要阵地。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

教研组文化建设直接影H向教师专业化成长。

Page 7: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三)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高端访谈》节目采访时浼:“中国

企业和国外国际型大企业的真正差距不是在人们瞩目的重大战略上,而是在于企

业文化积淀上。”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而最终极的竞争是文化力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组织的“文化”是非物质的东西,无影无形,但对这个组

织的影响又无处不在。在教育领域,“文化”正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

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

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过去,一些学校可能借助历史惯性、政策倾斜、

地域优势来谋求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后校际的竞争将主要是文化的较量

同样道理,一个团队的文化建设也将更大、更多地影响着团体中每个个体的发展

与成长。基于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层组织,是各学科教师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分享教学经验和交流教学科研成果的基本单位。教师专业水

平的提高,教法、学法的改革,教研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教研组工作的好坏直

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可以说,教研组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是一所学

校名师群体崛起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温床,而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头

活水和有效动力。

(四)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提高教研组运行质量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教研组应有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有些校长以为,教研组只是按上级要求的一个行政设置,是贯彻自己管理学

校意图的基层单位,至于为何设置,意义、作用何在认识模糊。①因而对教研的

管理、运作就形同于一般行政事务。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能教一门课程就算是称

职教师,满足于能写教案、计划、总结,能上讲台,能批改作业,以应付检查而

己,至于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等则视为份外事,最后落实在教师教研活动时,便可

见到这种现象:计划不明、活动主题不清,--N“法定时I’日J”,老师也是身到心不到,

大家坐拢,胡侃一番;或者各自备课、改作业、有时议议备课中遇到的知识问题,

仅此而己。“法定时间”之外,各自为政,教研之风荡然无存,导致教师间缺乏真正

的交流、探讨与合作,墨守陈规,教育教学改革难以深入。

姜兴明发现并指出了教研组中存在的问题:“教研工作模式呆板,教研时l’日J难

以保证,教研考核形式化,教研效果甚微”等教研组工作疲软的症候在我国中小学

“’州学朝.教{{j『纽萎缩的原I大|发jE对策[J].厶南教育,2000(13)

Page 8: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司空见惯”;①学校科研之风兴盛、年级组活动轰轰烈烈,教研组却与“教学研

究,,渐行渐远,教学研究为课题研究所取代,教研组对教师的影响为年级组对教

师的管理所取代,教师少了教学研究的烦恼,却多了教学生活中的苦恼;②教研

组长由领导(校长)直接任命仍是目前教研组长产生的主要途径;教研组长“为大

家服务的意识总体上不够强;③“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精神,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乃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教研组长的主要职责之一,教研组长的角色更多

还是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存在。④

当今,教研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强调

教学研究的基地是学校,学校是真正实施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

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正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

校”(郑金洲语)的教学研究。从这一层面看: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教科研在学校教

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以教科研带动教学,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而重视教科

研,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健全教研组,在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研组中,

通过改革,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投入一定物力、财务,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教学,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促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更好地找到

课改与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形成新型教研组文化,从而提高教研组运行

质量,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正常地开展起来,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价值

目前,关于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理论尚不成熟和完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成果还比较欠缺。本文研究深入教师群体通过考察教研组同常的实践活动,来探

讨教研组文化建设策略,对于完善中学教研组文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如教研组

文化的内涵和有效的建设策略。同时,本文研究也是对实践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

理论的探究。教师以教研组文化建设为依托不断成长是教师全面提高专业素质的

一条必由之路,如何通过教研组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是

值得探索之处。

(二)实践价值

文化是组织的DNA,它浸渍在每个教职员工的言行中,融化在不同的物质或

精神的形态中。一个组织表层的竞争是质量(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中层的竞争

“姜必IⅡJ.中小学教研组现状分析oj对策[J].教学‘j管理,2004(7)

2州彬.与“教学研究”渐行渐远的“教研纰”[J].1:海教育研究,2005(4)

”徐儿区“中小学教研组长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项日纽.中小学教研组长的T作现状1j思考[J].f:洵教育fiJf

究,2005(7)

“林一俐、何强.学校课程领导、组织义化’j教帅专业发展的关系——以中国人陆教研纽为例EJ].江两教育科砌f,2005(7)

4

Page 9: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是人爿‘的竞争,而它深层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学校是一个耘层组织,对学校而

言‘,教研组是它的基层组织。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师的竞争,而教师

所在的组织是教研组。①

李政涛说:学校整体性变革与转型,最根本的是实现学校文化转型,同样,

教研组的变革与转型,其深层的根基也在于教研组文化的转型与重建。②

对教研组建设而言,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它是教研组及教研组人的活动

及其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的结果。作为稳定的生存方式

的教研组文化一旦生成,它一方面对置身于教研组文化之中的个体教师的生存具

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它构成了教研组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从深层

制约着教研组发展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教研组文化的变迁或转型总是一种最深刻

的变革,因为它代表着作为管理者的教研组组长和作为被管理者的普通教师的根本

生存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研究教研组文化实际上是在研究人本身。具

体而言,就是研究教研组组长和教师在教研组这个组织内的生存方式和状态。

教研组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一所学校教师整体素

质提高和名师群体崛起的温床,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有效动力。

学校要想继续健康发展并上更高层次,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要

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研究重在

结合实际,从对教研组这一当前中小学校中最常见的教师专业组织的分析入手,

考察教研组群体文化。这对于教研组的改造与完善,对立足教学研究组织,建设

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有关教研组建设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教师组织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基本集中于教育行政和教

育组织研究,而且大部分为学校范围以外的组织,如美国的教师联盟、教育协会、

地方性的教师组织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研究热点,对教

师组织的研究也丌始聚焦到学校内部。

根据己掌握的文献看,国外中小学中没有与我国的教研组相似的制度化、体

系化的教学研究组织。近年来,英语国家较为流行关于“教师专业学习社群(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和“科组(subject department)”的研究,前者主要在

小学,后者主要在中学。

~陈平.学校教研组怎样变革?叫】.中围教育报,2007-09·24

4拿政涛.什么足“教研纽义化”【J】.I:海教育科研,2006(7)

Page 10: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从研究成果来看,“专业学习社群”较为关注教师个人和学习团体发展。它讨论的角

度也以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为主。“科组”更注重教师文化和学校社会学的内容。也有相

关学者(如Hill)从类似于专业学习社群的角度进行研究。∞

在英国,中学教学管理组织一般采取学系制或教研室制。这种制度指教师先

按学科或专业组成学科组或教研组,设组长一名,具体负责该学科或专业的教学

工作,然后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学科或专业组成学系或教研室,设系主任或室主任

一名,负责协调和领导各系或各室学科组或教研组的教学工作。美国、同本、加

拿大的中学管理组织也是采用这种形式。

英国、美国、加拿大和R本的教研组很少进行集体备课。但在同学校同学科

教师之间,有不定时的交流。另外,他们以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在业余时间自

发地进行教研活动,时间也是相对固定,但不局限于本校,可以是大型的聚会,

期间有专人发言,本城市或某个学区对此方面教学感兴趣的人(不一定是教师)

自发参加,并探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同时交流教学方面的信息。

英国有教研组组长的专业标准②,规定得很详细,规范了教研组长的职责和权

利。英国设立英国中小学教研组长的专业国家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对教师精

通专业知识程度的期望;帮助教师计划和引领学术发展、提供有效的培训;为提

高效率设立明确的目标;确保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为教师的专业知

识和成绩评定提供基准;帮助提供专业发展的组织者计划和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符合教师和校长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阐述了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

知识、理解力、技能和品质。该标准主要关注教研组长专业知识的发展和学科管

理能力。英国中小学教研组长的专业国家标准包括五个部分:

1、教研组长的核心作用

教研组长的核心作用是:为学科寻找高质量,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教学水平,

提供专业化的领导和管理水平。

2、教研组长的主要成就

一个成功的教研组长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业成绩、能力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

得到提高;对团结教师发挥师资骨干力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时和家长取得

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近况和发展趋势;对校长和其他管理者,及其他人员在

校内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专业知识和理解

“j企学成.当代教!JfIj的合作‘-y发展【DJ.2007

2将海棠.夏忠贤.论英国中小学敦硝组K的专业标准【J】.伞球教育展蠼,2005(1)

6

Page 11: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教研组长必须具备对本专业和领导角色的知识和理解,应通过应用本学科领

域的相关知识和理解来呈现学术领导能力。

从总体上来说,教研组长必须清楚学校的办学目的和教育计划,从局部来说,

他们还要知道学科相对于课程的定位,·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如何在专

家和一线教师之间搭桥建桥梁,促进经验的交流。

4、能力和品质

教研组长除了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提高综合素

质。在他们充当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时候,教研组长展示所有成功和高效率教师的

品质,包括个人影响、对时刻变化的环境和新观点的适应性、精力和毅力、自信、

热情、智力、可靠性以及正直和勇于承担义务。

教研组长除学术能力以外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交

际和沟通能力、自我管理以及个人魅力等。

5、学科领导能力

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和品质外,学科领导和管理任务的范围主要围绕学

科领导的4个关键领域:学科的策略指导和发展、教学、领导和管理教师、有效

分配教师和资源。

学科的专业领导能力是指在特定任务中通过展示专业知识、理解、技能和品

质,达到预想结果的能力。

人们认为教研组长和校长,高级管理层在以上4个关键领域罩紧密联系,同

时也和其他同事保持适当的联系。教研组长必须理解其他人在学校旱的角色,如

国家标准中罗列的角色,包括新的合格教师,特殊教育需要的协调者和校长,必

须支持他们恰当的扮演角色。描述的任务对有效的学科领导是必要的,尽管在不

同规模、类型和阶段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实施方案。

二、建国以来教研组建设历程简要回顾

我国中小学现行教研组是建国后学习前苏联教研经验的产物。教研组的思想基

础是集体主义,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1957年1月21同教育部发前i《关

于中学教研组工作条例(草案)》,该草案规定:学校的基层教学研究组织统一称为

教学研究组,它不是行政组织。教研组是以学科为单位,从事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单

位。它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搞好教学研究、教学实验和教学总结,以

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基层组织。其职责是(1)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自

己的学年或学期计划,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期术应有工作总结。(2)协助安排教

师的课程任务,组织教师进修,加强集体备课和经验交流,用集体的力量帮助教师

解决困难。(3)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积累教学资料,指导学生丌展课外活动。

Page 12: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4)组织好期中期术考试命题、阅卷、评分、总结、讲评等有关工作。

总之,最初意义上的教研组有计划、教学、教研和评价的职能。文化大革命

以前,我国的基甜:教育对学校教研组工作是比较重视的,学校的重点】:作都fj;I绕

教研组丌展,教师办公室的划分也以教研组为单位。因此,教研组是学校最重要

的基层组织,从政治学习分组到教学管理分工,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选择

到班级情况的分析等都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工作,那时的学校教研组在课堂教学

的教研活动等方面丌展得比较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普通高中教学秩序逐步恢复J下常。但是由于学校规

模都相对较小,同学科的教师很少,在同年级担任教学工作并使用相同教材者就

更少,因此都以年级组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之后,随着教学规模的逐步扩大,

教研组/j‘开始恢复并附在年级组里。由于当时许多基层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基本

空白,教学研究任务主要落在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教研室。为了加强管理,许多

学校采用年级组长(段长)负责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为加强对学生的管

理和突出学校德育改造的重要性,许多学校将政教处从教导处中分离出来形成了

学校政教处和教务处并列的格局,两条线开展工作。但办公室的划分仍以年级组

为单位,各学科被分割在各年级,甚至有的学校教研组或学科教师要受到各级部

门的同时领导。因此许多学校的教研组工作有名无实。分散在各年级的教研组成

了事实上的备课组,给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方便的地方①,(有些学校)

同一年段、同一学科教师还处于不同办公室。

对教研组的演变历史的简单考察我们可以形成几个认识。首先,教研组的产

生受到的苏联的教育体制影响,但它也是我国国情的产物,而其实际的发展更是

适应社会变化的结果。其次,教研组的功能从它产生到现在,都包含了管理和教

学研究两个方面,但不同时期强调的方面不同。现阶段侧重于研究,同时受“两条

线”影响的教研组。第三,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功能是其产生时的本义,但因学校管

理的需要而淡化,又因近二十年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做研究”的兴起而得到发展。

第四,当前所强调的教研组的研究功能较为模糊它包含了教师对同常教学的研讨

和较为规范的课题研究。第五,对于教研组在当前的情境中所进行的教研活动,

相关的研究还很少。第六,对于教研组建设,仅仅在职责上做了一些努力,并没

有提升到文化层面。

三、国内有关教研组及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早在1957年1月,教育部为加强学校的教学丁件颁币】了《关于中小学教学研

