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实的学习”迎接未来 - chinateacher.com.cn · 2017年6月14日 新闻...

Post on 25-Aug-2020

1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以“真实的学习”迎接未来 - chinateacher.com.cn · 2017年6月14日 新闻...

主编:黄浩 电话:010-82296843 编辑:刘亚文 电话:010-82296736 投稿邮箱:zgjsbgn@vip.163.com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zgjsbtp@vip.163.com

新闻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2版2017年6月14日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上接1版)据悉,为了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改革,学校对一些重点课程的开设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引进 Blackboard 平台加强信息化课程建设,教师间定期交流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此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信息化教学支持与服务中心,为教师的课堂创新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为了更快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之外,学校今年还将举办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据了解,活动将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团听课并打分。之后,参赛教师集中答辩,现场评说和展示课堂教学创新的理念、思路、方法与效果,并回答专家提问。

“学校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互动”。李贵安说。

一片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作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行者,陕西师大的课改成果来之不易。刘建林副厅长说,陕西师大的课改为全省高校教学创新工作提供了可学习、可复制的范本。

那么,此次陕西高校“课堂教学观摩

周”活动上,其他高校的课改状况究竟如何呢?

曹殿波是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教师,此次课堂观摩周活动让他感慨颇多。据曹殿波介绍,延安大学于去年 3 月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立项,在课改资金的支持下践行课改理念、

实践课改方法。一年多的时间,有 200多门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理想的状态还有很大差距。”曹殿波坦言。

今年,在延安大学教务处的牵头下,教务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育科学学院三部门同时发力,力图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学校制定大的课堂教学改革框架,一线教师在遵循大框架的基础上,可根据学科特点、课程内容等进行适度调整。”曹殿波说,“我们希望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西安欧亚学院是陕西的一所民办高校,学校以培养管理、经济应用型人才为

主,艺术、文学、教育、工学等协调发展。在观摩陕西师大课堂教学过程中,该校教师雷媛媛告诉记者,西安欧亚学院也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据介绍,2011 年西安欧亚学院与美国一所大学共同建立卓越教学中心项目,在此项目的创新课堂上,师生团团围坐自由讨论,互联网、

大数据、“云端”成为课堂全新的载体,线上线下实现及时交流互动。

“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了此前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目前,我们学校仍在尝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雷媛媛说。

在陕西,许多高校都已开启课堂教学改革的大门,尝试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而这对学校的每一届毕业生,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陕西师大是教育部直属的 6所师范类高校之一,学校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免费师范生。在西安市高陵区第一中学任教的全蓬勃是陕西师大第一届免费师范生。上大学时正赶上学校的课堂

教学改革,这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让全蓬勃感慨的是,高陵一中的课

改模式和理念与他上大学时接受的课堂教学理念有许多共通之处。高陵一中2010 年开始课改,该校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553 智慧课堂”模式,主张将时间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将发展权还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全蓬勃说,这让我接受新的工作理念、尝试新的工作方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就显得游刃有余。几年时间下来,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其他方面,全蓬勃的工作表现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作为教育大省,陕西省每年都会向全国各地的学校输送许多像全蓬勃这样受过新课改理念熏陶的毕业生,这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可想而知。

“各高校要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刘建林说,“陕西省也要努力实现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转变。”

小课堂里有大世界,改变课堂,就可能改变未来的世界。这也正是高校转型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所在。

陕西:点燃高校课堂改革之火

从孩子入学到研究生毕业大概需要20 年时间,这些年的学习要支持的可能是他未来 40 年的职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一直在变化,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当阿尔法狗战胜了柯洁,高盛公司的股票交易员从 600 人变成了两个人。在 AI 挑战的时代,哪些是人所不能被机器替代的?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最有利于孩子发展的?

日前,以“我们的学校·邻家的学校”为主题的第五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召开,来自芬兰和中国的教师团队就“教育公平”、

“真实的学习”等话题展开研讨,探索如何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面对开头提出的问题,多数教育工作者在研讨中得出的共识是,给孩子提供“真实的学习”。

何谓真实的学习?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崔嵘看来,真实的学习就是与世界联系,与生活对话。“第一,孩子应当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第二,孩子解决的是真实的问题,第三,孩子是在完成真实世界的任务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质。”崔嵘说。

崔嵘接着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今天我遇见了一个小男孩,他给班里做了一个二维码。我问‘你为什么做’,小男孩说,他发现外面的老师到学校了解情况特别费时间,所以就想做一个工具,让每个老师一扫码就能获得各种信息。”崔嵘认为,小男孩制作二维码的经历,就

