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 經濟部 生產力4.0(基礎環境)簡報

Post on 15-Jan-2017

2.013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行政院會 經濟部 生產力4.0(基礎環境)簡報

P.1

經濟部

報告人:技術處 傅偉祥

中華民國104年10月29日

行政院生產力4.0 發展方案

生產力4.0-基礎環境

行政院第3472次會議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2

簡報大綱

壹、生產力4.0及基礎環境總體推動架構

貳、研發技術推動策略與藍圖

參、研發技術亮點規劃

肆、人才培育推動策略與亮點

伍、預期效益

陸、結語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3

壹、生產力4.0及基礎環境總體推動架構

4. 掌握關鍵技術自主能力

6. 挹注產業政策工具

5. 培育實務人才

3. 促 進 國 產 化

農業4.0

策略性選擇 產值占農業約50%

生技農產業 (蝴蝶蘭、種苗、菇類)

精緻農產業 (稻作、農業設施、養殖漁業、家禽/水禽)

精準農產業(溯源農產品、生乳、海洋漁業)

製造業4.0

策略性選擇 產值占製造業約62%

電子資訊業

金屬運具業

機械設備業

食品製造業

紡織製造業

商業4.0

策略性選擇 產值占服務業約18%

零售業

物流業

2. 催 生 新 創 事 業

促進經濟成長、產業國際競爭力

新創事業:(1)CPS零組件(如感測器、傳感器、控制器等)及智慧設備製造業、(2)CPS解決方案服務業 (3)積層製造關鍵設備、系統、零組件、材料產業、(4)積層製造應用新創產業

生產力4.0 基礎環境 建構

1. 優化領航產業智慧供應鏈生態系統 -深化企業垂直價值鏈智慧化能力(垂直) -打造產業水平價值鏈智慧化能力(水平)

資料來源:科技會報辦公室

一、生產力4.0整體推動架構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4

國際現況 • 歐美等先進國家相繼投入工業4.0相關之研發,重點含:機器人、智

慧工廠、數位製造、雲端基礎、先進材料與製程等

產業問題 • 具資通訊網路及雲端巨資分析技術能量,導入於製造業、商業、農業

尚屬起步階段,欠缺完整數位化決策系統解決方案之建構能力

發展重點 • 因應少量多樣需求,發展大量客製化整體解決方案系統,取代傳統製

造大量產品或零組件生產模式

• 透過系統化、品牌化之產學研組成技術支援群組,發展我國製造業、商業與農業等,生產力4.0對應之感知、網路及應用關鍵核心技術

目標效益 • 透過發展核心技術及建立示範產線驗證,有助於提升產業效率及產品

附加價值,並奠定我國生產力4.0重要里程碑

• 藉由基礎環境建置及新創事業推動,促成國內生產力4.0系統新增內需產值,並透過移轉系統整合業者業者,擴大國際銷售市場商機

二、基礎環境建構總體說明

壹、生產力4.0及基礎環境總體推動架構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5

三、基礎環境組各部會分工

核心技術 產業應用 共通平台

生產力4.0基礎環境佈建

研發技術 人才培育

•物聯網應用開發平台(技術處)

•CPS應用服務平台(技術處、科技部)

•巨量資料分析平台(技術處、科技部)

•智慧感測(技術處、科技部、農委會註)

•異質網路整合(技術處)

•精密機械關鍵技術(科技部、技術處)

•製造業(工業局)

•商業服務業(商業司)

•農業(農委會)

•積層製造(科技部、技術處、衛福部)

核心基礎 產業應用

•札根正規教育(教育部、科技部)

•國際人才培育與延攬

(科技部、農委會、技術處)

•在職培訓

(工業局、商業司、農委會、勞動部、教育部)

註:農用感知器將以現有工業感知器引進或請晶片中心研製方式進行

(技術處) (教育部)

(經濟部)

