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41
2

description

 

Transcript of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Page 1: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

思潮

Page 2: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朋友们,试看一棵树,春吐新绿,夏放浓荫,秋飞黄叶,冬则叶落归根,孜

然一身,形似枯槁,等待来年孕育新的生命。寒暑四季看似一场轮回,然生

命逝去,势必永不回头。

个体生命的成长是一场奢侈的时间旅行,不可逆,不重复,且必有终结。

一位哲人说,宇宙中的一滴水,一缕风,均可将人这根脆弱的芦苇折断,人

的全部尊严在于可以思考。纵观宇宙之大,人不过一粒尘埃,然寰宇海内万

物,人却是万物之灵长,思考是人生命中一点灵光。

人小而弱,却拥有思考的力量,然而旅途有限,如何置换有限与无限的位置?

何以保持人的尊严?

朋友们,我们感谢这个年代,物质日渐丰富,使我们脱离饥寒的窘迫,科技

日新月异,让知识的积累以地球村的方式爆炸性的发散,使我们认识世界、

了解世界触手可及。但是我们也要思考这个时代,不单单让物质、驳杂信

息包裹我们的灵魂,以致我们被喧嚣俘获、浮华所奴役,随波逐流,人云亦

云,渐渐失去独立思考之能力,丢失做人之尊严。

朋友们,真正的精英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财富多少,不过多驻足于地位高

低,思考并非要标新立异,也非哗众取宠。他们仰望星空,脚踏大地,与自

然接触,与社会对话,与自己独处,与生命来一场论辩,并在生命旅途中站

在时间的天秤上掂量下自己灵魂的重量。

朋友们,我们时代需要真正精英。他们如一道光,给予自己希望也给予别人

希望,给予自己尊严也给予他人获得尊严的能力。

有所思王文

卷首语

Page 3: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思潮 大家 情愫

06中间人

Inbetweener

11我想对留学生说的几句话

刘蔚之

14红薯情

罗波

16丽莎

刘碧萱

18吾爸胡一刀

胡漪

08如何“科学地看待爱情”

白渊

主编 王飚

文字编辑

黄珺兰 李雨伦 梁牧笛 马艺菲 宋若楠 孙天玥 谈心 王文 张丽质 张耘启

美术编辑

李丁泽宇 严骏

Page 4: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5

思潮

文苑 访谈 风采

21蝶恋花22闲话说雨24外一首25纽约的风

王佳骅

31行政角色中的学者

周洪宇

35中美交流的践行者

倪剑

38Kuo Ping Wen, a Legacy that Still Lives Today

Ji Liu

39首届纽约中国学者学术论坛成功召开

王飚

41留美(纽约)中国学者论坛第二期顺利举行26

悯己寺白渊

27等待

六月的乌托邦

28后会无期,不期而遇

Austin

Page 5: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6

思潮

我说的这个中间人,不是调停矛盾和稀泥的mediator,

而是一种生存状态,一种身份错乱,一种自我缺失。是

的,我说的就是现在的我自己。先介绍一下我自己:工

作好几年才出国,比周围同学都大不少;满脑子西方思

维,业余爱好全盘美国化;参加过几个音乐比赛,看起

来有一点正儿八经的艺术经历。现在我来到了哥大,

掉进了一个身份错乱的大坑。我在成年人的世界像个孩

子,在学生的世界像个成年人;比很多中国人像外国

人,比很多外国人像中国人;跟搞学术的一起像个搞艺

术的,跟搞艺术的一起像个搞学术的。最后我成为了一

个卡在各种身份夹缝里面的“中间人”,每天都面对着

自我定位和身份错乱的问题。

我惊慌失措地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其实我以前很少拿这个问题为难自己。首先,到目前为

止,我做过的、决定做的事情好像都还弄得不错,我对

我感兴趣的领域也都并不满足于浅尝辄止;另外,我一

直也有很多朋友,生活热闹,我跟我喜欢的人交谈,并

不觉得需要定义自己和定义他们。但是这里是哥大,华

人精英的聚集地。中国人特有的实用主义和精英身份结

合在一起,让每个人都处在出类拔萃人群的特定焦虑之

中,本能一样不断兜售自己的才华和身份。大家热情四

溢得给自己贴着标签:我的特长、我的知识储备、我的

分数、我的社会活动、我的人脉。这里所有人都自信优

秀闪耀夺目,骨子里透着我是精英我怕谁的自信。而我

从小就不喜欢竞争氛围,做事情和交朋友的标准都是“

喜欢”和“有意思”,对文科和艺术格外感兴趣,对这

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理素质差,以往的舞台经验全部白

瞎,只要是碰上自我介绍的场合,次次都满头大汗语无

伦次连中文都不利索更别提英文了;连外形也不占优

势,一米六身高加上娃娃脸,来了美国简直是一秒钟变

小矮人。我觉得拿藤校精英这身份来定义自己还是免了

吧。再回到我国内朋友们的圈子——微信朋友圈。好歹

我也是工作过几年的人,成人世界是什么状态我再熟悉

没有了:男人们都在转发各行各业的专业帖,女人们按

时间顺序是婚纱照宝宝照育儿经。再看看我,奔三的人

了,一点儿也不着急定位自己,动不动就说大龄女文青

推动社会进步,作为一个落后的单身人士简直是恬不知

耻。

可是拿身份定位自己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各种身份错乱和中西方双重价值体系中手足无措的

我突然有了“epiphany1”。我之所以会陷入身份的迷

局,是因为我从来不想拿身份定义自己和别人。我关心

的是,在所有的身份背后,我和我周围的朋友都是什么

样的人。因为,所谓“身份”的实质是没完没了的价值

判断和价值衡量。而“价值”描述不了一个人灵魂的模

样。说到价值判断,我并不想把它上升到理想和现实的

高度。在这个理想和现实高度脱节的物质年代,毛姆的

《月亮和六便士》回回都被拿出来膜拜。但他写的是高

1. 对事物真谛的顿悟

中间人Inbetweener

可是拿身份定位自己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Page 6: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7

思潮

更,不是普通人。我们作为大多数时候没有艺术灵感指

引的凡夫俗子,除了用各种身份来定义自己,还有很多

方法自洽,因为最普通的人也可以有最高尚的灵魂。生

而为人,我们只要有爱有自由有召唤,便足以让自己作

为一个卑微的个体发出深邃的光芒。我说的也不是高晓

松贩卖的情怀。前几天在朋友圈看了他一篇访谈,叫《

不买房子,买梦想》,里面有一句高氏名句:“生活不

是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再看看文章里面

生活模式的选择,除了跑遍世界各地体验各色浪漫生活

就是读诗。这两种选择对于我来说几乎完全没有可操作

性,我作为一个常年晕车略带洁癖不喜欢读诗的宅女,

好像就只剩“苟且”一个选择了。但事实上,生活的趣

味性对于我来说大多在于最平凡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

节。观察“最平凡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最直接的方

法是放松的聊天儿,抛开虚荣心企图心,毫无负担,不

带任何标签和企图的交流。说童年趣事童年阴影,真诚

赞美一切热爱的人和事物,大声吐槽倒霉的事不靠谱的

人,互相拥抱一起哭泣,喝着酒撒着欢歇斯底里。形式

不限内容不限只要是真诚的发自内心都可以。这些对于

我来说是生而为人的全部美好。

上帝造物千姿百态,个体的差异性是最美的存在。我们

一个个凡夫俗子骨肉皮的最高贵之处不是体现在身份

上,而是体现在经历上。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本身就是一

本读不完看不尽的书。我们从出生到成年即使是最天才

的人也经历过相同的喜怒哀乐,我们都在人性的弦上以

某个相同的频率有过发自心底的震颤。就在那个瞬间,

灵魂与灵魂相遇,能迸发出最惊心动魄的火花。

真诚最可贵,真实最治愈。灵魂的重量很轻,人生的重

量很重。我们卸下重负轻盈面对,才有发自心底的愉悦

产生。所以,挣扎到最后,我决定面目模糊地拥抱每一

个在我生命中留下足迹的人——也许当我们放下一切身

份的伪装,把赤裸的灵魂释放出来,彼此倾心交谈的时

候,所有自由的人们都是一样的。

后记

写到“放下一切身份的伪装,把赤裸的灵魂释放出来,

彼此倾心交谈”的时候,我想起来《小王子》里面讲人

与人之间关于建立联系的话,这段话也是我一个朋友最

喜欢的:“小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

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

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

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

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

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看,多美好。

Page 7: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8

思潮

很多年之前我在无聊之际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叫做《非常

完美》,是章子怡小姐主演的。她在里面一反常态主

演了一个愣货女青年,那是鄙人最喜欢的章小姐的表演

之一。情节大概是一个女屌丝和白富美争夺高富帅的故

事,再具体就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章小姐有一句话令我

记忆深刻。她说“我相信男朋友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

抢回来的。”只可惜最后失败了。

章小姐失败的原因大概有两种,第一种是:的确存在一

种科学的恋爱方法,但是她的方法还达不到这个科学的

标准。第二种是:可能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科学的方法谈

恋爱。

我们主要来看看这第二种解释,其实“用科学指导恋

爱”在这里是一个很强的说法,什么意思呢?用科学哲

学的术语来说,这是一个规范性的科学观。也就是说这

种科学具备完备性的不可错的预测能力,如果你不按照

科学规律办事,那么你就会犯错误。我们暂且不论这个

规范性本身有没有问题。仅仅就恋爱本身这个事儿来

看,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个说法太强了。

那么有没有弱一点的方式呢?是有的,我们可以称之为

描述性的科学观,就是说一个科学学说可以有很强的解

释力,它可以很好得描述已有的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它的预测性不太行。比如我们当今世界的大显学--

经济学就是这么一种学问。我们这里要提出的一个关于

爱情的看法或观点呢就类似于这种,而且可能更抽象一

些。因为爱情比经济可能还要复杂。

好了,铺垫完了,我们开始讲。

现在假设两组虚拟的恋人。这两种人虽然来源于生活,

但是这两种人的纯粹形式几乎不可能出现在生活中,但

是由于他们的极端性,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问题。一组

是电影《非诚勿扰》里面的秦奋和梁笑笑。另外一组是

罗密欧和朱丽叶。

我们假设这是两组极端的例子,我们要对它们的属性进

行人为的设计。先来看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两对最终都

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了。当然生活经历会很不一样。然后

我们来看他们的不同点,这里假设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

个案例--从内在的观点来看,秦奋和梁笑笑是一对“身

经百战”的恋人,也就说他们都有足够的恋爱经验,这

个恋爱经验足够到他们能够对他们相爱之后的生活中出

现的所有情况都具备合理的预期,并且能够宽容得处理

这些事情。

罗密欧和朱丽叶呢?他们是一对初恋情人,之前没有任

何恋爱经验,一见钟情然后一根筋爱上另一个,此生再

也没有考虑过第三者。

从这两个预设来看,他们两对能够白头偕老一定是基于

不同的东西。虽然我们好像觉得那是同一个东西,即爱

情。在此我要引入一个高端一点的东西来辅助说明这个

问题,这个东西叫做贝叶斯方法。贝叶斯方法的简化表

述是这样的:

P(h|e) = P(h) P(e|h) / P(e)

我们结合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个公式,h 代表一个理论假

说,在我们这里这个理论就是“我爱你”,e 代表一个

如何“科学的看待爱情”白渊

或许现在是我们开始拷问自己爱情观的时候了?

Page 8: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9

思潮

证据,就是证明我爱你的证据,这就是这两对恋人在相

爱之后的长跑之中经历的种种情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

东西。P(h|e)是什么?我们称之为后验概率,也就是指

经过检验之后,或者经过爱情或婚姻长跑之后,“我爱

你”这个事儿的靠谱程度。P(h)又是什么?这是一个先

验概率。也就是你爱上他或她的时候“我爱你”这句话

的靠谱程度是多少。P(e|h)呢?这个东西叫条件概率,

它用来表示证据对理论的支持的程度,这个概率是算出

来的,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我们要依靠另一个公式:

P(e|h) = P(eh)\P(h)

在这里我先解释一下P(e),这个概率是证据发生的概

率,比如说罗密欧怀疑朱丽叶和隔壁老王有些什么,而

这个外遇作为证据发生的概率就是P(e)。P(eh)是指“我

爱你”和支持“我爱你”的证据同时发生的概率。这

样,这个贝叶斯公式的全部元素就介绍完了,但是这些

符号组合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这里就复杂了,我们不妨结合我们的案例来看一看。我

们需要知道之前我们的关于两组恋人的那些假设如何出

现在这个公式里。我们先来看秦奋和梁笑笑这个例子。

在这里,我们假设P(e)是1,也就是说,“我爱你”的证

据是确凿的,同时我们还要假设P(e|h)也是1,也就是证

据对理论的支持度是完备的。这两点就是我之所以假设

他们两个人“身经百战“的原因,他们都具备足够的经

验和智慧能够拨开迷雾看到对方爱自己的表现,并且同

时明白这个表现是表示他或她在爱着自己。这样一来我

们就得到这么个东西:

也就是先验概率等于后验概率。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

说当这两位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发现灯火阑珊

处的某人的时候,他们找到了自己所谓的“真命天子”

,这里的意思是说他们之前的爱情实践使得他们先验概

率非常高,高到可以经历时间的检验,以至于多年之后

的后验概率依然是这个数。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对。他们的先验概率也很高,他们

一见钟情,被对方所吸引。我们大可去想想文学中的罗

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的样子。但是他们的后验概率要想

维持这个数却并不容易。因为他们两个都没有任何恋爱

和生活经验,他们之间的爱情甚至是非理性的结合,可

能两个人就是因为对方的生理特征而爱上对方。但是,

在日后的生活中,不和谐的事情会层出不穷,也就是说

P(e)和P(e|h)都有可能出问题,那么为了维持这个数该怎

么办呢?