究工作条例(草案)》,要求同一学科或柏近学科教师组成各个教研组,规定了教研

划群甍.我围中小学教研组研究【D】,2007

Page 13: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组的任务及工作内容。《条例》对中小学建立统一的学科教研系统起到了决定性的

作用。但在实施与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直线体制下的统一运作;标准化的程序,

对于强调动念生成的现代教学柬讲,就会暴露出明显的不足,不利于求异创新。

另外,单一的学科教研组将教师从其他教师群体中分离出来,学科组内部统一运

作,学科组之问很少沟通。当职业生涯长时间地将教师限制在一个部门、一个学

科内,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很困难时,同组内交流过于『F规化、

标准化时,创造的活力就会被扼杀。

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教研组建设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

讨。

通过学术期刊网检索自1979年到2007年,以“教研组”为检索词精确检索到中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408篇文章,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8篇论

文,分别是首都师范大学白磊《学校基层教师组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刘群英《我

国中小学教研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金学成《当代教师的合作与发展》:华东师

范大学赵峰敏《优化教研组的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尹文坚《中学英语教研组j

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上海师范大学杨超《促进教师有效合作的研究》;华东师范

大学王成军《教研组活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个

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教研组文化”为检索词精确检索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7篇文章,分别是:《建

设教研组名师文化促进教师智慧成长》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04;《营造良好

教研组文化氛围促进幼儿园老教师专业成长》上海教育科研2007/07;《什么是

“教研组文化”?—_‘‘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一》上海教育科研2006/07;《教研组协

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材.教法2006/09;《“教研组文化”的当代转

型一‘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二》上海教育科研2006/08;《以文化产品的创建与管理为核心,创建新型“教研组文化’L.“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三》上海教育科研

2006/09;《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校长阅刊2006/1l

据所检索的期刊,李政涛在《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7、8、9期上连续发

表的三篇文章对教研组文化创建从理论上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但是缺乏实践性

的可操作性的研究。钱薇在《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2期中也同样是在理论上对

如何评价教研组文化建设中的制度建设进行论述,不但缺少实践支撑,而且论述

的仅是文化结构的一个方面。

牟映雪、胡惠闵均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方向对教研组文化进行研

究。牟映雪重点对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构建途径进行了研究。则是首先对教研组组织

体系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专业发展取向、柔性组织、小规模互动、对话机制、一’jfj.’·二‘.

9

Page 14: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多样化的链接等方面考虑重建共生的教研组,继而提出JL季q'教师专业发展组织。

胡惠闵从教师反思的角度讨论教研组的工作效能。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多进

行反思,通过录像、角色扮演、教案、同记等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照镜子”

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不同教师对一种现象存有不同看法,其实是教师有

不同的价值标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努力形成学校共享的价

值观,使教师对学校办学价值观达成共识,以此作为反思的基本标准;教师反思

的最终目标指向教师行为的改进,这需要通过四个不断循环往复的环节:提出问

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行动方案,反思行动过程。

胡庆芳从实际工作经验中总结出几个成功因素包括:追求卓越的共同愿景,

专业引领的强势参与,课常公丌的压力驱动,合作学习的组织文化。

其他相似的论述包括:关注实际问题,提升经验,提高教师认识与实践能力;

采用“研究一实践一反思一提升”这一循环过程,设置专业引领,直接对话,同伴互

助,分享交流,大胆尝试,积极反思,开发课程建设,重组教材,开放、全员参

与等等(鲁惠茹,2004;李继良,2003;柯登地,2002;刘泽平,2004)

据所检索到的博硕士论文,刘群英《我国中小学教研组研究——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一文,通过文献资料阅读整理、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从

历史发展的视角,考察我国中小学教研组演变过程,探讨教研组的真正内涵。并

从教研组的组织属性、主要活动内容、R常运作方式三个方面,对我国中小学教

研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要使教研组回归“教师教学研究专业组织”的组织

属性,在教研组教学研究活动中渗透学科教学法的思想,切实关注教师的专业发

展。白磊在《学校基层教师组织研究——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冲突与整合》一文中

对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和运作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赵峰敏在《优化教研组

的个案研究——基于S市H校数学教研组的SWOT分析》中用SWOT分析法(从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四个

方面)对优化教研组途径做了积极尝试。尹文孥《中学英语教研组建设的问题与对

策》同样使用SWOT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W中学英语教研组进行了较全面

的分析,指出了其发展的优势、机会,存在的问题、威胁,并且在教研组建设的

环境、人员、管理、活动、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教研组建设的相应对策。王

成军《教研组活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个案》,以

一个幼儿园为个案,对一其教研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考察,试图揭示教研

组活动对教师发展影响的过程及其结果,并进一步说明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发展

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综上,笔者认为,我国对教研组的研究偏重于宏观研究。有关教师群体、教

10

Page 15: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等宏观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相对更为成熟。而对微观范

围的教师基层组织则少有研究。~k文中,我国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教研组建设”

做出了一定研究,根掘研究内容的侧重,可以把他们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首先

是关于教研组的概念和属性研究,主要研究教研组的本意、它的应有的职能范围

和具体的属性。这方面研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重视,现在也只有零星论述。第

二是关于教研组现状的研究。这类研究把教研组作为一个科层组织,分析其在目

前的学校系统中实然的状况,探询其在学校组织架构、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方面

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三是在教学变革、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背景中的相关

研究。这类研究都是教研组研究的“擦边球”。分别从教师合作、教师对教学的相互

探讨、教研组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等角度研究教研组的性质和意义。概而言之,

国内已有的研究大都将教研组作为一个既存的科层管理组织作分析,很少把教研

组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没有把它作为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变革的主要因素来对

待。而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辅助或次要因素来一笔带过,更少有人从文化的视角研

究教研组。 .∥

虽然,他们的研究都没能把教研组建设提高到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但不管怎

么说,他们的研究肯定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第三节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一)教研组的定义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的简称,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各地中学的各科

教学研究组,也曾叫过教学小组、学科小组。教研组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历来

看法不一,众说纷坛。分歧的焦点在于教研组是否可作为学校基层行政组织。一

种看法认为,教研组不是学校行政的基层单位,只是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的学

术性组织形式。

1957年1月2l R,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

法定条文中规定:“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的简称,是“各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组织”,

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

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内容包括“学习有关中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指示;

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

总结、交流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经验”。同⋯学科教师在3人以上者成立教研组,

不足3人者可联合相近学科教师成立教研组。教研组设组长1人,负责组织领导

教研组的工作,由校长聘请有教学经验并有一定威信的教师担任。⋯⋯教研组是

Page 16: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各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组织,而不足学校的一级行政组织,肩负教学、教研、管理

三种职能。

顾明远所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①中对“教研组”做出的定义是

这样的:教学研究组简称教研组,中小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研究单位。主要任

务是组织和领导本学科的教学。教研组是一个“教学研究组织”。主要任务界定为:

(1)理解和运用教学大纲和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搜集积累教学资料,总结交流教

学经验,组织考试命题、评卷及质量评估分析,督促本组教师对学生自习、实验、

实习加强指导等;(2)丌展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钻研教学理论,探索提高教学

质量的规律;(3)帮助青年教师进修提高,互帮互学;(4)指导学生课外学科活动。

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教研组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学校一级行政管

理组织, 例如,华中师范学院编著的《教育学》中指出:教研组是教师集体从事

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学校行政赖以领导教学的有效形式,搞好教研组管理是学

校行政领导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这里明确认为,教研组既是

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学校一级行政管理组织,肩负教学、教科研、管

理三种职能。②

《教育管理辞典》中关于“教研组”的解释是:“中小学按学科设置的基层教学

组织。是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一般不作为一级行政组织。但实际上具

有行政小组的性质,承担一部分教学管理任务。③

以《中学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卷》为代表的辞书进一步明确,教研组系“将同一

学科的教师组织在一起的教学单位。它既是学校教学的业务单位,如组织本学科

教师丌展集体备课、制定学科教学进度计划、丌展教学交流,同时又是学校的一

级行政单位”。④

浙江师范大学教学评价所的刘尧教授认为,“教研组是中学集教学、科研、管

理于一身的基层组织。既是学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成的、以教研活动推动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宗旨的学术性组织,又是校长、教导主任进行教学、教科研

管理工作的行政组织,是二者辩证的统一。”⑤

两种看法截然不同,教研组究竟是教研学术组织,还是学校的基层行政组织,

或两者兼顾昵?本文研究主为:教研组首先要组织本组教师,按照学校行政的统

一安排,学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规及重要文件,并在教学中实施;其次,

①顾l刿远.教育人辞典(增LJ合卷奉)[S].I:海:f:沟教育⋯版{l:,1998

4何东l口I.中学教学研究组T作条例(学:案)【M].中华人民共和网重要教育义献(1945~1975),海南:海南

⋯版{I:,2003:720

“李黄.教育管耻辞典[S].海南:海南人民jI{版社,1989:167

“’州敬心.中学订科伞书·学校管理卷[S].长备:东北帅池人学⋯版{I:,1994:60

‘刘尧.中学教研组建改论纲[M].西安:两北人学⋯版朴,2001:73-80

Page 17: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要在校长、教务科研处主任的领导下,落实教学和科研常规,管理好备课、上课、

改作、自习辅导及复习考试、质量分析、总结提高等重要教学和科研环节;第三,

即使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实际上是由学校行政遵照卜级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

际,提出教研教改主要课题交由教研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第四,不少

学校的教研组长实际上也是作为基层干部委任的。学科教师的转币与定级,职称

考核与评定,教代会代表的推选与各级各类优秀教师的推荐等项行政工作,都少

不了教研组长的参与。学校行政上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会议决定的传达,教师

意见建议的反映,以及临时性工作任务都靠教研组长去完成。教研组长实际上是

学校行政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联系纽带与桥梁,起着上传下达、组织实施的基层行

政干部的作用。

综上:本文研究对教研组的概念界定是: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丌展教学研

究活动的业务性群体,是教学研究与管理的基层单位。教研组是中学集教学、科

研、管理于一身的基层组织。既是学校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教师组成的,以教研活

动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宗旨的学术组织,又是校长、教导主任进行教学、教

研管理工作的行政组织,是二者的辩证统一。理想的中学教研组是富有文化气息

的组织,一个学习型组织,是教师进行教学和教研合作的主阵地,应该有利于教

师专业发展,应该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是教师自我培训的基地。

(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

的事情。人类学的鼻祖英国爱德华·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1871年)。

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

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此后,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自20世纪初

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

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

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其中

自187l——1951年80年旱,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人们对“文化”一词的

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关于文化的分类H.H.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

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

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

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

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

同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

Page 18: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

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

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

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

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

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㈨

还有学者提出: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其中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

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

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

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

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

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

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

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

映在高级文化中。

还有人根据文化的固有性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把文化分为两大类:专业文化

和社会文化。根据文化的本质属性,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

根据文化的功能属性,把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信息文化和人本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范畴,有着纷纭的概念界定和众多的组成

部分,J下如美国资深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所言:“文化这个词在社会人类

学领域因其所指的多义性和研究的模糊性而声名不佳。”即便如此,教学文化的研

究也不能如同斯蒂芬.李科克(Stephan Leacock)笔下的骑警一样,从各个方向同时出

击,而是需要具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脉络和范围界定。这样,我们就需要对教学文

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界定。本文研究根据学校教研组实际

拟在文化内涵上采取四分法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

文化进行研究。

http://baike.baidu.corn/view/3537.htm

14

Page 19: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三)教研组文化的定义

对于教研组文化,有点令人沮丧的就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典型的答案,也许

就是美国高等法院的法官华伦(Warren,E)回答何谓黄色书刊的经典名言:“我

无法告诉你那是什么,但是当我看见时便知道它就是”。J下是这样一个“人人心中有”

的教研组文化,现在却又成了人人笔下无法言传的东西。

尽管如此,我们却无时无地不在感受着教研组文化的力量。很多时候,在我们

无意识的时候,它就已经内化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支配着我们的同常生活。

本文研究中的教研组文化是指教研组在长期的时l、日J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教研

组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合,包括教研组办公室

文化、目标、个性特色、教师价值取向、共有观念、学科特点等。在内涵上包括

教研组物质文化、教研组精神文化、教研组行为文化、教研组制度文化。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阶段、调查访谈阶段、

资料归总和分析阶段。在每一阶段,笔者采用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

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等,现将本文研究所经历的研究过程,略作说明如下:

