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52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1999 7 5 ): 309 患患患45 患 1993 患 7 患 7 患 13 患 30 患 患患患患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患 (,,,, 患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患 患 患患 ,,、), 20 min 患患 患患患患患患患患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 。、、、 患患患患 患患患患患 2h 45 min 患患患患 ICU 患患

description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患者男, 45 岁。于 1993 年 7 月 7 日 13 时 30 分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左胸多发肋骨骨折,左血气胸,肝脾破裂,左肾挫裂伤,左肘关节损伤,左胫内踝骨折,尿道损伤、失血性休克),伤后 20 min 入院。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脾切除、肝肾破裂修补、左胸闭式引流、左胫内踝骨折固定。手术时间为 2h 45 min ,送麻醉科 ICU 病房,.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Page 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患者男, 45 岁。于 1993 年 7 月 7 日 13 时 30

分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左胸多发肋骨骨折,左血气胸,肝脾破裂,左肾挫裂伤,左肘关节损伤,左胫内踝骨折,尿道损伤、失血性休克),伤后 20

min 入院。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脾切除、肝肾破裂修补、左胸闭式引流、左胫内踝骨折固定。手术时间为 2h 45 min ,送麻醉科 ICU 病房,

Page 2: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术后 70 min 苏醒,拔出气管导管,经鼻给予低流量吸氧, SaO2 监测正常。在次日 12 时(即伤后 23 h ),患者出现气急,自述胸闷,呼吸困难,加大氧流量,给予镇痛镇静药,在 14 时患者呼吸困难加重,胸闷,口唇紫绀, SaO2 下降到 0.70~0.78 ,呼吸 35~40 次 / min ,脉搏 138 次 / min ,血压 13/6kPa (97.5/45.0 mmHg) ,并且无尿,急检血气: pH7.216 ; PCO24.7 kPa (35.2 mmHg) , PO25.2 kPa (39.0 mmHg) 。拍 X 光片:右肺上叶不张,左肺下叶纤细阴影,间质水肿,肺不张。

Page 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呼吸功能不全 ( 呼吸衰竭 ) 一、 定义 (注重量的的标准) 分型 (根据是否有高碳酸血症) 二、 机制 正常的呼吸运动— 限制性通气障碍 通气 通畅气道 —— 阻塞性通气障碍 呼吸 弥散膜 —— 弥散障碍 换气 通气血流比例—— V/Q 失调 动—静脉分流

Page 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1. 血气变化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判断有无通气或换气障碍 2. 酸碱平衡紊乱 3. 呼吸系统 呼吸兴奋性的维持 4. 循环系统 肺源性心脏病 5. CNS 肺性脑病

三、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

四、 ALI 和 ARDS

Page 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衡量外呼吸功能正常与否的主要指标:血气分压

血气分压: kPa (mmHg) A V

O2 13.3(100) 5.32(40)

CO2 5.32(40) 6.18(46)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水平是呼吸功能活动各环节正常与否的总结果,是气体交换完善与否的直接表现。呼吸衰竭的定义则以动脉血氧分压的量值为定义。

第一节 概述

Page 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外呼吸 肺通气:肺泡气与外界空气 进行 的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Ventilation

Gas exchange

PAO2 100PACO2 40

Page 7: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静息状态下动脉氧分压( PaO2 )

或伴有动脉 CO2 分压( PaCO2 )

并引起一系列机能障碍、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

低于 8 kPa (60 mmHg) ,

高于 6.6 kPa(50mmHg) ,

病例的病人有没有呼吸衰竭?

Page 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

PaO2 < 8 kPa (60 mmHg)

PaCO2 > 6.6 kPa(50mmHg)

Page 9: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呼吸衰竭的分型

I 型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PaO2 — 常因换气功能障碍所致

II 型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性呼衰 PaO2 , PaCO2 — 常因通气功能障碍

I 型 II 型呼衰

病例中的病人是哪一型呼衰?

