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17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 date post

    02-Aug-2016
  • Category

    Documents

  • view

    236
  • download

    1

description

 

Transcript of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Page 1: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Page 2: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Page 3: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Page 4: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事件主事者為余清芳、羅俊、江

定。余清芳為其中的領導者,之後相

中羅俊以及江定二者作為他的重要的

支援。羅俊出生斗南,具有堪輿師的背

景,並且透過宗教撰寫相關祝禱文,行

走彰化雲林地區吸收相關信徒以及經

費。江定則為南化人,因為熟稔山區地

形,擅長游擊戰,行蹤飄忽不定,曾在

抗日活動中詐死,卻又繼續參與其他抗

日活動而讓日人頭疼不已。

  在籌措資金方面,選擇在臺南市區

的西來庵透過王爺信仰吸收信徒(現址大

多被拆,正興街噍吧哖紀念館為其後建

立),並且利用扶鸞、起乩等宗教元素來

吸引信徒投香油錢募資,日方耳聞民間

謠傳中國企圖派遣大量軍隊渡海來臺,

重要起事者往來的信件被日方攔截,以

及西來庵廟方人員陸續被逮捕及招供,

日方才開始展開全臺大搜索,事件發展

的舞台重心才漸往玉井南化山區移動。

此即西來庵事件。

  日警隨後進入山區搜索,不料在北

寮庄(南化區北寮里)架設臨時電話線

時被人發現,於是民兵與日警開戰,此

即北寮庄牛港嶺之役―噍吧哖事件的第

一聲槍響。當天江定的獨子江燐(音同

臨)被日警射殺身亡,成為臺灣第一位

戰死者。另有一名日本巡查亦遭民兵槍

擊身亡。之後民兵退至甲仙埔支廳(高

雄市甲仙區)。大目降與噍吧哖之間的

警用電話線被民兵切斷,噍吧哖支廳長

將當地日本居民集中至噍吧哖製糖株式

會社(玉井糖廠)就近保護。

  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自臺南基地

(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出發兵分三

路經大目降(臺南市新化區)、杉林

(高雄市杉林區)、六甲(臺南市六甲

區)前往噍吧哖支援。余清芳、江定率

民兵在虎頭山逐漸往市街逼近,並展開

射擊,民兵士氣高昂。但情勢在日本正

規軍抵達後發生逆轉,戰敗的民兵逃往

山區,日軍發現許多戰死者都配有西來

庵號稱能擋槍炮的黃色神符,接著進行

大規模燒村,許多老弱婦孺都無力抵抗

而遭屠殺。

事件震盪 以史為鑑

  從噍吧哖事件中可以看出日治時期

統治的問題,從此中整理一些可發展的

歷史議題

一、噍吧哖事件造成判一千百二十四人

刑責,引發國際關注,後來因大正天皇

即位大典,總督安東貞美才下令特赦,

免去大多數人的死刑改為無期徒刑。

二、噍吧哖事件的爆發讓人玉井、南化

地區男女比例產生重大影響,畢竟在玉

井事件當中許多男性死亡,南化玉井一

帶出現寡婦村的情形,因此改嫁以及招

贅風氣非常盛行,導致該地家族譜系複

雜。

三、噍吧哖事件後臺灣人武裝抗日行為

告一段落,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後,全球瀰漫的民族自決風潮,臺灣人

也逐步轉向文化抗日的活動,最著名的

莫過於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參考文獻

1. 李南衡,〈一九二○年台灣地名變更

及其語音變化〉,《地理研究第48期》

,臺北,民國97年。

2. 康豹,〈染血的山谷 日治時期的噍吧

哖事件 〉,近代史研究所。

  臺南南化隱身於舊臺南縣的邊陲,

鄰近高雄甲仙。往南橫的迂迴道路旁的

南化水庫是著名的觀光景點,踏上乾涸

的河床後再深入頁岩層環繞的峽谷後即

可看到瀑布,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

斧神工。

  感嘆之餘,回程訪談玉井在地文史

工作者,才知曉此處也是噍吧哖事件的

戰場之一。噍吧哖事件是日治時期重大

抗日事件之一,對於臺灣抗日歷史也是

重大的里程碑,從噍吧哖以後台灣抗日

事件走入較為溫和的抗爭手段。

百年風雲噍吧哖

風韻猶存玉井糖廠

  走入擁有百年歷史的玉井糖廠,日

式風格的木屋佇立在眼前,昔日糖廠製

糖的香味已然消逝,但留下的卻是令人

回味再三的歷史韻味。現今的玉井糖廠

已改建為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在園區

內,相關文件以及說明細膩的道出百

年前噍吧哖事件爆發時的天翻地覆。

  噍吧哖,在西拉雅族的語言中被

稱為tapani(平埔族受到漢人移居臺灣

平地後漸漸遷徙到山區),臺灣在大

正九年(西元1920年)實施大規模地

方制度改正,並同時將原本的地名以

日文來發音,如玉井即是以其發音相

似的日語訓讀漢字玉(たま/tama)井

(い/i)充當,此則為玉井地名的由

來。

  噍吧哖事件爆發可以看出台人對

於殖民政府的不滿。日人統治初期在

經濟上,收取過重的稅賦,並且培植

製糖株式會社壓榨農民,此外也對於

山林資源過多的掠奪使得臺民不滿;

