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 之簡介

Post on 30-Dec-2015

37 view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WEB2.0 之簡介. WEB2.0 功能介紹. 何謂 WEB1.0. 性質 WEB1.0 WEB2.0 出發點 以資料為核心的 網 知識角度 將以前沒有放在網上的人類知識,通過商業的力量,放到網上去 內容産生者角度 商業公司爲主體把內容往網上搬 交互性 網站對用戶爲主 技術 上 不因用戶而有所效率提高. 何謂 WEB2.0. 以人為出發點的互連 網 將這些知識,通過每個用戶的瀏覽求知的力量,協作工作,把知識有機的組織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將知識深化,並産生新的思想 火花 以用戶爲主,以簡便隨意方式,通過 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內容往網上搬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WEB2.0 之簡介

WEB2.0 之簡介WEB2.0 功能介紹

何謂 WEB1.0

性質 WEB1.0 WEB2.0 出發點 以資料為核心的網

知識角度 將以前沒有放在網上的人類知識,通過商業的力量,放到網上去

內容産生者角度 商業公司爲主體把內容往網上搬

交互性 網站對用戶爲主 技術上 不因用戶而有所效率提高

何謂 WEB2.0

以人為出發點的互連網 將這些知識,通過每個用戶的瀏覽求知的力量,

協作工作,把知識有機的組織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將知識深化,並産生新的思想火花

以用戶爲主,以簡便隨意方式,通過 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內容往網上搬

以 P2P 為主 WEB 用戶端化,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比如像

Ajax 技術 , GoogleMAP/Gmail 裡面用得出神入化。

了解 WEB

說到 WEB2.0 ,我們先來了解一些什麼是 WEB ? World Wide Web ,簡稱 WWW ,是英國人

TimBerners-Lee 1989 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的。通過 WEB ,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裏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在網頁上可以鏈來鏈去。在 WEB1.0上做出巨大貢獻的公司有 Netscape , Yahoo 和Google 。 Netscape 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 Yahoo 的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網頁, 而Google 後來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

了解 WEB

從以下的 WEB2.0 產品,可以理解以上的說法。Blog : Blog 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且不斷更新。 Blog 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反向引用( TrackBack )和留言 / 評論( Comment )的方式來進行的。 Blog 的作者( Blogger ),既是這個 Blog 的創作人,也是其檔案管理人。RSS : 是一種用於共用新聞和其他 Web 內容的資料交換規範。讀者可以通過 RSS 訂閱一個 Blog ,確知該 Blog 最近的更新。Podcasting : 個人視頻 / 聲頻的發佈 / 定閱。SNS : blog+ 人和人之間的鏈結。WIKI : 1995 年,沃德。坎甯安( Ward Cunningham )爲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 w i k i 系統——WikiWikiWeb ( http://c2.com/cgi/wiki ),並用它建立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在建立過程中,沃德。坎甯安創造了 Wiki 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援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

了解 WEB

曾經有人提出疑問, Web 2.0 的互動與傳統BBS 有何不同?一名叫羅皓菱的 Blog 作者解釋了 Blog與 BBS 的區別: Blog 是集原創文章、鏈結評價、鏈結、網友跟進于一體的,比起 BBS 那種口無遮攔、隨心所欲、良莠不齊的情緒化發言, Blog製作的日誌更加審慎、仔細和周詳,其單個文本的豐富性、討論脈絡的清晰度、論題的拓展空間都超過了 BBS 的網友發言帖子。

了解 WEB

Ward Cunningham 也談到過 Wiki與 BBS 的差別,他認爲 BBS 沒有上下文的概念,討論經常無法持久地進行。討論組反復圍繞著同一個話題,但是人們經常忘了以前說過什麼。

了解 WEB

首先講什麼是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1967 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Stanley Milgram ( 1933~1984 )創立。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六度分隔理論的數學解釋是:如果每個人平均認識 260 人,其六度就是 2606=1188137600000.消除一些節點重復,那也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多倍。

了解 WEB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簡稱SNS ,社會化網路軟體)是 Web 2.0 體系下的一個技術應用架構。 SNS 基於六度分隔理論運作,這個理論的通俗解釋是:“在人脈網路中,要結識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間最多只要通過六個朋友就可以達到目的。”

了解 WEB

放在 Web 2.0 的背景下,每個用戶都擁有自己的 Blog、自己維護的 Wiki、社會化書簽或者 Podcast. 用戶通過 Tag 、 RSS 或者IM、郵件等方式連接到一起,“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後成爲一個大型網路,這就是社會化網路( SNS )。”

WEB2.0

這個時髦的名詞被用來統稱第二代互聯網技術和服務。當然,盡管諸多企業都有意無意地用 Web2.0 來粉飾自己,Web2.0還是有其鮮明的特徵:

相比第一代互聯網 (Web1.0) 時代的網站提供內容和服務、個人使用的方式,第二代互聯網中用戶不光是使用者,而且同時提供內容和服務。因此,如果說 Web1.0 時代更多的是“人機對話”,那麼, Web2.0 更強調人和人的交流和溝通,為此,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擁有一個或多個網絡身份( ID )。正是鑒于這一趨勢,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例如韓國),網絡實名制的呼聲越來越高。

1、即時通信軟件和服務( messenger, IM )。

這部分軟件和服務在 Web1.0 時代就已經嶄露頭角。但是鑒于其強調人和人溝通的作用,仍可劃分到 Web2.0 中,代表有 QQ , MSN Messenger , Skype等﹔

2、用於發布個人信息的平台,帶有聚合性質

代表有各式各樣的博克( Blog ,或譯播客),個人空間(如 MSN Space )等﹔

3、社交網路服務( 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的社交網絡服務,代表有 Linkedin、 Friendster、 openBC等﹔

4、由網路用戶合作完成某種任務或服務的平台。

例如世界各地用戶同時編輯的 Wiki(維基百科全書 )等﹔

5、具有 Tag 功能的計算機協同工作軟件,在某些軟件工程師群體中極其流行。 AND 心得

當然,除了即時通信早已經成熟以外,其余的Web2.0 技術和企業都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吸引了大量的眼光和投資。不過,在吸引完眼光和投資之餘,擺在這些新貴面前就是一個赤裸裸的問題:盈利。事實證明,網路廣告對 Web2.0企業來說,由于有搜索引擎和傳統門戶的夾擊,在短期內很難是一個盈利的突破口──國內三大門戶紛紛從廣告上轉型到其他服務便是明證。如果不能指望廣告,剩下的恐怕就是要對用戶(全部或其中一部分)提供收費服務了。而在這方面,商務社交網絡服務毫無疑問是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