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邮发代号 63-61 宗教周刊 -...

Post on 24-May-2020

23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国内邮发代号 63-61 宗教周刊 -...

民 族 家 园 | 时 代 记 忆

本报微信公众号云报客户端

国内邮发代号 63-61

新闻热线:0871-64191308

2017年

国内统一刊号 CN53-0047

6月21日星期三 农历丁酉年五月廿七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协办 本报网址:www.ynmzb.net

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宗教周刊编委会主任:李四明编委会副主任:盘艳阳 杨谊群 陆永耀 马开能 郑建奇徐畅江 蒙东平 董 允 吴 坚 赵成龙鲁德忠 阿里木江·热义木 王耿民总策划:马开能执行总监:沙云生 资铁 赵雄峰

编 委:李忠德 保明康 白丽芬 沐爱斌 余宗友鲁文兴 张红文 马朝洪 陈江华 岩 亮李立钧 多守辉 普利颜 马国忠 胡志海李祥生 习银祥 熊国才 杨剑波 李晓燕杜忠初 丹 业 查洁贵 郭启华 李飞鸿傅志上 杨之宏 郭子孟

本报投稿邮箱:3367907228@qq.com 新浪微博:民族时报 零售价 2.00 元■本报地址:昆明市新闻路337号25楼 广告经营许可证第5号云南日报印务中心印刷邮编:650032 法律顾问单位: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电话:0871-63117666 手机号码:13099466690

详见A3版

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于“导”

导读

我国宗教应坚持中国化方向

本报讯(高玉霞)6 月 1 至 3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中国宗教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承办、《上海翻译》编辑部和《翻译界》编辑部协办的第四届宗教经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世界宗教研究》主编卓新平,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墨尔本大学亚洲学者讲座教授、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和发言摘要39篇,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 3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45位专家和学者与会。

会议本着“开放、包容、平等、学术”的宗旨,围绕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巴哈伊教等宗教典籍的翻译展开,设六个分议题,分别是宗教经典翻译传统与翻译史研究、宗教典籍翻译家/翻译思想及理论研究、当代宗教翻译实践及其特征研究、宗教翻译与和谐社会建设、宗教间理解与宗教翻译、宗教文本翻译的文学化。

31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发言。

在大会发言环节,北京大学西亚系教授Allen Hemmat,中国犹太文化研究联盟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新,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古兰经翻译家张承迁,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旭,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谭琼琳,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辛红娟,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人文艺术》主编查常平,台湾中央大学荣誉教授周复初分别就巴哈伊经典神秘性术语翻译的标准化处理、犹太教经典翻译术语统一、伊斯兰教经典的普世价值、佛教典籍的外译、道教

经典的跨文化应用、基督教经典的翻译作了精彩发言。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忠廉教授就“宗教翻译学的对象、性质、理论与学科框架”作了探讨。十多位青年学者和博士、博士后宣读论文、交流了自己的最新研究。会上,代表们研讨的文本涉及希伯来语、希腊语、阿拉伯语、藏语、朝鲜语等语种的宗教经典。

本次会议推动了我国宗教研究、语言比较研究和翻译研究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宗教翻译研究的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宗教研究和跨文化翻译研究学术水平,增强中国学者的国际话语权。

第四届宗教经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张寅 刘晓颖)近日,中央调研组就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来滇开展调研检查。6月14日,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在昆明会见了调研组组长、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中央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裔炯一行。

陈豪表示,云南民族众多、宗教多样,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边疆长治久安。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宗

教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指导帮助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战线重大决策部署,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我们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政治引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中央调研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充分发挥云南各民族在党领导下和谐团结、亲如一家的优良传统,统筹推进统一

战线各领域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心聚力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张裔炯指出,云南省委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要继续保持云南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发挥好引领示范

作用。要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水平,加强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滇期间,调研组到有关州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听取了云南省的专题汇报。省委副书记李秀领主持专题汇报会。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政府副省长刘慧晏参加会见,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杨宁作工作汇报。

6月 16日至 20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0多人访问加拿大,出席在多伦多举行的首届“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

当地时间6月16日,中国、加拿大、美国佛教界在多伦多湛山精舍隆重举行“祈福世界和平大法会”。学诚与加拿大佛教会会长达义、美国佛教联合会会长品道共同主持。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国高僧大德,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代表、安大略省议员代表、多伦多市议员代表等政府要员及中加美三国的专家学者、西洋军乐队、加拿大皇家骑警等千余嘉宾、代表团体共襄盛会,共同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随后,学诚代表中国佛教界作了《建新纽带,塑心文化》主题致辞。

学诚在致辞中说:“首届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旨在增进三国佛教界间的相互了解与道情法谊,致力推动汉传佛教的弘扬光大与国际交流。这是中加美三国佛教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盛事,对未来中国佛教在西方世界弘传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诚回顾了中国汉传佛教弘传北美的历程及诸位高僧大德不畏艰辛,不远万里,前来北美弘扬正法,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始有今天中国佛教在北美发展的可喜局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也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的精神,这些都为中国佛教在西