科学合理性问题中有一个辅助性假说,当证据对理论的

支持程度小于1的时候,我们就要设计一些辅助性的假

说来使得这个证据能够支撑这个理论。比如“以太”就

是一个对超距作用的辅助假说。我们会发现当这个东西

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爱情生活就复杂起来了(即使是在

误解为零的情况下,即P(e)为1的情况下)。在爱情中

一个比较类似于辅助假说的例子是自欺。吉姆佩尔的老

婆和别人通奸,有一次他几乎捉奸在床了,结果他的老

婆让他去看看孩子什么的把他支开了,回来之后就不认

账,结果他居然相信了他的老婆。这里他就是一个自欺

的家伙。但是他和他老婆最后也算白头偕老了,他老婆

临死的时候向他忏悔,说咱俩的孩子没有一个是你的。

这是一种说明,来解释为什么罗密欧和朱丽叶能够白头

偕老。

那么有没有其他的说明呢?我们很容易想到,那就是“

为对方改变自己”。但是这要怎么解释呢?它不是什

么辅助性假说,也就是说这个公式似乎解决不了这个

问题。

现在这个爱情的问题就来了,爱情这个东西,是属于两

个人的理论,而不是属于一个人的理论,也就是说两

个人对“我爱你”的先验概率是不一样的。更复杂一点

看,两个人对于“我爱你”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个意

思是说,对于同样的一个e,他们可能产生不同的P(e|h)

。秦奋和笑笑的公式之所以能说得通,正是因为我们还

预设了他们在这两个问题上是一样的。

那么对罗密欧和朱丽叶来说,怎样解释这个爱情等式

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先验概率和所谓的爱情

观,使自己的爱情观与对方的等同起来。这个过程有一

定的可能是一个不平等的过程,比如罗密欧改变了自己

Page 9: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0

思潮

的爱情观,或者说干脆改变了自我,去适应朱丽叶的爱

情观。一些浪漫主义者可能会认为这里罗密欧更爱朱丽

叶,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说法。人性比能想象的要复杂得

多,潜意识的东西你是说不清的,说不定罗密欧是出于

恋母情节做出此种举动来呢?但不管如何,这是符合我

们一开始的定义的,即从外在行为来看,他们都是有爱

情的。

或许现在是我们开始拷问自己爱情观的时候了对吧?

现在会有同学不服气了,你设计的秦奋和梁笑笑这两人

也太完美了吧?是不是有点太脱离现实了?我们现在就

再重新回来看看这一对,为了便于各位不做太过抽象的

思考,我们把预设稍微松动一点,这两个人其实不是百

分百心心相印,就当百分之九十九吧,只能达到所谓的

灵魂伴侣的境界。这个松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假设这

两个人在爱情观和先验概率上是有不同的,或者是有离

散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位都够自我,都非常

坚持自己的本质,他们的理想就是找一个“同类人”。

结果他们成功了。

在这里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假设有两组

人,一组人是那种纯而又纯的爱情,就像梁山伯和祝英

台一样,一锤子买卖。另外一组,是两个“名声不太

好”的,比如秦奋(天天到处相亲,浪子心态)和梁笑

笑(凭借姿色,玩各种爱情游戏)。仅仅看外在行为,

不做内部分析,我们直觉上会觉得哪一组更稳定?哪一

组的爱情置信度更高?我认为答案是前一组。为什么?

因为我们觉得后一组人所谓的恋爱能力很强,也就是所

他们有很多选择,即使这个不成也不要紧,而前一组似

乎没有对方就不能活(最后的确是没活成)。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情况?

我留一段,给诸位想一想。

我的理论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被设想地太过完美,

也就是说这一对同时具备我所预设的那两组恋人的特

质。这个预设是非常苛刻的。而对秦奋和梁笑笑的预设

又太消极,在直觉上不考虑这两位具备我所设定的内在

条件,即他们的恋爱经验会给他们带来财富,同时也不

认为他们有什么一见钟情的可能。所以,问题来了,如

果上面两种价值观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是普遍存在于一

个人身上的,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个姐们儿或哥们儿的爱

情观不太“科学”呢?

或许有人对我的这个说法有疑虑,那是因为我没有完成

我对秦奋和梁笑笑的内在分析。我想,人性是一个能

动的东西,而不是贝叶斯主义所预设的那样是一个个体

性的东西,比如一个信念,就是一个个体,这个东西

没有内在的能动性。我所说的,在秦奋和梁笑笑的公

式中,P(e)和P(e|h)对先验概率的影响为零,并不是一

个经验性的客观的东西,而恰恰相反,这可能是秦奋和

梁笑笑这对恋人努力地维持自己的先验概率的后果。也

就是说,一旦两个人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

爱人,他们就会尽一切努力去避免其他的因素成为一个

在本体上能对先验概率形成撼动的根据,而这一点恰恰

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无法达到的高度。也就是说,在这

种情况下,先验概率是第一性的,只能通过先验的方式

改变,或者说只能通过纯粹理性或美学判断力的方式改

变,而不是通过经验的方式改变。

在这里,人们所认为的 “可选择的可能性”是不是被

他们所具备的呢?我认为从一个外在的角度似乎可以这

么说,但是,如果我们从主体出发来思考的话,他们不

会太在意这个可选择的可能性,因为实践能力是超越了

所谓的客观选项在进行的。这一点比较复杂,它涉及到

我们对自由意志的理解,在此处我不展开谈。我的观点

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是一个完全和欧洲历史上的“

浪漫主义时代”相反的一个时代,我们太过强调外在的

视角,而忽视了内在视角,忽视积极的自由,从而也就

忽视了重要的普遍性来源。让精神科学如幽魂一般漂移

在自然科学周围,宛如一只被遛弯儿的狗。

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秦奋和梁笑笑的爱情符合了贝叶

斯公式,倒不如说他们解构了贝叶斯公式。但是并不是

说贝叶斯公式没有意义,相反,它意义很大,因为如果

没有它,也就没有秦奋和笑笑的“身经百战”,也就没

有智性和美学的升华,也就没有最后的超越。

最后我们来看看,我前面所说的“不科学”的爱情观可

能是什么样的?即把爱情看做一锤子买卖,尤其是在

精神上看做一锤子买卖,受挫之后,沦为彻底的虚无主

义。这样导致他们甚至连我说的吉姆佩尔的幸福都没有

获得,也没有获得“为爱人改变自己”的成效,更不要

说秦奋和笑笑的那种孜孜不倦追求之后的结果。

看完这个之后,某些把孩子哄睡了的三姑六婆可能会又

回来大表厌世情调。在此,我劝诸位,有些话即使是对

着自己悄悄得说,也不要说。自欺这个事儿,从统计上

来看,越复杂,越多,最后的结果就越坏。

Page 10: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1

大家

2014年是第一位在美國取得教育博士學

位的中國人郭秉文畢業的一百週年。十月

下旬,我由台北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範

學院(Teachers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與來自大陸及美國各地的學

者參加郭秉文紀念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

中,我遇見許多來自大陸的留學生(也包括

《哥大問道》主編王飈同學,因之獲邀撰寫

此文)。這些留學生負責籌備會議、接待學

者,與他們的互動給我留下深刻且良好的

印象。回想1995-1996年我第一次由臺灣

赴美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W)擔任訪問

研究生、因之首次遇見大陸留學生開始,

到2002-2006年我在德國曼海姆(UMA)

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9年在哥大師院,

以及2013-2014年在哈佛費正清中國研

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of Harvard

University)擔任訪問學者,近20年來,我

在海外所遇見的大陸留學生無論在數量以及

特質上都有非常大的變化。由於我本身是研

究近代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由「留學

生」所進行的跨國知識轉移的歷史,所以對

留學生一直有所觀察。以下我想先談一下我

的研究,再分享對現在留學生的建議。

我近年研究的對象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由中

國赴美留學,在教育學領域取得博士學位的

學者。五十年間,人數大約一百位。其中哥

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畢業的就佔大約一半的

人數,他們返國後影響當時中國的教育與文

化政策深遠非常。我關心這群人出國前在中

國的學術養成背景,在美國各大學就讀時所

學內容與師承典範,以及回國後相關的行動

與著述。我不僅想知道他們學到什麼知識內

容,還想知道他們究竟學得好不好,是否對

所學保持警醒,既看到優點,也看到限制,

審慎運用美國所學於中國。

在回答「中國學生究竟學得好不好」這個問

題時我發現:多數TC畢業的中國學生把自

己當成治國人才來培養,對於中國教育問題

極為關切,非常努力地將在美國所學運用與

轉化到本國情境,整體而言值得肯定。但

是,卻也常發生中國學生博士論文品質不一

的問題。這個問題會出現,首先應是留學

生本人企圖心與格局(或能力)問題,其

次應是當時師院學術標準的問題。在企圖

心與格局方面,一篇論文品質良窳不在於題

目大小,而是處理與切入的視野格局,有少

數人很明顯地自我設限,似僅以取得畢業證

書為目的,以致缺乏博士論文應有的學術表

現。其次是中國學生對所學理論常缺少深思

與批判,進而導致能入而不能出,以及盲目

移植的主張。比較麻煩的是,似乎在比較用

功的學生身上更常出現這種問題。綜言之,

「盲目移植」仍是多數留學生知識學習與轉

化的常見問題,而人文社會學科的盲目移

植,當然包括教育學,其實是很容易引發社

會災難的。

我之所以會研究這個題目,是有慨於當前台

灣與中國大陸都受到美國教育發展潮流相當

程度的影響,特別是透過留美學者的引介與

移植,「美化」情形很嚴重,有時甚且讓我

疑惑究竟我們還有沒有文化的主體性或是基

本的文化自信。

我們知道美國與中國國情有天壤之別。特別

是回顧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古老,歷史

悠久但包袱也重。美國年輕,沒有歷史包

袱,很早就甩脫歐洲影響形成獨特文化。中

我想對留學生說的幾句話劉蔚之

劉蔚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德國曼海姆大學社會科學博士,曾為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訪問學者。

Page 11: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2

大家

國充滿內憂外患,經濟發展程度低;美國本

土幾乎很少受戰爭威脅,工商業均極發達。

此外,中國有非常重視教育以及尊師重道的

傳統,而美國的教師社會地位相當低,也沒

有受到尊敬的傳統。中國教育應該向美國學

習嗎?如何學習呢?其實是一個並不容易回

答的問題。

美國教育學發展非常晚近,大約是在十九世

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在大學中設置相關

院、系,教育學的學術價值或是從事教育研

究的學者一直受到非常多的質疑與輕視,特

別是在菁英大學,或是長春藤盟校之中更是

明顯。就以哥倫比亞大學為例子,大約在

1950年代,美國媒體與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將那一條把TC和哥大本部隔開的紐約市第

120街,喻為「世上最寬的一條街」,它象

徵街道兩邊的校園對於教育歷程或內容、專

門教育或博雅教育、活動式課程或學科式課

程、民主或紀律規範之間無結果的諸多論

戰,也反映哥大校園中人文主義學者與師範

學院Thorndike心理學派或是進步主義教育

各學派之間的差距,媒體與哥大教授強烈批

判TC教授所主導的中小學教育內容太遷就

學生生活、太庸俗反智。這一點告訴我們,

美國教育優點雖值得學習,但缺點與限制也

很多,更何況美國與中國本身情境差異甚

巨,無法輕易移植。

台灣過去幾十年來教育研究中,留學生扮演

極重要角色。而且介紹西方(特別是美國)

理論的研究,壓倒「傳統學術發揚與轉型」

的研究。引介西方理論者人數多且受重視,

鑽研中國傳統教育者少且受忽略,而致力於

將兩種文化與學術傳統融合者,更是鳳毛麟

角。事實上,「西方學術學習」並非不重

要,反而應不斷深入理解與認識,但關鍵在

於,應加以各種角度的批判與後設分析,明

瞭各種理論學說的特長與限制,避免盲目援

引移植之弊。更重要的是,需認識、警醒到

外國理論學說與我國歷史、社會文化處境的

各種可能關係,而非一面倒地加以推崇。如

果只有純粹引介或移植「西方學術延伸」的

取徑受到留學生與學界的追逐,誤認為能以

此與國際學界對話,而不鼓勵學者進一步嘗

試將這些西方理論與傳統文化融合、創新,

我們的人文社會科學將在國際學術上永遠是

模仿者、追逐者,永遠也不可能讓國際學術

界重視與尊敬。

我在臺師大任教,經常問學生一個問題:如

果有一天你有機會與來自外國的年輕人站在

一起,你希望看起來與他們一樣,還是與他

們不一樣?許多學生基於跨文化溝通或競爭

需要,常回答想要與外國青年一樣,例如語

言能力、勤奮努力程度等,這些我都可以理

解與贊同。但我自己的答案是,我希望既與

他們一樣,又與他們不一樣。「一樣」之

處,和我的學生所說略同,想與外國朋友溝

通、分享、交流,就會需要共同「語彙」。

至於想和外國朋友「不同」,是因為我們對

自己的文化傳統、生活方式、所來自的國家

有深刻的認識與瞭解,甚至有驕傲,想與外

國朋友分享,讓他們也有機會從我們的文化

中學習與成長。正是在一種不卑不亢的基本

態度上,這些年來我與國外無論是學術界或

是學界以外的友人,建立許多深刻的友誼,

我與他們在互動中得到重新思考或修正習見

的機會,彼此都得到美好的經驗。所以,我

想對各位留學生說的是:

1、

先認識你自己的國家、社會與文化!包括他

的優點與他的弱點。如果你對於自己的國

家、社會或文化都不認識,或是沒興趣,甚

或輕視,別人為何要尊重你的國家、社會或

文化,為何要尊重你這個人?

2、

客觀看待美國文化與社會:她絕對值得學

習,但也絕非完美。我很幸運的是第一次出

國留學在UW時,當時的接待家庭相當具有

某種代表性,在一整年的相處中讓我看到美

國主流社會價值,有許多值得學習與參考的

部分。同時我也與一群來自歐洲與中亞的國

際學生有很多機會接觸。他們對於美國各種

事務總是帶著批判,讓來自較為親美的臺灣

的我,得到很多啟發。我在這麼多樣化的觀

點與立場間,逐漸獨力發展出自己的觀點與

視野,受惠很大。

Page 12: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3

大家

3、

學習上一定要養成能入又能出的素養:特別

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生,許多美國理論因為

是在他那獨特土壤中孕育出來的,實在無法

放諸四海而皆準。而每種理論各有「基本假

定」,更是需要敏銳探測其合理性。若是基

本假定本身不合理,可能整個理論就垮了。

特別是身為一個外來者,我們有很好的條件

去發現其不合理之處,就這一點而言,我們

是有「優勢」的(幫助發現理論本身的限

制)。另一層次就是我前面提到,一定要避

免將這些理論盲目移植到本國。若是有一天

你回到中國服務,在引介理論時請記得要「

正反具陳」,同時介紹優點與缺點。這並不

會讓你介紹的理論顯得比較不重要,反而會

讓人尊敬你的客觀理性與審慎態度,社會也

比較不會犯盲目移植之錯。歷史上(今天也

依然進行中)我們看到太多吹捧自己在外國

所學的理論或方法技術的人(例如教育領域

就非常嚴重),將之形容得似乎毫無瑕疵,

結果盲目推行下僅成就學者個人名利,整個

社會卻因此付出極高代價。

4、

把自己培養為一個博雅、有人文素養的人,

具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出國唸書不僅

僅是為將來的前程「投資」而已,而是讓

我們有更高的格局與視野,且更能回到一個

人的本質核心。不盲目追逐潮流,有勇氣堅

持理想,才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以上淺見不知各位同意與否?