在 文 化 上 在 歧 視 台 民 , 蔑 稱 其 為 清

國奴,使得初期台人零星抗日事件不

斷。

舊台灣步兵第二聯隊 今成大光復校區 曾經參與噍吧哖事件的鎮壓

西來庵舊址現已拆除

西來庵顯王爺之神威 噍吧口年泣孤身之嫠婦

文/呂崇睿、黃子杰

01

Page 5: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1.新鮮甘蔗榨汁

在製糖的前一天居民會到蔗田中先將甘蔗收

割,並且捆捆搬運上車載到糖廠旁準備榨汁,

來不及上車的甘蔗,以及由外面購入的甘蔗則

等隔天清晨再運入糖廠消化。

2.煮滾去雜質

完成第一步驟後,剩下的蔗渣會被放置在田中

當做肥料。帶細渣的蔗汁產品則放入大鍋中煮

滾,經過此步驟後雜質會漂浮於大鍋的表面,

大鍋下方則有特製的通管可以將沉於下方濃密

糖汁注入孔明鼎中熬煮。

3.反覆加熱熬煮

孔明鼎相傳為孔明提供軍隊用以烹飯的鍋具,

鍋子由兩部分接合而成下方身黑部分為生鐵,

較耐熬煮而不損壞。此程序以龍眼木柴燒,不

斷熬煮再將不同鍋的糖汁依順序相混,逐步降

低水份含量。不斷攪拌的糖汁呈紅褐色,散發

出濃郁的糖香。

4.試糖

此步驟測試糖膏中的水分是否夠低,以竹勺舀

起一點糖膏浸入冰水中,取得麥芽糖狀的半成

品,晶瑩剔透的呈現出琥珀般的顏色。

5.上糖床翻攪

當水分夠低,糖廠大哥與大姊便將糖床拉到鍋

邊,將半成品舀入平台上,以末梢為圓筒狀的

長桿反覆翻攪加速冷卻,待半成品逐漸凝固在

以大小耙子將其敲碎成適當的大小,顆粒狀的

黑糖散發著絲絲熱氣。

6.進空調房冷卻裝袋

製成黑糖最後一道工序,由於濕度是影響黑糖

起鍋與裝袋時間的主要因素,因此需將糖床推

入冷氣房中除濕、冷卻最後裝袋販售。

府境之外

山水所趨之處

  當人們提到台南,除了美食之都

外,「府城」通常是另一個經常浮現的

詞彙。然而,府城僅含括現今台南極小

的區域,台南府城一詞常使其他區域被

遺落在歷史名詞與認知的縫隙之間。

  關山,又名西阿里關,與之相應

並列的東阿里關為今日高雄的甲仙。

以地理角度而言,與今天的北寮、玉山

同屬於後崛仔溪流域,地質紋理加上河

流的特性,切割出獨特的地理景觀。以

行政區劃而言隸屬南化區,於臺20線(

南橫公路)轉南179縣道深入群山交疊

之處,向南行可到達那瑪夏。因為位於

台南東南一隅,從清領到日治初期幾乎

沒有關於西阿里關住民的文獻,只能透

過祀壺信仰推測可能有平埔部落分佈於

此,如此偏僻的地理條件也是影響此處

發展的特殊因子。

南179縣道上的琥珀──關山黑糖

  過去關山里三大主要發展的經濟

作物為芒果、竹筍、黑糖,三種作物

的採收期彼此交疊成足以維繫居民生

活的經濟網絡。但隨著南化水庫的興

建關山被劃入水源保護區,也打擊了

居民賴以維生的農業命脈。部分採收

竹筍的路徑深藏湖水之下,而芒果的

種植即便標榜無農藥添加,卻也難避

水源保護區施藥、種植作物之嫌。少

數實際居住於關山的居民因此僅能在

法規與生計的狹縫間游走。直到近年

參與社區發展營造計畫,透過自然景

觀(但在莫拉克風災中損毀嚴重)與

觀光農業的帶動,逐漸構築起自己家

鄉能見度。

    黑 糖 為 目 前 關 山 里 主 要 作 物 之

一,早期製糖業仍由官方專營時民間

只 能 私 下 製 糖 , 為 清 苦 的 生 活 增 添

香甜的回憶。待及開放民間製糖,許

多居民才開始投入製糖產業,然而技

術的不純熟加上外部環境的限制,糖

業的發展並不順遂,近年才漸漸站穩

腳步。現存關山民營製糖廠為飛龍黑

糖、黑糖農莊、阿古拉黑糖三間。各

家黑糖廠的製糖工法大致相同,僅在

機械化程度、反覆熬煮鍋數與起鍋時

間上略有不同。

一粒粒飽滿的黑糖塊那入口

即化、甜而不膩的味道,蘊

藏許多不為人知的努力與技

藝傳承。濃郁的糖香在名為

關山的聚落裡,彌久不散。

文/吳謹安

03

Page 6: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慰許多。

  完成一次感觸很深的訪談,我看到

的是一位全心支持丈夫的好太太,一個

犧牲奉獻,無悔付出的精神,一位臺灣

鳳梨農業界偉大的先進,值得尊敬及推

崇的鳳梨之父--張清勤。

  農業被稱為「第一級產業」,作為

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如同建物的地

基一般,支撐著國家發展。但目前農業

被嚴重忽略,農民結構老化,年輕人不

願重回農村,越來越少人願意用心關注

此議題,或是我們生長的土地。即便有

部分人開始關心農業發展,投入自己所

學創新行銷模式、協助農業轉型,但人

數仍遠遠不足。

  每項農業,都有位像張清勤先生一

樣,辛勤付出,只為讓我們吃到最甜的

水果,最扎實的米粒。他們默默付出,

在太陽下揮灑汗水,在土地上耕耘,只

為讓臺灣的農業有更佳的發展;我們能

做的就是投入更多的關注,讓臺灣農業

有更棒的發展前景,大家一起關心臺灣

的農業,用心聆聽這塊土地上最樸實純

真的聲音。

而後又陸續地的培育出臺農十六至十九

號的鳳梨,包含金鑽、蜜寶等等在臺灣

很受歡迎的品種,成就非凡。不幸的

是,由於工作辛勞,加上堅持完美的個

性,使身體不堪負荷,被診斷出了肝

癌,2002年2月病逝在家中,農業界因

此痛失一位優秀的前輩,實為遺憾。

  春假期間,我也前往了嘉義,拜訪

張清勤先生的遺孀--黃綉蘭女士。交

談中,明顯的感受到黃綉蘭女士對丈夫

的不捨及思念,但她也很肯定丈夫在農

業和鳳梨上的巨大貢獻;說他是一個很

認真勤奮,且樸實自律的人,也拿了很

多的農業刊物和鳳梨專書給我參考,裡

面滿滿是張清勤先生的研究成果。

  黃綉蘭女士拿著時任總統陳水扁先

生訪查張清勤先生,及其卓越的研究成

果時所拍的合照,說著說著便開始哽

咽,留下眼淚。黃綉蘭女士提到,即使

很不捨丈夫的離去,但一想到丈夫的辛

勤付出,造福整個臺灣農業界以及大

眾,為鳳梨產業寫下新的一頁,讓我們

一年四季都可以嘗到鳳梨,她便覺得欣

  鳳梨在臺灣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

至大航海時代,哥倫布於15世紀末在西

印度群島發現了鳳梨這種作物。16世紀

初,經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之手,傳到福

爾摩沙-臺灣這塊土地上。而最早有文

獻記載,大約是在清代康熙中葉,臺灣

就開始有鳳梨栽種的紀錄。

  然而鳳梨產業真正開始蓬勃,要到

日治初期。當時在日本重視農業的政策

之下,加上臺灣位處熱帶以及亞熱帶交

界,中南部非常適合種植鳳梨,日本人

廣設鳳梨罐頭廠,外銷日本以及其他國

家,成為當時20世紀前葉全球重要的鳳

梨產地。

  二戰後,國民政府遷臺,百廢待

舉,鳳梨事業也因此沒落了一小段時

間,1950年代後,才開始漸漸的復甦。

延續日治時期留下的廠房及部分技術,

再加上一些新的生產方式和技法,鳳梨

罐頭產業的再興非常快速。1970年代,

臺灣鳳梨罐頭的年出口量達400多萬

箱,居世界第一位,鳳梨產業達到了巔

峰。

  漸漸的熱帶地區的開發中國家開始

崛起,臺灣的罐頭產業漸漸地在市場上

  哪個國家的建立,不是以農業為基礎?農業是國家重要的根本,以臺灣來說,

從荷據、明鄭時期所建立的移墾社會,至日治時期的「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口

號──再再的顯示農業自古以來對臺灣發展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就來談談20世紀初

