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問題 How to solve problems

Post on 19-Mar-2016

163 view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如何解決問題 How to solve problems. 常理和邏輯告訴我們要避免矛盾。從小常常聽到: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已成為我們多數人根深蒂固的觀念。 有人看到半杯的水,就說是「半滿」, 也有人說是「半空」; 遇到困難,有人說 「天亡我也」, 也有人說「這是展現我急智的機會。」. 有人讚揚人生的美麗, 也有人哀嘆人生的苦難。 豈不是「一也可能是二,二也可能是一」嗎? 接受後者需要時間, 然而有些問題的解決契機,就在這一念之間呢!. 一、思考的角度 Thinking perspective. 事實上,第一次看到這圖的人,大多是在被告知還有另一個圖後,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如何解決問題 How to solve problems

如何解決問題 How to solve problems

•常理和邏輯告訴我們要避免矛盾。從小常常聽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已成為我們多數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有人看到半杯的水,就說是「半滿」,•也有人說是「半空」;•遇到困難,有人說 「天亡我也」,•也有人說「這是展現我急智的機會。」

•有人讚揚人生的美麗,•也有人哀嘆人生的苦難。•豈不是「一也可能是二,二也可能是一」嗎?•接受後者需要時間,•然而有些問題的解決契機,就在這一念之間呢!

一、思考的角度Thinking perspective

•事實上,第一次看到這圖的人,大多是在被告知還有另一個圖後,•才恍然大悟注意到另一個圖。•第一眼看到的圖是前景,•另外藏在後面的圖是背景。•我們的眼睛一次只看到一樣,•不能同時看到兩者。•然而二者合一,同時共存。

•困難的問題之所以困難,就在於在明顯的表相背後,還常隱藏著另一幅圖。•而背後的圖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平凡的攝影者和出色的攝影家﹐就是看影像的「角度」不同﹐作品的靈氣就有差異小說家就是有老鷹般的眼睛﹐看見了常人看不見的角度。•即使是平凡的販夫走卒﹐經生花妙筆一寫便能躍然紙上。

•人一生總有順逆起伏﹐發達時快樂不希奇•艱困時笑口仍開才是真功夫•碰上車禍﹐在醫院住了一個半月養傷——•真倒霉﹐恐怕大學要念五年才能畢業。•難得的人生休止符﹐有機會嚴肅地思想生命。•熱戀了三年的對象﹐竟然移情別戀——•唉 ! 活著有什麼意思 ?•幸虧早發現對方用情不專﹐要不然結了婚怎辦 ?

二、看管你的心Look after your heart

•西哲曾說﹕「所思即所是」﹐•意思是說﹐一個人是個怎樣的人﹐就看他內心怎樣想。•這名諺倒和聖經不謀而合。

( 太 Mt12:35)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The good man brings good things out of the good stored up in him, and the evil man brings evil things out of the evil stored up in him.

( 太 Mt7:16-17)16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By their fruit you will recognize them. Do people pick grapes from thorn bushes, or figs from thistles?17 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 Likewise every good tree bears good fruit, but a bad tree bears bad fruit.

•所以﹐請小心「看管」你的心 !•現在的思維是過去「輸入」的結果﹐•現在的「輸入」也會決定將來的「輸出」•從前常和喜好說長論短品頭論足的人在一

起﹐今天就會不時埋怨 , 有諸多挑剔﹔•今日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來日一定是個健康﹑善良的可人兒 !

•「可是﹐從前已經進來的『住客』怎麼辦 ?它們已經住在心中好幾年了哪 ! 」•「住客」一定敵不過「劍俠」。•請劍俠住進心中 !•那怕「住客」又開始叫囂﹐不要去理睬它﹑縱容它﹐•不久它就會餓死。•不死也難在「劍俠」面前呈威風 !