编者按:

1854年,容闳于耶鲁大学毕业,成为中国

留学第一人。2014年,留美中国学生超过

27万。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史经历160年,

留学生的思想、心态和使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刘蔚之教授结合专业研究与自身经

历,以真诚的笔触、亲切的口吻,通过本刊

寄语当代中国留学生。

Page 13: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4

情愫

小时候家里喜欢做焖饭,焖饭简单易做,几乎不需任何

诀窍。而用蔬菜焖饭,菜与饭的味道得到扩张,令人食

之不腻。南瓜焖饭,甜润爽滑;豇豆焖饭,图个脆嫩;

红薯焖饭,香甜味美,非常营养。我最喜红薯焖饭,每

当看着红心焦黄的红薯与米饭融合在一起,喜悦油然而

生。

母亲是个勤快人,善于持家,五谷中最是看中红薯。在

红薯成熟的季节,土地里的红薯一个个耐不住性子,露

出鲜红的肚腹,招惹人眼。几亩地的红薯往往收获不

菲,除了自家吃,大多用来喂猪,所以年头几头猪都肥

嘟嘟的,大都能卖出好价钱。红薯可生吃,也可熟吃,

炒红薯可以,红薯汤也可以,既香甜有营养,兼产量

高,故而在我们当地被称为贱菜!这个俗名不雅观,可

它恰恰是对红薯的褒扬。

我们家常做红薯焖饭。那个年代没有天然气,全是柴

火,所以一开始要以猛火烧,几分钟后便以文火烧。烧

火的时候,就听得锅里呼呼噜噜的,好像人在打呼噜,

待到呼噜声减小了,就揭开锅,沿着米饭边沿洒一次凉

水。然后扣上锅盖,以灶内的余火星的温度暖着锅就行

了。大约半个小时,至多四十分钟,红薯的香气便会钻

出木盖子的缝隙,不一会屋内外飘荡着红薯的香味。路

过的人就会说这红薯味道真好呀。父亲劳作回家恰巧遇

到做好的红薯饭,他总会乐呵的说,红薯饭好香啊。似

乎劳作的疲劳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美食当前的

喜乐之情。

吃红薯饭,是全家最高兴的时刻。母亲揭开锅的时候,

我早已端着碗候在一边,母亲握着锅铲,第一碗给辛劳

的父亲,然后才轮到我。端着热气腾腾的泛起油亮色泽

红薯饭,欢喜无法形容,香气早已窜进了五脏六腑。红

薯的香甜很贴实,深深的落进胃里。就连米饭也沾染了

红薯的香气,变得更加有米香味。锅底的红薯往往可以

炼出一些红薯油来,红彤彤的,混在米饭中,那个味

道就跟吃到世上最美味的东西一样。红薯饭在我家最受

宠,每次吃它,必能吃个底朝天。

到了冬季,每次做饭时将红薯埋在灶里,等三四个小时

后将滚烫的烧红薯掏起来。爷爷喜欢吃烧红薯,只要有

一个烧红薯,他连火炉都不要了。吃一个烧红薯,身子

就会暖半天,因此老人们最是喜爱。除了烧红薯,红薯

稀饭也是美味。让红薯在稀饭里煮烂,与稀饭融为一

锅。吃的时候,稀饭中有红薯,红薯中有稀饭,味道相

当甘甜可口。

当然,红薯主要作为猪食,所以人吃的有限。所以红薯

季节一过,母亲就管得严了,每月才吃顿红薯饭,烧红

薯也只给爷爷或父亲。原因是父亲是主要劳动力,爷爷

是家里老人。而我虽然没有得到吃烧红薯的权利,但是

每次父亲或爷爷总分一半给我吃。为了吃到红薯,我常

常趁母亲不在的时候,悄悄在煮熟的猪食里偷红薯。有

次跑出屋与母亲撞上,母亲问我做什么,我慌张遮掩着

逃走。等感觉手里发疼,才发现被滚烫的红薯烫伤了。

母亲知道后,没问原因,只给了我药膏。之后,我偷红

薯格外小心,每次都能顺利得手。长大了,我才知道那

是母亲的故意成全,而非我的运气好。

如今老家的田地大多已退耕还林了,即使耕种的田地也

用来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而在二十年前,母亲可是把田

地的每一个旮旯角落都种上了红薯,即使是一个很少泥

土的小石窝子,母亲也必栽上红薯秧。

到老家镇上走一圈,看到专门烧红薯的小店,问店主红

薯产自哪,答说来自外省。想起那个年代,红薯被称为

贱菜,长期作为猪食,现在本地红薯稀少,倒成为一种

时尚健康食物,真是令人感叹啊。

红薯情罗波

Page 14: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5

情愫

Page 15: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6

情愫

房东丽莎向别人介绍我的时候一直说我是她的朋友。

丽莎70多岁,棕色的脸膛,棕色的头发,是40多年前

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移民来纽约

的穆斯林。前两年她退休了。搬进她家的时候,家里只

有她和她老公两个人。

我搬进来不长时间,发现丽莎穿衣服喜欢印度绣花风

格,听音乐喜欢印度式男女对唱的歌。我问她原因,她

说受家里的影响。丽莎来自特立尼达,以前的特立尼达

和多巴哥很多人都是从印度运过去的奴隶,在喜好上还

是保留了对印度风格的偏爱。特立尼达不大,人口也不

多。有一次,我跟丽莎说起我的一位教授的奶奶家是特

立尼达的,丽莎问我这位教授的名字,我告诉她之后,

她想了想说,你确定是这个名字吗,没听过这个姓。她

说,“你知道吧,在特立尼达,我们大家都相互认识

的。”

丽莎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不同的城市。不过她好

像最喜欢住在佛罗里达的女儿,也许是因为她特别喜

欢那里的外孙女。外孙女才5岁,和丽莎一样棕色的圆

脸。那次是小女孩的全家来纽约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

婚礼头一天,外孙女穿着丽莎给她做的天蓝色的蓬蓬

裙,在屋子里一边转着裙子一边喊,“Granny! See!

I am flying!”丽莎一把揽过外孙女,在小女孩儿的脸

上亲一口,称赞道,“My beautiful sweetheart!” 。

每年夏天七月初的时候,丽莎都会和老公飞到佛罗里达

去,在女儿家住两个月。

有一次丽莎给我看她的相册,厚厚的一本影集,里面有

丽莎的结婚照,是在夏威夷举办的,还有一些和亲戚们

一起的,丽莎在学校工作的时候的,以及几张艺术照。

丽莎问我最喜欢哪张,我指着一张穿蓝色礼服艺术照

说,你看起来特别优雅迷人。丽莎说你知道我最喜欢哪

张吗,她往前翻了翻,指着一张家庭照片给我看。照片

的背景是一栋小别墅门前的三层楼梯,丽莎的妈妈站在

最上面的一级台阶,丽莎靠在她妈妈怀里,站在下面一

级,丽莎的女儿抱着她的女儿站在最下面级台阶上。小

外孙女还很小,在丽莎女儿的怀里睡着。丽莎和她的妈

妈还有女儿都微微地笑着。这张照片是丽莎五十岁时照

的。丽莎说,“四代同堂啊,四代啊!”她摸着照片的

边儿,仰着嘴角,沉浸在她的回忆里。在她把照片放回

去之前,我拿过来看了看,每个人的笑容里透露出幸福

和发自内心的快乐。

丽莎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但仍喜欢喝可乐,吃糖,吃蛋

糕,吃油炸的土豆条。有一次丽莎看到我把鸡蛋和西红

柿放在一起炒觉得很新奇,总会多看两眼。刚开始让她

尝尝,她都先谢谢我的好意,然后笑着拒绝。有一次终

于忍不住了,她让我给她盛一点儿。她先伸舌头舔了舔

西红柿,好像觉得还可以,就把一小块儿西红柿整个放

进嘴,一边嚼着一边说真的很好吃。丽莎说她从来不知

道西红柿还可以这么吃,她让我教她。很简单的菜,也

很好学,学会的以后,丽莎一连吃了一个多礼拜。另外

一道丽莎很喜欢的菜是香菇白菜,丽莎说她从来没吃过

这种叫白菜的菜,不过还真是好吃,很清爽。学会这道

菜以后,她又一连吃了一个多礼拜。

不过丽莎并不是所有的中餐都能接受。我从中国城买了

莲子、百合、薏仁米和大枣回来,做个粥。丽莎很兴

奋,等在电饭锅边。熟了以后,丽莎马上盛了一勺,刚

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她皱着眉,好像要哭出来的样

子,“一点儿都不甜啊,我以为是甜的呢。”我盛了一

勺粥,觉得很甜了,充满了大枣的丝丝腻腻的甜香。丽

莎撅着嘴说你吃吧,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了两罐可乐窝回

沙发里看电视去了。

丽莎是很虔诚的穆斯林,每天祈祷五次。每次祈祷前先

洗个澡,再把一件又大又长的斗篷披在头上,这件斗篷

足可以裹住她的全身,还能拖在地上。然后她就坐在一

个沙发凳上,松松地握着拳贴在心口上,低着头小声地

念祷词。丽莎说,自己应该跪下祈祷的,可岁数大了,

跪不下,就坐着祈祷。丽莎每次祈祷的时间都很长,二

十分钟左右。她有一个祈祷日历,上面印着每次祈祷的

丽莎刘碧萱

Page 16: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7

情愫

时间。如果不是有事外出,她都按时祈祷,从不耽误。

在一天的五次祈祷中总有一次是在凌晨三四点,她都会

调好闹铃,按时起来,洗澡,祈祷,再睡一会儿。

我给丽莎房租都是在月初。她给我的房租价格应该是这

一带最低的了。我曾在交房租的时候说我很感谢她。丽

莎依旧是平时和气的笑脸,挥挥手说,没什么的,我要

尽我所能帮助别人,多做好事。佛教里说如果一个人多

积德行善,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甚至可以活得更久。

我问丽莎伊斯兰教里也这么说的吗?丽莎这次很严肃,

她本来斜靠在沙发上,也坐直了,她说,你不能通过做

好事改变你的寿命,那是你从一出生就被决定好了的,

但是你还是要多帮助别人,这就像你们学生的成绩单,

人去世以后,神会依照你的成绩单来决定你是升天堂还

是下地狱,只有多做好事的人才能升天堂。这时候的丽

莎很像个老师。

九月丽莎从佛罗里达回来,她的朋友来到家里。丽莎说

自己从佛罗里达带回一大包外孙女穿小了的衣服,等她

朋友往非洲寄衣服的时候叫上她。其实衣服基本都是丽

莎自己做的。夏天去佛罗里达之前的两个星期,大饭桌

就变成了衣服铺。桌子上摆着一台小缝纫机,各种颜色

花纹的布,针线,尺子、笔,当然还有丽莎的老花镜。

我坐在屋子里时不时地就听见缝纫机响几下。丽莎给

癌症治疗机构和学校都捐过钱。她夏天不在地这的时间

我帮她取信,经常有癌症治疗机构发来写着感谢的明信

片。有一次我去厨房做饭,路过她的房间,她正在打电

话问, “我该怎么给你们学校捐钱呢?”

丽莎有时候也会感慨一下。我们聊天,她就一摊手,“

神啊,我竟然都70多岁了,真不敢相信。我竟然活过

了70岁啊。”她说过70岁生日那天觉得过去的几十年

转眼即逝,而现在想起70岁生日那天又仿佛昨天。 “

我不知道我能活到什么时候,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她

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点悲伤的神态,很平静,淡淡地笑

着,就像说“该做饭了”一样。也许在祈祷的时候,她

把惆怅和忧伤都告诉她的神了吧。

虽然70多了,丽莎依然十分精神。她的眼睛很亮,每次

说话的时候,微笑都遮不住眼底的威严。丽莎的老公人

很和气,总是笑眯眯的,但记忆力不大好,喜欢把钥匙

链、指甲刀装进一个塑料袋里藏起来,丽莎问起他来,

他都说不是他藏的。由于丈夫记忆减退,丽莎事必躬

亲,洗衣服,打扫房间,接很多电话,在网上订票,去

银行,去买东西。我吃完饭端着空碗去厨房正赶上她在

刷碗。我说我帮她洗,这样她就可以休息一下了。丽莎

反而一把抢过我的碗帮我洗。这个时候我常常觉得很不

好意思,就在厨房里一边帮着她收一收洗好的碗,一边

跟她聊聊天。

有一天丽莎跟我说她在佛罗里达买房子了,现在正在装

修,这边的房子就要卖了。丽莎问我在纽约待到什么时

候,她很担心因为她卖了房子,我没有地方住。我说没

关系,可以先住朋友家。虽然这么说,其实我很难过,

不知道因为舍不得丽莎还是舍不得便宜的房租。但是我

还是勉强地挤出一点儿微笑说,这里将要少了一个好房

东啊。丽莎拍拍我的胳膊说,你离开纽约前一定要来佛

罗里达看看我啊,来我的新家,佛罗里达可美了,气候

也比纽约好多了。我说好,还说丽莎我真的很谢谢你,

从各个方面你都帮了我很多。我第一次看到丽莎毫无掩

饰地笑了,像被夸奖了的小孩儿,笑得有点儿腼腆,可

是很真诚。

后来没等丽莎卖了房子我就搬去了朋友家。之后来看过

她和她老公几次,很多旧家具和亲朋送的礼物丽莎都舍

不得扔,让搬家公司送到佛罗里达去了。接到她电话的

那天下午,丽莎已经在机场了。她说她就要去佛罗里达

了,叫我一定要记得去看她。我说好,我一定去。挂了

电话眼睛和鼻子都酸酸的。可惜直到我离开纽约也没去

佛罗里达,更没有再见到丽莎。

丽莎现在在她的新家里一定依然那么忙碌吧,不知道现

在她家里还有没有房客。

Page 17: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8

情愫

事情的起因是我爸给我发了一条大概400字的短信。内

容大意是:“下辈子,无论我们爱与不爱,都不会再相

见。”我估摸着是他从哪里转发的,也没太在意,就没

回复他。第二天他却在每两天一次的例行电话中特地问

我收到那条短信没,还特别把上面那句话声情并茂地背

诵了一遍。于是我就纠结了,这是要传达个什么信息?

我决定溯源一下,回忆与我爸的点滴,来看看这感悟到

底从何而来。

1.