臺灣最重要的農產品-鳳梨。

失去優勢。但臺灣鳳梨的重生希望就在

不遠處,農民開始漸漸將鳳梨生產重心

轉向鮮食市場,並且培育出許多不一樣

的品種,提高了附加價值,走向精緻化

農業,消費市場也從外銷慢慢地轉向內

需。

  這一種以鮮食和內需為主的鳳梨產

業結構,在世界上是非常特別的,且近

年來臺灣鳳梨在國際上打響了精緻、好

吃、高品質的招牌,非常熱銷,可謂一

項臺灣的農業奇蹟。

  說到了臺灣的鮮食鳳梨,不能不提

到這位重要人物,那就是被尊稱為臺灣

的鳳梨之父-張清勤先生。畢業於嘉義

農專,畢業後便進入嘉義農業試驗所

服務,將近45年的時間,全心的投入在

鳳梨品種的改良和研究之上,帶領著自

己的鳳梨團隊,從培育、雜交授粉、採

收、育苗等等工作著手,旨在讓臺灣大

眾,一年四季都能嘗到新鮮甜美而且每

一季特色十足的鳳梨。

  1994年,張清勤先生成功培育出了

臺農十三號,冬蜜鳳梨,全世界唯一在

冬季生產,而且品質極佳的鮮食鳳梨。

一生鳳獻

文/張軒銘

臺灣鳳梨

05

Page 7: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植新的果樹,也必須等到3-4年後才

會開花結果,成本回收十分緩慢。年

輕人不願回家鄉務農,每年一旦到了

酪梨的採收季節,總會出現某位老農

民「因為爬梯子採果而摔下來受了重

傷」的傳聞,成為鄰里間茶餘飯後的

話題。

  就算年年發生這樣的憾事,為了

生存,農民們還是照樣進出田地。「

農村人口老化」已成為常態,老農民

獨自守著僅存的老樹,果樹老了也和

人一樣會開始生病,越來越結不出果

實。人與樹都開始無法繼續生產後,

田地荒廢、雜草叢生。

  除了酪梨的生產面需要改善外,

為了使人們更加認識酪梨、增加需

求,民間也有許多人嘗試克服並改善

酪梨的食用方式。一般而言,除了酪

梨牛奶外,臺南地區也有將新鮮酪梨

直接沾取蒜蓉醬油食用的方式,在許

多的酪梨食譜中,也較傾向於涼拌或

者佐菜的方式處理。

  全臺灣唯一製作販售「酪梨酥」

的店家,「揚帝」喜餅蛋糕店的老

闆──潘富源先生,歷經了三年的研

發過程,成功解決了酪梨加熱後會變

苦的情形,開發出酪梨酥。將酪梨製

成加工食品,便可解決酪梨滯銷的困

擾,為農民帶來另一項新的選擇,並

延長酪梨的保存時限,這便是酪梨酥

的研發背景。近期更推出了「酪梨冰

淇淋」,酪梨的香氣比酪梨酥更加濃

郁,可望帶來新的酪梨食品市場。

  2015年8月再次舉辦已停辦十年

的「酪梨節」,這是官方與民間共同

創造的一大盛事,不僅可以帶動當地

的觀光產業,農民們及酪梨相關的產

品業者,也可以透過這個機會向外推

廣。由於在宣傳等方面仍有待加強,

活動時間也很短,因此創造出的效果

十分有限。若是這場活動可以定期並

擴大舉辦,未來或許可以為酪梨產業

帶來更多的關注,為臺南地區的酪梨

注入新的活力。

引用資料

中華幸福果協會,http://www.avocado.

org.tw/avointro/tai_history.htm 最後造訪

時間:2016年4月16日,10:36

「揚帝」喜餅蛋糕店的老闆潘富源先生。(郭郁琦攝)

酪梨酥。(郭郁琪攝)

背景圖為酪梨花(郭郁琦攝)

幸福食光文/郭郁琦從田地到餐桌的台南酪梨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

節,許多果樹也為了

孕育下一代而爭奇鬥

艷;酪梨花也在這花

團錦簇中悄悄綻放。

  酪梨,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而揚

名於世,不僅是減肥、美容的聖品,

低醣高熱量的酪梨,更內含多量不飽

和脂肪,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對

於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也有助

益,也讓酪梨獲得了「森林奶油」的

美稱。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

臺南」其實是臺灣酪梨最大的產地,

而且酪梨也有許多除了酪梨牛奶之外

的食用方式。

  臺灣酪梨最早引進於日治初期,

但因為栽培技術的不純熟,而遭到枯

死的命運。幾經努力,在嘉義農業試

驗所栽培的植栽發育效果良好,於是

在1922年利用這些經栽培過後的外來

引進樹種的種子,進行分配種植,才

開啟了臺灣酪梨的栽培。

  而臺南,酪梨最早於70年代左右

引進麻豆地區,不久後因為價格好,

經農民口耳相傳,將植栽引入了大內

地區。正巧大內地區的土質適合酪梨

的生長,加上酪梨不太需要噴灑農

藥,也可靠著「雞屎肥」等天然肥料

來控制土壤的養分,使果樹保持在

良好的狀態下,對農民而言負擔並不

重。在成本不高、產量好且價錢又高

的利益驅使之下,農民們紛紛搶種。

最後大內地區酪梨的種植面積超過了

原本引進的麻豆地區,達全國之冠,

產量更是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二。

  儘管臺灣農民成功地在酪梨的栽

種技術上有了一番成就,然而在推廣

上仍有許多困境需要克服。一般臺灣

人對酪梨的印象僅有酪梨牛奶這一類

的食用方式,過去大內農會與大內鄉

公所也曾多次嘗試將酪梨製作成特色

產品,並定期舉辦酪梨節,希望尋求

酪梨更多元的發展。

  然而酪梨一旦加熱後,會產生令

人難以下嚥的苦味,因此難以加工做

成食品或加熱作為料理;加上酪梨本

身較沒有甜味,更因為其內部的不飽

和脂肪酸仍會與水分在內部產生化學

變化,產生一股油耗味,無法利用冷

凍的方式保存。這些特性使推廣工作

變得更加困難。

  另外,作為臺灣酪梨主要場地的

大內,正面臨人口大量外移的困境。

尤其經歷了2001年的納莉颱風及2009

年的莫拉克颱風後,外移的情況更為

嚴重。而淺根怕水的酪梨樹也幾乎

全數在災難中犧牲,就算想要重新種07

Page 8: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在都會感到不安。但是他們有屬於他

們自己的信念:第一個是「食材的新

鮮」。他們說:「我們想要讓客人吃

得健康安心,所以都會選擇新鮮的食

材。我們自家的食物自己都敢吃的!

」這就是他們看似簡單的食譜(大部

分都是鬆餅)能夠如此好吃的秘訣。

第二個信念是:他們總是用「笑容」

面對客人!因為他們希望,來到這裡

的客人能夠享受在這裡的時光。比起

食物是否好吃,這種態度和氣氛也是

很重要的。即使擠在小小的廚房,忙

碌地招待客人,他們仍然面帶微笑。

兩個大男孩,用笑容、簡單實在的餐

點、自在的氣氛,創造了這個小巷裡

的秘密花園,而之所以會給人如此雋

永的感覺,也許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他

們的個人魅力吧。就像是充斥在在双

生咖啡空間中的,若有似無的蔓延植

物與小小人偶。給人一種恬淡、幸

福、蔓延、永恆的感覺。坐在那裏,

來一份鬆餅配上特製紅茶,真的是至

高無上的幸福。

甘谷咖啡 Gongulu Coffee

咖啡舞台

  「專注在喝一杯咖啡的時候,彷

彿可以和它對話,可以慢慢體會一杯

咖啡中沉澱地酸甜苦的滋味。」這是

甘谷咖啡店長蔣大對咖啡的熱情。這

一份對咖啡的熱愛,給了他力量,在

腦袋裡構建出開一間咖啡店的藍圖。

因此,在接近退休的時刻,他決定讓

腦袋中的咖啡館夢想成真。

  咖啡店的風格也是蔣大腦袋中的

想像,整間店用蔣大最喜歡的木頭和

磚塊打造,他覺得這樣的樸實、守舊

感符合他的性格。蔣大有夢,也有自

己的堅持。之所以將咖啡館選擇開到

偏僻的小巷子中,是因為他覺得客人

是「可以等待,不能期待」的,有

點類似願者上鉤的感覺。在一片喧囂

中,蔣大始終堅持自己的個性與風

味:「誰能被老闆的風采吸引過來,

就來吧!」他說,一間咖啡館〈特別

是在現在咖啡館爆炸的年代〉想要

生存下去,就要有所堅持,「物以類

聚,才能生生不息」。也因此,這間

双生咖啡內部 双生咖啡內部 甘谷咖啡提供對話空間的吧檯(SS攝)