(一)论文准备的第一阶段

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到与研

究问题有关的所有文献资料。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

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对于问题解决来说,文献资料的占有程

度,直接决定着研究的成果与质量。在收集和掌握一定的书面文献与资料的基础

上来丌展分类、处理、分析与比较,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查阅文献是一项基

础工作,对于研究的各个部分都将提供有益的信息。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资料搜集目标

在确定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之后,笔者便开始资料检索的工作,进行初步查找。

为避免搜索的盲目性和资料的遗漏,在初步检索中,笔者先大致确定查找的关键

词,将目标范围稍许放大些,笔者分别以“教研”、“教研组”、“教研活动”、“教研

组文化”、“文化”、“学校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期尽可能多地获取到与研究

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

2.确定资料搜集途径,明确资料的来源

这一步骤关系到资料的可信度问题。本论文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即

通过网络搜索和对期刊的查阅、阅读著作、其他途径(包括在图书馆查找的相关

书籍、导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收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文化、教研组文化、

教研组建设等方面的资料。笔者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采用等级划分的方法,即

Page 20: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在平时搜索资料的过程中,便按照这三科t不同的途径来进行分类。比如,有关教

研组活动的文献资料,主要是通过期于JJ网来国内全部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和非核

心)、优秀硕博士论文及国内重要报纸等等。因此,在搜集时便依门类划分为核心

期刊资料、其他期刊资料、优秀硕博士论文。有关教研组文化的资料主要是通过

因特网获得的。目前我国不少中小学校在互联网上丌设有校园网页,及时更新有

关学校各方面校园活动的信息,包括各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信息,这为本文研究收

集有关我国中小学教研组现状的信息提供了便利。由于网上资料纷繁多样,其信

息可信度层次不齐,因此,笔者倾向于选择信誉度较高网站,并对资料来源网站

的不同作以记录。

3.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

在掌握一定量的资料后,笔者根据资料的来源及其所涉及的内容来进行初步

的分类整理。如下表所示:

表1-1文献资料分类表

原始资料 间接资料 其 他种类途径

(一手资料) (二手资料) (间接相关或无关)

搜索引擎网络

网站

核心期刊期刊

非核心期刊

著作

其他

在对资料的初步分类整理之后,笔者便丌始作进一步分析,即对资料所涉及

的相关主题作内容上划分。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教研组实际情况的相关文献的整理

研究以及国内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分析其发展的方向,了解学校教研组

管理和建设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政策文件。从而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作一

综述和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二)论文准备的第二阶段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由于文献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研

究文献并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实直接接触,为反映现实中教研组存在的问题,

本文研究对资料的收集还采用了实地观察、实地感受的方法,以补充文献研究的

不足。具体的观察内容涉及到教研组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中教师之问

的互动方式,关注的问题在于教研组活动中教师都在做什么。在这些观察的基础

上形成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

16

Page 21: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1.实地观察与部分学校书面材料收集

在做本文研究的同时,笔者还参与了浙江省温州市2007规划课题研究(《基

于小课题研究的教研组文化构建研究》)。利用本人是课题组主要负责人的便利,

笔者深入学校教研组了解办公室建设情况,参加学校各教研组的活动,观察和记

录下活动的全部过程。并查阅部分学校有关教师培养及教研组建设方面的制度性

材料,以及有关教研组内部活动常规和教师基本情况的资料,进而了解教师的发

展变化,分析这些规章制度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影响。

书面材料收集包括:

①教研组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教研组管理规章制度、教研制度、教师工

作制度;

②教研组活动的部分记录,包括:学期计划、学期总结、活动记录;

③教师所写的教学设计、教学随笔、论文;

2.访谈

由于笔者是主管教学的校长而且工作过三所学校。因而就有了深入学校观察感

受学校文化,进入教研组活动现场,观察活动过程、方式、氛围,活动中不同教师

的表现,以探求教研组活动过程中与教师发展有关的因素的好机会。笔者在观察中

不参与教师的讨论,所有的访谈和观察都进行录音,并同时做访谈笔记,记录下在

访谈和观察过程中的一些即时的感受及一些评论。研究期间,笔者对工作过的三所

学校部分教师、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及有关教务人员进行『F式或非J下式的

访谈。教师访谈由笔者跟教师单独约定,大部分在教师的办公室进行,时间为1小

时左右。根据本文研究设计,笔者对于每个受访者都有几个固定的问题要问,在此

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个人情况做进一步的追问和发挥。除个别特殊情况(如受访者时

间有限)外,访谈一般会围绕以下问题展丌(不同的访谈对象会有取舍):

①请你谈谈自己从事教学的经历:

②请你谈谈教研组内都开展哪些活动;

③请你谈谈自己参加教研组活动及与组内教师交流的体会;

④请你谈谈教研组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⑤请你谈谈学校教研组制度利弊。

⑥请你谈谈你们学校教研组组长怎么产生?

以上几个访谈问题,是最初访谈时设计,也是指导访谈的主要框架,但在实

地研究过程中,访谈问题也采纳“持续比较方法”,逐渐细致化、具体化、更有针对

性:在结束对某位受访对象的访谈后,即根据访谈情况逐渐将访谈问题聚焦和具

体化,返用于新的访谈过程中。(详见附录访谈提纲)

在访谈中,我可能插入的问题如:教师在教研组讨论之前有一些什么理解;

Page 22: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在讨论和合作中,教师的问题足怎么提出柬的;其他教师有⋯些什么反应;你们

是怎么讨论的;你在讨论过程r1-是怎么想的。

3.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教师的学历、教龄),

教师对教研组所产生的帮助进行评价,教师对教研组活动性质的评价,对教研组

存在的问题,教师和领导对教研组管理和建设的态度、期望和建议等进行调查,

并处理、分析问卷。关于问卷的具体设计结构,笔者将在下文的问卷分析中作更

为详细的解释。

在这一阶段,笔者开始整理录音、问卷、访谈、笔记以及收集的部分学校书

面材料,对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按照主题分类,包括教研组活动的组织结构、表

现形式、关注内容、活动开展过程、管理及其相关措施、教师感受等等。在资料

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文字的提炼,形成文本性资料,再作进一步的内容梳理

和分析,归总相关内容。

(三)论文准备的第三阶段

笔者采用资料归总和分析法。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资料检索和收集,在进行

资料的进一步归总分类之后,笔者从中整理提炼出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中物质文

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文字信息。数据收集途径和研究内容以及

调查工具列表如下:

表1.2数据收集途径和研究内容以及调查工具表

数据收集途径 研究内容或任务 调查工具

规章制度、活动记录、教师的文章和随笔、学文献资料收集 索取文献

校的背景材料、教研组和教师的成果

校长,主任访谈 学校变革背景、教研组管理、学校文化 访谈提纲

学校变革背景、教师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影响教师访谈 访谈提纲

因素、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教师问卷调查 教研组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教研组活动的内容、性质 调查问卷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料收集获取理论支撑,理

清研究思路继而撰写文献综述进而分析文化、教研组、教研组文化的概念及教研

组建设内涵,然后进行深入学校教研组实地观察、访谈、调查问卷等研究方式对

当前中学教研组及教研组文化建设中的实际现状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

文化、行为文化调查和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中学教研组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对策。

18

Page 23: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二)论文框架及其技术路线图谱

本文研究其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是对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总述。这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首

先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交待问题提出的背景、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关注的研究问题,

其次是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详细阐述了本文撰写的过程及其所涉及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部分“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对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

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其中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部分包括四方面内容:中

学教研组物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中学教研组制度文化现状调查、中学教研组行

为文化现状调查、中学教研组精神文化现状调查,为后文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现

状分析做一定的背景支撑和铺垫;

第三部分“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是在前面第二部分介绍的基础上所展开的。此

部分首先从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内涵、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原则入手进而提出中

学教研组文化构建策略。为了更为清晰的呈现本文写作的过程,以下以技术路线

图谱的形式来表示(如下图1.1)

19

Page 24: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第二章 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诚如自订文所言,教研组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织机构,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对教

研组的工作视教研可有可无,可重可轻,教研组活动只是例行公事,老师们参与

活动是被动应付,有的教研组甚至形同虚设。对教研组文化建设更是缺乏足够的

重视。有些校长、教务主任以为,教研组只是按上级要求的一个行政设置,是贯

彻学校管理意图的基层单位,至于为何设置,意义、作用何在认识模糊。因而对

教研的管理、运作就形同于一般行政事务。很多教师也是重教轻研,教、研分家,

认为自己只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能教一门课程就算是称职教师,满足于

能写教案、计划、总结,能上讲台,能批改作业,以应付检查而己至于探讨新的

教学方法等则视为份外事,最后落实在教师教研活动时,便可见到这种现象:计

划不明、活动主题不清,教育活动时间,老师也是身到心不到,大家坐拢,胡侃

一番:或者各自备课、改作业、有时议议备课中遇到的知识问题,仅此而己。导

致多数教师间缺乏真正的交流、探讨与合作,墨守陈规,教育教学改革难以深入。

这种学校教研组根本没有教研组文化可言。

笔者利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三所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教研组文化建设

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时间选择在各所学校召丌周自订会之际。并请会议主持人给

予足够的时间填写。下发问卷257份,收回问卷241份,其中有效问卷235份。

访谈时问是笔者与受访人员约好的。之所以选择这三所学校原因有二:一是笔者

曾经工作过,有一定基础;二是三所学校分别代表城镇初中、农村初中和城郊结

合部初中,具有典型性。

现通过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访谈内容、部分学校所取材料及其文献检索等方

面看,就有关中学教研组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精神

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得到如下结果:

一、中学教研组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教研组的物质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目自仃教研组的物质文

化建设却相当糟糕。要么作为学校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使自身的特殊性湮没不闻,

要么常常被忽略,成为与教研组文化不相关的东西。实际上,教研组的物质文化

异常丰富,它不仅体现在教研组研讨的活动场所(如会议室的布置)、教研组成员

20

Page 25: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使用的教材、教参、教具和学习材料上,更体现在教研组的文化产品上,如教案、

论文、课例、随笔和各种教学录像上。

根据实地观察:多数学校领导缺乏重视,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多数教研组

的外部环境极差,没有自己各自的活动场所(往往跟年级段其他学科教师混杂在

一起),于是也就没有了应该有的教研器材(VCD、电视机、图书架、报刊杂志等);

也就没有了论文、教案、课例、随笔、案例等教研组自己生产的文化产品收集存

放之说了。

二、中学教研组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对教研组而言,制度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组成员同常活动的规则。具

体包括: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读书交流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

专题论坛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案例、课例研究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奖励激励

制度、组长职责、教师职责等等,同时也包括教研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表2—1教研组管理方式统计表

好 一般 差

以规章制度运作 5% 20% 75%

教研组量化评估作用 1 5% 13% 72%

规章制度制订人文性、科学性 5% 17% 78%

有利于个人专业发展 3% 8% 89%

教研组长产生 选拔O% 领导任命100% %

上表说明学校教研组制度的执行、落实基本上得不到老师的认同,制度本身

及其运作还需完善;现在的教研组所执行的量化评比方案尽管评分细致具体,面

面俱到,可是并不能完全公『F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因此,对教师并

没有太大的约束作用。而且,执行不当,还有可能挫伤老师的积极性。

教研组的确可以在信息碰撞、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个人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灵

感或者支持;但是,个人专业发展通常更需要的是对个性化教学的尊重,比如个

性化的教学风格和个性化的教学追求,有时可能会与教研组的同一要求产生冲突。

65%的老师认为“教研组要给全体成员提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他们认为:教

研组长本身应该是某种程度上的业务权威,但他的作用不应只是布置工作或拿出

课题,组长的作用应该象导师一样带领大家共同发现各自感兴趣课题,从而推动

业务发展。20%的老师不太赞成,15%的老师无所谓。

100%的老师认为“教研组长应有比较优越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57%的老师认为“现有教研组长权威主要来自于自己的教研能力,次之,来自

于上级授权。”26%的老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他们认为:教研组长的权威与组长

2l

Page 26: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本身的人格魅力相关联,并以此来作为个人能力的部分展丌工作,上级领导的授

权只是对组长工作业绩、个人能力(管理和业务)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教研活

动的质量,效益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学识威望和人格

力量。 ·

通过,实地观察与部分学校资料收集发现:多数学校教研组评价}JL带EJ还不够

完善。教研组长的职责不够明确,组织活动的自觉性不强;教研组成员参加教研

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各教研组发展不平衡;工作地点分散,特别缺乏对教研组长、

教研组、备课组的合理的评价机制及执行力度,尤其是组长选拔制度几乎不见。

三、中学教研组行为文化建设现状

教研组的行为文化。它体现在教研组成员在各种教研组活动中的具体行为,

如备课行为、听课评课(观课议课)行为等。实际上都是就行为文化而言的。

表2—2教研组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汇总表

活动方式 听课评课 常规事务 集体备课 其他(讲座、专题研究)