我认识胡一刀那年他27岁。其实第一眼见到他时我已

经出生三天了,是个极不讨喜的小婴儿,因为迫不及待

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毛发都没脱完,眉毛是时下正流

行的一字眉,连在一起,两边的鬓角也在下巴处胜利会

师,整个人雌雄莫辨。据说我奶奶一接过我就差点往天

上一抛,老人家着实被我的猴样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外

婆把我接过去,每天金银花露地喂着,一个多月才差不

多恢复成人样。于是年轻有为的外科医生胡一刀,从洛

阳白马寺医院实习一年归来,看到的就是他乳臭未干,

毛发丛生的前世情人,当时心情想必十分复杂。

金庸小说里的胡一刀为人豪迈,侠骨柔情,与我认识的

胡一刀性格倒也还符合,唯一不同在于他的一刀指的

是手术一把刀(也有人称是麻将桌上一把刀)——也算

是对他职业能力的认可。作为一个军人与医生的双位一

体,胡一刀在两种制服诱惑中游刃有余。不过两种身份

都要求他冷静稳重,坚毅专业,所以在别人眼里难免有

些严肃。不过只要对上我,他的眼睛里只见到漫天星

星,笑眯眯好像月亮都得给我摘下来。这却不是我说

的,是医院里那些护士阿姨们的评语。

小时候所有培优(补习)都是妈妈带我去,像钢琴、画

画这种艺术班,数语外这种纯学习班,一周能有七八

个。我跟我妈关系势同水火。一是因为相处多了容易看

到彼此的缺点(我这么小就懂得这么深刻的道理了),

二是因为利益关系十分突出,考得好就好脸色,考不好

就没脸色,让我觉得大人是一种十分现实、势利的动

物。不过我爸对我简直是毫无原则,90年代钢琴还算比

较大件,小孩子心性又没得准,但是我一说想学钢琴,

第二天中午他就跑幼儿园来跟老师请假,把我带回家。

我一路问他为什么请假他都不说话,当时年纪小,容易

胡思乱想,还以为我妈出什么事了。回到家只见那大气

华美的乐器之王,霸道地占了快小半个客厅,小小的我

顿时感觉一口气快上不来,只能拉起(我爸)胳膊就往

下咬,生怕是在做梦。这一刻,胡一刀简直是踏着七彩

云来的骑士(那是两岁半的我心中的完美男人),拥有

了我无所保留的信任和爱。

2.

胡一刀是一名军医,这里的军医不是那种小广告上随处

可见的老军医,而是非常严谨专业的军籍外科医生。一

天做个十台八台手术不在话下。在我上学前班的时候,

有天我妈带我在军院里遛弯儿,走着走着就到了门诊

部——胡一刀的工作所在地。门口是一些假山,几个熊

孩子在那里躲猫猫,我妈就像遛狗一样看到我融入熊孩

子群里,就开始跟狗主人——其他家长们唠嗑去了,越

聊越带劲。我嫌不刺激,强烈要求玩警察土匪的游戏,

于是小朋友们那个跑的激烈啊,刺激啊,完全没注意到

假山有大有小。我跑得飞快,唰一下就磕到一个小假山

上的边边上,整只左小腿横切过去,当时就皮开肉绽,

皮下血直往外滋。小孩子谁见过这个血腥场面啊,其他

小孩瞬间没影了,我妈在远处聊得正欢,完全没注意假

山的这一边。我嘹亮的哭声终于把她从闲聊的乐趣中打

断,过来一看就吓坏了,连忙抱起我往门诊部里冲,鹅

卵石路上滴着一滴一滴血。急救医生一看说唉呀,伤口

很深,要缝针。立马把胡一刀叫来。没想到这个时候,

一直以冷静自持专业严谨著称的胡一刀掉了链子。左手

吾爸胡一刀胡漪

我很爱我的爸爸,岁月请你不要伤害他。

Page 18: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19

情愫

拿着镊子,右手拿着针,就是缝不下去,手还直抖,被

其他病人看到一定质疑他的能力。我扯着嗓子,声嘶

力竭,杀鸡一般惨叫,明明针都没挨着我。最后,一个

女医生眼疾手快缝了八针,这才了结这件事,现在余下

左脚脚踝处一道淡淡的痕迹。现在我还常拿这件事来调

戏胡一刀,穿着裙子就蹦达到他面前说:“哎呀呀,穿

裙子不好看,有个疤咧!”胡一刀就双耳通红,表情古

怪,朝我一挥手:“去!”。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妈工作调动,在很远的地方上班,

每天六点就出门了,晚上九点才回。虽然家里一直请了

保姆,但还是胡一刀管我较多。我妈虽然管我时间少,

管我的力度却没见小,什么考试没考满分,总要被她

责问。胡一刀一帮我说两句好话,好嘛,战火立刻就漫

到他身上,这时候他总沉默着不说话。直到现在我仍觉

得,胡一刀没话说的样子像座山,深沉又坚固。每到周

末保姆放假,我妈又常要去学校带训练,胡一刀二话不

说就做起他的拿手好菜——西红柿炒鸡蛋、炒排粉(江

西特色)、煮豆丝,那段时间空气中都是这几道菜配料

的味道。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无意中说了一句他穿军装好

看,他从此每次开家长会都穿军装去,即使后来我上了

初中,高中,只要是他去开,他也都穿着,好像成了某

种传统。

3.

胡一刀只是个爸爸,和许多人一样。但他在我心中又不

一样。

作为四个兄弟姐妹的老大,他11岁就在集市上卖鱼补贴

家用。那时能吃上3分钱的冰棍就足够他美上个半天。

胡一刀属于当时的高干子弟,不过他非常谦虚,在班上

也和同学打成一片,据我姑姑透露,当年他当团支书的

时候,历任班长都喜欢过他,不过他非常注意,从来不

出花边新闻。上大学后,凭借自己多年的高干气质被选

为副班长,打了五年斗地主,毕业时还被评为优秀毕业

生。不过这样一个看似八面玲珑的主儿,还是有遗漏的

地方。当年我妈被领回胡一刀家里的时候,就遭遇了大

尴尬,当时我爷爷还很年轻,看到儿子带女朋友回家十

分高兴,酒足饭饱后吐露心声:“真是厉害!带回来的

姑娘一个比一个漂亮!不愧是我儿子!”回去后多少殴

打,此处不提。

胡一刀对我的信心非常足,甚至有点盲目。两岁半的时

候学钢琴,本来就是一个兴趣爱好的事儿,胡一刀却

把我当一个未来钢琴家来培养,各种布格缪勒李斯特巴

赫柴可夫斯基,花大价钱请老师上课。小升初的时候考

外校,他大言不惭跟所有人说:“如果只有一个人考上

外校,那就是我女儿!”搞得我和我妈十分担忧,生怕

吹破了牛皮被人笑话。中考失败上外校要交两万四,我

妈丢不起这个人,又十分担心住读会影响没定性的我学

习,非要让我去其他学校,胡一刀以人格作保,在最后

一天帮我交上钱,继续读外高。高三面临保送,我妈极

力劝我上武大,我却一意孤行只想去北外,胡一刀对我

妈说:“我女儿,不可能考不上。考不上就出国。”硬

是拍板了下来。有一次,我上网时跳出个腾讯的网页,

说我中了一台三星笔记本和48000块钱,但必须先汇款

去1200才能拿到奖品,我本来是不信的,奈何网页做

得太逼真,还有公证员什么的,我当时又特别想要一个

笔记本,于是鬼迷心窍交了钱,用的是我自己的钱。交

完1200,骗子接着打电话,说要继续交7600才能把奖

品给我,我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还傻乎乎给骗子打

电话说:“你们是不是骗我?”骗子当然回答不是,当

时我有种破釜沉舟的心态,想着就交着7600,被骗了

也认了。给胡一刀打电话,他跟我说,想交就交,他不

会告诉我妈,这笔钱他也给我。不过他确定这是骗局。

拿着7600块钱走在去银行汇款的路上,我想明白了,

悬崖勒马。

至今想来很感谢胡一刀的处理方式。他相信我的判断,

不嘲笑我的天真,而且至今我妈也不知道(发出来可

能就知道了。。。)让我最大程度的自己成长,即使这

有可能意味着高额代价。最近考托福GRE,他知道满分

是120和340之后,居然对我说那你加起来总得上440

吧?我说这根本两个考试,他一副知道了知道了的样

子,转眼就说那就110和330. 托福成绩出来只有109,

他大叹一口气说:“唉呀,就差一分!完全粗心!”好

像在说小学的某道数学口算题一样。虽然最后果然考了

112,不过这种无条件的信心倒很让我心里熨贴,知道

总有那么一个人会无条件的信任你,相信你的能力。你

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他都会支持。这样想着,就觉得是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

4.

自从某次我用iPad登录人人然后把iPad留在家里后,

胡一刀就常常看我人人。跟隐私什么的都无关,他就想

了解下我每天关注什么,想些什么。发的一些照片他都

默默地保存下来,有的还变成手机屏保,被他的麻友(

一起打麻将的朋友)们嘲笑。我20岁被损友们骗去照闺

蜜写真,去了才发现是一人一套,照了也就照了,一些

什么水晶啊贴纸什么的我一拿回来就扔到一边,后来居

然在他钱包的夹层里看到。他就像是一个收藏家,收藏

生命中关于我的点滴。

Page 19: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0

情愫

胡一刀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基本上陌生人和他说一

两句话,就觉得他有意思。我大学室友十一跟我回武汉

玩儿,对我那女强人的妈妈没什么感觉,倒是对胡一刀

一直赞不绝口。他的朋友那叫一个三教九流,前年暑假

我去乌克兰实习,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他硬是联

系上他的麻友人家开着奔驰带着大块生肉和几箱啤酒就

到了我住的地方,在后院把烧烤架子一架,啤酒往冰箱

里一搁,开起了party,临走还承诺给我住的家庭的亲

戚找工作,俄语翻译一翻过去,彻底改善了我的生活。

还有什么新闻联播那个号声的吹奏者,景德镇第一陶瓷

世家的传人,各种稀奇古怪,都跟他称兄道弟,把酒

言欢。

胡一刀20岁入党,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他女儿我却在

20岁受洗成了一名基督徒。我一直很怕跟他说起这个。

有次他来北京看我,正赶上周日要去教会做礼拜。我忐

忑不安的跟他说了这件事,本来打算他在酒店休息我下

午再去找他。临了却突然想要挑战一下自己,我就问他

愿不愿意跟我去教会。他毫无二话答应了。去了教会,

我才觉得紧张,生怕他有什么举动。他却很自然地跟我

的弟兄姊妹聊天,还跟一个武警弟兄相谈甚欢,临走时

人家还给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在回程的的士上,他对

我说他感觉身心都经过了清洗,很欣慰看到我有自己的

想法。还说他感觉我现在说话很有水平,一听就是出身

良好受过教育的有志青年,他为我感到骄傲。

5.