Page 10: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完善的肺循环 结构与功能均正常的肺泡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维持正常的外呼吸功能的条件:

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完整的胸廓

健全的呼吸肌通畅的气道

限制性通气障碍

阻塞性通气障碍

换气障碍

Page 1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一、通气障碍

肺通气: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 限制性通气不足 (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通气动力减弱

a. 呼吸肌活动障碍 → R中枢和外周神经病变; R中枢受抑制; 呼吸肌病变;

顺应性—单位压力变化时所引起的容量变化

b. 胸廓及肺顺应性 ,肺泡表面张力

胸廓及肺活动减弱→肺泡扩张受到限制→肺泡通气不足

Page 12: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表面活性物质:

产生于:

性质:

作用:

病理情况下:

维持肺泡表面张力于正常水平的物质

肺泡 II 型上皮细胞

二软酯酰卵磷脂

降低表面张力,削弱肺泡的回缩力,增加肺顺应性,防止肺泡的塌陷。

合成减少,分解增多,含量减少

表面张力、表面活性物质(概念、产生、性质、 功能)

Page 1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2. 阻塞性通气不足—气道阻力 (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气道阻力与气道口径的关系: R=1/r4

(R: 气道阻力, r: 气道半径 )

气道半径缩小 1倍,气道阻力增加 倍。 16

限制性或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共同后果:肺泡通气不足,肺泡气不能及时更新, O2 分压下降, CO2升高,导致 型呼吸衰竭。II

Page 1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不同部位气道阻塞所致呼气与吸气时气道阻力的变化

Page 1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0

+20

+30 +20+20

+20

+35

+10

Normal emphysema

+20

0

+10

+20 +20

+20

+25+20 +20

Equal pressure point shifted up Equal pressure point shifted up airway closure during forced expirationairway closure during forced expiration

PPA A = P= Pplpl + P + PERER

+5+5

Page 1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二、换气障碍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一) . 弥散障碍 (diffusion impairment)

气体分压 ·溶解度 · 肺泡呼吸面积 弥散速度∝ ———————————————— - 弥散膜厚度

弥散膜面积 < 时才会出现呼吸功能的障碍50%

弥散膜的厚度(组成):…… .

Page 17: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肺泡壁

O2

毛细血管腔 肺泡腔

弥散速度 ∝ 1. 弥散膜面积2. 弥散膜厚度

肺泡表面液层 (表面活性物质 )

肺泡上皮基底质间质血管内皮

Hb

HbO2

1~4m

CO2

3 .接触时间过短弥散障碍: 1. 2.

Page 1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PO2

13.33

10.67

8.00

5.33

2.67

0 0.25 0.50 0.75 s

PCO2( kPa )

6.13PvCO2

PvO2

PaO2

PaCO2

Variation of blood gas in alveolar capillary

-----------by patient with diffusion disorder

Page 19: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通气 / 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VA )和每分钟肺泡血流量( Q )之间的比值( VA/Q )。

二、换气障碍(二) .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

1. VA/Q — 功能性分流( shunt-like effect )

(有血流,少气体)。 2. VA/Q — 死腔样通气( dead space-like

ventilation )(有气体,少血流)。

Page 20: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直立体位时肺泡通气分布特点直立体位时肺泡通气分布特点::

= =Normal VA

Q

4L

5L 0.8

<﹣ 10cmH2O

> - 2.5cm H2O

50%

-30-20-100

Page 2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Normal ventilation and blood flow distributionin lung

Page 22: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A

C

B

A : V/Q 正常

B : V/Q ↓ (有血流,无气体)

C : V/Q ↑ (有气体,无血流)

Page 2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dideased normal total lungVA/Q < 0.8 > 0.8 =0.8 >0.8 <0.8

PaO2 ↓↓ ↑↑ ?

CaO2 ↓↓ ↑ ↓

PaCO2 ↑↑ ↓↓ N ↓ ↑

CaCO2 ↑↑ ↓↓ N ↓ ↑

• Local hypoventilation Functional shunt

Page 2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2 、 Local hypoperfusion → 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diseased normal total lung

VA/Q > 0.8 < 0.8 =0.8

PaCO2 ↓↓ ↑↑ N

CaCO2 ↓↓ ↑↑ N

PaO2 ↑↑ ↓↓ ↓

CaO2 ↑ ↓↓ ↓

Page 2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血气变化特点: PaO2↓

PaCO2 一般不 ↑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Page 2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三)解剖分流增加 肺内动 - 静脉分流—静脉血掺杂 (真性分流)

二、换气障碍

临床上呼衰的发生常有多个机制同时或先后作用,呼衰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Page 27: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例:试分析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引发呼衰 的机制?