百分比 66% 9% 1 8% 7%

调查表明:教研组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是听课评课(观课议课)、集体备课。在

访谈中得知,在平均45分钟教研组活动时间内,5~10分钟用于等待组员的到齐,

剩下的时间有l/3至1/2是教研组长用于安排教研组常规的事务,也就是说每次的

教研组活动仅有平均20分钟左右是研究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而且听课评课(观

课议课)活动除了学校专门组织,平时大家都是关起门来上自己的课,很少走进

别人的课堂。同时也不可忽视还有8%的教师认为教研组活动是“就工作中的困难

和教师待遇等问题发牢骚”。

以上数据和访谈结果说明教研组活动方式比较单一、效率较低,这些与教研组

长的组织、教研组计划制定的可行性有很大关系。

表2—3活动内容调查汇总表

活动内容 新课程理念解读 教材的解析 考试问题评析

百分比 12% 53% 35%

对活动内容的调查表明:现在的教研组活动以新课程和应试为主线,主要讨

论课改、教材、考试相关等问题。还可以看出,在教学中进行教研不是活动中的

主要内容,教师还没有把教研组活动作为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调查中,16%的老师认为“在教研活动中,各教研组成员研讨热烈,效果较

好。”84%的老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他们认为:教研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与教研效

果的好坏直接关联。群策群力的智慧,一定大于单枪匹马的力量。但在正常的教

22

Page 27: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研组活动中,组员们理论水平有限,不愿表白自己的观点,不能够畅所欲言‘,各

抒己见,不能进行很好的对话,思维不够活跃,教研氛围欠佳。

67%的老师认为“在学校,搞课题研究不如把时间用在让学尘多做些训练题多

几个学生上线来得实在。”,32%的老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

在中学,由于生源等因素,如果进行课题研究,常牵扯教学精力,直接影响

升学成绩,得不偿失,因此,一些追求升学率的学校和老师是不屑于课题研究的。

95%的老师认为“老师经常上网查资料,下载课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

泛应用,每个教师都会制作使用课件,利用互联网寻找信息,进行交流。现在还

能通过网络进行网络教研活动。

总之,教研组常规性研究工作还不够扎实有效,自觉性、主动性差。集体备

课实效性差,个人备课不充分,尤其是忽视备学生、备策略;课堂教学,教师的

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落后;听课数量足、质量低,评课重形式、轻内容;作

业批改反馈指导渠道不畅通;课外辅导跟不上;日常教学质量监控不力等。

平时学校丌展的教研活动大多是一些被动、零散的活动,不能立足本校实际、

本学科实际以及教师需要丌展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设计不够规范;活

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过程真实性缺乏;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结果实效

性有待提高。

四、中学教研组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教研组的精神文化。教研组的精神文化包括教研组办公室文化,教研组目标,

组内教师价值取向,共有观念,学科特点等。在与学校文化建设保持方向上一致

的情况下,教研组应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愿景和文化理想,如同学校文化有校

训一样,教研组也应有自己的“组训”,这既是教研组精神文化的基础,也是教研组

文化的核心体现。本文研究中教研组精神文化包括教研组教研JxL气、教研氛围、

教研组组训、备课组愿景等。

(一)从教师个人取向看

20%老师认为“教研组内充溢着治学精神。”63%老师认为教研组内严重缺乏

严谨的治学精神。就是说:教研组的少部分教师严谨求实,进取向上,在这个业

务群体里,大家多数教师注重勤奋教书,努力做一个合格老师。

74%的老师认为“教研组要不断促使教师学习教育基本原理,学习新的教学理

念,更新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很多教师慢慢沦为教书厅的原因,J下

是因为不知不觉中的习惯而麻木了,不思进取了:因此,教研组要不断促使教师

学习教育基本原理,“温故而知新”,从而不断唤醒组员们的角色意识和专业意识,

促进个人教育素质的可持续成长。

Page 28: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18%的老师认为“学校放假期|’开J,除了必要的休闲之外,教师常有没事可干的

感觉”。82%的老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

50%的老师认为“有人说:在中学搞不搞教学研究无所谓,搞教研也只是为了

评职称。”45%的老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一半的老师赞同搞教研只是为了评职称,

搞教研的功利性太强。

77.5%的老师认为“在您的周围,很多人搞教研作论文就是东抄西剪的拼凑。”

上面数据表明:教师对科研兴教认识不够。另外,从访谈中反映出更深层次

的问题:目前老师自身进修学习的机会多少、科研时间不充裕和科研能力缺乏,

学校对老师科研的引导作用不够,评价有偏差。

(二)从合作、沟通取向看

100%老师认为教研组中没有组训、共享的价值和愿景,也没有人提及此事。

缺乏组训、共享的价值和愿景就等于脚踩西瓜皮走到哪算到哪,没有了航行的目

标。这对优秀教研组建设是相对不利的。

90%的老师认为“教师间合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教研组存在的基础。说明教

研组的基本作用得到老师的认同。事实上,老师们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也使他们

意识到合作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教研组恰好给教师之间合作提供

了及时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95%的老师认为“教研组应保障成员间资料共享。”资源的积累是一个不断丰富

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教研组成员的通力协作;同时,资源共享反过来也能够

减轻老师们的备课负担,节约资料查找时间,减少重复劳动,而且能够分享到最

优化的教学资源。

70%的老师认为“教研组内同事应注重不同教育见解的交流。”毫无疑问,教无

定法,不同教育见解之I’刚的碰撞交流,不但可以激活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氛围,而

且可以激发成员之|’自J的优势互补,更好地丌展各自的教育教学活动。

77%的老师认为“当某位教师对在实践中发现的教育问题展丌研究时,教研组

应予以支持。”这一条反映了目前老师的上进心和现实中教研组所起作用的局限

性。教研组是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主阵地,需要教师问的相互合作,同时个人的

教研可以带动教研组的科研,教研组的积极支持又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教研。

90%的教师认为目自仃的教研组缺乏与家长的沟通。教师个人与家长还有一定

的交流和沟通,作为教研组一个组织来和家长沟通的几乎没有。同外部环境沟通

不够。

(三)从人际关系取向看

调查显示,教研组内教师J’日J人际关系,以及教研组之间的关系:

24

Page 29: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90%的老师赞成或较赞成“愿意参加教研组活动”。说明老师主观L比较愿意参

加教研组活动,希望通过教研组活动了解本学科教研动态,和同行之问沟通交流,

从而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更好地丌展学科教育教研。

82%的老师认为“有人说:现有教研组内的教师之|、日J只是表面上很和睦”。教师

间习惯性防卫,教研组成员间缺乏真诚詹.日1z哥k,“文人相轻”,留一手;害怕别人发现

自己的错误而不愿与他人交流;一些学校的病念竞争也促使同行成冤家。

47%的老师认为“除正常的工作协调之外,教师间很少学术交流。”

中学教研组教师问学术交流更多的体现在听课评课等有研讨性质的教研活动

中,这样的交流对教师的成长以及个人素质的提升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总之,学校缺乏对教研组的正确的定位;教研组在精神文化上存在组训、共

享的价值和愿景缺乏;教师作为教研主体意识不浓,疏于反思,疏于研究、疏于

合作,不少教师R常的教学工作仍然各自为阵;教研组凝聚力不够,人员缺乏团

结合作,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意识,缺乏共享思想,教研气氛不浓。以至于教

学在低效而又繁重的状态下重复往返。

第二节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论述,下面就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一、在物质文化方面

学校领导不重视,缺乏资金投入,以至于很多教研组没有自己应有的集体教

研场所;没有应有的教研设备;教师不重视教研组自己生产的物质文化的收集和

整理。

二、在制度文化方面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制约下,强调结果、强调服从、强调统一的行

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紧紧地禁锢着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像传统的学校中领导与

教师的关系,始终反映在“上级与下级”、“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层面

上。一是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二是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三是以“权”

为本,权利至上。以上问题在教研组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上表现尤为突出。

在教研组评价制度上,多数学校采取新课程要求的评价方式,但大数是写在

纸上,操作困难,没有落实;在校本教研制度上,由于校本教研是刚刚兴起的新

事物,学校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探索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1.学校未能及

时地总结反思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的得失。导致校本教研活动无序、低效。2.如何

从机制和体制上促进和保护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未引起学校的关注,校本教研

活动只停留在表面的轰轰烈烈,华而不实,教师未能由被动的学习、反思逐渐走

Page 30: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向一种自觉的、内在的学习需求。3.目d仃,教师普遍认同校本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

成长的作用,但繁忙的教学g:活节奏、有限的思考学习时I’丌J有时容易使教师形成

疲惫和倦怠,失去已有的热情和耐心。同时,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个性

不同,每个教师得到发展的机会不同,.造成了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

学校的制度文化也就缺乏生命力和活力。4.教研组长聘任上还有待于改革,多数学

校教研组长是学校行政任命的,缺乏专业上的权威和群众中的感召力,因而组长

作用发挥不够。

三、在行为文化方面

多数教师只重视“教书”不重视“研究”;只会“单干”不愿“合作”;只愿“走老路”

不愿跟进新课程。同一教研组内教师间合作意识淡薄,研究意识不强。

四、在精神文化方面

(一)缺乏共同的愿景

教研组工作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常常将教学计划作为教研活动计划,忽

视教师个人的价值和愿望,忽视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师个人发长价值、愿望的统整。

缺乏系统的思考,教研活动多为“就事论事”,为教研而教研,随意性大,形式主义

严重,缺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课改的系统思考,缺乏从单纯的解决实际问题到

关注专业技术的梳理和总结,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功能逐步丧失。教研组活动形

式比较单一,教师参加的积极性不太高。

(二)缺乏民主、合作精神

教研活动时人员分工责任不明确。在教研组建设中,管理上缺乏民主,教师

内部缺乏合作,人际关系较为紧张。管理者在教研组建设过程中的心智模式落后,

主要是控制监管模式,强调的是同意和服从,注重的是制度的完善,营造的是“行

政”文化。有些教师本身保守、狭隘,对新事物缺乏适应,对变革的敏感性差,往

往把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罪于教师之外,教研活动常常演

变成“走过场”、“牢骚场”。教研组成员间只是表面上关系和睦,缺乏真诚相待,习

惯性防卫,留一手,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同时也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不愿

与他人交流。教研组活动经费相对缺乏,造成只有部分教师有机会外出学习:校

本教研的经费投入不足,校本教研的效果不够显著。R常事务繁重,教师缺乏充

足的学习、研究时间,教研时间不能保证。

(三)层级式的组织结构,不能很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大多数学校把教研组看成是由上而下实施管理的一个行政单元,强调严格的

角色职责和监督,至上而下的传达,行政人员与教师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较少互

动,缺乏彼此学习和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教研组文化不浓,学术氛

26

Page 31: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I劐不深。行政性的领导作风,教研组的管理基本建立在行政的权威和控制l:,组

织内缺乏合作的文化和架构,教研组活动的质量较低,人员对工作意义的认同率

较低。分隔式教师文化,教师及行政人员局限在个人主义的心智模式和行为肇。

组织的运作较多的是分隔式、片段式、’部分式,组织效能感低。~学校及教研组制

度保障不力。对教研组评价不合理、欠科学。教研组与年级组关系不平衡。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教研组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

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必须尽量加快教研组文化建设。

。朱连厶.学习型教{iJf匀l创建实务[J].教育管理,2003(6):32—34

27

Page 32: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第三章 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已R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一件十分重

要的工作,并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是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祈

求,也是今后校际竞争的关键之所在。教研组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毫无疑

问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优秀的教研组文化,才能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

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只有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教研组,学校才能形成特色

和品牌。教研组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教研组文化构建,

甚至可以说教研组文化构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一件

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教研组文化构建中的问题分析及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要求,

本文研究着力从构建教研组文化的内涵,严格遵循构建教研组文化的原则,努力

探索构建教研组文化的策略等方面思考教研组文化的建设,这既是提升学校办学

品位的支撑点,更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一节 中学教研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核心是人们的价值判断。’'1 0 66文

化最为突出的特征或具有根本性的内容,是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

概括说来就是人的活动方式,而这种活动方式中内含着人的价值追求”等。①教研

组文化,广义上讲是指教研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狭义地讲是指教研组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教研组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水平、教研组传统、组JxL组貌等的综合体现。教研组文化的形成应该是教研