我今年22岁,胡一刀49岁。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成

为让他靠得住的人。在远离武汉的纽约,除了香喷喷的

豆皮外,最想的就是年岁渐老的父母,尤其是胡一刀,

除了麻将没什么爱好的快五十岁的老头子胡一刀。

我不是儿子,理科也不好,不能继承胡一刀衣钵。虽然

他的终极理想一直是退休后到乡下开个胡氏诊所,养猪

种菜,打打麻将。我也不指望自己能变多强,我所能做

的,就是永远当比胡一刀小27岁的女儿。

不过那又怎样呢?就让我老老实实做他的女儿,让他在

我面前能永远眯眼微笑,让他觉得他永远比我有经验比

我强,让他永远做我的胡一刀。

我很爱我的爸爸,岁月请你不要伤害他。

Page 20: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1

文苑

蝶恋花王佳骅

轻雨飘摇风荷处,曲尽悲怀,漠漠花与树。

柳燕低徊寻故土,尘缘一世萧萧路。

恼舍春晖青史暮,细数愁肠,可叹心无属。

自古离别皆痛楚,何当共剪西窗烛。

俱往依稀乌桕鹊,静数流年,旧景阑珊雪。

雨夜落花声渐渐,兰心初度空悲切。

醉梦柳仙寻弃叶,泪雨铮铮,冷落清秋别。

可叹少年春渐灭,痴心遗恨烟波月。

懒树斜阳风饮露,对卧星河,冷雨清宵苦。

长夜流年香雪腐,孤灯伴月情深路。

逐梦高歌轻九五,君亦泠泠,举盏韶华负。

别绪声声尤痛楚,相思澹澹青天暮。

Page 21: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2

文苑

想起写雨也就是最近吧。

只是酷寒的严冬快过去了,春意又一下子来不了,落些稀疏的冷雨算作补偿。耳畔听同侪齐声

抱怨着连日阴雨,整日里灰蒙蒙的天,令他们困在室里,心情也似冷雨落花,零零落落凄凄惨

惨。独我,美滋滋地享受着远望去雾蒙蒙的山色,清晨那被洗地绿光光的竹叶,还有热烘烘、

吸饱了汁液的大地。

雨很小,而且下一会就停,而停一会又下。远见那路人不知所以茫然兀立抬头问天的傻样子,

天上的神仙是否正捧腹大笑?我看过预报,说这几天都是连绵的小雨和阴天,我心里又是一阵

窃喜。虽然打伞或踩水不便,可湿汪汪的校园可真比大太阳下枯焦的样子生动许多。湿气扑打

着行人的脸面,原本就已经快龟裂的皮肤涂上一层轻柔自然的凡士林。大家出门或几人共伞,

或一人一伞,从上往下俯瞰的话,整一片花花绿绿的热闹世界。雨天路滑,原本习惯骑车的同

学也改为步行。可能是惧怕身披雨披那痴憨呆傻的外形。

走路多好啊。首先靠着自己的双脚自力更生,想踩哪里就踩哪里,想啥时候走就啥时候走,自

由轻松;其次,走路速缓,如遇大风或急雨,身上受涝的程度远比骑车小很多;再者,人们出

去走路一般都是有目的的,可就因为走得比较慢才可以四处仔细看看,让那疾驰着的心闲下

来。有时候瞅瞅过往的人群,摸摸路边的枝干或是竹叶,听听风声雨声,一路的疲顿和焦躁就

会被诗意替代。那种因为欣赏而获得的美好心态也会慢慢形成。人生的路似一条射线,惶然不

知终点,多随便走几步,也许心态平和了,终点的死亡想来也就不那么恐怖了。

当然,如果说要看雨,那还得分时间、天候。我最喜欢早上和晚上的雨,且最好是小雨,极细

的那种,密密的在空中织出绵绵的网。遇人走过,外衣上会沾些细细的雨丝。仔细看去,雨痕

呈线状分布,在刚触及衣服那里会稍稍粗些,而后沿着接触时间的沿递,衣上的雨痕渐渐变得

细了,最后再由实变虚,再后面终于没了。在早上,如果起得足够早的话,就在太阳升起的间

隙,也就是日光斜照,整个天空微微泛白,但却尚未完全亮堂时——那时的微雨境界可以算作

是人间胜景了。这时的雨,可谓是“微醺”境界:浓重的阴云满蓄着丰沛的雨水,日照也恰恰

正准备着明媚的曦光洒向大地。浓稠的雨云和东方初生的太阳各自备好了雨露和满腹的春光普

惠万物,不想却同时撞上了。可他们倾吐的气势却没有丝毫减弱,就像角力似的,各自微微喘

息。于是,些微圣洁的七彩灵光和着清晨的细雨甘霖,配上阴云后微泛的白光和夜空里仍然灿

烂着的星辰,这种将倾未倾的美好当真是无与伦比。相形之下,我的笔顿时也变得拙劣可憎许

多,恐是将原本不可道的自然风物给描坏了吧。

闲话说雨王佳骅

Page 22: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3

文苑

那晚上的雨如何?其实我未曾见过晚上的雨丝。那黑魆魆的黑

暗里谁瞧得见? 当然,如果借着那昏黄路灯的光亮,运气好的

话,还可以勉强逮着雨的形貌。我听说的夜雨,只是那声音和味

道。相对于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晚上的雨就因为他们的偷偷摸摸

才显得出其神,入其境。当然,最好的该是如当下这般春初的小

雨了。你先走在道上,前方的路本来就暗黪黪看不清楚,可是一

盏蜡黄的路灯可能就露了些痕迹。待到落雨时,你看到灯下闪过

剑一般的影子,看到灯罩上细小的水珠。然后,你停下脚步,仔

细听。沙沙沙的小雨声,打在地上引起一小阵的微颤传到你的脚

下;打在枝上叶上,细细碎碎,像情人间的悄语,或是轻声的喘

息;打在脸上、手上,一点点的冰凉清凉,顺着湿润的皮肤迅捷

得传到大脑。当然,听雨的另一种境界是把雨声当作一种背景。

所谓“蝉噪林逾静”,用在这里确是正当合适。习惯了那沙沙沙

的细雨声,你继续向前走着,耳边一贯是沙沙沙,而渐渐的,夜

晚的静谧也变成沙沙沙的乐音了。脚步声,一深一浅,是那么清

晰肃穆;风声,一横一纵,是那么凛冽。这一刻,在雨声的衬托

下,自然的一切声响都像被放在了显微镜下。于是,这时的寂,

也逐渐生动起来。除了夜雨的声音,还有“味”。话说这雨的味

道,一般也不易言传,只有饱览了那声的韵,才能品其味。这

味,是一种播散于温热暑气间略显高洁的凉味,是弥漫在惊蛰期

间蠢蠢欲动的那丝微臭的腥味,还有一股从竹枝败叶间透出来的

艰涩的苦味。这就是我所觉出的细雨的味,不知您尝出了什么

味。

Page 23: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4

文苑

外一首王佳骅

慵懒的风坐在夜那柔软的肩上

轻轻地呢喃,浅浅地歌唱

空中的扬尘,凶狠地拍打着报纸

报纸上的人,精神矍铄,兴奋异常

纷飞的枯叶慌了,踉跄着躲闪

战战兢兢,红着眼祈求假笑的阳光

请施舍一点温暖吧,亲爱的上苍!

自由,可怜的希望,可悲的无双

天上的纸飞机缓缓降落了

她一路小跑过去,跑过很长的一段廊

脚步声嗒嗒作响,蓝色的裙角飞扬起来

变成了开怀的笑脸,将感动热得滚烫

她弯腰,捡起了纸飞机

然后,向着快要淹没世界的阳光打个喷嚏

再然后,落日把历史格式化

碾碎成片片痴妄的乱想

Page 24: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5

文苑

纽约的风王佳骅

明晃晃的,直刺人眼

海岸边的自由女神

百年前的火种可曾被海风吹灭

华尔街是万众朝拜的圣地

时代广场遍地垃圾

商场角落里有人在辛勤喘息

看,那23美分的硬币!

就像纽约的风,明晃晃的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满是欲望

我夹带着滚烫的失望驻足在摩天楼底

抬头仰望上边的星河上帝

地铁里沉闷的空气

酒吧里冰凉的朗姆酒

把塞满沉沦的胃肠冲洗

啊,纽约的夜晚

枪声要挟着雏妓

我躺在田里,看着远处飞扬的西装领带

沉沉睡去

迷途中梦着了过去和未来,

不想却唯独没有

找到自己

Page 25: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6

文苑

从谭嗣同故居到法源寺恐怕不到千步,到菜市口估计也

是这个距离。我试图在这个混杂着高楼和胡同的二环寻

找些许一百多年前的气息。结果发现这只是个笑话,一

个不自知的自嘲。

谭嗣同的死似乎增益了法源寺的悲怆。贞观年间,李世

民征讨高丽未果,便在幽州的这个寺庙为死去的将士立

了一个高阁,取名悯忠阁,而寺庙也改名为悯忠寺。千

百年来,这里囚禁过宋朝的钦宗,住过因亡国而悲愤绝

食自尽的谢枋得,到清雍正帝将其改名为法源寺。谭嗣

同命绝菜市口,兴许真的如李敖所写,尸体曾被抬入寺

内安置也说不定。只是这一死能为这寺中石路缝隙当中

的隐喻添加些什么呢?

我仔仔细细得走在上面,端详着寺中的一切,似乎所有

的意象都在告诉我,这是一个与庙门外不同的世界。

此中的男女个个神情言色淡然,时不时有僧人出入、闲

谈。还有个男子在不远处殿外的屋檐下打坐参禅。

为改革而死,可若是死了,这还算是改革吗? 还是终

究如李敖所写,“是为了激人革命吗?”如若是这样,

那也当真力排了寺中千百年积下的无奈与怨念。仿佛被

抬到这里的谭嗣同不是被超度者,而是他要用一种形而

上学来超度那些被中国历史所戏弄的亡灵,确切得说,

是被历史中的“国”所戏弄的亡灵。当一死对俗人来说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却偏偏被选择时,这种死就铸就了

一种诡异的执着。它让俗人左右为难,因为他们最擅长

的私欲失去了解释力,但是随着非此即彼的逻辑而来的

崇高却也难以给这种死以一个合适的名分。“怎么办?

他怎么能这么死了?不过,幸亏他死了——可是他还是

死了。”

这并不是我所说的用来超度的那个形而上学,它是另一

种东西。如若是那样,我倒宁愿谭嗣同只是稀里糊涂得

做了一场拙劣的模仿秀。因为我们理解不了,但是我们

却能解释的了,这是东方的逻辑。李敖信了谭嗣同是为

了我前面所说的形而上学而死的,为了某种死而死,有

趣的是这个死的意义是被他者缔造的。如若是这样你又

怎么知道谢枋得的死就不如谭嗣同? 谭嗣同的死是建

立在猜别人的基础上,而谢的死不过是建立在猜自己的

基础上而已。况且,这个死如若是为了革命,那也只是

为了更多的死而死。这一点倒是来地比所有人都痛快,

因为这些死都是主动的,这样死的人多了,起码朝代会

改一改。若是我要死,我便爱它;可若是我要活,我便

厌它。

然而,自我,是躲不开的。于是,有些人选择除掉他,

不过如此而已。然而如若如此,他的自由又在哪里?

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你会发现若是大家都能理解谭嗣

同的话,那么大家都活不了。那是何等的羞愧,被强奸

后,又被甩了一叠钞票的感觉。至于说自由,更是不沾

边儿的事情。

从后院走回前院,看到几个人在打听入法会的事。一位

妇人衣着鲜艳,些许岁月还无法掩盖她的风韵,热切但

似乎并不懂什么佛法。只是听着那位传道老先生自己的

解释。

这就是今天的法源寺,一个对厌倦与无奈的避难所。在

这里可以找到平静。

走出法源寺,我在想,谭嗣同有着强大的心力,可是他

要如何面对现今这令人窒息的死寂呢?

源寺,终究还是那个悯忠寺,哦不,悯己寺吗?

悯己寺白渊

Page 26: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7

文苑

等待六月的乌托邦

当等待变成了一种习惯

我想亲吻时间

感谢他代替你

成为我唯一至亲的陪伴

当时间变成了一种陪伴

我想拥抱眼泪

因为她温暖我

防守我所有优雅的骄傲

当眼泪变成了一种骄傲

我想学会放手

冷却手心温度

重新变成另外一种等待

Page 27: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8

文苑

关于《后会无期》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在影片刚刚上映

时就去看,也没有事先在网上搜索过任何的影评,这

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几乎没有看过韩寒写的文章,

也并没有对片中某一位演员有过任何的个人情感。就我

个人而言,我想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正是因为

近几个月的生活经历,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难

以名状的共鸣,随着情节发展,我越来越信服影片中所

讲述的故事,甚至于有时会恍惚,暗叹这简直就像是在

演一出关于我自己的戏。若是放在哪怕一年前的我,都

未必有这样多的感触,也就不会有动笔写字的冲动。因

此,凡是在看这篇拙评的朋友们,你们能否理解我的表

述?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胡生,浩汉,江河。三个人从大陆版图的最东端,向着

从未到过的西部,开始了一段公路旅行。片中数次提

到东极岛是第一缕阳光照耀的地方。从一个充满希望而

又荒凉如白纸般的小岛,去到一个遥望不见却同样也是

一片荒芜的西域大漠。我在片中第一次隐隐明白全片暗

喻——人的一生无非是这样一段旅途:从初生婴儿的纯

净,到最后死亡也不过是归于漫天黄土,其中充斥着的

喜怒哀乐的人生,在路上。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胡生,这名字起得着实令人

叫好。“虽然生的草率,但这不是叫胡生的原因。”我

相信很多父母可能一度有过这样的质疑,以为已经做好

了一切准备,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但大都还是会被

那一声声儿啼搞得措手不及,一边喂奶哄睡换尿片,一

边暗骂着当初的草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

是“胡生”的。

胡生这个角色在影片将近15分钟左右的时候就一去不

见踪影。胡生在片中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像一个无知的

孩童。他还不懂得去辨别是非善恶,只是本能去相信、

追随、依赖那些陪伴他的人,胡生的莫名消失意味着一

个人童年时代的终结。至于后来浩汉打电话寻人时,他

关于胡生的描述,“男,二十四岁,运动服牛仔裤…”

,是如此的模糊。像我们每个人关于童年的回忆,大家

都是那样糊里糊涂不清晰,又总有那么几个特征是相似

的,让我们在平日闲聊提起来时,感觉彼此果然是同一

个时代里走出来的,顿时间亲切许多。

话说至此,我们也就大概领悟到胡生、浩汉、江河,这

三人所指代的其实是一人。一不留神走丢了自己的童年

之后的浩汉和江河,依旧是指代着同一个人,继续踏上

了漫漫人生路,在观世界的人生旅途中,也就形成了我

们各自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每个人早期的经历,形式基本差不多,都是不断的

受教育、听道理中成长起来。正如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

之理论所说,每个人成为一个善人抑或是恶人,都在于

他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譬如父母、

家庭和学校。

影片中,浩汉和江河,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或者说一个

人的两个不同面。也如同他们的名字一样,江河是一个

名词,象征着客观存在的东西;浩汉(浩瀚)是一个形

容词,是人对于自然事物的主观认识。这从他的职业和

片中大多数的对白都可以看出来,他懂得许许多多五花

八门的东西,小到静电,大到卫星。同时他还有那些可

以张口就来的那些正直的大道理,象征了江河所代表的

是人性美好的一面,源于我们所受到的正统教育。与之

相反的是浩汉(浩瀚),这本身就是人类对难以名状的

广阔空间的一种定义。恰如同片中将近结尾处提到的那

颗卫星一样,“旅行者1号,1977年发射。经历了36

年,终于冲出了太阳系,进入外太空的星际空间。”于

人类之渺小,造卫星是一件多么复杂庞大的工程。于天

后会无期,不期而遇Austin

Page 28: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29

文苑

地之浩瀚,这仅是一粒不足道的微尘。历史上阿姆斯特

朗登月的一小步,代表了人类的一大步,而在宇宙面

前,又怎会留意到月球上那个小小的足印呢?“吾辈仰

望须弥山,佛祖掌心一芥子。”言下之意,浩汉这个角

色代表的,是我们在社会中不断历练,积累下来的自以

为是的经验,固执且狭隘。

当一个人的所笃信的道理与现实的经验发生矛盾时,冲

突便会爆发。影片一开始,就已经为两个人最后的分道

扬镳埋下了伏笔。在苏米问题上的分歧,是该好心收劝

还是独善其身?浩汉赢了这局。虽然我们的人性终究是

善良的,但有时还是敌不过现实的无可奈何。面对不同

人道路的选择,我们就该顺其自然,不得把自己的人生

标准强加给每个过客。在被阿吕欺骗后的争执,是该信

任理解还是憎恶痛恨?江河更胜一筹。因为浩汉的那些

社会经验,在沙漠中被阿吕轻而易举完全颠覆。被利用

戏耍之后,我们应当大度宽容。

每个人对于一个人或一件事好坏的评判,是基于我们不

同的社会、文化、知识背景的。就像是在过去的意识形

态下,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东西都是扭曲错误的,这是

多么可笑的论调。我在此并没有半点资格对像浩汉或者

像江河的选择妄加评论,就像任何人并没有理由对别人

的生活说三道四一样。我们听过那么多道理,积攒了那

么多经验,能否过好这一生也仍旧是一个未知数。这就

是世界上最简单也最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究竟什么是

好?怎样的人生可以称作幸福?我们要怎样做才可以真

正快乐?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关于爱情。影片似乎没有直面这个话题,然而爱情却是

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许正是绝大多数本片

观众纠缠不清的东西。

周沫,她是每个男生都曾有过的青梅竹马。我们陪伴彼

此度过了短暂的童年,给了对方最天真最任性的爱慕。

后来,也许还会以朋友的身份,去陪伴对方度过一生。

而随着那些青涩年月的逝去,我们的记忆也逐渐遥远,

但不管时光荏苒,总还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怀念。在

巷口等了半晌,只为擦肩而过,却又绷着小脸不敢叫对

方的名字;在课堂上直视前方,又忍不住时不时瞟一眼

对方的座位,看看她有没有也在偷瞄着你;在深夜熄灯

后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紧搂着枕头努力回忆她的发香,

并悄悄计划在春游的时候该穿哪件新衣服去;更不用说

那些课间同学们开过的玩笑,操场上洒下的汗水,放学

回家时的夕阳就算十几年,几十年不曾联络,也还是会

记得她的生日,她的笑颜……然而,我们第一次学会残

酷两个字怎么写,也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几个简单而又

不可抗拒理由:禁止早恋,转学,搬家,出国等等。这

些都是幼小的我们所不能却不得不去接受的事实。在家

长和老师面前,孩子永远不可能是抗争胜利的一方。这

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敌人”有多可怕,而是我们的差距

太悬殊。最后一次互道再见,可能真的就变成了再也不

见。一别经年,此刻的你还能否想起她银铃般的声音?