是一次真实的学习。无法否认的是,在传统教育环境中,

非真实的学习依然困扰着许多教师。“课程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教师

们也听了不少讲座,课堂观摩、理论学习也很多,但回到具体课堂中,仍旧困难多多。”中关村三小课程部主任耿春龙说,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是行动智慧,知行合一并避免二元对立思维是关键。”

为了改变现状,从2012年开始,中关村三小开始探索项目学习,尝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混搭”,不同学科教师围绕主题制订学习方案,让学生完成跨学科学习,“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不同类型孩子的长项发展和兴趣爱好的提高,为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说。

经过多年实践,中关村三小集合一批一起前行的小伙伴,在当天的会议中,不少学校的项目学习团队带来了最新的成果展示。

“与真实学习初次相遇,那种铺面而来的震撼令我们窒息。”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教师杨瑞芳分享时说。

深圳南油小学展示了部分“深圳蓝”项目的研究成果。随着共享单车走进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孩子们以“共享蓝天”为主题,从项目方案、评价到汇报展演,进行了一系列丰富的探究活动。“以宣传单车小组为例,孩子们从组建研究团队到选定研究问题,从开展活动到分析数据资料,进而发布测评结果,每个过程他们都会遇到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三四年级项目组教师刘老师说,

“遇到问题寻求策略解决问题的时候,我看到科学素养在他们身上的显现。比如,他们在数齿轮数的时候就发现数一次不准确,测量时要重复测量 3次,这时候更准确,科学素养的萌芽已经出现在他们心中。”

来自山西省太原实验四小的一名学生讲述了“改造建乐空间”的真实学习。

“校长让我们对南校区图书馆进行改造,让更多同学有更好的阅读空间,然后我们团队就开始分工合作,走访了各个地方的图书馆,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整合资料中的平面设计图,最后我们利用平面设计知识设计了图书馆模型。”

“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如果你不会很好地交流,不会合作,那么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成为受欢迎的人。在我们学校,我

们把积极交流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作为孩子需要获得的一个核心素养。”一名专家说,这也是真实的学习的诉求之一。

不过在当前,完全践行真实的学习并不容易。

“倡导真实的学习,并不是说我们要推翻原有的教学方式,一些传统教法仍旧适用。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不断探求‘学’的本质。”耿春龙说,“每周的30课时,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落实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关村三小年段学业目标,从教材中、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开发更多与真实生活对接的课程。所有的这一切要发生在常态课堂当中,发生在师生、生生之间,发生学生的足迹所至。未来困难还很多,但我们期待并践行着。”

近年来,上海市民办金苹果学校因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而成为迸发无限精彩和可能的学校。

上海民办金苹果学校倡导赏识教育,2012 年在以周玉薇为总校长的管理团队带领下,一场定义为“唤醒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式开启。5年过去了,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成效如何?在获得了升学成绩的同时,又怎样收获学生的发展质量,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

6 月 10 日,“唤醒课堂”育孩子生命成长——上海民办金苹果学校“唤醒课堂”展示及专家论坛活动举行,为教育专家、上海教育同仁、家长展示了不一样的课堂。

“作者为什么只说了喇叭花的3种颜色呢?”

“因为作者没见过其他颜色的喇叭花!”

“我可以替作者修改一下描述喇叭花颜色的文字:红的像血、蓝的似海、白的赛雪……”

“应该红的像火!”活动现场,教师俞慧琳与学生一起

呈现了《喇叭花》第二学时的课堂案例。课堂现场精彩对抗此起彼伏,8岁的孩子妙语不断。

课堂刚刚结束,学生的精彩再次通

过一场“答记者问”环节被“唤醒”。记者率先向台上的10余位学生代表

发问:你们在“唤醒课堂”收获了什么?一个学生随即回应:“唤醒课堂”让

我收获了自信。他的解读显然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

鸣,旁边的学生总结道:“收获了‘厚脸皮’——自然是加引号的了!”孩子的话引得会场笑声一片。

“有一次小组展示,我认为错了,于是提出质疑,并且唤醒了其他同学,我们共同组成‘起义’团,质疑展示小组……”又有一个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课堂的成长。

活动现场,台湾小语名师李玉贵被孩子们的精彩对答感动了。作为一个曾经胆小、内向的学生,李玉贵很期待孩子们面对同学“起义”和“失败”的态度与思考。于是,她的问题又引发一场精彩的展示:“课堂上就应该主动质疑,指出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相待,才算是真正的朋友。课堂‘起义’失败了固然沮丧,但是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发现更多自己的问题,进而改进提升,也才能找到更强大的对手继续学习……”

“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大家的观点:成功固然可喜,失败又何尝不美丽呢!”一位女生抢过话筒做总结陈词,引起台下家长的阵阵喝彩。

李玉贵在评价“唤醒课堂”时说,讨论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能力,讨论让多元价值交锋,讨论既要能彼此合作又要能彼此挑战。