组主体——包括组长和教师所具有的共享信念,同时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

相联系的。从教研组文化的结构来看,包括教研组精神文化、教研组制度文化、

教研组行为文化和教研组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其中,教研组精神文化是教研组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指教研组在长期的

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组或大

部分教师所认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表现为教研组教风以及组内教师的

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教研组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教研组精神

文化主要包括教研组价值观、教研组精神、教研组形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研组制度文化是教研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总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

矬辉易学会.中网义化知识精华【Ml,武汉: 湖北人民⋯版÷I:.2004

Page 33: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下去完善和改革教研组各项制度的,制度文化足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精

神文化的要求。同时,精神文化必须得到制度文化的支撑/4‘彳fiirfi邑实现。教研组

行为文化是指教研组内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教研组作风、

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教研组精神的折射。教研组物质文化是由

教研组内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

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对象的

表层教研组文化。优秀的教研组文化总是通过标志、环境、文化产品、文化设施

等物质表现形式束体现的。

第二节 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原则

教研组文化作为学校的亚文化形念,它的建设和形成与学校以往的文化积淀

有着深刻的影响,建设有特色的和谐的教研组文化,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

组制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方向性原则

教研组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时代特征,体现先进

的教研组文化。面对世界范围多元文化的冲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世界。如以前没有校本

教研,没有博客、智客,没有新教育实验,没有新基础教育,没有课题研究,不

够重视论文撰写、教后反思⋯⋯,教研组文化构建就得与时俱进就得坚持方向性

原则。

二是整体性原则

作为学校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的教研组文化,有其基本相对稳定的构成要

素,各要素之I'BJ既单独存在,又相互联系,这种单独存在又不分离的现象是教研

组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构成了教研组文化的整体性。可见,教研组文化建设是

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从总体上对教研组文化建设进

行规划,分步实施,规划要体现精品意识,做到教研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

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做到教研组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相辅相成,

又各有特征,使各种文化协调一致,同时注意将教研组文化建设与其它工作整合

思考,保证教研组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

发展、促进学校的管理机制,从而发挥综合功能和育人整体效应。

三是主体性原则

教研组文化本质上是教师文化,教师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教

研组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只有

29

Page 34: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教研组文化建设爿‘富有生命力。因此在教研组文化建设

中应努力做到贴近教师实际,提高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人

文素质、道德水平、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开放视野、民主情怀提高。

四是选择性原则 ‘

教研组文化是一种丌放文化,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

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样复杂的社会文化,教研

组文化建设必须进行必要的过滤和选择,吸取精华,结合学校实际将其内化为特

定的教研组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且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以

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教研组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

五是学科性原则

教研组文化建设必须注意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研组文化建设时

抓住教研组优势,使教研组文化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

第三节 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策略

一、中学教研组物质文化构建策略

教研组物质文化包括:教研组活动场所(办公室)、VCD、电脑、电视机、教

研组的学期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竞赛记载、有关教学教研活动的照片、录像、

获奖证书、典型教案、教学软件、论文、著作、课题、反思、随笔、教学实录、

教师专业发展个人档案、图书架、图书、报刊杂志等。

教研组物质文化体现教研组成员的智慧、审美、道德认识水平。针对教研组

办公室相对狭小的特点,应该坚持精品意识,在细节上狠下功夫,力争把教研组

办公室做成精品。

学校应该加大对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对教研组文化建设要舍得加

大投入,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教研组文化建设。把教研组文化建设与学校其

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在这一层面,学校应该为每一教研组安

排一个办公室,添置桌椅、VCD、电视机、电脑、图书架、图书、报刊杂志等。

教研组物质文化建设要提高文化品味,应根据教研组的特点、时代的特点,遵

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吸纳中外文化的精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

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努力达到净化、绿化、

美化、教育化、规范化要求。

教研组愿景、组训、教风是一个教研组的精神与灵魂,反映了教研组的工作

宗旨,为教研组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对教研组的各项工作起到导向作用。

应该精心提炼各教研组愿景、组训,让愿景、组训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并把教研

30

Page 35: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组愿景、组训、教风制成精美的标语广告,安装到办公楼显要位置,组织全组教

师共同学习,从而更加清晰明确理解教研组的]:作宗旨,为教研组文化建设打下

孥实的基础。

除了愿景、组训、教风上墙之外r教研组的规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

研究制度、会议制度、读书制度、观(听)课、议(评)课制度、教研(备课)

组长职责)、教学计划、学期行事历、办公室值同轮流表也应上墙。还可以饰以与

环境协调,富有学科特征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名家字画或师生自己的书画、

工艺作品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教师个人获得的最高荣誉及教研组获得的荣誉

挂在墙上。从而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使教师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感染。

在办公室布置中讲究园艺化、艺术性,为提高绿化的品位,必须精心栽植花

草,点缀块石小品。还可以在学校黑板报、宣传窗上刊出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

体的学科知识。力求使每堵墙、每副画、每点绿都成为德育资源,成为育人的场

所。

注意及时收集在教研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文化(教案、论文、课题、课件等)

通过上述策略,高品位的教研组物质文化,树好教研组形象,以一种无形的

力量激发师生的求知欲和使命感,提高教研组的知名度。

吕校学校领导以教研组文化建设为抓手建设学校文化。首先带领学校领导班子

成员及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到学校文化建设比较有特色的学校参观学习,然

后召开讨论会,谈学习心得体会?教师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学校硬件不

好。需要改进。学校领导请专家到学校开设学校文化的讲座,教师受启发?硬件

要因校因人才能形成文化,舌则是物质,而不是物质文化。继而学校要求各教研

组要加强办公室环境卫生建设并拿出每周公开评比的措施。在评比中,各教研组

内部逆行了网上查询学习他人如何构建物质文化f企业,学校.班级,并结合自

己教研组情况进行交流讨论。慢慢地各教研组呈现了较有品位的教研组物质文化。

二、中学教研组制度文化构建策略

教研组文化的构建需要一个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使教研组文化具有育人的功

能。无论是教研组组长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还是教师的研究能力、人文底蕴,

都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化”进去和“提”上来的。教研组文化管理的同常化,必须从

制度设计入手。

教研组制度文化包括:教研组管理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

档案记录制度、例会制度、考勤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评

课制度等等)、校本教研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

Page 36: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研激励机制等)、评价制度(教!J『fj教育教学业绩评价制度、教研组长评价制度、备

课组长评价制度、教师个人评价制度、备课纽评价制度、教研组评价制度、师徒

结对评价制度)等。

(一)建立完善的教研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档案记录制度、例会制度、考

勤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评课制度等等。定时问、定专题、

定人员,确保教学、教研常规活动优质高效开展。加强备课、e课、改作、辅导、

考试等主要环节落实,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自我监控能力,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

法,舰范教学行为。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模式的探索创新,孥持教学反思,

在反思中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强化。

在教师的备课和作业的批改中实施三级质量管理,变“监控”为“自我调控”,以

教师为主体,学校教学干部为指导的三级质量管理,具体过程是:教师自查自评

一组查评价一校查评价。

(二)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学活动中

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教学实

践中的教学研究活动。

新课程的实施使学校和教师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育经验和教学

方法己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研活动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

端。学校和教师认同和接受新的理念,但却受到固有思维定势和习惯的束缚,受

到能力、经验的局限,受到认识和思考水平的制约,因此,许多学校积极地丌始

研究和探索一种从学校基础特点和整体发展出发,针对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在

本校全面丌展的校本教学研究,并且将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接

受访谈的学校中,有一些学校还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以课题项目的形式引领着

各个学科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的建设朝着有序、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些

学校的引领性课题,促使了学校教研组和每一位教师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

相应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在不断的参与研究中学习、反思、提高,同时在校

本教研的建设中也逐渐形成了教研组内部民主、丌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

围和教研文化,使教研组逐渐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教育实体。校本教研是学校

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已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共识。

校本教研制度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激

励机制等。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要引导教师学习最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

32

Page 37: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刁i断提高研究和解

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丌发和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明确教育的战略地

位,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良好师德师JxL,使同

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念下工作的职业

生活方式。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专题研

讨,采取集体备课,问题会诊、教学研讨、说课、评课等形式,实现信息交换、

经验共享。定期邀请校外教育机构、教科研所、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与教师就

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丌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

经验共享。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教育

教学实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题,确立研究课题;有计划地

开展研究与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丌展示课,使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成

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结合同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

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形

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4.建立教研激励机制。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教研工作

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三)建立合理的弹性式的评价制度

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一

是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二是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三是以“权”为本,

权利至上。教研组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

教研组要尊重事实,尊重差异,依据不同准则、标准,建立合理的弹性的评

价体系,对不同类型教师实施实事求是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以促

进教研组工作的『F常丌展。如: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评价制度、教研组长评价制度、

备课组长评价制度、教师个人评价制度、备课组评价制度、教研组评价制度、师

徒结对评价制度等。

1.建立教研组文化评价理念

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是教研组文化重建的关键,重建学校管理制度是本次课程

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管理制度怎样创新,“以人为本”永远是管理文化的重要

内核。人文管理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既重视人在管理工作

中的能动性,又重视人在管理中的自身完善。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

归宿。学校管理者要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把师生真正地当成服务的对象,

Page 38: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强渊建立民主的对话模式,鼓励教师与管理者进行互动,平等交流,创造具宵亲

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叼:境,使师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舞、感化

和帮助,使学校成为让师生兴奋、留恋的地方,使师生真币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

幸福。 ‘

2.完善教研组评价内容

教研组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划的完成情况,包括各位教师课

时计划,教研组课题研究计划及小组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第二,全学期(或某

时期)教研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点,包括教育、教研、教学、教改、科研和

管理等方面,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多大,表现在哪些地方,是怎样取

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地方,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这都属终结

性评价的范围。第三,经验与教训,终结性评价不能停留在对教研组工作的总结

上,而应更进一步找出取得成绩的经验和存在缺点的教训。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

必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把它提升到理论

的高度来认识。通过评价,积累经验,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第四,存在问题和

改进意见,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会产生新的矛盾。教

研组工作办如此,旧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一个过程。①因此,在终结性评价中,

既不能回避经过克服的缺点,己经解决的问题,也不能把尚未解决的问题隐瞒起

来。同时,还应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改进意见和努力方向。

3、改进教研组评价机制

对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和教师参与教研的情况进行评价是很必要的,因为缺乏

监督就容易导致工作的瘫痪,甚至于连形式都取消了。这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

环。但是仅仅看重形式,而不问过程的管理是难以出成效的。因此,有必要把过

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杜绝评价上的形式主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对教研结果进行评价时,既要通过教研组之间、组员之间的横向比较,也要进

行与教研组、组员的过去成绩的纵向对照,从中找差距、看进步,这样yJ+能达到

通过评价促进教研积极性的目的。

(四)重构教研组长选拔机制

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是保持教研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良好

的教研组文化能够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主动为教研组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研组长是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科领导人,需要有较高的胆识和业务水

平。组长负责学科的教学、教科研工作,该学科教学搞得如何,是否符合党的教

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与别的组协同搞好教育科研,

刘尧.中学教研组建设论纲[M].两安:两北人学⋯版他200l,78 84

34

Page 39: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推出新的优质的教学方法及教科研成果,关键在于教研组长的工作水平和丌拓精

神。因此,应把有丑H、有识的人推荐为教研组长。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先进,任

用优秀人才,使教学、教科研工作高质量和高效率,使教研组真正发挥其作用。

学校采用任命制选聘教研组长的方法要改变,要通过竞争选聘教研组长并加大教

研组长培训、考核力度。

1.通过竞争选聘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的威信不是来自于职位的本身,应该来源于组长自己优越的教学、

科研能力。教研组长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和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不

仅要负责教学,学科的策略指导,领导和管理教师,还要有效分配教师和资源。

无疑,这也说明了对教研组长的素质要求必须是高标准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

一开始就提高选拔的门槛,将竞争机制引入到选聘工作中,选拔优秀的、有领导

能力的、精通业务的学科骨干教师担当此职。学校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学大

纲的要求,在学校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出切合本校实际的教研

组职责及教研组长的任职条件,任期目标,奖惩办法,检查监督措施等。

一个好的有威信的教研组长一般应该具备如下条件:第一,教学能力强。教

研组长一般是该学科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

教师。一般地说:教研组长的教学水平在其它教师之上,他的教学往往对其他教

师起到示范作用。第二,教科研能力强。教研组长一般是有研究成果或在本学科

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能手,他选择的课题往往成为本组研究的主干课题。随着对

课题的研究,其余教师也在他的带动下获得教科研技能。第三,领导管理能力强。

教研组长能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尊重组员的劳动成果,能培养良好的教科研风气。

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长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发挥教研组长