Page 2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低氧血症( <80 mmHg )高碳酸血症(?)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呼吸衰竭的直接后果:

各系统功能受影响的主要机制是: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一、 血液气体的变化 通过血气的变化判断呼衰的发生机制

Page 29: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A-aDO2 = PAO2 — PaO2 (8-15 mmHg) ∵PACO2基本上与 PaCO2 相等 ∴PAO2 =PiO2 — PACO2/R =150 — P aCO2*1.25

评价有无通气障碍的方法:

0. 863 VCO2 PACO2= VA

评价有无换气障碍的方法: 肺泡 - 动脉氧分压差

前提: PACO2基本上与 PaCO2 相等 PAO2 =PiO2 — PACO2/R

Page 30: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病例的发病机制: PaCO24.7 kPa (35.2 mmHg) PaO2 5.2 kPa ( 39.0 mmHg)

有无通气障碍: 0. 863 VCO2 PACO2= VA

PACO2 =PaCO2<正常 VA 增大 ?

有无换气障碍:A-aDO2 = PAO2 — PaO2

= ( 150-PaCO2 x 1.25 ) -PaO2

=150-35.2 x 1.25-39.0= 67 > ( 8-15 mmHg)

Page 3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血气变化的第三种现象: PaCO2 正常或低碳酸血症

原因是: 1. 呼吸兴奋:低氧、炎症等刺激呼吸中枢,部

分肺泡通气过度,代偿性排除二氧化碳过多。

2. 二氧化碳的特性:弥散速度快(易于弥散),

解离曲线呈直线型。本病例的病人有没有低碳酸血症?为什么?

Page 32: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二、酸碱平衡紊乱 电解质紊乱?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呼吸性酸中毒 II 型呼衰呼吸性碱中毒 I 型呼衰

代谢型碱中毒 II 型呼衰

代谢性酸中毒 I 或 II 型呼衰 缺氧

代偿过度, CO2排出CO2潴留

治疗不当

1.本病例病人的酸碱平衡状态如何?怎样解释?2. 一肺心病伴水肿患者用大量利尿剂后出现肌 张力↑,抽搐。为什么?

Page 3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机能代谢变化三、呼吸系统的变化由原发疾病引起或由缺氧和 CO2潴留所引起。   1. 呼吸形式改变: 2.  呼吸困难

3. 呼吸中枢兴奋性改变 缺氧 直接作用:抑制呼吸中枢 间接作用: PaO2 ,刺激化学感受器, 增强呼吸。

CO2潴留:轻度 明显刺激呼吸 重度 呼吸中枢抑制

Page 3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四 .CNS: 1. 缺氧:轻度、中度、重度

2. 高碳酸血症 CO2 麻醉3. 肺性脑病

Page 3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

脑细胞酸中毒

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氨基丁酸生成增多中枢抑制

神经细胞膜受损脑水肿

溶酶释放增加组织受损

脑水肿

毛细血管内皮受损

无氧代谢增强

DIC

酸中毒ATP生成不足

二氧化碳麻醉

脑功能障碍

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Page 3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四、循环系统的变化—急性反应、慢性反应

1.轻度缺氧、 CO2增加→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心率加快,心缩力↑

2.严重轻度缺氧、 CO2 增加→直接抑制心血管中 枢;

直接抑制心血管活动3. 肺心病:

Page 37: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肺源性心脏病:概念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支

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时,患者在慢性呼吸衰竭

的同时,常常发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甚至

右心衰竭,称为肺源性心脏病。

机制:肺动脉高压 → 右心负荷过重

酸碱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 心肌受损

Page 3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两个概念:二氧化碳麻醉—肺性脑病 ( next slide)

六、胃肠道改变:由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所致

Page 39: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怎样通过治疗判断病人有无功能性分流?

II 型呼衰吸氧原则: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或间断给氧,维持 PaO2 于 8kPa 。

治疗新方法: 高氟碳化合物液体通气——提高肺的顺应性 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Page 40: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PaO

2(m

mHg)

低氧血症

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V/Q失常

解剖分流

解剖(真性)分流和功能性分流吸入纯氧后 PaO2 的变化

Page 4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COPD ): PaCO2长期,中枢抑制,对 CO2敏感性降低;此时需要依靠低氧来刺激呼吸中枢,维持呼吸的兴奋。

此类病人治疗上:低流量、低浓度、持续或间断 给氧,维持 PaO2 于 8kPa 。

Page 42: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第五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LI ( acute lung injury, 急性肺损伤) :病情由轻到重,发展为 ARDS 的的全过程称为急性肺损伤。

概念的变迁:ARDS (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 ARDS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

一、概念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原无心肺疾病,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急性肺泡毛细 血管膜损伤而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

Page 4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is a diffuse pulmonary parenchymal injury associated with 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resulting in sev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and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pathologic hallmark is diffuse alveolar damage (DAD), but lung tissue is rarely available for a pathologic diagnosis. Therefore, the diagnosis is made on clinical grounds, according to criteria set forth by the 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ALI is a milder clinical expression of the injury of ARDS, which may or may not progress to ARDS criteria.