双生咖啡 Shuànsên Cafe

蔓延的愛

  早午餐有神奇的魔力,它讓寶貴

的時間通通值得浪費。中間的過程也

許是悶熱潮濕的午後、剛剛失戀、考

差了、被老闆罵、生活中所有瑣瑣碎

碎煩悶到讓你嘆氣的小事。這些微不

足道的人類們必須面對的生活,從走

進去店裡到用完早午餐出來的那一

刻,一切就會消失。你彷彿成為誤入

奇幻世界的愛麗絲,沉默、平靜、真

誠地面對那段時間的自己。那一份自

由自在,在當你遇到一間喜歡的店,

就醞釀地更加明顯,双生就成為這樣

吃情南人聽,他們吃情說夢

在小台巷南子的裡

文/SS

幻想中的一間店。

  故事的主角—童益和廖廖來自台

中大甲,他們是國中同學,長大後兩

人決定一起開一間店。由於他們一直

被說長的很相像,因此他們決定把這

間店取名為双生,並且在旁邊註明很

酷的法語Shuànsên,音似台語的雙胞胎

的意思。

  一開始他們也不知道,這會成為

一間怎麼樣的店。決定開一家早午

餐、菜單的選擇,都是他們在網路上

搜索而來的。剛起步的一切充滿艱

難,兩個人卻繼續攜手邁進。他們選

了一間巷子裡的老房子,開始了他們

的故事。故事的完成也來自許多人熱

情的幫忙—鄰居家裡的舊家具、行李

箱、裁縫機,成為這一間早午餐裝飾

風格的一部份,它們也象徵著雙生跟

鄰里、土地上的人們的共生關係。

  跟喜歡的夥伴,在喜歡的的台

南,開一間小店。是一個浪漫的幻

想,也是一個為了生存所做的挑戰,

這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開始的他

們,曾經爭吵,也會害怕。即使到現

双生咖啡的外觀和兩位老闆 (SS攝)09

Page 9: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是老師,也是

藝術家蕭瓊瑞教授的人生美學

文/萬Bān育Iok莘Sin

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

  絕大多數的教授,都

是大學畢業進而取得碩、

博 士 學 位 後 進 而 從 事 教

職,而蕭瓊瑞與他們不同

的地方在於,其最早就讀

的是臺南師專。以往對於

師範體系的學校,我們多

抱持著行事規矩、學風較

保守的認定。然而,實際

情況卻有很大的出入。

  「一般高中的最終目

的是要升大學,學生在學

習上充滿壓力,然而在師

專   的 學 習 並 非 為 了 應

試,因此提供了學生很充

裕的時間去鑽研有興趣的

事物。」蕭瓊瑞回憶,當

時有位同學整日都在揮毫

練字,但老師也不會加以

勸阻,後來還真的成為了

名書法家。在這樣鼓勵多

方探索的環境下,十多歲

的蕭瓊瑞,雖然尚未找到

人生志向,不過透過大量

閱讀、博覽群書,讓他初

次感受到知識的浩瀚,也

埋下未來持續不輟的求知

種子。

  畢業後到了澎湖鳥嶼

國小任教,雖然澎湖是蕭

瓊瑞的故鄉,不過鳥嶼和

他所住的馬公相比,又純

樸 許 多 , 蕭 瓊 瑞 形 容 當

時的他彷彿「移居大溪地

的高更」那樣,創作力迸

發,初次參加教材設計比

賽就獲得全國第一。之後

「藝術家與凡人不同的地方在

於,對於其認定所愛的追求,能

夠完全超越他人眼光的制約。」

為了就近照顧移居臺南的

雙親,決定請調回臺南任

教,才在因緣際會下才進

入成大歷史系夜間部、歷

史語言研究所進修,此後

便一直在成大服務。至今

已超過三十載,比起稱他

為學者,蕭瓊瑞認為「教

學工作者」是更為貼切的

稱呼,出自於對教學的熱

愛,擔任教授多年從未申

請過休假,而不對任何學

生抱持偏見,正是他不論

在小學亦或是大學殿堂,

都能深受學生歡迎的主要

原因。

藝術家的偏執

  在進入碩士班後,一

任教於歷史學系的蕭瓊瑞,是一位極具

個人魅力的教授,閩南語較貼切形容就

是非常「大範tuā-pān」(形容舉止十

分大方、自然,不受拘束。),教學授

課之餘又能不失趣味,深得同學喜愛。

而在課堂以外,教授又有那些不為人知

的故事呢?且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蕭瓊瑞‧小檔案

現任/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曾任/台南市文化局局長

▍店家資訊

店名(FB同名):双生咖啡 Shuànsên Cafe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47巷17號營業時間:9:30-18:30,週一固定公休電話:0978-939-582

小小的咖啡店充滿了老闆、老闆娘所

營造出的個人空間魅力。甚至許多人

會選擇坐在吧檯上,點杯咖啡,就跟

老闆聊起是非。

  這樣的吧檯文化令人驚異,也帶

給蔣大許多驚喜。在吧檯裡,蔣大和

客人共同成為舞台上的主角,主角隨

著每一個章節不斷轉變角色,蔣大卻

始終是主演與核心人物。這個吧檯、

這個舞台,是分享人生、故事與咖啡

的最佳場所。一開始的時候蔣大也對

這樣的角色感到陌生,他覺得,「啊

原來我不只是煮咖啡而已啊!還要與

客人對話!」客人來到這裡,坐在吧

台上,會想要知道關於老闆的故事、

咖啡的知識等等等。這些都成為讓蔣

大的咖啡店改變的力量。

  蔣大跟我們分享了一些小故事:

有一個客人曾經說過他喝的相同名稱

的咖啡有一種「包覆性」的口感。蔣

大就開始思考,那是什麼樣的味道,

並在煮咖啡的時候嘗試加入不同的元

素。還有一位客人,下雨天的時候走

進店裡點咖啡,並為店裡沒有蛋糕而

感到生氣,她說「咖啡怎麼能不配蛋

糕」。這段經歷促使蔣大開始在店裡

賣蛋糕。

  蔣大說了一段很動容的話:「我

開始了解到,每個人品味咖啡的方式

是不同的,既然我們的初衷是要分享

咖啡給更多人,就要試著去改變。而

只有將咖啡分享給更多人,我才能繼

續不斷地煮。」為了向客人分享更多

咖啡,蔣大不斷學習調整。在這間咖

啡館裡,老闆們與客人共同編寫了這

一段關於這間咖啡館的劇本。

  然而,即使蔣大是個很願意學習

改變的人。他對咖啡仍然保有最初的

堅持。咖啡的品質、喝咖啡這件事是

最最重要、無法割捨的。菜單上的單

品咖啡,也是蔣大所留存的最初中的

東西,咖啡中最原味的線條。

  在甘谷咖啡即將邁入五周年的時

刻,咖啡店不變的是老闆們的個人魅

力、咖啡的品質。走進咖啡店,似乎

可以體會設立店名的那份初衷「山林

間走一走,巧遇了溪流」的那份豁然

開朗的感覺。(來自林克孝,《找路

─月光.沙韻.Klesan》)慢慢地喝

杯咖啡,聽蔣大說人生哲學,一起欣

賞「行到水窮處,作看雲起時」的釋

然吧!只要用心品嘗,每個人都可以

在這裡成為這個咖啡舞台的主角。

蔣大與陳姊(SS攝)

店名(FB同名):甘谷咖啡 Gongulu Coffee地址:台南市裕豐街54巷1號營業時間:2:00-20:00,週日一固定公休

電話:06-2377157

12

Page 10: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就,與職位的高低一點關

係也沒有。

永不設限並抓住大方向

    回 顧 自 己 的 人 生 歷

程,雖在職場上曾轉換過

跑道,但總的來說仍十分

順遂。不過這絕對不是運

氣好所致,而是不管在哪

個崗位上,蕭瓊瑞總是全

力以赴,也因此路能走得

較為平順:因為在鳥嶼國

小辦學卓越,才能順利轉

調南師實小;也因為有多

年的實務經驗,所以甫進

研究所,就被系主任找來

擔任助教,讓已成家立業

他,能夠在經濟負擔較少

的情況下完成學業。

  「不畫地自限」是蕭

瓊 瑞 對 於 年 輕 學 子 的 期

許,許多人會以「主修是

可待,但我仍毫不猶豫的

辭 職 。 校 長 或 許 是 令 人

稱羨的職位,但我很清楚

自己熱愛的是教學工作,

待遇再好的工作都吸引不

了我。」言談至此,蕭瓊

瑞取出皮夾裡的名片,上

面除了印上基本聯絡方式

外,就只剩「蕭瓊瑞」三

個大字,絲毫不見任何頭

銜稱謂。曾擔任臺南市文

化局長、現在仍在成大任

教的他非無職稱可寫,但

是與其讓對方因為名片的

頭銜,進而產生敬畏,倒

不如捨棄這些「虛名」,

才能以更真實的面貌與人

交流。

  對於「成就」的定義

為何?蕭瓊瑞認為只要能

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

並完成自我實現就是有成

某某系,若要中途轉換跑

道會困難重重」等理由做

為推託之詞,限縮了自己

的未來發展性,蕭瓊瑞的

人生歷程,可以說為我們

這些後輩立下「人生不設

限」的良好典範。接著他

再補充道:「一旦做出成

績後,更多的賺錢機會及

工作邀約都會隨之而來,

這時若沒有堅定志向,很

容易受到眼前的誘因而迷

失了方向。」

  年輕的蕭瓊瑞也曾不

安定,但在前輩提點成大

「廟大好燒香」、要從事

本土研究主客觀條件上都

較 有 優 勢 , 才 讓 他 得 以

堅持下去。「真正擇其所

愛、不追求時潮」,便是

他取得今日成就的最大關

鍵!

