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

Post on 12-Oct-2020

9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广州车展:...

责编:黄铿 电话:2352950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03车行czczrb@163.com

寒冬下的一桌“团圆饭”不得不说,“下滑”依然是2019

年国内车市的主基调。2018年7月至今,中国车市已

连续16个月下滑,今年1-10月下滑幅度为 11%。而国际市场的步伐基本与国内相偕,2018年世界汽车市场结束了 7 年的连续增长下滑 1%,2019 年前三季度下滑 4%。国际市场受国内车市的牵动,也足以体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从车展的视角来看,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丰田、日产、马自达等一片日系车企“缺席”,似乎是作为回应,在日本举办的东京车展,包括大众、宝马、福特在内的老牌欧美车企未露面。此前,有车企高管表示,缺席国际车展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投入产出比,车展对卖车的作用有限,眼下市场形势不佳需要减少开支。

而广州车展则截然不同。本次展会规模达到了 22 万平方米,自主品牌、一线欧美日跨国车企整体到齐,俨然一副年底“团圆饭”的景象。数据统计,本届车展参展整车数量为1050台。其中全球首发车 38 台,跨国公司首发车10 台;概念车 30 台,其中国际品牌展出 17 台,国内品牌展出 13台。新能源车 182 台,其中合资品牌70台。

当然也有缺席者,其中包括雪铁龙、DS、众泰、华晨、纳智捷、猎豹、华泰、力帆、长安铃木等 11 家车企。作为广州车展的常客,雪铁龙的缺席被认为是品牌在经历了车市持续下滑后的选择。而其他缺席车展的品牌也面临着相似的境遇。

在凛冽的车市寒冬,车水马龙的广州车展实则暗流涌动。当车市进入存量增长阶段,车展上的新车发布不再片面撒网,而是针对增量细分市场有的放矢,豪华品牌在填充重磅车型的分量,合资品牌通过产品、价格下探抢占市场。同时,面对销量向头部企业集中的现象,自主品牌则在努力向上。

自主品牌向上合资品牌下探

在去年 SUV 市场下滑后,受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国内自主品牌。因为下滑只是相对而言,或者说不少自主品牌丢失的市场份额流向了头部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

目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数月低于 40%。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也应该注意到自主品牌两极分化的结构性特点。这在此次广州车展也有所体现。

长城、奇瑞、吉利在内的主流自主品牌在努力谋求品牌向上。比如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WEY混动车型 VV7 PHEV 和 VV7GTPHEV全球首发上市,同时定位旗舰豪华SUV的全新概念车WEY-X 也已亮相。旗下高档车型集中升级。

自主品牌结构性调整已是大势所趋。当“SUV热”退潮,部分自主品牌车型由于产品力、品牌力孱弱导致产品线难以延续以及市场口碑低下,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汽车市场的整体下滑,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的自主品牌面临的压力更大。

针对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发展,许海东认为,车市大环境不佳,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市场份额,但盈利等方面会受到一定影响。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向高质量发展成为趋势,依靠廉价产品坐享市场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比自主品牌冲高的姿态,合资品牌则通过加速本土化与产品定位压低自身姿态。眼下,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区域,合资车企本土化步伐日渐激进。本次车展,东风日产没有带来全新车型,而是首次亮相了“日产智行城市”品牌体验空间,重点展示由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等组

成的“日产智行”技术。另外,丰田TNGA架构全面进入中国;而此前起亚汽车方面曾表示:“从现在开始,东风悦达起亚推出的每一款新车都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实际需求。”

在车型方面,部分合资品牌在本届车展强化了中低端车型布局。例如,广汽丰田紧凑级SUV威兰达发布,东风标致则在车展亮相了全新2008和e-2008两款城市小型SUV。

近年来,自主品牌上攻、豪华品牌下探成为新常态,处在“夹缝”中的合资品牌,通过推陈出新、补齐自身短板的方式与自主、豪华品牌对抗。本届广州车展,SUV依然成为合资品牌押注的重要车型,其中 布 局 中 大 型 SUV 和 紧 凑 型SUV,成为合资车企拓市场的两条路径。其实,从2018年开始,合资品牌已在小型、紧凑型SUV细分市场集中爆发。随之而来的是,自主品牌SUV份额下滑,而德系、日系SUV份额上升。

新能源汽车开启“混战”模式国产版特斯拉的亮相成为本

届车展新能源汽车的一大亮点,在特斯拉展台上,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中国制造)首次亮相与消费者见面,该车型整车全部由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加工制造。此前,有分析认为,国产化后特斯拉将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造成冲击。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10 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纯电动占比为 54%,而这其中自主品牌占比为93%,合资品牌仅占7%。

自主品牌“独大”的格局或将被打破。透过本届车展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应该可以预示到,往后新能源汽车发展或将由从前的“一边倒”转为

“五五开”的局面。在本届车展,大众中国罕见地

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两家合资品牌联系到一起共同召开新闻发

布会。发布会上,首个专为电动车打造的 MEB 专属平台成为重点。根据计划,大众将在2025年前在国内生产超过 30 款新能源汽车,并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在2020年大众在华的投资中,4成以上的投资将用于汽车电动化领域。