应有的作用。①

学校公丌在学科组范围内招聘教研组组长。被聘任的教研组长要拿出自己为

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计划与校长或教科室主任签订任期“教研组长任职协议书”,通过

协议书规定教研组长应尽的义务,享有的权利,并且明确对教研组长的监督,工

作的验收办法等,做到目标明确,奖惩分明。协议期满后,该任教研组长的使命

结束,学校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重新制定教研组职责及组长任职条件、期限等,

再次招聘。

招聘教研组长,可使责、权、利相结合。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有利于教学、教科研活动的丌展。同时,使组内成员

之间保持学术上的竞争状态,人际关系上的协调状态,教学、教科研综合效益最

。刘尧.中学教研组建设论纲【M】.ini安:两北人学III槲1:,2001

Page 40: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优。从学校整体’I:作来讲,保持了教学、教科研水平及人爿‘培养、推出成果质量

的动态平衡,使学校成为育才、成才的重要阵地。

2.力Il强教研组长培训和管理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研组长在同常的教学和工作中,必须发挥榜样

作用。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主持会议议论教学计划进程、交流教学工作的心得

体会、经验和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及汲取更

新教育理念;要做好信息的筛选工作,选择适合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的信息

和资料,注意培养学科骨干力量,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观观摩课,

或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和指导,拓宽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帮助教研组长开展活动,教务处必须加强对教研组长的领导,并为他们

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专业培训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机会,如何进行团队的建设、

在如何促进不同特点教师的共同发展、如何进行教师问的合作等等问题上给予教

研组长更科学、更理性的指导,使教研组长能够顺利展丌教学和教研活动。与此

同时,也要督促教研组长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促进学科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3.突出教研组长的领导作用

教研组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中心,从而起到凝聚整个教研组人员的作用,而

教研组长则是教研组文化中心的必然人选。学校应该为教研组长创设更为宽松、

民主的工作氛围,应该给予他们更为有力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为他们树立威

信。教研组长要能够正确认识教研组已有组织文化特点,发现己有组织文化的弊

端,发掘已有组织文化的优势,扬长避短,在利用己有组织文化的基础上制定规

章制度,再利用规章制度来强化组织文化。此外,教研组长还必须发挥示范作用,

“其身『F,不令则行”,教研组长本身的行为是对教师最好的教育,会对教师产生潜

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教师遵守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让教研组的文化深入渗

透到每一位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之中。

当然,教研组文化建设仅仅靠一、两个人是不够的,它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

努力,这样爿’能形成得到大家认同的组织文化。因此,在教研组文化建设中,要

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位教师参与教研组发展计划

的确立、规章制度的制定等活动,使每位教师的意愿都能得到充分表达,并反映

在教研组的活动之中。只有通过教研组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教研组文化建设彳’

能全面而持久地进行。

(五)增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凝结形式,规章制度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思想品德

36

Page 41: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的规范化要求,让所有教师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

是管理者的追求。制度文化不在了:制度的健全与否,关键住于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过程是否体现人性化,是否随着时代发展刁、=断完善。略持“以人为本”,努力追求人

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种种合理需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人文关怀,

努力做到制度的内容有利于“人”的发展,确保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制度制订时学校领导员要深人教学第一线,深入师生进行调查研究,掌握

情况、通过座谈会、教代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已有的规章制度修改完善,

尽量减少约束性,增加激励性,这会让教师在参与制度制订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

引导广大教师及时反思,弘扬优点,改进缺点,努力向最优化方向发展。进而使

制度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贯彻执行制度时,规定坚持科学、

公正、民主、公丌的原则,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师自觉履行岗位职责的

主动性。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强化常规过程管理。加强对过程的考核,强调执行

制度的公平性、公丌性、公J下性和连续性、导向性的特征,树立制度高于一切的

观念,严格按制度办事,对违反制度者追究责任,同时强调教师言行上的自律,,

关注教师的情感,注意教师心灵的疏导,实行“阳光管理”。

特别要对教师评价制度进行改进,用评价激发教师的内趋力和职业幸福感。

既要注重组织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更重视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蕴,在依法、高

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管理,以共同的价值观来构筑自我约束、自我

管理的机制,从而形成议政充分民主、行政雷厉风行、监政及时到位的现代教研

组管理文化特色。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使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

促进广大教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

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把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专业发展成绩,并把考核结果与奖惩、业务进修等

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学校每学年或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对优秀教

研组予以表彰和奖励。

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同时着力,才能切实加强教研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从而让制度文化强化群体价值观,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教研组文化奠

定基础,为实现办学目标保驾护航。

舌学校,-;前的教研组考核条例是学校行政领导参考其他学校的考核制度就出

台的,在运作过程中,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自从舌校学校领导以教

研组文化建设为抓手建设学校文化开始。在教研组制度文化方面做了调整?首先,

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专门讨论原有教研组考核条例存在的辩端并要求教研组长结

合各自教研组实际避行修改,完善。学校把教钾组长讨论,修改后的教研组考核

Page 42: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条例发给教师,让教师再提出建议,然后定稿提交教师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经过

这么一个过程,由于制度是教师们自己提出采的,所以现有教研组考核条例执行

起来就具有了实效性.起到了激励作用。体现了学校领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

念,体现了教研组制度建设中的文化味。

三、中学教研组行为文化构建策略

教研组作为学校管理机构中的下属单位,担负着组织和领导本学科教学的任

务:“基本责任是抓好常规教学,组织学科的教学研究,及时总结本组教师的教学

经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

①在《教育大辞典》中在有关“教研组”(teaching research group)的定义中也提

到,教研组活动的任务包括:(1)理解和运用教学大纲和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搜集积累教学材料,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考试命题、评卷及质量评估分析,

督促本组教师对学生自习,实验,实习,加强领导等;(2)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组织教师钻研教学理论,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规律;(3)帮助青年教师进修提高,

互帮互学;(4)指导学生课外学科活动。②鉴于以上界定,笔者认为教研组行为

文化的内容包括: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如学习行为、备

课行为、上课行为、听课行为、评课行为、改作行为、命题、评卷行为、课外辅

导行为、文体活动行为等。

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教研组文化的主旨要通过教师的同常工作和生活来体现,

靠活动来培育。因此,必须通过丌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构建教研组文化。

(一)自我研修

教师首先应该是个读书人,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如果不是一个读书人,

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读书人是不可能的。教研组每学期给每位教师发一至两本体

现最新教育理念的书籍,引导教师自觉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学校办好图书室(馆)

和教研组图书架,不断提高藏书量,努力改善读书环境。来营造一个读书氛围,

培养教师“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且积极丌展各种读书活动。

鼓励教师通过专业同志、课例、教学实录、博客、教育叙事、教后札记、教

学案例、反思心得、专题论文等撰写将教学随感、经验用文字表达出来,让自己

的思想在写作中得到梳理,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并在同后的教学工作中加

以改进。

(二)同伴交流

同伴交流包括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学习和研讨、网络教研等。

2朱小蔓.中同教帅新丌科·小学教育卷m].北京:中周人『T科伞书f“版补,2002.265

2顾I¨J远主编.教育人辞典[M].卜海:.卜沟教育⋯版卒l,1998.721

38

Page 43: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1.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足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爿‘智转化

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操作过程为:以备课组为单位,山备课组

长主持进行。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

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自,J.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

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在别人的教案上进

行必要的圈点。进行研讨,由备课组长主持,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做好活

动记录,记录每一课时的共性内容,讨论课题。期木交教导处存档,并保存给下

一年度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这一过程必须坚持“四定”、“五备”、“六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进度;统

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

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

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

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2.听课、评课7

听课、评课分校内与校外的听课评课、精备课与平常课的听课评课等。

(1)听课

听课作为帮助教师建立一种可设计、可操作、可评估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

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帮助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支持,帮助教育行政管

理部门和教师之I'BJ的理解沟通,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教育领域被普遍

使用。听课是教师研究教学、获取教学第一手资料的常用方法;听课对象通过征

求意见束完善授课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听课者通过征求听课对象的意见来完善

听课方法和教学规划,通过听课使听课献课双方共同建立起一座相互提高发展的

桥梁,使听课更加全面、准确和有效,从而促进教学水平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

听课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是促进学校的专业发展和课程建

设;二是实施科研或培训项目,进行调研,制定项目计划;三是评估教学、科研

或培训项目;四是收集教学第一线的相关资料,进行课题研究。不论用什么样的

听课形式或听课的目的是什么,听课应从发展理论出发,以支持、帮助、鼓励为

听课原则,使听课成为教师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充电,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教

师、教学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新的听课理念,以发展性的听课原则为听课

的指导思想,帮助教师发展个性,使听课成为他们发展的外部动力,通过听课使

马相I儿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1.2006(1 I)

39

Page 44: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他们得到鼓励、表扬、支持,使他们对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2)评课

公丌课教学活动是学校教研组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全组教

师可以交流先进的教学方法,展示现代的教学手段,检验某种教学理论的实际使

用价值。为了使全组教师都能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更应注意公丌课后的评课工

作。

评课往往以况课开始。说课就是由献课的教师介绍自己这节课的主要思路与

设计,使评课者了解这节课的理论根据以及课前的准备工作和教学目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特色。

评课中要少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走过场”、“一言堂”,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

每一个教师上课,每一个教师评课,每一个教师反思,都是一次自我的展示与跨

越,都有一次理论的把握与提升。这样才能使得先进且优秀的教学理论正确有效

地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且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教学工作才可能

达到一定的高度,给人以艺术般的享受,才能使得课堂效果达到理想的程度,这

种教学理论彳‘有了它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才能更进一步,

教研氛围/j‘能浓厚,教研组内团结合作才能体现。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相对于听课评课,成都师范大学陈大伟教授提出“观

课议课”。观课议课需要打破“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

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我的工

作’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直

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观

课议课的环节与流程:用观课前的对话与交流协商主题。从而解决缺乏课前沟通

协商是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问题。观课议课针对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主张

课自仃充分沟通和协商,使授课教师和观课者课日订达成充分理解和信任,并形成共

同的观课议课主题,以引导观课方向,促进议课深入和深刻;观课中带着任务和

要求进行观察分析。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

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孔子晚:“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

机、价值追求,这样/j‘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议课时采取平

等对话,规划改进。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迸行对话交流,

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有效议课重在参

与,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参与中促进参与者思想。

有效议课需要平等交流的基础。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

Page 45: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常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

们未必jF确”、“即使我们丌:确,证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凶为未必了解情

况,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而足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因

为自己未必正确,自己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所以对

话和交流时就不能强加和压制。因为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所以需要容忍多

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即便是给别人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只能采用

非独断性、非强制性的指示和指引。

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

念”,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

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事实上,当一个人

不愿意听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想听他说;而当自己什么也不敢说的时候,

别人也就不屑于同他说。失去独立和平等的对话关系,“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于议

课中的立场,我们有一个主张,那就是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

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

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

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①

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这样的氛围,教师间“合作性同事”关系②才

能迅速形成。而这种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旦形成,学校教研组行为文化建设

就成功了。

3.专题学习和研讨

教师专业发展是不断递进的,以教研组为本的教学教研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

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可以通过教研组的培训,发展个性化的教研组。建

立一种以组(校)为本、科学有效的融学习、培训和研究于一体的教研机制,提

高教师培训实效性,加强对培训活动的管理和评价,是加强教研组行为文化建设

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围绕着教师工作中碰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讨活动,以加强教师之问的协

作和交流,以期获得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在

观课自玎组织观课主题的理论学习(针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问

题、学与教的统一问题、课拳的提问技巧、学科整合问题等等)丌展有主题的研

讨;根据人员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学校和教研组根据骨干教师,年轻教

”陈人伟.走向有效的舭课议课【J】人民教育,2007(23)

三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备:K备⋯版社,2003

4l

Page 46: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师,不11=司年龄段的教师等人员层次和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培训f1标。比如根扼不同

年龄教师的特点可分别设计层次不同的教学展示即建立新老教师汇报课,菏午教

师展能课,中年教师展示课和资深教师示范课等。

4.网络教研 。

网上教研活动,即教师个体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习、交流、反思的互动提高

信息网络的使用。通过网络平台打破时空的界限进行个体的反思、同伴的互助、

专业的引领,形成百家争鸣、资源共享的互动式教育研究,它还包括网络资源的

使用,资源库建设,网上信息平台,网络交流等。

(三)学习型团队

学习型团队包括师徒结对、跨校的学术交流或联谊教研、沙龙式教研等。

学习型团队让教师在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中获得心理支持、交流新的想法,

通过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共同努力、减轻自己的负担,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