•不少人在「住客」的暴力凌虐下受苦﹐放心啦﹐「劍俠」的武功比「住客」高明得多﹐他一定得勝的——

•住客說﹕我是浩瀚銀河宇宙中﹐微不足道的無名小子。•劍俠說﹕我是上主的兒女﹐神所寶貴獨一無二的傑作。•住客說﹕存在只是偶然與巧合﹐爸媽生我真是多此一舉。•劍俠說﹕天父為我的一生一定有個美妙的計劃。

•住客說﹕我是猿猴進化而來的結果。•劍俠說﹕我是神按著神形像創造﹐最高貴的生物。•住客說﹕苦難接二連三的來﹐只怪命運不好。•劍俠說﹕困難是神化裝的祝福﹐將我的靈性雕塑得更加美麗。•住客說﹕我怕死的陰冷﹐怕不可知的未來•劍俠說﹕死是擺脫臭皮囊﹐領我到與神同在的更美國度。

•住客說﹕我真沒用﹐一無是處。•劍俠說﹕神按他美意創造我﹐天生我才必有用。•住客說﹕從前的錯誤如影隨形﹐揮不去良知的指控。•劍俠說﹕上主知道人類的軟弱﹐他樂意完全的赦免 !•住客說﹕我對自己失望﹐厭惡自己。•劍俠說﹕神無條件的接納我﹐我也接納我自己。

( 箴 Pro4:23)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Above all else, guard your heart, for it is the wellspring of life.

•劍俠一佔上風﹐不久你將英氣煥發﹐雄姿昂揚﹐抬頭挺胸得向前走 !•堅定有恆﹐絕不會朝三暮四。

三、永恆的座標 Eternal goal •從前彌子瑕是衛國君王的愛妾﹐衛王恩寵有加。•衛國的國法規定﹐擅自乘用王輦的﹐要判刖足重刑。•彌子瑕的母親生病﹐她就假傳王令﹐坐了衛王四輦回家。•衛王聽見這事﹐便稱讚她說﹕•「多麼孝順啊 ! 為了母親的緣故﹐連刖足的罪也忘了。」

•另有一天和衛王到菜園遊玩﹐彌子瑕吃的桃子很甜﹐把咬了一半的桃子送給衛王吃•衛王很高興的說﹕「多麼愛我啊﹐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等到彌子瑕年老色衰﹐衛王的寵愛逐漸冷

淡﹐後來因別的事得罪了王﹐衛王說﹕•「真是大膽﹐假傳我的命令私用我車﹐•又敢把吃剩下的桃子給我 ! 」

•由於愛憎不同﹐一樣的行為﹐•從前是美德﹐現在被解釋為罪行。•可見環境改變﹐人的想法也會跟著改變。•人的思想真需要永恆不變的真理來導引﹐提供正確的軌道來運行﹐•倘若沒有座標﹐思想容易迷失方向﹐•一會兒擁抱拜金主義﹐再一會兒又投入享樂主義的懷抱﹐•過幾年更不知旅行到那個遙遠的星座。

•( 來 Heb13:8)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Jesus Christ is the same yesterday and today and forever.

•聖經從第一世紀寫成到現在﹐從沒有改過一個字。•且讓不變的真理來取代善變的世俗思潮 !•以積極樂觀的思想來驅逐消極悲觀的思想 !•當然這種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

•從前的思路已經在大腦犁下極深的溝槽﹐•外在的刺激像雨水一般落下﹐•很快就流進溝槽﹐同一模式的反應就出來

了﹐•很難逃脫的﹐•除非有特殊的幫助。

四、立體的思考 Three-Dimensional thinking

•三千四百年前﹐大部份的以色列人只會平面思考法﹐•惟獨兩個大聖大賢穿入第三度空間﹐擁有立體的思考法。•當年摩西派了十二名偵探﹐從西乃曠野渡過約但河去刺探巴勒斯丁地﹐窺察當地居民的武裝和城寨。•十二名探子歷險歸來﹐十個異口同聲地報告悲觀的消息﹕