苏米,

你以为她是归宿,其实只是过客。

你以为她是昙花,却开在了心里。

她是你逢人便讲,她是你不愿再提。

她是你挥之不去,她是你深埋风里。

你如此爱她,却又同样的恨。

你如此恨她,却又同样的疼。

相爱之时,要么润物无声,要么惊天动地。

分手那刻,要么冷若寒冰,要么怒火难熄。

交好时,颈项留香不遮避。

离别后,心上疮疤难平去。

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的甜蜜,

承诺里的一生一世的相依。

远去了的度日如年的苦楚,

长叹中的无可奈何的为命。

最后的最后,

你说,算了,

由她去吧,顺其自然。

刘莺莺,她说,“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很

多姑娘们看到这句话,都会心中暗骂那个曾经对不起她

的王八蛋,原来那谁谁根本就不爱我。我对这句话的理

解是这样的——喜欢是好奇和期待,爱是理解和忍耐。

影片中刘莺莺和浩汉通信十几年这种事儿,先不说起因

是否狗血,但行为其实跟现在我们微信上互相聊天是换

汤不换药。我要是对你没有好感,话说半句多,直接

拉黑。我要是有点儿喜欢你,就会像浩汉那样,有事儿

没事儿调侃你几句。就是这样,好奇你的态度,期待

你的回应。假若你也对我表示了些许的好奇,假若你

回应了我的期待,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这样相互的

喜欢,就这样在一起吧。刚刚开始热恋中的情侣,也是

这样的一种状态,对两个人的生活满怀着期待,对彼此

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爱不一样,爱是通过了考验的。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她其实并没有回应你原本

的期待,那么请你忍耐,请你试着去理解。相爱的两个

人,是一定要做到忍耐彼此的缺陷,理解对方的难处。

因为宽容才是永恒的基础。爱一个人和爱一只狗最大的

区别就在于,你的宠物是你赋予给了他人格,这就像上

Page 29: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0

文苑

帝赋予我们人格一样,上帝怎么可能不爱他自己的孩子

们呢?而你的另一半,或多或少和你经历了不同的前

半生,那么也就必然会有产生摩擦碰撞的矛盾点。当然

了,每个人的忍让空间也都是有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底线,被再三触碰的话,会生气会发泄,这都是正常

的。此时就需要你的另一半来表现出对你的爱了,相互

间试着理解,学会宽容,便是相爱了罢。

尾声

周沫、苏米、刘莺莺,她们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常接触

到的三种女人。还有阿吕甚至是三叔,也都是我们可

能会在生活中经历过的故事。我们的生活各不相同,有

可能同一个人有很多奇特的经历,也有可能一个都没遇

到。而这也正是在我看完这部电影后,个人收获的一点

感触。与其说后会无期,不如叫不期而遇。从一开始江

河就测算好了从东到西的行程距离,就像人的一生无非

也就是那么几十年而已。但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和遇到的

人,是谁都没有办法预料到的。有时在没有丝毫准备的

情况下,可能你会一见钟情,也可能会被仙人跳。有时

又在考虑了一切可能性之后,该来的终究没有来。片中

有一句对白,“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

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这样想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因

为你我毕竟不是孔明先生,算不出这辈子究竟是怎样的

卦。但也正是因为这许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才使得我们

的生活如此可爱。多亏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我

们行驶在孤独的路上,也未曾孤单。

要说再见么?真的是后会无期么?

快别这样讲,让我们不期而遇吧。

后记

实在是对不住看到这里的各位。电影结束时已然是子夜

时分了,感慨万千且急于写下,在凌晨终于收笔。脑袋

早已是昏昏沉沉,以至于字句实在糟糕,文法兴许亦多

有不通之处,望海涵。鄙人本性如此,兴致上来,说完

写完做完的,自己也决不再去多看多想多问。这篇称不

上是影评的杂记,更多的仅是我此时此刻,结合着近日

生活的所思所想。最后,用一段歌词来结束吧,它伴我

度过了这个夜晚。

《啊朋友再见》

- 蒋明 钟立风 小河 冬子 好妹妹 刘东明 赵照

啊朋友

我们以为老去是件漫长的事有时候它是一夜之间

在清晨的镜子看见苍白的自己 像一颗正在消失的流星

啊朋友

圣贤说那坚持一定成功的事头悬梁锥刺股三顾茅庐

相信它的人就像相信一个漫长玩笑不信它的人已没了

灵魂

啊朋友

电影里面那些不曾怀疑的事蒋中正 潘冬子 还有雷锋

没困难我们创造困难也要往前冲坚持做未来世界主人翁

啊朋友

告诉我 相遇是件宿命的事告诉我忠贞与背叛之间

如果说所有约定都是错误的开始这一路我愿把自己埋葬

久未执笔,草书于,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日,凌晨

南安普顿,英格兰

Page 30: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1

访谈

行政角色中的学者嘉宾:周洪宇

嘉宾简介:周洪宇,1958年1月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湖南衡阳。先后在华

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学习并获历史学学士

(1982)、教育学硕士(1988)、历史学博士学位(1992)。华中师范

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组组

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职

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访问教授。现

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成

员、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会长、全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

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周洪宇长期研究教育史和教育政策问题。教育史方面专著有《学术新域与

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文化与教育的双重历史变奏 周洪

宇文化教育史论》、《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人民之子——陶行知》

、《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杨东莼大传》、《不

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大学图书科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

等。教育政策方面专著有《教育公平论》、《教师教育论》、《中部教育

论》、《教育的信念与追求》、《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

公平: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乐为教育鼓与呼》等。其他专著有

《文化是一种力量》、《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周洪

宇论第三次工业革命》、《怎样做人大代表》、《怎样写人大议案》等。

周洪宇作为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提出实施义务教育

全免费、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制定国家统一法等议案,通过全国人大,

促成了有关政策法律出台。2006年,入选“2005年度凤凰卫视十大风范大

国民”。2008年10月,被《楚天都市报》和荆楚网等评为“改革开放30年

影响湖北30人”。2008年12月,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评

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Page 31: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2

访谈

周教授您好,在您过往的学术生涯中,您秉持学术独立、

教育公平的大旗,成果显赫,著作颇丰。作为一名知识分

子,不仅坚持着对学术和人格的双重追求,还积极投身于

社会核心问题,在文化走向、教育体制、三次工业革命等

焦点话题上敢于发声。身为后辈的我们,在敬佩您之外,

更有很多问题想与您有更深的讨论,今天我们将针对其中

一些问题征询您的意见和看法。

改革大潮下,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目共睹,随之而来的是一

批批官本位、钱本位思想的追随者与日俱增。很多曾经怀

揣学术理想的青年在种种因素下选择投身商场,过去几十

年下海逐利者更是太多太多, 那么请问周教授,是什么让

您坚持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除了对其的热爱,是什么

让您对利益的诱惑说“不”并继续坚守?

其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问题,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

的任务和使命。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下

来与时代的特殊性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五十年代的人生在

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成长锻炼在文革当中,后来又有机会

考取大学,这种命运的不确定和人生的变化,使得我们这

一代里面的相当一批考取大学的人,也就是我们讲的77

、78、79新三届,使命感特别强。我们当时考取大学之

后,就是有非常简单的一个愿望:把失去的时间给他夺回

来。所以每天早上很早起来,晚上睡得很晚;有时在教室

11点钟关灯后赶回房间,躲在被窝里面看书,拿手电筒;

早上天不亮又起来读外语。因为我们的基础很差,在文革

当中没有学到什么,所以特别珍惜这个机会,特别希望能

抓住它。因此在我们毕业以后,应该说,不管是在学术上

的,还是走上行政岗位的,绝大部分考取了大学的这批人

还是非常努力的。我是这一代人中幸运的,后来有机会在

高校任教,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又有机会出来到哥大来

做访问学者。

我2000年到哥大,2001年6月份回国,当时中共武汉市

委市委组织部正从湖北省的一些高校里挑出一批同志来从

事地方工作。我那时在华中师大教育学院做副院长,被安

排到武汉市一个区里面做副区长,做副区长以后又有机会

到教育局做副局长,到省教育厅做副厅长,08年换届以后

到省人大做副主任。他们有人说,你用不到8年的时间,

完成了一个副处到副部的跳跃,你应该很满足,学术上你

应该都可以不做了。但是我觉得,做行政不是我的初衷,

我从来没有想到有机会去做行政,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一个

机会。我本科历史,硕士教育,博士历史,即使做行政工

作,做教育政策研究,我还是可以把工作和我的专业结合

起来。所以我当时确立一个原则就是,叫工作研究化,研

究理论化,理论实践化。把这个原则用进去,我所做的行

政工作恰好成为促进我学术研究的动力,为其发展提供了

一个平台,从纯粹的教育史学的研究,转化到教育理论和

教育政策的研究,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对于行政工作而

言,我可以做的更自觉,更符合规律。不管是从学术层面

看,还是从行政工作的推动来看,我基本上做到了相扶相

持。这里面最大的苦恼和难以调和的矛盾就是时间。我的

对策一是靠拉长时间,把24小时都充分利用起来,减少自

己的休息时间;二是在工作中思考如何将学术理论和行政

实践相结合,譬如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怎么理解某项政策。

03年时,我在全国人大和温总理提出义务教育免费。近现

代教育史中,我研究陶行知等一批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改

革家,他们当年在五四之后就提出中国教育的免费问题,

像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舒新城,他专门著有文章《中国教育

免费问题》。那么在工作当中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的义

务教育不能免费,为什么义务教育还要老百姓出钱。我

在02、03年时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在农村义务教育这一

块,78%是县级以下的财政单位承担的,其中主要是农民

承担的,由农民自己通过各种税缴费。22%是县级以上,

就是县市省加上中央财政。而中央财政,才2%,非常小,

这是03年全国政协的调研报告。看了数据之后我觉得这个

现状和义务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免费趋势、近现代教育家

长期的呼吁及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都是相悖的,

而义务教育免费制的推广在当时阻力非常大。03年我在武

汉市教育局做副局长,也是第一次做人大代表,恰逢温总

理到访湖北,我便把我3月2号在中国教育报的那篇文章《

完全免费制应自农村始》带在身上给总理。他说你这个问

题提的很好,我们会带回去研究。后来我又给中国教育报

写了篇《我给总理送建议》,这是03年3月19号。这个提

案在各个部门获得的意见并不是一致的,像财政部就说你

的建议很好但是目前我们做不到,那我就继续呼吁,一直

呼吁到07年把义务教育全部推动。2005年,温总理的政

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

国逐步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我在03年写了一个关于义

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建议,提出了8个字的工作方针:一

个就是“分类承担”,第二个就是“分步实施”。“分类

承担”就是把中国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区:东部发达地区自

己解决,不用中央财政;中部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百分之五

十;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只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应该

由中央财政出,这是分类承担。“分步实施”,就是从最

急需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从他们来做。

回到前面刚才你问的那个问题,第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要

坚持学术的根据地;第二个是要把他和工作结合起来;第

三个就是找突破点。因为政府工作和学术研究不同,过去

我们在高校做教授的时候,主要是求真:是什么就是什

么,是真理我就要坚持,是对的我就要坚持。可是当我

01年到教育局的时候就发现行政官员更多的是务实:我

Page 32: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3

访谈

知道你说的是对的,问题是我现在做不了。那这里面就

是一个平衡点的问题了。所以我觉得这时候就必须有一

批学者们出来从政,把求真和务实结合起来,找到一个

平衡点。那么怎么找平衡点,这是一门在工作中不断学

习锻炼的。这样一来找到平衡点之后,我们再来推进国

家现在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不仅是03年提义务教育免

费;04年我提高校助学贷款,大学生上学的困难没有经

费解决;到05年我提推进教育公平,我在国内教育公平

也算是比较早的倡导者。推动了十年之后,我把这些东

西从政策的角度、立法的角度汇集起来,写了一本《教

育公平论》,获得了教育部的二等奖,这反过来又成为

了推动我学术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所以现在回过

头来看呢,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很幸运的,关键在

于你能不能把握住时代给你的使命。

周教授,我们知道您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教育史和教育政

策相关领域。那么在您看来,中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存

在问题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是哪一部分?初级教育,选

拔制度,高等教育,还是其他方面?尤其对比中美教

育,您认为中国教育体制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而面临的

困难又有多大?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应该说各有千秋。总体上来看,我

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比较扎实的,这里面有中国的

家长重视教育的因素。我接触了很多国家的家长,他们

都没有像我们的家长这么重视教育。第二个,我们的基

础教育的课程,包括课本设计的难度、学习的难度,都

要高于不少国家。此外,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我们的

校长、教师对工作目标都有具体要求,特别是一些好学

校通常都要保持比较高的升学率。在教育和学习的投入

上,我们的学生比很多国家的投入那要多得多,因此我

们的学生基础相对来说就好一些,考试成绩相对来说好

一些。这个还不简单的是死记硬背的问题,不简单。

你看09年、11年、13年PISA(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测评的

结果,我们都是第一,连续三次。原来很多人都说中国

学生成绩好是死记硬背的结果,不是的!PISA的三项

是:阅读,就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阅读能力;数学;还有

科学素养,包括学生的操作能力。该测评中美国是三十

多名。我十几年前住在109街,去附近超市买东西,那个

姑娘在那儿算账找钱,她只会计算器在那按啊按,不会

心算。相当多的美国学生不会心算这项基本技能。但美

国制度有一个好处,他从小培养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他鼓励你提问。我们牺牲了很多同学的身体,但是