訪談結束與筆者(左)合影紀念(蘇冠豪 攝)

與其讓對方因為名片的頭

銜,進而產生敬畏,倒不如

捨棄這些「虛名」,才能以

更真實的面貌與人交流。

直對藝術充滿熱情的蕭瓊

瑞便以此做為研究開展,

「宋史的報告就以宮廷書

畫 為 主 題 、 魏 晉 南 北 朝

史就寫敦煌石窟,任何課

堂報告都與藝術脫不了關

係!」憑藉著一股對藝術

的熱忱,再加上勤奮不輟

地向每一位教授請益做研

究和蒐集資料的方法,蕭

瓊瑞的課堂報告往往獲得

師長的高度讚賞。

  但是當他想以臺灣美

術歷史作為研究主題時,

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原

因在於,當時臺灣史的研

究,多著重在方志文獻解

讀,專史的研究還是荒漠

一片,甚至連研究所所長

都擔心地問道:「臺灣美

術史算得上是學問嗎?」

  面對質疑,在師專主

修藝術領域、進入大學後

又受過史學訓練的蕭瓊瑞

堅定以為,現有臺灣美術

研究多是個別藝術家的生

平介紹,缺乏時代脈絡與

畫派形成、創作者生命故

事等的縱橫連結,才會造

成大眾有臺灣美術史不值

得一提的誤解。

  「藝術家與凡人不同

的 地 方 在 於 , 對 於 其 認

定所愛的追求,能夠完全

超越他人眼光的制約。」

秉持著執善固執的信念,

在這條相對孤獨的學術之

路上披荊斬棘、只為讓臺

灣美術史有朝一日得以發

揚光大。在九零年代本土

化浪潮下,臺灣學相關研

究在今日已成為一大「顯

學 」 , 能 夠 有 這 樣 的 發

展,像蕭瓊瑞這樣的先驅

者絕對功不可沒。

「我的名片上沒有Title」

  被問到人生觀受誰的

影 響 最 大 時 , 蕭 瓊 瑞 回

憶起自己出身大戶人家的

母親,因為無法接受外公

納妾而離家出走,選擇與

擔任基層警員的父親結為

夫妻。母親願意拋棄榮華

富貴,只為與愛人共組美

好家庭的決定,讓蕭瓊瑞

很早就明白:比起物質上

的虛榮,能得到精神上的

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這

也 是 為 何 在 考 取 史 語 所

後,年紀輕輕就已升到主

任的他,毅然決然地辭去

教職、全心投入於研究之

中。

  「照當時升遷的速度

看來,未來擔任校長指日

蕭瓊瑞教授(蘇冠豪 攝)

Page 11: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附近的竹仔腳村落遇見為數眾多的藝

術品,此區遠離大路,少了汽車的呼

嘯,更為寧靜。在此區的藝術品多為

壁畫,刻畫著農村的土地。附近也有

石雕藝術家侯家福先生的藝術工寮,

運氣夠好的話,還能入內參觀侯先生

的創作並相互交流。繞行土溝一周,

讓人感受到濃厚的農村氣息,沒有都

市緊張的壓迫感,而土溝的藝術之美

是引人入勝的關鍵,往前、往後、轉

個彎,都可以發現隱藏在農村中的藝

術品,處處都有驚喜。

  就筆者當天觀察下來,遊客大多

以拍照為目的前來,或是途經土溝,

往一旁的風景區而去,很少人真正放

慢腳步,走進土溝去欣賞藝術、感受

農村的氣息、遠眺無垠的稻田。這讓

筆者不禁思索將土溝村改造成藝術館

的意義是什麼?對當地居民的影響是

什麼?改變帶來了大量的遊客,但也

造成廢氣的排放與車流量的增多。對

居民來說,外地遊客增多是不是會影響

他們的安全?遊客在自家門前拍照,是

不是會侵犯隱私權?但每件事都有其

利弊,筆者不是當地居民,無法妄下定

論,不過從有關土溝的論文和居民社區

營造的參與度來看,土溝居民似乎滿意

這項改變。

參考資料

1. 蔡嘉信,(「草地」的變遷:一個

農村聚落地景的考察),《思與言:人

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9卷4期,2011。

2. 魯俊盂,〈農村與大學在社區總體

營造事務之夥伴關係探討:以倡導聯盟

觀點視之〉,《政治與政策》1卷1期,

2011。

3. 王光旭,〈青年學子參與社區營造

之研究:以臺南市土溝村為例〉,《

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卷2

期,2014。

土溝藝術品-沙發

土溝壁畫 侯家福先生的藝術工寮 (吳溥樺攝)