壹、生產力4.0及基礎環境總體推動架構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6

效率提升

價值提高

一、生產力4.0價值創造策略

透過效率提升、價值提高到破壞式創新,奠定我國生產力4.0重要里程碑

關鍵產業 -金屬/運具製造 -紡織/食品 -電子資訊/設備 -批發零售/貨運倉儲 -生物工場(菇、漁、畜)

拔尖產業 -航太/醫材/光學 -次世代IC -入口服務網站(如Amazon

with Mfg.) -快速農藥檢測

破壞式創新產業 -軟硬體整合服務 -新材料/新製程 -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

目標產業別 重要指標

• 人機共工 • 設備稼動率提升 • 智慧插單 • 試製/製造時間縮短 • 零庫存 • 貨物儲運管理智慧化

• 規格精度品質提升 • 零組件升級到系統產品 • 製造到服務一次滿足客戶需求

• 安全與健康的農產品

• 從產品製造到產品服務新遊戲制訂者

• 數位設計到實體製造無縫接軌

• 創新產品與服務

價創策略

破壞式 創新

貳、研發技術推動策略與藍圖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7

二、生產力4.0關鍵技術架構

感 知 層

網 路 層

應用 層

智慧感測系統

精密感測IC

光學影像感測、感知與驅動、力量與震動感測、伺服驅動與控制感測、力/扭力/觸力感測、移動平台控制

環境感測IC、生物感測IC

體感與方位感測、環境監測、生物感測

機台/設施或零組件與感測元件整合 環境與感測元件整合

CPS-based 應用服務

產銷管理 網實整合技術

網實整合數位設計 /製程優化技術

人機協同 感知整合

智慧控制暨 積層製造技術

專業應用需求

決策與風險控管 整合平台

即時預測與彈性系統模組 產品互動 資訊服務平台

影像監測/辨識/警示

結合場域空間資訊與IoT之整合系統

物聯網應用開發平台

開放/專屬 有線/無線寬頻網路

製程數位化 產銷物聯網資

訊整合

網實會員資訊整合

資訊可視化

巨量資料分析

消費行為 模式推論

產銷預測 模型技術

預測製造 智慧工廠

生產場域 巨資運算平台

資 安 防 禦

異質網路整合

•機對機、機對雲感測資料融合處理 •網對網連通能力

運用感知、網路及應用三層式架構,建構生產力4.0關鍵技術

資料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

貳、研發技術推動策略與藍圖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8

三、技術發展藍圖

智慧感測 系統

巨量資料 分析

CPS-based 應用服務

異質網路整合與標準

感 知 層

應用 層

105年產業整合驗證需求,109年邁向國內自主與產業擴散

物聯網應用開發平台 網

路 層

完備遠端虛擬量測、智慧製造產能優化、快速VM調適等技術(部分應用優於國際)

設備運轉狀態可視化及預兆保養系統(國內業界目前量測誤差高於國外)

完備物聯網雲端儲存平台、資安防禦、應用系統自動化測試技術(達國際水準)

資料快存、白名單攔截、事件即時通知與自動化介面部署技術(國內平台彈性低)

自主異質協定即時協同訊息交換、機器人安全/精度驗證規範先驅(達國際水準)

閘道進階功能開發與互通性驗測、標準騇證與強化(國內軟體產業尚無此區塊)

扭力、振動、高階光學、熱溫、位置量測等產業應用擴散(提升自主率)

扭力、振動、高階光學、熱溫、位置量測等工業感測器開發與整合(國內缺自主)

105年

105年

105年

105年

105年

109年

109年

109年

109年

109年

完備複合製程自動化模擬、設備參數監控與彈性重組等技術(達國際水準)

完成複合製程規劃分析、關鍵因子可視分析等技術(國內業界目前無解決方案)

貳、研發技術推動策略與藍圖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9

產業應用 供應端 進行擴散

示範生產線建置 雲端物聯網平台佈建

共同標準與介面規範 專業 應用 需求

(Demand)