当下,外资车企选择在此刻大举挑战新能源市场有新能源“双积分”相关政策的压力,也有市场的因素。外资品牌的优势在于品牌力及产品系统化,当各领域新能源产品覆盖全细分市场,单一高续航里程将不再是衡量新能源车型的首要价值标准,品牌背书也将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考量因素,新能源汽车正逐步从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导向,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此前,许海东曾表示,特斯拉降价及在中国建厂,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同时,特斯拉Model 3国产化后价格进一步下探,奔驰、宝马、奥迪以及蔚来汽车等豪华品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作为年内的最后一次汽车大展,广州车展是对一年的总结也是对下一年度的展望。回望今年国内汽车增速下滑已是事实,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近期汽车产销降幅已有所收窄。另外,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已率先实现回暖,其中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今年10月销量同比增长4.5%和0.9%,环比增长15.0%和14.4%。

下一年,无论是传统汽车领域还是新能源领域,自主、合资、豪华品牌间的较量将愈演愈烈,强强对垒虽然残酷但并非不是件好事。主流自主品牌在面对合资品牌的强压下,坚持品牌上攻,积极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这是好现象。通过一轮较量,自主品牌中产品力不足的品牌将加速出局,而合资品牌的溢价也有所削弱,留给消费者的必然是质优、价美的精品。

如何迎接下一年度车市,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在广州车展可以看到,所有车企都在努力寻找希望。

据《北京青年报》

日前,第十七届广州车展落下帷幕。作为2019年最后一个A级车展,广州车展被称为年内车市最后一场盛宴。相比大秀技术的北京、上海车展与主推销售的成都车展,广州车展的价值更体现在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为2019年画上句号的同时,广州车展也预示着2020年的车市格局。

广州车展:

透视车市格局的“团圆饭”新华社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

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 产 业 发 展 规 划(2021- 2035年)》(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规划有望落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有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汽车强国建设步伐。

征 求 意 见 稿 明 确 ,到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目标明确且务实。”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稳步提升,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持续提升仍有待政策推动。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5%左右的新愿景为企业指明了方向,更加强化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发展力度,将推动车企加速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

征 求 意 见 稿 指 出 ,推 进 质量品牌建设和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 造 、测 试 验 证 等 全 过 程 可 靠性 技 术 开 发 应 用 ,充 分 利 用 互

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 ,健 全 产 品 全 生 命 周 期 质 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强化 品 牌 发 展 战 略 ,以 提 升 质 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 ,推 动 中 国 产 品 向 中 国 品 牌转变。

业 内 专 家 普 遍 认 为 ,产 品质量和产品安全有待提升是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挑战和突破机遇 。 以 自 主 创 新 为 契 机 ,持 续提 升 产 品 质 量 ,提 高 新 能 源 汽车 安 全 性 ,才 能 从 根 本 上 提 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价值与核心 竞 争 力 ,从 而 赢 得 更 多 消 费者的青睐。

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建立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

崔东树认为,未来,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是趋势。同时,电耗也将有望逐步计入能耗指标,因此有效的引进碳排放交易概念是与国际接轨,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积 极 举 措 。从目前看,氢燃料在乘用车领域仍面临不少技术难关有待突破,未来一个阶段,其可能主要是在公交和城市物流车领域进行探索;增程式插混是商用类车型的机遇,纯电动依然会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年一度的洛杉矶车展11月22 日至 12 月 1 日在洛杉矶会议中心举行,其中多款新型电动车亮相成为一大亮点。多家国际知名车企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动车技术快速发展,十分看好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未来。

“中国政府从立法层面推动电动车在华的发展和普及,全国各地的电动车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宝马集团董事会成员彼特·诺塔告诉新华社记者。

他表示,宝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与长城汽车设立合资公司生产MINI 品牌电动车。宝马还与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在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等方面密切合作。

据介绍,2013 年,中国成为宝马全球第一大市场。今年前 8 个月,宝马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46万

多辆 BMW 和 MINI 新车,同比增长15.7%。

此次洛杉矶车展上,多款新型电动车首次亮相,可谓新能源车型的一次盛宴,全球汽车业电动化发展趋势更加凸显。

宝马首次向北美市场发布了首款宝马MINI电动车。福特汽车推出首款纯电动 SUV 车型 Mus-tang Mach-E。特斯拉发布了造型奇特的首款纯电动皮卡 Cyber-truck。奥迪展示了其最新的电动汽车 e-tron Sportback。中国万向集团控股的美国卡尔玛汽车公司推出的两款新型电动车也吸引不少关注。除了纯电动车型,多款混合动力车型也在洛杉矶车展上闪亮登场。

卡尔玛汽车首席执行官周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国伙伴加强

电动车技术领域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

福特汽车公司纯电动汽车全球项目总监达伦·帕尔默告诉新华社记者,福特在研发首款纯电动车之前,率先前往中国深度调研中国市场。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不仅政府大力支持,消费者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影响并带动了全球其他市场的创新。

“中国市场是福特新能源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福特的首款纯电动车注入了研发团队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接下来将结合中国领先的支付手段、数字化等技术对智能网联车载系统、人机交互体验等做相应的优化,希望尽早投入中国市场。”他说。

新华社电

国际知名车企看好中国电动车产业前景

日前,2019年洛杉矶车展正式向公众开放。

图为在美国洛杉矶,一名小女孩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汽车驾驶。

新华社发

洛杉矶车展洛杉矶车展向公众开放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