习氛围,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团队学习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对教师的专业

成长的作用也更为直接。教师在合作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劳动和不断学习中实现

了自己的精神需求,将教师职业真正变成了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使教育事

业成为充满智慧的、实现作为人的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

体、协调一致,教研组成了发挥教师智慧和创造力的舞台。

1.师徒结对

可以是新教师与教师骨干双向选择,结为师徒关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

可以是骨干教师和教学或其他能力稍微差点的老师结对,结对可以是一师一徒,

也可以是一师多徒,多师一徒。一师多徒则可以建立名师工作室,多师一徒则是

尤其关注重点培养对象。学校应定期对结对活动进行考核评价。

2.跨校的学术交流或联合教研

为进一步加强理论的培训和教学实践的引导,开阔教师们的眼界,提高整体

素质,学校教研组间可以建立联研制度,结对互研,信息共享。跨校的联合教研

活动使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拓展视野、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比如请外

校有经验的教师谈课改体会,谈初三复习经验,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评课(观课议

课)等。

3.沙龙式教研

丌展自愿参与、丌放民主的研讨活动,休闲和教研合二为一的沙龙式教研。

比如由学校教研组提供经费,根据需要,定期举行沙龙,教师对学校某个问题或

现象、或对教学中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自i『,促进组内教师感

情和谐。

4.2

Page 47: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总之,学习型团队使教师工作不断超越臼我已有水平,给工作和生活注入活

力,也使教师的工作更具创造性,给耳,liqk生活添上理想色彩,使教育教学工作成

为展示教师生命价值的方式和途径。

(四)专家引领 一

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专家给予必要的引领与协调,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

长。注重校外专家的力量,聘请校内外的专家、特级教师、名师、教研员等给予

必要的引领与协助,讲解一些前沿的教改理念和教改信息等系列跟进式或滚动式

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的内容制定研究专题一根据专题设计教案、准备课件一共

同讨论、修改教案一试教、说课、观课、议课、反思一再实践,通过一个系列的

专题活动,提高全组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

解决这一问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这是一种专家引领或带教式的教研活动,

使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及时调整跟迸,不断提升自我。

对教师而言,在资深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丌展教学和进修,为自身专业的生

长提供了可能。专家带来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使中学教师有机会了解和

学习这些新理论与新方法,从而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

(五)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研组层面,教师根据

自身实际与研究能力自主选择本教研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教

育教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被整理到课题研究中,而课题研究本身则呈现出合作、

丌放与多元的特点,势必促进教师之I、日J建立共同的研究目标并协作交流,由此带

动教研组科研活动的丌展。通过以课题研究项目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名师、高级

教师以教育教学中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立科研课题、听课、评课(观

课议课)、上示范课。带动整个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深

入促进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参与并亲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过程中

掌握教育的理念和运用策略,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推动教研组行为文化的

运作。

在具体研究操作中,教研组为组内教师课题研究的丌展创造条件,请指导教

师帮助课题组进行课题设计指导,解决各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

容及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在具体过程中,教研组倡导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不定

期组织教师对课题进行研讨,互相交流认识和见解,最终使教师形成课题论文。

(六)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生活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

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教师获得专业成长,教

43

Page 48: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研组行为文化得到强化。

1.教学比赛

学校定期丌展各类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教学比赛,如每年一次的全校性优质课

比赛、骨干教师示范课、全校三坛(教坛新秀、教坛中峰、教坛宿将)评比、“教

学开放周”、“最满意的一掌课(案例分析)”等。通过组织比赛,在备课的过程中

提高比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同时同教研组的教师积极参与备课和协

作,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既能学到很多东西又提高了组内教师问的团结协作能力。

2.文体艺术活动

学校精心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尽可能搭建一些

平台,让教师展现自己。如每年举办一次读书节、体育节和艺术节,并利用节同

丌展一些活动如卡拉OK比赛、篝火焰火、集体聚餐、歌咏比赛、师生联欢会、

篮球比赛、排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师生拔河赛、远足登山等群众性健身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教师了解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新形势、

新发展,展现各教研组教师的个性JxL采,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培养教研组团队精

神,营造出团结友爱、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文明礼仪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研

组。

以前,吕学校教研组活动只是走过场,大家觉得浪费时间?大家坐在一起大多

时间是闲聊打发时间,进教室听课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记听课笔记完

全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教师主动开公开课的没有几个.个别教研组为了完成学

校的任务还进行组内教师抽签上课,抽刮的算不辛者?评课时往往是一团和气.

大家都是好好先生,多提优点,少谈或不谈缺点和不足?学校领导进课堂听随堂

课,教师不愿意,领导也没什么跟教师交流优缺点⋯⋯吕校学校领导以教研组文化

建设为抓q-建设学校文化以来。首先请采专家进行师德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理念渗透教育,然后征求教研组长的意见.教师的意见想办法突破教研组内教师

不象行为的窘境。

根据教师反映的信息?原来的活动方式不够新颖,活动主题不明确,活动针

对性不强,专业引领不够⋯⋯学校应教师的要求有布置有计划的逆行了“自我研

修,同伴交流.学习型团队,专家引领,课题研究,任务驱动”等方式的活动,f这

些活动进行中坚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原则——先在部分有一定功底,积极

要求上逆的小部分教师中实施,然后全面铺开,。如进行观课议课活动?学校先在

个别优秀教师/教研组中进行,待较成型后在全校推广。

四、中学教研组精神文化构建策略

教研组精神文化乃教研组文化之本,是教研组文化构建的最高层次。教研组

Page 49: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精神文化表现为教研组内教师其㈣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ij:作目标。它包括:

教研组教研风气、教研氛闭、教研组(备课组)组训、愿景等。

重视教研组文化建设应关注教研组成员的精神风貌,激发每一位成员的发展

欲望与工作热情,强化团队意识,培养团结协作、扎实创新的教研组精神,营造

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把教研组建设成教师f’日J相互学习、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合作型、学习型、研究型组织。

(一)明晰教研组文化的目标追求

学校有学校发展规划,但教研组一直没有教研组发展规划。教研组的精神文

化是教研组文化的核心。教研组文化的主体是人,教研组文化体现着全体教师在

工作和学习方面的价值取向。而这种明确的价值观念决定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贯

穿、渗透在教师的各项学习和工作中,贯穿于教研组的管理过程中。组训、教风、

学风就是这种理念的精华,是教研组文化的灵魂。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

一个既明确又现实的目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

教师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必然受到影响和熏陶,从感性到理性,在教师的头脑中形

成稳定的观念形态和心理定势,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个体行为和

作风从“无序”逐渐变为“有序”,自觉或不自觉适应教研组精神的要求,在自己的实

践、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思维方

式,逐步养成良好的素养。

要创建教研组文化,首先要以教研组发展规划为抓手,通过规划完成如下任

务:全面深入解读教研组文化生态;明确教研组的文化愿景和发展目标;确立教

研组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整体设计同常教研活动,形成系列化、制

度化、日常化的格局;整体进行教研组层面的制度设计,实现学校制度向教研组

制度的重心下移;提升教研组组长的策划能力和思维品质。教研组发展规划,应

具有以下特点:

(1)规划有了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各教研组规划的制定者都能从文化的角度思考本教研组的发展,强调要为教

研组未来的发展树立文化之魂,即确立本教研组的价值追求,并将其转化和渗透

到教研组的各项工作中去,逐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

(2)规划是教研组成员集体研讨的产物

规划中提出的教研组发展愿景,其核心是教研组的主流价值观。教研组的每

一位成员都是这一愿景的共建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教研组文化的建设中来,

将个人追求与教研组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

(3)规划有明确的理念支撑

45

Page 50: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各教研组组长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

教研组文化和教师专业团队建设的理论,

(4)规划有清晰的行动路径

要聚焦当前最自订沿的教育理论,尤其足

伎规划有呼实的理论支撑。

教研组的发展规划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这样

才能把教研组文化建没落到实处。

(5)规划具有整体性、人文性和主题性

所渭整体性,是指规划必须比较全面,包括情况分析(对教师的学历、职称、

工作念度、业务能力、工作实效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指导思想、学习计划、课题

研究计划、学科活动安排、常规工作等。所谓人文性,就是要以人为本,重视教

师个体的需要。所谓主题性,就是规划中的学科研究主题要由粗放走向精细,以

主题带动研究走向深化。

(二)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在教研组中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合乎时代精神,体现教研组特点,以教师

和教研组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念,并使这些观念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和遵循。教研

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全体教师的言行。提倡教研组提炼

自己有特色的、为教师认可的组训、愿景来培养全体教师热爱自己的教研组的情

感,树立『F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形成以“爱生、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本着对

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全

面关心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形成优良的学风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面临前所

未有的冲击。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介入,给教师以

新的挑战。终身学习是教师补偿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

要,又是搞好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教研组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

的观念;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实实在在地接受继续教育,始终不断地学习,时时给

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不断提高参与和实施教科研的能力,不断

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努力成为学

习型、研究型教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全能的、‘和谐发展的、有学问的、

有教养的楷模,即全面发展的人;教研组要引导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远大理想,

具有积极认真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形成勤奋好学、

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优良教风。

教研组还可以通过报销教师购买教育教学报刊杂志费和请专家进校作学术讲

座等途径给予强化,促进全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研组中形成良好的

Page 51: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学习风气,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们通过学习,能用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思考学校、教研组存在的问题,

能辩证地对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并形成崇尚一流,成就一流的共

同愿景。使个人理想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个人需求与学校需求相结合,改变

教师文人相轻,单干还行,合作不足的毛病,形成为教研组、为学校的共同目标

而忘我工作的团队精神。

教师学习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

获耿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

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是每一个人未来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证。二是通

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只有接受严

格的、高层次的学科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仅仅接

受中等教育和最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全面掌握一门学科的。一个合格的教

师应全面学习一门学科,包括学科历史、学科结构体系、学科基础理论、学科知

识应用以及跨学科知识等。三是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未来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

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它有关教育的学问,如心理学、教育

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四是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化

信息技术转化为现代教学手段。

(四)加强教师间合作交流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教师业务

水平的高低,一要看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掌握是否扎实,二要看工

作后的继续学习和经验积累如何。其中和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的有效环节,可使教师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并及时发现不足。虽然同组教师专业

相同、情趣相近,但每位教师又各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就同一个教学内容看,

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教法,进而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有的能把理性的问题显

性化,有的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的能把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也有的能把复

杂的问题简明化,其教学方法可谓异彩纷呈。所以,教师之间应经常相互听课、

共同研讨,以取长补短。这既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又可加深同事之间的友谊,

进而大大提高同组学科的整体水平。有学者指出,新课程实施中,教研组应倡导

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研究与交流,合作方式可以是讨论、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

或研究课题等方式,人数可多可少,范围可大可小。合作化专业发展的含义即是

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为提高各<\的教学能力,自愿组合成立合作小组,然后通过

相互课堂观察和意见反馈方式以、达到专业化成长的目的。合作对象的选择应该在

自愿的基础上,应鼓励新老教师、不同学科之I、日J的搭配,也应该倡导与校外教育

47

Page 52: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研究者的合作。

(五)营造良好教研学术氛围

教研组要加强学术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的建设,有效地丌发、利用“现成”

的教研时间,鼓励、张扬非正式的教研组活动。研在平时,研在每一天,研在每

个角落,鼓励办公室教研、家庭教研。打破教研的时间限制,提倡即时交流;突

破会议教研的局限,提倡各述己见、勇于争论、实话实说的松散式教研。共同营

造一种丌放、民主、实效的教研学术气氛和文化,强化合作、竞争、共同发展意

识。竞争产生推动力,合作产生合力,只有既竞争又合作,才能更好的推动教学

教研的发展,促进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完善。从而形成相互关心、相互沟通、相互

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教研组精神文化。

48

Page 53: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主要参考文献[1】刘尧等.叶,学教研组建设论纲[M】.西安:西北人学出版社,2001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炜等.校本教研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的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4,(4).

[5】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的组织与制度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3,(12)

[6】刘尧.中学教研组管理浅论[M】.江西教育科研,1999,(4)

【7】刘尧.中学教研组职能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8]刘尧.教研组管理的两项重要原则【J】.湖北教育(教学版),1999,(21).

[9]李政涛.什么是“教研组文化”?’‘‘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一 【J].上海教育

科研,2006,(7).

[10]李政涛.“教研组文化”的当代转型_‘‘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二[J].上海教育科研,2006,(8)

[1 l】李政涛.以文化产品的创建与管理为核心,创建新型“教研组文化’u‘教研组文化”系列之--[j].上海教育科研,2006,(9).