產業服務團

四、技術落實產業策略 依據產業需求、國際趨勢及專家意見,優先以年產值約1,500億以上之次產業

導入,篩選出印刷電路板(PCB)、電子資訊產品(3C)組裝、金屬製品、運具、工具機與紡織等次產業。

透過系統化、品牌化之產學研組成技術支援群組(SIG),發展客製化整體解決方案系統、建置應用示範驗證,再藉由各部會產業應用組進行擴散,落實基礎環境建構

軟體品質與資安驗證

各部會 產業應用組

生產 力4.0自主 技術 研發

系統整合業者

客製化 解決方案建置

新型態 製造服務建構

示範驗證

以業科/產學合作來完備供應端能量

推動

國際 技術 引進/ 合作

選題機制

-部會產業需求

-國際先進趨勢

-專家意見徵詢

貳、研發技術推動策略與藍圖

技術支援群組(經濟部)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0

參、研發技術亮點規劃-工具機製造服務情境

建立工具機遠端加值應用服務平台,提升國產工具機競爭力

• 105年: 完成機台模擬、優化服務機制並進行遠端服務示範案例,提升製程效率20%以上 • 109年: 遠端提升製程效率與產品附加價值30%以上,減少20~25%維護成本

工具機廠 應用服務中心

網際網路 即時回饋 加工感測訊號

• 預兆診斷:預估零件壽命及汰換週期 • 需求評估:掌握製造商需求訂單 • 製程優化:提升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 快速量產 • 產能倍增 • 穩定生產

終端用戶

加工品質不良 故障維修 零件汰換

現場診斷 派出技術人員

電話回報售後服務結果

終端用戶

傳統工具機廠

現況

未來

瓶頸癥結: • 缺乏IT人才 • 遠距核心技術門檻過高

關鍵性技術: • 製造模擬 • 物聯網設備 • 機台診斷及預兆分析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1

參、研發技術亮點規劃- 建構生產力4.0系統解決方案之生態系統

技術提供者

精誠、鼎新、中冠、羽冠…

軟體業者

研華、新漢、凌華、 四零四…

裝置業者

研華、新鼎、盟立、 科智…

系統整合業者

知識服務 設備製造業者

製造業 使用者

回饋優化

整合系統架構

總體規範 廠商控制器規格

聯網整合 品質驗證

技術與智慧平台

工業電腦

無線通訊

有線通訊

手持裝置

企業資源

製造執行

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輸出

製造業服務化 →產業創新,結構優化

我國自主解決方案國際輸出 →附加價值提升,國際地位提升

回饋優化

鴻海、台達電、上銀、研華寶元 …

智慧整合

單打獨鬥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2

大學 技專校院 研究所 在職

培訓體系

高階在職培訓

(含博後、法人)

中階、基礎人才 培育

高階人才 培育

產業 高階人才

產業基層、 中階人才

教育部

科技部

經濟部、農委會

勞動部

高工/職校

經濟部、農委會、衛福部

肆、人才培育推動策略與亮點

資料來源:教育部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3

4.0技術專才

4.0領袖人才

4.0指導人才

肆、人才培育推動策略與亮點

產業公協會包班

建立專業指導團隊

領導人才研習

事業單位培訓課程

4.0推廣培訓班(農業)

4.0初中階實務班(農業)

公協會成立推動委

員會

引導企業規劃生產

力4.0相關課程

完成先導計畫領航

產業種子師資與人

才培訓50人次(農)