走過衰敗

土溝

文/吳溥樺

  走出後壁火車站,映入眼簾的是無

米樂的雕像。說到後壁大家第一個聯想

到的是無米樂的所在地菁寮,然而筆者

的目標不是菁寮,而是同在後壁的土

溝。

  土溝位於臺南市後壁區的東邊與白

河相連。清領時期由漢人開墾,種植甘

蔗、稻米等作物;日治時期土溝被劃為

烏樹林糖廠的原料採集區,使得多數農

民由種稻轉種甘蔗;國民政府時期,為

順應增糧政策,農民以種稻為主,並於

1970年代改採機械化耕種,卻造成勞力

的需求下降,壯年人口外流,土溝逐漸

走向衰敗;到了1990年代,全村幾乎只

剩下老人和小孩,連耕作時重要的水牛

也僅存一頭。

  為了改變傾頹的農村,在村長的帶

動下,土溝於2001年成立「土溝農村文

化營造協會」,並展開一連串的自主性

社區營造。2004年南藝大學生進駐,為

社區營造注入新元素和能量。令人意外

的是,在初期,村民與南藝大學生相處

不佳,主要原因是村民已有數年的自

主性社區營造經驗,部分學生又抱持

完成畢業論文的心態前來,雙方在社

區營造上互有其立場,造成不少的衝

突。透過長期的溝通與認識,以「藝

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為口號,將

「村民需求」視為首要目標,並由村

民負責各藝術品的維護,才逐漸化解

衝突,並在2012年創立台灣第一座以

村為主的美術館。

  筆者到訪的當天是兒童節,和煦

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微微的清風輕撫

著面容,身旁稻田搖曳的身姿彷彿歡

迎每位遊客的到來。進入土溝村,

路旁許多裝置藝術立即吸引筆者的目

光,像是琉璃座椅、沙發、割草機等

等。土溝每年都會舉辦藝術展覽,吸

引人們駐足流連。可惜的是,筆者去

的當天並沒有展覽。詢問在當地工作

的藝術家,得知土溝主要的裝置藝術

區位於南60縣道上,此縣道是土溝村

的核心地帶,包括商店、文化營造協

會、裝置藝術等皆聚集在此區。

  除了南60縣道外,土溝的藝術品

隱藏在村裡各個角落。往前而去,在

煥然一新

15

Page 12: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手讓Einar勇敢追逐自我,

還是滿足自己對Einar的依

賴,自私的維持現狀。

  透過這部電影,看見

了Einar面對自我認同的困

惑與糾結,也看到當時的

人們是將跨性別者視為瘋

子,欲加以治療、隔離。

但是,跨性別者並不是生

來就想要這樣,這是他們

的天性,不是他們可以決

定,被禁錮在「不完整身

體」之中的他們是痛苦、

掙 扎 的 , 他 們 也 渴 望 認

同、理解,努力想知道自

己是誰。因此,下次面對

跨性別者時,也許可以試

著回想電影中的Einar,試

著用更開放的心胸接納他

們。

  蒼茫廣闊的大地,雄

偉壯麗的峽灣,加以枯樹

兀立其中的草原,背山面

海的Vejle呈現一片靜謐祥

和。電影以如詩如畫的景

色開場,天色卻是陰沉晦

暗,音樂也因為鋼琴的加

入流轉悠遠中暗流四伏。

  如此安排有意無意呼

應主人翁Einar的狀態,看

似與你我無異的Einar卻是

一位跨性別者,生理性別

是男性,心理認同卻是女

性。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性

別認同隱約知覺的Einar,

為了稱職扮演社會所賦予

的「男性角色」,不斷壓

抑自我,直到和妻子Gerda

的一場遊戲,終於讓自己

長久以來極力隱藏地「真

丹麥女孩因為愛你

  聖誕節前夕,一位適

逢 低 潮 貴 婦 和 一 位 懷 抱

攝影夢想的櫃檯小姐,在

百貨公司的玩具專櫃前邂

逅,從此開啟兩人纏綿浪

漫的故事。

    C a r o l , 一 位 生 活 看

似 美 滿 幸 福 的 貴 婦 , 事

實 上 正 面 臨 一 場 婚 姻 危

機,因為自己的性向與丈

夫Harge產生嚴重衝突,

兩 人 之 間 的 關 係 一 觸 即

發。Therese,一位平凡的

專櫃小姐,對攝影充滿濃

厚的興趣,希望有朝一日

可以進入雜誌社工作,和

男友Richard的關係穩定,

但總覺得兩人之間有種莫

名的隔閡。

  這樣的兩人在百貨公

司 邂 逅 之 後 , 天 雷 勾 動

地火,一發不可收拾。婚

姻 面 臨 危 機 的 C a r o l 渴 望

獲 得 心 靈 上 的 慰 藉 , 積

極 展 開 攻 勢 , 熱 情 邀 約

Therese;對Carol也有好感

的Therese,面對Carol的邀

約則是來者不拒,甚至主

動幫Carol拍攝肖像,兩人

的關係發展迅速。然而,

這樣的關係在民風保守的

1950年代注定不被認可,

深愛Carol的Harge為了將

Carol留在身邊,甚至以此

相逼,Carol被迫在愛人與

親人間做出抉擇。

  除了扣人心弦的劇情

外,《因為愛你》的畫面

和配樂也值得一提。電影

中出現許多朦朧不清的唯

美畫面,似乎暗示著兩人

曖昧不明關係,既是情人

又像是朋友;而過去與現

在相互交疊的畫面,產生

時間軸的失序,也讓觀者

對於彼此在兩人心中的地

位有更多想像。至於電影

中重複出現的背影音樂,

在小提琴悠長的樂音下,

將整部電影憂鬱未明的氛

Carol The Danish

實」的自己,逐漸浮現。

事實上,導演在片中透過

更衣間、流鼻血及睡衣,

不斷向觀眾釋放訊息,隨

著這些訊息的出現,Einar

和Gerda也不得不正視現

實。

  儘管Einar和Gerda努力

尋找解套方法,但是Einar

越是想要隱藏,潛藏在體

內的自我就是清晰。不斷

照鏡子的過程,Einar既對

自己越來越困惑,卻也越

來越清楚自己是誰,尤其

觀賞脫衣女子的畫面,兩

人的身影在玻璃上交錯,

偽裝與真實的自我更加模

糊難辨。除了Einar對於自

我的認同感到困惑,Gerda

也面臨兩難的抉擇,是放

(圖片源自電影海報與劇照)

文/蘇冠豪

圍渲染開來,彷彿傳達主

角們不能言說,又曖昧難

解的情愛糾葛。

  欣賞電影本身的美學

之餘,《因為愛你》所觸

及的議題,同樣值得進一

步思索。對於這種不同於

異性戀的情感,我們是否

可以用同等包容的態度來

接納,如果說我們愛上一

個異性是自然而然的,愛

上同性何嘗不是?Carol和

Therese,面對彼此產生的

情緒反應和一般男女如出

一轍,如果只因為是同性

就加以排拒,甚至試圖將

其拉回「正途」,這樣對

Carol和Therese公平嗎?

  期許你我都可以找到

懂得欣賞自己的伴侶,面

對 與 自 身 有 所 差 異 的 族

群,都可以用更開闊包容

的心胸來接納彼此。

17

Page 13: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一把辛酸

  軍隊中慣有「交接」習俗,丈夫戰

亡後將妻小「交接」給同袍,讓他接替

家中男主位置,這樣的設計雖讓軍人確

保家人能得照顧,但要預想將摯愛交付

他人、喪夫後再嫁亡夫戰友,當事人心

中的疙瘩和苦痛想必幽深。

  此外,歷經戰爭和逃亡流離後,來

台的軍民未能就此安身,當時國民黨政

府急於穩定情勢,深怕匪諜滲透,因而

處處蒐羅情報、舉報匪諜,也鼓勵及強

迫百姓互相舉發,官員急欲呈現防諜成

效,往往有蛛絲馬跡便武斷定罪,如劇

中人物暗中連繫在中國的老母,被情治

單位發現後引起極大風波……

  當時軍人為國家捐軀的豪情中深含

辛酸;跟著政府顛沛流離後,卻還要處

處提防、擔心被舉報為諜。有些甘願犧

牲忍受的心酸,有些時局中不得已的辛

酸,人們在這樣的心靈之苦中,受盡折

磨。

一把淚

  《一把青》中軍人並非一心為國

、義無反顧上戰場的英雄形象,在國家

和家庭、個人和軍隊間,他們有拉扯和

糾結,為大我犧牲並不簡單,人人心中

都有小我,劇中人物想放任一切、只顧

自己的決定,雖以大局看來自私,但誰

不想保全自己、安然度日呢?

  此外,本劇另一特點是著重女性視

角,戰爭史中往往出現都是男性,但女

性的付出同樣深厚,她們等空中的丈夫

、祭地下的亡夫,為了丈夫的升遷和懲

處,要放軟身段和長官夫人打點關係、

送禮求情,為了照顧家庭,要挺起腰桿

面對磨難。女性的記錄不該在缺少於歷

史中。

  希望《一把青》能喚起人們對這段

歷史的記憶和關注,為時代悲劇掬淚的

同時,回顧戰亂帶來的苦難,也反省思

想控制造成的耗磨,檢視過去,思考未

來。

1. 一把青官網

2. 台南神學院介紹看板

3. 白先勇原著《一把青》

一把青小檔案/台南神學院

  劇中金陵女大的場景攝於台南神學

院,其由教士會建造於1876年,並由巴

克禮牧師組成大學,現有多間教室、禮

拜堂、神學研究院(圖書館)、禮拜堂和

頌音堂等建築,為現今東南亞最大神學

院。

  台南神學院外觀典雅,禮拜堂西面

的玫瑰窗十分雅致,走進台南神學院能

感受到宗教的莊嚴穆素,也能感受到其

中的歷史韻味。

參考資料

台南神學院(嚴麗攝)