【12]牟映雪.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13]钱薇.浅谈教研组建设的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6(2).

【14】柳夕浪.走向共生的学校教研组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6,(8)

[15]方明.区域协作背景下教研训一体化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教

育科研,2006(7)

[1 6】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校教研组

I-DB/OL].http://www.ncct.gov.cn/rdwztj/05—12一12—_05.html.

[1 7】李秀.对加强农村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思考[J】.贵州教育,2006,(16)

【1 8】龚鸣,王洁.在学习中凝聚在凝聚中发展“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与提升[J】.

上海教育,2006,(20)

[19]杨天平.构建学习型学校[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6)

[20】李莉.教研组制度与教师同伴指导制度之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

学,2004,(1 2).

【21】胡苏绸.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4,(9)

【23]李秀林.区域性学校教研组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25)

【24】孙兆航.教研组建设应突出四个着力点[J】。教书育人,2006,(9)

[25】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D小学教研组

个案研究 【D].【保存地点】:华东师范大学,2004.

49

Page 54: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26】白磊.学校基层教师组织研究[D】.【保存地点】:首都师范大学,2007.

[27]支1J群英.我国中小学教研组研究[D].【保存地点]:华东师范大学,2007.

[28]金学成.当代教师的合作与发展[D】.[保存地点】:华东师范大学,2007.

[29]赵峰敏.优化教研组的个案研究[D】.[保存地点]: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尹文峰.中学英语教研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01.[保存地点】:华东师范大

学,2006.

【31杨超.促进教师有效合作的研究[D】.【保存地点]:上海师范大学,2006.

【32]--F_成军.教研组活动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上海市天山新村第二幼儿园个

案研究【D】.[保存地点]:华东师范大学,2004

【33]马海威.促进教研发展 开创教育新局面——教研组长工作略谈【J】.甘肃

教育,2006,(1 5)

【34]新课程指导下的校本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5]罗炜、姜平、刘翠鸿.校本教研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

[36]李烈.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3)

[37]赵德成.当前教师评价改革中的若干问题[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10)

[38]苏建华.围绕课题,构建‘合作型’的教研文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4,(8)

[39]陈海燕.论学习型组织与教师管理[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3).

[40]杨明华.以校本研训促教师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41]吴湘萍.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J].教育发展研究.2004,(1).

[42]张晓萍.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研究[J】.上海教育科

研.2004,(1).

[43]朱乃楣.用文化建设做强教研组[J].上海教育,2007,(6).

[44]马忠明.建设教研组名师文化促进教师智慧成长【J].吉林教育(现代校

长),2007,(4).

[45]林浩.学习型教研组与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教育,2000,(5).

[46]UJ-娜.教师对教研组活动期望的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5).

[47]陈桂生.“中国的教研组现象”平议[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48颜伟云.浅论校本培训中的“学习型教研组”[J】.继续教育,2002,(5)

【49]周学朝.教研组萎缩的原因及其对策[J】.云南教育,2000,(22).

[50]谓}尔.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教研组建设【J】.广西教育,2006,(1 7).

[51]王海仔.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江西教育,2006,(9).

[52]"-I-宝华.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努力推进校本教研[J】.上海教育科研,2005,(5).

Page 55: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53】周彬.年级组与教研组的冲突与协作[J】.中小学管理,2005,(7).

[54】曹继成.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的操作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5,(7).

[55]费岭峰,张晓萍.构建“协作、负责、多元”的教研组品牌[J】.教学与管

理,2005,(11).。

[56]文1J泽平.教研组工作的组织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4,(1).

[57]姜兴明.中小学教研组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4,(19).

[58]朱卓君.教研组评价的基本原I)ljJ[j].中小学管理,2003,(3).

[59】白炳春.学校“教研组活动课题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3,(1).

【60]周彬.与“教学研究”渐行渐远的“教研组”【J].上海教育科研,2005,(4).

[61]陈浩.学校教研组管理之我见[J].教学与管理,2001,(18).

[62]赵庚新.重提学校教研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1,(19).

[63]陈国星.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J】.校长阅刊,2006,(11).

[64]鲁宏飞.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5]冲突与融合:学校文化建设新视角[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66]赵建中.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7]陈国星.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J】.校长阅刊,2006,(11)

[68120雪.文化分类问题研究综述[J].岱宗学刊,2006,(10)4.

[6912lJ登阁.周云芳.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0】钟年.文化之道——人类学启示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71】钟年.文化:越问越糊涂【J】.民族艺术,1999,(3).

【72]泰勒.原始文化(中译本)[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73】唐美君.文化[A】.芮逸夫.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1971.

【746]黄文山.文化学建设论[A】.黄文山.文化学论文集[M】.广州:『F中书局,1938.

【75]周福岩.文化分类的两个含义[J].民俗研究,2000(3).

【75]毛东辉.英语学习中的亚文化现象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2003,3.

[76]杨藻镜.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7】顾嘉祖.从文化结构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2,(1).

[78]牛新生.夕}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2).

[79]霍尔.无声的语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Page 56: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附录l

关于中学教研组文化构建的访谈提纲

l、你认为教研组的作用足什么?它有存在的意义吗?

2、你认为教研组的存在对你的帮助大吗?如果有,有什么帮助呢?

3、你认为本校的教研组发挥作用了吗?如果没有,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

4、你认为本校的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有保证吗?活动内容有计划性吗?

5、你在发言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其他老师是否在听?有老师并没有仔细听别人

的发言,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6、你的发言是否经过仔细的考虑了呢?在教研组活动以前有过准备吗?都是

怎么准备的?看了些什么资料?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取这些资料的?

7、在教研组活动中,教研组长说话最多,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8、每次教研组活动以后,你有没有对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回想或思考过?或者

就教研组活动时达成的共识去在实践中具体操作?

9、你认为现有的教研组的活动,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比如时间安排,

内容安排,活动方式的安排,以及人员的结构等等?

10、你希望教研组对你的专业成长中所起的帮助更大些吗?

11、教师除了学校和教研组的安排学习,每周花在自主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是

多少小时?

12、您所在的学科教研组在本学期丌展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主要采

用何种形式?

13、您觉得贵校的教研活动在组织形式和丌展方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效果如何?

14、贵校建立了哪些教研组制度?执行力如何?

1 5、从校本教研培养教学骨干有何成功经验?

16、贵校教研组有没有类似学校校训、规划的教研组组训、愿景?

17、贵校教研组长如何产生?

Page 57: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附件2

中学教研组文化建设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老师,欢迎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请您仔细阅读下列问题,并根据您

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答案的选择对您无任何影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请您

不要有顾虑。对于您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选择

1、你们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有无固定的时问。 ( )

A、有B、有时有有时无C、没有 D、不知道

2、对于学校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你认同吗?( )

A、认同 B、不认同 C、保留意见

3、您所参加的学校教研组活动,主要侧重下列每组中的哪一种。( )

A、针对教学问题研究讨论 B、听理论讲座,读文献资料

C、听课评课,讨论改进 D、听课评课后,再上课改进

E、自行确定研究主题,展开研究 F、传达上级部门有关精神,完成领导交

给的任务

4、您觉得参加下列每组中的哪种教研活动更有效果。 ( )

A、集体讨论 B、独立研讨 C、有专家指导的研讨

D、只和同伴的研讨 E、同事问的随时交流 F、教研组常规活动

5、在教研活组动中,您觉得自己比较擅长做的是( )

A、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B、梳理出讨论中的主要问题C、听别人发表意见

D、表达自己的经验与不足 E、质疑别人的经验搞活做法

6、在教研组活动中,您最想得到的帮助是( )

A、教研员B、专业研究人员C、校内专家D、网络资料

E、图书资料F、其他

7您觉得你们学校教研组活动存在的问题有( )

A、 匆置任务多,深入研究少B、以应付考试为中心C、理论学习远离课章

D、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E、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差F、活动方式单一

8、为了有效丌展教研活动,您觉得学校要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完善教研制度 B、营造教研氛围 C、丌发校内外资源

D、建立激励机制 E、来同信息渠道 F、建立专业指导教师的队伍

Page 58: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二、判断

以下问题答案请在“①赞成②比较赞成③无所谓④4:太赞成⑤不赞成”中

作出决定。

l老师都愿意参加教研组活动. .

2教师间合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教研组存在的基础.

3学校现在是以法规、章程规范教研组的运作。

4学校放假期|’白J,除了必要的休闲之外,教师常有没事可干的感觉。

5教研组应保障成员间资料共享。

6各种会议和检查促进了教研工作。

7教研组内同事应注重不同教育见解的交流.

8现有教研组是一个强调应试教学的服务性系统。

9现在教研组所执行的量化评比方案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增强很重要。

10希望教研组内充溢着治学精神。

1 1学校对教研组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研究。

12除正常的工作协调之外,教师I刨很少学术交流。

13教研组应重视对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培训。

14在教研活动中,各教研组成员研讨热烈,效果较好。

15教研组要不断促使教师学习教育基本原理。

16有人说:现有教研组内的教师之间只是表面上很和睦。

17在普通中学,搞课题研究不如把时I、日J用在领学生多做些训练题多考几个学

生上线来得实在。

18您认为英语教研组参加课改对教师的帮助很大。

19有人说:“在中学搞不搞教学研究无所谓,搞教研也只是为了评

20教研组长应有比较优越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21在您的周围,很多人搞教研作论文就是东抄西剪的拼凑。

22当某位教师对在实践中发现的教育问题展丌研究时,教研组应予以支持。

23教研组缺乏与家长的沟通

24教研组要给全体成员提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25老师经常上网查资料,下载课件。

26组(校)本培训内容和方式具有实效,受到老师欢迎

三、请您谈谈对你们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建议?

Page 59: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致 谢

回想三年前,怀着对教育硕士的憧憬,来到了浙江师范大学。转Ⅱ艮三年过去

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懂了一点为学之道,即便足懂了一点,也只是皮毛。

但经过长n,TfNJ的“煎熬”,论文的撰写工作终于接近尾声,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

觉,也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浙江师范大学老师们渊博的知

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同时由于自己的能

力和精力有限,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毕业论文虽说是三年学习的成果,但更是无数老师和同学朋友的帮助与指导

的共同结果。在此,对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和亲人表示最诚挚的谢

意。

深深感谓}我的导师刘尧教授。能够成为刘老师的弟子聆听他的教诲实感荣幸。

刘老师知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洞察力敏锐、责任心强使我在这一阶段的学习

中受益匪浅,并将终身受益。这篇论文从选题到查阅整理资料、确定提纲,从初

稿、二稿、三稿⋯⋯到定稿,都浸透了刘老师的辛勤汗水。在学习期I'BJ,从刘老

师身上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感谢吴惠青老师、万秀兰老师、季成钧老师、熊才平老师等在我论文开题的

过程中给我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感访}傅建明老师、熊才平老师以及

所有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他们精湛的学术研究、至善的品性、宽容的胸怀值得

我永远学习;感谢在浙江师范大学一起学习的同门姚仁环、陈丽彬、戴海燕,感

谢他们给了我大量无私的帮助,还和我一起探讨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提纲;三年来

患难与共,欢笑难忘!

在此还要感谢在我的论文创作中给我极大支持的浙江温州苍南灵溪二中、灵

溪六中、灵溪一中渎浦校区的领导同事,感谢他们对我的问卷和访谈给予的配合

和无私的帮助。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和孩子,是他们的“爱”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在精神上鼓励我,做好后期工作,解除我的后顾之忧,使我安心写

作。感谢他们一贯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我顺利完成论文的峰强后盾。

Page 60: #-3 Ü8× û : .) ¿ :!A [ : --è4 [ê X Î-è0J § áÖT ¶ +AË :!4 ...jypls.zj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6/0c/b55... · AB STRA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黄光团.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调查与策略探究.试题与研

究[J],2008(1).

【2】黄光团.谈激发学习兴趣.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N],2007总(480).

【3】黄光团.让复习课不再是“炒冷饭”.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

[N】,2007总(486).

141黄光团.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现代教育[J],2007(2).

[5 1课题《农村初中学科带头人校本培养探索》2005年省教科规划

成果二等奖(执笔)

[61课题《初中英语作业改革的实践研究))2006年市课题三等奖(负

责人兼执笔)

【7】论文《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内容与方法的深层次思考》2006年温

州市二等奖

[81案例《同种佳肴倒胃时令赏花爽心》2006年温州市三等奖

【9】课题《基于初中常态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实践研究))2007

年省教科规划立项(负责人兼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