Page 4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ALI诊断标准:

ARDS诊断标准:• Acute onset• PaO2 /FiO2 ≤200 mm Hg• Bilateral infiltrates on frontal chest radiograph•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19 mm Hg (when measured), no clinical sign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FiO2 :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 吸入氧浓度 . )

PaO2 /FiO2 ≤300 mm Hg (其余同 ARDS )

正常 PaO2 /FiO2 = 100/0.21 ≈ 476

Page 4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二、 ARDS 的原因:直接肺损伤 间接(通过细胞和体液) 三、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不同的损害通过共同的途径造成肺损伤,中心环节是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失控在肺部的表现。

主要是体液和细胞机制。

(一)  补体系统和凝血纤溶系统激活

(二)  细胞因子释放

(三) 粘附蛋白的作用

Page 4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四、肺的形态与功能变化 形态:湿肺,肺泡内表面透明膜形成 功能的改变:与呼吸衰竭发生的机制进行对比。

2. 有没有换气障碍? 弥散障碍:间质肺泡水肿,透明膜形成,弥散距 离加大; V/Q 失调:两种变化都有。 肺内分流: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1. 有没有通气障碍? 限制性通气障碍: 充血水肿,肺泡不张,顺应性下降;阻塞性通气障碍:小气管痉挛,渗出物堵塞。

Page 47: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Pathophysiology:

• 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results from the loss of integrity of the alveolar-capillary membrane, resulting in increased permeability to plasma.

• Fluid enters the alveolar space and disrupts the func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resulting in microatelectasis and impaired gas exchange.

• Ultimately, regional variations in pulmonary perfusion, ventilation/perfusion (V/Q) mismatch with shunting of blood through unventilated alveoli, and increased 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 occur.

Page 4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本例病人有没有 ARDS?

病史:

症状: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Page 49: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A 27 year old male with severe, multiple, orthopedi

c trauma is transfered to your hospital after 10 hou

rs in another ED. He is intubated and sedated. His

vitals are as follows: BP 80/60, P 125, RESP 24. An

ABG reveals a pH of 7.22, a PCO2 of 27 and a PO2

of 67 on 100% oxygen. His CXR reveals dense, bila

teral pulmonary infiltrates. What is the diagnosis a

nd the most appropriate treatment?

病人: PaO2 /FiO2 = 67/1= 67 < 200

Page 50: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Page 51: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张 ** ,男,农民, 1999.12.8 入院 .病史:咳嗽,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二十年,冬重夏轻。近年来伴有喘息,曾因 “心衰”住院三次而好转。今年入冬以来症状加重,咳黄痰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尿少、双下肢浮肿,用消炎药不见效,一周前病人出现失眠、欣快感、烦燥,逐渐转为神志淡漠、嗜睡最后意识丧失。 查体:意识不清,血压 14.7/10.7KPa ,脉搏 115次 / 分,呼吸: 28 次 / 分,眼结膜充血,视乳头水肿,皮肤黏膜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扣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干湿性罗音。心界扣之缩小,心音低弱无力,频发早搏,三间半区可闻及收缩

Page 52: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 7 ( 5 ): 309 。

期杂音,肝大肋下 5.0 厘米,双下肢可见凹性浮肿。 化验:白细胞总数 12.5×109/L , Hb170g/L;二氧化碳结合力 23.4mmol/L; 血 PH7.15, 二氧化碳分压 10.0KPa, 氧分压 7.3KPa ,尿蛋白( -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诊断 2. 什麽原因和机制发生神经精神症状? 3. 为什麽血 PH降低而二氧化碳结合力却在正常范围? 4. 为什麽心音低弱无力和发生早搏。 5.叩诊心界缩小,三尖半区杂音是怎麽发生的? 9. 为什麽结膜充血、视乳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