一片青天,一把青,

一把辛酸,一把淚。一把青憂患重重的年代

  電視劇《一把青》由曹瑞原執導,

改編自白先勇《台北人》中同名短篇小

說。本劇主要講述三位空軍太太的故

事,捱過抗日戰爭後,她們度過短暫安

逸,丈夫隨即投入國共內戰,其後戰事

失利、倉皇渡台,在詭譎情勢下努力在

異鄉安頓。本劇特別著重描寫動亂下的

女性,她們在男人的戰場外,用堅韌撐

起了生活,在動盪中勉力度日。

一片青天

  成為空軍,便註定一生與危險共翔

。不論例行演練或實際交戰,只要飛上

天,風險就如影隨行。當時的飛機老舊

、故障率高,若機體螺絲釘鬆脫,抑或

天氣預報出錯、晴天轉陰,使飛行員看

不清降落參考點,都有可能讓飛行員喪

命。

  承受外在的風險,還須撐過心內的

動盪,抗日勝利後空軍們終於飛出烽火

,降落到期盼已久安寧,不料局勢動盪

,他們隨即又要起飛迎戰,而且對手還

是同在中國的同胞,加上當時共方有蘇

聯撐腰,戰力大增,因此,不論在心理

和戰場上,國軍們都顯無力……在一片

文/嚴麗

亮燦燦的天空中,有翱翔的飛行員,還

有拖在他們身後沉重陰暗的無奈,如烏

雲般,隨時可能包覆吞沒他們。

一把青

  劇名《一把青》包含三層意涵,其

一為「女人的一把青春」,女人嫁給空

軍後,便為丈夫奉獻一生,她們每天守

著家裡、望著天空…隊長太太曾嘆:「

二十四小時,那顆心都掛在天上…」。

  其二,若是不幸接到厄耗,遺孀們

只能收拾亡夫屍骨,也收拾悲傷,咬牙

度日,依習俗到墳前上香時會在墳頭放

上青草,墳頭一把青,代表眷屬對墓中

人的思懷,也代表仍有人記得殉國亡

魂。

  其三,劇中原是清純少婦的空軍太

太朱青,歷經喪夫和渡台動亂後,為了

生存淪落風塵,並喜唱<東山一把青>:「

東山哪一把青,西山哪一把青,郎有心

來姐有心,郎啊咱倆好成親哪…」,黏

膩的歌詞、滄桑的面貌對比當年羞澀單

純的女孩,令人唏噓鼻酸。

  這樣的時代裡男人在戰場拼命,女

人也同樣在生活的煎熬拼命。

19

Page 14: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倩願意真心對待,使得原本完全沒有道

德意識的樹鬚龍,最後卻願意為了與小

倩間的這份友情,而犧牲自己去削減姥

姥的元氣。它的存在,彷彿說明了人鬼

之間只有一線之隔,而那條線就是「

情」。

情節

  蘭若寺的劇情與《聶小倩》有極大

的不同,卻又環環相扣,采臣第一次與

小倩相遇的地方不在寺裡,但小倩被采

臣性格上的溫暖、真誠所感動;采臣與

赤霞確實曾同床睡過,但劇裡卻因這種

肌膚之親使得采臣對赤霞萌生愛慕之

意;小倩奉姥姥之命去取采臣的精血,

但到最後,不是采臣推開了小倩,而是

小倩違背了命令,不忍傷害他。

  此劇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反映心中慾

望的妖氣,不論何人只要在妖氣的暴露

夏夜,在山林迷失方向的旅人會走入一團迷霧裡。隱隱約約,燕尾

楫的形貌依稀可見,待濃霧漸淡,楫下寺廟的輪廓也逐漸清晰,頂

尾梁柱龍鳳生姿,磚雕隔窗層密細緻,寺內的小花園種滿奇珍異

草……霧散了,華美浪漫的景象成了殘敗不堪的廢墟,一切不真實

的想像僅餘下三個斑駁卻不失霸氣的字,翻騰在牌匾上—蘭若寺。

(陳佩寧攝)

下都能反映出內心最真實欲求的事物,

如同照妖鏡,映出心裡的魔。

  相較於另一部改編《聶小倩》的電

影《倩女幽魂》,敘述人鬼間浪漫淒美

的愛戀,《蘭若寺》帶給觀眾更多個人

的反思,包括如何面對心裡的魔、對人

性軟弱的恐懼、愛情不同面貌等。

  以「鏡、遇、禁、欲」為故事主

軸,聚焦在蘭若寺內發生的事。鏡,是

反映人心的妖氣;遇,三位主角分別代

表著人、俠、妖,三者彼此間相互纏繞

的命運;禁,吸入了妖氣,無論是否禁

斷慾念,都將陷入自我的禁錮;欲,常

伴隨著情,例如劇中的人鬼情愛、同性

情意等。故事永遠不會只有一種說法,

蘭若寺更做了多方嘗試,以豫劇的方式

呈現聊齋經典,加入多種創新元素,忠

於原作又不失本色,使其更添浪漫想像

的奇幻色彩。

蘭若寺

文/陳佩寧

夏夜幽冥,誰在私語,是你低聲,我的呢喃,她的歌唱,還是他的輕誦?

角色

  改編自蒲松齡《聶小倩》,舞台上

每個人物都有其不同於原著的風格。 

 男主角甯采臣的形象如同新時代裡的

暖男,對任何事物都抱持著好奇心,有

別於原著裡多情多義,矜嚴自重的樣

子,劇裡反倒給他添了幾分直爽,呆愣

的性格。女主角聶小倩,除了蒲松齡原

本就賦予她的悲憫善良外,更有了俏皮

可愛、真情真意的特色。道士燕赤霞,

一改在《聶小倩》裡的配角地位,晉升

為主角,劇裡的他少了點樸厚木訥,多

了些灑脫不羈,視斬妖除魔為己任,無

欲無求。

關係

  舞台劇的場景主要是在蘭若寺裡,

著重甯采臣、聶小倩、燕赤霞三位主角

之間的關係,和每個人心裡的掙扎。

  甯采臣雖然是一介文弱的書生,沒

有抵抗姥姥救出小倩的力量,但在聽到

小倩為了救他而犧牲時仍毫不猶豫地奮

力一搏,即使賠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他

代表人性最真實也是最難得的一面,如

同未經歷過社會的洗鍊,相信人性本

善,用最直接的態度去相信他人,對於

自己的情感也毫不隱藏。

  聶小倩是鬼,卻仍保有著一顆人類

的心,沒有迷失自我,失去人間最真摯

的情感,而且她也以此為傲,所以才願

意為了甯采臣與姥姥對抗,試圖打破

姥姥的原則,或許不僅僅是為了救甯采

臣,更多的是想為自己爭一口氣,讓她

能保有尊嚴而非只是聽令於姥姥,做些

殘害人命的事。

  燕赤霞是劇裡最別於原作的角色,

他以自己的無欲無求自詡,卻從沒有試

著去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直到

最真實的自己反映在面前,一瞬間打破

他為自已設定的框架,當下除了失望和

不能接受以外,他也同時放棄了自己,

和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如同現代多數

人,一生庸碌卻不知內心深處最想追

求的是什麼,直到那層薄薄的自以為是

被輕易地戳破,才恍然驚覺一切為時已

晚。

  除了這幾個原著裡就有的人物之

外,還有一些新的角色,其中以與姥姥

同源的樹鬚龍最具特色。樹鬚龍資歷尚

淺,常被姥姥的其他手下嘲笑,只有小

21

Page 15: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多不約而同地表示對高跟鞋教堂的失

望,並且提到高跟鞋教堂缺乏當地特

色,人潮來來往往,熱潮很快就會淡

了。對住戶而言,一開始高跟鞋教堂

在建造時,並沒有特別的想法,但是

建造完後,交通與環境的問題一直未

解決,因此對高跟鞋教堂的觀感並不

好。

  雲管處長鄭榮峯與立委蔡易餘日

前表明,建立高跟鞋教堂就是要「人

潮」,用人潮帶動地方工作機會,讓

年輕人回流。但是,就目前而言,教

堂周遭的交通配套措施並不完善,場

內垃圾散地,草皮遭亂踩,周邊的裝

置藝術也幾乎都缺乏修繕,基本的廁

所、垃圾桶及草地都沒有完整建設,

更別說這是一個缺乏文化底蘊的觀光

地。

  教堂打著紀念烏腳病和貧窮農地

的 招 牌 , 卻 喻 意 遷 強 , 並 沒 有 達 到

讓人們更認識烏腳病的緣由及病患之

處 , 不 僅 意 義 膚 淺 不 明 , 周 邊 並 沒

有其他能讓人更了解烏腳病的地方,

只有簡介牌草草寫著,拿烏腳病來消

費,患者能不更痛心?更不明白的地

方在於,農業社會素來靠山吃山、靠海

吃海,善用大自然賦予資源並與之共

存,能種田的地方種田、能曬鹽的地方

曬鹽,種植農作物也並不一定代表能富

裕,更別說當地先民辛勤地靠海維生,

豈是一句「注定貧窮」就能輕浮帶過?