•「那地的城牆堅實﹐居民身材魁偉﹐我他和他們一比就如蚱蜢一樣」。•這種平面的思考法﹐使三百萬以色列民畏懼退避。•迦勒和約書亞當然也看見了事實﹐但獨排眾議報告了樂觀的消息﹕ ( 民 Num13:25-33)• 「不錯﹐他們國防堅固﹐人民壯健﹐我們和他們一比真像蚱蜢一樣。不過﹐我們一定能戰勝的﹐神已經應許把這迦南美地賜給我們和我們後裔作產業 , 我們有神與我們同行﹐神若幫助我們 , 誰能敵擋我們呢」

• ( 羅 Rom8:31) 既是這樣、還有甚麼說的呢 ?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 What, then, shall we say in response to this? If God is for us, who can be against us?

• 神若幫助你﹐有什麼困難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呢 ! 有神介入﹐• 不可能的思想可以轉成可能的思想﹔• 消極的思想可以突變成積極的思想﹔• 悲觀的思想可以蛻變成樂觀的思想﹔• 絕望可以化為希望 !

五、埃及與曠野 Egypt and wilderness

•聖經用兩幅不同的圖來比喻人生:•「埃及」與「曠野」。•我們表面所看到的、所追求的金錢財富、功名利祿、物質享受,是人生一個顯而易見的層面,這是第一幅圖。•什麼是「曠野」呢?

•在曠野,人一無所有,沒有食物、飲水、錢財等等物質享受。•過去的經驗、聰明、人際關係都用不上,而完全孤立無助。•每天都得面臨新的挑戰、 都有未曾經驗過的問題,•甚至每天都瀕臨死亡邊緣。•這是人生的另一幅圖。•我們一次只能看到一幅圖,不能同時看到兩者。•兩幅圖迥然不同,卻同時共存。

•人的軟弱是,•不願意接受曠野,•甚至拼命拒絕逃避。•人生怎會既是「埃及」又是「曠野」?•神怎會開這種玩笑?•出埃及記說以色列人在曠野抱怨:•「服事埃及人, 比死在曠野還好。」 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for us to serve the Egyptians than to die in the desert!" ( 出 Ex14:12)

•換句話說,他們寧可在「埃及」當奴隸,•不願死在「曠野」。•然而人不能避免曠野的境遇。•在聖經裡,亞伯拉罕 ( 創 Gen12:1)及其後裔: 以撒 ( 創 Gen22:2)、雅各 ( 創Gen28:10)、約瑟 ( 創 Gen37:28)、約瑟的後代摩西 ( 出 Ex2:15),

•都曾先後被神呼召到曠野,經歷曠野的生活。

• 神帶領整個以色列民族出埃及 ( 出 Ex12:37)• 甚至恐怕百姓後悔回埃及,還特別「領百 姓繞道而行,走曠野的路。」 ( 出 Ex13 :

18)• 而且,摩西還要帶著先祖 (約瑟 ) 的骸骨上 路,決心不回埃及。• 曠野,是必走之路,• 是必要的經歷,沒有選擇。• 為什麼神要這 麼做呢?• 因為只有在曠野,• 人才能真正遇見神。

•亞伯拉罕、以 撒、雅各、約瑟、摩西在燃燒的荊棘中,•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都是在曠野•看見神、•聽見神、•親身經歷神的。

•在埃及,•人們只能呼求神,•但是在曠野, •人可以看到雲柱火柱,親嚐嗎哪。•在曠野,人有幸看到神施行神蹟,•從磐石中搾出蜜,從堅石中吸出油 ( 申Du32:13)。

•隱藏在背景的圖常比那浮現在表面,顯而易見的圖,更重要更具意義。•認識並思考聖經所描繪的這幅「曠野」,藏在人生背景之圖的目的,•就是你認識神的契機。

( 伯 job42:4-5)4求你聽我、我要說話.我問你、求你指示我"You said,‘ Listen now, and I will speak; I will question you, and you shall answer me.'5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My ears had heard of you but now my eyes have seen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