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验 捡垃圾、送温暖...

Post on 29-Oct-2019

9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社会体验 捡垃圾、送温暖...

C03

捡垃圾、送温暖

多校开展“雷锋日”活动

本报讯 (本报首席记者莫延兰 通讯员 陈芳 车迪 马燕婷 雷曌)“奶奶,我叫易天翔,水温怎样啊?我这样按摩,您觉得轻重合适吗?”3月5日,第九小学组织学生到圣桥老年公寓,陪爷爷奶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3 月 5 日,是我国第 52 个“学雷锋纪念日”,第 16 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14个“公民道德建设月。在这个月,我市各学校纷纷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活动。

3 月 5 日,十三中学生志愿者们在校园以及芙蓉社区清扫垃圾。3 月 7 日,一小二年级(六)班同学来到黑油山老年社区护理院,给老人送去了鲜花和祝福。3 月 8 日,一小四 年 级 (二) 班 和 一 年 级(五) 班的小学生们,到拓湖加气站后捡拾垃圾。

一小一年级(五)班教师李芸倡议:同学们向雷锋叔叔学习,把每天都当做“雷锋纪念日”。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关爱他人,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尊老爱幼,做新时期的好少年。

九小六年级 (1) 班的彭超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平时,我们都享受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关心呵护,但是我们不知道曾经为我们这座城市做出过许多贡献的年轻人,已经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给他们多一些温暖,多一些陪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

校园在线编辑:莫延兰 电话:6895345 版式:李恒博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廿六

请跟我一起来——致家长的第一封信

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因为孩子,我们

走到了一起。从 8 月 27 日认识班里35位孩子开始,我们要携手一起和孩子们共同走过六年!

有人说:“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爱心的家庭。”

因此,我建议:在孩子的书包里装一本轻便的课外书,作业完成后可以看。语文《新阅读新习作》每篇都有注音儿歌,请督促孩子读。给孩子买《儿歌300首》,每天读1至2首。古诗词的积累能让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他们的语言素材,陶冶情操,也能提高审美情趣,因此《古诗》每周请背诵 1 至 2 首。另外,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也给自己买一本吧!

班主任:李爽2014年8月28日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致家长们的第二封信

各位家长:大家好!以静传达静,以静滋

养静。当家长只有叫喊,才能引起孩

子的注意?那是因为,你说的老一套,孩子早已厌烦;说不定,

你的语言还不够卫生。而脏话,最容易污染灵魂,

毁掉孩子成长所需的宁静和清洁。

语言的魅力来自何处?是读书。日不间断

的读书。除此外,别无他法。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你、聆听你,试着这样逼迫自己:让自己的语

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如果觉得很难,那就意味着,你该读书了。爱读书的父母,最容易带出爱读书的孩子。孩子不需要你有意去培养,你津津有味的阅读,对他就是最好的诱惑和示范。

试试看吧!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为人父母应当追求的幸福。

班主任:李爽2014年9月23日

第一热爱应是读书——致家长们的第七封信

各位家长:大家好!“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

第一应当热爱的,就是读书。因为这是他的责任。”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对此深以为然。

9月1日,面对新生,我们教师曾感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起来没有差别──六年之后,他们将多么不同。”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记住,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读书兴趣。长度不重要,到学期结束,孩子的阅读水平能达到每天读一篇200字以上的故事就很好了。

班主任:李爽2014年10月19日

课外阅读的“另一本书”——致家长们的第八封信

各位家长:大家好!现在是15:15分,45分

钟之后我会去明园车站坐上班车返回克拉玛依,正好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写第八封信!

课外阅读可以是孩子的课外书籍,最好也包括类似《365 夜日记启蒙》、《365夜作文启蒙》这样的书籍。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书籍的阅读,可以培养孩子对于日记和作文的兴趣。

家长应该在孩子的书包里备上“另一本”书。它应该是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关于“另一本”,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购买。但一旦购买了,就必须读完,这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教师和家长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当有一天,孩子不用提醒,自己在阅读的海洋远航,那就是我们的目的。

班主任:李爽2014年10月26日

用阅读滋养孩子——致家长们的第九封信

各位家长:大家好!为什么读书使人聪明

呢?美国教育家施道弗告诉我们: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用于思维。

根据20年的教育经验,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凡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学生,都是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课外书籍有浓厚兴趣的人。人的大脑好比待开垦的荒地,广泛、高品位的阅读,使它成为热土。只有在这样的沃野里,才能长出参天大树。仅抠教材的人,精神世界无疑是贫瘠的。即便现在考分很高,我们也不敢对他的未来太乐观。

有一种常见的错误观念:我的孩子完成“本职工作”,也就是课堂学习已经费力了,还是少读课外书吧!其实,有的孩子不是不聪明,而是开窍迟。用教育学家的话说,是思维暂时处于沉睡的状态。那么,怎样唤醒思维,使他蕴藏着 的 聪 明 苏 醒 过 来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多读有趣的课外书。

班主任:李爽2014年11月1日

■校园时事

一位教师写给家长的十封信

请和孩子一起读书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30年的经验

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的理念。2014年9月,李爽开始担任实验小学一年级(四)班班主任。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定期给家长写信,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家长重视学生阅读。

编辑摘编了部分信件内容,倡议家长和李爽老师一起,陪孩子们一起读书吧!

编者按

■社会体验

十三中学生在清扫垃圾。

九小学生看望圣桥老年公寓的老人。

本报首席记者 莫延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