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51

description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课标要求. ①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 ②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影响. 自主学习. 1 、郑和下西洋. 2 、闭关政策 (1) 原因: (2) 内容:. 快速抢答. 一、郑和下西洋. 第一题. 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文莱北部. 明代把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西洋”。. 第二题. 郑和是什么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1: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2: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第第 2323 课课

从郑和下西洋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到闭关锁国

Page 3: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①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

②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影响

课标要求

Page 4: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自主学习1 、郑和下西洋

目的起止时间主要人物出发地点次数到达地区影响

2 、闭关政策(1) 原因:(2) 内容:

Page 5: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6: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Page 7: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明代把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西洋”。

文莱北部

Page 8: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是什么人?

Page 9: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原来并不姓郑,他姓马,回族,小字三保,亦作三宝,明初马三保入宫做了宦官,燕王朱棣以“讨帝齐黄”为名,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去了王位。马三保跟随燕王起兵,燕王即位,赐姓郑。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到达麦加朝圣。

Page 10: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明朝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

Page 11: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招贤令

今大明王朝,社稷安定,国力雄厚,为宣扬大明国威,朕锐意通四夷。今求才负经纬,谦恭谨密之贤臣远下西洋,宣德化而柔远人,钦此!

Page 12: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次数,到达哪些地方 ?

Page 13: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航海的经过

Page 14: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占城

暹罗

锡兰

渤尼

越南泰国

文莱北部

斯里兰卡

麦加

Page 15: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Page 16: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17: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 哥伦布

航行的起始时间

1405 1492

Page 18: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航行的人数

郑和 哥伦布

…………27800 人

…………88 人

Page 19: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哥伦布

航船的大小

郑和最大的宝船 哥伦布最大的旗舰

约 150 ╳ 60 米 约 25 ╳ 6 米

郑和 哥伦布

Page 20: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驰航于辽阔的大海上。规模宏大、组织周密,是 15 世纪世界上最大、最完备的船队。

Page 21: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的船队

15 世纪世界上最大、最完备的船队

Page 22: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 年

次数: 7 次出发地点:刘家港

(今江苏太仓浏河);

最远到达地区: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Page 23: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

郑和 哥伦布 达 · 伽马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 4 1

人数 1000~1500 人 160 人

船数 17 艘 4 艘

船只大小

旗舰长 24.5 米,宽 6 米 长 34 米,宽 8 米

拥有设备 航海图 , 罗盘针 罗盘针 罗盘针

到达范围 美洲 印度

大船长 151.8米,宽 61.6 米

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共 200 余艘

2.7~2.8 万人

Page 24: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根据以上图表,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Page 25: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航海?

Page 26: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影响?

Page 27: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28: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正方:郑和下西洋利大于弊

反方:郑和下西洋弊大于利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有针对性

Page 29: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历史现象

1793 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觐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双方互赠礼物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 中国赠给英国国的礼物

太阳系天体运行仪

航海望远镜

战舰模型等

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

你从这两份礼物单的比较中能看出中英国有何差距?

Page 30: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Page 31: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1600-1700 年西方绘制的世界地图

Page 32: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清朝乾隆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

Page 33: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西方

中国

从这些对比中,你能看出到了清朝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Page 34: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闭关

锁国

Page 35: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36: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2.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 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

Page 37: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

1. 什么是 “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

Page 38: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

2.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 行太多的交往。 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 了中国 的进步。 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 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Page 39: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3. 具体表现有哪些?

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Page 40: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4. 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 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Page 41: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清朝 闭关锁国

封闭

落后

谈古论今

明朝

郑和下西洋

开放促进发展和交流

通过两个朝代不同外交政策的对比,给我们当今的中国带来那些启示呢?

Page 42: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43: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1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

A 、明朝国力雄厚 B 、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 、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A

Page 44: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2 、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 ﹚

A 、福州 印度半岛 B 、刘家港 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 、福州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Page 45: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3 、整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 、促进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 、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 、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C

Page 46: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4 、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能够从根本上抵挡住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D 、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B

Page 47: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5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 、害怕人民的抗清斗 C 、阻止西方殖民的入侵 D 、维护清朝的统治

D

Page 48: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Page 49: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编制旅游行程表 : 为了解郑和下西洋具体情况,你愿意安排一次旅游吗 ?如果愿意,需要先准备一个行程表:包括时间、经过的地点、交通工具、活动内容及携带的必需品。如能给出一张简单的路程图(从所在学校出发,经过的省、市和国家、地区)就更好了。

Page 50: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23 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明朝开放的外交——郑和下西洋 1. 目的: 2. 经过:(时间、出发点、次数,所到之处等) 3. 影响:二、清朝保守的外交——闭关锁国 1. 原因: 2. 含义: 3. 表现: 4. 影响

板书

Page 51: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第 23 课 从 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