  布袋鎮並不缺美麗風景,鹽田、海

港、溼地都是當地的好風光,如今一隻

龐然大物直落,踐踏了這片土地原有的

美景,捨棄了原有的文化,而為了觀光

編造了一個虛偽十足、莫名其妙的故

事。有人說,高跟鞋教堂的婚紗拍照景

點也是種文化,但沒有深入人民、深入

土地、突兀且無意義的人造建築,那並

不是文化,一個沒有任何宗教意象的教

堂,何以能稱之為教堂?草率地以為這

樣就能獲得幸福,難道不是對宗教的蔑

視、對信仰的褻瀆?面對著高跟鞋教堂

的後方有座寺廟,對比之下,這隻高跟

鞋更顯得唐突,空殼般的樣貌格外諷

刺。

  離去前,正巧遇見一隻白鷺鷥在一

旁殘存的溼地停歇,彷彿看見了在地文

化正一點一滴步向完全消逝前的最後遺

憾。

(方宥蓁攝)

  位於嘉義縣布袋鎮的高跟鞋教堂,

在2016年02月正式開放參觀,儘管建造

前與建造後都爭議不斷,仍因著春節連

假,湧入大量的人潮,負責單位雲嘉南

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雲管處)希望

複製經驗,趁著熱潮繼續建造鑽石、糖

果和蚌殼等造型教堂10座,爭議持續燃

燒。

  根據雲管處立在高跟鞋教堂園區的

簡介牌,早期雲嘉南沿海地區流行烏腳

病,女孩無法穿著漂亮的高跟鞋出嫁,

又因當地土地貧脊,「人民注定一輩子

是貧窮」,故高跟鞋有「翻轉貧窮,走

出幸福的喻意」。親自走一趟高跟鞋教

堂,人潮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可想像

熱潮已逐漸消退。在場外的圍籬上重

複排列著各國相關報導,雖然猜測是

雲管處統一發放給各國的新聞稿,還

是走上前看了幾篇,赫然發現一篇〈

中國 北京旅遊〉的報導,談到「從社

交媒體上的評論來看,它(高跟鞋教

堂)沒有完全得到肯定」,並舉了幾

個反對言論,可見雲管處欲宣傳國際

對此教堂的關注,卻又無檢視內容是

否符合需求。

  進到園區,觀光客們擺著各種姿

勢拍照,與一旁的攤販聊到高跟鞋教

堂帶來的經濟利益,他無奈地說,因

為租金很貴,只有假日人潮較多時

才打平。繼續訪問到其他遊客,大

文/吳如庭

雲嘉南沿海的文化悲歌

觀光信仰

速食空殼

23

Page 16: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

史解讀,「高砂義勇隊」直接的觸及兩者論述的核心–擁抱大中華思想而仇視扭曲日本殖民歷史,或者是為了脫離大中華史觀而歌頌美化日本殖民歷史。《薰空碎》欲脫離統獨史觀的綁架,抹去「大是大非」的民族、國族歷史脈絡的宰制,聚焦於一個在威權政府脅迫下,必須獻出生命的原住民族的生命故事,賦予「歷史」血肉,與觀眾們一同去思考,在面臨這種處境,一個獨立而美好的生命要如何在時代的巨輪中掙扎求生,再給予任何史觀解讀以前,純粹的去理解這些生命的痛苦與煎熬,從中得到多種角度的思考:如果殖民的結果是客觀數據上的「進步」,那它所造成的痛苦就能一筆勾銷嗎?或者替威權政府作戰的人就是不可饒恕的、不見容於歷史討論中嗎?

  誠然,在研究領域中的「歷史」是不允許去替歷史材料賦予七情六慾,但這正是歷史公演所能夠擁有的彈性,劇場是一個分工精細的藝術,在各項領域當中,以歷史思維去思考、創作與實踐,可以扮演研究領域歷史與大眾普及歷史的橋樑,提供歷史研究者將自己的

專業知識普及化,但不扁平化的機會,也提供大眾一種能夠產生共鳴的歷史知識。

  當然歷史公演也必須配合社會時事的脈動去挑選主題,在2016年臺灣政治版圖的劇變下,或許歷史的解讀又即將迎來另外一種轉變,而《薰空碎》意在提醒不管是執政政府或是各種擁有「改革」理想的人們,必須審慎地思考,何謂真正的「文明」與「進步」,若是為了理想的藍圖,而以粗暴的手段去實現,那麼其造成的痛苦與冤屈,最終也會被反抗者視為「野蠻」、「威權」。

  不論任何時代、任何立場,歷史研究者–廣義的來說–都是社會中最具批判性的人,公演最終也只是一種形式,去展現歷史研究者除了研究專業的知識以外,同時也是時代的參與者、社會的一份子,歷史公演要研究者們暫時離開被要求絕對理性客觀的研究室,進入充滿情緒與立場的劇場,去進行一場對於他者與自我的批判,在過程中,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這是每一個歷史系研究者心中,不斷自問的問題。在教育普及、資訊傳遞與取得門檻降低的年代,歷史不再是一家之言、一閥之學,歷史知識似乎終於能夠達成二戰以後史學家期盼的行遍於「大眾」的視野與生活中。但是同時間,「每一個人都能書寫歷史」的內在意涵,卻標誌著歷史學者在傳統研究領域中岌岌可危的「專業」危機。

  臺灣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擁有多元的文化與歷史記憶,有文字以來的四百年史,幾乎都是拓殖,或者說殖民、被殖民的反覆歷史,因此在國族與民族乃至國家的認同上,有著諸多不同的理念與立場,在這個大眾史學興起的年代,臺灣島上的每一個獨立個體,都擁有對臺灣歷史的解讀,這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但也是一件必須小心檢視的結果。臺灣脫離威權宰制不過三十載,在統治者的史觀與歷史教育的內容與形式缺乏影響下,對於歷史的解讀仍未至真正的開放與包容,對於歷史的想像也趨於刻板,歷史研究者在這樣的年代,除了必須自問:「什麼是歷史以外」,還必須自省,自己所研究的歷史,到底該如何成為大眾能夠接受、吸收的其中一種「歷史」,公演就在這種理想中誕生。

  成大歷史公演今年已經是第四屆,《薰空碎》的故事取材於日本統治時

期,原住民族被日本總督府徵召成為「高砂義勇隊」的故事,其中1943年的薰空挺隊,更是召集了五百名原住民族,採取自殺式的攻擊,最終全體「玉碎」於菲律賓的空中,而《薰空碎》主要的故事內容,則是描寫那五百人中的其中一人,在參與薰空挺隊之前的故事,挑選「高砂義勇隊」這個主題的原因,是因為「高砂義勇隊」是一個在目前臺灣的歷史脈絡中,較為「尷尬」的存在,而造成這種處境的原因,則是因為接連兩個殖民政府強行形塑意識形態的關係,但是它無疑是一個臺灣歷史當中,不可不去討論的題材。

  「高砂義勇隊」從細部的面向來看,原住民族在面臨強大的武力脅迫與思想教育洗腦的改變下,究竟參戰的意願為何?理由是什麼?參戰青年的家族的感受又是為何?從巨觀的角度來看,日本以亞洲文明進步者的姿態,企圖透過文明化、進步論種種理由執行戰爭行為,其中強迫原住民族「文明化」的行為,造成了多少對原生本土文化的破壞?這些行為在表面上似乎改善了物質生活,但是在精神層面、自我認同上造成的破壞,又該如何去釐清?這些都是《薰空碎》要討論的重點。

  《薰空碎》要挑戰的,是對於臺灣目前兩種主流的意識型態綁架的史觀,也就是統獨兩派對於日本殖民行為的歷

薰空碎 歷史,是什麼?

文/陳顥澐

第四屆 成大歷史系公演

25

Page 17: 跨史大 105年 春夏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