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蕙质写春秋 Gushi - fengxianbao.net ·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3 数字报:...

Post on 23-Jul-2020

18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兰心蕙质写春秋 Gushi - fengxianbao.net ·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3 数字报:...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3

数字报:http://www.fengxianbao.net

责任编辑:潘丹云

故事Gushi

□记者 邵毓琪

李凌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她聪明伶俐,从小就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李凌的父亲是位老师,父亲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文武双全”。也许是潜移默化的缘故吧,在李凌幼小的心里,当老师成了她的梦想。1984年,李凌考入上海第六师范学校。考上师范,梦想成真,年少的李凌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她开始勾勒自己的美好未来。在六师4年的求学生涯中,她被选为 8803 班团支书,并加入了六师繁星文学社、记者团,1986年她加入上海市中师文学社协会,并在《解放日报》市郊版发表处女作,后在《青年报》等发表文章,年轻的李凌逐渐展现出她卓越的文学才华,2012年,李凌出版个人散文集《人生单行道》,随后加入奉贤区作家协会,并光荣入选为奉贤作协理事。这几年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李凌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让圈内人士刮目相看。在散文集《人生单行道》后记中,她写道:“人生是条单行道,走过了就再也不能原地掉头。而诗人和商人往往很难在一个人身上统一,所以,很多年前我选择做了商人。如今蓦然回首,依然看见自己钟爱的文学在远处招手致意,我又过来看看。我希望自己每天保持好心情,让‘诗情画意’成为我的‘知心爱人’。”

1988年,李凌从师范毕业,回到奉贤做了一名乡镇小学教师,在柘林小学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因为当老师是她从未改变的梦想,所以,到了教育岗位以后,李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加上她优异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少先队工作的挚爱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1990年被评为奉贤县优秀青年教师,新长征突击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正如春风吹拂,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复苏,人民物质水平相应提高,供销系统的工作量也越加繁

重。因此,李凌进行了工作调动,从教育岗位转向社会职能部门,1993年她被调入奉贤供销总社下属企业办公室。有句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的,果然,进入供销社之后,李凌也发挥出了她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特别是在提升企业文化,提高职工凝聚力方面,她的文艺才华让她如鱼得水,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她曾主持过县供销总社

“7.1”大型文艺汇演,以及其他各种职工文化活动,给大家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千禧年之后,李凌不再满足于眼前的业绩,她想下海去搏击风浪。2004年她开始筹备企业运营,一切从零开始,尽管困难重重,但通过她坚持不懈的努力,困难都被克服了,并在当年担任上海千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李凌出任上海奉信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地位变了,身份变了,但她个人的形象一直没变,一头干练的短发,一身干练的时装,还像当年那个学生们喜爱的老师。她曾经开玩笑说,只要一走进学校,那些少先队员就会给她敬队礼说“老师好”。商海沉浮十多年,她已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但在她内心深处,却依然有着深深的教师情结,“老师”这个称呼,已经在她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所以,在日常工作及待人接物中,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她都以老师的品质去要求自己,处处体现出老师的干练、执着和善解人意。有好几次,她对朋友们吐露出想办一所学校的心愿,但大家都没有把这当作一回事,因为在朋友们看来,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小领地,生活小康,人脉广泛,何必再去教育领地固守平静呢。然而,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不会在意别人的想法的,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何况是李

凌这样一个优秀而执着的人。2019 年春,她开始计划创办一所培训学校,并且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西方有位哲人说的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李凌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终于,上海奉贤区奉信培训学校应运而生。这所 472平方米的培训学校,设有2间教室、4个办公室、1个会议室、1个工作室,招聘了几位培训老师,办得风生水起。

李凌信奉这样一句话:“今日事,今日毕”,这本来是知名企业家说过的话,她坚信这句话的力量并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在努力,她经常说,强有力的执行力是一个人工作能力的体现,同时还要做一个“靠谱”的人。先做人,再做事,诚信为本,为了体现诚信二字,所以她给学校起名“奉信”,延续了她一贯的风格,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

来到奉信培训学校,最初给人的印象是环境优雅,整洁有序,办公人员谦逊礼貌,让人倍感温暖。这里不像是学校,更像一个时尚咖啡馆,充满美丽的时尚元素。走进学校,就可闻到香醇浓郁的咖啡香气四溢,让人身心舒畅,也让人流连忘返。经典咖啡制作培训老师可以随时为需要的人来一杯“拿铁咖啡”“手冲咖啡”,熟练的拉花手艺让人满心钦佩。奉信培训虽然刚开办不久,就参加了市

“四大品牌”技能大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自从疫情以来,很多行业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奉信培训也不例外。李凌率领学校培训团队,开拓线上培训课程,开发课程小程序,开展线上直播课程,取得可喜成绩。

今年 3 月 6 日以来,在奉浦环城东路640-642 号奉信培训学校的门口,就一直摆放着一个无人值守的“爱心小站”,上面放着热咖啡、热水、饼干、水果、一次性杯子、消毒纸巾等,为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停车人员等城市守护者提供爱心和帮助。

“爱心小站”守护着疫情中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凡人善举,小小的举动也感动了周围的人。虽然培训学校新成立不久,但李凌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值一提。”她也参加了奉贤区圆梦行动,为孤寡老人订了一年的光明牛奶,小小举动释放着温暖的善意,她说:“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是我终极一生的名片;善良,才是这个社会温暖的基础”。

也许,社会前进的动力不是善良就能决定的,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时常教导着我们,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良好的教育才是我们社会的根基。所以做一个教育工作者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李凌已经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重返教育岗位,实现童年时代当个老师的梦想,让她的人生又多了几分与众不同的精彩。人到中年花似锦,不忘初心写春秋,愿李凌在梦想的助力下,明天更美好!

兰心蕙质写春秋

一个人活在世

上,是需要一点精神

的,也就是人们通常

所说的信仰。也许,

普通人的信仰,没有

豪言壮语,也没有什

么高大上,只是在内

心深处,存有一份执

着的、不弃的念想,

仅此而已。上海奉

贤区奉信培训学校

的理事长李凌,就是

这样一个人,心存信

仰,初心不改。

让“诗情画意”成为我的“知心爱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先做人,再做事,诚信为本办学校,做公益,凡人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