我们取得了好成绩;他们是牺牲很多人的基本知识和能

力,但是培养出了少数的创新人才。美国的高等教育主

要是靠:他本身高校的科研设备好;教学环境评估体制

相对来说算比较宽裕一些;再加上他也有自己本国的还有

全球的尖子生,所以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会就多一些。

就总体来看,中美教育各有千秋。美国高等教育的发达是

整个世界科学教育中心转移的结果,他转了几次转到美国

来了,这个你不能不承认。

我们中国教育呢,现在最需要解决的还是以人为本的问

题: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地自由地成长,特别要强调对学生

人格品性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把他培养成一个学习机

器。我觉得这是目前来说教育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一个目

标。我们现在对高考制度、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采取的改

革措施,总的来说,其方向还是正确的,但还要走很长的

路。

从我们整个社会大环境和背景的问题来说,我们中国还有

一个背景(人多),是世界各国不具备的,除了印度以

外。所以早在八年前两会期间和一些青年界的朋友交流

时,我就讲中国现在面临的是三撞车:第一,我们每年有

全世界最多的毕业生。那个时候是几百万,三四百万,到

现在你看去年699万,今年735万,再往后面一年,我们

是740几万。你放到欧洲一个小国家,他也就是几百多万

人。我们每年就要解决这个应届生就业的问题,这是第一

个就业压力因素;第二个就业压力,是我们的农民工转

移。我们要把农村的三到四亿农民转移到城市里面来推动

城镇化,这批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也是要解决的。我们还

有一批遗留问题,就是城市里的下岗工人,他们有再就

业的问题。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包含城里面的职工再就

业,新的大学生毕业生,700万左右,再加上上亿的农民

工。我们每年能解决多少人呢?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最

近五六年,一直都宣布我们可以解决950万,顶多1000

万,但实际上我们操作起来,一般都超过了1000万,在

1200万左右。我国的就业压力是世界上其余任何一个国

家都不具备的。发达国家,只有青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他

没有什么农民工转移,因为他城乡没有什么差距了,这个

阶段早过了。发展中国家,只有进城的农民工问题。因为

他高等教育不发达,没有青年就业的问题,他更没有什么

下岗职工。所以,中国这种就业的压力有他的特殊性。他

的数量,他的种类,他的背景,反过来形成了一个倒逼的

机制:在这种环境下,你不好好读书,你不找到好学校,

你输在起跑线上,你就完了。所以传统的因素,现实的压

力,加上我们现有教育体制的僵化、机械等等,使得我们

中国的学生学习起来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没有能让学

生能够真正的自由的全面的成长。但是这种情况,我个人

认为也不是一下能够解决的,我们现在朝着这个方向去

改,但也不要有一种过于急迫的心理,不能急于求成。因

为教育事业有他的长期性、时效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

别要考虑到环境的配合,有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包括教

Page 33: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4

访谈

育体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等,又与整个社会的

用人机构、用人机制有密切的联系。

您这次出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参加郭秉文研讨会。作为老

一代留学生的优秀代表,郭秉文先生和他的一众同胞为中

国的解放和现代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更在学术史上留下

一座座丰碑。反观我们当代留学生,无论立意、意志,似

乎都有所欠缺。在您眼中,我们新一代留学生和老一代在

除历史环境以外的方面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对于新一代学

子报国立业,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觉得留学生群体的发展道路,要和中国几代留学生的发

展道路连贯起来考虑。自清末留学生群体的最早出现时

起,留学生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就是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的。不管学什么专业,你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首

先是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把专业学好是你不管在美国生

存还是回国生存的一个前提。至于不同专业或者方向在国

内的发展,有时候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各种各样的人事关

系或是其他因素也会有所影响。比如有些地方现在人才引

进的力度比较大,特别是博士;也有些二线城市对于硕士

的需求也很高。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好的机遇,即使是文科

你也要看到文化创意产业现在的发展。由工程技术主导的

社会将会慢慢转型成为由人文社科学主导的社会。人文社

科学对社会的观察,相对工程学科来说,有一套更为庞大

而完整的体系,考虑问题也有一定的预见性。历史学是一

个素养,他帮助你思考过去的历史、现在的问题由来以及

未来的发展走向。而且你看现在国内的好多行政工作人员

也都是学历史的,所以我觉得并不能说我们学人文社科学

的在国内没有发展前途。至于为什么要和几代人走过的道

路结合起来谈呢,通过思考你会发现,这几代人走过的第

一个主题是把国家的富强和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二则

是由工科到文科,这个发展路线就是这样的。

而且我相信这批在纽约留学,特别是在哥大留学的学生,

未来在国内社会中都会发展得相当好。前不久我在湖北

接待留美同学会,会长是院士陈竺,即现在全国人大常委

会副委员长,原来卫生部部长。各个省的留学生会的会长

都来了,欧美同学会到了一大批,也有不少哥大的同学、

校友。这里不是说拼爹拼妈拼关系,但是同学会有这个资

源,怎么不用呢?西方上流社会不就是这样的吗?多年前

说你还是哥大的,名片上面你可以用哥大的邮箱保留多少

多少年,然后大量地介绍哥大的同学;每年找工作的时

候,校友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中国毕竟是一个人情社

会,你有这样优质的校友网络资源来结识更多朋友、提供

机会、相互帮助,对自己有好处,对家庭有好处,对社会

也有好处,这点上美国社会也是这样的。

周教授著作等身,涵盖了诸多方面。其中第三次工业革命

被一再提及,反复论述。考虑到您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教育

相关领域,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您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概

念情有独钟呢?能否请您对于您眼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意

义,尤其是与中国教育的联系稍加阐释呢?另外,第三次

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之一为互联网的应用和开发,您在著

作中也经常提到互联网的利用在教育中的作用。您如何看

待纸质书与互联网阅读间的矛盾和关联?信息爆炸的今

天,过于膨胀的信息和过度开发的电子产品对现今社会造

成的问题(如人与人的实际交流减少,耐心阅读经典的减

少)是一时之痛,还是无法逆转?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又

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谢谢。你看书很细致,注意到了我在研究和观察第三次工

业革命。这个问题大家在美国比较关注,但在国内关注的

人并不是很多,是在李夫金那本书和其它一些著作出来之

后,才开始有人关注。我希望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现

代中国》、《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及《

周洪宇论第三次工业革命》这几本书引起大家对该问题的

关注。我之所以那样强调要转变,要注重互联网的学习和

互联网教育,并不是说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论,或是一

些经典的著作阅读就不需要了,也不是教育的随便化,就

是在大家都不重视的时候,我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

可能有些许矫枉过正的意味。当然,这里面除了策略上的

考虑,确实也有别的因素,国内的传统教育方式相对比较

保守,因此也必须要转变;而且从长远来看,互联网教育

有他独特的优势,如今正风靡全球的大规模在线教育也确

实是我们下一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内容。

我说这些话并不意味着我对传统教育中一些好的内容也要

放弃或者抛弃,你也可能注意到,我最近不仅在讲互联网

开发,同时我还给学生编了两套教育经典著作:一个是叫

做《教育经典名著》,中国卷和外国卷,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出的;另一个叫做《教育美文选》,中文卷和外文

卷,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的。我希望大家在关注并顺应社会

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要保护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对经典著

作加强阅读。我个人体会是,只有在青年时越早地接触经

典,读越多的阅读经典,它们才会对你今后的工作更有帮

助。而且有了这些东西,往后再去看西方的或者新潮一些

的东西时,你就有一种识别精华和糟粕的判断力,因为那

些“经典”是被历史所筛选过的。人的思想,不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抑或岁月的洗刷,而失去光芒和价值,所以我

们阅读这些经典。

(采访:李艾桐,王飚; 整理:王飚)

Page 34: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5

访谈

中美交流的践行者嘉宾: 倪剑

倪剑(Nina Sun), 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1年获得哥伦比

亚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曾任美国新闻集团上海办事处政府与公共事务

关系经理、上海广播电视报业集团总经理。现任申尼邦德咨询(上海)有

限公司总裁,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校董、哥大地球中心管理委

员会理事、哥大全球中心国际理事。201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杰出校友勋

章,以表彰她为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所做的贡献。

您在美国接受美式文化理念的熏陶,后来回到中国做起

了公关,这其中是否经历过一些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困

难,您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在我刚回到中国的时候,国内的很多公司做公关还大部

分靠直接或间接“关系”, 对于聘用正规公关公司开展

相关业务不太熟悉, 也不会有相应的预算;而国际公

司则通常都有公关方面的需求,也有比较详细的工作要

求,挑战性比较大。 我一开始做的时候主要是为来自欧

美国家的一些国际公司提供公关服务,确实遇到过很多

困难。得益于我本科在复旦新闻系时结识的很多同学的

帮助, 我才能很快转型, 并借助他们的工作经验、人际

网络更加深入、多方位地了解了中国社会和政治运行的

特点。 当然, 我在美经历、在哥大的学习对我和国际客

户沟通的影响帮助非常大。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体制,外国公司和中国政府

打交道一向被认为是“难于上青天”,您在做公关的过

程中,是如何把中国政府的特质及现状传达给外国公司

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中国很多城市,多数官员和国

企的领导一般在每周一上午才会确定这一周的大致日程,

而外国公司的高层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确定重要会晤的时

间和细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第三方咨询服务公

司,我们会帮助外国企业理解中国公司的运营处境,希望

他们明白中国的发展速度较快,工作习惯不同,很多细节

的地方有中国特色,需要不断地相互磨合和相互提高。再

譬如,由于企业文化和理念的不同,在同一个企业内部,

中国员工的工作压力很可能远远大于相同职位上的西方员

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外国公司说明并争取他们的

理解,而非逼迫国内员工去赶工。不论结果如何,至少在

沟通过程中,双方还是能够取得一些相互理解进而进行愉

快合作的,这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听说您在刚到美国时曾有创业经历,您是否有一些心得体

会想和广大怀揣着创业梦想的海外学子们分享呢?

简单说下我创业的小故事吧。当时我先生在一家律师事务

所做暑期工,那时美国出了一个很大的事件,就是“金色

冒险号”偷渡轮上很多中国偷渡者遇难,幸存者都纷纷申

Page 35: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6

访谈

请政治避难,律所接到大量案子,要求我先生帮助编撰政

治避难的故事和证据,我先生虽然非常同情这些同胞在特

殊年代勇敢追求自由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勇气,但是因为

不想做违心的事就辞去了那里的工作。当时我正怀孕待

产,他失业后我们的经济就拮据很多。恰巧在他决定辞职

当天,我去马路对面新开的一家超市购物时发现排队付款

的时间很长,明显缺人手,于是我灵机一动就让我先生去

那里应聘,果然老板立刻就要他了。过了没多久,我先生

说他马上又要失业了,因为老板要把生意卖给别人。当时

我就想:那我为什么不把它买下来自己经营呢?之后,我

们非常艰难地开口向三十多个亲朋好友借钱。好在我算是

一个口碑比较好的人,大家都信任我、愿意借钱给我。其

实,把超市盘下来时我还根本不懂如何做生意,进的货品

中百分之八十我都不知道是什么,要通过翻字典一个个的

记住,弄不懂的时候还要常常讨教员工和顾客。不过或许

就是因为年轻、有勇气、敢于创造、不计劳累,才能不断

克服困难,把生意顺利地经营下去了。

与现在的年轻一代人不同,我们当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商

业教育或是有前人、高人的指导,因而仅依靠一些最基本

的做人的理念,没有很多机会去选择和创造。人有的时候

确实很矛盾: 选择太多,其实也失去了“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机遇, 不能舍弃,所以也常常不敢冒险;相反,

我们当时是无知者无畏,没有眼界去考虑很多,有新的困

难出现,挽起袖子马上想办法一个个克服就是了,回头看

看,当时遇到困难时连哭诉的时间、流泪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一个点子或者一件很感

兴趣的事,一定要付诸行动, 行胜于言,有激情很好,

但是成功不是坐在家里想出来的,是通过克服困难一步步

实现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究竟会遇到些什么,个中滋

味还需要自己去体验。

为什么您在读完MBA后还想到哥大来读硕士呢?又是出

于什么原因选择了回国创业?

其实自从来到美国,我和我先生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回国服

务的念头。97年第一次回国探亲时,我看到了国内造地铁

造高架,碰上了改革开放的潮流,同时发现国内很多人对

我在美国获得的知识或者经验很感兴趣。当时他们对有西

方学位的人还是蛮重视的,但我觉得未来还是会有学校好

坏、含金量高低之分。我先生对我很好,让我只做自己喜

欢的事情,而非是为了名利或其他。在新泽西州立大学读

了MBA后,我发现自己很迷恋校园生活,喜欢和知识丰富

的老师、聪明睿智的同学交往,加之出于对自己未来事业

的考虑,我就报考了哥大硕士项目。

我是一个对短期生活有具体目标和规划的人,起初我为了

多花点时间陪孩子,在毕业回国后的前两三年时间放慢了

工作节奏。当时我先后在一家外企和一家国企上班,各方

面待遇按照现在标准来看也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我真的不

满足, 因为我自己创业、操持自己的公司惯了, 所以当我

发现在办公室做老总其实没有太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的

时候, 我忐忑不安, 害怕浪费自己和别人的宝贵时间;

另外,作为一个在西方社会受过教育的人,我的某些商业

价值观、商业判断不被接受与重视,所以我没什么犹豫,

安排妥当后就辞去了高薪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

业。因为有美国创业的经验,因为习惯于面对生意场上的

困难,喜欢有变化有挑战的事业,我对于第二次创业没有

太多顾虑。

作为一名刚刚回国的“海归”,您在国内创业遇到的困难

能说一说吗?

我碰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公司刚开业就赶上了SARS,公关

公司开张运营几个月都没有一单生意。虽然员工没有事情

做,但为了挽留他们,我还是照发工资。当时我给自己定

了半年的期限,曾想过如果半年之内不成功我就解散公

司,自己在家做home office。好在苦熬了几个月后,环境

变好了一点, 生意开始涌进来。 当时接了很多项目,许多

员工都从早上9点工作到凌晨2点,极为辛苦。也正是共患

难的经历, 使我的整个团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有效地融

合在一起。我很感念所有和我一起拼搏过的员工。其实,

公司像人,是有生命的。我经常把公司比成一艘船,船能

行驶多远,取决于船长的远见卓识、船员的团结一致和“

天时地利”环境的变化,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那您在回国创业后,又是如何变成了哥大的Trustee?

这要从我的本科说起了。我对复旦有感情,来美国之前做

过学生会的常委和公关部长,参与过很多活动。回国后,

我就想着要回到复旦的校友圈里去,然而我发现中美两国

的校友圈是截然不同的。美国的大学校友会像一个吸铁

石,牢牢地抓住每一个成功的校友,为校友们未来的发展

创造机会。我在上海参加了哥大校友会,认识了当时的校

友会主席。他是哥大建筑学院毕业的,是上海新天地的规

划师,当时他已经在上海工作近10年了。最初哥大校友会

是通过选举产生管理层的,但因为当时定居上海的哥大校

友少,大部分校友是国际大公司的中国高管,中国业务发

展快,他们就被派遣到不同的地方就职或经常出差,所以

通过选举产生的校友会管理层总是零零散散无法系统地为

校友提供活动,经过几轮选举后,最后一轮选上的主席决

定以后用任命制而不是选举制,这样可以保持校友会活动

Page 36: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7

访谈

的稳定性、传承性,他就一直物色适合接任他的人选。

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仔仔细细考察了2年,有一天

他很慎重地请我吃饭,问我是否愿意接任并延续这个传

统。

成为哥大上海校友会主席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

哥大对中国、对中国校友的需求,也就有机会更好地为

哥大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哥大推荐选拔

了一些来自大陆的非常优秀申请者。我先生是哥大政治

系的博士,我是SIPA的硕士,我儿子是哥大文理学院经

济学专业的本科生,马上也要从SIPA硕士毕业了。我们

家可能是不太多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就读美国名校又有

家庭传承的留学生,我们三人又都在中国就读过, 所以

我们对两国教育的理解、对哥大与中国的感情都很深,

很想为培育我们的中国母校和美国学校发展略尽绵薄之

力。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果举世瞩目,也一样深

刻影响着两国教育和文化交流。 哥大非常重视在中国的

发展。我能够被选任担当巴纳德学院的校董一职,除了

我个人的品行和事业成就,我所代表的中国元素也是非

常重要的考量。

由于国内外的经济政策变化,很多在海外的莘莘学子都

有相同的疑惑:是回国还是国外就业,您对这个问题有

什么看法呢?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

要什么,于是他们通常就会选择一份听起来不错且大家

都羡慕的工作。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他们呢?