105 年 6月

公協會包班20班,培訓400名技術專才

50名企業高階主管研習

140家企業培訓在職員工1,000人次

建立國際交流網絡,導入國外專家來臺指導

105 年 12月

培訓2,000名技術專才;250名企業主管研習;養成 50名4.0 指導人才

660家企業培訓員工5,000人次

農業生產力推廣及初/中階實務專才200人次

導入12 名國外專家來臺指導

109 年 12月

資料來源:教育部

在職人才培育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4

跨校 聯盟

學分/學位學程

課程/實習 競賽

國內外 企業

法人

公 協會

國內外研究單位

國際 學術 單位

建置生產力4.0跨域知識庫,發展

生產力4.0知識(課程)模組

持續推展生產力 4.0 聯盟,建置聯

盟實創平臺

規劃辦理生產力 4.0學分/學位學程

105 年 12月

生產力4.0 問題導向跨域實務培育機制

規劃建置生產力 4.0跨域知識庫

成立 4個生產力 4.0跨校/產學聯盟

導入國內外產學資源培育種子師資

105 年 6月

生產力4.0跨域知識庫註冊人數達

3萬,以推廣生產力4.0知識內涵,

落實學校相關課程發展

每年選派1-3隊團隊參加國際競賽,

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培育2000人次跨領域專業產業能

力人才,成為產業生力軍,為產

業注入新活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109 年 12月

資料來源:教育部

肆、人才培育推動策略與亮點

扎根正規教育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5

105年6月 12月 依據生產力4.0領域之所需 遴選20名我國年輕人才赴

先進國家產學研單位研究 延攬20名學術科技人才來

台教學及研究

109年

培育及延攬相關領域國際化人才200名

強化國際接軌

109年12月

建立國內生產力4.0相關學程

種子專才擔任產業轉型推手

105年6月~12月

引進國外先進學程,培育產學研種子講師/專才20名

資料來源:教育部

肆、人才培育推動策略與亮點

國際接軌菁英培育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6

伍、預期效益 105年先期階段

建置核心與平台技術面:

1.建構生產力4.0虛實整合示範產線-金屬加工、PCB、紡織、汽機車零組件及消費電子組裝

2.建置CPS及物聯網開發平台-建置雲端儲存及物聯網共通平台,以工具機產業為例,打造製程數位可視化,完成共通平台串聯應用之可行性驗證

3.參與智慧機械及異質網路國際標準制定-以國際標準提供統一共通格式,驗證支持CPS系統發展

人才培育面:

1.投入智慧製造、商業、農業生產力4.0產業人才培育約2,500人次

2.成立4個跨校跨域教學策略聯盟,培育生產力4.0跨域創新人才

3.協助企業依營運需求辦理與生產力4.0相關訓練,以提升產業從業人員職能

106年至109年

以感知層、網路層及應用層架構建置生產力4.0平台技術,可縮短50%產業技術開發時間、促使技術自主率超過50%,並提升生產效率15%以上

1.附加價值率提升:提升製程效率帶動產業附加價值率提升20%以上

2.產業結構優化:以平台協助產業轉型進入生產力4.0,並促成平台服務新創事業群,促成國內生產力4.0系統新增內需產值200億以上

3.國際地位提升:以平台及標準,實現鏈結全球智慧工廠及產業價值鏈,並透過移轉系統整合業者,擴大1,000家以上廠商應用並帶動國際銷售市場商機

透過培育、扎根及鏈結國際,有效優化我國人才能力,提升我國人才競爭力與支援產業轉型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7

(一)發展關鍵自主技術,達到產業轉型並創造國際競爭力

• 運用網實整合優化與製程設備精進,改善現有大量人工製程,並協助中小企業透過共用性的資通訊應用平台分享而降低成本與進入門檻,使中小企業由現有2.0/3.0升級轉型進入生產力4.0,提升整體產業價值。

• 與國際資通訊標準接軌,建構符合國內產業現況之工業機器人之人機共工安全規範、通訊介面等標準,支援我國智慧設備外銷力量

(二)複製A –Team模式,建構生產力4.0系統解決方案之生態系統

• 培養產業旗艦廠商引領數家夥伴型中堅企業,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智慧供應鏈的價值創造中心

• 以系統整合技術能量與國內產業應用緊密結合,建構生產力4.0系統解決方案之供應生態系統, 成為智慧工廠解決方案輸出國

(三)產學連結培育人才

• 引進國外先進學程,培育產學研種子講師/專才,擔任產業轉型推手

• 透過培育、扎根及鏈結國際,有效優化我國人才能力,提升我國人才競爭力與支援產業轉型

陸、結語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

P.18

簡報完畢 行政院

行政院第3472次院會會議

3ACDBCFB4E8B7FE6