方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契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

佛教与日本、韩国建立了“中日韩三国佛教会议”,成为促进中日韩三国佛教友谊的“黄金纽带”。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将铸就中国佛教西传的另外一条“黄金纽带”。可以想见,在不远的未来,这条纽带必将发挥同样甚至是更加重要的作用。

囿于空间阻隔,自古中西文化交流受限,各自形成相对独立鲜明的特征。学诚指出:“佛教虽源自印度,但传入中国之后,却能与中华文化在不断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一方面,佛教借助以‘和’为根本特征的中华文化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另一方面,

中华文化则借助以‘心’为世界本源的佛教发展出了独具价值的‘心文化’。”

学诚强调:佛教,尤其是融合了中华文化“和”精神的中国佛教,一定能够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现在我们中加美三国佛教界,沿着古来祖师大德的脚步,共同着力于构建这个新的“黄金纽带”,便是眼前我们最好的入手处。

据悉,首届“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和美国佛教联合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圆融中道、持久和平”。设有“菩萨信仰与人间生活”、“菩萨精神与世界和平”及“佛教文明与文明对话”等分议题。

(人民政协网)

中加美三国高僧祈福世界和平

中国汉传佛教走向北美

就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

中央调研组来滇开展调研检查

时讯>

中国佛教协会设“双奖”助推佛教教育发展

在近期召开的以“加强佛教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为主题的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六届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审议通过了《全国佛教院校

“优秀教师”评选办法(试行)》和《全国佛教院校留学生奖学金申请办法(试行)》,设立了优

秀教师奖教金和留学生奖学金。

奖项的设立,旨在加强佛教院校师资队伍的待遇保障,完善佛教院校师资队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教研水平和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助推佛教教育全面发展。 (中国佛教协会)

甘肃炳灵寺石窟获立法保护

本报讯(银燕)据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和敦煌研究院消息,《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炳灵寺石窟重点保护区内禁止露营,攀岩,野炊,焚烧树叶、荒草、垃圾;不得在文物、建筑物、构筑物、保护设施及旅游基础设施上做出张贴、涂写、刻划、攀登、翻越等活动。

据了解,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黄河北岸,是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条例》规定,炳灵寺石窟保护的对象为:构成炳灵寺石

窟整体的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石窟建筑、窟前木构建筑、寺院建筑以及古塔、碑刻等遗址遗存;窟龛内壁画、塑像、题记以及构成窟龛整体的其他部分;文物藏品和其他重要资料;地下、水下文物;其他依法应当保护的对象。

《条例》规定,炳灵寺石窟重点保护区内禁止开山爆破、钻探、挖掘、采砂、采石、取土以及其他可能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违反者由甘肃省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在炳灵寺石窟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其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河北正定开元寺发现七个朝代叠压遗迹

本报讯(闫起磊)河北省正定县开元寺考古首次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近日出土了跨越唐至明清时期的可复原器物近2000件。

出土器物中有大量瓷器标本,分属定窑、井陉窑、邢窑、磁州窑、景德镇等窑系,其中,定窑、井陉窑、邢窑、磁州窑等河北四大名窑瓷器出土于同一古文化遗址在河北地区尚不多见。此次发现为河北四大名窑主要特征、分期研究、烧造制作工艺传播等课题的开展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研究正定古城乃至华北滹沱河流域经济、文化、手工业、交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据。

此次考古共发现遗迹 94处,主要包括晚唐、五代时期

城墙防御体系、金元时期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宋金至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和街道体系,展现了正定古城城池逐渐扩建演变过程,完整地保留了正定古城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时期城池城墙、民居、街道、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演变的考古证据。

专家指出,这些遗迹的层位关系、遗迹现象、平面布局、建造工艺,对于认识唐、五代时期正定城的城市布局和功能、研究金元时期开元寺寺庙群的建筑布局、了解正定居民在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中国城市建设演变史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县境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 9处之多,开元寺即为其中一处。

欢迎刊登

公告启事广告声明0871-64158108 64148683

按照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国家宗教局有关人员组成的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调研检查组第六组,在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带领下,于 5月 23日至6月 9日对福建、河南、四川等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重大决策

部署情况进行调研检查。调研检查组听取了福建、河南、

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中发〔2016〕16号文件精神情况的汇报。深入福州市、泉州市、郑州市、开封市、成都市、绵阳市对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基层社区共26个单位进行了

考察,召开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基层干部、宗教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 16次,与党政干部、宗教界代表人士、宗教团体负责人共86人开展了个别访谈,并查阅了宗教工作相关档案资料。

调研检查组分别向三省反馈初步意见。调研检查组认为,福建、河

南、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措施有力,工作有效,推动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中发〔2016〕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同时,调研检查组指出了三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国家民委网站)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

调研闽豫川宗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