归根结底,这是中式教育造成的一个负面结果,统一的

好学生标准让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而正确定义自己 - 我是谁、我要什么,恰恰是成熟的一

个标志。拥有美国名校的文凭,可以证明你是一个聪明

勤奋的人,如果想找份工作,无论在哪里,一定都找的

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毕业生对起薪要求很高,导

致迟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觉得如果在没有经济

压力的情况下,一个人首先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

取得的成功才是长久的;如果真的有能力,到哪里都会

发光。举个例子来说,当时我先生可以进哥大的法律系

也可以进政治系。相比而言,明显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挣

钱更多更快。但我先生喜欢政治学,当时已经出版了2

本专著,我们商量后认定要做喜欢的事情、尊重自己内

心的选择而非社会外界的价值判断。在从政治学专业毕

业后,他又遇到了选择回国还是留美的问题,当时美国

对了解中国政治的人才的需求很多,进入商界是个很好

的契机并且薪资也很高,但我先生还是觉得更愿意回国

教中国的学生,他认为与有本土政治背景的人交流可以

更好地传递知识,即使当时国内开出的薪资非常低,只

有美国相应工作的1/6。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他在

学术上的潜心研究,成为了一名中美关系领域的leading

scholar,花旗、米高梅等国际大公司纷纷请他做独立董

事。我要说的是,也许现在你所在的公司很小,待遇一

般,薪水较少,但只要你真心喜欢、能发挥你的才华,可

能过了几年公司上市了、或者被大公司并购了,又或者由

于你自己学到很多东西而被大公司挖角了、自己创业成功

了,你一样会收获满满。就像前人常说的,人若年轻,眼

光一定不要拘泥于眼前的薪水,follow your heart才是通

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如果用三个词来总结您到目前为止的成功人生,您会选哪

三个,为什么?

内心向善:为人善良才会获得周围朋友亲人的支持和包

容,在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无私地帮助你渡过难

关;在低谷的时候你内心会有温暖,在云端的刹那你也不

会孤单。

永远勤奋:总是抱着好奇心去努力学习,汲取知识。不管

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勤奋的努

力才能创造精彩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是一生的事, 要懂得

享受它们。

正确的三观:拥有正确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在不断面临选择的人生中,才能做好每一次的选择,才不

会走弯路、走错路、走回头路, 才能获知快乐、真正品味

幸福。

(采访:周洁,赵安迪,Fiona Liang; 整理:Fiona

Liang,赵安迪)

Page 37: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8

风采

Exactly 100 years ago, Dr. Kuo Ping Wen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doctoral degree recipient at Teach-ers College. Soon after his graduation from TC, he re-turned to China, and founded the National Southeast University in Nanking. Dr. Kuo was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many fundamental changes he brought with him. Under Dr. Kuo’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Southeast University developed into a modern university of many “Firsts;” it was the first university in China to establish board-oversight in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to inte-grate teacher-education in a university-setting, to in-crease institutional visibility by engaging social servic-es, and to open enrollment to both males and females. In 1926, Dr. Kuo also went on to found the China Insti-tute. Dr. Kuo’s tireless work to advance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build Sino-U.S. relations has had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 and the world, which still inspires many today.

On October 25th, 2014, co-organized by TC, the China Institute, the C.V. Starr East Asian Librar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co-sponsored by Ms. Carolyn Hsu-Bal-cer (Dr. Kuo’s great grandniece), and Mr. Kaiyuan Wang, Dr. Kuo’s legacy was celebrated at the Kuo Ping Wen Symposium, In Service to Education: The Life and Times of Kuo Ping Wen, China’s First Global Educator. The day-long event featured distinguished speakers including former Chinese Vice-Minister of Education Dr. Yu Wei, Teachers College President Susan Furh-man, Southeast University Vice-President Bo Liu, and Teachers College William H. Kilpatrick Professor Henry Levin. Three panels of scholars from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also convened to discuss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present implications of Dr. Kuo’s legacy. Many high-level Chinese government of-ficials, scholars, and faculty and students at Teachers College were also in attendanc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entennial celebrations, a book titled Kuo Ping Wen: Scholar, Statesman, and Reformer, co-edited by Ryan Allen and Ji Liu, was compiled to narrate the re-markable life achievements of Dr. Kuo.As highlighted by President Susan Furhman, TC was the “birth place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C’s unyielding goal in educating scholars and leaders had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Over the years, many instrumental figures in Chinese education had studied at TC, such as Tao Xingzhi, Hu Shih, Zhang Boling, Chen Heqin, Jiang Menglin, and certainly Kuo Ping Wen. In honor of Dr. Kuo’s legacy, along with the generous support from Carolyn’s family foundation, the Kuo Ping Wen Scholar-ship was established to support Chinese students who are pursuing graduate studies at TC, a trail blazed by Dr. Kuo over a century ago. China is a country experiencing unprecedented growth and immense changes in every field, includ-ing education, and as China Institute Vice-President Thomas Moore pointed out during his closing remarks at the Symposium on Saturday, “with increasing inter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he need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ymposium was not only a celebration of Dr. Kuo’s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but also a symbol and reflection of his enduring vision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Sino-U.S. rela-tions. The privileg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in these two nations enjoy today calls for a greater sense of joint responsibility and mutual in-terest. Dr. Kuo’s wisdom and insight is still an important and relevant message today, and in his own words, “let us hope that these ties of friendship will be preserved and I’m proved upon as the years go by, to the end that these two nations may continue to live in a happy state of friendship.”

Kuo Ping Wen, a Legacy that Still Lives TodayJi Liu

Page 38: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39

风采

首届纽约中国学者学术论坛成功召开王飚

受2014年10月25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召开的郭秉

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启发,应一些访问学者的建议,由

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研究员、河南大学王振存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张斌博士发起的“首届纽约中国学者学术

论坛”于2014年11月1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图书

馆3楼306室成功召开,30多位访问学者、学生参加了论

坛。

“纽约中国学者学术论坛”秉承“自由独立、学术至

上、国际视野、中国责任”的学术理念,旨在加强访问

学者之间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与友谊,打造访问

学者学术共同体,为繁荣学术、促进中美教育文化交流

做出应有贡献。首届论坛的主题是“国际化背景下的中

国教育改革——困境与希望”,展示纽约的访问学者群

体在自身专业和留学生涯的成果,体现广大访问学者群

体对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道路前景的关注与思考。本次

论坛的轮值主席是王振存副教授,他首先对举办学术论

坛的背景进行了说明,并感谢我们的国家和学校给我们

提供难得的留学机会;感谢郭秉文先生学术研讨会,他

让我们重新点燃了学生时代的激情与梦想,去审慎地去

思考一个留美学人的学术责任。作为一个学者,学术乃

安生立命之本,乃社会之公器。学术研究需要交流、碰

撞,相互砥砺、相互启迪,加强合作,携手共进。纽约

200多人的访问学者团体,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稳固的

学术交流平台,我们需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万事开头

难。衷心地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这个事情做好,

把我们百年前以郭秉文、陶行知、胡适、张伯苓、凌冰

那一代留美学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传统传承下来并发扬

光大。

会议主体分为两部分,在第一个环节,四位学者从不同

的角度对当前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首先庞海芍研究员以《通识教育与中国教育改革》作了

报告。报告不仅对中外现存和历史上的通识教育模式进

行了回顾,而且对当下通识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如学生

的兴趣、科目设置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庞海芍老师是北

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

士、亚洲与中东文化委员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

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教师发展、教育管理。

出版《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等学术著作8本,发表学

术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

各类课题10多项。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大学素质

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院校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教育

研究会常务理事,《高校教育管理》、台湾《通识教育学

刊》、香港《大学通识》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

之后由戈士国教授就《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研究的方法与路

径》进行了思辨与分析。哲学出身的戈教授另辟蹊径,从

宏观层面和人的心理角度分析了相关问题,他旁征博引,

提出了人在提升和发展过程中与自身、环境、社会关系的

重要性。戈老师系河南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复

旦大学哲学博士后、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系访问学者;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牵头导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

理论与意识形态;出版《重构中的功能叙事——意识形

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等著作3部;在《哲学研

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等8项。

陈汉良副教授的报告的题目是《通识教育与核心课程之比

较——以中国西北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例》。陈教

授从微观的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审视。通过生活化的例

子和切实感受提出了一些现下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

重复性科目过多,数量过多难以选择等。(陈汉良老师

系西北大学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3-

1014年),陕西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中美文化研究会

斯诺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跨文化研究,近

年来主要从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博雅教育等方面的研

究。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发表权威期刊、核心期

刊论文数篇。)

最后一位作报告的是轮值主席王振存副教授,他报告的题

目是《国际背景下留美学人的教育责任担当——由郭秉文

先生学术研讨会引发的思考》。王教授结合郭秉文先生学

术研讨会的思考和心得,他以翔实的数据和事例从历史、

现状、未来的视角围绕百年前后的形势对比、百年前的留

美学人、 当代留美学者的启发、 我们教育的差距在哪里

Page 39: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40

风采

等内容进行了思考和审视,着重探讨了当代留美学子应该

担当什么样的教育责任与使命。他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

需要凝聚各方之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留美

学人都是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名片和使者(走出去、引进

来);我们有责任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服务国

家发展,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作为留美学

人我们可以做事,我们能够做事, 我们应该做事。学术

乃学者的安身立名之本,乃社会之公器,应以学术研究为

基础,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推动中美教育文化交

流,服务国家繁荣发展。王振存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

所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

硕士研究生导师,省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规划编制专

家、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

理论、教育规划与政策、中美教育问题比较研究。在《教

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主

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主持、参与厅级科研项目21

项。参与翻译、编写学术专著、教材7部。

第二个是自由提问、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四位学

者的报告并就当前教育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自

由、热烈、深入地讨论,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

题、教育中的功利化问题等。

今后,“纽约中国学者学术论坛”将实行轮值主席制,每

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讨。首期轮值主席由河南大学教

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王振存老师担任。参

加论坛的学者、学生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希

望“纽约中国学者学术论坛”能够成为制度化、品牌化、

可持续性的访问学者们自己的“百家讲坛”,加强学术交

流、推进学术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欢迎广大访问学者积

极推荐论坛主持人和演讲嘉宾或自荐。

此次活动得到哥伦比亚大学亚太发展协会及复旦大学李元

红教授的大力支持,今后,北美工商科技联合会将对该活

动进行适当赞助,在此,向其表示衷心地感谢!

衷心地感谢所有前来参加的学生、学者。感谢为此次活动

付出辛勤劳动的志愿者哥伦比亚大学的王飚、张晶同学!

Page 40: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

41

风采

留美(纽约)中国学者论坛第二期顺利举行

2014年11月22日,留美(纽约)中国学者论坛第二期学

术活动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召开。本期论坛的研讨

主题为“探询真相的意义——新叙事、新呈现”,来自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陈茂华副教授、河南大学新闻学院

的李勇教授和广西大学新闻学院的党东耀教授先后做了

主题发言。论坛由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执行主席李

元红老师主持,30余位访美学者、研究生参加了学术论

坛。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陈茂华副教授首先做主

题发言,她发言的题目是《西方历史学的“传记转向”

》。陈教授首先对目前西方历史学聚焦人物传记的研究

趋势进行了背景梳理,从理论上区分了个人传记、群体

传记、集体传记和自传或回忆录等四种形式,并指出传

记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史料。陈教授援引一系列的研究案

例,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创造历史的过程。陈教授认

为,创造历史的不仅仅是英雄和伟人。实际上,人人都

可以创造历史。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帖,就是参与创造

历史的过程。传记研究的意义在于尊重和保护个性。尊

重和保护个性应该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而历史学研究

者只有尊重个性,才能做出一流的学问。(陈茂华,副

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西方史学

史,曾主持和参与教育部社科司、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在《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接下来,河南大学新闻学院李勇教授做了题为《Zombie

影视叙事的哲学解读》的主题发言。李教授从哲学的层

面对Zombie影视的叙事及其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

解读。他认为,在僵尸类型的电影里,僵尸、染病和骚

动等一系列病理现象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当前这

一类型的电影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

僵尸丢失个性,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非常弱,隐喻着人类

的从众心理。人们担心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从而被社会和

他人抛弃,从而丢失个性,寻求社会认同;第二,僵尸

对自己的转变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谁让我吃人,为何

吃人”,这正是人们失去反思能力的深刻表现。在现实

中,人们不加思考地转发信息,而很少辨别信息的真实

性,传播了大量的垃圾信息,甚至成为伤害别人的手

段。科技难以驾驭,消费激发无意识层面,媒体把人变

成受众,都是导致“僵尸危机”的原因。(李勇,教授,

美国Formham University博士后访问学者,河南大学人

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领域为传播学、美学,当前

主要从事媒介文化和批判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

部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9项,在《文艺研究》、《文学评

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媒介时代的审美

问题研究》等著作,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

而后,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东耀教授从美国高校和

公共文化部门开展的新闻业务公共教育入手,讲述了美国

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新闻发布的实践,初步探索了如何

提升普通公民的传播能力,从而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发

展。党教授的报告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的信息

发布模式。以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建的曲折

历史为载体介绍了大众媒体的兴起过程,以及对新闻传播

业的重大影响,它标志着新闻信息传播的职业化和新闻理

念的专业化,但是也造成了传者和受者的分离。第二部分

是新的传播形式的变化。概述了美国以公民积极参与新闻

发布为特征的公民新闻的发展状况,以及公共组织面向社

区居民的新闻信息传播技能的培训实践。以此表明,在新

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已经从传者的单向传播向着传者和受者

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转型。第三部分是公民新闻面临的挑

战。党教授指出,由于新媒体的低把关性,公民新闻也存

在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冲突。公民新闻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

性?如何取得公众信任?如何让普通公民在公共事务中担

当社会责任的问题亟待解决?党东耀教授认为,可以整合

高校、媒体和其他文化组织的力量,通过对公民实施社会

责任和新闻道德意识的教育和培训,让新闻传播发挥出正

能量。(党东耀,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曾长期在广

播电视媒体从事新闻业务和管理工作,后从事新闻传播学

教学工作,并曾担任某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承担多

项国家和省级科研、教学项目,在新闻实践和科研工作中

获得多项国家、省级业务和科研成果。)

在主题发言结束后,三位发言人与参会学者就各自的主

题、观点和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通过热烈的

讨论,现场气氛十分高涨,本该中午12点结束的论坛一直

持续到了下午2点钟。

Page 41: 哥大问道 2015 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