作为金苹果学校课改的设计者,周玉薇解读说,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沃土,是对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也是联结当下与未来的纽带。“‘唤醒课堂’是引导学生主动走向知识(学习资源)的过程,课堂营造的是平等、民主、安全的文化。”周玉薇说。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上海市

教育学会副会长卞松泉、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总督学张少波等也对金苹果学校的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上海基层学校实施减负增效、落实立德树人的典型探索,更是提升少年儿童核心素养的有益尝试。

“‘唤醒课堂’唤醒的是学生的潜能,唤醒的是对教育价值的重新认识,唤醒的是教育者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冯恩洪激动地说。

这种“唤醒”,金苹果学校还将继续深入下去。

山东招远市校园艺术教育节演绎“中国梦·校园情”

本报讯 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6 月 5 日,山东省招远市教体局打造的“中国梦·校园情”校园艺术节开幕,这是招远市举行的第29个校园艺术教育节。汇演内容富有时代气息,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来自全市40多所中小学的 1000 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艺术节的演出。 (孙正妍)

内蒙古察右中旗加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 祁忠智) 为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去年以来,内蒙古察右中旗教育局将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与创建文化示范校建设有机结合,采取多项强有力措施推动该项工作健康开展,包括制定印发《察右中旗教育局创建全区文明县城实施方案》,投资上亿元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硬件设施建设,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据悉,该旗将按照每年不低于30%的比例,力争在3年内将全旗所有中小学建成文化示范校。

湖北监利:教育系统迎“大考”本报讯(通讯员 谢康 李莉)6月9日,

湖北省监利县遭遇强暴雨袭击,长江中游干流水位全线上涨,5 小时内降水量达到207.1毫米。面对罕见的灾情,监利县教育体育局党组深入包点乡镇及学校指导防汛救灾。不少学校教务处、宿管处、保卫处等部门联合行动,严格巡查住校生是否到班,逐一排查宿舍漏水情况,并组织人力、物力全天候排水。在部分地势低洼的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和班主任教师战斗在抗涝第一线,确保校园财产及学生生命安全。

首经贸附小教研活动关注汉字拟人书写

本报讯 6月8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举办“汉字拟人书写”教学研讨活动,来自湖南、河北、北京等地的150余名教师参与交流。首经贸附小校长刘玉梅介绍了学校”汉字拟人书写”教学研究成果,该校教师进行了将汉字拟人化的教学展示,指导学生在观察汉字的过程中发现汉字书写美。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教研室主任马洪波表示,这样的课告诉我们“语文应该教什么”,是语文教研的方向。 (王镱达)

武汉一初中首招戏曲特长生本报讯(通讯员 邓小龙 乐钢) 近日,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七一中学组织戏曲特长生招生测试。活动当天,共有16名江岸区六年级学生参加招生测试。该校负责人介绍,戏曲特长生招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除了现场测试成绩优异,还要求小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优秀,且学科成绩在中等以上。据了解,七一中学今年计划招收5-8名戏曲特长生。除戏曲特长生外,七一中学还招收女足、田径、游泳等项目特长生,每年共计近40个名额。

人大幼儿园举行70周年发展研讨会本报讯(记者 刘亚文) 6月8日,中国

人民大学幼儿园70周年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教委、人大幼儿园等单位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人大幼儿园总园长曹春香介绍了幼儿园的发展历程和培养乐学儿童的办园追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力岩点评时表示,在帮助幼儿“乐学”之外,幼儿园还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培养了幼儿积极的学习品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提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学生为本,思考如何培养可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

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艺术节彰显“经典”气息

本报讯(通讯员 隗合刚)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近日举办了题为“郁青校园踏实地,芬芳桃李望星空”第七届文化交流节活动。文化节分经典诵读、文化达人、家校联动、学科展示等 4 个板块,学生表演了抖空竹、经典诵读等节目。据悉,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倡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各职院学生与农民学员参加古典诗词竞赛

本报讯(记者 崔斌斌) 近日,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第三届会员单位文化艺术节、北京市中小学职业学校古典诗词竞学汇职业成人场比赛在北京大观园举行,来自北京市各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农民学员参加了活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是北京世园会倒计时两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弘扬民族瑰宝、传承文化经典、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世园理念。

在第五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提出——

以“真实的学习”迎接未来□本报记者 黄 浩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悄悄改变未来的“金苹果”

◤图片新闻◢

小学生环保时装秀迎全国低碳日

6 月 12 日,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赵王小学开展“低碳环保时装秀”主题活动,学生身着由废报纸等材料制作成的磁州窑环保主题服装,倡导低碳生活,迎接 6 月 13 日全国低

碳日。 郝群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